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數學放大與縮小

六年級數學放大與縮小

發布時間:2020-12-22 21:09:00

六年級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應用題

其實這些都是通過面積計算公式得出的。
舉例,
假設一正方形的邊長為a,這樣他的回面積S1就為a^2(a的平方答)。將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擴大兩倍為2a,面積S2就為4a^2.面積擴大了四倍。若邊長縮小為1/2a,這樣面積相應就縮小為1/4a^2.

㈡ 小學數學六年級空間與幾何放大於縮小任意三角形怎樣放大與縮小

放大與縮小是指的三角形的邊的長度放大或縮小多少,三角形的角度不變.

㈢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圖形放大或縮小後,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不變

㈣ 小學六年級下冊關於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問題。急求答案~

1:原來的面積占現在的25分之1。
2:得到圖形的面積是80平方厘米。
3:照相機把原來的圖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放大鏡是把原來的圖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說課稿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說課稿
桂花小學 江慶雲
一、教材分析:
(一)《圖形的放縮》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教學內容,目的是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通過圖形的放縮,結合具體情景感受圖形的相似。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認為圖形的放縮之所以放在比例、比例尺之後,就是讓它起到鞏固練習比例的基本性質應用、解比例、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2、通過圖形的放縮,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圖形的相似。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體會圖形的相似變化特點。
二、學情調查分析
在本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對於比比例、數對、用字母表示數等內容有一定的知識經驗,而且學生對於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並不陌生,對生活中應用放大與縮小的實例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洗照片、放大鏡等等。但是對於圖形基本形狀不變的基礎上進行放大或縮小的具體方法不明確。課前已經根據導學提綱自學了相關內容,對圖形按相同的比放縮才像有初步的認識。
三、設計思路
(一)自主學習,探索發現
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提綱先預習,完成導學練案前置學習,再上課。收集日常生活中用到圖形放縮知識的例子。
(二)依照學習探究,交流歸納。
指導自主學習我們已經進行了有一段時間了,學生基本都能根據導學提綱進行預習,而且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結合這兩個方面,在反饋學生預習情況時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樣讓每個同學都有說自己想法的機會,也可以通過交流比較別人在預習時是怎樣做的,與自己的想法進行比較,學生反饋了預習情況後我及時讓學生反思,找出自己在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組交流就能發現自己的失誤。這樣,在小組中說明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再比較、最終得出結論並了解別人自學時的用的好的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理解應用
完成P57例4。P58做一做
在畫一畫過程中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畫圖過程,畫玩後再及時讓學生說根據什麼來畫,及時引導學生反思、總結。這樣學生在思考後操作,在操作後再思考,不但有利於學生形成技能,而且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畫出的圖形才與原圖相像的體會。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數學放大與縮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