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0財富·【初中語文】請你完成以下的一道題目
我們勝利完成了卸貨任務,今天,又恰逢兩位同志的生日,其中包括畫家的生日,大家一塊兒慶祝一下。
你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在中國的所有畫家中,在南極過生日,你是第一位!
『貳』 初中語文所有文言文的斷句(人教版),和做題技巧,如果把初中語文所有文言文的斷句都給我了,那麼100財富
文言文斷句口訣——手把手教你學斷句 方法指津
不少考生畏懼文言文斷句題。那麼,給文言文斷句有沒有規律可循呢?其實,給文言文斷句有時是有方法可循,有關鍵可抓的。在我們遵循了一定的方法,抓住了一些關鍵,就會給文言斷句帶來方便。筆者在文言文斷句教學中,查閱大量資料,經過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一套較為實用的斷句方法。請大家先記住下面的口訣:
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章法內容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系全文前後看,先易後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雲」、「言」,對話最易被發現。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律供參看。習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語感讀經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反復練。
1.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
學生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看完了文章,斷句也結束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內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聯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我們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全文,反復鑽研,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遍數讀多了,其意義自然就理解了。然後根據文章的內容,先斷出幾個大的段落或層次,把確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比如北京卷的試題,我們經過通讀,就能了解文意及層次:該段文字講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馬、得馬和兒子墮馬的事,告訴人們不要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得」與「失」。「好事」與「壞事」,「福」與「禍」,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後,斷句時,就可抓住「失馬——得馬——兒子墮馬」這一發展過程,抓住人們的看法和「塞翁」的態度,去逐層、逐句點斷。
2.聯系全文前後看,先易後難細分辨
給一段文章加標點,往往有易有難。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後,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後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後難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讓我們給畫線句子斷句,也就暗示了畫線部分前後可以斷開,這就為我們理解文段內容和斷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也可以根據一些明顯的標志(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
另外,我們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的地方斷句。比如學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斷句題時,①②句得分極低,這主要是受「胡人」、「歸人」的干擾,其實只要聯系下文的「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畫線部分後面應斷開,「其父曰」前面也應該點斷,所以「人皆吊之」應該斷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賀之」,形式與之相同,而且都是寫人們的看法,所以斷句時就不會出錯了。
3.緊緊抓住「曰」、「雲」、「言」,對話最易被發現
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雲」「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雲」「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現的「其父曰」「此何遽不為……乎」。
4.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律供參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通篇用了二十七個「也」字,幾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傳為美談。文言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重要標志。我們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於斷句:
①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
②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
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末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
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不亦……乎」(不亦說乎?);「何……之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無乃……乎(無乃不可乎?);「可得……歟」(可得聞歟?);「得無……乎」(得無異乎?)等,可以幫助斷句。
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片語,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於」「足以」「得無」「無乃」「何以」「於是」「然則」等。
6.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
古人不知道語法結構,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
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動詞位置及和前後詞語關系,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准確率。比如北京卷中的「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兩題,找到動詞「亡」「入」「吊」「將」「歸」「賀」,根據語法知識,仔細分析,便不會將「入」之後的處所「胡」斷為「胡人」,將「將……而歸」誤斷為「歸人」。
另外,主語之後一般不斷句(「……者……也」式判斷句的主語之後應斷句)。謂語之後如果沒有賓語、補語就要斷句;如有賓語、補語一般不斷句,但「曰」「雲」「言」等字作謂語時,要和它的賓語斷開。賓語之後一般應斷句,定語和其修飾的中心詞之間一般不斷句。文言文語序和現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後,修飾語—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律,就會為准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可見,語法分析能夠幫助准確斷句。
7.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
古人寫文章,十分講究對仗工整,講究對應,講究互相照應,好用對偶句、排比句、反復句,這也為我們正確斷句提供了條件。我們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常常是斷開一處,接著便可斷開幾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北京卷中的「其父曰此何遽不為……乎」反復出現了三次,對我們理解內容和斷開文句都有很大的幫助。
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於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例如北京卷中的「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又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8.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
題目做完後,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借語感,根據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要求,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
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後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後的每一句話的內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如果內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點錯。例如:「諸壘相次土崩,悉棄其器甲,爭投水死者十餘萬,斬首亦如之。」(《資治通鑒》卷十六)這段話中,雖然每句話本身都講得通,但「爭投水死者十餘萬」一句有悖情理:營壘崩潰,打了敗仗,棄甲逃命的兵士,為什麼「爭投水死」呢?他們爭著投水,是為了活命,而不是自殺。因此,正確的標點,應在「爭投水」後加上一個逗號。
『叄』 財富值20求初中語文古文中考常考的句子翻譯 和單個字解釋 和所有通假字 要附加 答案
七年級(上冊) 1、項為之強 《童趣》——強通僵,僵硬。 2、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說通悅,高興。 3、誨女知之乎 《〈論語〉十則》——女通汝,你。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十則》——知通智,智慧、聰明。 5、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見通現,出現。 6、一切烏有 《山市》——烏通無。 7、裁如星點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七年級(下冊) 9、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0、賢於材人遠矣 《傷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對鏡帖花環 《木蘭詩》——帖通貼,粘貼。 1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孫權勸學》——邪通耶,語氣詞。 13、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辯日》——知通智,智慧、聰明。 14、滿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處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八年級(上冊) 16、便要還家 《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有通又。 18、詘右臂支船 《核舟記》——詘通屈,彎曲。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核舟記》——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衡通橫。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22、選賢與能 《大道之行也》——與通舉,舉薦。 23、矜、寡、孤、獨 《大道之行也》——矜通鰥老而無妻之人。 24、盪胸生曾雲 《望岳》——曾通層。 25、略無闕處 《三峽》——闕通缺,缺口。 八年級(下冊) 26、蟬則千轉不窮 《與朱元思書》——轉通囀,鳥叫聲。 27、窺谷忘反 《與朱元思書》——反通返,返回。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食通飼,飼養,喂養。 29、才美不外見 《馬說》——見通現,出現,表現。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材通才,才能。 31、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語氣詞。 32、四支僵勁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捨生皆被綺綉 《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此處是穿的意思。 34、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都。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屬通囑,囑托。 36、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羞通饈,美味的食物。 37、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直通值,價值。 九年級(上冊) 38、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適通謫,此處是發配。 39、為天下唱《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40、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已經。 41、將軍身被堅執銳 《陳涉世家》——被通披,此處是穿的意思。 42、故不錯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錯通措,置。 43、倉鷹擊於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倉通蒼,灰色。 44、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信通伸,伸張。 45、自董卓已來 《隆中對》——已通以。 46、是以先帝簡拔以 《出師表》——簡通柬,挑選。 47、必能裨補闕漏 《出師表》——闕通缺,缺漏。 九年級(下冊) 48、公輸盤不說 《公輸》——說通悅,高興。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距通拒,抗拒、抵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圉通御,防禦。 51、公輸盤詘《公輸》——詘通屈,理屈。 52、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曾通增,增加。 54、困於心,衡於慮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衡通橫,阻塞、梗塞。 55、入則無法家拂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拂通弼,輔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迴避、躲避。 57、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魚我所欲也》——辯辨,辨別。 58、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處是感激的意思。 59、鄉為身死而不受 《魚我所欲也》——鄉通向,從前。 60、小惠未徧 《曹劌論戰》——徧通遍,遍及。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63、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亡通無,沒有。 64、一厝朔東《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
『肆』 初中生到底要不要訂七彩語文有財富
建議還是不要訂了,第一,你的成績很好,不需要這類的書籍
第二,半年48,犯不上,還沒幾頁,有那錢幹啥不行
『伍』 給初中女兒寫家長寄語
給初中女兒的家長復寄語匯總如下制
1、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課堂表現逐日進步。如果在做完作業後靜心去讀書,你一定會更棒!
2、你是一個文靜可愛的小女孩,作業能認真完成,可是上課時發言還不夠積極喲!加把勁,希望你能和語文做好朋友。
3、你是語文課堂上的一顆新星,無論發言還是朗讀,你都表現得很棒。如果在作業時多一份細心,那麼你的學習會更棒!
4、非常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辛勤培養與厚愛,孩子進步很大,假期里表現很好,幫家人做家務,關心親人同學,按時完成作業。
5、初中階段的學習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否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到你們以後的成就。希望你們在學習過程中能質疑一切,大膽求問,不畏困難。
6、「天道酬勤」,是至理古訓。多讀書,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可以豐富知識和擴大視野。有些同學只滿足於家庭作業,這對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是不夠的。
7、尊重老師,團結同學。你們班的老師知識淵博,對你們要求嚴格,關愛有加,這是你們的幸福。老師每天都在為你們的成長而辛勤工作,我們的內心應該感動。而同學間的團結、互助和友愛更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陸』 我人生的財富(以收獲知識為內容) 初中語文作文600字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當家長們在表格里填上初生嬰兒的財富時,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時間,是呀,時間可以創造無限的財富,也可以將無限的財富毀於一旦。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上帝給予每一個人相同的財富,希望他們用這筆財富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花兒之所以美麗嬌艷是因為它掌握了時間,在自己有限的時間里努力地綻放,小溪不停地奔流向前,在自己有限的時間里奔向大海的懷抱完成自己的使命。當貝多芬面臨失聰的絕境時,他毅然堅持抓住了自己的財富——時間,終究創造出了《命運交響曲》,他是偉大的音樂家,是他教會了我們怎樣利用自己的財富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
人之生來平等,可是為什麼到最後每一個人的人生結局會不同呢?勤奮的人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懶惰的人則將時間這筆財富浪費掉,以致於他們慘淡窮困,精神貧乏。
王迭大學畢業後致力於研究計算機漢字印刷系統,他用時間行動向世界證明了他的實力,更為自己創造了許多財富,倘若王迭沒有抓住時間致力研究計算機漢字印刷系統,那他的命運會怎樣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時間可以造就一個人,他可以讓你從無名小卒變為百萬富翁。如果比爾·蓋茨研究了計算機以後,他沒有適時更新系統而是整日地消遣娛樂虛度光陰,那麼我想他不會成為富翁。時間就是力量,人們以時間衡量財產狀況也是無可厚非的。
一個天才倘若不利用時間而是日日虛度,我想他一定會從天才變為庸才的,方仲永就是典型的代表,而一個平凡的人若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勤奮學習,我想他一定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的財富。
司馬遷從42歲時開始寫《史記》,到60歲時完成,歷時18年,他用18年創造了自己的財富,自己的人生價值。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身為高補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充分利用我們的分分秒秒,創造更多屬於我們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