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語文新課程指定閱讀篇目有哪些
古詩文誦讀篇目
(一) 古文(10篇)
勸學 (節選:從「學不可以已」到「不知學問之大也」) 《荀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屈原列傳(節選:從「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到「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
陳情表 李密
滕王閣序(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師說 韓愈
阿房宮賦 杜牧
六國論 蘇洵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前赤壁賦 蘇軾
(二) 詩詞曲(30篇)
氓 《詩經》
離騷(節選: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導夫先路」) 屈原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 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陶潛
山居秋暝 王維
蜀道難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將進酒 李白
兵車行 杜甫
蜀相 杜甫
客至 杜甫
登高 杜甫
登岳陽樓 杜甫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 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 李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 杜牧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錦瑟 李商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
雨霖鈴 (寒蟬凄切) 柳永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念奴嬌 (大江東去) 蘇軾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觀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 陸游
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長亭送別(節選:【正宮】【端正好】) 王實甫
註:以上篇目推薦給學生誦讀,不一定都選作課文。白話詩文誦讀篇目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
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學生在三年中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閱讀材料包括適合高中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文化經典著作,如《論語》《孟子》《莊子》等;
小說,如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魯迅《吶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錢鍾書《圍城》、塞萬提斯《堂吉訶德》、雨果《巴黎聖母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海明威《老人與海》、莫泊桑短篇小說、契訶夫短篇小說、歐亨利短篇小說等;
詩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詩、泰戈爾詩、魯迅雜文、朱自清散文等;
劇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館》、莎士比亞《哈姆萊特》等;
語言文學理論著作,如呂叔湘《語文常談》、朱光潛《談美書簡》、艾克曼《歌德談話錄》等;
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近年來發表的各類中外優秀作品中選擇推薦;
科學與人文的各類讀物可由語文教師和各有關學科教師商議推薦。
❷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
通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以下五方面獲得發展。
1.積累·整合
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2.感受·鑒賞
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逐步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3.思考·領悟
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准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民族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4.應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5.發現·創新
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慣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❸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
1.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
2.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3.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5.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
6.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
7.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
8.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
9.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范圍可參考附錄一《常見文言詞》)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作品可參考附錄二《古詩文誦讀篇目》)
10.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於150萬字。(可參考附錄三《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
11.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於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
12.學會靈活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能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 1.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慮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植科學理性精神。
3.書面表達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
4.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
5.進一步提高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並努力學習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表達力求准確、鮮明、生動。
6.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於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45分鍾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於2萬字。
7.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在口語交際中樹立自信,尊重他人,說話文明,儀態大方,善於傾聽,敏捷應對。
8.注意口語的特點,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地進行表達。藉助語調、語氣和表情、手勢,提高口語交際的效果。
9.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發言,恰當地應對和辯駁。朗誦文學作品,能准確把握作品內容,傳達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❹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
1.全面發揮語文課程的功能,促進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語文課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語文課程應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該繼續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還應體現高中課程的共同價值,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充分發揮本課程的優勢,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針對高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中的個性傾向漸漸明顯,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的差異逐漸增大。高中語文的教學,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的發展。學生對於應用性目標、審美性目標、探究性目標可能各有側重,教師應該指導他們通過適當的選修課實現目標。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應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4.教師和語文課程同步發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認真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從本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資料。
教師要努力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繼續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要認真讀書,精心鑽研教科書,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
教師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條件,發揮優勢和特長,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應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按照學校的規劃,積極開設選修課,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區的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5.關於必修課程的教學
必修課程根據「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組織五個模塊,實施教學。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設良好環境,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關注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應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發表不同意見。教師的點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
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往往帶有更多的主觀性和個人色彩。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情感、經驗去體驗作品,對作品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對文學作品的解讀,不宜強求統一的標准答案。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指導應該有所側重。閱讀論述類文本,教師應引導學生著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准確性,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閱讀實用類文本中的新聞,應引導學生從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系、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應用文教學,應主要藉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作過多分析。閱讀文學作品,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努力做到知人論世,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以及對作品的影響評價等,加深對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古詩文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量的優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
課外閱讀活動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推薦文化品位高、難易程度適當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如寫書評、讀後感,舉辦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成果,共同提高閱讀能力。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指導學生根據寫作需要搜集素材,可採用走訪、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進行社會調查,也可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路、音像等途徑獲得有用信息。應鼓勵學生將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進行加工,匯編成冊,回顧和交流學習成果。也可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演示自己的文稿,學慣用計算機進行文稿編輯、版面設計,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口語交際教學應注重培養人際交往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如有自信心、有獨立見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談吐文雅等。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而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還應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6.關於選修課程的設計與教學
高中語文選修課對必修課的內容有所拓展提高,有的側重於實際應用,有的著眼於鑒賞陶冶,有的旨在引導探索研究。
1)選修課的設計
選修課的設計,必須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水平。不能把選修課上成必修課的補習課和應考輔導課,不能簡單地照搬大學里的選修課。
學校及教師應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創造條件建設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願望的選修課。學校及其所在地區具有的某種特殊條件,教師具有的某些特長,都是課程的重要資源,可以成為一些特色課的生長點。
2)對學生選課的指導
選課的指導,首先是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所開選修課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並且要讓學生明白,選課既是為了滿足自己當前的學習需求,也是為了學習自我規劃。教師應該認真准備,做好選修課的介紹。其次,要幫助學生了解在若干選修課中哪一門或哪幾門最適合自己,學會正確行使選課的自主權。學生可能並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學習興趣、需求和發展趨向等方面的特點,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權衡輕重,決定取捨。
3)選修課的教學
選修課和必修課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差別,選修課的學生人數不像必修課那樣固定,課程有較大的靈活性和拓展性,學生具有不同於必修課的期望。
選修課的教學,要按照課程目標制訂計劃,不能因其設置靈活而造成凌亂隨意、漫無計劃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奧,脫離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
選修課應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和要求,必須在充分考慮學生需要和特點的基礎上設定。要防止單純從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喜好出發決定教學內容。
學校開設選修課應當從實際出發,充分估計所具備的現實條件,包括師資條件和學校所能利用的物質條件。課程設計也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不要簡單照搬外校的課程。另一方面,也應當注意開發潛在的資源,如聘請校外行家兼課,選派教師進修,利用電視、互聯網等手段和當地的人文、自然資源等條件,建設選修課程。
不同類型的選修課之間存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有的重在實際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能;有的重在發揮想像和聯想,注重情感和審美的體驗;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強調理性和嚴謹。所以選修課特別需要注意尋求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4)關於五個系列選修課的教學 本系列課程應有較大的閱讀量,在此基礎上精選重點篇目,鑒賞研讀。
可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閱讀和鑒賞,如加強詩文的誦讀,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或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豐富對作品的理解。
應重視作品閱讀鑒賞的實踐活動,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切實提高審美能力。教學中不要過於追求統一答案,也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提倡舉辦詩歌散文朗誦會,組織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積極向校內外報刊投稿。 引導學生在廣泛閱讀中逐步學會篩選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確性和速度。指導學生閱讀規范的應用文,明了應用文的性質和用途,注意應用文的格式、術語和語言風格,並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活動或創設情境,練習應用文寫作。選擇合適的語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薦給學生閱讀,幫助學生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認識、分析有關的語言問題,並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語文學習狀況,提高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自覺性。
應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習語文,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調查、分析、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腳踏實地,尊重他人的勞動及成果,養成嚴謹、虛心、求實的作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學習和生活中的語言文字現象,有計劃地收集材料,展開專題研究。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發展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專題研討會、讀書報告會等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舉辦專家講座,或組織學生訪問專家學者。
應注意運用生動的實例展開教學,力求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創造性地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例如,給初學普通話的人正音、開設文章病院、舉辦語言的疑難雜症徵答活動等。 應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論著、調查和梳理材料,增強文化意識,學習探究文化問題的方法,提高認識和分析文化現象的能力,吸收優秀文化的營養,參與先進文化的傳
❺ 高中新課標目標測試卷語文高一下答案
沒有的。。
❻ 全國名校高中新課程單元模塊測試卷語文三必修3
高中語文不同於初中,更注重的是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習中必須穿插更多的課外拓展來豐富自身語文修養,建議你可以去看看《高分直通車》語文版,還是非常有用的,都是精銳教育的名師出的書。
❼ 山東友誼出版社高中語文第五冊高中新課程學案答案 急急急急 1471282476 最重要的是最後的模塊綜合測試題
一、古詩詞部分
例1.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後面的題目。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請摘錄出最能表現這首元曲主題的句子。
(2)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豐富,字字珠璣。你認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哪一個詞用得最好?請說出理由。
例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後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例3.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
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後回答問題。
《漢宮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餱糧,打獵起圍場。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牆;過宮牆,繞迴廊;繞迴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蜇①;泣寒蜇,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註:①寒蜇:寒蟬。
(1)有人贊賞《漢宮秋》的詞曲「寫景寫情,當行出色」。這段曲詞描寫了漢元帝所見、所想的哪兩種情景?表現了漢元帝什麼樣的感情?
(2)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二、綜合探究部分
例1:梅花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花,有國花之譽.下面幾段詩、詞、歌、曲、文都與
梅花有關,仔細閱讀這幾段材料,進行比較,然後答題。
材料一: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材料三:
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封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白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歌劇《江姐》主題歌《紅梅贊》
材料四:
薔薇露,荷花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
——馬致遠《落梅風》
(注釋:香庭戶:指女子閨房。)
材料五:
梅樹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強質感;或以墨筆直接揮寫,以篆書筆法入畫。老乾多,用筆宜蒼老;新枝多挺直,用筆宜挺健。老乾黑色淡中見濃黑、焦黑;新枝則中鋒入畫,黑色宜濃宜焦,筆筆見書法功力。枝幹疏密聚散,穿插交錯,茂密繁雜,以「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美學原則,進行描繪, 造成畫面上的動感和節奏感。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將至》
題1 材料二《卜運算元·詠梅》中,壓韻的是哪幾個字?請找出來。
題2 材料一《梅花》中的「獨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一個詞
語有同樣的表達效果?請找出。
題3 材料三《紅梅贊》中寫道:「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封腳下踩。」在材料一
和材料二中各有一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與這個句子一樣。請寫出兩個詩句。
題4 《卜運算元·詠梅》和《紅梅贊》兩段材料都歌頌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請用
包含深情的語言抒寫出這種品格和精神,表達對梅花的贊美之情。字數在30
個左右。
題5 如果根據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圖,畫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熱烈、樂觀、無畏的;
如果根據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圖,畫面中梅花會是怎
樣的呢?請你也用三個詞語概括出來。
題6 上面五段材料都與梅花有關,但材料五與前四段材料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行文
風格明顯不同。請你試做簡略分析。字數在30個左右。
題7 梅與蘭、竹、菊並稱「花中四君子」,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它們的
品格歷來為人們所贊美,留下了不少詩文名句。請你根據記憶或查閱資料,
在蘭、竹、菊、松中任選其一,寫一個詩文名句。
題8 人們常說「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開放、
暗香浮動的形象更鮮明。如果你是畫家,除了可以以雪為背景外,還可以選
擇什麼了作為背景?為什麼?請簡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數在30個左右。
三、探究性與鑒賞部分
例1:(出處:廣東教育出版社《現代散文選讀》——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之一)
v 魯迅作品中的比喻,體現了他創作的風格和個性。他那獨特豐富的閱歷,細致入微的洞察力,睿智深刻的思想,都可以通過比喻表現出來。仔細品讀下面課內及課外的魯迅作品中的比喻,體會這些比喻的精妙之處,並與同學交流。
v 1.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面豎一面大旗,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那門卻開著的,裡面有幾枝槍,幾把刀,一目瞭然,用不著提防。適之先生的是緊緊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武器,請勿疑慮。」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這樣的人——有時總不免要側著頭想一想。半農卻是令人不覺其有「武庫」的一個人,所以我佩服陳胡,卻親近半農。(憶劉半農君》)
2.但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倘使裝的是爛泥,一時就看不出它的深淺來了;如果是爛泥的深淵呢,那就更不如淺一點的好。(《憶劉半農君》)
v 3.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援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華蓋集續編·記念劉和珍君》)
v 4.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得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得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吶喊·葯》
v 5.文化的改革如長江大河的流行,無法遏止,假使能夠遏止,那就成為死水,縱不幹涸,也必腐敗的。(《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
v 6.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少年宮村的血路的東西。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v 7.那作品,象太陽的光一樣,從無量的光源中湧出來,不象石火,用鐵和石敲出來,這才是真藝術。(《彷徨·幸福的家庭》)
例2:(出處:廣東教育出版社《現代散文選讀》——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之一)
v 錢鍾書的幽默體現出一種高卓的智慧,是對世事的達觀、洞悉,思想敏捷,知識廣博,心力活躍,超越了一般快樂戲謔的表現形式,甚至表現為一種奚落、諷刺、刻薄的美。在他那裡,幽默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審美態度。品讀下面的語句,仔細品味錢鍾書幽默的藝術魅力,並與同學交流。
v 1.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葯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幾分鍾或者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著許多痛苦。」
v 2.穆勒曾把「痛苦的蘇格拉底」和「快樂的豬」比較。假使豬真知道快活,那麼豬和蘇格拉底也相去無幾了。豬是否能快樂得像人,我們不知道;但是人會容易滿足得像豬,我們是常看見的。
v 3.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時的宴席,隨它怎樣烹調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那時刻的靈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雖然空氣和陽光都是好東西。
例3:(出處:廣東教育出版社《現代散文選讀》——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之一)
v 錢鍾書把「苦中作樂」理解為「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最大勝利」。聯系下面提供的材料,說說你對快樂的看法。
v 1.生活就是不斷提高生命質量,享受快樂的陽光。
v 2.快樂是人類集體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群體或個人成長與進步的原動力。
v 3.基因學家認為,尋求快樂是基因中為延續物種而設立的一種條件反射,其目的非關個人的利益。
v 4.宗教是通過教義、儀式讓信仰的人進入一種快樂狀態,以至於超脫了痛苦,或解除了世俗的慾念。
v 5.有錢不一定快樂,成功不代錶快樂,名人不都快樂,權力不必然帶來快樂。快樂往往是在傾聽智者的呼喚之中,在走出迷霧、大徹大悟之後,在勇敢接受殘酷的現實、縮短傷痛的時間之後。
例4:(出處:廣東教育出版社《現代散文選讀》——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之一)
《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書屋裡的學習」和《五猖會》中「父親叫背書」,多數人認為這是封建教育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典型事件。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假如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嚴格要求,魯迅先生能在童年時代打下堅實的國學功底嗎?查閱一些有關魯迅成長的材料,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談談你對「嚴教」的看法。
例5:(出處:廣東教育出版社《現代散文選讀》——高中語文新課程選修教材之一)
下面是本文中引用的古詩文名句或熟語,聯系全文,說說這些語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同時,再多收集一些類似的古詩詞名句,探究一下古人的時間觀。
v 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v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v 3.萬物方生方死。
v 4.風乍起,吹皺一池夏水。
v 5.一夜東風送春暖,滿山開遍二月蘭。
v 6.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無涯之生!
四、情景語言運用部分
例1.
v 用飽含激情、簡潔有力的語言,為「青春萬歲」大型文藝晚會的主持人寫幾句串台詞,引出下面的節目。(不超過60個字) 。
v 台詞:
v 下面請聽大合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v ( 2004 湖南 )
例2
王孝椿准備6月16日在陽光飯店為爸爸過七十歲的生日,想請爸爸的老戰友劉妙山夫婦那天中午十二點來一起吃飯,請以王孝椿的名義給劉妙山夫婦寫一份請諫,要求稱呼得體,表述簡明,措辭文雅。(不超過40字)( 2005 安徽 )
例3.
畢業前夕,班裡舉行一次以「友誼」為主題的班會,請你在黑板上寫兩句話,以彰顯主題,營造氣氛。要求每句話不少於7個字,兩句話字數相等,句子結構大體一致。
(2005全國卷三·20)
例4
學校里開展「閱讀《三國演義》(或其他名著)活動周 」,請你為其中的一個活動擬一份海報。
例5
1.以《三國演義》中人物為例,說說古代中國的名和字。
2.「三國」的歷史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現象,請選擇一個角度,擬一份討論提綱.選題舉例如下:
(1)從歷史到文學藝術(評話、詩歌、楹聯、小說、戲曲、電視劇等)
(2)從人到神
(3)起源於「三國」的諺語、歇後語
(4)有關「三國」的習俗。
例6
下面兩個小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如兩題都答,只評第(1)題)
(1)學校將舉辦師生共同參與的「知識與我同行」讀書競賽,為了體現競賽的宗旨及意義,請你為本次競賽設計一條主題語,並簡要說明你的創意。
(2)讓世界了解海南,讓海南走向世界。世界小姐大賽將再次在海南三亞舉行,假如你是大賽服務工作的志願者,你認為最具海南特色、最引以為榮的旅遊資源是什麼?請自選一個角度簡要地向前來的中外遊客進行介紹。
五、作文部分
例1
[例]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v 萬物靠泥土孕育,人類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無論是鄉村、城市、農田、礦山,還是山脈、河流、森林、草原……無不與泥土息息相關。泥土平凡而朴實,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獻而不期回報,功高蓋世而絕不張揚……然而,這彌足珍貴的泥土,常常被我們忽視、冷落。面對泥土,你有怎樣的聯想和思索呢?請你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選文體(除詩歌外)自擬標題(標題這必須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個泥土球場」「家鄉的泥土」「小議泥土精神」「泥土的啟示」「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
❽ 高中語文新課程指定閱讀篇目有哪些
你到書店隨便買一本那一套中的書 封二封三上就有了
論語通譯
孟子選注
莊子選譯
三國演義
紅樓夢
西廂記
吶喊
魯迅雜文精選
子夜
家
茶館
邊城
雷雨
女神
朱自清散文精選
談美書簡
塵埃落定
哈姆萊特
堂吉訶德
歌德談話錄
巴黎聖母院
歐也尼·葛朗台
匹克威克外傳
復活
普希金詩選
泰戈爾詩選
漠泊桑短篇小說精選
契訶夫短篇小說精選
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
高中生必背古詩文40篇
我自己按書單打進去的啊,辛苦啊
下面是我找到的復制的 和我先前手打的版本(老師告訴的)略有出入
1、《論 語》《孟子》《莊子》
2、《三 國 演 義》 羅貫中
3、《紅 樓 夢》 曹雪芹
4、《吶 喊》 魯 迅
5、《女 神》 郭沫若
6、《 子 夜》 茅 盾
7、《家》 巴 金
8、《雷 雨》 曹禺
9、《圍 城》 錢鍾書
10、《談 美 書 簡》 朱光潛
11、《哈 姆 萊 特》 莎士比亞
12、《堂*吉 訶 德》 塞萬提斯
13、《歌 德 談 話 錄》 艾克曼
14、《巴 黎 聖 母院》 雨 果
15、《歐也尼* 葛朗台》 巴爾扎克
16、《匹克威克外傳》 狄更斯
17、《復 活》 列·托爾斯泰
18、《普 希 金 詩 選》 普希金
19、《老 人 與 海》 海明威
20、《泰 戈 爾 詩 選》 泰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