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必修3的詞語

高中語文必修3的詞語

發布時間:2020-12-22 12:59:12

1. 高一必修三語文字詞

必修三

敕{chi}造

阜{fu}盛

綰{wan}著

內幃{wei}

盥{guan}沐

兩靨{ye}

忖{cun}度

宮絛[tao}

瞋{chen}視

放誕{dan}

嫡{di}親

咳嗽{sou}【這個嗽是一聲】

漱{shu}口

紈絝[wan ku]

孽根[nie gen]

鈍【n]響

寒暄【han xuan]

朱拓【ta】

間或【jian huo]

躊躇【chou chu]

不更事【bu jing shi]

謬種【miu]

儼然【yan]

塵芥【jie]

周正【zhou]

沸反盈天【fei]

訕訕【shan]

怔怔【zheng]

蹙鎖【cu]

炮烙【pao luo]

窈陷【yao]

歆享【xin xiang]

牲醴【li]

鐲子【zhuo]

瘦削【xiao]

悚然【song]

形骸【hai]

馴熟【xun]

詭異【gui]

荸薺【bi qi]

攮【nang]

鄂【e]

啐【cui]

鯖鯊【qing]

脊鰭【ji qi]

蠶噬【shi]

舵柄【bing]

船梢【shao]

蹂躪【rou lin]

拽掉【zhuai]

榫頭【sun]

桅桿【wei]

皮開肉綻【zhan]

高聳【song]

一簇【cu]

褐色【he]

攥住【zuan]

嗜殺【shi]

黏液【nian]

撬開【qiao]

禱告【]

堤坡【di po】

嬉鬧【xi]

聒噪【guo]

默契【mo qi]

汲取【ji]

嚼爛【jiao]

反饋【kui]

緬甸【mian dian]

倚仗【yi zhang]

廝打【si]

消耗【hao]

自娛自樂【yu]

朝氣蓬勃【peng]

夙願【su]

擱置【ge]

泡沫

漩渦【xuan]

氣勢磅礴

川流不息

彗星[hui]

碧波盪漾

生機勃勃

眩暈【xuan]

戰栗【i]

塵埃

踝節【huai]

無垠【yin]

纖細

伴侶

脆弱

刨根問底【pao]

撒手人寰【huan]

湮沒【yan]

驚詫

柵欄【zha]

畏葸不前【xi]

五彩斑斕

目眩

鄙視

冷嘲熱諷

杜撰【zhuan]

怪誕

遐想

困惑

高中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詞、句梳理
一、通假字
1、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寡人之於國也》
2、塗有餓殍(塗通途,道路)《寡人之於國也》
3、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無通毋,不要)《寡人之於國也》
4、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勸學》
5、雖有槁暴 (有通又)《勸學》
6、贏糧而景從(通「影」) 《過秦論》
7、百有餘年(通「又」) 《過秦論》
8、孝公既沒(通「歿」) 《過秦論》
9、秦有餘力而制其弊(通「敝」) 《過秦論》
10、威振四海(通「震」) 《過秦論》
11、合從締交(通「縱」) 《過秦論》
12、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過秦論》
13、傳道受業解惑 「受」通「授」,傳授。《師說》
14、或不焉,或師焉 「不」通「否」。《師說》

二、古今異義
1、鄰國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詞/常指增加)《寡人之於國也》
2、河內凶(黃河/ 泛指河流 穀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運動 暴躁,心腸狠。)
《寡人之於國也》
3、 或百步而後止(有人,有時/選擇連詞)《寡人之於國也》
4、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兵器/戰士,士兵;逃跑/行)《寡人之於國也》
5、谷不可勝食也(盡/勝利)《寡人之於國也》
6、數罟不入洿池(細、密/數字或者數數)《寡人之於國也》
7、 樹之以桑(種植,動詞/常指較高大的林木)《寡人之於國也》
8、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憑借/表同意認可)《寡人之於國也》
9、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供養活著的人/保養身體)《寡人之於國也》
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兩個詞 ,這樣卻 /轉折連詞)《寡人之於國也》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廣泛地學習 /學問淵博 檢查/參加、加入)《勸學》
2、聲非加疾也(強、洪亮/疾病、快)《勸學》
3、假輿馬者(憑借、藉助/不真)《勸學》
4、用心一也(思想意識活動/讀書用功)《勸學》
5、蟹六跪而二螯(腳/跪下)《勸學》
6、雖有槁暴(即使/雖然)《勸學》
7、金就礪則利(金屬/金子)《勸學》
8、勸學(勉勵/規勸、勸戒)《勸學》
9、而絕江河(渡/斷絕)《勸學》
10、輮以為輪(把…做成/認為)《勸學》
11、蚓無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齒/壞人的黨羽、幫凶)《勸學》
1、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黃河/泛指河流)《過秦論》
2、 贏糧而景從 (擔負/輸贏的「贏」) 《過秦論》
3、山東豪俊並起( 崤山以東 /指山東省)《過秦論》
4、流血漂櫓(盾牌/劃船的工具)《過秦論》
5、九國之師 (軍隊/軍隊的一個編制單位)《過秦論》
6、寬厚而愛人 (愛惜人民 /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戀愛中男女的一方。)《過秦論》
7、分裂山河 (分割,並吞 /整體事物的分開 或 使整體的事物分開)《過秦論》
8、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吝惜、愛惜 / 愛護、喜歡 )《過秦論》
1、古之學者必有師 (求學的人 /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師說》
2、今之眾人……(一般人 /大家,很多人)《師說》
3、小學而大遺 (小的方面學習 /指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師說》
4、吾從而師之 (是動詞「從」和連詞「而」兩個詞 /一個詞,表目的的或結果)
《師說》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不一定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師說》
6、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無論,不論 /沒有)《師說》
7、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或 ...的憑借。/ 表因果連詞)《師說》
8、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風尚 /道路、 道德)《師說》
三、詞的特殊用法:
①名詞活用作動詞
1、填然鼓之(敲起鼓)《寡人之於國也》
2、樹之以桑(種植)《寡人之於國也》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寡人之於國也》
4、然而不王者(稱王,此處指一統天下)《寡人之於國也》
5、王無罪歲(歸罪,歸咎)《寡人之於國也》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寡人之於國也》
1、非能水也 《勸學》
1、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過秦論》
2、序八州而朝同列 ( 排列座次)《過秦論》
3、陳涉瓮牖繩樞之子,(用破瓮做,用草繩系)《過秦論》
1、吾師道也 不恥相師 (學習)《師說》
2、師道之不復 或師焉,或不焉 則恥師焉 ( 從師)《師說》
3、君子不齒 (並列、排列)《師說》
②動詞使動用法
1、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使….遷移)《寡人之於國也》
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 使…彎曲) 《勸學》
3、外連橫而斗諸侯 (使……爭斗) 《過秦論》
4、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使……漂浮)《過秦論》
5、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使……削弱)《過秦論》
6、吞二周而亡諸侯 (使……滅亡)《過秦論》
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愚蠢)《過秦論》
8、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過秦論》
9、約從離衡 (使……離散)《過秦論》
10、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過秦論》
11、卻匈奴七百餘里 (使……退卻)《過秦論》
③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 以……為師)《師說》
2、孔子師郯子 (以……為師)《師說》
3、.而恥學於師 ( 以……為恥)《師說》
4、 則恥師焉 ( 以……為恥)《師說》
5、不恥相師 (以……為恥)《師說》
④名詞用作狀語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向上;向下。)《勸學》
2、君子博學而日 參省乎己(每天)《勸學》
3、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布袋一樣)
《過秦論》
4、內立法度,……外連橫而斗諸侯。 (在國內、在國外)《過秦論》
5、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東、向北)
《過秦論》
6、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向南)《過秦論》
7、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在北方)《過秦論》
8、天下雲集響應,。 (像雲一樣、像聲音一樣) 《過秦論》
9、贏糧而景從 (像影子一樣)《過秦論》
⑤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1、謹庠序之教 (認真從事)《寡人之於國也》
2、加輿馬者,非利足也 (走的快)《勸學》
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變小、變弱)《過秦論》
4、位卑則足羞 (感到羞恥)《師說》
⑥形容詞作名詞
1、其曲中規 (曲度、弧度)《勸學》
2、等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處)《勸學》
3、積善成德 ( 善行)《勸學》
4、崤函之固 (險固的地勢)《過秦論》
5、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勢)《過秦論》
6、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 愚人)《師說》
7、小學而大遺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師說》
⑦動詞活用作名詞
1、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活著的人,死去的人)《寡人之於國也》
2、追亡逐北 (逃走的人)《過秦論》
四、特殊句式:
①判斷句
1、是亦走也《寡人之於國也》
2、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寡人之於國也》
3、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於國也》
4、非我也,歲也《寡人之於國也》
5、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過秦論》
6、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過秦論》
7、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8、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9、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10、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然也《勸學》
11、君子生非異也《勸學》
12、非蛇善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勸學》
②倒裝句(狀語後置)
1、則無望民之多於領國也《寡人之於國也》
2、樹之以桑《寡人之於國也》
3、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於國也》
4、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5、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7、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過秦論》
8、師不必賢於弟子。《師說》
9、而恥學於師《師說》
②倒裝句,賓語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寡人之於國也》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 《過秦論》
3、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
②倒裝句,定語後置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③被動句
1、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笑)《過秦論》
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被毀壞)《過秦論》
3、不拘於時 (受時俗)《勸學》
④省略句
1、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寡人之於國也》
2、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向郡《過秦論》
3、 鑄以(之)為金人十二《過秦論》
4、躡足(與)行伍之間,倔起(於)阡陌之中《過秦論》
5、 威振(於)四海《過秦論》
6、 身死(於)人手《過秦論》
7、 委命(於)下吏《過秦論》
五、一詞多義:
《寡人之於國也》
①數
願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後》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②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③發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④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後》 軍隊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⑤勝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勸學》
①絕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停止,消失)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絕)
佛印絕類彌勒(極,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②強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強壯)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壯,強大,健壯)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餘,有多)
奈自強步,日三四里(勉強,強迫)
③望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遠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適冬之望日前後(農歷每月十五)
④假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給)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藉助)
乃悟前狼假寐(假裝)
⑤備
聖心備焉(具備)
有備無患(准備)
關懷備至(詳備,完全到位)
《過秦論》
(1) 制
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
(2)亡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諸侯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4)固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5)遺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蒙故業,因遺策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6)度
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挈大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7)以為
鑄以為金人十二
以為桂林、象郡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師說》

① 吾師道也。 道理
②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風尚
③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風尚
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從師之道
⑤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理

① 吾師道也。 學習
② 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③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從師
④ 則恥師焉。 從師
⑤ 或師焉,或不焉。 從師
⑥ 不恥相師。 學習
⑦ 三人行,必有我師。 老師
⑧師不必賢於弟子。 老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代詞,表領屬關系,他(它)的,他(它)們的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代詞,他,他們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代詞,表遠指,那
其皆出於此乎副詞, 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其可怪也歟 副詞,表感嘆語氣,真的
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詞,前指老師的;後指學生的

郯子之徒; 助詞 的
古之學者; 助詞 襯音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代詞 他們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詞 賓語前置的標志
吾欲之南海; 動詞 到
樹之以桑 代詞 桑樹
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助詞 取消句子獨立性


寡人之於國也 ( 對於)
則無望民之多於領國也 (比)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在)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跟 同)
則移其民於河東 (到)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表轉折關系 卻)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表遞進關系 並且)
吾嘗終日而思 (表修飾關系 地)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表承接關系 就)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假設關系 )

2. 《高中語文必修三》中的必背詩詞有哪些

《高中語文必修三》中的必背詩詞有:

1、《蜀道難》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2、《秋興八首》其一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3、《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4、《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錦瑟》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6、《馬嵬》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7、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3. 《高中語文》(必修三)成語總結

1謹小慎微:過分小心謹慎,縮手縮腳,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籬下;依附於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3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4入不敷出;收入不夠支出。
5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
6吞吞吐吐;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7沸反盈天:聲音象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8為所欲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後指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9遍體鱗傷:渾身受傷,傷痕象魚鱗一樣密。形容受傷很重。
10皮開肉綻:皮肉都裂開了。形容傷勢嚴重。多指受殘酷拷打。
11膽戰心驚,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13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14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15磨牙吮血;磨利牙齒,吮吸鮮血。多形容像野獸一樣嗜殺。
16殺人如麻;殺死的人多得象亂麻。形容殺的人多得數不清。
17千呼萬喚—指呼喚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輕易出面。
18切切私語—指在暗中小聲說話。
19珠盤玉落—形容樂器彈奏的聲音清脆悅耳,十分動聽。
20整衣斂容—」現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臉色嚴肅起來。
21秋月春風—」比喻良辰佳景、美好歲月。
22暮去朝來—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23門前冷落—形容來來往往的人極少。也作「門庭冷落」。
24杜鵑啼血—本指杜鵑啼鳴,形容鳥類啼聲的悲苦。
25司馬青衫—司馬的衣衫都被淚水浸濕了。形容十分悲傷。
26棄甲曳兵: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27五十步笑百步:後泛用以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好或重的區別。
28禍起蕭牆 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9鍥而不舍 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30席捲天下;形容力量強大,控制了全國
31包舉宇內;並吞天下,佔有一切。
32囊括四海;比喻統統包羅在內。指統一全國。
33追亡逐北;追擊敗走的敵軍。
34因利乘便 憑藉有利的形勢。
35雲集響應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贊同和支持。
36斬木揭竿;砍削樹木當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比喻武裝起義
37深謀遠慮;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38同年而語;猶言相提並論。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39瓮牖繩樞;破瓮做窗,繩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
40畏葸不前;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4. 高一語文必修三成語復習

高一語文必修三成語復習
嘆為觀止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振聾發聵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雲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雲霞升騰聚集起來。形容景物燦爛絢麗。
煢煢孑立孤身一人。形容一個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
荒誕不經荒誕:荒唐離奇;不經:不合常理。形容言論荒謬,不合情理。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沒過多久。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抱殘守缺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應運而生應:順應;運:原指天命,泛指時機。舊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時機而產生。明日黃花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曇花一現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一揮而就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斑駁陸離斑駁:色彩雜亂;陸離:參差不一。形容色彩紛雜。
光怪陸離光怪:光彩奇異;陸離:開卷參差。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刮垢磨光颳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顯光輝。也比喻仔細琢磨。
言過其實原指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後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聳人聽聞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琳琅滿目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殘羹冷炙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捨的東西。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嚴或正大的樣子。後形容表面上庄嚴體面,實際上並非如此
禮尚往來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
膠柱鼓瑟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弦。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完璧歸趙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望洋興嘆望洋:仰視的樣子。仰望海神而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
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貽笑大方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
指讓內行人笑話。
居安思危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
想准備。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比喻統治者不做什麼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5. 高中語文必修三必背詩詞

《琵琶行》,《蜀道難》,《登高》,《秋興八首》,《詠懷古跡》,《馬嵬》,《錦瑟》,《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還有《過秦論》.

6. 高中語文必修3、4必背的古文、詩詞

必修三:
詩詞:
蜀道難
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玉露凋傷楓樹林,詠懷古跡其三專群山萬和赴荊門,登屬高)
琵琶行(除序)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其二海外徒聞更九州)
都是要背的
古文:
寡人之於國也
勸學
過秦論的1345段
師說
不知道課標怎麼要求,反正老師讓背了,說是會考的……
必修四:(說明同上)
詩詞:
柳永詞兩首(望海潮
東南形勝,雨霖鈴
寒蟬凄切)
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聲聲慢
尋尋覓覓)
古文:
…………好像都不用背,不過竇娥冤裡面的滾綉球好像讓背了,太久了記不清了……

7. 高中語文必修三的重點詞語和文學常識,急。。。。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8. 高中語文必修3詩詞 有哪些

指南錄後序
散文篇名。南宋文天祥作。是作者詩集《指南錄》的序之一。文中回顧了作者出使元軍被扣留,逃出後歷盡艱險,多次瀕臨死亡的經過,抒發了誓死報國的慷慨豪情。 德佑二年(1276),元軍進逼南宋首都臨安,文天祥赴元營談判,被扣押,後乘隙逃歸。他把出使被扣和逃歸途中所寫的詩結集,取集中《渡揚子江》「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命名為「指南錄」。作者寫這篇序之前,已經為詩集寫了《自序》,故本篇為「後序」。
五人墓碑記

離騷《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他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燭之武退秦師
諫太宗十思疏
廉頗藺相如列傳
鴻門宴(後四個太多了,已經盡力了,親!)

9. 高中語文必修三生字詞及注音

1.給加橫線的字注音。鐲子(?

拓片(?

陳摶老祖(?
)??
少不更事(?

桌幃(?

訕笑(?

惴惴不安(?
)??
蹙??
眉(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必修3的詞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