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下九上九下)封面上的書法和插圖出處在哪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本封面上的背景書法
這是明朝著名書畫家徐渭的《秋興八首》
封面上的書法
2.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應該掌握哪些成語
九年級上冊重點成語:
第二單元 哲思華章 第5課 敬業與樂業
(1)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2)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4) 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第6課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1) 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了的時候。 (2) 媚上欺下:討好巴結上級,欺負下級。 (3) 登峰造極:比喻達到頂峰。 (4) 恪盡職守:嚴格遵守,盡職盡責。
第13課 事構的正確答察不止一個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2) 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3) 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4) 一事無成,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麼事都做不成。
(5) 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6) 持之以恆:有恆心地堅持下去。
第14課 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解釋下列詞語。
(1) 格物致知;窮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則,而總結出理性的知識。 (2)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4)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第15課 短文兩篇
2、解釋下列詞語。
(1) 文采藻飾:修飾文詞,使之富有文采。
3. 學練優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試卷
一、語文知識積累及運用(17分)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2分)
朋友如醇酒,味濃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yǎ( );朋友是秋天的雨,細ni( )又滿懷詩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純潔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畫,它比畫更xuàn( )麗;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動聽;朋友應該是詩——有詩的飄yì( );朋友應該是夢——有夢的美麗;朋友更應該是那意味深長的散文,寫過昨天又期待未來。
2、根據下面的語境,為空格處選擇合適的詞語,將其序號寫在橫線上:(1分)
人要學會相信別人,也要學會保護自我;學會競爭,也要學會__________;學會嚴格,也要學會__________;學會堅持,也要學會__________;學會傾聽,也要學會表達;學會默默恪守,也要學會分享心靈;學會在挫折中守護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協 B、協同 C、寬容
3、下面文段中有兩處語病,請根據要求提出修改意見:(3分)
①望著那一輪明月,我不由得想起蘇軾那流傳千古,路人皆知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②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有戰爭,還有離亂,還有貧窮,還有災難……③想到這些,我的心長時間久久不能平靜。
修改意見:第①句中有一個詞使用不當,這個詞是「__________」,應該改為「__________」;第③句犯了重復累贅的毛病,應該刪去「__________」。
4、《沁園春·雪》中寫景與議論之間過渡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並發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
6、晏殊在《破陣子》一詞中,描寫碧苔和鳥啼的對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愁與恨之類,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虛為家,語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絕妙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月夜》寫春氣萌動,蟄蟲涌動,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
9、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並在後面的橫線上改正( ) ( 2分 )
A.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持之以恆(heng)
B.詰難(nán) 鍥而不舍(qiè) 味同嚼蠟(jiá0)
C.滯礙(zhì) 吹毛求疵(cī) 狂妄自大(wàng)
D.誆騙(kuāng) 豁然貫通(huò) 袖手旁觀(guān)
從你瀆過的文學名著中列舉一個能體現「吃苦經歷是人成長的養分」的情節或故事,填寫下表:
(1)作者:------------------ (2)著作名稱:-------------------
(3)主要人物:---------------(4)相關情節或故事:----------------(4分)
二.文言文閱讀(17分)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
1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①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
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③鄉為身死而不受。(鄉:________________)
12、簡答題(5分)
①從全文看,本文先後運用了______________論證和______________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捨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准則,請你根據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准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為繼孔子之後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於生 B.由是 / 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 / 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 我而為之
14.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儼然
B.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同捨生皆被綺綉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萬鍾於我何加焉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B.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C.鄉為身死而不受 D.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 江蘇版初中語文九上教材上的所有古詩 文言文
真的是所有的了,包括專題和誦讀欣賞
專題 氣象物候
古代詩詞中的物候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誦讀欣賞——《詩經》二首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誦讀欣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陳涉世家
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捕蛇者說
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卧。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誦讀欣賞——詞二首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誦讀欣賞——古詩二首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5. 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課後古詩理解性默寫
人教版九年級下古詩古文默寫測試
作者:大昌 加入日期:07-06-19
古詩古文默寫測試
一、根據上下文填寫(65分)
1._______,飛鳥相與還。
2.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_______,天涯若比鄰。
5._______,一覽眾山小。
6._______,歸雁入胡天。
7.__________,蠟炬成灰淚始干。
8._______,悠然見南山。
9.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0._______,五月人倍忙。
11.______,洪波湧起。
12.______,胡天八月即飛雪
13._________,隨君直到夜郎西。
14._______,但惜夏日長。
15._______?齊魯青未了。
16._____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
17._______,恨別鳥驚心。
18.___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
19._________,東風無力百花殘。
20._________,草色遙看近卻無。
21.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
22.潮平兩岸闊,________。
23.黑雲壓城城欲摧,________。
24.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
25.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
26.何當共剪西窗燭,________。
27.海日生殘夜,________。
28.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
29.不畏浮塵遮望眼,_________。
30.感時花濺淚,________。
31.問君何能爾,________。
32.但願人長久,________。
33.千嶂里,__________。
34.山迴路轉不見君,________。
35.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
36.長風破浪會有時,_________。
37.樹木叢生,_______。
38.大漠孤煙直,_______。
39.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40.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
41.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____。
42.報君黃金台上意,__________。
43.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
44.足蒸暑土氣,_______。
45.欲渡太行雪滿山,_________。
46.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
47._____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
48.______,白露為霜。所謂伊人,______。
49.__________,左牽黃,右擎蒼……
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0.明月別枝驚鵲,________。稻花香里說豐年,_________。
51.________,________,可憐白發生!
52.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難全。
53.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________。
54.______,若出其中。星漢燦爛,______。
55.______,______,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二、根據課文原句填空(70分)
56.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57.若夫日出而林霏歸,________。
58.學而時習之,________。
59.默而識之,_____,_____。何有於我哉!
60.學而不思則罔,________。
61._________,________,國恆亡。
62.登斯樓也,_______,_______,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63.人知從太守游而樂,_________。
64.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_________。
65.___________,___________,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66.______,錦鱗游泳;______,鬱郁青青。
67.__________,任重而道遠。
68._________,_________,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6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____________。
70.________,不求聞達於諸侯。
71.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
72.夫戰,勇氣也。_____,____,____。
73.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74._________,_________,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75.親賢臣,遠小人,_________;親小人,遠賢臣,_________。
76.春冬之時,_______,________。
77.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_______,________。
78.銜遠山,吞長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
80.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
81.______,草色入簾青。_____,往來無白丁。
82.無絲竹之亂耳,________。_______,西蜀子雲亭。
83.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__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__,才美不外見。
85.而或長煙一空,_____,浮光躍金,______。
86.影布石上,______;______,往來翕忽。
87.______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8.或王命急宣,______,_______,其間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
89.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宮中府中,俱為一體;______,_______。
三、請默寫一首唐代律詩,並標明題目和作者。(15分)
題目: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答案
網路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