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年級下冊回顧拓展五交流平台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是「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綜合性學習單元不安排《回顧·拓展》內容。於是,六年級下冊的《回顧·拓展五》將成為整個小學階段最後一個《回顧·拓展》,伴隨著它的學習,學生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即將落下帷幕。
教材編寫者抓住時機,為《回顧·拓展五》的「交流平台」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兩個話題:一是讓學生結合本組課文以及課外的學習,談談對科學精神的認識,這是本組課文主題的小結與延伸。二是讓學生交流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收獲,或知識能力,或方法習慣,也可以傾訴語文學習中的酸甜苦辣,還可以對自己的六年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自評與反思……話題二是一個特定內容,其意圖是藉此「交流平台」讓每個學生自選角度對自己小學六年的語文學習進行一次梳理和總結,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做好准備。
一
「科學精神」對小學生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就是成年人,如果沒有具體的人物、事件做依託,也很難說出幾條具體的「科學精神」來。因此,教學第一步,教師最好藉助本組課文或以前學過的科學家故事──這些學生人人皆知的具體內容例釋「科學精神」的豐富內涵。如:
──居里夫人在日復一日的煙熏火燎中從一噸多工業廢渣中提取0.1克鐳,以此證明了放射性元素鐳的存在並把它分離出來(本組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這是一種剛毅、頑強、執著、熱忱的科學精神。
──炎黃子孫幾千年的飛天夢,歷經幾代人不懈努力,終於在公元2003年10月15日變成了美麗的現實(本組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這是一種和衷共濟、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懷特森先生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一種科學精神: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本組課文《我最好的老師》)。
──李四光幼年時對村頭的大石頭的來源產生了疑問,數年後由此發現了長江流域的第四紀冰川活動遺跡(三年級課文《奇怪的大石頭》)。這是一種「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科學精神。
──愛迪生聚光救母親(二年級課文《愛迪生救媽媽》)。這是一種善於動腦、急中生智的科學精神。
──伽利略年輕時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生了懷疑,經過反復試驗求證後,在人們的辱罵與猜疑中走上了比薩斜塔……(四年級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是一種敢於質疑,不迷信權威,執著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
當學生對科學精神有了一定的理解與體悟之後,布置他們課前從下面兩項活動中任選其一,做好交流前的准備工作:一是回顧自己已經閱讀或聽說過的有關科學家、發明家進行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的故事,試著用幾個詞或一兩句話概括其科學精神。二是通過查閱資料、請教別人或上網搜尋等方式先搜集一兩位科學家、發明家的故事,再用幾個詞或一兩句話概括其科學精神。
這樣的故事很多,如,魯班造鋸,萊特兄弟製造飛機,富蘭克林捕捉雷電等。
課堂交流時,可以採用「科學精神大家談」小型座談會的形式,先讓學生在四個小組內交流,以保證每個學生在充分准備之後有一個「口頭發表」的機會。同時,依靠小組的集體力量幫扶個別對科學精神概括有困難或總結不準確的同學。然後各組推選一位組員──其標準是「所講故事內容鮮為人知,科學精神認識准確」 ──向全班同學交流。
二
「小學語文學習收獲」的交流話題十分寬泛,學生很容易在交流時出現人雲亦雲、泛泛而談的現象,如交流「學到了哪些語文知識」時,會說些「我學會了很多生字,積累了很多好詞佳句,背會了很多古詩美文」等只見森林、不見樹木,只有骨架、沒有血肉的大話、套話。為避免這種「浮萍式交流」出現,建議教師課前對交流內容做一個細化和提示,布置學生從下面幾項具體的列舉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至兩項內容進行認真准備。
1.小學六年,從十二冊《語文》課本中,我們至少學會了大約多少個生字,如果從12個「生字表」中任意抽寫20個生字,你有幾分把握能夠全部默寫正確。
2.小學六年,僅從一至四年級的《語文園地》和五六年級的《回顧·拓展》中你讀背了哪些成語、格言、警句和古詩文名句。
3.小學十二冊語文課本中我們學到了哪些古詩,你能背誦其中多少首,不妨做個詳細統計(如下表)。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中古詩詞統計表
4.小學階段,你具備了哪些學習能力?如,獨立識字能力,朗讀能力,復述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習作能力等,最好舉例說明。
5.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你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如,課前預習,剪貼積累,查閱資料,同伴互助,等等,也不妨舉一例說明。
6.六年中,你養成了哪些好的學習習慣,如,早讀的習慣,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及時更正錯題的習慣等。
7.小學六年中,哪堂課你印象最深,哪篇習作自認為寫得最好,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最高獎勵是什麼。
8.語文學習中的快樂與煩惱,辛苦與甘甜。
9.整個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以及今後語文學習的打算。
…………
建議學生課下經過充分准備後,先在家裡和父母或其他親人進行交流,算是畢業前向家人的一次語文學習口頭匯報,同時也是課堂交流前的練習和「演習」。
課堂交流時,依然先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保證每個同學都有一次向他人展示和交流的機會。然後每個話題推薦一兩位同學向全班交流匯報。
Ⅱ 小學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所有課題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下冊》目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專室
第一組
1 文言屬文兩則
2 匆匆
3 桃花心木
4* 頂碗少年
5* 手指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組
6 北京的春節
7* 藏戲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9* 和田的維吾爾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10 十六年前的回憶
11* 燈光
12 為人民服務
13* 一夜的工作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4 賣火柴的小女孩
15 凡卡
16* 魯濱孫漂流記
17* 湯姆·索亞歷險記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18 跨越百年的美麗
19* 千年夢圓在今朝
20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1* 我最好的老師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第六組
成長足跡
依依惜別
古詩詞背誦
綜合復習
生字表
Ⅲ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題串燒(作文)
想想未來,我大概不會像JK·羅琳那樣寫小說,還寫得那麼成功,讓人羨慕;也內不會像達·芬奇那樣做容一名舉世聞名的畫家,創作出驚人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世人驚嘆;更不會像查里滋·塞隆那樣跨入影壇,奪得奧斯卡獎,想也沒那資本......也許,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完成學業,進入社會,過著極度平凡的生活,匆匆地掠過我短暫的一生。
人生中,有非常多的十字路口,怎麼走?就要看自己了,走得不對,人生將陷入低谷。如果選中了自己中意的那條路,人生將進入高峰……
前世無數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佛曾這樣說。在我的生命里,曾發生過許多事,從我身邊也走過去了許多人,我不斷地紀念與遺忘。我相信生命里在刻骨的人,有一天也會被歲月磨得彼此面目全非,而我所能做的亦只有紀念,然後遺忘。
人生就像一次冒險,沒有人的目的地是相同的,所以每邁出一步都是未知,沒有人知道前方是什麼,每一秒都是生命與汗水的混凝土。
在繁忙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少有時間去思考去領悟,但在忙裡偷閑之時,也會總結,想想自己擁有的和曾經擁有的。
Ⅳ 六年級下冊語文電子書
第一抄組
1 文言文兩則
2 匆匆
3 桃花心木襲
4* 頂碗少年
5* 手指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6 北京的春節
7* 藏戲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9* 和田的維吾爾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10 十六年前的回憶
11* 燈光
12 為人民服務
13* 一夜的工作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4 賣火柴的小女孩
15 凡卡
16* 魯濱孫漂流記
17* 湯姆·索亞歷險記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18 跨越百年的美麗
20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1* 我最好的老師
詞語盤點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成長足跡
依依惜別
古詩詞背誦
綜合復習
生字表
Ⅳ 6年級下冊語文知識與能力訓練答案第18課提升拓展
這種可貴的性格..是指;居里夫人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
對人生意義的發現.是....明白了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年輕,美貌,金錢名利。
ADC、求採納
Ⅵ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回顧拓展一教後反思
回顧·拓展一
一、 解析
1、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主要任務是:閱讀文章要學會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在習作中運用表達感受的方法。這兩個方面的內容都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通過本單元5篇課文的學習,回顧、總結、梳理讀寫知識和學生的體會感悟。教學時,先引導學生回憶學習本組課文後有哪些收獲,圍繞單元導讀提出的「要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這兩個方面,以課文為例談自己的收獲,然後交流閱讀文章形成自己見解的方法──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如,可以抓住具體的語言描寫、重點詞句進行深入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其思路是什麼,自己有什麼看法,這樣來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最後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怎樣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還可以交流本組課文在表達作者感悟方面有什麼特點,在習作中怎樣運用恰當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悟。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理解和運用。特別是當學生發表偏頗的認識時,要給以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
2、日積月累
本次「日積月累」安排了5句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目的是讓學生積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勵自己。教學時,可先讀一讀這些句子,把字音讀准確,句子讀流利;再說說每句話的大概意思,了解每句話蘊含的道理。還可以組織學生說說自己搜集的相關的格言警句,並談談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這些警句的大概意思和說明的道理分別是: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說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擂一通鼓,勇氣振作起來了;擂兩通鼓,勇氣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氣就完結了。現用來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說明做事情應一氣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也。──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說明任何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種樹必須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則必須教養他的思想。說明了澆樹澆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練習了千支曲子後才能知曉音樂的美妙,觀看了千支劍後才能識別兵器的好壞。說明了多實踐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3、成語故事
「邯鄲學步」這個成語講的是戰國時候,燕國的一個青年人到邯鄲學當地人走路,結果學了幾個月,不但沒有學會邯鄲的走法,還把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原來是形容不要盲目學步,現在用來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掉了。
教學時,應以學生獨立閱讀感悟為主。先由學生自讀這個成語故事,讀懂主要內容,理解其寓意。再聯系現實生活實際,談談這個成語故事對我們的啟發。還可以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如《東施效顰》,進行語言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學習目標
1.交流對學過的課文的理解和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解是怎樣獲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學習了本組課文,在寫作表達方面有哪些收獲。
2.熟讀並背誦名言,養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成語故事《邯鄲學步》,理解成語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交流平台
一、小結引入
本組課文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給我們一定的感悟,或都對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啟示。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聯系生活實際領悟到了文章所蘊含的道理,體會到了作者的表達方法,並且在我們的習作中也試著運用了。本組課文學完了,你有沒有總結過每一篇文章的表達方法有什麼不同嗎?
二、體會表達方法
1.回想這個單元的課文,都用了哪些表達方法?寫出運用這種表達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達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連串的問句、一連串的格式工整的話語、把事物人格化的寫法
借物喻人
寫一件事情、物件,從中產生感悟、受到啟迪
2.除了課文以外,你在課外書上讀到的文章還體會到了怎樣的表達方法?
表達方法例文
日積月累
一、讀讀文中的古文名句,讀不準字音的字問問老師和同學。
二、反復讀讀這些名句,談談自己的理解,和同桌進行交流。
三、主動在班級談談自己的理解,接受師生提出的意見,把句子理解正確。
四、練習把這些名句背誦一下,再背給同學們聽。
五、你還背過哪些古文名句,背給大家欣賞。
成語故事
一、默讀兩遍成語故事《邯鄲學步》,試著把故事的寓意講清楚。
二、你還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大家一起想想幫事中的道理是什麼?
三、課下搜集成語故事,准備開個成語故事會。
Ⅶ 六年級下冊語文回顧擴展三作業本第七大題的答案
1.頗似(第一個)威嚇(第一個) 保藏(第一個)2。矜持不苟——保持庄嚴的態度,不草版率,端正嚴權謹,毫不馬虎 2——恥笑,譏笑,指不光彩,不正當的行為令人鄙視恥笑 3。四字詞語——(矜持不苟)(舍己為公)(毫無所得)(意外之財)我們不能每天只想著有意外之財,要一絲不苟,腳踏實地得過日子
4。反襯出方誌敏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蔑視敵人,清廉正直,英勇無畏。5。作者的語氣是輕松幽默,十分自豪的,體會到了方誌敏的樂觀態度,核對敵人的嘲諷,譏笑,不屑一顧十分蔑視,我們在遇到困難時同樣也應該勇敢樂觀的面對。
6。首尾呼應,是文章結構更完整,首尾點題,感覺更扣中心,強調清貧,潔白樸素是共產黨的美德。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六年級下冊語文的學習計劃
六年級下冊語文的學習計劃:
一、復習內容:
1、掌握本冊要求寫的生字及相關詞語,學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會照樣子寫句子,能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3、掌握先概括後具體的構段方法,能正確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識, 能簡單概括段意。
4、掌握要求背誦的課文,並進行與課文相關的積累的鞏固。
5、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在閱讀復習中相機進行實踐。
6、進一步了解本學年段的習作要求,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並根據不 足進行指導。 二、復習時間:
12月24日至1月18日。
三、復習辦法:按內容分塊復習,層層落實。 四、具體舉措
1、扎實:復習的知識以本學期必學知識為主,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為他們下一學期的學習打好基礎。特別是後進生,更要從一點一滴抓起。從字到詞、句、篇,不放過任何的一點。
2、分層:為了防止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後進生吃不了,在復習時與平時的教學一樣,也要注意實行分層教學。對優等生來說,設置一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延伸的或加深的題目。而後進生,我們則應更多地「開小灶」,對本學期的知識給予補習與復習,扎實基礎。的下一學年的後續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3、深化:復習並不是某種意義上的「炒冷飯」,而是「溫故而知新」。在復習時我們要立足於「打實基礎,有所創新。」我們仍然要堅持讓學生自主探究,在舊的知識上進行深化,使學生有所發現,有新的見解。
4、拓展:在復習時,學習的范疇不能拘泥於原有的知識,而應該有所拓展。可以出現新的語言,新的閱讀資料,讓學生進行見識和鍛煉。
5、移情: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味地嚴格或以過多的作業來壓學生,而是應該以多過平時的關心去關注學生。多問問學生的困難,少一點訓斥;多了解情況,少主觀臆斷;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少自作主張。特別是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更要多關心,多照顧。
五、具體安排:
(一)基礎知識復習:
1、時間:6課時
2、形式:專題復習和訓練評講相結合
3、內容:本冊書的生字詞的音形義,形聲字,同義詞,反義詞,修改 病句,照樣子寫句子等。
4、措施:
(1)編寫訓練題一份,進行堂上練習。包含以上內容。
(2)根據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地進行單項專題復習,重點是掌握生字 詞和修改病句,實詞的詞性。
(3)採用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閱讀復習:
1、時間7課時
2、形式:以學生練習為主,老師有針對性地重點評講,
3、內容:要求背誦的課文,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及配套的閱讀訓練。
4、措施:
(1)教會學生復習方法,先全面復習每一課,再重點攻有關重點課文 的重點段落。
(2)採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 提高學習興趣,
(3)優幫差,加強合作與督促。
(4)輔差工作不放鬆。
(5)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篇課文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 問題能力的培養,並相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6)加強檢查的落實,必要時動用小組長和班干協助,力求重要地方 人人過關。
(三)作文復習:
1、時間:2課時
2、形式:習作欣賞、修改和臨場指導
3、內容:進一步提高審題、選材能力,本學期自己的習作修改,進一 步提高。
4、措施:
(1)對於中下生加強寫得出的個別指導。
(2)書寫習慣的糾正。
(四)模擬考試:
1、時間:3課時
2、形式:當堂完成模擬試卷
3、內容:期末模擬試卷
4、措施:分析講解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