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語文課本身世悲慘的人物,類似於童年裡的阿廖沙
中外名著閱讀練習題 1. 對對聯。 上聯:足智多謀,孔明巧借箭 下聯: , 2.「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個回目,其中「豹子頭」指的是 ;「花和尚」指的是 。 3.下面對聯出自哪一部章回體小說?請寫出來。 ⑴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 》 ⑵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 》 ⑶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 》 4.下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與情節,其中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 A、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B、孫悟空——大鬧天宮 C、諸葛亮——三顧茅廬 D、劉姥姥——進大觀園 5. 是印度詩人和作家,印度近代文學的傑出代表, 獎獲得者。著名詩集有《吉檀迦利》《園丁集》《飛鳥集》等。 6.名著內容填空。 (1)寫出魯濱孫在荒島上救人的一個故事名稱(自擬)(6個字以內): (2)寫出魯智深救林沖的故事名稱(自擬)(6個字以內): (3)《西遊記》中「大鬧五庄觀,推倒人參樹」的主要人物是 。 7.根據你對名著的了解答題。 (1)孫悟空大鬧天宮後,回到花果山,在獨角鬼王的提議下,號稱 。西天歸來後,接受如來授職為 。 (2)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後,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對此直言反對,請寫出其中兩人的名字: 、 。 (3)在小人國,格列佛是如何幫助利立浦特國打敗不來夫斯庫國的?(含標點20字以內) 8.下午放學後,李林同學來到學校圖書館,准備借一本文學名著,面對眼前眾多的書,李林不知怎樣選擇,這時,你走過去熱情地向他推薦。請在下列書目中任選一本(部),從作品特點和自己的閱讀感受方面來向他介紹。 備選書目:《童年》《水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格列佛游記》《駱駝祥子》 (1)書名: (2)作品的特點(指作品內容、主題思想、寫作手法、人物形象、語言特點等,可任意選取一點作簡介): (3)自己的閱讀感受: 9.長篇小說《水滸》塑造了眾多的英雄好漢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個人物是(姓名) 。他(她) 的故事家喻戶曉。 10.《智取生辰綱》出自我國古代名著《 》。這則故事中因丟失生辰綱後來被逼上樑山的人物是 。 11.你知道《水滸傳》中魯提轄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後又在野豬林解救了誰嗎?你還能概括一個被解救之人有關的故事情節的名稱嗎?請在下面填空。 被解救的人: 。故事情節名稱: 12.(1)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語言描寫。下面這段話出自 之口。「不喝就滾出去;好心好意,不領情是怎著?你個傻駱駝!辣不你!」 (2)肖像描寫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名人傳》中的一段肖像描寫:「他矮小粗壯,一副運動員的結實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變得格外地嚇人。」「他」指的是 (人名)。 13.請從下面提供的四個情節中,任選一個按要求填表。 ①三顧茅廬 ②黛玉葬花 ③武松打虎 ④大鬧天宮 序號 出自哪一部著作 作者 簡要寫出書中另一個情節(不超過20個字) 14.請從下列名著中任選一部,簡要地寫出你熟悉的一個情節,並說說對這一情節的體驗和感悟。 名著:《水滸》《西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童年》 情節: 體驗和感悟: 15.根據下面畫線句子的特點,再仿寫兩個句子。 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可以使我們獲得很多有益的啟示,充實我們的生活。讀《三國演義》,我們可以領略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采;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生命的意義; ; 。 16.與下列對聯、詩文有關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是:① ② 。 ①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17.按要求填空。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這段文字出自於名著《 》,其作者是 。 18.根據提示完成下列填空題。 ①文學名著中,一些極富個性特點的人物綽號常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水滸傳》中的「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別指的是 和 。 ②歇後語「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兩廂情願的意思。該歇後語是從《 》的故事中演繹出來的。 19.杜甫在追思諸葛亮一生時有詩雲「出師未捷身先,長使英雄淚滿襟」,詩中「出師未捷」所指的事是 。 20.結合你的讀書經歷,選出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被後人敬仰並尊為中國的「武聖」,這位英雄是( ) A、趙雲 B、關羽 C、張飛 D、馬超 21.我愛讀書。我讀吳承恩的《西遊記》,領略齊天大聖 降妖除魔的神通廣大;我讀笛福的《 》,品嘗那個漂流者在荒島上的酸甜苦辣;我讀 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走進保爾柯察金的心靈世界…… 22.《西遊記》共一百回,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至十二回全書的引子,其中第八至第十二回介紹唐僧及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主體。請你簡要概括出第一至第七回的故事(不超過20字) 23.在要求閱讀的課外文學名著中,有許多人物的經歷可以印證「痛苦和磨難造就人」這一道理,請寫出其中一部作品和該作品中的一個主要人物來。 作品名稱:《 》 主要人物: 24.《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藝術形象。請根據你的閱讀體會,說出他令人贊賞的一種精神,並舉例說明。語言要簡潔。 25. 《水滸》中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徵鮮明的外號。 (1)請用一句話寫出《水滸》中你熟悉的故事: (2)請寫出《水滸》中你喜歡的一位好漢的外號,並說出外號表現出的人物的特徵: 26.「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下一塊石頭,被丟棄在大荒無稽崖青埂峰下,後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帶入紅塵,歷盡了離合悲歡」,以上情節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 》。 27.下列作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搭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羅貫中——《紅樓夢》——林黛玉 B.施耐庵——《水滸傳》——魯提轄 C.吳承恩——《三國演義》——曹操 D.曹雪芹——《西遊記》——孫悟空 28.在《水滸傳》中,綽號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稱為「賽諸葛」。 29.語文課開展「走近名著」活動,請接著甲同學的發言,也講述一個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說出書名、人名和有關情節,在敘述中至少運用一個成語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學甲:《水滸傳》中,嫉惡如仇的魯提轄聽了金氏父女的哭訴,毅然出手,三拳打了鎮關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見義勇為的英雄。 你的講述: 30.《紅樓夢》中,有一個女子,她寄人籬下,渴望真摯的愛情,但在森嚴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個就是 。 31.《水滸傳》中,有一個拳打鎮關西,救助金氏父女的英雄。他英勇豪爽,粗中有細,他是 (寫出法名和綽號)。在《三國演義》中,也有一個雖然魯莽,卻粗中有細的人,他曾大鬧長板橋嚇曹將夏侯傑,喝退百萬曹軍,義釋嚴顏,智取瓦口隘。這個人是 。 32.在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還有一個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軍師,他的名號叫 ,出自《 》,請舉出他所為的一件事 。(10字以內) 33.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說《三國演義》中有很多事例足以體現這一特點,如「擺八卦陣」, , 。 34.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國四大古典名著,請選擇其中的一位,寫出與他有關的一個故事的名稱、書名和作者。人物:林沖、諸葛亮、賈寶玉、孫悟空、魯智深、曹操。 35.請寫出源於《三國演義》的兩個成語,並寫出相應的人物及故事。 成語: ,人物及故事: 成語: ,人物及故事: 36.《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有「曹操煮酒論英雄」一段故事,敘寫劉備與曹操之間鬥智斗謀的舌戰,最後劉備巧借驚雷的掩飾躲過一劫。那麼後來劉備是怎麼離開曹營的呢?請用一、二句話概述之。 37.請從《水滸傳》里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人物,並簡要說明理由。 38. 反映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的一部長篇小說叫《 》,作者是「人民藝術家」 。他用北京市民的口語塑造了一位老實、健壯、堅忍的農民 。 3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 (國家)的 ,這是被千千萬萬青年人所熱愛的小說。其中主人公 是一個無產階級英雄形象。 40.《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古代小說之一,故事情節曲折精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歷來深受讀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喜愛。你最喜歡小說中的哪個人物形象?請簡要說明理由。 41.給下列相應的作家與作品連上線。 《簡愛》 (英)喬納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記》 (法)羅曼羅蘭 《名人傳》 (法)儒勒凡爾納 《海底兩萬里》 (英)夏洛蒂勃朗特 42.有人曾見過一副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運合寫悼念魯迅的輓聯,但由於其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上聯:譯著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 。 下聯: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中外名著閱讀練習題參考答案 1、藝高膽大,悟空勇斗魔。(義蓋雲天,關羽私放曹。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2、水滸,林沖,魯智深。3、⑴西遊記,⑵三國演義,⑶紅樓夢。4、C。5、泰戈爾,諾貝爾文學。6、⑴智救星期五,⑵大鬧野豬林,⑶孫悟空。7、⑴齊天大聖,斗戰勝佛。⑵武松、李逵、魯智深。⑶格列佛把敵國的戰艦拖入利立浦特國的港灣。8、略。9、武松,景陽岡打虎。10、水滸,楊志。11、林沖(林教頭),誤入白虎堂、風雪山神廟、守護草料場、被逼上樑山、火並王倫、活捉扈三娘等。12、⑴虎妞,⑵貝多芬。13、如①《西遊記》,吳承恩,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4、略。15、如;讀《西遊記》,我們能學到孫悟空的疾惡如仇;讀《格列佛游記》,我們了解了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朽與罪惡;讀《童年》,我們體會到當時俄羅斯下層人民生活的苦難;讀《水滸》,我們感受到什麼是義蓋雲天;讀《紅樓夢》,我們能體會到封建社會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16、⑴聊齋志異,⑵三國演義。17、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18、⑴魯智深、吳用。⑵三國演義。19、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北伐曹魏)。20、B。21、孫悟空,魯濱遜漂流記,奧斯特洛夫斯基。22、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等故事。23、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名人傳》,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童年》,阿廖沙等。24、疾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三打白骨精,熄滅火焰山等。25、⑴如:教頭風雪山神廟。⑵如:智多星吳用,足智多謀。26、紅樓夢。27、B。28、吳用。29、《西遊記》中,桀驁不訓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攪亂瑤池蟠桃會,偷老君爐里的靈丹,玉帝亦無可奈何。他真不愧是一位英勇無畏的英雄。30、林黛玉。31、魯智深,花和尚;張飛。32、智多星吳用,水滸傳,智取生辰綱。33、空城計,草船借箭。34、如:孫悟空大鬧天宮,《西遊記》,吳承恩;曹操煮酒論英雄,《三國演義》等。35、三顧茅廬,劉備三請諸葛亮;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人在曹營不獻一策。36、借領兵攔截袁術之機脫身曹營。37、如:魯達,他疾惡如仇,專好打抱不平。為了救金氏父女,他三拳打了鎮關西;為了救林沖,他又大鬧野豬林。38、駱駝祥子,老舍,祥子。39、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保爾柯察金。40、孫悟空疾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他敢於大鬧天宮,玉帝亦無可奈何。為了除魔,他又三打白骨精。41、《簡愛》-(英)夏洛蒂勃朗特,《格列佛游記》-(英)喬納森斯威夫特,《名人傳》-(法)羅曼羅蘭,《海底兩萬里》-(法)儒勒凡爾納。42、吶喊。
❷ 初中語文學過的文學形象中,有哪個人物的臉或手令人
《魯濱遜漂流記》是根據真人真事加以改編創作的。年9月,一個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被船長遺棄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島上,在這個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度過了四年零四個月。當他被發現時已成了一個野人,甚至忘記了人類的語言。塞爾柯克的傳奇經歷引起公眾的關注,報紙上也刊登了一些關於塞爾柯克在荒島上的孤獨生活的情況。笛福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已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已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在他快年屆六十時創作了這部妙趣橫生、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傳記體小說,為自已博得了「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美譽。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出身於中小資產階級家庭,一生的主要活動是經商,同時還從事政治活動。在政治、經濟方面的著作中,他最早提出了「自由貿易」的理論,並向政府提出奪取和開發殖民地的辦法。他先後兩次破產,因言論關系被判枷示三次,還曾三次被捕。 笛福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他小說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中下層人物,這是英國小說創作中的新因素,後來到了19世紀,這些人物的命運就成了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描寫的主要對象。除《魯濱孫飄流記》以外,笛福的主要作品還有小說《辛格頓船長》、《摩爾?弗蘭德斯》以及若干傳記和游記。《魯濱孫飄流記》
❸ 初中語文《駱駝祥子》中的人物關系如何辨析
主要人物
祥子
十八歲,身材高大,年輕力壯的洋車夫。為全書靈魂人物。祥子是個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許多優良的品質。他善良純朴,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性和堅韌的精神,但他也不講理,滿嘴謊話,好佔便宜,還出賣人命。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蘊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貫要強和奮斗,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但祥子被舊社會摧殘壓迫,他的願望一次又一次地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打破。祥子的悲慘生活深深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反映了當時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虎妞
車廠老闆劉四爺的女兒,三十七八歲,虎妞是一個流氓資本家的性格鮮明的女兒,她長得虎頭虎腦,外表醜陋,小說中說她像一個大黑塔,不講仁義,粗俗兇悍。她在書中是一個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個財主的女兒,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車夫的妻子,待人潑辣,用祥子的話來說,她做哥們兒好,但難把她當作一個女人看待,對外人她不講理,但是對祥子,她的確是真心愛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親剝奪的青春。
劉四爺
六十九歲。人和車行的老闆,為人苛刻,祥子的僱主。舊社會的袍哥人物,改良辦起了車場,為人耿直,性格剛強,從不肯在外場失面子。因為愧於女兒虎妞,凡事都讓她幾分,可他實在不願辛苦成果被祥子繼承去,就跟女兒鬧翻了,後來變賣了一些車享福去了。直到祥子偶然拉他才知道女兒死了,真正感到了孤獨。
曹先生
祥子的僱主,愛好傳統美術,因為信奉社會主義,所以待人寬和,被祥子認為是「聖人」。由於當局說他教書時的思想過激而被認為是革命黨,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風頭又回到了北平。後來又願意幫助祥子重新生活。
高媽
心地善良、為人要強的老媽子,樂於助人,經歷了不幸,學會了在舊社會最底層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開導祥子,是一個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善良、質朴,生活教會了她在社會上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細有心眼,是適應了舊社會的為數不多的勞動人民。
老馬
一個一輩子要強,最後無法拯救自己小孫子的車夫。他是將來的祥子的縮影,性格要強,身強力壯,但是沒有保住小孫子,眼睜睜看著小孫子死在了自己的懷里。隨後,他把這輩子的所有財產——一輛破車給賣了,最後只能靠賣點東西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樣無法擺脫命運,最後悲慘的死在街頭。
小福子
一個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親賣給了一個軍官,軍官被調走後她又回到了娘家,母親已被父親打死,父親又酗酒成性,家裡沒有經濟來源,看著兩個弟弟挨餓被迫走上了賣身的道路。最後被父親賣到了窯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殺了。
二強子
一個自暴自棄的車夫,把自己女兒賣了買了車,又風光了一陣,等錢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發脾氣,結果將自己的妻子打死了,賣了車辦完事,又開始拉車,天天喝的爛醉,家裡的兩個孩子也不管。女兒回來後,還逼著女兒賣身養活一家人,時常回家找女兒要錢,要了錢又去喝的爛醉。
拓展資料:
《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於1936年發表在雜志《宇宙風》。
《駱駝祥子》描寫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個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說大量應用北京口語、方言,還有一些老北京的風土人情的描寫,是現代白話文小說的經典作品。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中國北平城裡的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
祥子來自農村,是個破產的青年農民,勤勞、純朴、善良,保留著農村哺育他、教養他的一切,卻再也不願意回農村去了。從農村來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是祥子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憑著勤勞和堅忍,他用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但剛拉半年,車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祥子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可是,還沒有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泡影。
當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好景不長,因虎妞死於難產,他不得不賣掉人力車去料理喪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徹底破滅了。再加上他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連遭生活的打擊,祥子開始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不再像從前一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開始游戲生活, 吃喝嫖賭。為了喝酒,祥子到處騙錢,墮落為「城市垃圾」。最後,靠給人干紅白喜事做雜工維持生計。祥子由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底層勞動者淪為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它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❹ 初中語文課文中身世悲慘的人物
我的夢,中國夢
人人都有夢,全中國的中華兒女都有夢。人人的夢想想各不同,有的想當想當對錢學森一樣偉大的科學家,有的想對祖國奉獻自己汗水的結晶..........我的夢想和別人不同,那就是先考清華數學系以後當一名會記,然而,一個目標,不是光能說出來就可以隨隨便實現的,必須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汗水。 從小就聽說當會記一個月能掙好多錢,說以從小我的心裡就萌生了這個念頭。長大以後我才知道,要當一個會記必須要先上號數學課,把數學基礎知識扎實了。可是我的數學基本卻不是太好,之後,就便的越來越不好,我一定要好好讀書,爭取當一個會記。考上清華又是許多人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所以我准備先考清華,後讀會記, 我覺得中國夢就全中國的夢,我們肯定希望中國軍隊越來越強。可我希望,中國的教育能進五百強,希望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好,中國越來越強大。
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 趙潁
❺ 初中語文教材人物肖像描寫片段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鄧稼先,音樂巨人貝多芬,王幾何這些課文裡面都有。
❻ 初中語文常識題,要有人物,和背景的
詩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詩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盛唐大詩人,號稱「詩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1962年,杜甫誕生1250周年時,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詩魔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鄴(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二十六年(800)29歲時中進士,先後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後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還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裡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於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做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應驅逐出京。於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諭詩。
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打擊,他說自己是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後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後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奪利,明爭暗鬥;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於是他極力請求外放,穆宗長慶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滿後任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七十歲致仕。比起前期來,他消極多了,但他畢竟是一個曾經有所作為的、積極為民請命的詩人,此時的一些詩,仍然流露了他憂國憂民之心。他仍然勤於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經疏浚李泌所鑿的六井,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他在西湖上築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並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刻在石上,告訴人們如何蓄水泄水,認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時」, 就不會受旱災之苦了。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親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詩人,在這種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讀書十分刻苦,終成詩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於家境貧困,不能經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台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宇航局、琴侶一起游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遊過。
詩佛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濟),遂為蒲人。他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後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業,遂與好友裴迪優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服葯佯為□疾,仍被送洛陽,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後,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後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王維詩現存不滿 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寫作山水詩的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因而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舊唐書·王維傳》說代宗時王縉編次王維詩 400餘篇。又王縉《進王右丞集表》雲編次王維詩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麻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後歸陸心源□宋樓。北京圖書館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詰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據以影印出版。元刻有劉須溪評點《王右丞集》(詩集) 6卷,《四部叢刊》據以影印,其中已雜有錢起、盧象、崔興宗等人作品。明人顧起經有《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附文集4卷,這是現存最早的王維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除箋釋全部詩文外,並附評語,對於作者可疑的詩歌加以說明,間有考訂;又收輯有關王維生平和詩畫評論的資料,作為附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於1961年將趙注本重加校訂,排印出版。又鄭振鐸曾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用趙殿成注本等四種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庫》中。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顧起經注本和趙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王維年譜。今人陳貽□有《王維生平事跡初探》一文,後附《王維簡要年表》(載《唐詩論叢》)。
詩鬼
李賀(790~816)
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祖籍隴西,生於福昌(今河南宜陽)昌谷,後世稱李昌谷。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但家已沒落。青少年時,才華出眾,名動京師。父名晉肅,因避父諱(晉、進同音),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鬱,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李賀一生以詩為業,其詩可分為4類。①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此類詩有的直陳時事,有的借古諷今。名作有《雁門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這類詩中,五古、七古較少,多為樂府詩。或借舊題,或創新題 ,大都凝練絢麗 。也有的含義隱晦,如《金銅仙人辭漢歌》。②個人發憤抒情。這類詩有個人失意困頓、疾病纏身的消沉和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嘆,也有「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無主」,「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情壯志。③神仙鬼魅題材。這類詩曲折表現他對現實的厭惡和否定。後人因此稱他為鬼才。④詠物等其他題材。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賀詩想像豐富奇特,幽深奇譎,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富有浪漫氣息 。但也有少數明白易懂的詩 ,他擅長短篇,《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稱為長吉體。他多寫古詩與樂府,近體很少,無七律。他的詩借鑒了齊梁宮體詩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由於太注意雕琢,有的詩往往詞意晦澀,堆砌詞藻。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
詩豪——劉禹錫
補充以下 還有詩豪,詩囚
詩豪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生於嘉興(今屬浙江)。貞元九年(793)中進士,登博學宏詞科。翌年舉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永貞元年(805),因輔助王叔文進行政治革新,先貶連州刺史,加貶朗州司馬。後回京,又貶連州刺史。歷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
洛陽任職。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後出蘇州、汝州、同州刺史。開成元年(836),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臨終前撰《子劉子自傳》。
詩現存800餘首。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其諷刺詩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擊鎮壓永貞革新的權貴,涉及較廣的社會現象。晚年所作,風格漸趨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歌頌平叛戰爭的詩,以《平蔡州》三首、《平濟行》二首最著名。尤其前者,在劉詩中有重要地位。劉詩中寄託身世和詠懷古跡一類,歷來為人稱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富於哲理意味。《西塞山懷古》、《烏衣巷》則精警超邁,韻味深長。他與白居易、令狐楚的唱和應酬分別編為《劉白唱和集》、《彭陽唱和集》。本集中還有送僧詩一卷。劉詩取境優美,精練含蓄,韻律自然富於音樂美。其律詩、絕句、古詩俱佳。七言樂府小詩吸取民歌曲調優點,音調瀏亮,節奏鮮明,適於入樂。就連《平蔡州》一類古體,也具民歌的音樂美。一些六言詩和新體詩句式、節奏、用韻都與律詩不同,逐漸向長短句演變,適於配樂歌唱。此外,劉禹錫還按《憶江南》曲調填詞二首。
劉禹錫是古文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劉文以論說文成就最大。一是專題性的,包括哲學、政治、醫學、書法、書儀等方面。二是雜文。劉禹錫的散文與其詩歌一樣,辭藻瑰麗,題旨隱微。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文集》、《劉禹錫集》。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和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今人卞孝萱有《劉禹錫年譜》。
詩囚
孟郊和賈島長年生活在窮苦潦倒之中,雖然都曾得到過當時韓愈的獎掖與資助,但並沒使他們擺脫現實生活的困頓。所以在他們的詩中象"淚"、"恨"、"死"、"愁"、"苦"這樣的字眼隨處可見。所以有詩囚之稱
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隱居河南嵩山,四十多歲才中進士,只做過縣尉一類的小官。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格。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貧困,曾游兩湖、廣西,無所遇合,屢試不第。46歲始中進士,50歲為溧陽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孟郊專寫古詩,現存詩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詩反映現實,揭露藩鎮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心人民疾苦,憤慨貧富不均,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骨肉深情,如《遊子吟》、《結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台》、《峽哀》、《游終南山》等;有的寫仕途失意,抨擊澆薄世風,如《落第》、《溧陽秋霽》、《傷時》、《擇友》等,還有的自訴窮愁,嘆老嗟病,如《秋懷》、《嘆命》、《老恨》等;而「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詩藝術風格,或長於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這兩種風格的詩,都有許多思深意遠、造語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詩過於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唐人張為稱他的詩「清奇僻苦主」,而蘇軾則稱「郊寒島瘦」。後來論者把孟、賈二人並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有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夏敬觀、華忱之均著有其年譜。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並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
❼ 初中語文人物性格詞語
活潑可愛
普普通通
內向害羞
外向開朗
心地
善良
聰明伶俐
善解人意
風趣幽默
思想回開放
積極進取
小心謹慎答
鬱郁寡歡
正義正直
悲觀失意
好吃懶做
處事灑脫
疑神疑鬼
患得患失
異想天開
多愁善感
淡泊名利
見利忘義
瞻前顧後
循規蹈矩
熱心助人
快言快語
少言寡語
愛管閑事
追求刺激
豪放不羈
狡猾多變
貪小便宜
見異思遷
情緒多變
水性揚花
重色輕友
膽小怕事
積極負責
勇敢正義
聰明好學
實事求是
務實實際
老實巴交
圓滑老練
脾氣暴躁
慢條斯理
誠實坦白
婆婆媽媽
❽ 初中語文素材 有關歷史人物
呵呵,其實你自己給以去網路查一查關於詩人的詩句。然後根於他們的詩句寫一篇作文。開頭引用古人說的話,中間用一些華麗的辭藻修飾,最後一點題,這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如果要描寫鄭燮這一位詩人
可以開頭說「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鄭燮大詩人寫的一首《竹石》。鄭燮是人借描寫紮根在石縫中的主子的堅韌勁拔,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那種堅韌勁拔、不畏艱險、剛正不阿的品質。
然後中間就可以介紹他了。我就不給你打高搞。我給你找了一些資料(這些資料裡面有描寫他剛正不阿的品質):
我就不給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鄭板橋出身貧寒知識分子家庭,幼年喪母,賴後母撫養。少年時從學於鄉先輩陸震,20餘歲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鄉試中舉,乾隆元年(1736)中進士。七年出任山東范縣知縣。一年後調任濰縣。十三年,乾隆皇帝弘歷東巡至泰山,他為書畫史。十八年因請賑得罪大吏而罷官。他書畫上常用的印章印文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乾隆東封書畫史」,「七品官耳」等,可說是其生平的紀實。
鄭燮為政有幹才,痛恨官場腐敗作風,同情底層群眾。在濰縣任上的頭兩年,適逢山東大災荒,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痛景象,鄭燮採取應急措施,不及申報上司批准,動用官倉糧食借貸給飢民,秋後災情仍重,他又焚燒了所有貸券,採取以工代賑辦法,修城鑿池,招徠遠近災民赴工就食;責令邑中大戶開廠煮粥和積粟之家平糶囤糧,使飢民得以度過災荒。但這些措施,卻觸犯了豪紳富戶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誣罷職。他離濰縣時,囊橐蕭然,僅有圖書數卷,百姓痛惜挽留,甚至為其立生祠。鄭燮性格曠達,不拘小節,喜高談闊論,臧否人物。當時即被人稱為「狂」和「怪」。罷官後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你打搞了。
最後一點題:鄭燮那種剛正不阿的品質是我佩服。
❾ 初中語文人物性格詞語
活潑可愛 普普通通 內向害羞 外向開朗 心地
善良
聰明伶俐 善解人意 風趣幽默 思想開放 積極進取版
小心謹慎 鬱郁寡歡權 正義正直 悲觀失意 好吃懶做
處事灑脫 疑神疑鬼 患得患失 異想天開 多愁善感
淡泊名利 見利忘義 瞻前顧後 循規蹈矩 熱心助人
快言快語 少言寡語 愛管閑事 追求刺激 豪放不羈
狡猾多變 貪小便宜 見異思遷 情緒多變 水性揚花
重色輕友 膽小怕事 積極負責 勇敢正義 聰明好學
實事求是 務實實際 老實巴交 圓滑老練 脾氣暴躁
慢條斯理 誠實坦白 婆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