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上冊數學體積

六年級上冊數學體積

發布時間:2020-12-23 13:43:05

六年級上冊數學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❷ 數學題目求表面積和體積六年級

你要解題嗎,也沒有發題,你想問啥呢?

❸ 六年級數學求體積和表面積

體積6*6*60=2160立方厘米
表面積2*(6*6+6*60+6*60)=1512平方厘米
由96/4=24得每面增加面積為24平方厘米
所以正方形邊長為24/4=6厘米
然後由公式求得體積和表面積

❹ 數學!六年級!表面積和體積!

這個算式挺復雜,我可以幫你,但你要答應我不能採納別人,只能採納我喲

❺ 6年級數學日記有關體積 容積

2月23日 星期三 陰

今天,我去學校報名回家後,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慣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還有什麼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慣用品。」哎,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慣用品。

學慣用品:一隻筆袋8元,一隻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06.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看來,我可要節約用錢呀!

2005年9月3日 星期六 天氣:陰天 何家鴻

我們的新數學老師

一個金色的九月,新學期開始了,我幸運地認識一位新的數學老師——楊征。一聽這名字,你們別以為是個男的,其實她是個女老師。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看起來像個中學生。她講的第一節課是:乘除法。她分析數學題時不但畫圖畫,而且還引用生活實例,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們完全聽懂向她點頭為止。楊老師教得真棒,第一節課就讓我回味無窮了。

2005年9月17日 星期六 天氣:陰雨 何家鴻

上課時,我們為什麼喜歡講小話

昨天,楊老師要我們討論一下,上課時有些同學為什麼喜歡講小話?我覺得這種事情的原因是不唯一的。記得有一次上外教課,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同學因為不喜歡上英語課,也聽不懂那美國老師講的話。於是偷偷的找我講小話。我因為受不了他那迪士尼話題的誘惑,就與他「討論」了起來。後來給老師批評了。我想:上課時講小話不但影響自己的學習,而且也影響別人的學習。我們一定要改掉這些壞毛病。

2005年9月25日 星期日 天氣:雨 何家鴻

稱鞋子

今天,數學作業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於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麼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

於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製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檯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後在家裡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製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後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完成數學作業了。媽媽知道後對我贊不絕口。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鴻鴻稱鞋呢!」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2005年9月29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何家鴻

快樂的數學課

昨天的數學課,楊老師跟我們講「去游樂場」這一節。因為講的是玩的項目,所以同學們提問題時非常積極。我也不例外。通過思考後,我舉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200元夠不夠16人把三個項目都玩一遍呢?」楊老師聽後誇獎我提了超難的問題。不過,在楊老師的提示下也給同學解答了。記得有位科學家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難。」這節數學課,我們不僅提出問題了許多問題,而且也解決了許多問題,我們真了不起啊!

2005年10月2日 星期日 天氣:晴 何家鴻

我真棒

今天,我們去了「歡樂谷」遊玩。歡樂谷的大人門票價是:140元;小孩半票。排隊買票時,媽媽要我算一算我們一共要多少錢買票。我便脫口而出:「一共要700元。」媽媽驚奇地問我是怎樣算得這么快的。其實我是這樣想的:4個小孩的半票也就等於2個大人的票價,再加上3個大人,剛好是5個大人的票價,5個140剛好等於700元。媽媽誇我真棒!

2005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何家鴻

神舟六號每天繞地球幾圈

今天,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主任向采訪的記者們說:「神舟六號每繞地球一圈要90分鍾。」我聽後便想:「那麼神舟六號一天能繞地球幾圈呢?於是我趕緊地開動自己的腦筋算了算:一天有24小時,1小時是60分鍾,即:24乘60是1440分鍾一天。然後用1440分鍾除以90,等於16圈。還有,神舟六號要在太空探索5天,也就是要繞地球80圈。宇航員們真了不起啊!

2005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何家鴻

數黃豆

今天的數學課是實踐活動,我們分成每8人一小組。接著每個小組的組員便分工合作地想辦法估計出1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根據書里介紹的估計方法看來不難,但是要把誤差減到最低就非認真不可了。

我本來建議本小組用杯子來量會准確一點。但是找不到杯子。後來本組選擇了用手抓的方法。由組員羅廣源負責來抓。哎呀!羅廣源那隻小手還挺大呢!一抓就是180粒,連續抓了30下剛好抓完1千克黃豆。終於大功告成了。30個180等於5400粒。就這樣,我知道了1千黃豆大約有5400粒。

從這個實踐活動中我受到了啟發,不妨用這些方法來試試瓜子,糖果,花生等等。其實數學問題與生活真是息息想關的。

❻ 兩個求體積的圖形,六年級數學題

1)體積=圓柱體積+正方體體積
3.14×0.5×0.5×2+2×2×2
=1.57+8
=9.57立方厘米
2)物體體積專=大圓錐體積-小圓屬錐體積
3.14×3×3×10×1/3-3.14×1.5×1.5×5×1/3
=94.2-11.775
=82.425立方厘米

❼ 小學六年級數學關於體積的應用題!

解設這時水高x厘米
20×20x+40×30×10=40×30x
400x+12000=1200x
800x=12000
x=15
答這時水高15厘米
算式:回40×30×10=12000立方厘米
40×30-20×20=800平方厘米
水高:12000÷答800=15厘米

詳細如下:
可以根據水的體積在放鐵塊前後是不變的進行計算
之前水的體積為:40×30×10=12000
之後水的體積為:(40×30-20×20)X=800X
其中括弧內為現在水的底面積,X為水的高度,然後
用12000/800=15,那麼15cm就應該是現在的水高度

樓主認為如何?

其實這道題目里很關鍵的一句話是:鐵塊露出水面,這是一個提示。要是沒有這個提示那做起來就要多方面考慮了

❽ 六年級數學題看圖計算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表面積:
3.14×20×30×1/2+3.14×(20/2)^2+20×30+20×10×2+30×10×2
=942+314+600+400+600
=2856平方厘米版

體積
3.14×(20/2)^2×30×1/2+20×30×10
=4710+6000
=10710立方厘米
提示:^2表示平方
夠細致了吧權
望及時採納

❾ 六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數學測試卷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方面差怎麼寫評

長方體表面積就是長×寬×高各兩個相乘×2 正方體更簡單,直接邊長×邊長×6。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數學體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