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語文短語分類(並列短語等)並且舉例說明要求簡單易懂。
一).並列短語
詞和詞之間沒有輕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類型:
1)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詞短語)
2)動+動調查研究願意並實行(動詞短語)
3)形+形光輝燦爛庄嚴肅穆(形容詞短語)
4)代+代我和他這樣那樣(名詞短語)
5)數量+數量四面八方千秋萬代三斤五兩(名詞短語)
2.並列短語一般前後可以互換位置,如:工廠、農村,我、你、他。
但有些並列短語是不能前後顛倒位置的,因為它有一定次序。
時間順序:春、夏、秋、冬
大小順序:省、市、縣
年齡順序:老、中、青
邏輯順序:繼承和發展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
語言習慣:男女老少金銀銅鐵油煙醬醋
1.並列短語一般要求詞性相同,但個別也有不同。
如:姐姐和我(名詞+代詞)勤勞、勇敢、不怕苦(形+形+代)
(二)、偏正短語
前偏後正:「偏」修飾、限制「正」。
1)定+中(名、代),如:(祖國)大地(一朵)茶花(前進)的步伐
2)狀+中(動、形),如:[很]好看[獨立]思考[慢慢]地走舊語法:「的」是定語的標志;「地」是狀語的標志。
新語法:統一為「的」。
(三)、動賓短語
動賓之間是支配與被支配、關涉與被關涉的關系。動詞+賓語
賓語是回答動詞「誰」、「什麼」、「哪兒」的。
如:消滅敵人、放下包袱、丟下它、發展生產、進行斗爭、騙取信任、恢復平靜、愛熱鬧、下決心、有幽默感、像珍珠
(四)、動補短語
動+補。動補短語中的補語不能回答動詞「誰」、「什麼」「哪兒」。
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來、引在腦子里
(五)、形補短語
形+補,以形容詞為中心時它的後面只有補語,因為形容詞不能帶賓語。
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志,如:跑得快、走的急、機靈得很、密得不透氣
(六)、主謂短語
陳述與被陳述的關系。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
主語可以回答謂語「誰」、「什麼」;謂語可以回答主語「怎麼樣」
如:覺悟提高、思想解放、陽光燦爛、心情舒暢
特殊主謂短語:名詞做謂語。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國慶節、他中等身材
2. 初中語文一共有哪些語法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 如同志、作家、父親、主人、老李;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 效率、品德、;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春天、現在、立春、星期二、剛才;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頤和園、商店、亞洲、北京;表示方位名稱:上、下、東、西、里、前、內(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1、動作動詞:表動作、行為。如,走 看 說 進行 開始2、心理活動動詞 如,想 愛 恨 怕 希望 喜歡 擔心3、使令動詞:表指使、命令或請求。如,使 叫 讓 派 請求禁止4、能願動詞(助動詞)如,能 會 可以 願 肯 敢 要 應應該(跟動詞、形容詞等組成能願短語。如,能夠解決 )5、趨向動詞 如,來去 上 進 出 回 過 開 上來 起來6、判斷動詞: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當的 「為」等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胖、瘦弱;表示事物性質的:紅、甜、干凈、清楚、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雪白,滾燙,亮晶晶,淚漣漣;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1. 人稱代詞包括三種代詞:
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
第二人稱:你、你們、您、您們;
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別人、大家2. .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如:誰、什麼、哪裡、多少。3. .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
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單、共、光、盡、凈、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齊、一概、一味、統統、總共、僅僅、惟獨等;表示語氣: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卻、、就、幸虧、難道、何嘗、偏偏、索性、簡直、反正、多虧、也許、大約、好在、敢情;表示否定:不、沒、沒有、別;表示時間:剛、恰好、正、將、老(是)、總(是)、早就、已經、正在、立刻、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遠、從來、偶爾、隨時、忽然;表示程度:很、極、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極其、比較、相當、稍微、略微、多麼;表示情勢:彷彿、漸漸、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幾乎、逐漸、逐步、猛然、依然、仍然、當然、毅然、果然、差點兒。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1.表時間:在 於 自自從 從 當 由 趁 隨著 到2、表處所:從 打 朝 向 在 沿著 順著3、表排除:除 除了4、表對象、范圍: 對於 和 跟同 與 替 將 把 關於 被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據 以 憑 本著 用6、表目的、原因:為 為了 為著 因 由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
3. 初中語文有哪些短語句型
短語有以下幾類:並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主謂短語內、方位短語、容介賓短語、的字短語、復指短語、固定短語。
1.搜索並列短語:詞與詞之間有並列關系。
2.偏正短語:前面的詞修飾、限制後面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
3.動賓短語:前面的動詞支配或關涉後面的詞。
4.後補短語:後面的詞補充說明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
5.主謂短語:後面的詞陳述前面的詞,前後有被陳述和陳述關系。
6.方位短語:名詞或動詞後面帶上方位名詞。
7.介賓短語:有介詞和名詞或代詞等結合構成。
8.的字短語:由名詞、動詞、形容詞或代詞等帶上結構助詞「的」構成。
9.復指短語:兩個或幾個詞同指一個對象。
10.固定短語:結構固定的專名或成語。
4. 初中語文古文中所有名詞用作動詞
網路文庫初中中國古典利用單詞短類可下載多看看。周圍的語文課本是不一樣的版本。
5. 初中語文文言文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判斷之時要參照現代漢語的一般用法推斷。具體而言,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 的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在現代漢語中名詞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狀語的,有些名詞在文言文中卻經常用做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於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來引申為慢慢、逐漸。
[小練習]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詞用作狀語的詞語,並加以解釋。
①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雲、.響、景:像雲彩、回聲、影子一樣
②人皆得以隸使之 隸:像對待奴隸一樣
③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舟:用船
④東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東、北:在東邊、在北邊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詞用作動詞
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會直接帶賓語的,但文言文中卻經常出現名詞直接帶賓語的現象,這就是名詞用作動詞。活用以後,名詞變成相關的動詞的意思。如:「始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練習]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動詞的名詞,並解釋之。
①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
②沛公欲王關中 王:統治
③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 敵:攻擊
④買五人之頭而函之。(《五人墓碑記》) 函: 用匣子裝
⑤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縞素:穿孝服
⑥大楚興,陳勝王 王:稱王
⑦范增數目項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質於秦。 質: 做人質
三.名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後,表示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詞作動詞,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長肉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讓……稱王
③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④汗馬功勞
⑤齊威王欲將孫臏 任命……為將
四.名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上賓語後,表示主語把賓語當作是什麼。如:「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中的「師」,就是「以……為老師」的意思。
①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把……當作賓客。
②魚肉百姓 魚肉:以……為魚肉
③孟嘗君客我 客:把……當作門客
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⑤友風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五.動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動詞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語或賓語,有時又受「其」「之」等詞語修飾限制,這使之具有了名詞的特點。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櫓」中的「亡」「北」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敗逃的人。
①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入:產品、收入
②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收獲、心得
③作有利於時,制有便於物者,可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讒、譏:誣陷、嘲諷的話
⑤鉤黨之捕遍於天下 捕:搜捕活動
⑥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收藏、經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
⑦司馬子反渴而求飲 飲:飲料、湯食
⑧少仲尼之聞 問:見識
六.動詞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其發出者是後面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這就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連橫而斗諸侯 斗:讓……爭斗
②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彎腰
③以夭梅病梅為業 夭、病:使……彎曲,使……生病
④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發出聲音
⑤李牧連卻之 卻:使……退卻
⑥中軍置酒飲歸客 飲:使……飲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驚天動地
⑨可燒而走也
⑩焉用亡鄭以陪鄰 《左傳》
?既來之,則安之。
七.動詞為動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因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麼樣。如:「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中的「哀」,就是「為……哀憐」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泣:為動用法,為……哭泣
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死國:為國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喪而伐吾同姓 哀:為……哀悼
④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哀:為……哀嘆
⑤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八、動詞活用作狀語
動詞在謂語前,修飾或者限制謂語。
例如:
登高而招 《勸學》登高在這里修飾後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執刃而立
棄甲曳兵而走
兒懼,啼告母
九、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文中,當形容詞擔任主語或賓語時,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質或特徵,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徵的人或事物。如:「將軍身披堅執銳」中的「堅」「銳」,指的是堅固的鎧甲和銳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據餚函之固 固:堅固的地勢
②曉看紅濕處 紅:紅花
③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紅:綠葉、紅花。
④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夷」「近」:平坦、距離近的地方
⑤小學而大遺
⑥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 「遠近」:天下的人
⑦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高:高處
⑧問其深,則好游者……
⑨常在於險遠。
⑩聖益聖
?亦以明死生之大
十、容詞用作動詞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直接帶賓語時,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質,而是表示相應的動作行為或變化發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中的「窮」,是走到盡頭的意思。
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窮:看盡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 美:贊美
④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此誠雕蟲之戲,不足為多也 多:推崇,贊許
⑥高其直 <促織〉 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愛
⑧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十一、形容詞使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賓語時,它表示附加某種特徵於賓語所表示的事物上,這種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詞使動用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就是「使……變綠」的意思。
①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為奇貨 昂:使……高昂
④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⑥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戰國策》
⑦富國強兵
⑧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俄其體膚……
十二、形容詞意動用法
在文言文中,當形容詞帶上賓語時,它表示主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種性質或特徵。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認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小:認為……小
②予怪而問之 怪:認為……怪
③漁人甚異之 異:認為……奇怪
④貴貨而易土 易:認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為憂患
⑥不恥下問
⑦是古非今
⑧不遠萬里
十三、數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名詞)
在文言文中,數詞往往用來擔當謂語,陳說事情的狀況,或表示具有某個數量的事物。如:
六王畢,四海一 一: 統一(動詞)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貳:背離(動詞
十四、數詞用作形容詞
①余觀乎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一:全、滿(形容詞)
②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專一(形容詞)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專一,不忠誠(形容詞)
十五、數詞用作名詞
1其一犬坐於前 一隻狼(名詞)
文言文詞類活用復習講座(趙自乾).rar
http://www.jxlx.cn/Soft/kjzy/gz/gzywkj/200603/255.asp
解壓,有office 的powerpoint播放
6. 初中語文句子成分
(1)主語:
一般上由名詞、代詞、數量詞、動詞、形容詞或短語充當。主語是一個句子的主題,可以回答「誰」、「什麼」等的問題,例如:
「你」吃飽了嗎?(主語是代詞,你)
「一斤」有十六兩。(主語是數量詞,一斤)
「相逢」何必曾相識。(主語是動詞,相逢)
「孝親敬老」是華人的傳統的美德。(主語是短語)
「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承受思想重負的能力終歸有限啊!(主語是短語)
(2)謂語:
謂語多由動詞、形容詞、名詞、代詞和短語充當。一般上謂語是出現在主語的後面,用以陳述主語。謂語可回答「做什麼」、「怎麼樣」、「是不是」、「有沒有」等問題。例如:
媽媽「米幼蘭」。(謂語是名詞)
他在一場惡夢中「告別」了人生。(動詞)
外婆的健康「如何」?(代詞)
升名「依然低頭不語」。(短語)
(3)賓語:
賓語多用於動詞、名詞、形容詞、代詞和短語充當。賓語一般上出現在謂語後,是謂語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可以回答「誰」、「什麼」等問題。例如:
媽媽正在責罵「弟弟」。(名詞)
我不怕「困難」。(形容詞)
醫院里禁止「抽煙」。(動詞)
他精通「八國語言」。(短語)
有時候一個句子里會有兩個賓語,我們稱為雙賓語。第一個賓語多指人,稱為近賓語;第二個賓語指事物稱呼、行為等,稱為遠賓語。例如:
老師「送」我兩本「書」。
大家嘲笑「他」是「傻瓜」。
他教唆『「年們」「離家出走」。
(4)定語:
定語多由動詞、形容詞、名詞和短語充當。定語在句子中放在主語賓語前,起修飾和限定作用。定語可回答「誰的」、「多少」、「什麼樣的」等問題。例如:
「弟弟」的哭叫聲在街頭就聽到了。(名詞)
「開會」的人都來齊了。(動詞)
「一番冷冰冰」的話,聽了讓人心寒。(短語)
秀花是一個「美麗」的姑娘。(形容詞)
(5)狀語:
壯語可由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副詞和短語充當。一般上是放在謂語前,用來修飾及限定謂語。壯語可回答「怎麼樣」、「何時」、「何地」、「為什麼」的問題。例如:
「昨天」,我在百貨市場碰見他。(名詞)
這款時裝「確實」不錯。(副詞)
小明「終於」盼到了消息。(副詞)
健國「拚命」的追在巴士後頭。(形容詞)
(6)補語:
補語多由動詞、形容詞、代詞、副詞和短語充當。補語多處在謂語或賓語後,起補充說明的作用。補語可以回答「怎麼樣」、「多少」、「多久」、「那裡」等問題。例如:
媽媽氣得兩眼「通紅」。(形容詞)
你的書念得「怎麼樣」?(代詞)
他最近脾氣壞「透」了。(副詞)
考場靜得「很」。(副詞)
主謂賓定狀補都有各自的符號。主語的是在自的下面出現這個=符號。謂語是在字的下面出現這個—符號,一條直線。賓語是~、定語是()、壯語是[]而補語則是<>這個符號。
7. 初中語文詞類活用知識點。
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精華長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並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編輯本段種類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里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願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帶了賓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復復」)變化。
4、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里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1)動詞的使動用法: 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 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游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3)名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5、意動用法:
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 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6、名詞作狀語 1)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2)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例: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
8. 在22日前回答:初中語文,關於語文詞性、語法的一些問題,急!!!!!!!!!!!!!!!!!!!!!
一、實詞:表示實在意義的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
1。【名詞】
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又稱體詞。實詞的一種。如:中國、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親、主人、老李、瘋子、錯兒、孩子們等。
名詞可以分為以下次類:
個體名詞,又叫可數名詞。如:(一本)書、(三朵)花、(五條)河。
集合名詞,不能加個體量詞,與集合量詞或不定量詞"對,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對)夫婦、(一部分)船隻、(一些)車輛。
專有名詞,如:北京、天安門、孔子、長江。
時間名詞,如:春天、上午、現在、立春、星期二、剛才。
處所名詞,如:頤和園、商店、亞洲、北京、中國。
方位詞,如:東、西、上、里、前、內。
名詞的主要語法特點:
(1)不能用"不"來否定,如不能說"不帽子"。
(2)在句中經常充當主語、賓語、定語。時間和處所名詞可以做狀語,如:小李昨天遲到了。
(3)名詞一般不能重疊,只有帶有量詞性質的名詞才可以重疊,如:人、年、天。
2。【動詞】
是表示人、事物的運動或相互作用的詞(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的詞)。
動詞可分為: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能夠帶賓語的動詞是及物動詞,如:吃、打、敲、寫,它們的賓語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也有一部分動詞必須帶賓語,如:費(勁)、顧全(大局)。不及物動詞不可帶賓語,如:咳嗽、休養、畢業。
心理活動動詞。這類動詞可以受"很、太"一類程度副詞的修飾。如:愛,想,同意,贊成,懷疑。
判斷動詞。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斷或肯定。在表示判斷時,"是"後邊的成分是"判斷賓語",例如:"我是中國人。"
能願動詞,又叫助動詞,表示行為狀況的可能性或意願性。例如:能夠 會 可以 應該
趨向動詞,表示趨向性的動作或動作的狀態。如:(堅持)下來,(搞)上去,(走)進。
動詞的主要語法特徵:
動詞可受副詞"不"、"沒"的修飾。
動詞經常作謂語,後面可以接賓語。
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動作時間短暫或"嘗試"的動態意義。如:聽聽、想想,還有:討論討論、吵吵嚷嚷等。
3。【形容詞】
是表示性質或狀態的詞,可分為幾類:
性質形容詞。性質形容詞能受"很"修飾。如:紅,甜,漂亮,干凈,清楚。
狀態形容詞。狀態形容詞不能受"很"修飾。如:雪白,滾燙,亮晶晶,淚漣漣。
形容詞的主要語法特徵:
形容詞一般都能做定語。
形容詞一般不能做賓語。
一部分形容詞可以重疊,如:好好,慢慢,結結實實,雪白雪白。
4。【數詞】
表示數目和次序。表示數目多少的是基數詞,表示次序前後的是序數詞。前者由系數和位數組成。系數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位數包括"十、百、千、萬、億"等。二者合成數詞,如:二,十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數詞一般由基數前加"第、初"構成。數詞中還有分數,小數,倍數,概數。如:三分之二,一點五,五倍,十幾。
5。【量詞】
表示計量單位,又叫單位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兩類。名量詞是人和事物的單位,如:張、本、只、個。動量詞是動作行為的單位,如:次、回、聲、趟。
數詞和量詞經常組合在一起構成數量片語,充當定語、狀語或補語。比如:一張(紙)、三隻(雞)、一下(打響)、跑(三圈)。
6。【代詞】
是有稱代、指別作用的詞。分為三類,代替人或事物名稱的叫人稱代詞,表示疑問點的叫疑問代詞,指示或區別人、事物、情況的叫指示代詞。
1.人稱代詞包括三種代詞:
第一人稱:我、我們、咱、咱們;
第二人稱:你、你們、您、您們;
第三人稱:他、她、它、他們、她們、它們、別人、大家
2.疑問代詞是表示疑問點的,如:誰、什麼、哪裡、多少。
3.指示代詞包括近指的"這",遠指的"那",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合成指示代詞,如:這里、那邊、這陣子、那會兒。
二、虛詞:不表示實在意義而表示語法意義的詞,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
7。【副詞】
1、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表示程度、范圍、時間、頻率、語氣、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極、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極其、比較、相當、稍微、略微、多麼等。
表示範圍的有:都、全、單、共、光、盡、凈、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齊、一概、一味、統統、總共、僅僅、惟獨等。
表示時間的有:剛、正、將、老(是)、總(是)、早就、已經、正在、立刻、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遠、從來、偶爾、隨時、忽然等。
表示頻率的有:又、再、還、也、屢次、常常、往往、經常、不斷、反復等。
表示語氣的有:不、沒、沒有、別、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卻、倒、可、就、幸虧、難道、何嘗、偏偏、索性、簡直、反正、多虧、也許、大約、好在、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幾乎、漸漸、逐漸、逐步、猛然、依然、仍然、當然、毅然、果然、差點兒等。
2、語法特點
副詞一般只同動詞、形容詞相結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麼大"。如果代詞"這樣"、"這么"、"那樣"、"那麼"代替了動詞,副詞也可以用在它們前面,如"已經這樣了"、"就這么著吧"。名詞數量詞做謂語時,副詞也可以同它們結合,如"這兒就三個人"、"今天才九號"。
副詞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做狀語,"機"、"很"可以做補語。如"你太好了"、"他曾經來過"、"味道好極了"。
8。【連詞】
1.連接詞、短語、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邏輯關系。
連接詞和短語的有:和 跟 與 同 或 既 等。
連接短語或句子的有:還是 不但 就是 不管 無論 除非 不論 等。
連接句子的有:要麼 何況 況且 與其……寧可 然後 以致 於是 因為……所以 如果……就 雖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等等
連接詞、短語、句子的有:而 並 並且 而且 或者 等。
連接句群、段落的有:至於 於是 但是 然而 因此 等。
2.連詞是純粹的虛詞,只能在短語、句子、句群中起連接作用,表示被連接的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有幾個連詞在其他場合是副詞,是連詞和副詞的跨類詞,如:就才又 也 還
都 在 不卻等。這幾個副詞只能用在主語之後、謂語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位置比較固定。而這幾個連詞即可用在主語前邊,也可用在主語後邊,位置不象副詞那麼固定。
9。【介詞】:
介詞又叫作前置詞,主要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前面,共同組成"介賓短語",做動詞、形容詞的修飾成分或補充成分,表示處所、方向、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對象、比較對象、排除、范圍、根據等。介詞本身起介紹作用,表示詞語之間的語法語義關系。
介詞可分為:施受動詞,引出施事主體、支配客體的介詞,如:把、被、叫、讓。方式介詞,引出方式、方法、依據、工具,如:按、照、依照、本著、跟隨等。時空介詞,引出起點、經由、終點、所在,如:由、打、從、經過、當。關涉動詞,引出范圍、原因、論題,如:關於、至於、作為、論、就、除。
10。【助詞】:
助詞是附著在詞或片語前後,表示語法意義的詞。助詞都不能單說,一般讀輕聲。
助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結構助詞,包括:的、地、得、所、似的、一樣、一般。
動態助詞,包括:了、著、過、被、給。
約略助詞,包括:們、來、把、等、等等。
11。【嘆詞】:
嘆詞又叫感嘆詞,是表示感嘆或呼喚、應答聲音的詞。
嘆詞可以分為:表情嘆詞和表意嘆詞。前者用於表達個人情意,例如:"唉、糟了!"表意嘆詞用於向別人傳達語意,例如:哼,噓……
嘆詞的獨立性很強,可以獨立成句或充當獨立語。
12。【擬聲詞】:
擬聲詞又叫象聲詞,是模擬聲音的詞,如:轟、嘩啦、劈里啪啦。
擬聲詞經常單獨成句或做獨立成分。擬聲詞還可以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如:"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轟隆隆的開炮聲震撼大地。""小王嗚嗚地苦。""他凍得呲呲哈哈的。""他哎喲一聲叫了起來。
三、詞性辨析:
1)名與動、形的區別:
A.名詞不能重疊。(少數除外如:人人、時時、處處、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疊後表示遍及全部、毫無遺漏。)
動詞、形容詞可以重疊,如:跑跑、想想、討論討論、乾乾凈凈、高高的。
B.名詞不能用肯定否定相疊形式提問。如:國家不國家?
動詞、形容詞可以重疊,如:走不走?說不說?
C.名詞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詞限制)如:不北京。動詞、形容詞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動詞、形容詞的區別:
A.前加"很",一般動詞不能(表示心裡活動的動詞和能願動詞可以加程度動詞)。形容詞多數可以,如:很走×,很好√。
B.動詞重疊:ABAB式,AA式,如:討論討論,看看;
形容詞重疊:AABB式,AA(的)如:乾乾凈凈,高高的。
C.動詞絕大多數能帶賓語,形容詞不能,如:喜歡(你),怨恨(他),愉快(你)×,高興(他)×。
3)副詞和形容詞的區別:
a.副詞不能和名片語合,形容詞可以。如:"一致的意見",不能說"一概的意見"。
b.副詞不能做謂語,形容詞可以。如:"大家的意見一致",不能說"大家的意見一概"。
c.副詞除"不、也許、沒有、未必、一定"等少數外,一般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形容詞可以。
d.副詞不能用肯定否定相疊的方式提問,形容詞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時間副詞和時間名詞的區別:
a.時間名詞能做定語,如:"現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務","剛才的情況"。時間副詞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務","剛剛的情況"。
b.時間名詞做主語,如:"今天星期天","現在是早晨八點鍾","近來很冷";而時間副詞不能做主語,如:"正在是早晨八點整"。
c.時間名詞能同介片語成介賓短語:如:從過去、到將來、在早晨;時間副詞不能同介片語合,如:從曾經、到剛剛。
d.時間 名詞能與"是"構成"XX是XX"的格式,如:"從前是從前"
時間副詞不能。
練習:A.立刻、馬上、正在、早已、從來、即將
B.最近、現在、目前、早上、從前、將來
5).有些介詞與動詞兼類,怎樣區別:
如:在、給、叫、用、拿、比、到、讓、由、朝、往、把、經過、通過等詞屬於兼類詞.
A.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動詞可以。所以一句話中如果有別的詞作謂語(動、形),它就是介詞;如果沒有別的詞作謂語,那它就是動詞。
B.介詞後面不能帶動態助詞"著、了、過",動詞可以。
C.介詞不能重疊,動詞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學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書。
我比你高一點兒。 我們比比。
他給我買了一本書。 他給了我一本書。
別那我開玩笑。 他手裡那著一本書。
6).連詞"和、跟、與、同"與介詞兼類,區別:
A.連詞"和"前後的詞語是並列關系,互換位置基本意思不變;介詞"和"前後詞語不能互換。
B.連詞"和"組成並列短語後可以帶"都";介詞不可。
C.連詞"和"前面不能有修飾語,介詞可以。
D.連詞"和"不能出現在一個句子或一個成分的開頭;介詞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過。
我和弟弟談話。
和弟弟一塊兒去玩的孩子都回來了。
7).兼類詞: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下經常具備兩類或兩類以上詞類的特點、功能而意義上密切相關,這樣的詞就是兼類詞。
兼類詞與同形詞、同音詞的區別:同形詞同音詞意義毫無聯系,是兩個以上的一組詞。
如:把住質量關。(動詞) 把書拿來。(介詞) 拿把菜刀來。(量詞)
開了一朵花(名詞) 花了很多錢。(動詞)
☆如何辨別兼類詞的詞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選我當代表。(名詞) 這代表大多數同志的看法。(動詞)
買了一把鎖。(名詞) 把門鎖上。(動詞)
你要端正學習態度。(動詞)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詞)
怎麼多了一個人?(動詞) 這里人太多。(形容詞)
我們要立個規矩。(名詞) 梅家的小姐很賢惠、很規矩。(形容詞)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詞) 這時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形容詞)
你快點走,跟上我!(動詞)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詞)
年老了,身體不行了。(形容詞) 你怎麼老哭?(副詞)
他買的雨傘是白色的。(形容詞)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詞)
還可以用網路
9. 初中語文文言文,求大蝦詳解
1:3
2:1
3:7
4:4
5:5
6:2
7:1
8:1
方:覆蓋
強: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