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高中語文必修五必背課文(人教版)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背全文
《滕王閣序》—王勃——背二、三段
《陳情表》—李密——背全文
❷ 高中語文必修五哪篇課文用來上公開課最合適
《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第二、三段《陳情表》有一些省市把《逍遙游》列入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建議誦讀篇目.
❸ 高二語文必修五《報任安書(節選)》原文及翻譯!!!!!!!!!!!
《報任安書》(節選)
(西漢)司馬遷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仆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譯文:古時候雖富貴但名字磨滅不傳的人,多得數不清,只有那些卓異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稱。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寫了《離騷》;左丘明失去視力,才有《國語》。
孫臏被截去膝蓋骨,《兵法》才撰寫出來;呂不韋被貶謫蜀地,後世才流傳著《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出《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大都是一些聖賢們抒發憤懣而寫作的。這些都是人們感情有壓抑鬱結不解的地方,不能實現其理想,所以記述過去的事跡,讓將來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像左丘明沒有了視力,孫臏斷了雙腳,終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隱著書立說來抒發他們的怨憤,想到活下來從事著作來表現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裡也自不量力,近來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辭,收集天下散失的歷史傳聞,粗略地考訂其事實,綜述其事實的本末,推究其成敗盛衰的道理,上自黃帝,下至於當今,寫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紀,八篇書,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傳,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系。
貫通古往今來變化的脈絡,成為一家之言。剛開始草創還沒有完畢,恰恰遭遇到這場災禍,我痛惜這部書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殘酷的刑罰而不敢有怒色。
我現在真正的寫完了這部書,打算把它藏進名山,傳給可傳的人,再讓它流傳進都市之中,那麼,我便抵償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讓我千次萬次地被侮辱,又有什麼後悔的呢!但是,這些只能向有見識的人訴說,卻很難向世俗之人講清楚啊!
(3)高中語文必修五第四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任安是司馬遷的朋友,字 少卿,早年在大將軍衛青門下。當霍去病漸漸受到漢武帝的寵信,逐漸凌駕在衛青之上的時候,衛青的故人、門下都投靠霍去病了,並因而獲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於衛青。
在巫蠱之禍中,任安擔任護北軍使者,握有兵權,戾太子派人持節到他那裡要求發兵助戰,他受了節,但仍閉城門,不肯接應太子。
事件平息後,漢武帝賞賜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隨太子和為太子助戰的人都治以重罪。關於任安,漢武帝對他的做法認為還可以,沒有責怪他。
可是後來有人進言,說太子在「進則不得見上,退則困於亂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盜父兵」,其實並無造反之心,使漢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
於是,先前所做的處置,又重新檢討,變成了與太子戰、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而當漢武帝心理轉變的時候,便對任安對待太子的態度產生了根本的懷疑,他怪任安不幫太子,卻坐持兩端,准備看誰勝了就依附誰,於是就判他腰斬。
任安自認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寫信給經常可以見到皇帝的司馬遷,請他設法援救。
司馬遷接到這封信時,他的心裡相當為難。他了解漢武帝,自己就曾嘗過漢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實在不願意再遭到第二個「李陵之禍」。論交情,李陵與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雙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
司馬遷也非常明白漢武帝一心為太子報仇,任安的死判,覺無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見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說明,並請求他原諒。於是,在征和二年十一月,五十五歲的司馬遷寫了一封長信給任安。
任安終於被腰斬了,司馬遷也在感嘆中度完了他的餘生。前有李少卿(李陵),後有任少卿(任安),都在他生命中激起很大的漣漪。顯然前者是狂風暴雨式的,而後者只是前者的餘波,它看起來平靜而又清澈見底,卻又讓人沉思。
❹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必背科目有哪些
《歸去來兮辭》、《逍遙游》、《滕王閣序》、《陳情表》
❺ 高中語文必修五 需要背的課文是那幾篇
《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第二、三段 《陳情表》
有一些省市把《逍遙游》列入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建議誦讀篇目。
❻ 跪求。。高二語文必修五第4課《歸去來兮辭 並序》課後的研討與練習 的2、4題解析
《歸去來兮辭》是晉陶淵明的述志作品,著重表達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與鄙視,贊美了農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和安適的田園生活,顯示了他歸隱的決心。
詩的開篇,隨口而出"歸去來兮"四字,積蓄已久的壓抑與不快一吐而出,如決堤之水,一發而不可收,而詩人"歸去"的理由卻僅僅是"田園將蕪"這個簡單而平淡的原因,其中飽含了多少懷念、留戀和嚮往啊!因此,詩人不由自主地發出"胡不歸?"的自問,表現詩人歸隱田園之心的迫切,又帶出下文對自身經歷的反省:"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詩人指出,自己本不願出仕為官,只是為了免於飢寒,才違背自己的意志去做了官。這種生活讓自己悲愁失意,內心痛苦。"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正是詩人深深反省的結果,堅定了自己歸隱的決心。詩的第一段即點明了全文的主旨,表達了詩人鄙棄官場,嚮往田園的思想感情。
緊接著,詩人用大量的筆墨寫自己回到田園後的愉快生活。按時間順序,突出表現歸田園前後的感受。先寫歸途之上。"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遙遙",漂遙放流的樣子;"舟遙遙"、"風飄飄"似寫景物,實寫輕松愉快的心情。而一"問"一"恨",所揭示的正是歸隱田園心情的急切。次寫抵家時的欣喜若狂。這種欣喜,用長句很難形象地再現,詩人很懂得這個道理,於是變六字句為四字句,略去了虛詞,既使句子簡練,有效地表達出歡欣暢快的心情,又使本詩的句式長短相間,便於抒發不同的感情,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此時的心情與為官時完全不同,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寫自己"載欣載奔",寫家人"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寫家中"三徑就荒,松菊尤存"、"有酒盈樽",一派祥和、自然、實的景象!"三徑",院中小路。漢朝蔣詡隱居後,在院里竹下開辟三徑,只與少數友人來往。後人以"三徑"來借指隱士所居。陶淵明用"三徑"來比喻自己的院落,借用典故,表現自己的心志。再寫田園隱者之樂,突出兩點,一是室中獨處之樂,一是園中觀景之樂。寫獨處之樂,可"引壺觴",可"眄庭柯",可"倚南窗",極力表達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放縱與安適;寫觀景之樂,有自己"園日涉"、"策扶老"、"撫孤松"的安閑自在,有"無心以出岫"的雲,有"倦飛而知還"的鳥,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的志節緊密結合起來,寫的雖是雲和鳥,卻是作者對自己心情的反映,告訴讀者,自己就像出岫的雲,本無心出仕,又像倦飛的鳥,對仕途十分厭倦,終於在田園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歸宿。詩人托物言志,以"松菊"喻高潔的品格,以"撫孤松而盤桓",表明自己雖然年事已高,卻仍要保持堅貞之志。
第三段,寫朴實的農事生活之樂。詩人斷然也污濁的官場斷絕來往:"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再次呼出"歸去來兮",卻與開篇的語氣和感覺大不相同,第一次是決心歸田的宣言,第二次卻是已然歸田的平靜。這種平靜的生活,讓詩人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朴實無華,可以和自己想見的人說說知心話,可以做自己曾經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可以看自己想看而無心看的自然美景,這種生活,讓詩人真正得到了心靈的自由與解放。可以說,這段文字是作者想像 的詩化了的田園生活,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陶淵明在他的多詩中都對這種生活和這樣的理想作了描述,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的閑適,"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歸園田居》)的簡朴,"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的愉快和滿足,都寫得坦率誠實,感情自然淳真。初歸田園,詩人尚未真正體驗耕種的艱辛與生活的困窘,只是以直率之筆抒"心之所之",表達自己對田園生活的眷戀不舍,一種蓬勃生長的歸真之志如春之欣欣草木,如涓涓不絕的山泉,感慨油然而生:"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因景生情,這種光陰易逝,人生易老,何不及今及時珍惜美好生活的感慨,為結尾闡述人生觀張本。
詩的結尾,抒發了對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樂於隱居心理的剖白。詩歌緊承上文"感吾生之行休"寫道:"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的為乎遑遑乎欲何之?"委婉自問,引領下文的自答。"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兩句從反面作答,重在言自己無意富貴,而以不羨"帝鄉"作陪襯,詩人又一次點明自己的生活理想:"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他既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也不指望飛臨仙境來逃脫人生的苦難,他所追求的只是投身自然,從周圍的事物中,尋找 種種人生可愛的妙趣,保全心靈任意自得的境界。詩的最後,直接抒發自己樂天安命的情懷:"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種聽其自然、樂天知命的思想,正是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一種無聲的反抗,是詩人積極人生的表現。
這篇《歸去來兮辭》寫於陶淵明辭官歸田之初,但不是抒寫歸田後生活實況,而是他登舟起程之前對歸途及歸田後的想像,讓讀者從中深刻體會他結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堅決與暢快,表明了歸隱田園的決心。作者縱情縱筆,感情真摯坦率,巧妙地把敘事、議論、抒情、寫景有機結合,處處飽含作者強烈的感情色彩。文章感情濃烈,語言質朴無華,一種淡遠瀟灑的田園樂趣躍然紙上,表現了陶淵明的創作風格。
❼ 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課《林沖風雪山神廟》的每段的故事情節,(要求四字概括)
《林沖風雪山神廟》的每段的故事情節:草場接任,酒店吃酒,神廟拜神,發現陰謀,殺敵報仇,投奔梁山。
❽ 高中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
【第一單元】
齎發(jī) 迤邐(yǐ lǐ) 玷辱(diàn) 酒饌(zhuàn) 休恁地說(nèn)
口吶(nè) 髭須(zī) 提防(dī) 庇佑(bì) 央浼(měi)
搠倒(shuò) 朔風(shuò) 彤雲(tóng) 洗漱(shù) 沽酒(gū)
模樣(mú) 必必剝剝(bō) 削鉛筆(xiāo) 祈禱(qǐ) 譏誚(qiào)
轄制(xiá) 膽怯(qiè) 憎惡(zēng) 滑稽(jī) 闐(tián)
讒言(chán) 撮合(cuō) 泅水(qiú) 茶峒(dòng) 儺送(nuó)
氽著(tǔn) 鞶鼓(pán) 碧溪岨(jū) 悖時(bèi) 怏怏(yàng)
睥睨(pì nì) 糍粑(cí bā) 角隅(yú) 嗤笑(chī) 埋怨(mán)
【第三單元】
倒涎(xián) 岑寂(cén) 錙銖(zī zhū) 沒鏃(mò zú) 付梓(zǐ)
殫(dān)精竭慮 咀嚼(jué) 暈車(yùn) 一蹴而就(cù) 尺牘(dú)
慰藉(jiè) 歧路(qí) 拈輕怕重(niān) 桅桿(wéi) 窸窣(xī sū)
顰蹙(pín cù) 江浦(pǔ) 鐵砧(zhēn) 創痛(chuāng) 不落言筌(quán)
汗涔涔(cén) 單薄(bó) 梟雄(xiāo) 精髓(suǐ) 千里迢迢(tiáo)
紙鳶(yuān) 叫囂(xiāo) 撩人(liáo) 哈(hǎ)巴狗 數見不鮮(shuò)
斟酌(zhēn zhuó) 殺一儆百(jǐng) 矯揉(jiǎo róu) 蜿蜒(wān yán)
【第四單元】
墁地(màn) 房檁(lǐn) 接榫(sǔn) 柁墩(tuó) 隨聲附和(hè)
屋脊(jǐ) 額枋(fāng) 穹窿(qióng) 戧獸(qiàng) 繁文縟節(rù)
椽子(chuán) 蟻冢(zhǒng) 毗鄰(pí) 閾值(yù) 高潮迭起(dié)
苜蓿(mù xu) 胚細胞(pēi) 混沌(hùn dùn) 倚重( yǐ) 告罄(qìng)
坍縮(tān) 隘道(ài) 詰問(jié) 蜂窠(kē) 模稜兩可(mó léng)
❾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必修五全部要背誦的
http://wenku..com/view/a2d29107b52acfc789ebc919.html
這裡面很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