① 初中優秀記敘文帶點評和提綱
作文題:以「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為題目,文體不限,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要寫出真情實感,在內容和表達上有創意者,可獲得1—5分的加分.(40分)
精彩解析:
這是一道四平八穩的作文題,沒有起伏,沒有波瀾,但作文時要出新、出奇、出彩,尺水興波,力爭成為「雞群」之「鶴」.
精於講述故事.這堂語文課,一定是發生了故事的語文課,否則不會讓「我最喜歡」.可能是課堂上某個同學的一個小插曲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可能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個問題點燃了同學們思維的火花,可能是老師別出心裁的活動設計讓我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可能是老師深情的朗讀、連珠的妙語、新穎的板書讓我記憶猶新,可能是同學之間合作的樂趣、創新的思維、激情的辯論讓我難忘、讓我喜歡.
精心描寫細節.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熱鬧場面可以「面」上概述,而某個同學的個性語言、喜怒變化、典型動作,則需要精雕細刻;老師朗讀《海燕》時那高昂激越的聲調,讓我們沉浸在課文的意境之中,教室內只有老師響遏雲霄的聲音在回盪,同學們屏氣斂神,特別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最強音,更需多方渲染,精心刻畫.
精造鳳頭豹尾.可以開篇點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可以排比開頭,「語文是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語文是神態悠閑的白雲,讓人浮想聯翩;語文是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語文,我的最愛.」引出下文對「這堂課」的記敘.結尾要深化中心,三言兩語點出我為什麼最喜歡這堂語文課.
滿分作文及點評:
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
考場上,看到作文題目,我的思緒又回到了那節讓我記憶深刻的語文課上——
上課鈴剛打,教室里就嘈雜起來.同學們緊張地默背昨天學的《我愛這土地》.我一邊背一邊緊張地看著門口,祈禱著老師晚點來到.
這時,語文老師踏進教室,我心裡緊張到極點:「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會提問就慘了……」
老師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誦的聲音停了下來.果不其然,老師說:「下面檢查課文背誦.」他銳利的眼神夾雜著些許鼓勵掃視全班,教室里鴉雀無聲,比上自習時還要靜.我偷偷瞅了瞅周圍,大家的頭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緊張地看著書本.老師又突然來了句:「今天背誦,由同學們提問我.」
我們的頭在一瞬間都抬了起來,眼睛齊刷刷地投向老師,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把疑問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聲說:「老師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呀?」
老師接著說:「背誦一直是同學們的一個難關,今天晨讀時有個同學問我,老師總是要求同學們背誦,我突然意識到,要讓同學們背會,首先老師要做出表率,所以,我決定這節課由我背誦.」
我們頓時興奮起來,認真看著課本,檢查老師背誦時有沒有錯誤.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老師富於韻味的聲音回盪於教室,我們被帶入一個嶄新的詩歌世界中.這個世界裡有詩人對祖國深沉的愛,有對侵略者切齒的恨,有對處於日本鐵蹄蹂躪下祖國深沉的愛,有為國獻身的熱情……
老師背完,我們都還沉浸在聲情並茂的背誦中,稍後,教室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老師臉上綻放開愜意的微笑.此時,室外,風兒沙沙,鳥兒啾啾.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
【點評】
開頭自然.由現實情景引入對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的回憶,倒敘自然.結尾「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與開頭照應,並點題.
描寫生動.倒數第三段對詩歌意境的解讀,全面深刻,暗示出「我最喜歡」的原因.另外,句子「他銳利的眼神夾雜著些許鼓勵掃視全班」生動地描寫出老師眼神的特點,語言表達高超.
景物烘托.倒數第二段「風兒沙沙,鳥兒啾啾」的景物描寫,很好地烘托出同學們的喜悅
② 高考語文都考什麼文言文還考初中的是嗎
全國卷高考語文一共有四道大題,第一道大題是現代文閱讀,滿分35分;第二道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同樣是35分;第三道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道大題是作文,滿分是60分。
高考文言文除了考綱確定的64篇,還要考其他的課外文言文,而且文言文閱讀一項中的文言文都是來自課外的,涉及人物傳記的尤其多。
對於這樣一個概括的題型分析,大家可能還存在疑惑,不知道具體每道大題裡面考什麼內容。作文,毫無疑問,一般是根據材料進行擬題,一般寫成議論文比較好寫。
而現代文部分分為文學類、實用類、論述類等幾種文體,古文題型則包括文言文、古詩詞以及默寫。基礎題部分題型有成語、病句及語言運用等。
高中的語文學習,擴大閱讀量,強化閱讀能力,注重積累,注重實際運用。
在閱讀中,提高對信息篩選加工能力和認識水平
如今年的北京卷,多文本閱讀(科技文閱讀)第4題要求考生推斷時間,需要從兩則材料中篩選出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1、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
2、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3、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4、掌握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准。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通常講究信、達、雅。所謂信,指的是忠實於原文。原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譯成現代漢語後應能如實傳達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隨意增減文意,更不能曲解。
5、所謂達,指的是譯成的話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要文通字順,不能夠雖然忠實原文,卻譯得句子拗口,令人難讀或難懂。
③ 中考前初中的所有復習提綱,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
一、詞類、句子成分和構詞法:
1、詞類:英語詞類分十種:
名詞、形容詞、代詞、數詞、冠詞、動詞、副詞、介詞、連詞、感嘆詞。
1、名詞(n.): 表示人、事物、地點或抽象概念的名稱。如: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
2、代詞(pron.): 主要用來代替名詞。如:who, she, you, it .
3、形容詞(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特徵。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
4、數詞(num.): 表示數目或事物的順序。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5、動詞(v.): 表示動作或狀態。如:am, is,are,have,see .
6、 副詞(adv.): 修飾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說明時間、地點、程度等。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
7、冠詞(art..):用在名詞前,幫助說明名詞。如:a, an, the.
8、介詞(prep.): 表示它後面的名詞或代詞與其他句子成分的關系。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9、連詞(conj.): 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如and, but, before .
10、感嘆詞(interj..)表示喜、怒、哀、樂等感情。如:oh, well, hi, hello.
2、句子成分:英語句子成分分為七種: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表語、賓語補足語。
1、主語是句子所要說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誰」或者「什麼」。通常用名詞或代詞擔任。如:I』m Miss Green.
2、謂語動詞說明主語的動作或狀態,回答「做(什麼)」。主要由動詞擔任。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3、表語在系動詞之後,說明主語的身份或特徵,回答是「什麼」或者「怎麼樣」。通常由名詞、代詞或形容詞擔任。如:My name is Ping ping .
4、賓語表示及物動詞的對象或結果,回答做的是「什麼」。通常由名詞或代詞擔任。如:He can spell the word
有些及物動詞帶有兩個賓語,一個指物,一個指人。指物的叫直接賓語,指人的叫間接賓語。間接賓語一般放在直接賓語的前面。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給我寫了一封信)
有時可把介詞to或for加在間接賓語前構成短語,放在直接賓語後面,來強調間接賓語。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5、定語修飾名詞或代詞,通常由形容詞、代詞、數詞等擔任。如:Shanghai is a big city .
6、狀語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通常由副詞擔任。如:He works hard
7、賓語補足語用來說明賓語怎麼樣或干什麼,通常由形容詞或動詞充當。如:They usually keep their classroom clean. / He often helps me do my lessons / The teacher wanted me to learn French all by myself.
☆同位語通常緊跟在名詞、代詞後面,進一步說明它的情況。如:Where is your classmate Tom ?
3、構詞法:英語構詞法主要有:合成法、派生法和轉換法。
1、合成法:如:spaceship, headache, basketball, playground等等。
2、派生法:
(1)派生名詞:①動詞+er/or ②動詞+ing ③動詞+(t)ion ④形容詞+ness ⑤其他,如:inventor, learner, swimming, congratulation, kindness, carelessness, knowledge
(2)派生形容詞:①名詞+y ②名詞+ful ③動詞+ing/ed ④friendly ⑤dangerous ⑥Chinese; Japanese ⑦English ⑧French ⑨German ⑩國名+(i)an 如:snowy, sunny, hopeful, beautiful, interesting, follwing, daily(每日的),nervous, delicious
(3)派生副詞:①形容詞+ly ②其它,如:slowly, angrily, full→fully, good→well, possible→possibly等等。
3、轉換法:
(1)形容詞→動詞,如:dry(乾燥的)→dry(弄乾), clean(干凈的)→clean(打掃,弄乾凈),等等。
(2)動詞→名詞,如:look, walk, rest, work, study, swim, go, talk等等。
(3)名詞→動詞,如:hand(手)→(傳遞),face(臉)→(面對)等等。
(4)形容詞→副詞,如:early→early, fast→fast等等。
(5)副詞→連詞,如:when(什麼時候)→(當……時候),等等。
(6)介詞→副詞,如:in(到……里)→(在裡面;在家),on(在…上)→(進行,繼續),等等。
二、名詞:
1、英語名詞可分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兩大類:
1)專有名詞是個別的人、地、物、團體、機構等的專用名稱。
專有名詞中實詞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如:Beijing, T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
專有名詞如果是含有普通名詞的短語,則必須使用定冠詞the。如:the Great Wall(長城)
姓氏名如果採用復數形式,則表示該姓氏一家人(復數含義),如:the Greens( 格林一家人)。
2)普通名詞是許多人或事物的共有名稱。如:pupil, family, man, foot.
普通名詞又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可數名詞是可以用簡單的數詞進行計數的名詞,如: box, child, orange;
▲不可數名詞是不可以用簡單的數詞進行計數的名詞。如:water, news, oil, population, information .
2、英語可數名詞的單復數:英語可數名詞有單數和復數兩種形式。
1)名詞由單數變復數的基本方法如下:
①在單數名詞詞尾加s。如:map → maps,boy→ boys,horse→ horses, table→ tables.
②s,o,x ,sh,ch,z結尾的詞加es.如:class→classes, box→boxes, hero→heroes, dish→dishes, watch→watches.
[注]:少數以o結尾的詞,變復數時只加s。如:photo→photos, piano→pianos.
③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名詞,變y為i,再加es。如:family→families, city→cities, party→parties.
④以f或fe結尾的名詞,變f或fe為v,再加es。如:shelf→shelves, wolf→wolves, life→lives, knife→knives.
2)不規則變化:man→men, woman→women, sheep→sheep,tooth→teeth, fish→fish, child→children, ox→oxen, goose→geese
不可數名詞一般沒有復數形式,說明其數量時,要用有關計量名詞。如:a bag of rice→two bags of rice, a piece of paper→three pieces of paper, a bottle of milk→five bottles of milk.
3、名詞所有格:
1)名詞所有格表示所屬關系,相當於物主代詞,在句中作定語、賓語或主語。其構成法如下:
(1)表示人或其它有生命的東西的名詞常在詞尾加』s。如:Childern』s Day(兒童節), my sister』s book
(我姐姐的書)
(2)以s或es結尾的復數名詞。只在詞尾加』。如:Teachers』 Day(教師節)
(3)有些表示時間、距離以及世界、國家、城鎮等無生命的名詞,也可在詞尾加』s. 如:
today』s newspaper(今天的報紙), ten minutes』 break(十分鍾的課間休息),
China』s population(中國的人口).
(4)無論表示有生命還是無生命的東西的名詞,一般均可用介詞of短語來表示所有關系。如:
a fine daughter of the Party(黨的好女兒).
(5) 如果兩個名詞並列,並且分別有's,則表示"分別有";只有一個's,則表示'共有'。例如:
John's and Mary's rooms(兩間) John and Mary's room(一間)
(6) 復合名詞或短語,'s 加在最後一個詞的詞尾。例如:a month or two's absence
2、[註解]:
① 『s還可以表示某人的家或者某個店鋪,如:my aunt』s(我阿姨家), the doctor』s(診所)
② 兩人共有某物時,可以採用 A and B』s 的形式,如:Lucy and Lily』s bedroom(露西和麗麗合住的卧室)
③ 「of+名詞所有格/名詞性物主代詞」,稱為雙重所有格,如:a friend of my father』s(我父親的一位朋友), a friend of mine(我的一位朋友)
4、名詞或代詞作主語時和謂語之間的單復數的一致問題:
1、謂語和謂語基本保持單復數的一致,即:主語是可數名詞單數或不可數名詞時,謂語動詞用單數形式:如:The computer was a great invention.(計算機是個了不起的發明)The water in the glass is very cold.(玻璃杯里的水很冷)
2、集體名詞(如family, class, team, group, row, police, school等)做句子主語時,
① 如果表示整體概念,則謂語用單數形式,如:Class Three is a very good class.(三班是好班)
② 如果表示其中的所有成員時,則謂語用復數形式,如:Class Three have a map of China.(三
班有張中國地圖)
3、Chinese, Japanese, fish, sheep, people等表示單個時謂語用單數,表示許多時,謂語用復數。如:There is a sheep in the yard.(院子里有隻綿羊) / There are some sheep in the yard.(院子里有一些綿羊)
4、maths, news等雖然有s結尾,但不是復數,因此謂語仍用單數:The news is very exciting. (這個消息令人興奮)
5、glasses, shoes, socks, trousers, gloves等名詞往往用復數形式,故謂語用復數。如:
The trousers are very cheap and I want to take them.(褲子很便宜,我想買)
6、a lot of 後跟名詞復數時謂語用復數形式,跟不可數名詞時謂語用單數形式。如:A lot of students are playing baseball now.(現在有許多學生在打壘球) A lot of time was wasted on that work.(大量的時間花在了那個工作上)(被動句)
7、and 連接兩個名詞做主語時,謂語原則上用復數,但是兩個名詞若構成一個整體事物時,謂語則用單數。如:The teacher and his son are picking apples now.(老師和他的兒子在摘蘋果) / Fish and chips is very famous food. (魚和薯條是一種出名的食品)
8、 there be 句型中be的單復數一般由靠近的名詞決定。如:There is a table and four chairs in the room.(房間里有一張桌子和四張椅子)
9、用both…and…連接兩個事物做主語時,謂語一般用復數。如:Both you and I are required to be here tomorrow.(你和我明天要求都來)
10、主語中含有with的短語時,謂語單復數由with之前的人物決定。如:A woman with a 7-year-old child was standing at the side of the road. (一名婦女帶著一個七歲的孩子(當時)就站在路邊)
11、either…or…或者 neither…nor…連接兩個人物做句子主語時,謂語採用就近原則。如:Either you or he is right.(要麼是你對,要麼是他對。/你和他有一個人是對的) / Neither you nor I am going there.(你和我都不打算去那裡)
12、表示一段時間或長度概念的復數名詞做主語時,謂語一般用單數。如:Two months is not a short time.(兩個月不是個短時間)Two thousand kilometers is quite a long distance(距離).(兩千千米是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13、主語中含有half of… / (three quarters)of… / all (of) the ….等詞語時,謂語的單復數由名詞確定,如:Over three quarters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is in English.(網際網路上四分之三以上的信息是用英語寫的) / A third of the students were playing near the lake.(學生的三分之一(當時)正在湖邊玩耍) / All of the water in these rivers has been polluted.(這些河流中的水已經被污染了)(被動句)
但是,population一詞又有特殊情況: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中國人口是多少?)(句子用單數) / Three quarters of the population in this city are Arabs(阿拉伯人).(這個城市四分之三的人口是阿拉伯人)(句子用復數)
5、部分名詞用法辨析:
1、sport、game、match、race 的區別:sport通常指「戶外運動」,以鍛煉為主,概念較大;game意思是「運動、比賽」,不管戶內戶外還是腦力體力,指以勝負為主的運動;match意為「競賽、比賽」,多指正式比賽;race主要表示「賽跑、賽馬、賽車」。如: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enjoy sports.(全世界的人都喜愛運動) /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2008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被動句) /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won the league match(聯賽).(我們學校足球隊取得了聯賽冠軍) / They were strong and won the boat race.(湯他們很棒,贏得了劃艇比賽)
2、festival、holiday、vacation的區別:festival「節日」,指喜慶的日子或持續一段時間的文娛活動;holiday(假日、休息日),指法定假日或風俗習慣,復數可以表示一個較長的假期;vacation「假期」,指學習或工作中一段長時間的休息。如:The Shanghai Television Festival will be held next month.(上海電視節將在下個月舉行) / Sunday is a holiday and most people do not work.(星期天是個假日,多數人不工作)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ring the summer vacation/holidays?(在暑期你打算做什麼事情?)
3、journey、tour、trip、travel的區別:journey指在陸地上(或海上或空中)進行的長途旅行,不知終點,含有辛苦的意思;tour指途中作短期逗留的巡迴旅行,強調游覽多處,常用來指觀光等;trip通常指往返定時的短途旅行,如出差度假等;travel多指長期或長途的觀光旅行,尤其指到國外,沒有明確目的地,也作不可數名詞,指旅行這一行為。如:He made up his mind to make the journey to Dunhuang.(他拿定主意要去敦煌旅行)/ He has gone on a walking tour.(他步行觀光去了) / He took several trips to Shanghai last yeaar.(去年他去了上海好幾次) / Did you go to Santiago(聖地亞哥) ring your travels?(旅行期間你去聖地亞哥了嗎?) / Travelling through thick forests is dangerous.(在密林里邊穿行是很危險的)
4、sound、noise、voice的區別:sound指各種聲音;noise主要指「噪音」;voice指人的「嗓音」。如:The noise of the street kept me awake in the night.(街上的喧囂聲讓我徹夜難眠) / All of a sudden there was the sound of shots and a cry.(突然間傳來幾聲槍響和一聲尖叫) / The singer has lost her ringing voice as a result of a bad cold.(因為感冒的緣故,這個歌唱家失去了她銀鈴般的嗓音)
5、fish的問題:指許多條魚且不管種類時,用fish,單復數相同;fishes 指許多種類的魚;fish指「魚肉」時是不可數名詞。如: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ishes in the pool. (池子里有很多種類的魚)/ I prefer fish to meat.(與肉相比我更喜歡魚)
三、代詞:
1、代詞的分類:英語中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指示代詞、關系代詞、疑問代詞、連接代詞和不定代詞等等。
2、人稱代詞:人稱代詞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稱,分為主格和賓格兩種形式。
第一人
稱單數 第二人
稱單數 第三人稱單數 第一人稱復數 第二人稱復數 第三人稱復數
陽性 陰性 中性
主
格 I
(我) you (你) he
(他) she
(她) it
(它) we
(我們) you
(你們) they (他們,她們,它們)
賓
格 me
(我) you (你) him
(他) her
(她) it
(她) us
(我們) you
(你們) them (他們,她們,它們)
1、主格用來作句子的主語、表語。如: I often go shopping on Sundays.(星期天我常去購物) / Are they from Brazil?(他們是巴西人嗎?) / Where have they gone?(他們上哪兒去了?) / That』s it.(就那麼回事) / It』s he!(是他!)
2、賓格用來作及物動詞或者介詞的賓語。如:Who teaches you English this year?(今年誰教你們的英語?) / Help me!(救救我!) / We often write letters to her.(我們常給他寫信)
3、人稱代詞作表語或者放在比較狀語從句連詞than或as之後時,可以用主格形式,也可以用賓格形式,口語中大多用賓格。如:--Who is it?(是誰?) –It』s I/me.(是我。)
4、 三個不同人稱同時出現,或者主語中包含「我」時,按照「you→he→I」的順序表達。如:
Both he and I are working at that computer company.(我和他都在那家電腦公司上班) –Who will go there?(誰要去那兒?) –You and me.(你和我)
5、 人稱代詞it除了可以指人指物之外,還可以表示「時間、天氣、溫度、距離、情況」等含義,此外還可以作「非人稱代詞」使用,替代作主語或者賓語的不定式、動名詞或者名詞性從句。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今天天氣怎樣?)—It』s fine.(天氣晴好) / --What』s the time?(幾點啦?) –It』s 12:00.(12點) / It』s a long way to go.(那可要走好長的路) / It took him three days to clean his house.(打掃屋子花了他三天的時間) /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public want to know when these men can go into space.(很顯然,公眾想知道這些人什麼時候能進入太空) / We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我們發覺要學好一門外語是非常困難的)
3、物主代詞:說明事物所屬關系的代詞,分為形容詞性和名詞性兩種。
第一人
稱單數 第二人
稱單數 第三人稱單數 第一人稱復 數 第二人稱復數 第三人稱復數
陽性 陰性 中性
形容
詞性 my
(我的) your
(你的) his
(他的) her
(她的) its
(它的) our
(我們的) your
(你們的) their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名詞
性 mine
(我的) Yours
(你的) his
(他的) hers
(她的) its
(她的) ours
(我們的) yours
(你們的) theirs(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1、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只能作句子中名詞的修飾語,後面要跟名詞。如:
Is that your umbrella?(那是你的傘嗎?) / I often go to see my aunt on Sundays.(我經常在星期天去看望阿姨) / They are their books.(是他們的書)
2、名詞性物主代詞相當於名詞,既代替事物又表明所屬關系,在句子中往往獨立地作主語、賓語或者表語,後面千萬不可以跟名詞。如:
This is your cup,but where is mine?(這是你的杯子,可我的在哪兒?) / Your classroom is very big, but ours is rather small.(你們的教室很大,我們的相當小)
3、「of + 名詞性物主代詞」稱為雙重所有格,作定語時放在名詞的後面。如:
A friend of mine came to see me yesterday.(我的一個朋友昨天來看我了) (指若干朋友中有一個來看我。)
[試比較] My friend came to see me yesterday.(我的朋友昨天來看我了)(指我的那個特定的朋友來看我。)
4、反身代詞:表示謂語的動作與主語有關或者賓語補足語的動作與賓語有關。
第一人
稱單數 第二人
稱單數 第三人稱單數 第一人稱復數 第二人稱復數 第三人稱復數
陽性 陰性 中性
myself
(我自己) yourself
(你自己) himself
(他自己) herself
(她自己) itself
(它自己) ourselves
(我們自己) yourselves
(你們自己) themselves (他們/她們/它們自己)
1、反身代詞在句子中作賓語表示反射(指一個動作回到該動作執行者本身)。如:
Don』t play with the knife, you might hurt yourself.(不要玩刀子,那會割傷你的)
2、在句子中作同位語表示強調(即用來強調名詞或代詞的語氣)。如:
The story itself is good. Only he didn』t tell it well.(故事本身是好的,只是他沒有講好)
6、 指示代詞: 指示說明近處或者遠處、上文或者下文、以前或者現在的人或事物。
單數 復數 含義
this(這個) these(這些) 指較近的人和物
that(那個) those(那些) 指較遠的人和物
such (這樣的人/物) 指上文提過的人和物
same (同樣的人/物) 指和上文提過的相同的人和物
it (這人/這物) 指不太清楚是誰或者是什麼時
指示代詞既可以單獨使用做句子的主語、賓語或表語,也可以作定語修飾名詞。如:
What』s this?(這是什麼?) / That model plane is made of plastic.(那隻模型飛機是塑料做的)(被動句) / Remember never to do such things.(記得永遠不要做這樣的事情) / Do the same as the teacher tells you. (按老師說的做)/ ---Who is it?(是誰?) ---It』s me!(是我!)
④ 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 數學 英語復習提綱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提綱 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 數學復習提綱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與負數
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negative number)。
與負數具有相反意義,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positive number)(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integer),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fraction)。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number axis)。
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數是-2;0的相反數是0)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記作|a|。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mì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base number),n叫做指數(exponent)。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學計數法。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從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質:
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 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圖形
幾何體也簡稱體(solid)。包圍著體的是面(surface)。
3.2 直線、射線、線段
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做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較與運算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度(直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餘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度(平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補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
等角(同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餘角相等。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
一、詞彙積累(加點的要注音)
痴想 隱秘 凝成 喧騰 一瞬間 啜泣 納罕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騷擾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濺 佇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蜂圍蝶陣 盤虯卧龍
綴連 倔強 洗濯 玷污 詛咒 冉冉 雛形 繁弦急管 玲瓏剔透 具體而微 慧心
嬉戲 閑適 稟告 厄運 心曠神怡 險象迭生 執著 鞭策 奢望 蹂躪 猝然長逝
醞釀 黃暈 抖擻 鑲 水藻 貯蓄 澄清 逝川 湛藍 唱和 玄奧 犬吠 凝神
津津樂道 丁丁 棲息 歸泊 寥闊 枯涸 清洌 夢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蔥蘢
峰巒 預兆 一霎間 狩獵 喑啞 靜謐 窸窣 開膛破肚 海域 一葉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一切烏有 丫杈 憔悴 肅殺 訣別 盪漾 嫌惡 什物 驚惶
瑟縮 傲然 虐殺 寬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詣 攥 逮 怦怦 寒顫 嫩芽 霎時 水波粼粼
羅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禱告 妄棄 至愛 炫耀 稱職 妥當 頭銜 爵士 駭人聽聞
隨聲附和 縹緲 籠罩 疏星 女媧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戲 哞哞 潺潺 孿生 癢酥 踉踉蹌蹌
二、課文理解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徵的手法,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劉俠)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生之慾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並從不同的側面引發出了三點思考:即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要讓有限的生命發揮了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詩人流沙河的一首現代哲理詩。這首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並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7、《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是由台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訴人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通過王子的經歷又告訴人們: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蘭著名科學家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位科學工作者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品質。其一,科學工作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其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其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其中獻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
10、《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之一。課文所選的十則,有的談學習方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學習態度,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變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11、《春》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繪春和贊春的思路來結構全文。在繪春部分,依次描繪了五幅美麗的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最後運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徵。
12、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濟南的冬天》一文,開篇就以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濟南無風、無霧(響晴),無毒日(溫晴)的寶地特點,然後,從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不結冰的水三個方面寫了濟南的冬天。表達了對濟南的贊美之情。
13、《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滿了浪漫色彩。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要到山中尋訪一位朋友,原來是古橋、古樹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後通過與這些朋友互拆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4、《秋天》這首詩,選自詩人、評論家何其芳的《預言》。這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由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組成。
15、古代詩歌五首分別出自漢樂府、唐詩(五律、七律)、宋詞和元曲。
第一首《觀滄海》由東漢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所作,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通過描寫茫茫滄海波瀾壯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宏偉的抱負、寬廣的胸襟,表現了詩人豪邁自信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詩人王灣所作,作者通過對江南殘冬早春景象新鮮而又精緻的描繪,表達出詩人無比熱愛江南水鄉和懷念家鄉及親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錢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詩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這首詩通過抓住環境和季節特徵,選取典型景物描繪了錢塘湖的早春風光,抒發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第四首《西江月》由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所作。這首詞通過描寫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了作者的閑適心情。詞的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第五首《天凈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馬致遠所作。天凈沙是曲牌名。這支「曲」通過九個具有明顯深秋色彩的互不相乾的事物(前三句所寫景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通過相互映襯達到情景妙合無痕的效果,真切地表達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6、《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吟」是古典詩歌的和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本文先通過幾個疑問句啟發人們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17、《看雲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在結構上,全文運用了總分總的關系。
18、《綠色蟈蟈》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選自他的作品《昆蟲的故事》(《昆蟲記》),作者採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魯迅曾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跡》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從「准備、登月、升空、返航」四個方面按時間順序作了記敘。這是一篇饒有興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寫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選自《聊齋志異》(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本文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過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1、《風箏》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發表了代表作《阿Q正傳》。魯迅的作品集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墳》《三閑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風箏」為線索,圍繞「風箏」敘寫了封建教育思想對兒童精神上的壓制,表現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
22、張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為線索, 通過「查問木雕——贈送木雕——取回木雕」幾個情節,表現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態,並提出疑問:要木雕還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個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點。
23、《散步》以時間順序敘寫散步的過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動人的畫面。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昭示中年人應肩負起承前啟後的責任,給人以深刻啟示。
24、詩兩首。《金色花》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發想像,展開三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麼一種親昵,那麼一種親熱。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紙船》採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達了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文中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25、《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選自南朝宋時劉義慶組織人員編寫的《世說新語》,它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全書共8卷,分為德行、言語、文學、政事等36門。本文編入「言語」門。通過謝太傅一家雪後賞景的故事,對才女謝道韞給予了有力的贊賞。謝朗的詩形象地寫出了雪落的顏色和姿態;而謝道韞的詩在追求形似的同時,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陳太丘與友期》記陳記七歲時的故事,表現了他的聰慧,但主要是寫了他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和「無禮」為全篇核心。
26、《皇帝的新裝》是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初期創作的童話作品。本文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上當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
27、《郭沫若詩兩首》。《天上的街市》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像,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嚮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在寫法和風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轉而進入想像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讓人產生無盡的回味和嚮往。這首詩立足「靜夜」,描繪月光、松樹、疏星等景物,展開聯想,有一位鮫人在天河岸邊對著月夜無聲地流下了珍珠淚。寄託詩人的失望情緒,隱含對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媧造人》以時間為序,記敘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文中處處充滿了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友好的氛圍,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文章從「影子」「螢火蟲」對盲孩子的關愛、幫助中,啟示我們都應該來關愛弱者,只有「愛」才能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對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進行了諷刺,告訴我們要重視事物的本質,不能愛慕虛榮;另一則《蚊子和獅子》則提醒我們,取得成績後不要驕傲自滿,得意忘形。《智子疑鄰》提醒我們不能根據親疏遠近去判斷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見。《塞翁失馬》告訴我們,禍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三、文言文
1、加點詞義
項為之強 凹者為壑 作青雲白鶴觀
徐噴以煙 鞭數十 方出神
鶴唳雲端 為之怡然稱快 以叢草為林
時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驅之別院
舞於空中 拔山倒樹而來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蹲其身 必細察其紋理 蓋一癩蝦蟆
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傳不習乎 可以為師矣 不思則罔
不學則殆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誨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師焉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聽取蛙聲一片
恆不一見 無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烏有 危樓 裁如星點 黯然縹緲 或憑或立
人煙市肆 俄而雪驟 差可擬 與友期 去後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車引之 入門不顧 智子疑鄰
不築 大亡其財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將胡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獨以跛之故
2、句子翻譯: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非常細小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2)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裡這樣去想,那麼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變成鶴一樣。或:心時想的是鶴,那麼呈現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的都是鶴了。
(3)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4)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定下神來,抓住了癩蝦蟆,用鞭子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讀書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了以後時時溫習它,不也是快樂的嗎?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檢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11)己不所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12)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公子孫禹年和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
(13)念近中無禪院:想想附近沒有這樣的寺院。
(14)或憑或立,不一狀:有的靠著,有的立著,姿態各不相同。
(15)然數年恆不一見:但經常幾年也不出現一次。
(16)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其中,有的像樓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數量有億萬個。
(17)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真接霄漢:不久,風住天清,一切都沒有了,惟獨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
(18)撒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
(20)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丟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計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23)暮而果大亡其財: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的財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是隔壁的老人乾的。
(25)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家裡有的是好馬,他兒子喜歡騎著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戰。
四、詩文默寫:
1、《觀滄海》中,詩人藉助奇特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觀滄海》中表現詩人博大胸懷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觀滄海》中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象表現出來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8、《錢塘湖春行》中描寫鶯歌燕舞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9、辛棄疾《西江月》中,表達詩人喜悅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馬致遠斷腸人在天涯。中點明主題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11、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斷腸人在天涯。
12、唐代詩人在《題破禪寺後禪院》中描寫禪院幽靜的句子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13、人們常用曹操的《龜雖壽》中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來比喻人雖老了卻仍有雄心壯志。
14、孟浩然的《過故人庄》中描繪山村中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的句子是:綠水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表現對田園喜愛之情的詩句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6、《論語》中表達要善於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7、《論語》論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8、《錢塘湖春行》一詩中的頷聯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9、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20、《題破山寺後禪院》中,表現了華夏文化常常講究曲折美、層次美的美學思想,詩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被譽為「天然奇偶」的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3、朱熹的《觀書有感》中告訴我們,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創新,方能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其詩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4、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通過想像,具體細膩而又無限傳神地描繪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圖的句子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5、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現了前進道路上會有一定困難,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不可以被一時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長遠的目標的詩句是: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
26、李清照的《如夢令》中,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爭渡,爭渡。
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各單元知識概要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一、片語
be from= come form 來自...
pen pal=pen friend 筆友
like and dislike 好惡;愛憎
live in….在...居住
speak English 講英語
play sports 做體育運動
a little French 一些法語
go to the movies 去看電影
an action movie 一部動作片
on weekends 在周末
Excuse me 對不起,打擾
get to 到達、抵達
beginning of 在...開始的時候
at the end of 在...結束的時候
arrive at /
二、句型
(1)、Where主 +be+主語+from?
主語+be+from+地點.
(2)、Where do/does+主語+live?
主語+live/lives in…
(3)、What language do/does +主語+speak?
主語+speak/speaks….
(4)、主語+like/likes+doing…
三、日常交際用語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He』s from China.
⑤ 初中語文提綱,要全的
初中語文輔導抄網上有初中語文各個年襲級的語文問提綱,你可以去上面下,免費的,我上周剛剛下過。挺全的。www.yuwenfu.cn
⑥ 初中語文總復習提綱
2010初中語文總復習
總 復 習 目 錄
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2
專題二:常見易讀錯的字……………………4
專題三:容易寫錯的成語……………………6
專題四:初中語文必須掌握的成語…………8
專題五:初中語文默寫………………………13
專題六:古詩名句分類集錦…………………22
專題七:初中重點文言文復習………………23
專題八:佳作創新及例文……………………42
專題九:精彩開頭和結尾……………………69
專題十:詩詞鑒賞口訣………………………77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專題一: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歸類
【知識點儲備】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揚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二、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三、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四、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十五、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
十六、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七、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八、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作鋪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 (議論文、記敘文)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6、誇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四、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五、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六、議論文論證方法作用分析
答題方式:運用了××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增強文章說服力。
七、小說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揭示文章主題。
八、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專題二:常見易讀錯的字
逮捕 bǔ
麻痹 bì
包庇 bì
瀕臨 bīn
哺育 bǔ
泊位 bó
傍晚 bàng
鄙視 bǐ
庇護 bì
奴婢 bìi
稱心 chèn
賠償 cháng
整飭 chì
覘視 chān
處分 chǔ
剎那 chà
熾熱 chì
粗糙 cāo
瞠目 chēng
嗔怒 chēn
重創 chāng
闡明 chǎn
顫動 chàn
鞭笞 chī
場院 cháng
巢居 cháo
抽搐 chù
伺候 cì
從容 cóng
憧憬 chōng
淙淙 cóng
不啻 chì
諂媚 chǎn
郴州 chēn
悼念 dào
提防 dī
咄咄 ō
玷污 diàn
締造 dì
真諦 dì
澹然 dàn
逮捕 dài
呆板 dāi
傣族 dǎi
導向 dǎo
堤壩 dī
踱步 ó
恫嚇 dòng
婀娜 ē
氛圍 fēn
漁父 fǔ
果脯 fǔ
藩籬 fān
沸騰 fèi
俘虜 fú fóu
訃告 fù pú
裝幀 zhēn
柵欄 zhà
箴言 zhēn
姊妹 zǐ
粗獷 guǎng
皈依 guī
聒噪 guō
瑰麗 guī
桎梏 gù
綿亘 gèn
勾當 gòu
劊子手 guì
百舸 gě
豁免 huò
恫嚇 hè
負荷 hè
教誨 huì
乾涸 hé
可汗 hán
巷道 hàng
徘徊 huái
踝骨 huái
浣沙 huàn
隔閡 hé
攻訐 jié
僭越 jiàn
雋永 juàn
痙攣 jìng
頸項 jǐng
俊俏 jùn
矩形 jǔ
發酵 jiào
龜裂 jūn
畸形 jī
狙擊 jū
戛然 jiá
殲滅 jiān
矜誇 jīn
粳米 jīng
棘手 jí
押解 jiè
離間 jiàn
供給 jǐ
角色 jué
通緝 jī
汲水 jí
嫉妒 jí
脊樑 jǐ
勤儉 jiǎn
校勘 jiào
齏粉 jī
馬廄 jiù
地窖 jiào
信箋 jiān
皎潔 jiǎo
蹤跡 jī
感喟 kuì
傀儡 kuǐ
囊括 kuò
廓落 kuò
鳥瞰 kàn
咯血 kǎ
恪守 kè
咱們 zán
確鑿 záo
姓召 zhào
靚女 liàng
乳酪 lào
稂莠 láng
踉蹌 liàng
山嵐 lán
罹難 lí
擂台 lèi
分娩 miǎn
綢繆 móu
模樣 mú
抹布 mā
脈脈 mò
消弭 mǐ
聯袂 mèi
憤懣 mèn
荒謬 miù
陰霾 mái
嫩芽 nèn
糯米 nuò
泥古 nì
羞赧 nǎn
怯懦 nuò
執拗 nìu
氣餒 něi
醞釀 niàng
拈輕 niān
按捺 nà
泥淖 nào
炮製 páo
糟粕 pò
血泊 pō
奇葩 pā
扁舟 piān
漂白 piǎo
媲美 pì
澎湃 pài
體胖 pán
胚胎 pēi
剖析 pōu
璞玉 pú
稽首 qǐ
慳吝 qiān
祛疑 qū
俏然 qiǎo
翹望 qiáo
肯綮 qǐng
引擎 qíng
天塹 qiàn
棲息 qī
期年 qī
蹊蹺 qī
企業 qǐ
侵略 qīn
瞿然 qú
齲齒 qǔ
遒勁 qiú
蜷曲 quán
綺麗 qǐ
戕害 qiāng
顫栗 zhàn
破綻 zhàn
中傷 zhòng
鹿茸 róng
熟稔 rěn
舐犢 shì
洗涮 shuàn
懾服 shè
狩獵 shòu
妊娠 shēn
禪讓 shàn
折耗 shé
恣睢 suī
淵藪 sǒus
莘莘 shēn
歃血 shà
追溯 sù
游說 shuì
嗾使 sǒu
吮血 shǔn
贍養 shàn
湍急 tuān
絛蟲 tāo
迢迢 tiáo
殄滅 tiǎn
字帖 tiè
鞭撻 tà
女媧 wā
斡旋 wò
垂涎 xián
噱頭 xué
混淆 xiáo
省親 xǐng
興奮 xīng
吁嘆 xū
轄制 xié
戲謔 xuè
徇私 xùn
閑暇 xiá
檄文 xí
酗酒 xù
乳臭 xiù
洞穴 xué
狡黠 xiá
纖維 xiān
霰雨 xiàn
咆哮 xiào
馴服 xùn
徇情 xùn
呷茶 xiā
怨艾 yì
笑靨 yè
贗品 yàn
殷紅 yān
夢魘 yǎn
造詣 yì
牆垣 yuán
搖曳 yè
啁啾 zhōu
貯存 zhù
拯救 zhěng
浸漬 zì
牛仔 zǎi
縝密 zhěn
驚蟄 zhé
砧板 zhēn
專題三:容易寫錯的成語
和藹(靄)可親、 唉(哀)聲嘆氣、黯(暗)然銷魂、 飛揚跋(拔)扈 、 甘拜(敗)下風、
略見一斑(般)、 班(搬)門弄斧、英雄輩(倍)出、 並行不悖(背)、 關懷備(倍)至、
大有裨(稗)益、 還璧(壁)歸趙、 白璧(壁)微瑕、 金碧(壁)輝煌、 鋒芒畢(必)露、 比比(彼)皆是、 奴顏婢(卑)膝、 蓬蓽(壁)增輝、 麻痹(庳)大意、 明(辯)辨是非、 針砭(貶)時弊、 按部(步)就班、 部(布)署已定、 相輔相成(承)、 一張一弛(馳)、 慘(殘)無人道、 竄(篡)改文件、 為虎作倀(帳)、 揚長(常)而去、 老生常(長)談、 誠(城)惶誠恐、 稱(趁)心如意、 良辰(晨)美景、 計日程(成)功、 瞠(嗔)目結舌、 故作矜持(恃)、 一籌(愁)莫展、 觥籌(疇)交錯、 憂心忡忡(重)、 充(沖)耳不聞、 相形見絀(拙)、 川(穿)流不息、 別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 義不容辭(詞)、 義正詞(辭)嚴、 含糊其辭(詞)、 閃爍其辭(詞)、 出類拔萃(粹)、 強詞(辭)奪理、 信口雌(詞)黃、 不知所措(錯)、 鞠躬盡瘁(粹) 、披星戴(帶)月、 感恩戴(載)德、 嚴懲不貸(待)、 以逸待(代)勞、 責無旁貸(代)、 殫(憚)精竭慮、 肆無忌憚(殫)、 虎視眈眈(耽)、 投機倒(搗)把、 循規蹈(韜)矩、 中流砥(抵)柱、 喋喋(諜)不休、玷(沾)污清白、 掉(調)以輕心、 瘦骨伶仃(丁)、 橫渡(度)長江、 歡度(渡)春節、 連篇累牘(櫝)、 一刀兩斷(段)、 墮(墜)落腐化、 咄咄(拙)逼人、 入不敷(付)出、
趨炎附(赴)勢、 一服(付)中葯、 牽強附(副)會、 一副(幅)手套、 感人肺腑(俯)、
廢(費)寢忘食、 三番(翻)五次、 翻(反)雲覆雨、 翻(番)然悔悟、 要言不煩(繁)、 半途而廢(費)、 奮(憤)發圖強、 發奮(憤)忘食、 安分(份)守紀、 恰如其分(份)、 阿諛逢(奉)迎、 破釜(斧)沉舟、 匪(誹)夷所思、 言簡意賅(該)、 亘(更)古未有、
鬼斧神工(功)、 異曲同工(功)、 事必躬(恭)親、 卑躬(恭)屈膝、 一鼓(股)作氣、 提心吊(掉)膽、 待價而沽(估)、 懸梁刺股(骨)、 蠱(盅)惑人心、 羽扇綸(倫)巾、 一仍舊貫(慣)、 行蹤詭(鬼)秘、 食不果(裹)腹、 陰謀詭(鬼)計、 短小精悍(干)、 貌合(和)神離、 隨聲附和(合)、 一丘之貉(鶴)、 曲高和(合)寡、 寬宏(洪)大量、 哄(轟)堂大笑、 侯(候)門似海、 精神渙(煥)散、 風雲變幻(換)、 慘絕人寰(環)、 煥(渙)然一新、 荒(謊)謬絕倫、 病入膏肓(盲)、 富麗堂皇(惶)、 張皇(慌)失措、 心灰(恢)意冷、 詼(恢)諧幽默、 融會(匯)貫通、 天網恢恢(詼)、 直言不諱(違)、 渾(混)身是膽、 插科打諢(渾) 、百廢具(俱)興、 疾(急)風勁草、 集(積)思廣益、 迫不及(急)待、 杯盤狼藉(籍)、 土地貧瘠(脊)、 故伎(技)重演、 黔驢技(計)窮、 無濟(計)於事、 痛心疾(擊)首、 豐功偉績(跡)、不假(加)思索、 矯(驕)揉造作、
緘(箴)口不言、 艱(堅)難困苦、 草菅(管)人命、 精兵簡(減)政、 唇槍舌劍(箭)、 截(絕)然不同、 口蜜腹劍(箭)、 開源節(截)流、 直截(接)了當、 弱不禁(經)風、 噤(禁)若寒蟬、 不脛(經)而走、 既往不咎(究)、 龍盤虎踞(據)、 據(居)為己有、 面面俱(具)到、 千鈞(均)一發、 不卑不亢(抗)、 豆蔻(寇)年華、 膾(燴)炙人口、 功虧一簣(潰)、 眾目睽睽(暌) 、色厲(勵)內荏、 史無前例(列)、 火中取栗(粟)、 一枕黃粱(梁)、 寥寥(廖)無幾、 書寫潦(了)草、 眼花繚(暸)亂、 萬古流(留)芳、 戮(戳)力同心、 高官厚祿(錄)、 金石可鏤(褸)、 語無倫(綸)次、 滿腹經綸(倫)、 脈絡(胳)分明、 鳳毛麟(鱗)角、 巧言令(厲)色、 心狠手辣(棘)、 陳詞濫(爛)調、 無恥讕(闌)言、 粗製濫(亂)造、 寧缺毋濫(爛)、 知書達理(禮)、 變本加厲(利)、
勵(歷)精圖治、 老驥伏櫪(瀝)、 再接再厲(勵)、 風聲鶴唳(戾)、 冠冕(勉)堂皇、 漫(滿)山遍野、 無理謾(漫)罵、 風靡(糜)一時、 彌(迷)天大謊、 冥(暝)思苦想、
死不瞑(暝)目、 綿(棉)里藏針、 墨(默)守成規、 漠(莫)不關心、 驀(募)然回首、 名列前茅(矛)、 牟(謀)取暴利、 助紂為虐(謔)、 俗不可耐(奈)、 無可奈(耐)何、
強弩(駑)之末、 嘔(漚)心瀝血、 堅如磐(盤)石、 如法炮(泡)制、 蓬(篷)蓽增輝、
通貨膨(澎)脹、 紕(批)漏百出、 虛無飄(縹)渺、 心懷叵(巨)測、 一抔(杯)黃土
東施效顰(頻)、 平(憑)心而論、 前仆(撲)後繼、 星羅棋(旗)布、修葺(茸)一新、
氣(器)宇軒昂、 恰(洽)如其分、 洽(恰)談業務、 喬(巧)裝打扮、 一竅(竊)不通、 煢煢(窮)孑立、 提綱挈(契)領、 沁(浸)人心脾、 山清(青)水秀、 頃(傾)刻之間、 罄(磐)竹難書、 屈(曲)指可數、 能屈(曲)能伸、 委曲(屈)求全、 怙惡不悛(俊)、
熙熙攘攘(嚷)、 防患未然(燃)、 當仁(人)不讓、 任(忍)勞任怨、 水乳交融(溶)
矯揉(糅)造作、 耳濡(儒)目染、 含辛茹(如)苦、 繁文縟(褥)節、 有恃(持)無恐、
挑撥是(事)非、 惹是(事)生非、 各行其是(事)、 首(手)屈一指、 授(受)予勛章、 戰略部署(暑)、 夙(宿)興夜寐、 毛骨悚(聳)然、 煞(刷)費苦心、 潸(潛)然淚下、
贍(瞻)養父母、 姍姍(跚)來遲、 禮尚(上)往來、 孤芳自賞(償)、 喜上眉梢(捎)、 談笑風生(聲)、 伸(聲)張正義、 盛(神)氣凌人、 捨生(身)取義、 名落孫(深)山、 視(誓)死如歸、 手不釋(失)卷、 人情世(事)故、 肆(肄)無忌憚、 曇(壇)花一現、 恬(括)不知恥、 花天(田)酒地、 出人頭(投)地、 蛻(退)化變質、 混為一談(團)、 唾(垂)手可得、 韜(滔)光養晦、 走投(途)無路、 名門望(旺)族、 文(聞)過飾非、 惟(唯)命是從、 枉(妄)費心機、 運籌帷幄(握)、 趨之若鶩(騖)、 貪贓(臟)枉法
黯然銷(消)魂、 九霄(宵)雲外、 通宵(霄)達旦、 獨辟蹊(溪)徑、 名聞遐(暇)邇、
目不暇(瑕)接、 白璧微瑕(暇)、 喧(宣)賓奪主、 氣喘吁吁(噓)、 栩栩(詡)如生、
一筆勾銷(消)、 銷(消)聲匿跡、 水泄(瀉)不通、 一瀉(瀉)千里、 休(修)養生息、 歡欣(心)鼓舞、 杳無音信(訊)、 以身殉(徇)職、 徇(殉)私舞弊、 循(緒)序漸進
意(義)氣用事、 巍然屹(仡)立、 偃(堰)旗息鼓、 察言(顏)觀色、 綠樹成蔭(陰)、
聲勢赫奕(弈)、 優(憂)柔寡斷、 怨天尤(憂)人、 過猶(尤)不及、 濫竽(芋)充數、 坐收漁(魚)利、 忠貞不渝(逾)、 世外桃源(園)、 無緣(原)無故、 斷壁殘垣(桓)、 緣(沿)木求魚、 鴉(啞)雀無聲、 杳(沓)無音信、 贊嘆不已(己)、 甘之如飴(怡)、
異(一)口同聲、 自怨自艾(弋)、 苦心孤詣(旨)、 貽(遺)笑大方、 倚(以)老賣老、 綠草如茵(蔭)、 蜂擁(涌)而上、 記憶猶(尤)新、 良莠(秀)不齊、 嶄(暫)露頭角、 戒驕戒躁(燥)、 口乾舌燥(躁)、 心浮氣躁(燥)、 讀書札(扎)記、 破綻(錠)百出、 通貨膨脹(漲)、 舉世震(振)驚、 振(震)聾發聵、 膾炙(灸)人口、 出奇制(致)勝、 專心致(至)志、 錯落有致(制)、 閑情逸致(志)、 淋漓盡致(至)、 因地制(治)宜、 莫衷(哀)一是、 捉襟見肘(紂)、 助紂(肘)為虐、 滿臉皺(縐)紋、 一勞永逸(易)、
濃妝(裝)艷抹、 招搖撞(闖)騙、 梳妝(裝)打扮、 橫沖直撞(闖)、 神聖庄(壯)嚴、 惴惴(揣)不安、 呱呱墜(墮)地、 真知灼(卓)見、 作(坐)壁上觀、 裝腔作(做)勢
⑦ 初中語文復習提綱
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文復習提綱 一、現代文閱讀 [知識點儲備] 1、文學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 2、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對比。 4、修辭手法的作用: ①、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②、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③、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④、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⑤、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⑥、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⑦、誇張:突出、強調; A、現代詩 [知識點儲備] 1、詩歌的特點:抒情性、概括性、形象性、音樂性。 2、按表達方式分為: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 3、按體裁分為:舊體詩、新詩。 4、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5、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下 《我愛這土地》艾青 《鄉愁》餘光中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何其芳 《紙船》泰戈爾 八下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長城謠》席慕蓉 《一片槐樹葉》 《致空氣》 《樵夫,別砍那棵樹》 九下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 《沁園春雪》毛澤東 《再別康橋》徐志摩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一條未走的路》 B、小說 [知識點儲備] 1、小說三要素:人物(主要)、情節、環境。 2、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外貌、心理、細節。 3、描寫人物的角度:正面、側面。 4、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5、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6、自然環境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7、社會環境的作用: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提示文章主題。 8、根據篇幅的長短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 9、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 ②、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③、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 《空城計》羅貫中 《美猴王》吳承恩 《心聲》 《勇氣》 八上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施耐庵 《范進中舉》吳敬梓 《選舉風波》 《山米與白鶴》 九上 《孔乙已》魯迅 《一厘米》畢淑敏 《差半車麥秸》姚雪垠 《清兵衛與葫蘆》 九下 《故鄉》魯迅 《小男孩》 《百合花》 《奧伊達的理想》 C、散文 [知識點儲備] 1、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相關課文篇目] 八下(記敘性散文) 《背影》朱自清 《永久的悔》季羨林 《鐵騎兵》楊朔 《蘇珊安東尼》 九上(抒情性散文) 《白楊禮贊》茅盾 《囚綠記》陸蠡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 《草莓》 九下(議論性散文) 《家》 《石縫間的生命》 《廢墟的召喚》 《更浩瀚的海洋》紀伯倫 D、戲劇(劇本) [知識點儲備] 1、分類: ①、按表現形式:話劇、詩劇、歌劇、舞劇、戲曲。 ②、按內容性質:悲劇、喜劇、正劇。 ③、按題材反映的時代:現代劇、歷史劇、神話劇、科學幻想劇、童話劇、兒童劇。 ④、按篇幅規模:多幕劇、獨幕劇。 [相關課文篇目] 八下 《日出》曹禺 《欽差大臣》果戈理 《放下你的鞭子》 九上 《茶館》老舍 《陳毅市長》沙葉新 《開國大典》 E、記敘文 [知識點儲備] 1、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3、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5、記敘文段意的歸納: 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寫人的記敘文) 《回憶我的母親》 《小巷深處》 《我的老師》海倫凱勒 《「兩彈」元勛鄧稼先》 七上(敘事性記敘文) 《憶讀書》冰心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馬克吐溫 《山中避雨》豐子愷 《風箏》魯迅 七上(狀物類記敘文——抓住事物的特徵) 《石榴》郭沫若 《海燕》鄭振鐸 《白鵝》豐子愷 《鶴群》 F、說明文 [知識點儲備] 1、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2、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引用、分類別、摹狀貌、下定義、作詮釋。 3、文章結構:總分、分總、總分總。 4、說明文段意的歸納: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5、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①「XX」詞好在哪裡? 用了「XX」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②、「XX」詞能不能刪掉? 不能,刪掉「XX」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用了「XX」詞不達意,准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下(事物性說明文) 《蘇州園林》葉聖陶 《橋梁遠景圖》茅以升 《洲際導彈自述》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 八上(事理性說明文)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賈祖璋 《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 《海洋是未來的糧倉》 《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楊振寧 九上 《笑》高士其 《南州六月荔枝丹》賈祖璋 《善待家園》 《龍永圖趣說WTO》 G、議論文 [知識點儲備] 1、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論據分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4、議論可分為:立論和駁論。 5、駁論的種類有: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 6、議論文論證方法作用分析: 運用了XX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使讀者信服。 [相關課文篇目] 八上(立論文) 《紀念白求恩》毛澤東 《談語言》王力 《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懶惰的智慧》 九上(駁論文)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吳漢何嘗殺妻》鄧拓 《大小貓洞》 《世上沒有傻問題》 H、寫景文 [知識點儲備] 1、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2、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及近(由近及遠)。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 《春》朱自清 《濟南的冬天》老舍 《竹林深處人家。 《樹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八上(游記) 《巴東三峽》 《周庄水韻》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走進紐約》 I、紀實性作品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下(傳記) 《魯迅自傳》魯迅 《毛澤東的少年時代》埃德加斯諾 《第一千個球》 《少年愛因斯坦》 八上(新聞) 《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別了「不列顛尼亞」》 《生命之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八下 《南京大屠殺》 《尋找時傳祥》 《阿炳在1950》 《滑鐵盧之戰》 J、童話 [相關課文篇目] 七上 《犟龜》 《小溪流的歌》 七下 《駱駝尋寶記》 《地毯下的塵土》 《巨人和孩子》 《蟋蟀在時報廣場》 K、其它 [相關課文篇目] (科幻作品)七上 《基因暢想》 《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演講詞)八下 《為人民服務》毛澤東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我有一個夢想》丁路德金 《你是你的船長》 (書信)九上 《致蔣經國先生信》 《給兒子的一封信》 《給女兒的信》蘇霍姆林斯基 《給巴特勒的信》雨果 (序跋)九下 《<家>的序和跋》巴金 《讀<堂吉訶德>》海涅 《永遠新生》 《科學與藝術》
⑧ 模仿初中語文書當中的文章 敬業與樂業 題目擬為 敬學與樂學,提綱:提出中心論點,論述中心,總結全文
大家都學過梁啟超先生的《敬學與樂學》,在此我化用一下題目,來闡述幾點關於學習的看法。
敬學是學好的根本。當前學習方法有很多,不少同學也下了功夫,但成績卻上不去。究其原因,是沒有一個好的正確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態度是什麼?我認為主要有兩點。第一,是要有責任心。從國家來講,祖國的建設需要高素質的棟梁,我們若想立志報國,務必從自己的學習抓起。神舟六號升空,我們都感到莫大的自豪和喜悅。這說明我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我們只有掌握足夠的科學文化知識,才能為神州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從個人來講,同學們若想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勝,學習是唯一的出路。當然這話太過絕對,但對普通人而言,的確如此。成功的路有很多,但對我們的資質和條件而言,考上大學是最近的一條道。韓寒之類畢竟是奇才,奇才畢竟是少數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好與成功之間雖然不能劃等號,但若把成功喻為生成物,學習好是比不可少的反應物之一。有責任心,即要為國家負責,對自己負責。當然,還要為家庭負責。第二,是要專心。這里所談的專心,不是單指上課要認真聽講,晚上要仔細做作業。這里的專心,是廣義上的,是在所有的學習中要盡心盡力,考慮學習就不要考慮其他的事情。有些同學寫作業的時候,腦子里卻是電腦游戲,或某某電視劇的內容。這樣下去,學習成績怎麼可能上升?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好的學習態度是學習成績好的前提。
至於樂學,就是對學習的興趣了。有些同學講,無論怎麼樣也培養不起學習的興趣。在這里,告訴大家一個竅門。大家一定都有課外興趣吧?像畫畫、練字、電腦游戲、體育運動等,很多人認為課內學習和課外興趣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顧此就要失彼。其實,它們之間是可以相輔為用的。我的愛好是軍事知識,於是,我可以像訂作戰計劃一樣制定學習措施,也常如軍隊集結一般進行課前准備。解難題時,就想像是在率領裝甲集群攻克堡壘;默寫課文時,會假設自己正駕駛轟炸機進行凌空轟炸。我還可以為自己的學習制定一個大戰略,也能夠為鼓勵自己舉行慶功大會。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但要注意,一定要把學習放在首位,切勿本末倒置
⑨ 人教版初中全部課程復習提綱,詳細點(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
化學總復習資料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註: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註: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2、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鹼: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於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鹼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乾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氮氣佔78%, 氧氣佔21%, 稀有氣體佔0.94%,
二氧化碳佔0.03%,其它氣體與雜質佔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後寫,後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並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並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課本P73. 要記住這27種元素及符號和名稱。
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註: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於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鹼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鹼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3)鉀、鈣、鈉三種金屬比較活潑,它們直接跟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置換出氫氣
11、化學符號的意義及書寫:
(1)化學符號的意義:a.元素符號: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本知識點的第5點第(1)小點
c.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d.化合價符號: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表示該種粒子的個數。
(2)化學符號的書寫: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表示
c.離子的表示方法:用離子符號表示
d.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用化合價符號表示
註: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種氣體的實驗室製法以及它們的區別:
氣體 氧氣(O2) 氫氣(H2) 二氧化碳(CO2)
葯品 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固+液]
反應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鋅粒(Zn)和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鹽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儀器裝置 P36 圖2-17(如14的A)
或P111. 圖6-10(14的B或C) P111. 圖6-10
(如14的B或C) P111. 圖6-10
(如14的B或C)
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集氣瓶,若木條復燃,是氧氣;否則不是氧氣 點燃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上的火焰熄滅,瓶口火焰呈淡藍色,則該氣體是氫氣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若渾濁則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於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 ①排水法(難溶於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驗滿(驗純) 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氧氣已滿,否則沒滿 <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 用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滿;否則沒滿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項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當用第一種葯品製取時以下要注意)
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③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葯品部位加熱。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後,先撤導管後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空氣中,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會爆炸。)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見氣體的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質 物理性質
(通常狀況下) 化學性質 用途
氧氣
(O2) 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①C + O2==CO2(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1、 供呼吸
2、 煉鋼
3、 氣焊
(註: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②S + O2 ==SO2 (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氫氣
(H2) 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氣、飛艦(密度比空氣小)
2、合成氨、制鹽酸
3、氣焊、氣割(可燃性)4、提煉金屬(還原性)
② 還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能溶於水,固體的CO2叫「乾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穩定)
1、用於滅火(應用其不可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2、制飲料、化肥和純鹼
CO2 + Ca(OH)2 ==CaCO3↓+H2O(鑒別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業制CO2)
一氧化碳(CO) 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有毒氣體
(火焰呈藍色,放出大量的熱,可作氣體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煉金屬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還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破壞血液輸氧的能力)
解題技巧和說明:
一、 推斷題解題技巧:看其顏色,觀其狀態,察其變化,初代驗之,驗而得之。
1、 常見物質的顏色:多數氣體為無色,多數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溶液為無色。
2、 一些特殊物質的顏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亞鐵)
藍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態固態O2(淡藍色)
紅色:Cu(亮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暗紅色)
黃色:硫磺(單質S)、含Fe3+ 的溶液(棕黃色)
綠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淺綠色)、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無色氣體:N2、CO2、CO、O2、H2、CH4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NH3(此氣體可使濕潤pH試紙變藍色)、SO2
有臭雞蛋氣味:H2S
3、 常見一些變化的判斷:
① 白色沉澱且不溶於稀硝酸或酸的物質有:BaSO4、AgCl(就這兩種物質)
② 藍色沉澱:Cu(OH)2、CuCO3
③ 紅褐色沉澱:Fe(OH)3
Fe(OH)2為白色絮狀沉澱,但在空氣中很快變成灰綠色沉澱,再變成Fe(OH)3紅褐色沉澱
④沉澱能溶於酸並且有氣體(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鹽
⑤沉澱能溶於酸但沒氣體放出的:不溶的鹼
4、 酸和對應的酸性氧化物的聯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說明這些酸性氧化物氣體都能使濕潤pH試紙變紅色)
5、 鹼和對應的鹼性氧化物的聯系:
① 鹼性氧化物和鹼都可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鹼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生成的鹼一定是可溶於水,否則不能發生此反應)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鹼加熱會分解出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實驗題:看清題目要求是什麼,要做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一)、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
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
KOH溶液、鹼石灰等
③ 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二)、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還原CuO、Fe2O3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③防中毒:進行有關有毒氣體(如: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
通風廚中進行;並要注意尾氣的處理:CO點燃燒掉;
SO2、NO2用鹼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熱法製取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注意熄燈順序。
(三)、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沖洗;鹼流到桌上,用稀醋酸沖洗。
② 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沖洗,再用3 - 5% NaHCO3沖洗;
Ⅱ、鹼用水沖洗,再塗上硼酸;
Ⅲ、濃硫酸應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實驗室製取三大氣體中常見的要除的雜質:
1、制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
2、用鹽酸和鋅粒制H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鹽酸酸霧)(用稀硫酸沒此雜質)
3、制C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
除水蒸氣的試劑: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等
除HCl氣體的試劑:AgNO3溶液(並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體)、KOH溶液(或固體)
[生石灰、鹼石灰也可以跟HCl氣體反應]
(五)、常用實驗方法來驗證混合氣體里含有某種氣體
1、有CO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澄清石灰水要變渾濁。
2、有H2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水份,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盛有無水CuSO4中。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無水CuSO4變藍色。
3、有CO2的驗證方法:將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六)、自設計實驗
1、 試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①將蠟燭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乾燥潔凈的燒杯 燒杯內壁有小水珠生成 證明蠟燭有氫元素
②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證明蠟燭有碳元素
2、試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圖
把兩支蠟燭放到具有階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燒杯里(如圖),點燃蠟燭,再沿燒杯壁傾倒CO2 階梯下層的蠟燭先滅,上層的後滅。 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三、解計算題:
計算題的類型有:①有關質量分數(元素和溶質)的計算
②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③由①和②兩種類型混合在一起計算
(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質量分數 = ╳ 100%
(二)、化合物(純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質量分數計算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 ╳ 100%
或:某元素質量分數=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 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質量分數
(五)、解題技巧
1、審題:看清題目的要求,已知什麼,求什麼,有化學方程式的先寫出化學方程式。找出解此題的有關公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①設未知量
②書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③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回答者:hellokoko_ - 助理 二級 5-18 21:20
初中化學知識小輯
一: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二:其它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徵有三個(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麼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澱;(3)硫酸銅溶液。
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啟普發生器由三部分組成:球形漏斗、容器、導氣管。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葯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葯品的味道。
31、寫出下列物質的顏色、狀態
膽礬(藍礬、五水硫酸銅CuSO4?5H2O):藍色固體
鹼式碳酸銅(銅綠):綠色固體 黑色固體:碳粉、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白色固體:無水硫酸銅(CuSO4)、氯酸鉀、氯化鉀、氧化鎂、氯化鈉、碳酸鈣、碳酸鈉、硫酸鋅
紫黑色:高錳酸鉀 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要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33、由雙原子構成分子的氣體: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結構中哪部分決定:①、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
②、元素的分類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③、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④、元素的化合價最外層電子數決定、⑤、相對原子量由質子數+中子數決定。
35、學過的有機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從宏觀和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恆定律可歸納為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
(1)五個不改變:認宏觀看元素的種類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從微觀看原子質量、原子的種類和原子數目不變;
(2)兩個一定改變:認宏觀看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從微觀看分子種類一定改變;
(3)一個可能改變:分子的總和可能改變。
37、碳的兩種單質:石墨、金剛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寫出下列物質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沼氣:CH4、煤氣:CO、水煤氣:CO、H2、天然氣: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漿、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
⑩ 【中考求助】誰給找一些歷史 物理 語文閱讀 的復習方法(提綱)人教大綱版
初中物理總復習提綱(一)
聲學
5.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6. 聲音靠介質傳播,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傳聲.
熱學
7.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測量溫度的儀器叫溫度計,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
8. 溫度的單位有兩種: 一種是攝氏溫度, 另一種是國際單位, 採用熱力學溫度.而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 把一標准大氣壓下的沸水規定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為1攝氏度. -6℃讀作負6攝氏度或零下6攝氏度.
9. 使用溫度計之前應: (1)觀察它的量程; (2)認清它的最小刻度.
10. 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 正確的方法是: (1)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後要稍候一會兒,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3)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 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要吸熱), 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要放熱).
12.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它們的主要區別是晶體有一定的熔點, 而非晶體沒有.
13. 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吸熱), 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放熱). 汽化有兩種方式: 蒸發和沸騰. 沸騰與蒸發的區別是: 沸騰是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的,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而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發生的, 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14. 要加快液體的蒸發, 可以提高液體的溫度, 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和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15.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沸騰時只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有時因為液體中含雜志沸點會有適當變化,水的沸點是100℃.
16. 要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 一是降低溫度, 二是壓縮體積.
17. 物質從固態變為氣態叫氣化(吸熱), 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放熱).
光學
18.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真空(空氣)的速度是3×100000000 米/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來解釋.
19.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20. 平面鏡的成像規律是: (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虛像。
21.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 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 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22. 凸透鏡也叫會聚透鏡,如老花鏡. 凹透鏡也叫發散透鏡, 如近視鏡.
23. 照相機的原理是:凸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大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4. 幻燈機、投影儀的原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25. 放大鏡、顯微鏡的原理是: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6.天文望遠鏡分托普勒望遠鏡和伽利略望遠鏡。托普勒望遠鏡的原理是目鏡焦距小,物鏡焦距大,物鏡呈倒立縮小的實像幾乎在焦點上,從而顯倒立縮小實像,目鏡在此基礎上呈放大的虛像,即f1+f2。伽利略望遠鏡目鏡呈放大虛像,即f1-f2.
力與運動
2. 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主單位是米.
3.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4.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
26. 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的國際主單位是千克,測量工具是天平.
27.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被測物放在左盤里,砝碼放在右盤里.
28.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國際主單位是千克/米3 , 計算公式是ρ= .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而改變,也不隨物體的位置而改變.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29.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米3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30. 用量筒量杯測體積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
31.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二是使物體發生形變。
32.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 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是彈簧秤. 彈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法。
34.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且物體間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使物體發生形變。
35.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36. 重力跟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37. 求兩個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為F1、F2,則二力同向時的合力為 F=F1+F2 ,反向時的合力為F=F大-F小 。
1.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3. 利用慣性解釋:①先描述物體處於什麼狀態,②再描述發生的變化,③由於慣性,所以物體仍要保持原來的狀態.
4 . 兩力平衡的條件是:①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則這兩力平衡. 兩個平衡的力的合力為零.
5.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壓力的大小有關,又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我們應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
6. 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壓力的方向與物體的表面垂直. 壓力並不一定等於重力. 只有物體水平放置且無其他力時,壓力才等於重力。
7. 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壓強的公式是 P= .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單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8. 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 用來測量液體壓強的儀器叫壓強計.
9. 公式p=ρgh 僅適用於液體. 該公式的物體意義是:液體的壓強只跟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重量、體積、形狀等無關. 公式中的「h」是指液體中的某點到液面的垂直距離. 另外,該公式對規則、均勻且水平放置的正方體、園柱體等固體也適用.
10. 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 它的性質是: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茶壺、鍋爐水位計都是連通器. 船閘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11. 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叫大氣層,大氣對浸入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 托里拆利首先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之後的11年,即1654年5月,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做了一個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12. 把等於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叫一個標准大氣壓,1標准大氣壓≈1.01×105帕(P=ρgh =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 1標准大氣壓能支持約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約12.9米高的煤油柱.
13.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測量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 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高山上燒飯要用高壓鍋.
14. 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鋼筆吸進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來工作的.
15.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 液體對物體的浮力(F浮 =F下—F上). 這就是浮力產生的原因. 浮力總是豎直向上的. F浮 G物 物體下沉;F浮 G物 物體上浮; 物體懸浮、漂浮時都有F浮 =G物,但兩者有區別(V排不同) .
16.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是F浮 =G排 =ρ液gV排 . 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於氣體. 通常將密度大於水的物質(如鐵等)製成空心的, 以浮於水面. 輪船、潛水艇、氣球和飛艇等都利用了浮力.
17.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杠桿. 分清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8.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 阻力×阻力臂 公式是F1L1=F2L2 或 =
19. 杠桿分為三種情況:①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即L1 L2,平衡時F1 F2,為省力杠桿;②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即L1 L2,平衡時F1 F2,為費力杠桿;③動力臂等於阻力臂,即L1 = L2,平衡時F1 = 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為等臂杠桿,具體應用為天平.
20. 許多稱質量的秤,如桿秤、案秤,都是根據杠桿原理製成的.
21. 滑輪分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故定滑輪不省力,但它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故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22.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 且物體升高「h」,則拉力移動「nh」,其中「n」為繩子的段數.
23. 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是W=FS. 功的單位是焦,1焦=1牛·米.
24.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這個結論叫功的原理. 將它運用到斜面上則有:FL=Gh. 或:F= G .
25. 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叫有用功,克服無用阻力做的功叫額外功. 有用功加額外功等於總功 . 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公式是η= . 它一般用百分比來表示. 機械效率總小於1。
26. 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公式是P= . 單位是瓦,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另
外,P= = = F·v, 公式說明:車輛上坡時,由於功率(P)一定,力(F)增大, 速度(v)必減小.
初中物理總復習提綱(二)
機械能 分子動理論 內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用能.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動能跟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2. 勢能分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3.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能、功、熱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分子動理論的基本知識:①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極其微小. ②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③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 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5. 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 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物體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激烈,物體的內能越大.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6. 物體內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內能也叫熱量. 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熱傳遞. 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放熱,物體的內能減小.
7.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比熱的單位是焦/(千克·℃). 水的比熱是4.2×103焦/(千克·℃). 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 水的比熱最大. 所以沿海地方的氣溫變化沒有內陸那樣顯著.
8. 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寫成Q=cmΔt. 熱平衡時有Q吸=Q放即c1m1(t - t01)=c2m2(t02 - t).
9. 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上物體,而在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這個規律叫能量守恆定律. 內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內能來加熱,利用內能來做功.
10.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熱值的單位是:焦/千克. 氫的熱值(最大)是1.4 ×108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1.4 ×108焦.
電 學
1. 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2. 自然界存在著兩種電荷,用綢子摩擦的玻璃帶正電;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帶負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 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荷的符號是「Q」,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4. 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發生轉移. 電子帶負電. 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5.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能夠提供持續供電
的裝制叫電源. 干電池、鉛蓄電池都是電源. 直流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
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 干電池、蓄電池對外供電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鹼、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絕緣體.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導電 .
7.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接通的電路電通路;斷開的電路電開路;不經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連在電源兩端叫短路. 用符號表示電路的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
8. 電流強度等於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 "I"表示電流, "Q"表示電量, "t"表示時間,則 I= . 1安=1庫/秒.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 測量電流的儀表叫電流表. 實驗室用的電流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0 .6安和 0~3安;接0~0 .6安時每大格為0.2安,每小格為0.02安;接0~3安時每大格為1安,每小格為0.1安.
10. 電流表使用時: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電壓用符號「 U」表示,單位是伏,用「 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 ,電子手錶用氧化銀電池每個也是1.5伏,鉛蓄電池每個2伏 ,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超過 36伏.
12. 測量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 實驗室用的電壓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時每大格為1伏,每小格為0.1伏;接0~15伏時每大格為5伏,每小格為0.5伏.
13. 電壓表使用時:①電流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4.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 電阻的符號是「R」,單位是「歐姆」,單位符號是「Ω」. 1兆歐(MΩ)=1000千歐(kΩ);1千歐(kΩ)=1000歐(Ω).
15. 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就可以逐漸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流. 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16.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這個結論叫歐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I= .
17. 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於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公式是W=UIt. 電功的單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時=3.6×106焦, 「度」也是電功的單位.
18.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 公式是P=UI.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如"PZ220V 100W"表示的是額定電壓為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
19.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結論叫焦耳定律. 公式是Q=I2Rt . 熱量的單位是「焦」. 電熱器是利用電來加熱的設備. 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
20. 家庭電路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 火線和零線之間有220伏的電壓,零線是接地的. 測量家庭電路中一定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的儀表叫電能表. 它的單位是「度」.
21. 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 它的作用是:在電路中的電流達到危險程度以前,自動切斷電路. 更換保險絲時,應選用額定電流等於或稍大於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的保險絲. 絕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22. 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插座分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 測電筆的使用是: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光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24.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特別要警惕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電 磁
1. 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 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後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鐵棒磁化後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後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 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 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並不存在)。(採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麼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於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製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製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
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
回答者:機械故障 - 魔法學徒 一級 2-19 01:36
--------------------------------------------------------------------------------
初中物理總復習提綱(一)
聲學
5.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6. 聲音靠介質傳播,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傳聲.
熱學
7.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測量溫度的儀器叫溫度計,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
8. 溫度的單位有兩種: 一種是攝氏溫度, 另一種是國際單位, 採用熱力學溫度.而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 把一標准大氣壓下的沸水規定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為1攝氏度. -6℃讀作負6攝氏度或零下6攝氏度.
9. 使用溫度計之前應: (1)觀察它的量程; (2)認清它的最小刻度.
10. 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 正確的方法是: (1)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後要稍候一會兒,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3)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 視線與溫度計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要吸熱), 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要放熱).
12.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它們的主要區別是晶體有一定的熔點, 而非晶體沒有.
13. 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吸熱), 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放熱). 汽化有兩種方式: 蒸發和沸騰. 沸騰與蒸發的區別是: 沸騰是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的, 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而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發生的, 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14. 要加快液體的蒸發, 可以提高液體的溫度, 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和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15.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沸騰時只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有時因為液體中含雜志沸點會有適當變化,水的沸點是100℃.
16. 要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 一是降低溫度, 二是壓縮體積.
17. 物質從固態變為氣態叫氣化(吸熱), 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放熱).
光學
18.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真空(空氣)的速度是3×100000000 米/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來解釋.
19.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20. 平面鏡的成像規律是: (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虛像。
21.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 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 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22. 凸透鏡也叫會聚透鏡,如老花鏡. 凹透鏡也叫發散透鏡, 如近視鏡.
23. 照相機的原理是:凸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大於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4. 幻燈機、投影儀的原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25. 放大鏡、顯微鏡的原理是: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6.天文望遠鏡分托普勒望遠鏡和伽利略望遠鏡。托普勒望遠鏡的原理是目鏡焦距小,物鏡焦距大,物鏡呈倒立縮小的實像幾乎在焦點上,從而顯倒立縮小實像,目鏡在此基礎上呈放大的虛像,即f1+f2。伽利略望遠鏡目鏡呈放大虛像,即f1-f2.
力與運動
2. 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主單位是米.
3. 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4.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 V=S/t ,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
26. 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的國際主單位是千克,測量工具是天平.
27.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被測物放在左盤里,砝碼放在右盤里.
28.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國際主單位是千克/米3 , 計算公式是ρ= .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而改變,也不隨物體的位置而改變.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質量不同,體積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29.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米3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
30. 用量筒量杯測體積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相平.
31.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二是使物體發生形變。
32.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 測量力的工具是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是彈簧秤. 彈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法。
34.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且物體間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②使物體發生形變。
35.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36. 重力跟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37. 求兩個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為F1、F2,則二力同向時的合力為 F=F1+F2 ,反向時的合力為F=F大-F小 。
1.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所以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3. 利用慣性解釋:①先描述物體處於什麼狀態,②再描述發生的變化,③由於慣性,所以物體仍要保持原來的狀態.
4 . 兩力平衡的條件是:①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②如果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