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必修3教案

高中語文必修3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04:39:18

高中語文必修3全部翻譯

第八課參考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飢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飢荒也是這樣做。了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

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耕作時節,數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做到了這些而不能統一天下稱王的還從未有過。

「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第九課參考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繩,如果給它加熱使它彎曲做成車輪,它的彎度就可以合乎圓規,即使又曬幹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墨線量過就筆直了,金屬刀具在磨刀石上磨過就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

我曾經整日思索,卻不如學習片刻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高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大,但聽的人會聽得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不是腳走得快,卻能到達千里之外;藉助船隻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只是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土成山,風雨就從那裡興起;水流匯成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積累每一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集細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跳躍一次,不能有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不停止。拿刀刻東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夾,然而沒有蛇鱔的洞穴就無處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緣故。

第十課參考譯文

秦孝公占據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著,藉以窺視周王室(的權力),有席捲天下,征服九州,橫掃四海的意圖,並吞八方荒遠之地的雄心。在那時候,(有)商君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這樣,秦人毫不費力地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後)繼承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吞並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盤,向北佔領要害的郡邑。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的優秀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事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很寬厚,對賢能之士很敬重,(他們)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將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的部隊結成聯軍。在這時,六國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為各國)溝通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以十倍於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開往函谷關去攻打秦國。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這樣一來,縱約解散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富餘的力量利用對方弱點來制服他們,追趕(九國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屍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憑借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國主動表示屈服,弱國(按時)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繼位,他們統治的時間不長,秦國沒有什麼大事。

到始皇的時候,他大大地發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業,揮舞著長鞭來駕馭全中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統消滅,登上最尊貴的寶座來統治天下,用種種刑具來迫害全國人民,威風震懾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性命聽憑秦的官吏處理。於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守衛邊境,擊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去掉刀刃和箭頭,用來鑄成十二個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據守華山以為帝都東城,以黃河作為帝都的護城河,上有億丈高的城牆,下臨不可測量的深淵,作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裡自以為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銅牆鐵壁,正是子孫萬代的帝王基業。

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瓮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平常人,並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人如同雲一樣聚集起來,回聲似的應和他,都帶著糧食,影子似的跟著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可以斷言,一統天下的秦王朝並不弱小(無力抵抗),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從前那個樣子。陳涉的地位並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更尊貴;鋤頭木棍並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卒子的(作戰能力)並不比九國部隊更強;(至於)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策略,(陳涉)也比不上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假使拿山東諸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那簡直是天淵之別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區區之地,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的列國諸侯來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然後將天下作為一家私產,用崤山、函谷關作為宮牆;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裡,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啊。

⑵ 高中語文必修三的課文

林黛玉進賈府 (曹雪芹)
2祝福 (魯迅)
3*老人與海 (海明威)
第二單元

4蜀道難 (李白)
5杜甫詩三首 (杜甫)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登高 (杜甫)
6琵琶行 並序 (白居易)
7*李商隱詩兩首 (李商隱)
錦瑟 (李商隱)
馬嵬(其二) (李商隱)
第三單元

8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9勸學 (《荀子》)
10*過秦論 (賈誼)
11*師說 (韓愈)
第四單元

12動物游戲之迷 (周立明)
13宇宙的邊疆 (卡爾·薩根)
14*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加來道雄)
表達交流

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
善待生命學習論證
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討論
梳理探究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

紅樓夢 (曹雪芹)
高老頭 (巴爾扎克)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3相關知識積累
帶*是略讀課文

⑶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古詩文

1.
勸學(節選)&《荀子》

2.
逍遙游(節選)&莊子

3.
師說&韓愈

4.
阿房回宮賦答&杜牧

5.
赤壁賦&蘇軾

6.
氓&《詩經》

7.
離騷(節選)&屈原

8.
蜀道難&李白

9.
登高&杜甫

10.
琵琶行&白居易

11.
錦瑟&李商隱

12.
虞美人&李煜

13.
念奴嬌搰壁懷古&蘇軾

14.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⑷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一單元是什麼主題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目錄必修1第一單元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32.詩兩首雨巷戴望舒6再別康橋徐志摩8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第二單元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16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186.鴻門宴..司馬遷22第三單元7.記念劉和珍君魯迅278.小狗包弟.巴金32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實秋36第四單元10.短新聞兩篇別了,「不列顛尼亞」.周婷楊興39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4111.包身工..夏衍4412.*飛向太空的航程.賈永曹智白瑞雪52表達交流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園丁贊歌記敘要選好角度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朗誦梳理探究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名著導讀《論語》《大衛·科波菲爾》必修二第一單元1.荷塘月色..朱自清2.故都的秋..郁達夫3.*囚綠記..陸蠡第二單元4.《詩經》兩首氓採薇5.離騷屈原6.孔雀東南飛並序7.*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第三單元8.蘭亭集序王羲之9.赤壁賦..蘇軾10.*游褒禪山記王安石第四單元11.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蔡元培12.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恩格斯表達交流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徵直面挫折學習描寫美的發現學習抒情想像世界學習虛構演講梳理探究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修辭無處不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名著導讀《家》《巴黎聖母院》必修3第一單元1.林黛玉進賈府.曹雪芹2.祝福魯迅3.*老人與海海明威第二單元4.蜀道難李白5.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6.琵琶行並序白居易7.*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其二)第三單元8.寡人之於國也《孟子》9.勸學《荀子》10.*過秦論..賈誼11.*師說.韓愈第四單元12.動物游戲之謎..周立明13.宇宙的邊疆卡爾·薩根14.*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加來道雄表達交流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學會寬容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善待生命學習論證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討論梳理探究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名著導讀《紅樓夢》《高老頭》必修4第一單元1.竇娥冤..關漢卿2.雷雨.曹禺3.*哈姆萊特.莎士比亞第二單元4.柳永詞兩首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凄切)5.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6.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7.*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第三單元8.拿來主義.魯迅9.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弗羅姆10.*短文三篇熱愛生命..蒙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帕斯卡爾信條富爾格姆第四單元11.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12.蘇武傳.班固13.張衡傳.范曄表達交流解讀時間學習橫向議論發現幸福學習縱向議論確立自信學習反駁善於思辨學習辯證分析辯論梳理探究邏輯和語文學習走近文學大師影視文化名著導讀莎士比亞戲劇《談美》附錄中華文化精神必修5第一單元1.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2.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3.*邊城..沈從文第二單元4.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5.滕王閣序王勃6.*逍遙游莊周7.*陳情表李密第三單元8.咬文嚼字.朱光潛9.說「木葉」林庚10.*談中國詩..錢鍾書第四單元11.中國建築的特徵..梁思成12.作為生物的社會..劉易斯·托馬斯13.*宇宙的未來史蒂芬·霍金錶達交流緣事析理學習寫得深刻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錘煉思想學習寫得有文采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訪談梳理探究文言詞語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識有趣的語言翻譯名著導讀《三國演義》《堂吉訶德》

⑸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古詩文

1.
勸學(制節選)&《荀子》

2.
逍遙游(節選)&莊子

3.
師說&韓愈

4.
阿房宮賦&杜牧

5.
赤壁賦&蘇軾

6.
氓&《詩經》

7.
離騷(節選)&屈原

8.
蜀道難&李白

9.
登高&杜甫

10.
琵琶行&白居易

11.
錦瑟&李商隱

12.
虞美人&李煜

13.
念奴嬌搰壁懷古&蘇軾

14.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必修3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