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邊塞詩

高中語文邊塞詩

發布時間:2020-12-21 01:29:05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中詩詞的分類及主要表達的含義。如邊塞詩等等

古代詩歌題材分類鑒賞 一、 山水田園詩 【知識梳理】  概念: 詩人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創造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 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和生活的嚮往和自己遺世獨立的高尚情懷。 代表詩人:南朝的謝靈運;東晉的陶淵明。盛唐時山水田園式的創作代表人物有王維、 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 思想內容:  厭棄官場黑暗,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懷才不遇的苦悶;  對寧靜、平和、歸隱生活的嚮往,抒發閑適自得的心情;  描寫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熱愛大自然  自己遺世獨立的高尚情懷和隱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 歌頌勞動生活,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的深情厚誼;  反映農村生活與人民生活的貧困;  揭露封建剝削。  藝術特色: 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范疇,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 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 盛唐山水田園詩總體特點:風格清新、韻致高遠、神韻天成。 藝術手法:大膽的誇張、豐富奇特的想像;神話傳說的運用;情與景;寫景技巧。 此類詩常見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門、墟里、桑麻、南畝、五柳、明月、 漁歌等。  課堂練習 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最後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結合全詩來看,表達了詩人什麼 樣的情感? [雙調]壽陽曲·山市晴嵐 馬致遠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又添鋪翠。 這首曲子可謂「曲中有畫」,視野開闊。除重點寫「晴嵐」外還寫了哪些景色?這些景色在曲 中有何作用?體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 提示:除重點寫「晴嵐」外還寫了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這些景色的作用是共同構 成了一幅色彩絢麗、景色優美、恬靜清新的「山市晴嵐」(山間暮景)圖。這幅畫面體現了作 者恬淡平和、嚮往寧靜的生活心態。 二、詠物言志詩 【知識梳理】  概念: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藉助於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 描摹,以寄託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 思想內容: 表達自己的志向或願望;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表達時光流逝、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表明心跡,表達對某種節操的堅守;表達對時事難測,對某種醜陋現象的抨擊。  藝術特點:  意象:意象單純、內涵豐富,即單純與豐富的統一;  從構思看,善於寄託、巧於立意,「如水中鹽,密中花,體匿性存,無痕無味」(錢鍾書語)物我相融,托物寄意,藉以自我寫照;  表達技巧主要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懷、正面描寫,側面烘托,象徵、比喻、擬人、對比等;  以物象為題,或詠(題、贈、贊)+物象為題,藉助物象的組合而成的景象表達情感;  考查重點: 把握詠物言志詩詠物「取神韻,略形貌」的特徵;理解、分析「物與志」的「契合點」;鑒賞詠物言志詩藝術手法的表達效果。 【課堂練習】 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於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後隱居福建一帶,後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1)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 答(1):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也要勇敢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答(2):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徵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士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與末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詞,試分析詞中是如何刻畫桂花的形象特徵並表達作者的志向的? 【參考答案】 提示: 1、首句形神兼備地直接描繪出桂花的獨特風韻:外表並不艷麗,但體性溫柔、香留天地;第二句作者直接議論,強調內在美比外在美更為重要,突出桂花色淡香濃、跡遠品高,冠絕群花;下片先借梅和菊來側面烘托桂花「冠中秋」;然後借對先賢屈原遍贊群花、唯獨沒提及桂花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對桂花的珍愛。經過層層議論,「情疏跡遠」但品格高潔的桂花形象就鮮明而突出了。 2、作者借詠頌桂花來表現自己對這種「情疏跡遠」但香濃品高的品格的真愛和賞識,這也是 作者對這種獨特高尚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三、邊塞征戰詩 【知識梳理】  概念: 邊塞詩派指反映邊塞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以及戰爭的詩歌,代表作家有高適、岑參、 王昌齡、李益等。 邊塞詩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初唐——憤怒與沉鬱;盛唐——雄渾與自豪;中唐——蒼 涼與幽怨;晚唐——蕭颯與悲苦,先後承接。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 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 思想內容: 表現從軍邊塞、殺敵報國的意志;謳歌邊塞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斗精神; (《塞 下曲》盧綸/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表達山河淪喪的痛苦 及久居邊關的鄉愁;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慘烈;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思念家鄉親 人、歸家無望的哀痛;(《從軍行》王昌齡/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更吹羌 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奇麗壯闊的邊塞風光及民族風情、民族交往;諷刺並勸諫 拓土開邊、窮兵黜武的統治者。怨而不怒、悲而能壯,主旋律是愛國主義。同時思想感 情復雜而又矛盾,有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窮兵黜 武和獻身精神的矛盾 藝術特點: 表達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樂景哀情,或是對比襯托,或動靜結合、虛實相生。  形式標志: 題目中多出現「塞」、 「征」、 「軍」等字眼; 也有用樂府舊題的, 如 《涼州詞》 、 《徵人怨》、《關山月》、《從軍行》等;  常見意象有:景物有:大漠、關山、烽煙、長城、黃沙、長雲、秋月、雪山、孤城、 雁飛、箭飛、馬走;用品及樂器有:金鼓、旌旗、烽火、羽書、戈、矛、劍、戟、 斧、鉞、刀、鎩、胡笳、琵琶、羌笛等;地名和民族名有:磧、西、輪台、夜郎, 胡、羌、羯、夷、樓蘭、安西、單於等等; 語言風格:雄壯豪邁,崇高壯美,委婉清麗,它包含了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 等各個方面。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 詩中怨的內容是什麼? 戍邊將士不得歸家的怨恨之情 2、 賞析詩中景與情的關系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對於這首詩,很多人認為應用低沉、傷感、悲涼、反戰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詞,但清人施補華評 論後兩句時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便妙,在學人領悟」。你認為呢? 【參考答案】 提示: 一、我認為應用低沉、傷感、悲涼、反戰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詞。理由:前兩句描摹徵人們開懷 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實則為後兩句抒情做鋪墊,長年征戰,借酒澆愁,最終的結果只能是 戰死沙場。這種豪邁而悲壯的情調,在酒酣半醒之時,也就流露出那種對戰爭的不滿和厭倦。  二、我認為施補華的評論頗有道理。理由: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一次盛宴,描 摹了徵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 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 渲染氣氛。三、四句極寫徵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並 表達了為國征戰、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從內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 四、 懷古詠史詩 【知識梳理】  概念: 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臨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引發 身世共鳴,或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托古諷今的詩作。  思想內容:  喟嘆古今朝代興亡變化、世事滄桑,感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自然永恆  借古諷今,批判現實;  借古人遭遇來類比自己的境遇,或抒寫懷才不遇之嘆,或表達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  對歷史做冷靜的理性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歸納歷史規律等。  藝術特點: 借古諷今、弔古傷今、借古喻今、借人喻己、詠史抒懷、今昔對比、側面烘托、即景抒 懷、用典抒情言志等。  考查重點: 詩中所詠的史實及人物的理解; 詩人借史的用意及思想感情; 詩作藝術手法對刻畫形象、 表達主旨思想的作用。 [雙調]撥不斷·嘆世 馬致遠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詠史諷今是馬致遠散曲的一大特色。說說這首曲子是怎樣表現作者的嘆世情壞。 【參考答案】 提示:1、借古諷今;2、今昔對照;3、直抒胸臆。這首小令以前朝歷史為見證, 否定功名霸業,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批判。 汴河曲 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 閱讀上面兩首詩,說說兩詩在內容和表達技法上的異同。 【參考答案】 答:兩首詩都是詠史詩。《汴河曲》借詠史來抒發昔盛今衰之情,通過古今對比的 景物描寫,曾經「無限春」,而今「已成塵」,滿堤的楊柳讓回顧昔日繁盛的行人 滿腹愁緒。《汴河懷古》借詠史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對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與眾不 同的見解。詩歌以議論起筆,從通常所說「隋亡為此河」說開,認為如果排除隋煬 帝南巡的奢華行為,單就開通大運河而言,他的功勞不次於治水的大禹。

Ⅱ 高中語文邊塞詩的標志有哪些

邊塞詩來可以抒發渴望建功立業源、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可以狀寫戍邊將士的鄉愁、家中思婦的別離之情;可以表現塞外戍邊生活的單調艱辛、連年征戰的殘酷艱辛;可以宣洩對黷武開邊的不滿、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情;可以驚嘆描摹邊地絕域的奇異風光和民風民俗。而詩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復雜的情感:慷慨從軍與久戍思鄉的無奈;衛國激情與艱苦生活的沖突;獻身為國與痛恨庸將無能的悲慨。

沈陽華英高考復讀學校網站里有很多高中語文學習的文章,你可以去看看,增長語文知識的積累,對於語文成績提升也是很有益處的!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邊塞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