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六年級音樂下冊歌曲
這首常用於弦樂合奏或小提琴獨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於1871年寫作的《D大調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而《D大調弦樂四重奏》也正因有這個傑出的樂章,才特別受到世人的鍾愛。如歌的行板》 的主題,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烏克蘭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園旅居時,從一個當地的泥水匠處聽來的,這是一首小亞細亞的民謠。
全曲由兩個主題交替反復而成。第一主題就是前述的那首優雅的民謠曲調,雖由二拍與三拍混合作成,但毫無雕琢的痕跡(片段1)。在幽靜的切分音過門後,引出第二主題,這一曲調的感情較為激昂,鋼琴伴奏以固執的同一音型連續著,卻並不給人以單調的感覺(片段2)。此後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題,後來又反復第二主題,但存在變化。 樂曲的結尾是第一主題的片斷,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國大文豪——偉大的列夫·托爾斯泰老淚縱橫,柴科夫斯基一直對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認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詞」。
夜歌,夜歌子(湖南當地擬音:yà go zi),又稱喪歌子,是一種喪歌,是中國湖南不少地區辦喪事的一道程序。
夜歌,故名思義,就是晚上唱的喪歌。現在一般在出殯前一晚,做完道場後開始唱一直到天亮。有俗語「做三天的道場,不如唱一夜的喪歌」。人死後一般要在家中停靈數日,在守靈的時候請歌手來唱夜歌,並以鼓聲伴和,曲調比較簡單。一般是按照長期積累下來的模式,也有根據死者的生平即時創作。所唱的內容豐富,有唱描述陰間狀況(如《游地府》),有表達孝道(如《二十四孝歌》),有敘述婦女生兒育女的辛苦(如《投胎記》),也有表達離情別意。還有描寫地方風物的,介紹動、植物知識等等。
抒情詩《夜歌》
繆塞的抒情詩《夜歌》抒寫他與女作家喬治·桑感情破裂後的復雜、痛苦的心情以及對生活感到的絕望和迷惘,感情細膩,詩句流暢而富於音樂感,被人認為是法國浪漫派抒情詩傑作。
② 音樂六年級下冊《什麼結籽高又高》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唱山歌《什麼結籽高又高》,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
2.簡單了解劉三姐的故事,知道山歌的特色。
3.了解壯族的風俗歌會
4.教育學生弘揚祖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點:
用放鬆、愉快的歌聲演唱歌曲《什麼結籽高又高》,知道山歌的特色,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教具准備:
課件、歌片、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嗎?廣西桂林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廣西地傑人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一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
生:……
師:對了,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她美麗、聰明、善良、可愛,善於用歌聲表達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你們聽過她的故事嗎?
今天,老師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劉三姐的故事。
劉三姐,據說她原是唐代壯族的一位農家女。從小就聰慧過人,八歲時,就能把看到的東西編成歌曲唱起來。她唱的歌山也愛聽,水也來和。壯家人都稱她為歌仙。可見她的歌聲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動聽的歌聲和動人的傳說流傳了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廣西的山山水水間。大家想先來聽聽劉三姐的歌嗎?
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
師:但是三姐的才華也遭到了惡霸們的嫉妒,他們也來找三姐對歌,想刁難她,但每次都被三姐比了下去,三姐為百姓們出了氣!
播放《心想唱歌就唱歌》
[優美的圖片、音樂伴隨著教師聲情並茂的敘述,學生走進美的意境。]
師:三姐是唱山歌的好手,那你們知道什麼是山歌嗎?
(先指導學生從字面上理解。)
師:我們先來聽兩首山歌,找找山歌的真正含義。
師:先請大家閉著眼睛來聽首歌,聽聽看歌曲中唱了什麼?歌曲的情緒怎樣?(播放《太陽出來喜洋洋》)
學生討論分析
師:接著我們再去湖北看一看,看看那裡發生了什麼事?
(播放《龍船調》)
學生討論分析
得出結論 山歌的定義(啟發學生從對山歌的內容上,發現對山歌和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讓學生在饒有興趣的觀看中,主動發現音樂的特點,為後面的新歌教學做好鋪墊。]
二、學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山歌的定義,我們再來看一下,在《劉三姐》這部影片中,有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唱一唱?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片,放錄音范唱)。
師:我們一起聽錄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師:誰來說說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師:你們說得都非常正確。這首歌曲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據廣西壯族民間音樂素材創作。《劉三姐》影片一上映,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人們喜歡劉三姐,更喜歡她唱的這首歌。
3.再聽,輕聲隨錄音唱。
師:老師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今天聽的這首歌在開始提問和回答前要「哎——」一聲呢?(吆喝聲是山歌的特點之一,本歌的吆喝起著為提醒對歌方注意的作用。)
(引導學生模仿「哎——」一句)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輕聲隨著唱一唱,注意觀察:與我們以往學的歌曲記譜有什麼不同?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聽後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個拍號,而這首歌中有兩種拍號。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結合歌曲講解)在這首歌曲中,四二拍與四三拍交替出現,叫作「變換拍子」。
師: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生:……
4.難點解決(1、2、3、4依次出示)。
5.隨錄音完整演唱歌曲(放錄音)。
師:現在我們隨錄音來演唱這首歌曲,注意氣息的控制。
學生隨錄音演唱歌曲。
6.視唱曲譜(詳細過程略)。
1)劃拍視唱。注意變換拍子略突出強拍。
2)隨教師的伴奏視唱(一人指譜)。
7.唱歌詞,歌曲處理。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表情游戲,只做嘴型不出聲音,看誰唱的模樣最象「劉三姐」和她的歌友們。
(師范唱,學生不出聲音對口型跟唱歌詞。)
教師彈琴,學生演唱。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現在你們把自己當成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再來演唱一遍歌曲。
學生隨老師優美的鋼琴伴奏演唱歌曲。
9.設計演唱形式。
師:同學們唱得非常好,但老師聽了,感覺還不過癮,我們剛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齊唱。
師:我們能否變換一下演唱方法?小組討論一下,設計成什麼形式。
學生討論並演唱。
生:對唱。
師:很好,什麼是對唱?
生:對唱就是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
1)男女生接力唱。
2)領唱與齊唱。
3)創設情境,領唱在「山的南面」,齊唱在「山的北面」。
學生可以變換一下位置。
師(鼓掌):你們的演唱,彷彿把老師帶到了山清水秀的廣西桂林──劉三姐的故鄉。
[指導學生多角度欣賞歌曲,豐富他們的音樂感受,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多角度鑒賞音樂的能力,讓民族音樂代代相傳]
三、拓展──壯族風俗歌會「歌圩」
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許多民族音樂活動(出示卡片),最著名的是傳統的風俗歌會「歌圩」。「圩」是「集會」的意思;「歌圩」就是賽歌、唱歌的集會。你們想不想了解有關方面的知識?
師: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觀看老師給大家搜集的圖片──壯鄉風情(大屏幕)。
師在旁作介紹。
四、課堂小結
好熱鬧的歌會啊!我們也來湊湊熱鬧吧!
師唱山歌「哎——誰的山歌唱的好類?什麼地方山歌多類?水鄉山歌叫什麼類?草原上唱什麼歌哎?」
讓學生用山歌的形式回答。
(這樣一舉兩得,既復習了歌曲旋律,又反饋了學習的知識。)
③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音樂有哪些
目錄
1.歌唱祖國
2.行星組曲(第一、二、四首)
3.飛起來的花瓣
4.拉起手
5.搖籃曲(印度影片回《兩畝地》插曲)答
6.運動會開幕曲
7.亞洲民間器樂曲片段
8.七朵丁香花(土耳其樂曲)
9.拉賈斯坦民間音樂(印度歌曲)
10.獅子舞(印度尼西亞樂曲)
11.山林(越南樂曲)
12.郵遞馬車
13.Do Re Mi(美國影片《音樂之聲》插曲)
14.看秧歌
15.小放驢
16.大起板
17.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19.一二三四歌
④ 六年級音樂知識
記譜法
記錄樂曲的方法叫做記譜法。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樂曲的不同內容和需要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如為古琴用的古琴譜,為鑼鼓用的鑼鼓譜,以及我們現在普遍應用的五線譜、簡譜和在我國民間應用的工尺譜等便是。
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地趨向完善,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地記錄音樂。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許多裝飾音的奏法等,都還需要演奏者憑其各自不同的理解來加以具體的分析和處理。
正確的記譜對創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音樂的人應該很好地掌握記譜法,特別是對學作曲的人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基礎樂理--譜號
前面已經講過,在五線譜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卻無法確定。在五線譜上要確定音的高低,必須用譜號來標明。這種譜號記在五線譜的某一條線上,便使這條線具有了固定的音級名稱和高度,同時也確定了其他各線上或間內的音級名稱和高度。
通常用的譜號有三種:
G譜號 表示小字一組的g,記在五線譜的第二線上,叫高音譜號;另外有記在第一線上的,叫古法國式高音譜號。
F譜號 表示小字組的f,記在五線譜的第四線上,叫低音譜號;另外還有記在第五線上的,叫倍低音譜號。
C譜號 表示小字一組的c,可記在五線譜的任何一線上。
目前被採用的C譜號有C三線譜號(中音譜號)為中音提琴所用,有時也長號所用。C四線譜號(次中音譜號)為大提琴、大管和長號所用。其他C譜號一般較少應用。
使用許多譜號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過多的加線,以使寫譜和讀譜更加方便。
各種譜號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連接起來使用,如高、低音譜號所組成的大譜表便是。
基礎樂理--音的分組
前面已經講過,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循環重復地使用七個基本音級名稱,因此,在音列中便產生了許多同名的音,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們將音列分成許多個"組"。
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組叫做小字一組,它的音級標記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如c1d1e1等。
比小字一組高的組順次定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
小字二組的標記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2來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組依次類推。
比小字一組低的組,依次定名為小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及大字二組。
小字組各音的標記用不帶數字的小寫字母來表示,如cde等。
大字組用不帶數字的大寫字母來標記,如CDE等。
大字一組用大寫字母並在右下方加數字1來標明,如C1D1E1等。
大字二組用大寫字母並在右下方加數字2來標明,如A2B2等。
基礎樂理--十二平均律
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臘時便有人提出了,但並未加以科學的計算。世界上最早根據數學來制訂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土育)(1854年)。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組織中最小的音高距離。兩音間的距離等於兩個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內包括有十二個半音,也就是六個全音。
在音列的基本音級中間,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餘相鄰兩音間的距離都是全音。
在鋼琴上,相鄰的兩個琴鍵(包括黑鍵)都構成半音,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音則都構成全音。
基礎樂理--音律
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准確高度及其相互關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展中形成的,並成為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採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為大家所熟知的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種。目前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採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純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樂生活中仍繼續發生著影響並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於音級的介紹
音級是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它有基本音級和變化兩種。前者在樂音體系中具有七個獨立的名稱,鋼琴鍵盤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與基本音級相符合的。後者是將基本音級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來的。
基本音級的名稱,用字母體系和唱各體系兩種方式來標記:
字母體系:c、d、e、f、g、a、b
唱各體系:do、re、mi、fa、sol、la、xi
目前國內的音樂基礎知識業余考級里所指的音級是調式音級。調式音階中的各音就叫做調式音級。每個音階中的主音也就是調式音階中的I級音。每個調式音階的主音不同但標記永遠以主音為I級。
do、re、mi、fa、sol、la、xi、do
例:C自然大調標記:
la、xi、do、re、mi、fa、sol、la
a自然小調標記:i ii iii iv v vi vii i
大調音階用大寫字母標記,小調音階用小寫字母標記。
練習提示:
1.彈出標准音用來聽辯主和弦和主音,把主和弦和主音聽辯正確後即能確定你所做的題應是什麼調式。
2.彈奏題目中的調式音,用第一步確定好的調試音階來判斷此調式音的音階。
樂理知識-音及音高
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在自然界中能為我們人的聽覺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音樂的材料。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選出來的。這些音被組成為一個固定的體系,用來表現音樂思想和塑造音樂形象。
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
音的高低是由於物體在一定時間內折振動次數(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則高;振動次數少,音則低。
音的長短是由於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時間短,音則短。
音的強弱是由於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
音色則由於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種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長短則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試以《社會主義好》這首歌為例,不管你用人聲來演唱或用樂器來演奏,用小聲唱或是大聲唱,雖然音的強弱及音色都有了變化,仍然很容易辨認出這支旋律。但是,假如將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變的話,則音樂形象就會立即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不管創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對音高和音值應加以特別的注意。
由於音的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民族音樂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當豐富的表現能力。如在戲曲音樂中,打擊樂器在其他藝術表現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各種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異常明顯的,這是世界音樂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和學習的。
樂理知識-音域及音區
音域有總的音域和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兩種。
總的音域是指音列的總范圍,即從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2-c5)間的距離而言。
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是指在整個音域中所能達到的那一部分,如鋼琴的音域是A2-c5。
音區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區、中音區、低音區三種。
在整個音域中,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屬於中音區。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和五組屬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大字二組屬低音區。
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音區劃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區是女低音的低音區等。
各音區的特性音色在音樂表現中,有著重大的作用。高音區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銳的特性;而低音區則往往給人以渾厚、笨重之感。
樂理知識-淺談簡譜
題外話:這個好象沒有五線來的方便~~~
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於它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國廣泛流傳。
簡譜有它的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例如記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線譜在視覺上那麼清楚,而記鋼琴譜幾乎是不可能的。過去有人認為簡譜簡單、不科學,因而否定了簡譜在現實音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錯誤的。應該承認:簡譜對音樂的普及和推廣,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簡譜將會繼續發揮它的積極作用,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服務。
簡譜的創造和發展過程,因為缺乏有關的材料,還不能作準確的介紹。法國的加林(1786-1821)和舍維(1804-1864);英國的格蘭威爾(1785-1867)和葛爾文(1816-1880),在簡譜體系方面,都曾作過研究和整理。我國的簡譜是由日本傳來的。這種體系與舍維的體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維體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線,都加在音符的上方。
然而日本的簡譜到了我國,特別是解放後十年來,又起了許多變化和發展,現在只將現行的簡譜作如下的簡單介紹。
在簡譜體系中,音的相對高度暖和七個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的。這幾個音的相互關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為全音。
標記: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圓點,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高兩個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個圓點,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低兩個八度。
要准確地表示音的絕對高度,還要應用調號標記。調號標記是用1=F、1=G……等來表示的。
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過多的加點,在合唱、合奏譜中,往往應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來記低聲部或高聲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記譜;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記譜等便是。
音的長短是在音符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表示的。
在簡譜體系中也應用附點。但只到四分音符為止;再長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則繼續用增加短橫線來表示。
附點全音符: 1- - - - -
附點二分音符: 1- -
附點四分音符: 1.
附點八分音符: 1.
附點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號是0。為了表示不同長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數目、在0的右面加附點來標記。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點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點二分休止符: 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點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0 附點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點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附點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長達數小節的休止,可用長休止號。寫在小節內,上面的數目字表示休止小節的數目。
僅有長度而無一定高度的音,用X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則用在X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標記。
在簡譜體系中不存在譜號問題。它的音高是通過音符和調號來表示的。
簡譜中的拍號和五線譜一樣,用分數標記,它和調號一起記在樂曲名稱的左下方,先記調號後記拍號。樂曲名稱的右下方則詞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標記和表情術語記在第一行樂譜開始處的上面。
在多聲部的記譜中,小節線多半是分開的,各聲部單獨記寫。但有的器樂曲的小節線是按照樂器的分組連起來的。不論是分開或不分開,各聲部的小節線一定要上下對齊。
記譜時要注意音符的空間距離,使小節與小節,拍與拍的距離大致相等,一拍之內音符少的要寫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寫緊一些。少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低音點要記在短橫線下面。
簡譜體系中音值組合法的規則,基本上與五線譜相同。只是在復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節的一個音符,而用連線把音符按單拍子分組後連結起來。
休止符的組合法和上面所談情況相同,當然不必再用連線。
連音記號記在音符的上面,用開口的括弧加上表示連音的數目字來標記。
簡譜中的移調非常簡單,只要把調號改動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調的樂曲要移高大二度時,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簡譜中變音記號只用升(#)、降(b)和還原三種,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簡譜體系中,較長的確定的轉調,不用臨時變音記號,而用轉調後的調號來標明。
五線譜中所用的裝飾音記號、省略記號、力度記號、速度記號基本上都適用於簡譜。
為了避免代表斷音的圓點和高音點相混,在簡譜中斷音用▽或▼來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標記,寫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並用連線與被裝飾的主要音相連。
前奏、過門、尾聲和五線譜一樣,用小音符標記,有的也用括弧括起來。
記寫和弦時,音符下面的短橫線,僅在最低音下記出。
關於簡譜的記譜法,目前還沒有一個較完整的體系,以上所談的僅是簡譜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識,是很不全面的。
樂理知識-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
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樣,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別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變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變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自然半音和變化半音、自然全音和變化全音,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應有所混同。
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樣,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別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變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變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自然半音和變化半音、自然全音和變化全音,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應有所混同
樂理知識-變音記號
用來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的記號叫做變音記號。
變音記號有五種:
1: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
2:降記號(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
3:重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兩個半音(一個全音)。
4:重降記號(b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
5:還原記號(ヰ)表示將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
變音記號可以記在五線譜的線上和間內;可以記在音符的前面和譜號的後面。
記在譜號後面的變音記號叫做調號。在未改變新調之前,它對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樂曲中間要更換調號時,可能有三種情況。
更換調號如果發生在一行樂譜的開始處,這時應該在前一行樂譜的末尾處將所要更換的調號予先記寫清楚,並將最後一條小節線向前移,以便記寫新調的調號。
1:增加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這時只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便可以了。
2:減少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這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多餘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
3:升號變降號或降號變升號。這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原來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
直接放在音符前的變音記號叫做臨時記號。臨時記號只限於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節線為止,在多聲部樂曲中臨時記號往往只對一個聲部有效。為了提醒廢除前面所用的臨時記號,有時在小節線後面加上另外的臨時記號。
樂理知識-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義和記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等音是根據十二平均律而來的,因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生等音。
除去#G和bA兩個音級外,其他每個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都可能有兩個以上等音,連它本來的共有三個。而bA和#G只有一個等音,連它本身共有兩個。
樂理知識-五線譜
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五條線所形成的間,都自下而上計算的。
假使音樂作品是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麼,這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
連譜號包括起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垂直線)和括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括弧)兩個組成部分。
括線分花的和直的兩種。
花括線為鋼琴、風琴、手風琴、豎琴、揚琴、琵琶等樂器記譜使用。
直括線為合奏、合唱、樂隊記譜用。在總譜中用直括線來連接同為樂器,把它們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樂器組。有時在直括線之外還加上輔助括線(花的或直的)來連接同種樂器。
在總譜中,獨唱獨奏聲部如果只包括一兩行五線譜的話,左邊只畫一條起線,而不加括線。
為了標記過高或過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或下面還要加上許多短線,這些短線叫做加線,在五線譜上面的叫上加線,下面的叫下加線。
由於加線而產生的間,叫做加間,在五線譜上面的加間叫上加間,下面的叫下加間。
⑤ 六年級下冊歌曲
歡樂女神 聖潔美麗
燦爛光芒照大地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聖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回一切分歧答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人們團結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人們團結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人們團結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人們團結成兄弟
歡樂女神 聖潔美麗
燦爛光芒照大地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聖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人們團結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人們團結成兄弟
在你光輝照耀下面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人們團結成兄弟
網路MP3中可查到!
⑥ 適合六年級畢業班的歌曲,一定要適合六年級的哦!
適合六年級畢業的歌曲:《梔子花開》 《陽光總在風雨後》 《童年》 《我的未來不是夢專》屬 《真心英雄》 《友誼地久天長》 《同一首歌》 《送別》 《光陰的故事》 《祝福》 《隱形的翅膀》 《祝你一路順風》 《心願》
張學友 《祝福》最好 一人一夢 很好聽,很積極,很向上.呵呵.... 同桌的你 很好的老歌,經常被拿來用做畢業歌曲, 黑糖秀 歌詞裡面就有要分開的感覺,很感動,而且是勵志的。
《未來》 歌詞: 讓我相信未來 每一天 充滿期待 去迎接那未知的精彩(因為歌曲很新推薦試聽) 《破曉》 歌詞:聽不到旁觀者多餘的喧囂 讓我安靜的思考 就讓我迎接破曉 誰的眼光都無關緊要 我的未來自己很了。
主題曲:斯卡波羅集市 scarborough fair 插曲:寂靜之聲 the sound of silence 歌名:斯卡波羅集市 scarborough fair 專輯名:《la luna》 語言:英文 發行時間:2006年9月12日 演唱:Sarah Brightman(莎拉.布萊曼) 歌詞: Are you going to Scar
⑦ 六年級下冊音樂書的歌曲
第一單元 《愛滿人間》
第一課時 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愛星滿天》
第二課時 學唱歌曲《愛的奉獻》《歡樂頌》
第三課時 1、集體舞《歡樂頌》2、集體舞《歌聲與微笑》
第二單元 《學曲藝》
第一課時《說演彈唱》、欣賞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後生》
第二課時 欣賞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太平歌詞選段,隨錄音學唱《重整河山待後生》。欣賞四川清音《小放風箏》欣賞太平歌詞《說大話》。
第三課時 音樂活動--說演彈唱曲藝
第三單元 《古曲新韻》
第一課時 1、欣賞塤、中阮重奏曲《陽關三疊》2、學習歌曲《陽關三疊》。
第二課時 欣賞箏獨奏《漁舟唱晚》
第三課時 欣賞古琴獨奏《梅花三弄》
第四單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課時 學唱歌曲《舉杯祝福》
第二課時 1、欣賞馬頭琴獨奏《嘎達梅林》2、欣賞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3、認識馬頭琴。
第三課時 學唱歌曲《愛我中華》
第四課時 音樂活動"愛我中華"
第五單元 《歌劇之窗》
第一課時 1、欣賞《天邊有顆閃亮的星》2、學唱歌曲《杜鵑花》
第二課時 欣賞《卡門序曲》
第三課時 欣賞《街頭少年》
第六單元《 告別時刻》
第一課時 學唱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
第二課時 欣賞樂曲《老友進行曲》
第三課時 欣賞歌曲《告別時刻》
第四課時 學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五課時 活動:"畢業晚會"
⑧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音樂有什麼歌曲
1、《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是一首愛國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來總理親回自簽發了中央人民政答府令:在全國廣泛傳唱《歌唱祖國》。歌曲已經成為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開場曲或結束曲。1989年,歌曲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金唱片獎。
2、《飛來的花瓣》是一首由瞿希賢譜曲,李望安填詞,華北電力大學藍色動力合唱團演唱的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As Long As I Have Music》中,由明日明星公司發行於2014-03-02。
3、《丁香花》是一首由佚名譜曲,佚名填詞,七朵演唱的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丁香花》中,發行於2017-06-12。
4、《獅子舞》是一首由佚名譜曲,佚名填詞,南昌市小百靈合唱團演唱的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玩燈娃娃鬧新春組歌》中,由中凱吉韻公司發行於2017-01-01。
5、《看秧歌》是一首由佚名譜曲,佚名填詞,郭頌演唱的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新貨郎》中,1980-02-01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