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寫道:"仰觀宇宙之大,俯查品類之盛"中的"宇宙"是什麼意思
詞源考察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這個詞的是《莊子·齊物論》。「宇」的含義包括各個方向,如東西南北的一切地點。「宙」包括過去、現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體時間。戰國末期的屍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後來「宇宙」一詞便被用來指整個客觀實在世界。與宇宙相當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這些概念僅指宇宙的空間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詞,「宙」指時間,「合」(即「六合」)指空間,與「宇宙」概念最接近。
中國古代天文中有豐富的關於宇宙結構的設想。遠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中國古代就逐漸形成「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樸素的直觀見解。到了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又逐漸形成了「蓋天說」。蓋天說認為,大地不是平整方形,而是拱形,天空如一個斗笠,大地猶如一個倒扣的盤子。戰國時代的屍佼在《屍子》一書中對宇宙概念明確寫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意思是:宇表示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即表示空間。宙表示過去、現在和將來,即表示時間。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在《渾天儀圖注》一書中載有:「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這里描述的是渾天說。這個學說最大成就是肯定了大地是球形的,同時大地是懸在空間的球體。
宇宙演化觀念的發展 在中國,早在西漢時期,《淮南子·俶真訓》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認為世界有它的開辟之時,有它的開辟以前的時期,也有它的開辟以前的以前的時期。《淮南子·天文訓》中還具體勾畫了世界從無形的物質狀態到渾沌狀態再到天地萬物生成演變的過程。
❷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的翻譯
抬頭縱觀廣闊的天空,低頭觀察繁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盡情地享回受視聽的樂趣,實答在是高興啊。
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適於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游目騁懷。"
解釋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隨意觀賞景物,盡情舒展胸懷。游目,目光由近到遠,隨意觀覽瞻望。騁懷,盡情開放胸懷。語出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❸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出自哪裡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出自《蘭亭集序 》。
❹ 仰觀宇宙之大的之的意思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❺ 「仰觀宇宙之大」的「之」和「向之所欣」的「之」是什麼意思
仰觀宇宙之大的之和,相之所行的之,這裡面的之都是連接助詞,是可以翻譯為的的含義。
❻ 蘭亭集序中 仰觀宇宙之大的「之」是什麼意思
「的」
❼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句話是:仰首可以觀覽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眾多的物類。
❽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翻譯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翻譯: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翻譯:抬頭縱觀廣闊的天空,低頭觀察繁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盡情地享受視聽的樂趣,實在是高興啊。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
《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8)高中語文仰觀宇宙之大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是世人公認的瑰寶,始終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傳到他的七世孫智永,智永少年時即出家在紹興永欣寺為僧,臨習王羲之真跡達三十餘年。智永臨終前,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辯才。辯才擅長書畫,對《蘭亭集序》極其珍愛,將其密藏在閣房樑上,從不示人。
後被唐太宗派去的監察史蕭翼騙走。唐太宗得到《蘭亭集序》後,如獲至寶。並命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書家臨寫。以馮承素為首的弘文館拓書人,也奉命將原跡雙鉤填廓摹成數副本,分賜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後,侍臣們遵照他的遺詔將《蘭亭集序》真跡作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❾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是定語後置嗎
是的
譯文:仰首可以觀覽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眾多的物類
❿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什麼意思
仰首抄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
出處: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
原文節選: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譯文: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10)高中語文仰觀宇宙之大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謝安、孫卓等41位名人舉行了雅緻的聚會。參加者在臨流寫詩,表達了各自的懷抱,並將其抄錄成一本詩集。
這次聚會的召集人王羲之,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王羲之寫了一篇序文來記錄這本雅集,即《蘭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