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來到中學對學習語文的認識作文300字
《談談你對語文學習的看法》語文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我也對語文有自己的看法。韓愈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語文就是一門學習運用漢語的基礎課程,它幫助我們理解漢語語言運用的規律,從而利用文字解決疑惑,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我們都得益於語文的學習,它培養我們的感性,增強我們對於情感的體驗,可以說是一門不可或缺的人生的基礎課。我們每天都要用到語文,向別人介紹一樣東西一件事情的時候就需要用語文來描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是有趣的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我經常看課外書從書中能學到語文寫作方面的技巧與方法,讓自己的作文能寫的生動有趣或者感人.我感謝語文知識幫了我不少的忙,我學會許多成語也知道許多的語法知識,當自己寫了一篇滿意的作文時我就會很快樂,當我看別人寫的很有趣的文章時,我也會跟著開心笑起來,語文用它獨有的魅力在我們的生活無所不在。語文又像我們的朋友,它能幫助我們很多事.當我們不開心時,我們可以通過語文宣洩我們的情感,當我們開心時,我也可以用語文把它記錄下來.當有事想告訴遠方的朋友時,我們可以通過語文寫信寫函表達我們意願,當我們想了解以前的歷史,可以通過古人留下的文字資料,來直接查閱來了解歷史.語文真是我們好朋友。語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即使商場影院旅館等到處都是用文字標記的標題和名字,讓人更容易了解交流省去許多麻煩.語文是我們離不開的朋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方便。
Ⅱ 對初中語文的認識
就是認識更多的字,背誦更多文章,學習語法。。會分析文章。。
對傳統文化印象更深
Ⅲ 我對初中語文的理解6oo字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語文,是什麼?是心中的一泓清泉。
清晨第一縷縷陽光不在樹梢,更不在海天相接的地方,而是在你打開語文書時喜悅的那一瞬間。每天每時每刻,無論學習工作生活,我們都與我們的朋友「語文」歡聚一堂,讓身心得到滋補滋潤,讓靈魂得到升華。
讀語文,讀出了世代英雄豪傑:神機妙算、有勇有謀的諸葛亮;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開創先河女中帝王之武則天;風流才子唐伯虎;精忠報國之岳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范仲淹;用胸脯堵住敵人槍口之黃繼光;在烈火焚燒中掙扎卻一聲不吭之邱少雲……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翻語文,翻開戰爭年代的一幕幕,語文讓我們重返歷史的殿堂,見證了慘痛而崢嶸的歲月。堵住耳朵傾聽,睜大眼睛看去:炮火依舊如巨雷般震響;敵機在上空飛速滑行;子彈從天而降,成群成片;火光四起,死屍遍地,血肉橫飛,戰場沉浸在了一片哀痛之音里……盡管如此,我們的革命先烈仍打下了如此多嬌的江山。翻語文,翻開了抗爭艱辛的一頁,讓我們知道幸福其實來的一點也不容易,讓我們懂得珍惜 ,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品語文,品出了做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品出了人生哲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品出了愛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品出了堅韌不拔的骨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品出了寬容的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更品出了正義之窗「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評語文,它始終是我們心中的一泓清泉,生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語文,我們將如何向別人傾訴我們的內心世界;沒有語文,我們將如何打破宇宙的死寂,讓它布滿生機。語文,讓世間變得與世美好,它架起了溝通的橋梁,讓聲音回盪在天地之間。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Ⅳ 我對語文的認識1500字
《我對語文的認識》
首先語文學科的教育應重視其人文性
不少專家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二者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側面,兩者互相依存,不可機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詞語和句式上兜圈子,語文教育就會失去靈魂,就會成為毫無意義的「排列組合」的文字游戲;脫離語言文字的具體表達與運用,抽象地去講人文性,就會使有血有肉、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變成僵死的教條,無法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潛移默化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人文教育效果。但是,多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的語文教育中,卻往往把這兩者對立起來,片面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其人文性,這是當前語文教育中值得注意的一個偏向。
什麼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為什麼要高度重視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有位著名語文教學專家她指出 「學語文就是學做人。伴隨語言文字的讀、寫、聽、說訓練,滲透著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語言文字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而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它與深厚的民族文化聯系在一起。」——這就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不認清這種人文性,「只片面強調語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對文章肢解,留在學生腦海的只能是雞零狗碎的符號。」而這樣做的後果是「把學生的思維捆綁住了,把活生生的學生變成為『機器人』,把學生的個性、靈氣都給打掉了。」
其次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由於個人生活閱歷不同,思考角度有別,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各異,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不同的看法。因為語文不同於數理學科,語文課的內容是凝聚著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心血的作品,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定義和公式。語文課本身帶有模糊性、多義性,大至課文主旨、段落理解,小至某一句話、某個詞語的含義都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以作出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過分強調標准化考試,必然造成死記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將「思想一致,共同努力」這句話寫成一個成語,標准答案是「同心協力」,若是填「齊心協力」即被判錯;將「刻畫描摹得非常逼真」這句話寫成一個成語,標准答案是「惟妙惟肖」,答案填「栩栩如生」也判錯——就是這類標准化考題存在嚴重弊端的典型例證。這類例子還有很多,尤其是在各種參考書和復習資料中更是比比皆是。正如一位教育家指出「死記硬背……與標准化考試方法有很大關系。標准化試題也叫客觀題,好處是客觀、准確,易於評分,缺點是量大而且死板、機械,容易把學生引向讀死書、死讀書的方向。現在的考試機制是死的,而教師的教學是活的,要注意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引導。
再次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許多教師認為,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我們的作文教學已逐漸形成一種僵化、機械的訓練模式。作文教學本來是應強調平時的觀察、積累、思考,並鼓勵學生用富有個性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真實、准確地表達出來。要鼓勵說真話,鼓勵寫出真情實感,做到「文如其人」。
但是,在考試面前,為了取得好成績,臨近考試,教師忙著猜題,學生忙著背範文,有的學校為了強化訓練幾乎以每天一篇的頻度布置學生作文。於是漸漸地學生的作文幾乎成了假話、假感想、假故事的大全,幾乎所有學生都寫扶殘疾人過馬路、給老師送傘,所有孩子都像收音機一樣說話。他們共同編著同樣的故事,只是換上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然後到老師那裡領一個好分數。有的老師有這樣的慨嘆:「學生的作文千人一面,故事一樣,寫法也一樣,閱卷真是味同嚼蠟」。——當一代孩子不必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不必用自己的大腦思考時,還怎麼談得上觀察力和想像力?!
如上所述,我們在語文教育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性、創造性思維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由於「靈氣」是指思維敏捷、視野開闊、想像豐富和具有創意;而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是創造性思維必不可少的前提。在日常工作中必須首先端正兩個方面的認識:一是關於語言與思維(包括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之間關系的認識;二是關於創造性思維到底包括哪些組成要素(即關於創造性思維結構)的認識。只有在端正這兩方面認識的基礎上,才能找到解決上述根本問題的正確途徑與方法,才有可能真正通過語文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Ⅳ 求對中學語文教育的看法,要1000字
我對現行語文教育的幾點看法目前語文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字詞句教學的刻板和死記硬背,閱讀教學的肢解和模式化,作文教學的言之無物和程序化等,占語文教育的主導地位,仍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打節目。盡管學生學得廢寢忘食,味同嚼蠟,不厭其煩,可這種學習的收獲充其量只是應付語文考試,爭取好分數,而離語文教育的本質要求和目的卻漸行漸遠。並且,語文正陷入一種尷尬的地步:語文正在一天天不被重視,雖說考試列為必考,是個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但學生對語文投入的時間有沒有佔到五分之一、六分之一呢?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是學生課外基本上沒有時間看語文,他們的時間全花在英語、數學、理化上去了。上述如此現象,已成為語文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一、萬重考試為那般——我看教育的本質時下的教育,分分鍾要考試,秒秒鍾要成績,一切的教育活動都在唯分數中進行。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知識,全由分數說了算;教師的水平高低,也是由成績來衡量;學校是否是名校、重點校,還不是分數說了算?正在個性成長的小學生、中學生,所有的想像活動、課外時間和個人空間,全都奉獻給了殘酷的、優勝劣汰式的分數教育。因此應該說,整個教育系統出了問題,它已經不適合時代的步伐,是時候改革一下他的僵化的體制和陳舊的內容了。如今一切的教育活動圍著考試轉,這究竟是位哪般?我想這還是幾千年下來的封建社會式的選才觀在作怪。從古代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高考制度,從本質上是一致的:即人才選拔制度。這種制度姑且不論它在當時有無積極意義,就現在全球高速發展的社會而言,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已成為大眾普遍的意識,如果不改革人才選拔的教育制度,勢必犧牲大部分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這從教育的本質上來看是不人道的——為什麼社會的精英分子的誕生必須以一般學生的前途作為代價?因此,教育的本質是使全體公民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而不是以別人作晉升為精英階層的階梯,從這點來看,我因為否定現在的高考選拔人才的教育制度,從而否定精英教育。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教育應該是大眾的教育,而不是某幾個人的教育。現在新推行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代替以前的《教學大綱》,其實正是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意識的轉變。 1996年國家教育部曾對我國義務教育實施狀況進行調研,結果表明,我國現行的教學大綱要求過高,90%的學生不能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要求。而《標准》中要求:「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標准》是一個「最低標准」,換言之,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每個兒童,著眼於全體兒童發展的「大眾教育」。總而言之,時下最要緊的是推行一種與「大眾教育」相適應的考試評價制度。二、語文課,教師最重要時下討論的教育話題,要麼是優質課,要麼是多媒體網路教學,要麼是教材的重要性,要不然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的詳細說明主要是從權威者到引導者角色的轉變,不管怎麼說,我覺得語文教育活動最重要的環節是教師。相對於其他科目而言,其實科科的老師都很重要。只是我自私點覺得,語文教育的成功及其魅力,非得要有一流的水準的教師才能勝任。否則單講幾首詩,分析兩篇課文,學生就會喜歡上語文課,那就不可能的。而學生要是喜歡上語文課,他們必然喜歡與你進行精神上的交流,這就是語文課與其他課不同的地方。我們在教育他人之時,要明白我們不僅教育他人學習新的知識,而且要明白一個更重要的道理,育人比教授更重要。因此,教師如果只是在行使其教授的責任,那是低級的教師,充其量只是個「教書匠」,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教師,而現在能符合「教師」稱號的有幾何?大概麟毛鳳爪吧?我本人自知水平不夠,只有不斷努力學習,不可掉人遠遠一大截就偷笑了。如何「育人」呢?我們總以為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等,其實如果這樣教育的話,還不如不要教。這是把「育人」變得教條化了,有幾個學生願意接受呢?況且也不能強迫接受,比如說你不愛國也得愛國;明明是一些童真的小孩子,對不懂的事情偏偏要如此教育:「禁止攀登」、「嚴禁踏草坪」、「不準打鬧」等等,如此惡狠狠的教育必然是失敗的。因此,我不認為教師只是處於引導者的地位就行了,教師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應該是最重要的環節。一個充滿愛心但物資貧乏的家庭和一個有權有錢但對子女冷漠的家庭,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誰的人格要健全、身心要健康?這或許是個不好答的問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後者出來的孩子要遠比前者出來的孩子問題多得多:自私、冷酷、貪婪、脆弱、易犯罪等等。換言之,教師對學生的精神上的影響最大。如果一個教師自己的教育精神都處於狹隘、自私和淺薄之中,那麼學生也無法在你身上學到很多,甚至反而是從你身上學到這些壞品質的糟糕結局,卻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教學成績而不自知,以為自己懂得如何教育,這真是最大的悲哀。因此,教師最重要。我們的教育需要有博學而精神世界豐富的教師,怎樣培養這樣的教師隊伍呢?這確實是師范大學的重要任務。而我們身為一線的教師,更加要時時刻刻學習,不斷進取,才會與時代共進步。素質教育需要什麼樣的教師呢?師德和師愛。半個多世紀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師愛思想同面向新世紀的素質教育相比,其實是殊途同歸。這不僅僅是因為現在還有不少教育者並未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更因為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深切感到,培養學生高素質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質,而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就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Ⅵ 我對初中語文的看法 作文 400字
常聽到同學唉聲嘆氣,仰天問到:「我們整天除了學習,吃飯,睡覺,還有什麼?」其實,我們是在生活呀!生活不是形形色色,豐富多彩嗎?我們可以采纈生活中幸福與快樂,編成串兒,揣在我們的心中,作為我們棉隊疲勞,悲傷挫折是的先鋒。快樂是幸福的種子,心存快樂的人,總能品嘗出生活中的味道,那種甜甜的滋味使我們忘卻了學習生活中的枯燥,無聊。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語文課上便是我盡情抒發感情的天地。賦一首不成體統的小詩,作為我們生活的佐餐。詩如下:五兩歡樂,三兩愉快,二兩憂愁,一斤生活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讓自己的思緒在塵世中隨波逐流,盪滌著我這棵求知的心靈,跟隨著老師周遊在古代的歲月里,學習勾踐那卧薪嘗膽的壯志,體會那「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奧妙,稱贊那三國時英雄們的豐功偉績,謳歌那涓流不停的文化小溪。即使我的身體上疲憊不堪,可我的心理卻樂此不疲,快樂的大河是多麼吸引著我這小魚。
朋友們,當你們費勁一般周折,終於解出一道數學題時,難道你們未曾體會到快樂?可你信不信,我的興奮要比你多一點,因為我有自己的快樂人生信條: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人。每當我獲得一次小小的成功時,我的心會激勵我說,年輕人,恭喜你又一次在人生道上披荊斬棘,祛除障礙。你的心裡指數已增到60%,心理承受力50%,望君繼續努力。「我是怎樣的高興,距離成功,我又近了一步。
浩瀚的宇宙令我們咋舌,我相信每個人對此都充滿好奇,曾經編制的夢里也不乏科學家。可我們有深知淵博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現在正建設成功大廈的階梯,接受宇宙的知識,這便是物理。我堅信,只要我們志存高遠,當我們取得進步時,我們會快樂的認為:我與科學家有緣。多麼大膽而又切合實際的設想,我們為自己的將來預定了船票,制定了目標,難道這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
學習英語,我了解到地球另一面人們的文化傳統;
學習歷史,我了解到中華民族過去的光榮與恥辱;
學習地理,我了解到……
朋友們,當您突然發現自己舉止沉穩,語言優美動聽,思維敏銳謹慎,不再是以前那個躁動不安,說起話來驢唇馬口,做事丟三落四的孩子,您不為自己的進步快樂嗎?請快些捕捉幸福,快樂的身影吧,作為我們開拓人生的護衛軍。
生活是一壇酒,因有了快樂,而散發著濃郁的清香;
生活是一棵樹,因有了快樂,而生長的茂盛成蔭;
生活是一汪洋大海,因有了快樂,而流淌的廣袤無垠。
生活因有了快樂,而顯得那麼自然,那麼美好!
Ⅶ 我對語文的認識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它揭示了語文最本質的特點,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1)語文是語言,語言是工具或交際工具,所以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學科。
(2)語文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學科。
(3)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這個觀點已被寫進2001年頒發的《語文課程標准》。
這三種理論都存在下面3個問題。
(1)這三種理論都把獨立於語文學科之外並先於語文學科而存在的語文混同於指稱語文學科的語文,把「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偷換成「語文是什麼屬性的學科」,然後便簡單機械地由語文有工具性或人文性推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學科」、「人文性學科」或「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這樣的思維方法豈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嗎?如果因為語文是交際工具或者說有工具性,語文學科就成了工具性學科,那麼,計算機學科豈不就成了「辦公助手性學科」?歷史學科豈不是要定性為「鏡子性學科」(因為歷史是現實的鏡子)?如果因為語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說有人文性,就必須把語文學科說成是人文性學科,那麼,政治、歷史、音樂、美術等許多學科的性質同語文學科的性質不就完全相同了嗎?
(2)這三種理論都把人們約略明白的東西說得叫人一點也不明白。爭論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無非是要弄清語文學科究竟是教學生掌握什麼對象的課程,即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是什麼。語文學科無非是教人識字、寫字、讀書和寫文章的課程,這是文盲都會脫口而出的。可是現在把語文學科說成是「工具性學科」、「人文性學科」或「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能夠說明語文學科究竟是教什麼的課程嗎?這豈不是「你不說我倒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了」嗎?
(3)這三種理論誰也沒有說清楚獨立於語文學科之外並先於語文學科而存在的語文和語言究竟是什麼。說語文是語言,進而說語言是工具或交際工具,這只是一種蹩腳的比喻,而不是科學的定義,它絲毫也沒有說明語文或語言之所以為語文或語言的本質屬性,就像說電腦是助手或工作助手,絲毫也沒有說明電腦究竟是什麼東西一樣。說語文是精神文化或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不能叫人明白語文究竟是什麼,因為天下任何一門學問、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精神文化或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究竟是哪一種精神文化或人類文化的哪一部分呢?這豈不是如同僅僅說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麼一樣沒有意義嗎?
Ⅷ 對初中語文的一則感受800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不是我的座右銘,但是我把它當作我語文學習的燈塔。條條大路通羅馬,我把它當作我語文學習的司南。擁有了燈塔和司南,一遍一路向前,遨遊在語文學習的海洋里,擷取著智慧的浪花,其樂無窮。
我參加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外出活動。我們分成小組,帶上自製的調查問卷或是問題,來到圖書大廈,或是做采訪,或是了解當前熱門圖書,或是尋找自己喜愛的文學,我們在學習中體驗新奇和自我發現的快感。
我參加朗誦和表演。詩歌朗誦會,平時上課的即興朗讀,語文小劇的排演,讓我逐漸擺脫不敢面對觀眾的那種恐懼心理,在朗朗讀書聲中體會穩重或優美或激昂的意境,或是獨釣寒江雪的至高境界,或是把欄桿拍遍的壯志雄心。我在朗誦中體會到了語文的美麗,在語文中感受到了朗誦的魅力。
我重視平時的積累,特別是文言文的積累。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製作了自己的文言積累卡片,分類明晰,包括通假字文言實詞虛詞文學常識等等,並且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地更新,成為系統的體系。這好比就是一個語文學習的難題庫,或是一個文言文字典。我可以在需要時用最寬的時間找到最准確的信息。這個方法有效的解決了我的文言文的恐懼,讓我的文言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正是這一系列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鼓勵,讓我這個在和海邊撿拾貝殼的孩子窺探到了語文的魅力;讓我的初中四年語文學習充實而快樂,為我今後的語文學習扎實了基礎;讓我找到了學習語文的鑰匙,駕駛航船的舵柄。正是這一系列有效的學習方法,讓我成為了我。
感謝你,語文,是你帶我走進這個絢爛多姿的世界,並賦予了我發現美的眼睛。
Ⅸ 談談你對初中語文學習的認識和理解500字
初中語文學習的幾個小建議,你都知道幾個?
在初中語文學習當中,很多的人都不知道應該怎樣開始,該怎樣學習,硬背嗎?其實現在初中語文學習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句式
3、寫作
對於初中語文來說,一定離不開作為,寫作文的時候需要有參照物,所以我們要對日常的生活環境多多理解,可以了解一下附近的環境以及了解一下平時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都是可以運用到作文當中的,在寫作方式上需要多多注意,不可以讓自己的感情過於暴露,在寫作當中主要的就是內容以及結構,如果寫的過於混亂,老師會認為你的文章很差,所以在日常寫作的時候需要多多的注意.
以上就是初中語文學習的技巧,在使用了這些技巧之後,相信你的分數會有一定的上漲.
Ⅹ 作文:我對語文的認識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伴著被秋霜染紅的楓葉,在沒有月光的夜晚靜靜地流淌……
――題記
語文,披著華麗的衣裳,帶著古人的感慨,款款走來。沒有誰能比過你美麗的外表,沒有誰會用刻薄的語言玷污你聖潔的情操。你是這個世界的唯美,你是人們心中的唯一。你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行色匆匆的人會在你面前駐足凝望你那美麗的風姿。不管是稚氣未脫的孩子,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都會把你放在心裡,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心中清泉來。語文,你微笑著看著這群有智慧的生靈走過春夏秋冬,你用博大的心做成一篇篇圓潤如玉的美文,派天使將它們撒向人間,去撫慰那些灰暗的心靈,去激勵那些獲得成功的人士,去指引那些剛踏上征途的人們,去告慰那些已消逝的靈魂!
語文,你像一條小河,靜靜地流淌。河面上沒有波紋,河水透明澄澈,河底的泥沙如同一個個晶瑩的珍珠,粒粒可數。兩岸的樹為你舞蹈,鳥兒為你歌唱,就連岸邊沙灘上的鵝卵石也為你擺出美麗的圖案。你將水中最清冽的那一部分化作甘露,去浸潤縈繞你的花花草草。鶯歌燕舞,傾吐對你的衷情;枝繁葉茂,宣告你是他們心中的唯一。你用柔情撫慰孱弱的心靈,而心靈便因此堅強起來!
語文,你兼容百家卻也成就了百家。我們相約在校園,你緩緩地飄向站在大榕樹下的我。我們牽手,兩顆心就在此時像天上的明月一樣化作一個完整的圓。我欣賞你的每一個章節:它們就像不同的風景,有時會使我困惑,有時會使我明朗,有時會使我憤怒,有時會使我歡喜。你用不同的風情演繹著多彩的人生。於是,你我相知。我知道,沒有你的世界將黯淡無光,我會用盡最後一點力氣來呵護你美麗的容顏,保持你的墨香。因為你,我吸取了百家的精髓;因為你,我把時間輕松地收藏;因為你,我將永遠銘記美麗時光。百家的思想在你那瘦小的身體里盡顯風流。你慷慨地容納了它們,又將它們全部奉獻給了我,這讓我受寵若驚,於是,你成了我心中頂禮膜拜的神。
語文,我心中的那一泓清泉喲,清冽地洗濯著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