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廣東中考語文最新考試考綱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結合我市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考試說明。
一、命題原則
1.命題以《語文課程標准》所規定內容範圍和學習程度的要求為依據。
2.命題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觀念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利於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3.命題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既要考查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考查學生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在語文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和審美活動。
4.命題要加強與社會和學生生活的聯系,切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試題要體現科學性、時代性、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及適當的選拔性。
二、考試范圍
考查《語文課程標准》「課程目標與內容」中第四學段規定的內容。其中文言詩文的背誦默寫只考查《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中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閱讀材料一部分來自教材上的課文,范圍是《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另一部分來自課外。考查現代文閱讀的閱讀材料一律來自課外。
三、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積累與運用
1.認識3500個常用漢字。能記准字形、讀准字音、了解字義,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正確運用漢字;書寫漢字規范,不寫錯別字。
2.能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辨析詞語的意思,能正確使用詞語;能修改病句,能正確運用句子恰當地表情達意。
3.能根據語言環境恰當地辨析、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八種修辭方法。
4.掌握《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中推薦的7~9年級的背誦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語文課程標准》「附錄」部分建議閱讀的課外詩歌散文作品及作者;長篇文學名著及作者。
5.能正確默寫本考試說明規定范圍內的文言詩文,能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二)閱讀
1.現代文閱讀
(1)能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特點進行閱讀,了解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有較快的閱讀速度。
2. 人教版初中語文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初中語文學業水平考試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終結性考試,目的是全面、准確地反映初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所規定的學業水平。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二、命題依據
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及本考試大綱。
三、命題原則
1.以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為指導,以我市初中語文教學實際為依據,以本屆初中所用語文教材為主要參考內容,以近三年我市語文中考試題的難易程度為基本標高,以水平測試與能力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力求使品學兼優的學生能夠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2.命題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不僅要考查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還要關注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的情況以及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
3.要重視考查語言文字的實際運用能力,關注語言文字這一特殊信息載體的人文價值導向,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和審美活動,體現語文學科特有的靈性和生氣。
4.試題中要選用適當比例的課外語言材料,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狀況。選文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性。
5.試題應符合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通過測試發現學生的潛能。
6.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這類試題不規定統一的標准答案,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做出自己富有個性的解答。
四、考試范圍
《語文課程標准》中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根據人教版統編教材內容,確定中考語文科考試范圍。
五、內容目標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中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1、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識記 A
①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②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表達應用 E
①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②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③辨析並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結構混亂、表意不明。
④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⑤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⑥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常見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⑦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准確、鮮明、生動。
2、文學常識
(1)識記 A
①識記教材中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識。
②識記教材文學名著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
3、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三個年級古代詩歌)。
(2)理解 B
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之、其、是、爾、何、孰、安、者、而、雖、乃、且、也、則、焉。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
④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C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4)鑒賞評價 D
①鑒賞古代詩文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詩歌意境。
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現代文閱讀
甲、論述類文本閱讀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乙、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C
①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②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①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②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③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②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③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丙、 實用類文本閱讀
了解新聞、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3)探究 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②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5、寫作
能寫生動、具體、感人的記敘文。
表達應用 E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1)基礎等級
①符合題意。
②符合文體要求。
③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④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⑤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⑥標點正確,書寫工整3分,不寫錯別字3分(錯3個扣1分,重復的不計,最多扣三分。書寫工整、美觀3分;書寫清晰、工整2分;書寫整齊,無塗改1分)。
(2)發展等級
①深刻
透過現象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②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③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④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六、考試時間與形式
1.閉卷、筆試。
2.考試以能力測試為主,水平測試為輔。
3.考試時間120分鍾,賦分120分。
七、試卷特點與難度
1.試卷基本特點
(1)試卷整體結構與2016年5月適應性考試卷型基本相同。默寫填空和語言運用題將設選做題。
(2)試卷主體板塊為第一卷選擇題31分和第二卷主觀題閱讀與寫作89分。
(3)客觀題31分約佔全卷分數的26%,其餘為主觀題。
(4)保留學科綜合性,增加開放性試題。
2.試卷難度及比例
(1)整卷難度值預設為0.65。其中難度值大於0.7的試題約為20%,難度值在0.60-0.65之間的約為65%,小於0.60的約為15%。
(2)作文50分,不設審題障礙,內容開放
八、卷型結構
板塊安排。2016年中考試卷仍按三大板塊安排考查內容。第一板塊以基礎知識考查為主兼及運用。第二板塊主要考學生閱讀能力,試題多為理解運用方面的內容。第三板塊作文。作文只考一篇大作文。原則是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做完試卷,考出較好的成績。
九、試卷部分知識點和考點要求提示
1.積累:主要考查學生背誦默寫掌握情況,內容以課內古詩文為主,兼及常見成語、熟語、諺語、歇後語等。
2.見識:常見的社會熱點問題、重要的宣傳口號,特定的圖畫、標志,不能遺忘的重大事件。
3.拼音:熟悉拼音方案,了解普通話的基本常識,會依拼音寫漢字和給漢字注拼音。
4.字詞:會使用字、詞典。了解漢字的部首結構和演變形態,能寫一手美觀工整的好字。掌握詞語的基本構成形式,能正確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能區分詞語的詞性特點,正確運用詞語組詞造句等。
5.句子:掌握句式變換的多種形式,如單復句變化,句式的語氣變化,句子的長短整散變化等。
6.標點符號:常見常用的標點符號。重點掌握問號、破折號、引號、括弧、冒號等。標點符號在作文中考查。
7.文章閱讀:①以課本外當代的一些時文美文為考查內容,擬題時重點突出閱讀、理解能力的內容。②古文考查以教材內容為主,多考查對文章或語段的理解,句子的翻譯,對常見實虛詞的古漢語語法現象簡要分析,了解文章或語段的主要含義,品析美點,簡要評價古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
8.詩歌欣賞:題型與2016荊門5月中考適應性語文試題考卷中呈現的考查內容相類似,2016年選出課本中的45首詩詞作為中考詩歌鑒賞篇目的考試范圍。。
9.綜合性學習題:形式與以往荊門中考卷中呈現的考查相類似。注重語言的正確、優美及合乎事實與情理。加強材料分析與信息提煉、圖表觀察與分析、口語交際與表達、各類突出熱點的綜合性學習。
10.作文:要求寫人形象鮮明,寫事內容具體,寫景生動形象,評述有理有據。記敘文務求生動,議論文不講空話大話,說明文條理清晰。作文側重記敘文的寫作,以命題和話題作文為主,鼓勵思維創新。下列記敘文與議論文的評價標准,供寫作時自我參考。
3. 2019年廣東中考語文考綱中古詩考試范圍
語文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章或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是語言文字。語言包括口頭內語言容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而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
4. 求2019年廣東語文中考考綱最新
廣東復省2019年語文中考的試制卷結構,分值,題型等基本保持穩定,但為了適應我省本屆初中畢業生使用的部編版和語文版(修訂版)兩套教材內容的差異,將根據課程標准對附錄中文言文,古代詩歌背誦篇目以及調,對部分篇目標上*號,不作為2019年考試范圍。
現將排除標*號後的考試篇目刊登如下:
(一)文言文背誦篇目
1.孔子語錄*論語+
2.魚我所欲也*孟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4.愚公移山*列子+
5.曹劌論戰*左傳+
6.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7.出師表 諸葛亮
8.桃花源記 陶潛
9.與朱元思書 吳均
10.三峽 酈道元
11.雜說(四)韓愈
12.陋室銘 劉禹錫
13.小石潭記 柳宗元
14.岳陽樓記 范仲淹
15.醉翁亭記 歐陽修
16.愛蓮說 周敦頤
17.孫權勸學 司馬光
18.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19.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5. 中考語文考綱的150個實詞都要求全部掌握嗎
考綱里的基礎都是需要掌握的,因為基礎部分就是從考綱里選擇的,也是唯一你可以把握住的分數,文言文實詞也一樣,精
不會考課外的,肯定是考察學過的內容
銳。
6. 上海中考語文考綱在哪有賣
2011上海中考語文考綱
一、考試性質和命題指導思想
上海市初中畢業語文科統一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它的指導思想是有利於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推進中小學課程改革,有利於促進初中教育教學改革,有利於切實減輕中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在高中教育階段的可持續發展,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初中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各類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考試對象為2011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幾年制義務教育學業的九年級學生。
二、考試目標
依據《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試行稿)》(2004年10月版)規定的六至九年級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與要求,確定以下考試目標。
1.現代文閱讀能力
(1)能正確書寫3500個常用漢字。
(2)能運用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等11種標點符號。
【2010:能運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11種標點符號】
(3)能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辨析同義詞和反義詞,領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4)能識別和運用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等4種句式。
(5)能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讀懂文章的內容。
(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說明文(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記敘文(順敘、倒敘、插敘);議論文(總分、並列、層進、對照)。
(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義,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達作用,能概括文章要點或主旨。
(8)能識別和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設問、反問、對比等7種修辭方法,能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9)能辨別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列圖表等4種說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1O)能分析人物描寫(肖像、動作、語言、心理)、環境描寫(自然、社會)的作用。
(11)能辨別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並分析其作用。(2011新增加考點)
(12)能依據文意,對文章的思想內容、表達方式、語言特點,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2010:能依據文意,對文章的思想內容、表達方式、結構、語言特點,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13)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根據要求作適當的拓展;能依據閱讀材料和要求進行仿寫、擴寫、縮寫、改寫、續寫。
【2010: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能根據要求作適當地拓展;能進行仿寫、擴寫、縮寫、改寫、續寫。】
(14)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和生活場景,運用語文知識和綜合學習的語文能力解決問題。
2.文言文閱讀能力
(1)能默寫規定范圍內的文言詩文。
(2)掌握150個文言實詞的含義。
(3)掌握「之、其、而、以、何、於」等虛詞的常用意義和用法。
(4)掌握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學和文化常識。
(5)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7)能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8)能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感情傾向。
3.寫作能力
(1)能記敘生活中的人、事、物。
(2)能說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能對生活現象或社會現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認識和見解。
(4)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5)文章應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完整,條理清楚,表達通順、連貫。
(6)字跡清楚,書寫規范,文面整潔。
三、試卷結構
內 容 分 值 題 量
一、文言文
(42分) (一) 默寫 18分 6
(二) 詩詞賞析 4分 2
(三) 文言文閱讀(一) 約8分 3
(四) 文言文閱讀(二) 約12分 4
二、現代文
(48分) (一) 現代文閱讀(一) 約22分 6
(二) 現代文閱讀(二) 約26分 5—6
三、寫作 作文 60分 1
合計 150分 26—27
四、考試細則
l.試題的難易比例約為1:1:8。
2.試卷總分:150分。
3.考試時間:1OO分鍾。
4.考試形式:閉卷書面考試,分為試卷與答題紙兩部分,考生必須將答案全部做在答題紙上。
5.基本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寫作題。
7. 2018年中考安徽語文考綱古詩詞文言文
安徽省2008年中考大綱要求必背的50篇古詩文篇目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曹劌論戰 5。鄒忌諷齊王納諫 6。出師表 7。桃花源記 8。三峽 9。雜說 10。陋室銘 11。小石潭記 12。岳陽樓記 13。醉翁亭記 14。愛蓮說 15。記承天寺夜遊 16。送東陽馬序 17。關雎 18。蒹葭 19。觀滄海 20。飲酒(結廬在人境)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5。春望 26。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27。望岳(岱宗夫如何)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9。觀刈麥 3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1。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 3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3。赤壁 34。錢塘湖春行 35。雁門太守行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45。游山西村 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47。過零丁洋 48。天凈沙(秋思) 49。山坡羊(潼關懷古) 50。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百日斜)序號 篇目 作者 冊數 課目 1 孔子語錄(論語十則) 七上 10 2 魚我所欲也 孟子 九下 19 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九下 18 4 曹劌論戰 左傳 九下 21 5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九下 22 6 出師表 諸葛亮 九上 24 7 桃花源記 陶潛 八上 21 8 三峽 酈道元 八上 26 9 雜說(四)(馬說) 韓愈 八下 23 10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八下 26 11 陋室銘 劉禹錫 八上 22 12 岳陽樓記 范仲淹 八下 27 13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八下 28 14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八上 27 15 愛蓮說 周敦頤 八上 22 16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八下 24 古詩詞(33篇) 序號 篇目 作者 冊數 課目 17 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 九下 24 18 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 九下 24 19 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 七上 15 20 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八下 30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勃 八下 附錄 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 七上 15 23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 八上 30 24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 七上 附錄 25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 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 27 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 28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 八上 25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 八下 30 30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 八下 附錄 31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劉禹錫 八下 25 32 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 九上 附錄 33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 34 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 李賀 九下 附錄 35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 八下 25 36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七上 附錄 37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七上 附錄 38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八下 附錄 39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八下 附錄 40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九上 25 41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七上 附錄 42 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 八下 附錄 43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九上 25 44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八下 25 45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九上 25 46 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 八下 25 47 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七上 15 48 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 八下 25 49 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八下 30 附錄中的詩詞,只考機械默寫 增加精讀課文中的詩歌5首 1 渡荊門送別 八上 30 2 歸園田居(其三) 八上 30 3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八上 30 4 望江南 九上 25 5 武陵春 九上 25 2009中考古詩賞析篇目22首 序號 篇目 作者 冊數 課目 1 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 九下 24 2 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 九下 24 3 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 七上 15 4 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八下 30 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 七上 15 6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 八上 30 7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 8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 9 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 10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 八上 25 1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 八下 30 12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劉禹錫 八下 25 13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 14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 八下 25 15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九上 25 16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九上 25 17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八下 25 18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九上 25 19 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 八下 25 20 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七上 15 21 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 八下 25 22 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 八下 30……
8. 初中語文考綱文言文
考試說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內2、理解常見文容言虛詞(之、其、而、以、於、乃、雖、為、者、且、則、乎、然、與)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並翻譯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6、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