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語文應用典故的古詩句匯總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處:晉王愷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駁」
含義: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聲
出處: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義:泛指各種樂器
典故三:馬作的盧飛快
出處:三國時劉備騎的戰馬
含義:指良馬
《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一:親射虎,看孫郎
出處:三國孫權「騎馬射虎」
含義:作者以孫權自喻
典故二: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出處: 雲中太守魏尚獲罪被赦
含義: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處:天狼星
含義:借指自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典故一:蓬萊文章
出處:指漢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處:建安七子剛健爽朗的詩風
典故三:中間小謝又清發
出處:謝脁清新秀麗的詩風
三個典故的共同含義:作者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並、稱許李雲和自己
《行路難》(李白)
典故一:閑來垂釣碧溪上
出處: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復乘舟夢日邊
出處:指伊尹受成湯重用一事
兩個典故的含義:表達自己不甘消沉,繼續追求的信心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一:懷舊空吟聞笛賦
出處:西晉向秀作的《思舊賦》
含義:表達詩人對受害的戰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鄉翻似爛柯人
出處:指晉人王質
含義:抒發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梅嶺三章》(陳毅)
典故一:此頭須向國門懸
出處:指春秋吳將伍子胥眼懸國門一事
含義:大業未成,詩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義成仁今日事
出處:《論語》「殺身以成仁」;《孟子》「捨生而取義」
含義:指為了真理,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勇於犧牲
《漢江臨眺》(王維)
典故:留醉與山翁
出處:指晉人山簡
含義:作者以山簡自喻
《漁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歸無計
出處: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含義:表現邊關將士的報國激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出處:《淮南子》:「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
含義:希望得到對方的引薦
《別雲間》(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處:楚人鍾儀被晉國關押始終戴著南冠
含義: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猶唱《後庭花》
出處:南北朝時陳後主作的舞曲
含義:這里指亡國之音
Ⅱ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及作用
一、初中必學的八種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反問、反復、對偶(8個)
二、表達效果
(1) 比喻
含義:利用不同事物之間某些相似之處,借一種事物來說明另外一種事物。(本體、喻體要分清)
作用:1.生動形象,凸顯特徵,給人以鮮明的形象;
2.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平淡為生動
3.激發讀者的想像,引起讀者共鳴。
答題模式: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的特點(情景),抒發(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2)擬人
含義:把物當作人來寫,給事物賦予人的動作或情感。
作用:1. 將事物人格化,描寫形象具體,賦予某物人才有的動作或情感;
2.表意豐富,表達生動形象且富有趣味。
答題模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擬人化,賦予他人才有的動作或情感,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特點(情景),抒發了……的情感。
(3)排比
含義: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1.句式整齊,富有美感;
2.增強氣勢,說服力強,
3.便於抒情,感染力強。
答題模式: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有力的寫出了…….的特點,加強文章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強烈的……感情.
(4)誇張
含義:故意言過其實,誇大其辭,對人或對事進行擴大或縮小的描述,一般體現在數字或動作等詞語上。
作用:1.烘托氣氛,加強渲染,給人啟示;
2.引起聯想的效果,更好的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答題模式: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突出強調了……的特點,表達了……的情感,引發想像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Ⅲ 夥伴們你們有初中語文古詩所有用典句的積累嗎!!超級急需,幫幫忙啦!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Ⅳ 初中語文常見的表現手法
在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專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屬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Ⅳ 古詩用典課內課外的有哪些
人教版初中語文古詩詞典故來源、解釋及其作用歸納
古詩詞很講究用典,因為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詩詞的容量增大,表達更生動、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簡意豐的效果.古詩詞中的典故和所要表達的思想常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記典故是我們理解古詩詞的重要途徑之一.現將七――九年級含典故的詩句歸納如下: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
聞笛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聽見有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作《思舊賦》.
爛柯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了.
在詩中的意思和作用:
詩人是借這兩個典故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後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詞人在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徵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詞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鄉與憂國、報國之情交織在一起.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
遣馮唐——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魏尚.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達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略」的.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這里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詞人在這句中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禦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馬作的盧飛快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據《世說新語·汰侈》載:晉王愷有良牛,名「八百里駁」後世詩詞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盧——良馬名.據《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載,劉備在荊州遇險,他所騎的的盧馬「一踴三丈」馱他脫險.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寫了軍旅的生活和表現了抗金將士的英雄氣概.
Ⅵ 人教版初中古詩用典 急!!!!!!!!!
人教版初中語文古詩詞典故來源、解釋及其作用歸納
古詩詞很講究用典,因為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詩詞的容量增大,表達更生動、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簡意豐的效果。古詩詞中的典故和所要表達的思想常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記典故是我們理解古詩詞的重要途徑之一。現將七――九年級含典故的詩句歸納如下: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
聞笛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司馬氏集團而被殺,向秀經過嵇康故居時,聽見有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作《思舊賦》。
爛柯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了。
在詩中的意思和作用:
詩人是借這兩個典故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後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詞人在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徵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詞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鄉與憂國、報國之情交織在一起。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
遣馮唐——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魏尚。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達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說是「主侵略」的。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這里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詞人在這句中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禦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馬作的盧飛快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據《世說新語·汰侈》載:晉王愷有良牛,名「八百里駁」後世詩詞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盧——良馬名。據《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載,劉備在荊州遇險,他所騎的的盧馬「一踴三丈」馱他脫險。
在詞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寫了軍旅的生活和表現了抗金將士的英雄氣概。
Ⅶ 初中語文的所有手法.
一.藝術手法:
1、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