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語文,請分析「冷光之乍出於匣也」的句式,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倒裝句,本來應該是「乍出於匣之冷光也」 意思是:像剛打開的盒子里發出的冷光。
Ⅱ 初中語文閱讀題回答技巧:比如通用的句型什麼的
考卷通常是三個閱讀,一個說明文,一個記敘文,一個議論文。
說明文的問題一旦碰到「回大約」「左右」答這類詞的作用問題時,大都都是回答:切合實際,體現文章用詞精準之類的。什麼修辭手法的作用大概就是:很好的說明了……的特點,使文章簡明易懂,是說明更形象,或者更生動什麼的,這要看所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
記敘文的問題也就是」…………體現了…………」或者是某一句話和上文的聯系,這都得去上面找,比如:「『…………』一句中『這些事』指什麼事?」這種題就要去這句話的前面找答案,把事情或東西簡述。和上文的聯系也就是:「承上啟下」「承接下文」或者還有「設置懸念,引起讀者興趣」之類的,這也要看情況,看到底出的是哪句話。
議論文的問題:
論點:要你指出本文的論點是什麼。大多都是在題目上,或者在結尾的最後一段話,也有一些會在中間夾著,但也就很少了。
論據:用來論證論點的證據,一般的文章,文章中的一些具體事例就是了。
論證好像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說明方式:列數字,舉例子,摹狀貌,列圖表,做比喻,好像還有幾個我忘了,請其他的網友補充一下吧
Ⅲ 初中語文長單句成分的分析
常見句式種類
A.根據表達語氣分: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B.根據主語的性質分:主動句、被動句。
C.根據結構的繁簡分:長句、短句。
D.根據判斷的性質分:肯定句、否定句。
E.根據句子成分或成分句的位置分:常式句、變式句、「把」字句。
F.根據語體風格分:語句、書面句。
G.根據句式整齊分:整句、散句
H.根據句子數量分:單句、復句各種句式的特點。
1.長句與短句
句子的長短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截然的界限。長句是指結構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結構簡單、詞語較少的句子。長句改為短句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將長句中能抽出來的較龐大的修飾限製成分抽出來,改成分句或單獨成句,不能抽出來的修飾限製成分與句子主幹另成一句;二是把聯合成分拆開,重復跟聯合成份直接相配的成份,形成排比句式。長句改短句要注意所改短句之間的邏輯順序。短句改長句則要注意先了解幾個短句表達的意思的共同點,確定主幹,然後把其他內容用句子的修飾限制的形式表達出來,不能漏意。
2.肯定句與否定句
對事物作出肯定判斷的句子叫肯定句。對事物作出否定判斷的句子叫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轉換的原則是不能改變原意。轉換的要點是否定詞的運用:保持原意則加兩個否定詞;變成相反的意思則加一個否定詞。另外要注意反問句也是一重否定。
3.主動句與被動句
主動句是指該句主語是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發出者的句子。被動句則是指該句主語是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承受者的句子。主動句和被動句互相轉換的要點是主語和賓語的轉換:主動句變被動句時,將主動句的賓語變為被動句的主語,主動句原來的主語與「被」構成介賓短語作被動句的狀語;被動句變主動句則恰好相反。
4.常式句與變式句
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變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較特殊的句子。常見的變式句有兩類:一類是單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謂倒裝句、定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等;一類是復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轉折倒置句、條件倒置句、假設倒置句等。常式句與變式句轉換的要點是找准需要強調的內容並將其推前或置後。
5.整句與散句
整句是指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主要指排比句和對偶句。散句是指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 整句和散句互換的要點主要是重復性詞語的使用與否的問題,整句改散句就將整句中重復使用的提示詞去掉,使相關內容變成細小成分;散句改整句則要加上重復使用的詞,使之和相關內容構成整齊句式。
6.單句與復句
單句是只有一套主謂成分構成的句子。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密切聯系、結構互不包含的單句組成的句子。單句與復句的轉換類似長句與短句的轉換。
7.四種不同語氣的句子(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句子從語氣上分,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陳述句是用來陳述一件事情的句子,分肯定句和否定句兩類。疑問句是用來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包括有疑而問和無疑而問兩類。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句子,祈使句包括要求和禁止兩類。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感情的句子。如何使用及使用哪種句子,主要要看語境,語境包括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內部語境是指詞語的搭配、句子的結構、上下文句間的關系等。外部語境是指說話的場合、對象、目的和范圍等。
Ⅳ 誰能跟我講講初中的語文知識(比如:初中生應掌握的八種修辭等)
一、什麼是仿句?
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容不能完全一樣。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單句或復句,都列入仿句。
二、仿句的特點:
句式就是句子的結構方式。對於句式,同學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是句子的類別:句子包括單句和復句兩大類;單句又有非主謂句和主謂句,復句又有多種類型。二是修辭的角度:要研究哪一種句子最能恰如其分地表達思想感情,更具有說服人、感染人的表達效果。從句子的類別研究句式是對語言現象的靜態傷進行分析的,偏重於認識和理解,主要解決怎樣做到使語言表達正確無誤的問題。從修辭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對語言現象的動態分析,偏重於運用,主要解決怎樣做到使語言表達形象、生動、鮮明、有力的問題。
三、仿句考查的知識點:
1、考查同學們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同學們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塊五彩斑斕的調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道題目從句式上看是陳述句。在修辭上運用了比喻,同學們要注意比喻運用的得體,比喻的藝術貴在創新,要尋找新鮮、活潑的喻體,保持上下文的協調性。如:希望就是一顆永不隕落的恆星。希望就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2、考查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聯想、想像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什麼樣的年齡最理想?什麼樣的心靈最明亮?什麼樣的人生最美好?什麼樣的青春最輝煌?鮮花說,我開放的年齡多嫵媚;月亮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陽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該題是問答式的仿寫,在回答上運用擬人的修辭,要求天下們針對性進行回答,有一定的開放度,但是在解題時,要注意結合回答對象的特點。如:我純潔的心靈多明亮;我奮斗的人生極美好;我燃燒的青春極輝煌。
3、是對同學們思想認識水平的檢測,包括道德素質,審美意識、審美情趣,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
例如: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這道題既是續寫又是仿寫,要求同學們對句子進行仔細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闡明的意義。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辭(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奉獻精神)。這就要藉助自己的感悟,寫出富有生活哲理、啟迪人們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句子。
四、解題思路:
從上面的考查點上,同學們可以了解到,仿例造句難度大,要答好這類題應從幾個方面入手:
1、審清題干,明確仿照內容。找出例句中的顯形信息或者隱性信息。但是一部分同學總認為題干就那麼幾句話,有什麼好審的,我看了一眼都能背出來。殊不知,背出來了也不等於你就審清楚了。另一種情況是一部分同學心中似乎明白了,但不能在答案中有效地體現出來,可謂「心中有,手中無」。要真正做到明確顯性要求,可採用分項列舉的辦法,把題乾的要求進行分解,把每一小點寫在草稿紙上,並標上序號;或者用鉛筆輕輕地在題幹上標上序號。我們可以分解出三個顯性要求:①添上恰當的主語,②句意與下句密切關聯,③句式基本一致。(檢查答案時,我們要反躬自問:有主語嗎?主語恰當嗎?與下句的關系密切嗎?句式一致了嗎?)仿寫的句子只有符合了這三個要求,才能算是正確的。隱性信息所隱含的內容要通過例子進行綜合分析才可以得到。隱性要求也是復雜的。但是不管例句如何變化,我們大致可以從這樣幾方面來考慮它的隱性要求:看例句是單句還是復句,是陳述句還是疑問句,是整句還是散句,是肯定句還是否定句,是長句還是短句;看單句內部短語的結構,看復句中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看語體色彩,看感情基調;看關鍵性詞語等等。同學們要十分重視對隱性要求的分析。
2、找全其模仿點,確定陳述對象
(1)、句子形式:因為句子的類別不同,語氣也就不同,表達效果也就隨著有所不同。
這方面的研究內容除了「語氣句式」(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之外,還應包括特殊語序、主動句、被動句、肯定句、否定句、連動句、兼語句、提示句、總結句等要一一加以分辨,防止「走形」。等。在復句的仿寫中有假設句、因果句、條件句、轉折句等,也就是要側重於整句。如是復句,仿句也應是復句,且假設、因果、遞進、並列等復句關系也應一致;如是單句,仿句也應是單句,且主、謂、賓、定、狀、補的位置相一致。
(2)、修辭角度:這種題型往往要做到修辭一致,這就要求同學們對常用的八種修辭能正確理解,並能熟練運用。這八種修辭是比喻、比擬、排比、反問、對偶、借代、設問、誇張。如修辭使用不當,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同學們在初中階段主要要掌握的有比喻句、排比句、對比句、對偶句等形式。比喻句的要求是要有本體和喻體,要有相似點,講究貼切、通俗、形象;而排比句的要求則是講究結構相似、意思連貫、語氣一致等。
(3)、色彩角度:如1994年全國高考題的例句主要內容是「古往今來,彪炳史冊的傑出人物,都曾做出過非常的努力,因而在事業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這句話從感情上講,飽含褒揚之情。而且仿寫的語句大多是要求富有哲理的,或者意蘊含蓄的,這就要求同學們首先應該領會或領悟其中蘊含的哲理,把握上下文的意脈,防止「形合而意離」的仿寫。
[例句分析]:錢能買到佳餚,不能買到胃口;錢能買到書籍,不能買到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寫這個句子,從形式上看,必須與例句相同,肯定否定的兩個句式組成轉折復句,幾個復句又必須組成排比句;從語意上看,「能買到」的都是有形的、可感的、物質的東西,「不能買到」的都是無形的、抽象的、精神的東西,仿寫的時候要注意分析這些隱含的信息。如:錢能買到葯品,不能買到健康;錢能買到時裝,不能買到美麗;錢能買到朋友,不能買到友誼。錢能買漂亮的眼鏡,但買不來明亮的眼睛。 錢能買高檔的鋼筆,但買不來敏捷的文思。錢能買來芬芳的玫瑰,但買不來真正的愛情。錢能買來名貴的籃球,但買不來精湛的球技。錢能買來精確的鍾表,但買不來流逝的光陰。
五、嘗試仿寫
同學們留意過仿寫句子有哪些類型嗎?現在我們知道,仿寫類試題往往帶有很大的綜合性,有那些形式呢?
1、套用式仿寫
考題要求:仿照例句的形式,寫一個句子,內容自定。
例句: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做此類試題,首先要明確題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辭手法,然後直接套用。例句從內容上看,寫出了秋天的三個特點;從句式上看,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因此本題的仿寫重在仿句內容的選定,其句式只需直接套用例句。內容的選擇可以是景,可以是人或物,關鍵要把握其特點。如:人們都愛春天,愛她的風和日麗,愛她的花紅柳綠,愛她的雨潤萬物。
2、續寫式仿寫
考題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子,續寫一個句子,與畫線的兩句構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例句:如果沒有想像,思維就像花兒失去了營養;如果沒有想像,思維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如果沒有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 語文初中句式變換題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母親。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人類應當居安思危,承擔起保護自然的責任,同舟共濟,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保護地球母親。讓我們的地球母親重現美麗的容顏,處處山清水秀。
Ⅵ 初中語文狼這篇當中的虛詞實詞和特殊句式
一)字義
(1)止:僅,只()徑去:徑直離開
(2)綴:連接,緊跟 (16)犬坐於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投以骨:即「 以骨投( 之) 」, (17)久之:時間長了。之。時間副詞詞尾,無意義
狀語後置,把骨頭投給狼。 (18)瞑:閉上眼睛
(4)止:停止 (19)意暇甚:神情很悠閑。意,這里指神情、態度。
(5)從:跟從 暇,從容、悠閑。
(6)兩狼之並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 (20)暴:突然
樣一起追趕。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21)洞其中:在積薪中打洞。洞,洞穴,這里用作動
獨立性。並,一起。驅,追隨、追趕。如 詞,指挖洞。
故,跟原來一樣。 (22)隧入:從通道進入。隧,通道,這里用作狀語,
(7)窘:處境困迫,為難 「從通道」的意思。
(8)受其敵:遭受它的攻擊 (23)尻:屁股
(9)顧:看,視 (24)假寐:假裝睡覺
(10)積薪:堆積柴草 (25)蓋: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
(11)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一樣。苫蔽,(26)黠:狡猾
覆蓋、遮蓋。 (27)頃刻:一會兒
(12)馳:解除,卸下 (28)禽獸之變詐幾何哉: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少
(13)眈眈相向:瞪眼朝著屠戶。眈眈, 意思是能有多少
注視的樣子。 (29)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罷了。止,只是。笑,
(14)少時:一會兒 動詞做名詞,笑料。耳,語氣助詞,罷了。
(三)古今異義
1.去 古義:離開。 今義:往。
2.少 古義:一會兒。今義:數量小。
3.幾何 古義:多少。今義:數學的一種,幾何學。
4.股 古義:大腿。 今義:屁股。
(四)詞類活用
1.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2.前 :方位名詞作動詞,「上前」 。 狼不敢前。
3.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4.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於前。
5.敵:名詞做動詞,敵對,這里指脅迫、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6.笑:動詞做名詞,笑料。 止增笑耳。
(五)一詞多義
1.止 (1)同「只」 止有剩骨
(2)停止 一狼得骨止
2.意 (1)神情 意暇甚
(2)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
3.敵 (1)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2)敵方 蓋以誘敵
4.前 (1)前面 恐前後受其敵
(2)向前 狼不敢前
(六)虛1.之 代詞,它,指狼 又數刀斃之
結構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 久之
助詞,位於主謂之間,不譯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以 介詞,把 投以骨
介詞,用 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 意將遂人以攻其後也
連詞,用來 蓋以誘敵
3.其 代詞,指狼 恐前後受其敵
代詞,指打麥場 場主積薪其中
代詞,指柴草堆 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代詞,指屠夫的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
代詞,指狼的 屠自後斷其股
(七)文言特殊句式
1.省略句:
顧野有麥場(省略主語「屠」)
一狼洞其中(「洞」後面省略介詞「於」)
投以骨(「投」後面省略賓語「之」)
乃悟前狼假寐(前面省略主語「屠」)
2.倒裝句:
投以骨(狀語後置,應為「以骨投」)
3.判斷句: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也」,判斷句的標志)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判斷詞「蓋」,揭示了「前狼假寐」的原因)
Ⅶ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2)為鄉里所患《周處》
(3)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2)得幸於武宗《樂工羅程》
四、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琴》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3.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狼》
(2)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3)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Ⅷ 初中語文有哪些短語句型
短語有以下幾類:並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主謂短語內、方位短語、容介賓短語、的字短語、復指短語、固定短語。
1.搜索並列短語:詞與詞之間有並列關系。
2.偏正短語:前面的詞修飾、限制後面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
3.動賓短語:前面的動詞支配或關涉後面的詞。
4.後補短語:後面的詞補充說明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
5.主謂短語:後面的詞陳述前面的詞,前後有被陳述和陳述關系。
6.方位短語:名詞或動詞後面帶上方位名詞。
7.介賓短語:有介詞和名詞或代詞等結合構成。
8.的字短語:由名詞、動詞、形容詞或代詞等帶上結構助詞「的」構成。
9.復指短語:兩個或幾個詞同指一個對象。
10.固定短語:結構固定的專名或成語。
Ⅸ 初中語文文言文(山市)的句式,字詞有哪些
淄(zī) 奐山(huàn) 邑(yì)
青冥(míng) 禪院(chán) 飛甍(méng)
高垣(yuán) 睥睨(pì nì) 連亘(gèn)
莽莽然(mǎng) 霄漢(xiāo) 窗扉(fēi)
黯然(à) 倏忽(shū) 市肆(sì)
逾時(yú) 往來屑屑(xiè)
2、形似字區別:
恆(héng)恆心 甍(méng)飛甍 睥睨(pì nì)
垣(yuán)高垣 瓮(wèng)瓮聲瓮氣 埤堄(pì nì)
聳(sǒng)聳立 裁(cái)裁衣 肆(sì)市肆
耷(dā)耷拉 載(zài)載重 肄(yì)肄業
3、解詞:
邑八景之一也(縣)
數年恆不一見(經常)
碧瓦飛甍(屋檐)
莽莽然(廣大)
危樓(高)
或憑或立(靠著)
市肆(店鋪)
往來屑屑(匆匆)
聳起(高聳,高起)
4、通假字:
① 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
② 數至八層,裁如星點(「裁」通「才」)
5、古今詞義不同:
直接霄漢(古義:一直連接到;今義:不經過中間的事物)
6、詞類活用:
窗扉皆洞開(名詞做狀語,像洞一樣)
7、一詞多義:
數:數至八層(計數)
見宮殿數十所(幾,幾個,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然:居然城郭矣(竟然,尾詞)
然數年恆不一見(但,表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