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科學隨堂練習

六年級科學隨堂練習

發布時間:2020-12-24 04:38:49

A. 六年級科學復習題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
一.我會填空。
1.細菌,霉以及病毒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們稱作(微生物)。
2.在適宜的環境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變成酸奶。
3.青黴菌分泌出的某種物質能殺死病菌,這種物質叫做(青黴素)。
4.物體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下容易發霉。
5.(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6.防止食物和物品發霉的方法有(太陽暴曬)(低溫保存)(放乾燥劑)(真空保存)。
7.細菌有三種基本形態:(球菌)(螺旋菌)(桿菌)。
二.我會判斷。
1.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 (×)
2.只要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治療因病菌導致的疾病。(×)
3.植物,動物的細胞是完全相同的。(×)
三.我會選擇。
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C)。
A.鼓藻 B.草履蟲 C.青黴菌
2.下列屬於微生物的是(C)。
A.蜂鳥 B砂粒 C病毒
3.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C)。
A牙齒變白 B容易睡覺 C清理微生物
4.對於微生物的特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B)。
A種類繁多 B生長繁殖慢 C分布廣泛
5.「濃」就是死亡的(B)和病菌等屍體。
A紅血球細胞 B白細胞 C神經細胞
6.生物體衰老,死亡是由(A)衰老,死亡引起的。
A細胞 B細菌 C病毒
7.下面的細菌對人類有益的是(A)。
A乳酸菌 B結核桿菌 B雙球菌
四.我來連線。
列文虎克B A細胞
弗萊明 C B微生物
胡克A C青黴菌

B. 六年級下冊科學隨堂練習好還是陽光課堂好

據我所知,這個牌子的手錶價格並不低,你要是買手錶的話,可以考慮一下天王表

C. 六年級科學總復習題有嗎

小學六年級科學總復習
六上第一單元

一、判斷題
1.定滑輪和動滑輪都有用力點,阻力點和支點。…………( √ )
2.錐子、擀麵杖沒有支點,所以不是杠桿類工具。………( √ )
3.兩組滑輪組的組裝方法不同,省力的情況也不同。……( √ )
4.齒數不相同的大小兩個齒輪嚙合後的轉速和轉向各不相同。( √ )
5.秤砣雖小,能壓千斤,是說秤砣離提繩越遠,稱的重量越大。(√)
二、選擇題
1.杠桿尺左邊第1格掛4個勾碼,杠桿尺在( C )情況下不會平衡。
A.第2格掛2 個勾碼 B.第4格掛1個勾碼 C.第3格掛2個勾碼
2.用鑷子夾取物品,下面的三種用法中,感到最費力的是(A ) 。
A. B. C.
3.既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又利用了杠桿省力原理的一組工具是( B )。
A.斧頭和手搖削筆刀 B.鉗子和剪刀 C.錐子和切菜刀
4.使用2組滑輪組裝置提升4牛的重物,可以節省( C )的拉力。
A.1牛 B.2牛 C.3牛
5.騎變速自行車上坡,為了省力,應該採取的方法是(B ) 。
A.用大齒輪帶動後輪的小齒輪 B.用大齒輪帶動後輪的大齒輪
判斷題:
1、剪刀既運用了杠桿原理又運用了斜面原理,所以使用剪刀都非常省力。( 錯 )
2、滑輪和輪軸都是變形的杠桿,可它們的支點並不是都在中心。( 對 )
3、當自行車上的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小齒輪越小,自行車速度越快,騎起來也越費力。( 對 )
4、電風扇運用了輪軸省力的原理。( 錯 )
選擇題:
1、阻力點在中間的杠桿 ( C )
A、一定費力 B、一定省力
C、可能費力,可能省力,也可能不省力不費力
2、下列物體沒有運用輪軸原理的是( D )
A、轆轤 B、扳手 C、鑰匙 D、動滑輪
3、在平衡尺左邊第二格上掛一條100克的魚,在右邊第四格上掛25克的鉤碼,掛( B )個兩端能夠平衡。
A、1個 B、2個 C、4個
4、表面光滑程度相同的3塊木板,長度分別是30、60、90厘米,搭在高都是15厘米的木塊上,哪個用起來最省力( C )
A、長30厘米斜面 B、長60厘米斜面 C、長90厘米斜面
選擇題:
1、 下面哪種杠桿用起來最省力。 ( C )
A、 B、 C
2、旗桿頂部、窗簾頂部安裝的滑輪屬於 ( A )
A、定滑輪 B、動滑輪 C滑輪組
3、使用杠桿能省力,( A )改變用力方向 。
A、能 B、不能
4、用一桿秤稱物體,如果誤用了一個較小的秤砣,所稱出的質量與
實際質量比較,則( B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5、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擰起來就越( B )
A、費力 B、省力 C、既不費力也不省力
判斷:
1、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只使用省力杠桿。 ( 錯 )
2、輪軸是一種變形的杠桿。 ( 對 )
3、小桿枰也是一個杠桿類工具,製作小桿枰時,要固定好提繩的位置,不然,做出來的小桿枰就不能准確稱出東西,提繩的位置實質就是杠桿支點的位置。 ( 對 )
4、在生活中,我主要運用了輪軸的省力作用,即用力點在輪上,阻
力點在軸上 ( 對 )
5、動滑輪、滑輪組都能省力。 ( 對 )6、用力點在支點和阻力點之間的杠桿工具必然費力。 ( 對 )
第二單元
一、判斷:
1、改變材料的形狀,不會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 )
2、麥稈是空心的,抗彎曲能力差。 ( )
3、拱形會產生外推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受很大的壓力。 ( )
4、增加橫梁的寬度比增加橫梁的厚度抗彎曲能力強。 ( )
5、拱在橋的上方和下方都能增加橋梁的承重性。 ( )
二、選擇:
1、在做紙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實驗時,當紙梁寬度為2厘米時,可以承受2個墊圈的重量,紙梁寬度變為4厘米時,能承受( )個墊圈的重量。
A、 1個 B、4個 C 、8個 D 、12個
2、正方體框架在( )加斜桿結實。
A 上面 B 下面 C 側面
3.瓦楞紙板抗壓、抗彎曲能力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上下層紙較硬 B.中層紙是波浪形 C.把A、B兩樣黏合
4、製作瓜皮拱時,切口的方向最好( )。
A.互相平行 B.對准圓心 C、隨便切
5.四個塑料飲料瓶「高塔」,其中最牢固的是( )。
答案:判斷:1、錯。2、錯 3、對 4、錯 5、對。
選擇:1、B 2、C 3、C 4、B 5、A
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試題
一.判斷題:
1、食物能給我們身體活動提供能量。 ( √ )
2、改變線圈繞向和電池的節數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 × )
3、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電池節數等有關。 ( √ )
4、當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導線的周圍會產生磁場。 ( √ )
5、電磁鐵和磁鐵不同,主要區別在於電磁鐵沒有南北極。( × )
6、製作電磁鐵的導線必須要有絕緣層。 ( √ )
7、電路短路電流很強 但電池不會發熱。 ( × )
8、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 √ )
9、 聲音和光不能使物體運動,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 × )
10、錄音磁帶、錄像磁帶,磁碟它們都與電磁鐵沒有關系。( × )
二、選擇題:
1、下列三個實驗裝置中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有關時應選擇( 甲 )和( 乙 )兩個裝置,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有關時應選擇( 甲 )和( 丙 )兩個裝置,( 甲 )和( 乙 )電流相同,(甲 )和( 丙 )線圈相同。
2、在反復彎曲折鐵絲過程中( A )
A.動能轉化為熱能 B.動能轉化為化學能 C.熱能轉化為動能
3、激光可以像電鑽和刀一樣打孔或切割材料,說明激光( B )
A.很硬 B.具有能量 C.鋒利
4、只改變電磁鐵線圈的纏繞方向,這時電磁鐵( A )。
A、南北極改變 B、南北極不變 C、磁力強弱發生變化
5、石油、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 C )經過復雜變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6、、電燈可以把電能轉化為 ( B)
A、光能B、光能與熱能C、熱能
7、1820年,丹麥科學家(A)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發現電和磁的關系,
A 、奧斯特 B 、伽俐略 C、愛迪生
8、電冰箱把電能轉化為( B )。
A、風能 B、熱能 C、光能
9、改變電磁鐵磁力大小正確的做法是( C )
A、改變線圈繞向。 B、改變電池正負極。
C、增加電池節數或增加線圈圈數。 D、改變線圈繞向,改變電池正負極。
10、下列方法不能給我們帶來熱能量的是( C )
A、吃熱的食物 B、曬太陽 C、多穿衣服 六上第四單元
一、判斷..:
1.隨著季節的變化,校園生物的分布也會隨著發生變化。( √ )
2.自然選擇能改變生物的特徵,人工選擇也可以。( √ )
3.北極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極,消耗的熱能較多,所以身體瘦小。(×)
4.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等的蹤跡推知躲藏起來的動物。( √ )
5.無花果和蘑菇一樣,都是不開花植物。( × )
二、選擇
1.下面關於昆蟲的表述中,不正確的說法是( C )
A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B有三對足 C 都生活在陸地上
2.對於同一物種來說,生活在越熱的環境中,它的個體就( B )
A越大 B越小 C沒有什麼不同
3.下列植物中,屬於開花植物的是( C )
A蕨類 B苔蘚 C鳳仙花
4.魚和鴿子的身體呈紡錘形是為了(B )
A美觀 B減少阻力 C便於隱蔽
5.下列動物中屬於脊椎動物的是( C )
A螞蟻 B蝸牛 C鴿子
六上第四單元 生物多樣性
一、選擇題
1、對於調查校園動植物的活動,下面說法正確的是:(c)
A 、放大鏡是為了看清記錄單
B、小鏟子主要是用來鏟除雜草
C、分類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調查校園動植物時可以把動、植物分別記錄
D、對不知名的小動物我們沒有辦法記錄,所以可以不記錄
2、對於製作校園生物分布圖,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c)
不同顏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種類
B、給生物編號,將號碼記錄在分布圖上可以有空間記錄更多的生物 。
C、製作校園生物分布圖必須獨立完成
D、分布圖是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的好方法
3、人們一般以事物的主要特徵作為分類標准,下面不適合作為植物分類標準的是(d)
A、有沒有花 B、生活環境 C、是否落葉 D、是否干凈
4、下面幾種植物中哪一種和其它幾種有較大不同(d)
A、楊樹 B、白菜 C、鳳鮮花 D、苔蘚
5、下面哪種動物與我們人類最接近(a)
A、老虎 B、鴿子 C、金魚 D、蝴蝶
6、如果將三種相貌特徵組合,至少可以產生(b)種不同相貌。
A、 6 B、8 C、16 D 、24
7、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c)
A、植物和動物所具有的形態結構,是和它們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B、我們可以通過動植物的形態結構推斷它們生活的環境。
C、生物多種多樣和環境的多樣性無關。
D、環境改變了,在這一地區生存的生物也會發生變化。
8、下面不屬於自然選擇的是(c)
A、青蛙的保護色 B長頸鹿的長脖子
C、金魚多種多樣的形態和色彩 D紅狐和和灰狐外形不同
9對於生物多樣性,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a)
A、保護生物多樣性主要是出於人類的愛心,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存並不重要。
B、生物多樣性對維護地球環境很重要
C、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要保護它們的生活環境
D、人類是生物大家族中一員,應平等對待每一個種生物
10、生物學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同一種動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 a )形。
A、圓 B、方 C、三角
二、判斷題:
1、分區域調查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 對 )
2、生物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 對 )
3、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對 )
4、動物分類的標準是科學家們制定的,我們不能自己制定。( 錯 )
5、有的相貌特徵有多種性狀。( 對 )
6、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種生物,身體的形態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對 )
7、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徵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准。( 對 )
8、有的雙胞胎很難區分,因為他們的相貌是一樣的。( 錯 )
9、生物生存是自然賦予的權利,不是人類賦予的權利。( 對 )
10、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共同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 對 )

D. 教育科學出版社六年級科學下冊練習題

六下復習資料
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自製放大鏡的方法有:廣口瓶、玻璃杯、燒瓶、燒杯、塑料袋(盒)裝水,冰塊、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註:橫向放大,縱向不放大)。
食鹽、白糖、鹼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許多岩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岩由(長石)(雲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體)。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生物學家(列文·虎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製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台)(反光鏡)等組成。
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我們還可以利用(乾草)培養微小生物。
(巴斯德)第一個指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為人類打開了微小世界的大門,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微生物對人類並非都是有害的,有許多微生物不僅對人體有益,而且我們還離不開它。雜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麵粉里的糖類,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熱時體積急劇膨脹,從而使饅頭、麵包內部疏鬆多孔。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釀酒、泡菜、發面、做酸奶、克隆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於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
有些物質混合後不會生成新的物質,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質混合後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二氧化碳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澱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澱粉變成了麥芽糖。
澱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徵是(產生新的物質)。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澱物)等。
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現鐵銹是(紅褐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徵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色透明)。
哪些食物含有澱粉?
類別 食物名稱
含有澱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麵包、饅頭、南瓜
不含澱粉的食物 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晝夜溫差(310℃)。
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月球環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
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
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
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望月)。
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再由圓到缺。(1、月相的變化經歷新月——上弦月——圓月——下弦月——殘月的過程。2、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
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日食發生在(農歷初一),而月食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
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並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
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
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歐州人稱它為(Galaxy),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
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
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
恆星的一生:星雲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恆星——燃料消耗殆盡,膨脹變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變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雲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恆星——小型或中等恆星變成紅巨星——燃料耗盡而縮小變成白矮星——能量耗盡變成黑矮星)
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現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
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
(減少垃圾的數量)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減少:(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已用過的物品,它也是減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回收垃圾中的廢舊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節約成本、減少垃圾、減少污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垃圾可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包括:果皮、剩餘飯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紙製品、金屬製品、塑料製品、玻璃製品和橡膠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過期葯品、注射器、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衛生間廢紙。
(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污水)、(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由此可見,水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水源取自(水庫)、(湖泊)和(河流)。自來水是主要的(飲用水),(飲用水源)不能洗澡。
污水的處理比較復雜,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即(沉澱)、(過濾)、加入葯物進行滅菌獲得凈化。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於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葯劑一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我們面臨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此外,還有「白色污染」(塑料製品)和(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環境問題。
(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
填埋和焚燒的優缺點:
填埋的方法 焚燒的方法
優點 比較方便,成本較低,促進垃圾分解。 佔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熱量可以利用
問題 佔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較慢,可能會污染地下水 消耗電能,留下殘余物,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場各部分的作用:
襯墊:防止垃圾與土壤直接接觸;
過濾液收集池和處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滲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氣體排放管:把發酵生成的可燃性氣體和有毒氣體排走。
監測井:隨時監測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狀況。
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燒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減少垃圾的方法有:(1)減少丟棄;(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簡答題:
日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於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於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於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P54圖要求會畫)日食發生的幾個特點:(1)、太陽被物體給擋住,(2)、擋光物體是球形(3)、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4)、擋光物體在運動。日食一般發生在初一,總在太陽光輪的西邊開始。
月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地球的背日面,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就會發生月食。月食發生在農歷的十五前後,有月全食、月偏食。(會畫圖)
相對來說,月食發生的機會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現都是(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所決定的,同(天體的影子)有直接關系。
現在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氣污染。另外還有:白色污染、物種數量銳減、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請你制定一個家庭節水計劃:答:1、洗手洗臉用水盆;2、淘米水用來洗碗;3、淋浴水用來沖馬桶;養魚水用來澆花草;使用節水器具等。
為了減少「白色污染」的環境問題,你會怎麼做?答:購物時自帶購物袋;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已有的塑料袋;買菜時帶上菜籃子、布袋子;在單位或學校就餐,自帶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將廢舊塑料製品收集起來,賣給廢品收購站回收煉油。
觀察工具發展的流程:肉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能看清小於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掃描隧道顯微鏡:納米技術
18、在生產實踐中,人們一般採用什麼方法防止、減緩鐵製品生銹的速度?答:(1)製成合金;(2)鐵製品表面塗防護層;(3)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潔凈和乾燥。
實驗題:
怎樣分離食鹽和水的?減少水分,即把某種溶液風干或加熱使其水分蒸發,使物質重新析出。
得到晶體的步驟:先製作食鹽的溶液,然後用滴管或玻璃棒滴1—2滴在玻片上。為了蒸發得快,滴後要輕輕晃一下,讓溶液擴散得薄而均勻,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也可以用夾子夾住玻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加熱時玻片離火焰要遠一些,慢慢烘乾。在溶液蒸發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用手或器物觸摸它。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特徵:(1)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鑷子、小刀、載玻片、蓋玻片、碘酒、培養皿、吸水紙。(2)製作切片標本的步驟,a、在一個干凈的玻璃載片上滴一滴水b、用鑷子把要被觀察的標本放到載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標本要平展開,不要折疊c、用蓋玻片或另一個玻璃載片傾斜著慢慢蓋到標本上面,放蓋玻片時,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氣泡d、需要染色的標本,可以從標本的邊緣滴一滴碘酒,並把玻片微微傾斜,再用吸水紙吸掉多餘的水e、將做好的載片放到顯微鏡載物台上。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科學隨堂練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