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貓

初中語文貓

發布時間:2020-12-19 10:10:16

①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貓」的教案

《貓》教案
教學目的
1、 理清了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2、 學習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隻貓的故事。
3、作者對第一隻貓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從養這三隻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檢查學生注音、解釋)
污澀 ( )慫恿( )婢女( ) 蜷伏( )懲戒( )
悵然( )詛罵( )紅棱 ( )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考以下問題:(目標1)
1.文章寫了幾只貓?重點寫哪一隻?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隻貓,即自家喂養的三隻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隻貓,其篇幅佔了三分之一有餘。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第一隻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寫活潑可愛的第二隻貓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寫第三隻貓的亡失讓我難過自責。
四、研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一隻貓的故事。(目標2)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學生復述第一隻貓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
②家裡的人對這只貓的態度怎樣?從哪些細節描寫可以看出來?
③這只貓的結局怎麼樣?家裡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①作者從貓"剛要來的時候"和"後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一是自身的形態,剛來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後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後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②家裡人都很喜歡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著;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一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因為小貓活潑可愛,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③這只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埋下伏筆。對於這只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裡也感著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本課。(目標3)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一隻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朴的文字寫出了第一隻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同時,也表達了對第一隻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
1.繼續預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並概括文章的主題
《貓》 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第二、第三部分內容。
2、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3、體會作者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步驟:
一、溫故知新,復習舊知。(3分鍾)
1.聽寫上節課所學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第二隻貓的故事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目標1)
2.思考以下問題:
①第二隻貓的"更有趣、更活潑",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的?
指名回答後,明確:從性情和本領等方面來表現。"園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
(2)畫出文段中表現家裡的人對它的態度的詞句,體會家裡人對它的感情。
明確: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只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著罵""飯後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③這只貓的結局怎麼樣?大家持什麼感情?
明確:這只貓最終亡失了。對於這只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④家裡人對周家的丫頭,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態度,說明了什麼?
明確:家裡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周家的丫頭"代表著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著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一類人。作者借第二隻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內容。(目標1)
1.默讀第 15 16段。
思考:①第三隻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指名回答後歸納:是從形態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脫了好幾塊""憂郁""懶惰"。
思考:②對第三隻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這幾句話在表現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
討論後明確:第一、三句話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隻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2.學生自由誦讀第 17-29段。
提問: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擬一個小標題,並說明為什麼這樣安排情節。
學生討論回答後歸納:有六個情節,小標題可依次擬?"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是詳細述談第三隻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於疑雲中。直到最後一個情節,才用寥寥數語揭示真相,於是疑雲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隻貓的同情與憐憫。
3.學生齊讀第 30一34段。
思考,在寫第三隻貓的結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並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閱讀討論後歸納:作者用了"難過"一詞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只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示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隻貓?quot;我"深感內疚和自責。越是內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四、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思考下列問題。
1. 結合課後練習一,討論文章的主旨。(目標2)
2.本文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採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什麼好處?
明確:作品中虛構的"我",是三隻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隻貓;他就是前兩只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隻貓的悲劇製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3.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尾,它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只貓的不幸後,又親自製造了第三隻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
五、小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後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七、布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 四
2.熟讀全文,領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感情
3、寫一篇讀後感

初中語文 貓 中蘊含什麼哲理

對於作品中的「我」,對於「我」妄下斷語打死可憐貓的事件,我想說:

③ 初中語文課文貓作者錯在了哪裡

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隻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的,但並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如不取來留養,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飢餓所殺。張媽把它拾了進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遊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於它,也不加註意。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隻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逗著它玩,但並沒有對於前幾只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裡冷,鑽到火爐底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春天來了,它成了一隻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胖胖的。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白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嚀著張媽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張媽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兒,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媽在叫道:「鳥死了一隻,一條腿沒有了,籠板上都是血。是什麼東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隻鳥是死了,羽毛鬆散著,好象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多。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於是立刻便去找它。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著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媽要小心了。張媽!你為什麼不小心?」張媽默默無言,不能有什麼話來辯護。於是貓的罪狀證實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曬太陽,態度很安詳,嘴裡好像還在吃著什麼。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裡還憤的,以為懲戒的還沒有快意。隔了幾天,李媽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同時我看見一隻黑貓飛快地跳過露台、嘴裡銜著一隻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道歉:我心裡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一隻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兩個月後,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於它的亡失,比以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會了!至此,我家永不養貓。第三隻貓詳寫,第一隻貓只是作比較,告訴人們,人類往往由於成見(這成見往往是偏見,是人們看重事物外表的一種表現)而冤枉甚至扼殺一個生命。第一隻貓活潑可愛,因而得到人的寵愛,而第三隻貓因為醜陋內向而遭人厭棄,以至於最後被屈打致死。這種愧疚讓作者備受煎熬,所以有這篇文章的問世。

④ 初中語文課文預習貓

怎樣預來習語文
1.將課文先讀三自遍,找出不會讀不會講的字、詞語,把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標音,讀得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查字典、詞典.挑出來的字、詞一定要查字詞典弄會.
3、學過後,把詞語、生字默寫,做到准確無誤.
4、將課文分段,說出每段的意思;
5、默讀課文,說說文章的大概內容,了解中心思想和結構;

⑤ 對《貓》(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我」或第三隻貓,你想說點什麼

我想說:凡事不能主觀臆斷,而應該弄清事情的真相,在下斷語,不能將回自己的沖動答,發泄在不能言語的弱小者身上,應該要有寬廣的胸懷。

《貓》是現代作家鄭振鐸於1925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過敘述了一個發生在一家人與三隻貓之間的故事,真切表現了作者復雜的內心情感。

全文以淺顯直白的話語將三隻小貓勾勒得形神俱全,藉助形象的刻畫和故事的推進,寫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過人的感情變化,又極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摯,哲思醒人。

(5)初中語文貓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貓》創作於1925年11月7日。上個世紀20年代,鄭振鐸深受五四時期從西方傳入的科學、民主、博愛等思想的影響,但在思想上卻非常彷徨,他無法看清水深火熱之中的國家出路在何方。

與其說是作家主動選擇家庭生活作為創作的題材,還不如說是當時反動軍閥段祺瑞執政時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籠罩了整個社會的結果。

⑥ 初中貓語文六百字說明文



對於動物來說,大概只能用喜歡來形容吧,可我喜愛貓卻到了欣賞的地步。
去年我家抱來了一隻小貓,雖說「小」,可看它卻是一副蠻力十足的樣子,全身雪白得像一位尊貴的夫人,走起路來有模有樣,剛開始,我還以為這個小傢伙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在長期相處中,我發現了它的許多小秘密。就拿它走路沒聲音來說吧,這是因為它的腳下暗藏著一張肉墊,這多神奇啊!人雖然沒有肉墊,可穿上鞋來,聲音不但沒減小,反而還增加了許多。
它那些胡須,就像是雷達,用來探測老鼠的,只要老鼠一靠近,它就能感覺到,並且敏捷地抓住老鼠。就憑這些,我就夠得欣賞貓了,它很愛干凈,時刻注重自己的衛生問題,這跟人不同,有的人勤勞,有的人也懶惰,貓就不一樣了,無論是品種,還是大小,貓至始至終的原則就是「決不讓臟東西碰著自己」。
這個尊貴小姐可是足不出戶,生怕自己的皮毛沾上一點污漬,偶爾才到院子里玩玩,打打小蟲子,弄弄花草什麼的,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但也就這一天,不過,最令我敬佩的是它敢和蜘蛛斗勇,在我看來,別說是體積大點的蜘蛛,就是剛出生的小蜘蛛我也要嚇得好遠,嘿,它就在那用腳踩著玩,把蜘蛛網弄得烏煙瘴氣,玩夠了就用指尖把蜘蛛弄死,就是這樣,一場蛛貓打戰就結束了!
它的優點雖多,可缺點也是不少的,走進我的房間,你可以看見「貓與被子里的絨毛」搏鬥後絨毛慘敗的結局,四處羽毛漫天飛舞,真想臭罵它一頓,可瞧他那頑皮樣,就是沒心的人,也得甘拜下風!
就是這些可愛的小秘密,讓我對貓刮目相看了,一想起它那「優美」的姿態,我只能說:「我欣賞這只貓!」

⑦ 初一語文課文貓原文

近代·老舍《貓》原文: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

可是,趕到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聽到點老鼠的響動啊,它又多麼盡職,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鍾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拉倒!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要求給抓癢,或是在你寫稿子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力避單調。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

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連半個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紙上!它倔強得很!

是,貓的確是倔強。看吧,大馬戲團里什麼獅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於笨驢,都能表演一些玩藝兒,可是誰見過耍貓呢?(昨天才聽說:蘇聯的某馬戲團里確有耍貓的,我當然還沒親眼見過。)

這種小動物確是古怪。不管你多麼善待它,它也不肯跟著你上街去逛逛。它什麼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麼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的嘴往往被蜂兒或蠍子螫的腫起來。

趕到貓兒們一講起戀愛來,那就鬧得一條街的人們都不能安睡。它們的叫聲是那麼尖銳刺耳,使人覺得世界上若是沒有貓啊,一定會更平靜一些。

可是,及至女貓生下兩三個棉花團似的小貓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麼盡責地看護兒女,連上房兜兜風也不肯去了。

郎貓可不那麼負責,它絲毫不關心兒女。它或睡大覺,或上房去亂叫,有機會就和鄰居們打一架,身上的毛兒滾成了氈,滿臉橫七豎八都是傷痕,看起來實在不大體面。好在它沒有照鏡子的習慣,依然昂首闊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兩口東西,就又去挑戰開打。

有時候,它兩天兩夜不回家,可是當你以為它可能已經遠走高飛了,它卻瘸著腿大敗而歸,直入廚房要東西吃。

過了滿月的小貓們真是可愛,腿腳還不甚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媽媽的尾巴,一根雞毛,都是它們的好玩具,耍上沒結沒完。一玩起來,它們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即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們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和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們到院子里來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們在花盆裡摔跤,抱著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不肯責打它們,它們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呀。可是,你也愛花。這個矛盾就不易處理。

現在,還有新的問題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滅了,貓還有什麼用處呢?而且,貓既吃不著老鼠,就會想辦法去偷捉雞雛或小鴨什麼的開開葷。這難道不是問題么?

在我的朋友里頗有些位愛貓的。不知他們注意到這些問題沒有?記得二十年前在重慶住著的時候,那裡的貓很珍貴,須花錢去買。

在當時,那裡的老鼠是那麼猖狂,小貓反倒須放在籠子里養著,以免被老鼠吃掉。據說,目前在重慶已很不容易見著老鼠。那麼,那裡的貓呢?是不是已經不放在籠子里,還是根本不養貓了呢?這須打聽一下,以備參考。

也記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國輪船上,我吃過一次貓肉。事前,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肉,因為不識法文,看不懂菜單。貓肉並不難吃,雖不甚香美,可也沒什麼怪味道。是不是該把貓都送往法國輪船上去呢?我很難作出決定。

貓的地位的確降低了,而且發生了些小問題。可是,我並不為貓的命運多耽什麼心思。想想看吧,要不是滅鼠運動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貓的威風怎會減少了呢?

兩相比較,滅鼠比愛貓更重要的多,不是嗎?我想,世界上總會有那麼一天,一切都機械化了,不是連驢馬也會有點問題嗎?可是,誰能因耽憂驢馬沒有事作而放棄了機械化呢?

(7)初中語文貓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該篇最初發表於1959年8月《新觀察》第16期,初收入《老舍散文選》 。1958年是愛國衛生運動空前發展的一年 。

1950年4月,老舍和夫人胡絜青及其子女一起,搬進了一所位在北京的小三合院。他在這所小房的院子里,養了不少花草,當普通朋友來訪的時候,請他們看花、看貓 。老舍是名副其實的「愛貓黨」。

他一生養過很多貓,對貓的喜愛之情常常溢於言表。查看老舍養貓的三個時期:濟南時期、北碚時期、北京時期,便知大都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的時候,婚姻美滿,家庭幸福 。

內容簡介:

作者懷著對貓喜愛的心情,通過仔細觀察,寫出了貓的性格。 老舍先生寫的《貓》,字里行間充溢著對貓的極其喜愛的感情。

《貓》這篇散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首先是表達了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裡貓的愛如同對兒女的愛,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裡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

抗戰爆發後,老舍與妻子兒女分離,沒過幾年平靜的生活,直到1950年重返北京,丹柿小院才多少給了他們一點安穩的生活。老舍的這個家是貓的樂園,可是,他也愛花。貓、花之間「不易處理」的各種「矛盾」,極有可能是主人在最後十幾年風雨人生中的心理境遇 。

該篇文章寫了貓的性格,並具體寫了剛滿月小貓的可愛,描述得細致生動,十分逼真。這篇散文寫了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貓的性情很古怪,第二部分講的是小貓很可愛。文章第一句話簡明扼要地交代了貓的性格古怪。

該文先寫貓的性格,再寫小貓的特點,段落層次很清楚。寫貓的性格強調了「古怪」,寫小貓強調了「好玩」,這都是為了突出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對貓的喜愛心情。

這篇散文對貓描述得生動具體,十分逼真,這是作者對貓做了長期細致觀察的結果。文章先是著力敘寫貓的古怪脾氣但又忠於職守的性格,然後集中描寫幾只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形象。寫貓的古怪也好,寫貓的淘氣也好,老舍先生都抓住了細致的特徵。

⑧ 初中語文《貓》說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選了《荔枝蜜》、《貓》、《斑羚飛渡》、《心中的鷹》等四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裡折射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的作用朴實無華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留給人深深的思考。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重視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的聯系」,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本文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抓住重點信息,復述情節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同情、憐愛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處事原則。
3.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較簡單,冰河學生的思想認識、生活交接近,這都為本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本文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學習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多談自己的看法。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准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只有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反復讀,才能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復雜感情。
2.復述法:利用課文中的關鍵詞,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讓學生在復述中加入自己的感情,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
3.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學法指導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漂亮可愛的貓的圖片,激發學生興趣。很多同學家裡都養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帶給了我們無限的樂趣,正如有的同學說的「生活因你而精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段不一樣的養貓故事,體驗一種發人深省的養貓的快樂與傷悲。
(二)整體感知:
1.點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勾畫生字詞,根據課文理解詞語含義。
2.檢查預習,用幻燈片展示生字和解詞,要求學生搶答,激發學生積極性,掃除文字障礙。
3.在此瀏覽課文,在課文中標記幾只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句子。
4.根據學生標記的內容,找不同組的幾個同學分別復述這幾只貓的故事,要求復述得簡潔生動。
(通過兩次不同的讀,特別是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抓住關鍵詞,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品味感情
學生自行朗讀,標記抒情議論性語句,讓學生按小組完成這項工作,朗讀與評說相結合,組內同學可進行補充。
(四)感悟主題
豐富的情感在娓娓道來的敘述中緩緩流淌,不斷積淀直至噴發,通過朗讀、理解、品味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
1.對揮舞大棒、妄下斷語的我,你想說什麼?
對「可憐的貓」你想說什麼?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發言,學生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理解,可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談一談,從而領會課文的主旨。
2.理解延伸
人難免犯錯誤,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或多或少都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你有類似的經歷嗎?和大夥說一說。
(這一環節設置的目的時,讓學生把學習和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更好的理解課文內涵,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總結課文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老師予以肯定和補充。
感人的養貓的故事就到這里了,他留給我們的思索是無窮的,不光是可憐的貓,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可憐的人,他們不是被人們所注意,他們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去關心這個弱勢群體,請大家記住:「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視」!

⑨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貓」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地方,成
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可是,趕到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走出一天
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
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聽到點老鼠的響動啊,它又多麼盡職,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
個鍾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拉倒!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要求給抓癢,或
是在你寫稿子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
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力避單調。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
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連半個
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紙上!它倔強得很!

是,貓的確是倔強。看吧,大馬戲團里什麼獅子、老虎、大象、狗熊、甚至於笨驢,
都能表演一些玩藝兒,可是誰見過耍貓呢?(昨天才聽說:蘇聯的某馬戲團里確有耍貓
的,我當然還沒親眼見過。)

這種小動物確是古怪。不管你多麼善待它,它也不肯跟著你上街去逛逛。它什麼都
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麼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它的嘴往往被蜂兒或蠍子螫的腫起來。

趕到貓兒們一講起戀愛來,那就鬧得一條街的人們都不能安睡。它們的叫聲是那麼
尖銳刺耳,使人覺得世界上若是沒有貓啊,一定會更平靜一些。

可是,及至女貓生下兩三個棉花團似的小貓啊,你又不恨它了。它是那麼盡責地看
護兒女,連上房兜兜風也不肯去了。

郎貓可不那麼負責,它絲毫不關心兒女。它或睡大覺,或上屋去亂叫,有機會就和
鄰居們打一架,身上的毛兒滾成了氈,滿臉橫七豎八都是傷痕,看起來實在不大體面。
好在它沒有照鏡子的習慣,依然昂首闊步,大喊大叫,它匆忙地吃兩口東西,就又去挑
戰開打。有時候,它兩天兩夜不回家,可是當你以為它可能已經遠走高飛了,它卻瘸著
腿大敗而歸,直入廚房要東西吃。

過了滿月的小貓們真是可愛,腿腳還不甚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媽媽的尾巴,一
根雞毛,都是它們的好玩具,耍上沒結沒完。一玩起來,它們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
跌倒即馬上起來,再跑再跌。它們的頭撞在門上,桌腿上,和彼此的頭上。撞疼了也不
哭。

它們的膽子越來越大,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它們到院子里來了。院中的花草可
遭了殃。它們在花盆裡摔跤,抱著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你不肯責打它們,
它們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呀。可是,你也愛花。這個矛盾就不易處理。

現在,還有新的問題呢:老鼠已差不多都被消滅了,貓還有什麼用處呢?而且,貓
既吃不著老鼠,就會想辦法去偷捉雞雛或小鴨什麼的開開齋。這難道不是問題么?

在我的朋友里頗有些位愛貓的。不知他們注意到這些問題沒有?記得二十年前在重
慶住著的時候,那裡的貓很珍貴,須花錢去買。在當時,那裡的老鼠是那麼猖狂,小貓
反倒須放在籠子里養著,以免被老鼠吃掉。據說,目前在重慶已很不容易見到老鼠。那
么,那裡的貓呢?是不是已經不放在籠子里,還是根本不養貓了呢?這須打聽一下,以
備參考。

也記得三十年前,在一艘法國輪船上,我吃過一次貓肉。事前,我並不知道那是什
么肉,因為不識法文,看不懂菜單。貓肉並不難吃,雖不甚香美,可也沒什麼怪味道。
是不是該把貓都送往法國輪船上去呢?我很難作出決定。

貓的地位的確降低了,而且發生了些小問題。可是,我並不為貓的命運多耽什麼心
思。想想看吧,要不是滅鼠運動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消除了巨害,貓的威風怎會減少了
呢?兩相比較,滅鼠比愛貓更重要的多,不是嗎?我想,世界上總會有那麼一天,一切
都機械化了,不是連驢馬也會有點問題嗎?可是,誰能因耽憂驢馬沒有事作而放棄了機
械化呢?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