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復習課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復習課

發布時間:2020-12-21 00:25:51

初中語文復習的重點是什麼

初中語文的復習主要集中在「字詞、詩詞、文言文、筆記」等基礎知識之上。這類知識的學習源於課堂,課堂學習之後就是課後的一個整理、理解、背誦積累。比如背誦詩詞(包括一些課外延伸的)以及詩詞賞析的一些特定句式和特定用詞;把文言文的若乾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虛詞、句式等知識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

語文學習中的另外兩個重要內容是「閱讀和作文」,這兩方面的提升不在考前的突擊復習,而是在平時的學習、練習和積累。

在閱讀方面,平時要堅持做閱讀理解,如果能夠做到每天至少練習一篇閱讀那就更好了。做完之後與參考答案作比較:有哪些點是你沒想到的?又有哪些點是回答得不夠准確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後只是「哦,原來是這樣」就過了,一定要學會分析你為什麼沒答上來,比如審錯題意、閱讀抓取關鍵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其次是堅持課內外閱讀,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大多得益於課外閱讀。要提高自身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課內的閱讀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閱讀,以及進行多種閱讀方式的訓練。課外閱讀的內容是比較寬泛的,基本的你可以根據課內閱讀進行延伸,因為文章,包括閱讀理解都會有來源說明。人選書不好選,但書選書就容易多了,你讀的書越多,你就越知道怎麼選。對於學生來講,平時課業也較多,想要大量的課外閱讀相對也是有難度的。所以對於課外閱讀,建議學生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比如我練習過的「精英特快速閱讀」,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語文作文方面要堅持練筆。練筆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二是及時記下自己的生活中或閱讀中的一些理解和感受;三是根據考卷中的一些作文題,進行特定的訓練。

對於寫作的素材積累主要包括三方面:①背誦中積累。教材中優美語句、篇章、精彩片斷,都是很好的素材。②現實生活中吸收積累,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或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③閱讀中積累,這又回到了我前面說的「堅持課內外閱讀」,閱讀的過程中,要多注意收集摘錄,平時一有時間就可以拿來翻翻,久而久之這些故事或名言精句等就會轉化成自己的東西,活躍在你的腦海和文章中。

⑵ 請教各位老師:初中語文文言文復習公開課怎麼上怎樣才能算作一堂好的復習課評課標準是什麼呢謝謝啦

1、主要就是文言知識點的回顧與歸納以及拓展。
2、好的復習課主要評價標準是 教學效果,但如回果是公開課的話還答應注重教學過程,即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所以:
(1)教學環節一定要全,導入、提問、練習、討論,一個也不能少。
(2)知識點一定要足,課內詳解,課外拓展。(注意比例要適中,一般7:3)
(3)出了全面,還要有亮點,即拿出一個知識點講透,給人的印象一定要深刻。
你可以在網上找一個好的合適的教案,備課要認真細致,之前先模擬幾次。課堂內容多准備些,備用,以防下課前冷場。最後一個環節最後安排成學生討論後發言,可控度好。
推薦你個網站:

⑶ 《怎樣上好初中語文復習課》中國教師與教育教學研究

高效語文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一節課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以下幾方面粗淺的看法:
一、有創新的教學模式
「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育」。一個優秀的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使命是:點燃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幫助學生找到學好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並相信語文應走在新課程改革前面,用新課程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作指導,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學生語文成績才能真正提高。
二、激發興趣,增強學生樂學的慾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朱熹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葉聖陶在《語文教學十二韻》中強調「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強調「興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學生樂學。有了興趣的激發,有了樂學的慾望,整個學習氣氛自然會和諧、愉快起來,課堂的教學有效性當然會提高了。
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啟發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用語文的重要性喚醒學生,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方面,知識有三層樓,最高一層是專業知識,第二層是一般文化科學知識,最低一層就是語文,這比喻非常形象生動,非常深刻,蓋高樓大廈,先要打好基礎……這明確指出了語文的基礎性作用。生活處處皆

語文,尤其是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你無論走到哪裡,都離不開語文知識。另一方面,現在的高考模式,也越
來越重視語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也越來越突出,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重視語文,必然會

吃虧。明確了這一點,學生會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傳統觀念中清醒過來,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學習語文的

興趣。
2、用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說話能力的高低,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
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簡潔、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語言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又能豐富學生的想像,使學生受到感染,

得到美的享受。
優美的語言是最能體現語文課教學語言藝術的關鍵因素,也是能給學生美的感受、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優美的語言,不在乎形容詞的堆砌,不注重
修辭格的多寡,而是要語言的抑揚頓挫、流暢悅耳、生動形象,給學生以詩情畫意的享受

。因此,教師要有說相聲般的幽默、小說般的具體形象、詩歌朗誦般的激情,才能通過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多種活動,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

內容、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且,盡可

能的有所變化,不要讓學生產生聽課疲勞。
三、走近學生,對學生的反饋要重視
基說過:教師的情

緒渲染是講授素養之一,它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要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必須傾注自己的愛,「

以愛動其心」,多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形成師生互愛,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良好師生關系。《高中

語文課程標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活動過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

和積極性的重要前提。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對學生施以「仁愛」,他說「仁者,愛人」,要做到「誨人不倦」。法國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指出:「熱

心可以彌補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彌補熱心」。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教育應當是有情的,離開了

感情的教育,只能走入單純傳授知識的刻板、枯燥的死胡同。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礎。」關愛學生

,是每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努力工作的原動力。多給學生以關愛,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傾聽學生們的心聲,

幫助學生們分析、認識和對待各種語文學習問題。學生的心理壓力只有得到適度釋放,才能愉快學習,健康

成長,也才能與老師更加親近,才能「親其師,信其道」,才能更有利於有效教學。

四、有效講授
講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師科學合理地講授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中教師的講授

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有效的講授可以引導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啟發學生思維的方向,起到

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效的講授要遵循以下的原則:①講授要有吸引力。教師在上課時,首先要考慮如何用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多樣的非語

言表達以及飽滿的熱情、充滿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②掌握課堂講授的節奏。好的講授總是保持一定的節奏。保持和學生相適應的教學節奏,

⑷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課堂如何復習

一、使學生樹立寫作思考的意識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必須重視學生思考習慣的培養,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可以使學生寫作時思路更流暢,語言表達更清晰,作文層次更分明。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常常有作文表述不清,思維混亂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缺乏思考,寫作時信手拈來,完全為了應付。所以,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寫作練習時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的寫作思路更明朗,表達更清晰。那麼,我們該如何讓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例如教師在課堂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時,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不能著急去催學生,而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如何寫、如何寫好作文,明確自己的寫作思路,並在這個基礎上將作文升華。當然,教師也可以將作文訓練安排到課下,讓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文,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充足的時間內思考並完成作文,而不是隨隨便便地敷衍了事。但是,考試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思考習慣的同時也要適當地提醒學生注意時間,不能讓學生養成拖拉的壞習慣。培養學生寫作提前思考的習慣,就像做數學算數題時先打草稿,這樣的思考不僅可以使學生提高作文質量,提高寫作水平,而且可以使學生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二、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蘇教版新教材更加重視寫作,在語文測試中作文分數所佔的比例也非常大。但在初中作文教學時,常常會出現學生作文素材缺乏,文章平淡無奇的現象。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養成摘抄美句的習慣,讓學生准備一個美句摘抄本,把平時在課本上或者在課外書刊上看到的美句摘抄到本子上,可以是詩句,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優秀作文里的句子等等,積累得多了,學生在寫作時自然而然地會將其引用到作文中,使作文表達更加簡潔凝練,富有感染力。例如在學習《冰心詩四首》時,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美句進行摘抄,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仔細選編的,學生摘抄這樣的句子既可以熟悉課本,也可以借鑒這些句子中的寫作手法,並活用到寫作中去。教師也可以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日記不一定要長篇大論,無可挑剔,但一定要是身邊真實發生過的,蘊含學生豐富情感的。這樣隨著時間推移,日記本就成了一個豐富多彩且貼近生活的素材庫,這些素材都是學生自己經歷過、蘊含學生真實情感的,這樣的素材不用刻意去記,學生也可以自然而然地運用到作文中去,提升作文水平。三、利用朗讀輔助作文教學科學證明,大聲朗讀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朗讀的方式輔助教學,鼓勵學生對教材課文或者優秀作文進行大聲朗讀。大部分中學是設有早讀和晚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這兩個時間點進行課文朗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普通話,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流暢。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仔細斟酌編選出來的,是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的,朗讀這樣的課文,可以使學生提高對課文的記憶,對課文的表達方式,寫作技巧等進行學習並應用到寫作中去。初中課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很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別是古詩,如《次北固山下》《赤壁》《過故人庄》《秋詞》等。當然,教師也可以在上課之前進行范讀。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進行范讀,朗讀應該輕快活潑,聲音悠揚,將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通過示範,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引起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興趣。同樣,對優秀作文進行朗讀可以使學生對這些作文中自己可以借鑒的部分進行記憶,並運用到平時的寫作當中。朗讀可以使學生加強記憶,摘抄只能使美句留在摘抄本上,而朗讀帶動學生記憶,可以將這些好的句子刻在學生腦海中,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⑸ 我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想請教一下同行的專家,如何給學生做好復習,我總覺得,上復習課的難度有比上新課

我覺得也是不如講新課容易,講新課學生愛聽。復習,我的體會是把學過的好詞好句好成語讓學生記住背熟,把課後作業重新做一遍(重點)該背的再背一遍。多讀一些範文,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⑹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

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其實學習語文很簡單,下面我就將我的學習方法告訴大家:
一.課前預習法:
預習很重要,你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提前了解課文內容。
1. 預習之前准備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詞過關。這樣方便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 標自然段。
3. 熟讀課文三遍(以上)。
4. 概述課文大致內容,了解中心思想。
5. 課後題試著做一做,最好不用參考書,這樣能提高閱讀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課後在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解決。
二.上課聽講法:
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學會傾聽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別人的贊賞。培養聽力首先從聽課開始:
1.老師講課時,不要東張西望,要集中精神這是培養聽力的第一步。
2.耳朵邊聽要邊記重點,這樣方便回家、考試前的復習(筆記最好記書上)。
3.同學回答問題時,不要插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學回答得不夠完美,也等同學說完再補充。
三.課後復習法:
我個人認為復習沒預習重要,你預習做好了,復習起來就自然跟著容易:
1.復習也要拿筆,第二次看要又有收獲,把第二次的收獲和看法另外寫下來。
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時記重點、生字等知識內容。
四.課外閱讀法:(文言文,現代文)
閱讀是學習的重點,多閱讀能提高我們自身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1.選書。選一本好書也是一個人的能力。
2.閱讀時拿一支筆,在讀的過程中把好詞好句句畫出來,不一定要背下來,只要了解一些句型,恰當的運用到作文中去。
3.摘抄就是把你畫記的那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用於作文,專門找一個本子。摘抄和閱讀又不一樣,它要更深一層。摘抄的內容,語言優美是不夠的,有時一些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也能寫下來、記下來。
4.課外積累的多,課內閱讀你自然得心應手。

文言文學習方法
一、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注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去理解、體會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
3.要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1.藉助注釋,粗讀課文
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地把握課文結構。結合注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再連猜帶蒙,對課文內容應該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通過課內細讀,要能准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鑒賞評價,熟讀課文
這一步主要靠課後同學們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評價能力。

希望對你有用!

⑺ 初中語文公開課講什麼專題比較好不要說什麼課文,復習之類的。

一般來講,公開課要符合教學進度,為了上公開課隨意提前或推遲某一教學內容,反而專會影響教學屬效果,因為這樣做會打亂教材的邏輯順序,也會影響學生的思路。在符合教學進度的前提下,教師要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內容。如果選擇自己不熟悉的內容,始終會有一種不自信的心理狀態。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比方說情感不是很豐富的教師,偏選了偏重於情感體驗類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課上起來教師會感到不能揮灑自如。

⑻ 如何評價一節初中語文小說復習課

評價一節抄初中小說語文復習課就要看一下,嗯,老師講的小說知識點到不到位嗯。講小說復習課要講到小說的知識點,還要講到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還有小說的主題,嗯,從翠幾個方面去評價老師講的內容到不到位。嗯,也可以從學生的。要多去看一下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⑼ 初中語文怎麼怎麼復習把課文全部背下來有用嗎

過來人告訴你不一定要全背 語文課內的涉及不多 你去看看中考試卷 考的內容是一回定的 你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復習答 比如閱讀的話買些專項練習做 還有基礎知識很重要 比如排比比喻表達效果那種之類閱讀很有用可以買本語文基礎知識之類的背下來 作文很重要 沒天賦的話真的可以每種類型都背一篇範文 到時候套用結構下去很不錯

⑽ 如何科學地確定初中語文復習課的教學目標

一、研讀課標,層層分解
教學目標體系一般包括課程總目標、學習領域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對前面三種目標的具體化。課時教學目標的確定需要以課程標准為依據,按照「課程總目標—學習領域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邏輯線索進行。具體來說,通過研讀課標,熟悉課程總目標、學習領域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使課時教學目標都指向階段目標和課程總目標,即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朝著課程總目標的方向前進,每節課達成的目標累積起來最終促成課程總目標的實現。研讀課標,層層分解,可以讓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既有微觀考量又有宏觀觀照。圖1是一個從課程總目標出發確定《生物的分類》課時「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教學案例,倒置的三角形形象地闡述了課程總目標、學習領域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的相互關系。
二、立足教材,挖掘功能
教材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主要工具,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確定教學目標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一是對教材進行縱向分析比較。即將教材內容置於學科知識體系中考量,通過對與之相關的前後教學內容的比較,理清教材內容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位置,把握核心知識和教學重點,明確教材內容的本質特性和價值取向,形成教學目標。二是對教材進行橫向分析比較。即圍繞某一主題的教材內容,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從知識內容的選擇、呈現方式、邏輯結構等方面進行一番比較,在比較中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目標。三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遴選出最契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內容作為教學內容,提煉出最有價值、最有生長力的教學目標。如牛津版初中科學《粒子之間存在間隙》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就經歷了上述教材分析和功能挖掘等過程,該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物質粒子之間存在間隙。
2.通過比較分析,認識固體、液體、氣體的粒子間隙大小的不同。
3.通過分組實驗,體驗「證據支持假說」的探究過程,在過程中習得觀察、比較、分析的科學方法,同時養成互助合作的習慣以及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三、基於學情,難易適中
教學目標的確定不僅要以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為依據,還離不開學情分析,否則,教師編制的教學目標就可能成為水中月、鏡中花,後續的課堂教學也會無法進行。學情分析要求教師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分析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尋找教學的真實起點。教師可以通過專項前測、課前「聊天」、作業批改等途徑獲知學生的真實起點狀況。二是分析學生必須知道什麼,確定教學的假設起點。確定教學的假設起點,最簡單的方法是「逆推思維」,即從已經確立的教學目標出發反復設問:「學生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先具備哪些知識、技能」,一步一步揭示出要達到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基於學情,設計難易適中的教學目標,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基礎上,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成的目標,也就是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如牛津版初中科學《蒸發與蒸騰》課時「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由於本課核心內容是「設計並實施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探究實驗」,在學習該內容之前,學生設計過「種子發芽」、「分辯不同物質的導熱性能」等簡單實驗,但真正利用控制變數法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完整的探究活動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確定為:通過設計並實施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探究實驗,經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初步學習控制變數法,初步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科學方法。
四、三位一體,目標分層
新課程改革提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但是,三維目標並不是三種目標,它是一個有機整體,就像一個立方體的長、寬、高一樣,不可或缺。三維目標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統一指向學生的全面成長與發展。因此,在表述教學目標時,可將三維目標融為一體追求融合式分述。如牛津版初中科學《細胞的結構》的教學目標表述如下:
1.通過小組合作練習製作臨時裝片,初步學會製作簡單的臨時裝片,體會合作學習的快樂。
2.通過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製作的臨時裝片,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並用繪圖的方法記錄現象,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體會繪圖方法記錄現象的簡潔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三維目標時,不必硬性強調「齊頭並重」,而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知識屬性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有所側重,也就是說在考慮目標全面性的同時,更要注重目標的可行性,否則,精心設計出的全面完整的教學目標常常難以落實。
分層是指確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較好的發展。一般可將教學目標分成三層:發展目標,適合A層學生,要求學生除了達到課標所規定的目標外,在知識與能力培養方面繼續拓展和提升;中層目標,適合B層學生,要求學生按照課標要求,較好地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有明顯進步,爭取達到優秀;基礎目標,適合C層學生,要求學生掌握當堂課所授基本知識與技能,並向靈活運用方面努力。
五、准確定位,表述清晰
教學目標的表述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行為表現四個要素。從根本上講,教學目標最終體現為學生的變化,因此教學目標的主體不應是教師,而應是學生。許多教師習慣採用「使學生……」、「提高學生……」和「培養學生……」等方式敘寫教學目標,如「使學生初步學會測密度的方法」等,這樣表述的行為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需要去掉「使學生」,將目標定位為「初步學會測密度的方法」等。教學目標中的行為動詞應根據目標領域的不同和認知水平的分類,從相應的表達詞中選擇,如牛津版初中科學「過程與方法」目標領域嘗試水平的行為動詞有:找出、比較、分類和歸納等。這樣教學目標才是具體、明確、可觀察和測量的,才能體現教學目標的導教、導學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教學目標的表述不要過於繁瑣,更不能變成令人厭煩的文字游戲,要遵循語句簡單性、語義簡單性、語用簡單性三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研讀課標、分析教材、洞察學情,這三者均是為了「確定教學目標」,它們之間沒有孰先孰後之分。教學目標的確定,還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專業判斷能力,能夠對眾多的教學目標進行取捨,提煉出最有價值的核心目標,清晰准確地進行表述。
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能引領教學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最終使學生發生預期的變化,實現發展。教學目標的確定不僅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引領,更需要專業實踐能力的支撐。

閱讀全文

與如何上好初中語文復習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