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詳解下載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詳解下載

發布時間:2020-12-20 15:23:13

Ⅰ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和《初中語文知識清單》哪一本更好用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和《初中語文知識清單》,
我覺得《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好一點,
只有把基礎弄明白了,
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學習其他內容,
望採納,謝謝

Ⅱ 要初中語文基礎知識

(1)記敘。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述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語言描寫及動作描寫等.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說明方法有列數字,分類別,做比較,舉例子,打比方,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畫圖表,引用.

說明方法就是在說明文中用的一些方法(自己寫的)
怎麼說呢~
舉個例子吧
中國有13億人口。(這里因為有「13」,所以用了列數字)
說明方法有很多中,比如說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等等
打比方其實就是比喻,但在說明文中叫打比方
作比較就是拿一個事物與令一個事物相比較
例如 太陽比月亮大。(這里拿太陽和月亮相比,是作比較)
摹狀貌就是描寫一個事物的樣子
……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分類
●人物描寫
⒈ 概括描寫
⒉ 肖像描寫
⒊ 語言描寫
⒋ 行動描寫
⒌ 心理描寫
⒍ 細節描寫
7.神態描寫

●景物描寫
⒈ 靜態與動態
⒉ 客觀與主觀
⒊ 反襯與對比
(最主要的還是「人物描寫」那一欄。你可能現在很難理解,不過這是很正常的,考試不會考那麼難,而且你漸漸的,自然而然就會了)

至於表達作用,需要結合文章來談。
(這個寫出了什麼,表達了什麼)

邏輯順序包括從現象到本質、從性狀到用途、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到次要、從具體到概括、從個別到一般等等
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沒有什麼分類

至於類比,我也不太清楚(我現在已經糊塗了~)

作詮釋,就是對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點作概括的解釋,或者用詞語釋義的方法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點。

你說的應該是引用,打比方不在說明文里叫比喻,你知道了吧。

先理解,再刻苦背,最主要的是用功(我的經驗)

我們老師也說先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
抄答案就沒有了思考的過程
就算你說你思考了,但若直接抄了答案,你思考的過程其實也很少了。
不要怕麻煩,如果想要好成績,就要用功。

Ⅲ 求,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錦集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匯集
1、 魯迅 (1881-19360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的作品集有:小說集(兩部):《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雜文集《墳》《華蓋集》《而已集》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散文) 《藤野先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戲》(小說 選自《魯迅全集》)《一件小事》(小說 選自《吶喊》)《故鄉》、《孔乙已》(小說《吶喊》)《論雷峰塔的倒掉》(雜文) 《墳》《「友邦驚詫」論》(雜文)《二心集》
2、 朱自清 字佩弦,現代散文家、詩人。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他的優秀的散文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綠》《匆匆》。
3、劉勰 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12、《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據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訂,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燭之武退秦師》就節選自此作品。
13、《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21卷,相傳為左丘明所著,記載了周穆公十二年到周貞王十六年間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史實。《國語》有「春秋外傳」之稱,現存最早的《國語》注本是三國時吳國的韋昭寫的《國語解》。課文《勾踐滅吳》選自《國語•越語》。
14、《戰國策》: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篇,主要記載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 辭說。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給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以重大影響。
16、《論語》:是記錄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孔門弟子(包括再傳弟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或耳聞的傳說寫下來的。它是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全書共20篇,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包含「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為仁」兩層含義。
18、《孟子》:是記載戰國時期思想家孟軻言行的書,有孟子及其弟子編成,共七篇,內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其中的文章以雄辯著稱,善用排比句式,筆試咄咄逼人。《寡人之於國也》即出自此作品。
19、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鄒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他將孔子「仁」的思想發展為「仁政」的政治主張,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本來是善良的。
20、《荀子》:是戰國末期思想家荀況所著,一小部分出於其弟子之手,現存32篇。
21、荀子:名況,尊號「卿」,戰國時趙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是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他提出「性惡」論,「天行有常」「人定勝天」的思想。
22、《莊子》:是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所著,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
23、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合稱「老莊」。
24、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姓李名耳,人稱老聃,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
25、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西漢政論家、文學家。代表作品有《過秦論》《吊屈原賦》《鵩鳥賦》。
26、《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又稱《太史公書》,它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時期近三千年的歷史。全書130篇,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本紀:按年代記敘帝王的言行和政績。
表:按年代譜列各時期的重大事件。
書:記錄了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
世家:記述了諸侯國的興衰和傑出人物的業績。
列傳:記載了各種名人的生平和事跡。
27、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28、王羲之:字逸少,世稱王右軍。東晉書法家、文學家,有「書聖」之稱,他所書的《蘭亭集序》為傳世名篇。
29、陶潛:又名2,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東晉大詩人,曾做彭澤縣令,後辭官歸家,隱居田園,寫了大量的詩作。詩歌《歸田園居》、《飲酒》,散文《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賦《五柳先生傳》皆為傳世名篇,有《陶淵明集》。

Ⅳ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全解的目錄

專題一復語音規范
一、學法點撥制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二漢字規范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三詞語辨析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四修改病句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五排列語序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六文學常識積累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七古詩文積累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八文言文閱讀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九記敘文閱讀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十說明文閱讀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十一議論文閱讀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專題十二名句名篇背育
一、學法點撥
二、基礎練習
三、重點突破
四、綜合演練
附錄背育篇目

Ⅳ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

你去光華鼎力的網站上看看吧,有很多學習方法和練習題。

Ⅵ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哪裡有比較詳細的

詞 語
課標要求:
1、 詞性;詞語根據語法功能(A有無實際意義;B能否充當句子主幹;C能否單獨回答問題;D能否重疊)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兩類。實詞包括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2、 介詞順口溜:
在上、在下、關於、對,
根據、按照、使、與、被。
自從、依靠、憑借、向,
通過、沿著、把、給、為。
介詞不能單獨使用,只能和名詞或代詞一起,構成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修飾語(定語、狀語、補語)。介詞前後兩個詞的順序不能調換。
3、 近義詞的辨析角度:A詞義輕重;B適用的范圍;C搭配的對象;D感情色彩;E語體色彩。
4、 詞語的辨析原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意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含義。
5、 注意關聯詞的使用:A、正確使用;B、正確搭配。
6、詞語的含義,包括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以及詞語的深層含義、特殊意義。
詞語在運用的過程中會因為具體的語言環境的不同而產生一些引申義、比喻義以及一些深層的含義和一些特殊的意義。
答題方法
(1)、思路: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其比喻義、引申義以及詞語的深層含義,特殊意義。
(2)、語言:答題語言一般可用「比喻……」「指……」「意思是……」等。
7、詞語的表達作用
詞語的表達作用是指所指定的詞語在該句子中對所表達的對象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表達作用、達到了一個怎樣的表達效果。這需要學生對該詞語,對整個句子作較為深層次的理解思考,並找到合理有效的語言來表達。
答題方法
(1)思路:從詞語對所表達對象表現出的情狀、實際情況去判斷。並組織合理的語言答題。
(2)語言:注意區分文體,如果是記敘文,應該用「表現了……」或者「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如果是說明文,應該用「准確地說明了……」;如果是議論文,應該用「有力地論證了……」。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最好不要把記敘文的詞語表達作用說成是「說明了」什麼。
8、詞語的感情色彩
文章中詞語的感情色彩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表現文中人物的感情;二是表達作者的感情傾向。
(1)思路: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判斷詞語對所表現的對象在感情表達上的作用或者該詞語所傳達的作者的情感傾向。
(2)、語言:可用「表現……」「批判……」「諷刺……」「贊揚……」等等之類。
9、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答題方法: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10、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題格式: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11、成語使用錯誤的原因:
A望文生義,即只根據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當然的錯誤解釋。例如:走進山的懷抱,目觀壯麗山色,耳聞風聲鶴唳,身心得到極大的放鬆。「風聲鶴唳」是指潰逃的士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懷疑是追兵,形容驚慌疑懼。 又如:運動會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見肘。
B褒貶誤用,即對成語的感情色彩把握不準,本來是含有褒義的,卻用到貶義的語境中去。
例如:
貶義色彩的成語有:無所不為、虛張聲勢、誇誇其談、處心積慮、好高騖遠、隨聲附和、滿城風雨、趨之若騖、死灰復燃、肆無忌憚、信口雌黃、炙手可熱等等。
褒義色彩的成語有:蔚然成風、集腋成裘、從容不迫等等。
C對象用錯,即指該成語是用來描繪甲類事物的,卻被張冠李戴地用到乙類事物上去。例如:您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顯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蓬蓽生輝」是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而使自己非常光榮。
有些成語專指特定對象,例如:「鱗次櫛比」形容房屋等建築物多;「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形容書籍多;「相敬如賓」形容夫妻;「天倫之樂」形容一家人;「鳳毛麟角」指的是罕見珍貴的人才或事物;「一揮而就」指寫字、畫畫、作文很快就完成;「改弦更張」指對制度和方法的改革變更;要特別注意「如」字結構的詞語。
D不合語境,是指成語的適用語境被錯用而致使用不當。例如:據專家測算,在市內的空氣污染中,汽車尾氣的排放可算首當其沖,竟占污染總量的45%。「首當其沖」比喻首先受到沖擊或遭遇災難。
E重復累贅,是指在語句中已含有成語里的含義,再用成語,則造成重復。例如:他在敵人監獄中受盡折磨,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又如:聽到這個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修改病句
課標要求:
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1、修改病句類
(1)用詞不當
①感情色彩不當。如:他那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學壞的樣子」,是貶義,用在這里不合適,應改為「學習」。)
②關聯詞用錯。 如:只有堅持核查,就能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只有」和「才」連用,應把「就」改為「才」。)
(2)搭配不當
①主謂搭配不當。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品質」不能「浮現」,可改為「他那偉大的革命形象」。)
②動賓搭配不當。如:上海科技開發中心聚集了一批熱心為科技開發服務、善於經營管理的專業化隊伍。(「聚集」的應該是「專業化人才」。)
⑧主賓搭配不當。如:這最後一天的勞動是同學們最緊張、最愉快、最有意義的一天。(「勞動」與「一天」搭配不當,應刪去「的勞動」。)
④修辭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如: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與「心血」搭配不當,應改為「很多」。)
(3)成分殘缺
① 缺主語。如:通過學習雷鋒的感人事跡,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喪失了主語
作用,所以,應刪去。)
②缺賓語。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當年我們一起玩耍、同桌共讀。(這個句子缺少賓語中心詞。應加上「的情景」。)
(4) 語序不當
① 邏輯語序不當。如:學校通過並研究了新的規章制度。(「通過」與「研究」順序顛倒。應是先「研究」後「通過」。)
②關聯詞語序不當。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對過他的人現在也信任他了。(兩個分句是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後邊。如例A,兩個分句的主語都是「我」,「不但」應在主語「我」後邊: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如例B,兩個分句主語分別是「我」「人」,關聯詞語「不但」應放在「我」前邊。)
(5)前後矛盾
①前後不統一。如:能否刻苦鑽研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能」與「否」表達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所以,應刪去「能否」。)
②否定多餘。如:個別醫生不講醫德,索要紅包,醫院領導對此並非不無責任。(「不無責任」即有責任,加上「並非」,意相悖,應去掉「並非」或去掉「不」。)
⑧范圍不清。如:人們一走進教學樓就會看到,所有關於澳門歷史的圖片和宣傳畫被掛在走廊的牆壁上。(「圖片」包括「宣傳畫」,不宜並列,應說成「宣傳畫及其它圖片」。)
(6)重復羅嗦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是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頑症疾病。(「頑症」和「疾病」重復,應刪去其中一個)
(7)表意不明(歧義)如:牧童牽著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還是「牛吃草」:應改為「牧童牽著牛,牛在吃草。」)
2.認識了病句的這些基本類型,我們要把握病句修改的基本方法。
(1)檢查病句,判明原因。先閱讀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兒。語法、修辭、邏輯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後次,對症下葯。如果是語法錯誤造成的病句,修改時,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幹(主、謂、賓),看看是否殘缺,搭配是否得當,結構是否混亂,並將發現的錯誤加以改正:然後再檢查附加成分(定、狀、補),把誤用的詞語、顛倒的語序或同中心語搭配不當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應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基礎上,採用:增(增加字詞),刪(刪去多餘字詞短語),調(調整字詞的順序),換(更換其它字詞)。不能另造新句。
四、名著閱讀:《水滸》、《西遊記》、《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
1、人物:姓名、綽號、外貌特徵、性格特徵、主要事跡、2、故事情節:人物事例3、教育意義
初中名著閱讀重點梳理之古典文學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精華,閱讀文學名著不僅能享受到優良的文學藝術熏陶,還能體悟人生經驗與智慧,激發孩子們的人性情懷、精神理性和社會責任感。語文課程標准:第四學段(7—9年級)「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一、《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明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作品特點:①這部小說善於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於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誇張。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紅孩兒、三借芭蕉扇 桀驁不馴、敢作敢當、敢於反抗壓迫、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幽默;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點惡作劇
豬八戒:四聖試禪心、三打白骨精、 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斗勇猛、能知錯改錯、淳樸憨厚
唐僧:三打白骨精、四聖試禪心、 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啟示: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九九八十一難,我們要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戰勝困難的過程,往往孕育著成功。
推薦理由:《西遊記》創造了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天上地下、龍宮冥府,鮮活的人物,離奇的情節,讓我們百讀不厭。
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傳奇。
作品特點: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惟妙惟肖;②本書採取了先分後合的鏈式結構,使小說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③語言上,小說採用古白話,所以本書語言描寫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魯智深(花和尚):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 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
武松(行 者):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 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 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 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吳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綱 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林 沖(豹子頭):誤闖白虎堂、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夜上樑山 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被逼上樑山
李逵(黑旋風):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場、 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宋江(及時雨): 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 為人仗義、善於用人,但總想招安。
楊志(青面獸): 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 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啟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推薦理由:一群豪傑人物,一個理想社會,一種反抗精神,一部英雄傳奇,為我們塑造了一大批心目中的英雄。
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了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到西晉重新統一的歷史進程,描寫了當時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復雜的政治軍事矛盾和沖突,有明顯的「擁劉貶曹」的思想傾向。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劉備: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青梅煮九論英雄 禮賢下士、知人善任,寬人愛民。
諸葛亮: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七星壇借東風、空城計智退司馬懿、造木牛流馬運糧草 智慧的化身,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妙計無窮,忠心耿耿,鞠躬盡瘁。
關羽:刮骨療毒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 英武神威、義薄雲天,忠肝義膽。
張飛:桃園三結義 剛烈耿直、疾惡如仇、機智勇猛。
曹操:青梅煮九論英雄 陰險、狡詐、專橫的一代梟雄。
推薦理由:它全景式地描繪了漢末至晉統一的百年間歷史,描述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斗爭、軍事斗爭;成功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周瑜、關羽、張飛等眾多的人物,結構宏偉,故事曲折,讀來令人盪氣回腸。
四、《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明末清初著名小說家。
主要內容:《紅樓夢》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展開了一幅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故事情節由主次兩條矛盾線索構成的。一條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為中心,貫穿全書的全線。它以賈、林爭取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之間的矛盾為線索,以賈、林最後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徹底背叛和愛情的悲劇結局而告終。
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和性格特徵:
賈寶玉:是《紅樓夢》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繼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卻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賈寶玉摒棄功名利祿,平等待人,尊重女性,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
林黛玉: 她是一個才華橫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她多愁善感,常常為別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傷流淚。她天性率真,和賈寶玉一樣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
薛寶釵:在賈府人眼中是「完美」的,因為她不僅遵從封建禮德,並且八面玲瓏;但比起叛逆的黛玉和寶玉,她顯得過分地世俗了,她雖然舉止嫻靜高雅,卻信奉封建仕途,常常因此惹得寶玉生氣;人們在談起她的端莊美貌時,也會同時想起她極深的城府。
相關故事情節 :黛玉進賈府 黛玉葬花 劉姥姥進大觀園 香菱學詩
推薦理由:《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每個人讀《紅樓夢》的時候都能找到與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強烈的共鳴,《紅樓夢》失意人的心靈避難所。當人生理想不能實現,《紅樓夢》就成了人們的知己,《紅樓夢》的世界就向你的心靈打開了,你走進了《紅樓夢》就是走進了一個可以傾訴可偃仰嘯歌的自由天地,它可以給你受傷的心靈帶來慰藉。

Ⅶ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和《初中語文知識清單》哪本涵蓋的知識點全面點(主要就修辭,文言文,文體等)

兩本我都看過,但是我抄個人認為《初中語文知識清單》要好一些。

理由:因為它不僅含有知識點,還有相應的解題思路,例如書中專題11,古詩文鑒賞,包含兩個模塊1、知識清單(介紹知識點)2、方法清單(對情感、主旨等考試常見考點解題方法分析)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基礎知識詳解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