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初中語文新目標檢測七年級上冊11-17課答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 hè qián qiè 兀兀 dié kuī 慨 迥 xiá jiào 斗 瀝
2. 略 3.略
4.聞一多潛心鑽研寫成《唐詩雜論》
5.「不動」不是指不行動,而是指是不說。用「不動」突出聞先生的「做」,突出他瀝盡心血,埋頭實乾的精神。
6.議論
7.救國 (1)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 (2)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8.示例:第①句把聞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過程比成向地殼深處「鑽探」尋求寶藏,使敘述由靜態變成動態,形象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的刻苦鑽研精神,表現了作者對他的贊美之情。
9.「你們」指的是國民黨反動派及幫凶;「我們」指的是演講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用「你們」表達對敵人的蔑視和憤怒,用「我們」表達出演講者與群眾之間的親密感情,對人民強大力量的歌頌。
10.說明一個愛國人士被殺害,會有更多的人站起來斗爭,表達演講者對反動派的蔑視,充滿必勝信念。
11.原句使用了反問修辭,表達作者認為人民的力量是無窮大的,是不可戰勝的,一切反人民的勢力必定被人民毀滅,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改成陳述句後,不如原句語氣堅定,態度鮮明。
12.B
13.全詩通過對一個久別家鄉重歸故里的老兵回家時所見情景的描述,表現了他的孤獨和凄涼,反映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也體現了人民對戰爭的厭惡和憎恨之情。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kǎn tán rě hè suì
2. 蓬 熔 磐 囂 蓄
3.(1)又多又亂,沒有條理。(2)沉重的負荷,用來形容有過於沉重的負擔。 (3)猶豫。
4. A.動作描寫 B.神態描寫
5.語言 這段獨語細膩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一方面寫出貝多芬對自己孤獨和耳聾的嘆息,一方面又表達了貝多芬堅強的意志,對不屈命運的抗爭和對音樂的摯愛。
6.因為貝多芬不願意接見陌生人,所以有些不耐煩。
7.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障礙,常常被人誤解,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8. 因為客人沒有認為貝多芬是一個厭世者,他想了解貝多芬的內心世界,貝多芬感到遇到了知音。
9. 從魯迅的眼光和話語給人的感受方面進行描寫,表現了魯迅具有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給予朋友以溫暖和指引
10.指麻煩事。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 xī lǚ huái lú yīng
2. C 3. C
4.(1)肖像 (2)語言 (3)動作 (4)肖像 (5)動作
5.(1)法 包法利夫人 (2)法 短篇小說 項鏈 羊脂球 (3)俄 前夜 父與子(4)小說 小酒店
6. 不好。「勾畫」指簡單的勾勒幾筆;「描繪」是指細細地描畫。從句中「他只用幾句話」和後面的「輪廓」一詞來看,用「勾畫」可以與前後文保持一致。
7.他厭惡腐朽的生活方式。
8.都德是一個生性活躍、健談、開朗、熱情的人。
9.悟到了文章要千錘百煉,反復修改,寫作中要養成認真修改的好習慣。
10.示例:文章不厭百回改 善作不如善改 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
15 孫權勸學
1. 當道、當權 推辭 研究 瀏覽群書,不深入研究 知道 到了…的時候 到 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乾和謀略 不再是 重新 認清事情,識別事勢
2. (1)C (2)B (3)A (4)C
3.資治通鑒編年體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4.略
5. 第一層:「初」到「蒙乃始就學」,寫孫權勸呂蒙學習。第二層:「及魯肅」到結尾,寫魯肅與呂蒙的談話。
6.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7.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8. (1)A (2)B
9. C
譯文:呂蒙來到吳國,孫權勸他好好研究學問。他博覽群書,並以易經為主,常在孫權身邊談經論道,有時還喝得酩酊大醉。一日,他在睡夢中忽然背誦易經一部。一會驚醒,大家都問他怎麼回事兒。呂蒙說:」我在夢中見到了伏羲、文王和周公。他們跟我談論國家興亡之事,天地宇宙之理,觀點都十分精闢絕妙。他們可不是空發議論,僅僅背誦原文而已呵。」語驚四座,眾人都知道呂蒙說夢話誦易經這件事了。
B. 初中語文測試
六年級語文試卷
班級 學號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閱讀 (共50分)
一、 文言文閱讀(共25分)
(一) 默寫(10分)
1、 枕中雲氣千峰近, 。
2、 曾識姮娥真體態, 。
3、 在羅隱的《蜂》一詩中,稱頌蜜蜂四處采蜜,甘於一生勞作的兩句詩是 ,
4、 ,流響出疏桐。
(二)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2分)
5、 為木蘭之櫃 為:
6、 反歸取之 反:
(三) 閱讀下文,完成7—9題 (5分)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7、此則寓言選自《 》(1分)
8、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劃線句(2分)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9、此則寓言諷刺了 (2分)
(四) 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 (8分)
自相矛盾 《韓非子》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①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②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①【陷】刺透 ②【或】有的人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2分)
(1)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鬻:
(2) 吾矛之利 利:
1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劃線句(2分)
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12、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是的道理?(2分)
13、我國古代有許多富於哲理的寓言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為人們認同,逐步演變成言簡意賅、凡人深思的成語,請寫出兩個源自於古代寓言的成語 、
。(註:本文和課文中所學過的寓言成語除外)(2分)
二、現代文閱讀 (共25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13分)
藏羚羊跪拜 (節選)
①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准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 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藏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裡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 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憐mǐn藏羚羊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②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隻藏羚羊。他覺得有些qī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 生涯中惟一見到的情景。夜裡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③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 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卧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型,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麼那隻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④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
⑤開膛破腹半途而止。 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⑥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14、根據拼音寫出漢字:(2分)
憐mǐn ( ) qī蹺( )
15、細讀第①段,完成下列題目:(4分)
(1)從段中找出老獵人「殺生」和「慈善」的具體表現。(各找出一處)
殺生:動作 ;
心理 ;
慈善:動作 ;
心理 。
(2)已經描寫了藏羚羊神聖的跪拜,為什麼在段末還要具描藏羚羊「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2分)
16、第②③段兩次寫到老獵人手在「顫抖」,他為什麼會「顫抖」(2分)
17、請寫出對「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這句話的理解。(3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8—21題(12分)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節選) 西雅圖
①溪流河川中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個倒影,反映了我們的經歷和記憶;那潺潺的流水聲,回盪著我們祖輩的親切呼喚。河水為我們解除乾渴,滋潤我們的心田,養育我們的子子孫孫。河水運載我們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滿載著我們的希望。
②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應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
……
③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空氣和它滋養的生命是一體的,清風給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後一聲嘆息,同樣,空氣也會給我們的子孫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們要照管好它們,使你們也能夠品嘗風經過草地後的甜美味道。
④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沒有了動物,人類會怎樣呢?如果所有的動物都死去了,人類也會滅亡,降臨在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
(背景:19世紀50年代,「華盛頓特區」的白人領袖想購買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領地。本文是根據當時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的回信編譯的。西雅圖對白人很友好,為了紀念他,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為西雅圖。白人居民還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紀念碑。)
18、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2分)
保留( ) 生存( )
19、選文告訴我們要善待 。照管好 ,照顧好 。(3分)
20、閱讀第②段中聯系全文,說說為什麼作者說要像善待兄弟一樣善待河水。(2分)
21、除了這個印第安酋長所述之外,從環保角度還有許多自然物值得我們去善待、照管、照顧的。請選出其中一樣,模仿②③④段的語言風格、內容結構。把「你們」改成「我們」,寫一段仿寫片段。(5分)
我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第二部分:寫作 (共50分,其中5分為卷面分)
21、題目: 的瞬間
要求:(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2)抒寫真情實感。(3)字數500字以上。
題 目 :
C. 初中語文考試反思
時間如流水般淌過,轉眼間考試也已結束,試卷也發下來了.望著試卷上的分數,我驚訝了.因為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數.為什麼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於是,我開始自我檢查.
我平時不上課不認真,地理竟然還沒及格,為此,我想出了幾個辦法.1)在做題前,時刻要記得還有個"";2)解答題時,不要急於下筆,要先在草稿紙上列出這道題的主要步驟,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做下來,不忽略每一個細節,盡量把每一道題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時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這樣就會對大多數題型熟悉,拿到試卷心中就有把握;4)適當做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讓自己不在計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這幾眯,我一定能把考試中的失誤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會盡力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我想僅靠以上幾點還是不夠的,我還就該擁有幾點科學應試技巧.於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幾點.第一點:拿到考卷後,應把考卷整體審視一遍,看一看哪些題比較容易,哪些題比較難.第二點:先從簡單的題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數全部拿過來.第三點:如果有選擇題不會,亂蒙也要寫上一個.因為如果你寫了你就有的機會,總比沒有機會好.第四點:遇到難題,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過.不要死死地盯著那道題,而忽略了別的題.第五點:考完後,認真地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把題目看錯或抄錯.
在下一次考試中,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D. 初中語文測試題
1、假如,你面對一位從地震災區被解救出來的同齡人,他(她)已失去親人和不少朋友,一直處於傷痛和恐懼之中,如果從心理上給予他安慰,你將對他(她)說些什麼呢?(不超過30字)
不要再害怕了,你看太陽在風雨後都會微笑地露初燦爛的陽光。雖然你沒有了親人,但我將成為你的好朋友。想親人一樣關心你。
2、名著往往是「經過時間檢驗和沉澱」的「磨腦子」的書。請從下列名著精彩片段中任選一個,簡要概述出情節的主要內容,並說說對這一情節的體驗或感悟。
一、花和尚倒拔垂楊柳。二、武松斗殺西門慶。三、卡洛飛雪球誤傷老人。四、西西洛看護「爸爸」
(1)精彩片段:武松斗殺西門慶
(2)情節概述 武松為了給自己的哥哥報仇,憤怒地去找西門慶,並在酒樓里大開殺戒。和西門慶激烈打鬥,並砍下了西門慶的人頭來給自己的哥哥武大郎祭祀。
起因:西門慶勾引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
經過:潘金蓮被利用殺害了丈夫武大郎
結果:武松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為哥哥報仇
(3)體驗或感悟:要重情義,兄弟之間不分彼此。
3、下面是一位學生的作文片段,其中有兩處語病,找出並改正過來。
每次聽到洪戰輝的故事,我都非常感動。從洪戰輝身上,使我看到了人間最可貴的東西,那就是「關愛」。因為關愛,我們的社會無時無刻流淌著愛的暖流,處處充滿愛的陽光,人人收獲著愛的果實。
(1)去掉使我看到了人間的可貴的東西中的「使」: (2):在無時無刻後面加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