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語文教學中怎麼讓學生朗朗讀書課題立項書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教學。一篇好習作,可以瞥見一個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和能力的一斑。而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還沒有真正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很多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師生在作文教與學中苦苦掙扎;二是小學生普遍對作文不感興趣。具體表現為:(1)假話、空話、套話現象嚴重,少的是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利於學生個性健康發展;(2)存在機械地模仿範文,背誦現成文章和「老師出提綱,學生填內容」,不利於開發學生智慧的潛力和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可見,當前的作文教學少的是對學生主體精神的關注,少的是一份對學生的終極關懷。寫作沒有成為生活的真實需要。
針對以上問題和新課程標准最基本的理念,我們摸索出了「快樂作文教學法」。什麼是「快樂作文」?我個人認為:快樂作文是一種理念。一是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二是針對當今的小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怕寫作文,通過一個時段的培養使學生愛寫作文、樂寫作文。三是通過寫作文,能使學生從中得到某種滿足和認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寫作,使作文成為生活需要,成為有趣的快樂體驗,從根本上還小學生作文教學的陽光和藍天。
新課程標准最基本的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基本體現。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自主表達、自由表達,從而實現快樂作文。
我們澮史完小自08年實施「快樂作文」教學以來,效果是明顯的。就拿今年的小考成績來說,我校的語文成績和該鄉的其它完小相比,平均漲副近兩個百分點,我敢肯定,這兩分就是作文分。今年按照局裡的計分辦法,我校採取了「抓兩頭,促中間」的戰略,對學生實行「分層優化」管理,結果在74個畢業生中,180分以上的優生37個,優生率達50%,及格率100%,及格率和我們的問題學生班有直接的關系,這里就不多說了,言歸正傳。
記得那是07年的冬季,教研室組織了一次觀摩學習,陳小娟老師帶隊,我和王更生、呂德生校長每人各領了幾個教師,到臨鋼小學,聽了兩節作文課,聽了他們的介紹,還帶回了兩本作文集。那一次,對我啟發很大。回來我就想,我本人喜歡寫作,何不發揮自己的特長,使我們的學生以閱讀寫作為樂趣,使我們的校園成為書香校園,使寫作成為我們的辦學特色呢。這一個個小計劃開始在我的頭腦中萌發,從08年春季開始,我們就一方面著手寫「快樂作文」的實施方案,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開始審報工作,一方面我給老師們上作文教學示範課,並要求語文老師寫下水作文,將快樂作文教學正式提到議事日程上。08年5月臨汾市組織了一次移動通訊杯書信比賽活動,我校幾乎人與,結果有64人被評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我校被授予優秀組織獎。這一來,大大激發了全校師生的寫作熱情。春天來了,老師們領著同學觀察校園內樹木的變化、各種昆蟲的活動;清明到了,我領著3—6年級同學給烈士掃墓,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過程;寒暑假讓學生寫見聞。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感想自發了。08年12月我校的「快樂作文」被中央教育科研所立項為「兒童快樂作文與語文課程標准深化研究」的子課題,類別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6年度規劃課題。我是這一課題的主持人。本學期我寫了《九龍公園記》《澮史完小乒乓球比賽結束》等五篇下水作文,還把自己曾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過的文章選錄下來,印發給每位教師,供師生們學習參考。其中,我在《德育報》上的一篇講給學生的故事,「只要一秒擺一下」不要說白的道理是,我們每天要懷著一種快樂的心情,做自己應該做的平凡的事情,曾激勵了一大批師生,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工作和學習著。
每次作文我都要求各班把好的習作裝訂成冊,平時3--6年級教室後面都有優秀作文展示區,本周的作文夾上去,等下周作文課講評,這樣同學們可可利用一周時間互看互學,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早晚你漫步校園,會聽到朗朗的讀書聲,課間你徜徉其中,照樣會看到同學們互查互背的情景,這樣每天都有一股清清的書香彌漫著校園,就連開飯前的幾分鍾,住宿生都要積累,或背英語單詞,或記數學公式,或背成語或背古詩文,放學時,各班還要背當日的學習內容。慢慢地打鬧的同學少了,讀書積累的同學多了,「書香校園」的氛圍更濃了。六一節我們的活動主題是「書香校園、放飛希望」,低段的配音古詩文朗誦此起彼伏,中年級的成語接龍一浪高過一浪,高段的「明天我們要畢業」更是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更令人高興的是,我們全校同學參加了09年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有九名同學獲獎,其中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五名,九名教師獲優秀輔導獎。假期組委會還要邀請獲獎同學參加北京夏令營活動,獲獎作品還要結集出版,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不經意間彰顯出了強勁優勢。
對於作文教學我的體會是:四要,四堅持。
四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