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語文講課時有沒有通用的套路,就是講所有的課文時都可以用的
照本宣科,一段一段字詞句分析,然後找幾個問題問問,活躍下氣氛,什麼段落大意啦,寫作手法啦,主旨思想了,一塌糊塗
❷ 語文試講15分鍾怎麼分配時間,就是對著評委講課
試講:實際抄是微型課,把教課襲思路講清楚,整個在講課的過程中,對著評委,完成完整的一堂課的講述,學生回答的問題不做重復,學生活動提到,但不做重復,教師的過渡語要設置好。
有導語,有過程,有小結,有提問,有學生活動,有評價,有師生互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合理評價機制,高效的課堂容量。
試講一般是15分鍾,考之前上網下一下模板, 在每年6月和11月,通過試講就可以拿證了。
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課考試每年3月、11月各舉行一次,報名時間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學生的報名時間由自考辦另定)。教材由自考辦供應。
教學技能測試每年舉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報名,具體時間由當地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確定後公布。教學技能測試的內容為:備課、說課或上課、面試。
根據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意見,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班學生,在未取得畢業證書前允許參加教師資格認定理論考試,但在申請參加教學技能測試時,應已獲得相應學歷證書。
❸ 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活起來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課文導入——
精彩的課文導入,可以引發學生求知慾,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學起來會事半功倍,學得迅速。教師激趣,目的就是使其不知不覺地參與學習活動,或者吊起他們的「胃口」,抓住學生感興趣的事,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有迫切求學的慾望,導入課文的環節中,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開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效率。長期的經驗積累,我總結出了:如插圖導入、對聯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影視導入、賞物導入、音樂歌曲導入、對比導入、創設情境導入、設制懸念導入等等,舉不勝舉。好的導入能刺激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如在教學《一面五星紅旗》時,用蔡國慶的《五星紅旗》歌曲導入,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在教學《西門豹》時,用戰國的《西門豹》故事導入,增強了文學趣味性;在教學《古詩兩首》時,用徐文長的「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趣聯導入,增強了語文閱讀興趣比如,講《觸摸春天》一課,為了讓學生迅速進入聽課的角色,感受盲人生活的艱辛,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一上課老師就戴著墨鏡扮演盲人摸東西的動作,表情驚慌失措,邊說心裡話邊做動作:「假如我是盲人,我會天天哭哭啼啼,因為我不敢獨自出門,怕撞傷身體;假如我是盲人,我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因為我生活在無光的世界裡,白天黑夜一個樣,世界上就我最可憐。」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著和聽著,對教學內容印象深刻,學習效果自然良好。提出懸念大的問題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是激趣良方。比如,教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時候,問學生:「2000多年前,黃河非常漂亮,山清水秀,而現在,黃河水渾渾的,有些地方還斷流呢,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嗎?」學生急切想知道答案,於是產生了主動學習的慾望強烈,學習效果良好。總之,教無定法,關鍵的是通過激趣抓住學生的心,學生的神,使學習變得快樂,易接受。
二、講課有深度和廣度
教師講課有深度和廣度,真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語文能力,學習興趣也會持久不衰。根據課文內容,匠心獨具地選擇設計語文課的教學環節和學習形式,做到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課堂教學中的內容和形式貼切統一,恰到好處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智特徵,無疑會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良好效果。比如:《落花生》一課,書中有一段話說花生不像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頭,使人一看便生愛慕之心。粗略一看,許多學生以為作者贊美花生,反過來批評蘋果和石榴愛好虛榮。其實不然,作者只是通過對比的方法來強調花生的踏實和默默無聞,並沒有反對石榴和蘋果之意。這個深刻含義,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細讀細品的基礎上正確領會。
據我知道,有廣度的課堂教學學生百學不厭。如果一個語文老師上課只會照本宣科,那麼再生動的課文也會學得索然無味。所謂廣度,即課堂含量大,相機補充有用的課外資料。而資料的准備可以由師生共同完成。教師特別要堅持學習,提高文化素養,有廣博的知識。比如,上《草船借箭》一課,文中對魯肅和周瑜等人物的個性特徵很少,如果教師自己不閱讀《三國演義》,不全面了解故事主要人物性格,就不能補充魯肅、周瑜的資料,結果學生會對諸葛亮判斷魯肅不會出賣自己產生一些懷疑,而且片面理解周瑜這個人物。因此,老師必須將原著里的有些內容告訴學生:魯肅是促成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操的人,他肯定不希望看到周瑜和諸葛亮內斗,因此諸葛亮吩咐他秘密准備船隻和草把子一定照辦。周瑜雖然心胸狹窄,妒忌心強,但是才智過人,英俊瀟灑……又比如,《手術台就是陣地》一課,學生對白求恩來中國的原因和書里以外的事跡缺乏了解,如果補充影視資料和其它文字資料,就能把他的形象「立」起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學習更加有味有效。
誠然,深挖廣挖教材能讓課堂多姿多彩,而且效果明顯。深挖教材需要教師鑽研教材,廣挖教材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提高文化素養以及收集、整理、應用資料的能力。
三、重視朗讀,擇取課文精髓
朗讀是把文章念出來,是將訴諸視覺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在學習有些文章或某些片段的過程中,只有反復朗讀,用心體會,才能汲取精髓,才能真正感受、領悟到文字中蘊涵的深厚感情。兒童由於長期形象思維,在有聲有色的朗讀使他們會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讀那些節奏和諧、音調鏗鏘的文字,無須多做講解,他們會有一種美的感受。比如可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出自己的評價。這種朗讀,教師需要精心設計一種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中的角色,利用課文內容,用不同的重音、語氣、語調、停頓等形式來贊美或批評作品中的形象,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比如《夜宿山寺》有一學生把「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讀得響亮高亢,另一個學生卻讀得低沉輕緩,我說為什麼這樣讀?生1:因為作者登上這樣高的樓,心裡一定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所以讀的時候聲音必須高一些,才能把內心的感情表達出來。生2:因為連高聲說話都擔心驚動了天上的人,所以讀的時候必須把聲音壓低,才能把詩里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想問題,而且有充足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觀點這同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發掘審美意境
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運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讓學生感受山光水色的愉悅,領略鳥性人心的空靈,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
在陳淼的《桂林山水》里,我和學生領略廣西桂林的美景;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我和大家一起感受人世間最真切的父子深情;走進魯迅的《故鄉》,那裡不僅有優美的農家風光、和諧淳樸的民風、還有引人入勝的童年往事;讀李白,領略什麼叫飄逸豪灑;讀杜甫,明白什麼是博大深沉…….文學之美,就是這楚風漢韻、唐詩宋詞;就是這風土人情、人間真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文學作品中無不包含意境美、風光美、親情美、人性美,挖掘文學之美,用美的引領學生感悟文學之美,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
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地活起來,真正讓興趣的培養像「隨風潛入夜」的雨,「潤物細無聲」地滋潤學生的心田
❹ 教師試講,初中語文備課和開展講課,真的不懂。。。求助!!
沒有學生抄一般是兩種情況,襲一種是說課,一種是微格教學。你要問清楚。
如果是說課,就按照說課的要求做:分析教材,說明重點和難點,說明你如何確定重難點以及你如何引導學生突破。
如果是微格教學,那你選定一個段落,或者一個主題,要自己分析得很細致,最後有些自己獨到的深刻見解。或者發現一些文本中細微的別人不曾注意到的亮點。分析一定要細致入微,面面俱到。提的問題要有層次,也就是說,你的問題應該是一系列有序的問題,最後解決一個教學目標。
不知道我是否回答了你的問題。我要出去了,讓別的老師再來說說吧。
❺ 初中語文教學技巧
我是個中學生,在初1時我遇到個老師,她的語文課很好,應該也適合你,她採取獎勵回積分答的方式,對於與這堂課有關的問題你可以提出來,讓學生踴躍回答,並予以記分(可以分成幾小組0,這樣在課堂中就多了幾點活躍的氣氛,又能讓學生對這一課所涉及的知識有所了解,等到月末或1段時間後對累計分最多的前3明實行獎勵。
您的學生出現的叛逆行為是正常的,因為他們正處於青春時期,對此,能盡量放寬點就放寬點。
❻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的幾個方法
一、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自己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能進行及時更新,導致學生感受不到課堂學習的新鮮感,從而逐漸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與理念,我們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是語文知識,更應傳授給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思維。因此,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激發創新意識。1.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直言,勇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不應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呆板模式,而應該創設適合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交流與暢所欲言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學生的活躍思維才能被充分激發。教師要真正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充分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使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綜合素養。2.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在課下練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哪些遺漏、學習方法上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長期的堅持會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❼ 初中語文補習班一般怎樣授課
好的武漢抄初中語文課外襲輔導班啊,我聽說武漢博奧教育挺不錯的,他們不做什麼廣告,都是靠口碑來招生的.\r\n那裡的老師都是在職一線的優秀老師,每一個都很有來頭,在武漢知名度很高。實行小班教學,老師因材施教,人數一般限制在20人內,保證老師可以顧及到每個學生,這和學校就大不相同了,,,你先去看看吧,說的肯定沒有親眼見的來得實在。。。
❽ 初中語文老師講課是不是都很簡略呢還是有些老師簡略
大部分老師都還蠻詳細的,只有一丟丟老師可能不怎麼負責任,他們講得較簡略。
❾ 初中語文試講十分鍾,怎麼講講一段還是全篇
初中語文面試時,試講通常要講全篇課文。
試講時,不論時間長短,專都要按一篇課文屬來准備。這樣做的好處是:1,顯示准備充分,給評委留下好的印象;2.更容易備課,把握全篇,講課時可以體現整體觀念,備課的內容可以自由抉擇和把握;3.易於試講時的隨機應變,如果講課過程中出現意外,比如忘記某些內容,可以隨時把另外的內容講出來,這樣不論時間長短,不會講到中間無話可說。
至於講課內容,重點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環節:導入、解題、整體把握、重點分析、提問和小結等等,要充分考慮到。實際上是用不到這么多環節的,但是有備無患,可以補救試講過程中的問題。
❿ 怎樣評課初中語文詩詞
教師富有個性化的教學形式,是創新教學藝術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個性化的教學形式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評課就在培養教師教學風格方面發揮著特有的作用,評課者可以憑自己的觀察分析,大膽發掘授課者的教學素質特點,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案例]教授《鄉愁》一課時,授課者在新課時創設情境:導入情景設置,播放樂曲《橄欖樹》,期中淡淡的鄉愁像小溪般流入學生的心田;朗讀詩歌時,陳星的《流浪歌》為詩歌朗誦配樂,以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揣摩主人公心境時,費翔的《故鄉的雲》讓學生自覺地走進主人公濃濃思鄉的心。這音樂與語言營造悲涼思鄉氛圍恰到好處。
[評析]評課時,評課者肯定了授課者的情境創設,並具體分析相關情境的每一個環節的設計及效果,這會給授課者帶來極大鼓勵。但然而這還只是就課論課,評課者如果能再深入,由授課者的情境創設中點出其中他渲染情境和調動學生情感的潛能,建議他向情感型的風格靠近,幫助授課者在情境渲染能力上繼續發展,這將會給授課者日後的情感型風格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積極地引導作用。因此評價一節課,不僅要評出這節課的優缺點,還要勇於發掘授課者潛藏的個性,協助授課者描繪自己獨特的風格藍圖。但在這協作過程中應注意兩點:第一,教學風格應是經過努力可以達成的,切合他本人的實際;第二,要明確指出應努力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