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語文必修五 陳情表練習題解析
五年高考三年模擬A版和B版區別是: A版出版於當年高考之前,不收錄當年高考試卷,大概1月份出; B版出版於當年高考之後,收錄了當年高考試卷,大概6月份出。 B版的難度多大
Ⅱ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單元《陳情表》「李密」的全文翻譯字對字 「臣密言:臣以險釁,」
臣子李密上言:我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去世了。經過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親自對我加以撫養。我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孤獨沒有依靠,一直到成家立業。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戶衰微福氣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管門戶的僮僕。孤孤單單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劉氏很早就疾病纏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時候太守名叫逵的,推舉我為孝廉,後來刺史名叫榮的又推舉我為秀才。我因為沒有人照顧我祖母,就都推辭掉了,沒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任命,任命我為太子洗馬。像我這樣出身微賤地位卑下的人,能夠去服待太子,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中長官登門督促,十萬火急,刻不容緩。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立刻為國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又不見准許。我是進退維谷,處境十分狼狽。
我想聖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而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歷任郎中和尚書郎,本來圖的就是仕途通達,無意以名譽節操來獲得名節。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實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恩惠十分優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但是只因為祖母劉氏已是西山落日,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我如果沒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以為系生活,我的拳拳之心不忍離開祖母而遠行。
我今年四十四歲了,祖母今年九十六歲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親眼目睹、內心明白,連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至誠的心,滿足臣下我一點小小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當犧牲生命在所不惜,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我懷著牛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使您聞達。
Ⅲ 高二語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
《歸去來兮辭》1.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3.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4.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5.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7.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滕王閣序》1、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2、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3、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4、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5、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6、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7、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04年天津、全國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題)8、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9、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逍遙游》1.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2.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4.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5.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6.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陳情表》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2、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3、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4、臣無祖母,無至以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5、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Ⅳ 高二語文必修五金版文言文陳情表
原文:
【陳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
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葯,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
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
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賓士,則以劉病日篤,欲
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
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
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
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
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
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卒保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
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Ⅳ 語文必修五《陳情表》原文及翻譯
臣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父親就去世了。年齡到了四歲,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孤獨困苦,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還不會行走。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而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葯,從來就沒有停止侍奉而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察舉臣下為孝廉,後任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優秀人才。臣下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我怠慢不敬。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伏地思量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蜀漢的官,擔任過郎官職務,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名聲節操。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我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樣子;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願停止侍養祖母而遠離。
我現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這樣看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很短。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准許我完成對祖母養老送終的心願。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餘生。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草銜環來報答陛下的恩情。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Ⅵ 請問高二語文必修五文言文中的陳情表要不要背誦(蘇教版)拜託了各位
要的
Ⅶ 高中語文必修五哪些要背 如果哪篇只要背幾段,請詳細列,謝謝
《陳情表》(晉) 李密
《項脊軒志》(明)歸有光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影移動,珊珊可愛.(比較重要。雖然沒說要背,注意珊珊的偏旁)
《長亭送別》(元) 王實甫
[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綉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迴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鬆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 了玉肌:此恨誰知?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麼懶上 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後何遲?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漁父》 (戰國) 屈原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紀念劉和珍君》 魯迅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逍遙游》(戰國) 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