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入選

初中語文入選

發布時間:2020-12-20 20:54:15

1. 賈平凹在初中課本里的文章的名字

一顆小桃樹
http://wenku..com/view/094ae4fdaef8941ea76e0555.html

2. 郭沫若的什麼作品入選過初中課本

《雷電頌》、《靜夜》、《天上的街市》等。

1、《雷電頌》

《雷電頌》是五幕話劇《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場,作者郭沫若,該篇曾多次入選中學語文教科書。寫於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半壁河山淪於敵手,國民黨政府在日本大敵當前之時,盡管積極抗日,卻還不忘反共,悍然發動「皖南事變」。

郭沫若面對這樣的政治現實義憤填膺,創作了歷史劇《屈原》,以「借古諷今,古為今用」的手法,批判國民黨反動派黑暗統治,展示了現實世界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國與賣國的斗爭。

2、《靜夜》

《靜夜》是現代詩人郭沫若於1921年創作的一首新詩。此詩用了大部分筆墨描繪靜謐的夜景,藉此表達了個人對於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於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全詩寫得清幽、典雅,靜謐,有著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

被選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3、《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是現代文學家郭沫若於1921年10月創作的一首現代詩。

詩人運用了想像的表現手法,把繁星滿天的夜空,想像成是點著無數街燈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像為牛郎織女提著燈籠在街上閑游,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理想社會的企盼之情。

全詩風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語言、整齊的短句、和諧優美的韻律,表達了詩人純真的理想。

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

(2)初中語文入選擴展閱讀:

郭沫若192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女神》,以嶄新的內容和形式,開一代詩風,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同年與成仿吾等人發起成立創造社。是創造社的骨幹成員。

後又發表詩集《星空》《恢復》等。抗戰期間寫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歷史劇及詩文。

1949年後,郭沫若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等職。

先後出版詩集《新華頌》《潮汐集》《東風集》等,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學術專著《石鼓文研究》等。

3. 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選入了哪些魯迅的作品

(1)《少年閏土》

(2)《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3)《社戲》

(4)《阿長和<山海經>》

(5)《魯迅自傳》

(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7)《故鄉》

(8)《藤野先生》

(9)《孔乙己》

4. 《孟子》中有哪些篇章入選了小學或中學語文教材

高中和初中課文選自《孟子》的有:《寡人之於國也》,《魚我所欲也》,《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 請問人教版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分別入選了李白的多少詩歌有哪些萬分感謝!

小學: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灘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3\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初中:
1\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2\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4\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高中:
1\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聞,白雲無盡時。

2\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3\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4\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6. 冰心選入中學課本的作品有哪些

荷葉母親、紙船——寄母親、談生命等。

1、《荷葉·母親》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葉贊母的散文詩。它是一篇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從而聯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愛,抒發了子女對母親的愛。

《荷葉母親》出自人教課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7課 <<散文詩兩首>>的第二首。

2、《紙船——寄母親》是現代詩人冰心的一首現代詩,寫於1923年。這首詩歌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總體基調歡快,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托物育情,賦於紙船特別的含義,寄託對母親的愛與思念,進而抒發出作者對母親、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3、《談生命》是現代作家冰心創作的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此文中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為具體的物象,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讓人們從這些可視可感的畫面中去領悟、去認識生命的真諦。

《談生命》被選為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課文。

(6)初中語文入選擴展閱讀:

冰心的其他作品:《超人》、《閑情》、《繁星·春水》、《往事》、《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去國》、《平綏沿線旅行記》等。

1、《超人》

是冰心老人1921年在《小說月報》的第12卷第4號上發表的一篇短篇小說。文章一開篇便指明主人公何彬是一個冷心腸的青年。他和人沒交際,亦不愛帶一點生氣的東西。

2、《繁星》

是冰心的第一部詩集,詩集收入詩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寫小詩164首,最初發於北京的《晨報》。《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總的說來,它們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7. 史鐵生的散文《》曾入選中學語文教科書

史鐵生的散文名篇《我與地壇》初次入選高中語文課本,是在人民教內育出版社(下簡容稱「人教社」)2000年初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必修)語文》第二冊上,原本七節的篇幅僅剩前兩節,作為以「分析評價」為訓練重點的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自讀性文章而出現的;人教社2002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語文》則把《我與地壇》提到第一冊第二單元之上,使它成為了整個高中語文教學階段的第7篇課文。除此之外,人教社出版的另一種專門為重點高中編寫的語文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實驗課本(必修)·現代文選讀》也選入了《我與地壇》,將其編在上冊的泛讀部分中,而且所選篇幅多出了第三節和最後一節

8. 魯迅有哪些文章選入中學課本分別選自哪

1、七年級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簡介:

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者寫百草園,以「樂」為中心,採用白描手法,以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其間穿插「美女蛇」的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故事,動靜結合,詳略得當,趣味無窮。

三味書屋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裡受到規矩的束縛。但作者並未將三味書屋寫得死氣沉沉,而是通過課間學生溜到後園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乘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充滿了諧趣,表現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快樂天性。

2、七年級下冊《社戲》選自小說集《吶喊》

簡介:

《社戲》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

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3、七年級下冊《風箏》選自散文詩集《野草》

簡介:

《風箏》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早春二月時節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愁。然後自然地從風箏想到兒時往事:作為兄長的他對所謂沒出息的酷愛風箏的弟弟的懲罰。成年後的作者為自己幼時的無知,對弟弟兒童天性的扼殺行為充滿了內疚和自責。

4、八年級下冊《藤野先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簡介:

《藤野先生》這篇文字回憶了在日本東北大學的留學生活,表達了深切的懷念之情。另外,文中熱烈贊頌藤野嚴九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友誼。

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斗爭的戰斗精神。

5、九年級上冊《故鄉》選自小說集《吶喊》

簡介: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個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我」回故鄉,「我」在故鄉所見到的蕭條景象以及「我」的悲涼的心情,並且交待了回故鄉的目的。

第二部分從第六自然段開始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在故鄉,這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傷。

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結尾,這一部分寫「我」離開故鄉的心情和感受。

6、九年級下冊《孔乙己》選自小說集《吶喊》

簡介:

《孔乙己》小說描寫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舉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窮困潦倒,在人們的嘲笑戲謔中混度時日,最後被封建地主階級所吞噬的悲慘形象。

深刻揭露了當時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

9. 餘光中入選人教初中語文課本的課文都有哪些

餘光中的《鄉愁》是人教版初三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詩兩首的第二首詩回。

鄉愁

小時候 ,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

我在這頭 ,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

我在這頭 ,

新娘在那頭 。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

而現在 ,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

我在這頭 ,

大陸在那頭。

10. 梁曉聲哪些作品入選初中語文課本

慈母情深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入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