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文言文文學常識

高中語文文言文文學常識

發布時間:2020-12-18 06:10:24

❶ 高考全國卷語文 文言文部分那道文學常識的題目 設置的時候那些知識點是立足於哪裡的 我翻完了高中人

今年的考綱有所變動,你隨便買一本語文資料上應該都有吧……

❷ 高考文言文文學常識的秩是啥意思

古漢語「秩」的用法:
1,官吏的俸祿。《荀子•王霸》:「重其官秩」。《後漢回書•百官答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引申為:官吏的品級第次。《漢書•趙廣漢傳》:「貶秩一等」。
2,次序。《漢書•谷永傳》:「賤者鹹得秩進」。咸:都。秩進:依次進用。
3,常規。《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是日既醉,不知其秩」。
4,十年為一秩。白居易《思舊》詩:「已開第七秩」。

❸ 古詩文填空及文學常識

1.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作者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 思想家 )。
3.太子及兵客知其事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 為變徵之聲 ),世皆垂淚泣涕。
4.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
5.子曰:「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 ),仁者壽。」
6.《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十個305篇,所謂《詩經》中的「六義」,既是指( 風 )( 雅 )( 頌 )三種詩歌形式與( 賦)( 比 )( 興 )三中表現手法。
7.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游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
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 明辨之 ),( 篤行之 )。
9.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醒乎己,( 則知名而無過矣 )。
10.《紅樓夢》作者是( 曹雪芹 )。這部小說的情節主線是賈寶玉與( 林黛玉 )、( 薛寶釵 )的愛情悲劇。
11.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 捲起千堆雪 )。(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12.(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
13.(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
14.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史記 ),作者是( 司馬遷 ),它由( 本紀)、( 世家 )、( 列傳 )、書、表五部分組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 漢書 ),作者是( 班固 )。
15.莎士比亞是(英)國(16)時期偉大的劇作家,代表作有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
16.( 雨銷雲霽 ),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17.( 李清照 ),字易安居士,是( 宋)代著名的女詞人。
18.悟以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 實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19.(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❹ 高中文言文文學常識

1、從中國上古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期間的文學,叫先秦文學。

2、神話產生在文字發明以前。神話中充滿了豐富的想像,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3、在中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總集,相傳曾經由孔子編選。
5、《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廟樂章共305首。
6、《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收有屈原、宋玉寫的賦,因具楚地方聲,故稱《楚辭》,對後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
7、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類。《左傳》和《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論語》、《孟子》、《墨子》、《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歷史著作,在歷史、文學和語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學生寫成。這部儒家經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來是值得高興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做的事,不應該讓別人去做),這是孔子《論語》里的名言。
詳情見:http://wenku..com/link?url=vFBR9KHGRycr1U382f_ckEyjBhohjhNCQmz34kpUtLTw__

❺ 人教版 七上、下 文言文文學常識、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虛詞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歸取之(反:)
略無闕處(闕: )
土人謂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練(伏: )
2、古今異義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及: )
是吾劍之所從墜(是:指示代詞,這兒,今是判斷動詞)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於夏水襄陵(至於: )
沿泝阻絕(沿: 溯: )
雖乘奔御風(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為秋田之害(方: )
歲以大穰(歲: )
但逐層布板訖(但: )
匠師如其言(如: )
3、詞類活用:
雖乘奔御風(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師如其言(如: )
七年級下
1、通假字
2、古今異義
處決如流(處決: )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齷齪: )
既薨(既: )
普明日復奏其人(明日: )
普顏色不變(顏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顯者刺(刺: )
池中奇峰絕壑(絕: )
3、詞類活用
亦荊吳形勝之最(最: 副詞用做名詞,最美的地方??)
富人於五所園也(園: )
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下: ) 你可以去書店買配套練習來做 文言文常見字、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麼)
衣食所安。(養)
2、卑
非天質之卑( 低下 )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
3、備
前人之述備矣(周全、詳盡 )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具備)
猶得備晨炊( 准備)
4、被
被於來世( 影響)
皆被綺綉( 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 邊境)
肉食者鄙( 目光短淺)
6、畢
畢力平險( 盡)
群響畢絕( 全部)
7、薄
薄暮冥冥( 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 輕視)
狐裘不曖錦衾薄( 厚度小)
8、策
執策而臨之( 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驅使)
策勛十二傳( 記錄)
束手無策( 計謀)
9、長
cháng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長度)
北市買長鞭( 與「短」相對)
但願人長久( 長久,健康)
死者長已矣( 長遠)
Zhàng木蘭無長兄( 排行最大)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頭領)
10、稱
稱其氣之小大( 相當,配合)chèn
不能稱前時之聞( 相當,配合)
先帝稱之曰能chēng(稱贊)
11、誠
帝感其誠(誠心)
此誠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確、實在)
今誠以吾眾詐稱公子扶蘇、項燕(果真)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果真)
12、懲
懲山北之塞也(苦於)
懲善揚惡(懲罰)
13、馳
願馳千里足(騎)
公將馳之(驅車追趕)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外面)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來到)
計將安出(產生)
15、辭
蒙辭以軍中多務(推辭)
未嘗稍降辭色(語言)
16、次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編次)
又間令之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17、簞
百姓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用簞裝著)
一簞食,一豆羹(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
18、當
當之無愧(承當、承受)
當獎率三軍(應當)
今當遠離(將要)
木蘭當戶織(對著,向著)
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值,正在)
19、道
會在大雨,道不通(道路)
伐無道,諸暴秦(道義)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為外人道也(說,講)
20、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夠)
故不為苟得也(得到,獲得)
所識貧乏者得我與(通「德」,感激)
21、等
等死,死國可乎(同樣)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同樣)
公等遇雨(諸位,表多數)
22、敵
恐前後受其敵(攻擊)
蓋以誘敵(敵人)
23、吊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憑吊)
人皆吊之(慰問)
24、度
孤不度德量力(ó估計,推測)
關山度若飛(過,越過)
25、端
左手執卷端(畫幅的右端)
其人視端容寂(正,端正)
26、惡
惡能無紀(怎麼)
所惡有甚於死者(厭惡)
27、發
有時朝發白帝(出發)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發射)
舜發於畎畝之中(起,被任用)
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征發)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fà頭發)
28、凡
則凡是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凡是)
凡三往(總共)
29、方
方七百里(見方)
有朋自遠方來(地方)
長方形(方正)
30、分
今天下三分(劃分,分開)
必以分人(分配,分給)
長約八分有奇(長度單位)
忠陛下之職分也(職分,本分)
31、奉
為妻妾之奉(通「俸」,侍俸)
奉命於危難之間(接受,奉行)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供奉)
32、否
尚能飯否(fòu用在句末表詢問,相當於「不」「沒有」「嗎」)
陟罰臧否(惡、壞pǐ)
33、夫
予觀夫巴陵勝狀(fú,發語詞,那)
夫環而攻之(fú,發語詞,那)
夫鼾聲起(丈夫)
羅敷自有夫(丈夫)
荷擔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稱)
34、扶
便扶向路(沿著,順著)
出郭相扶將(挽扶)
35、拂
行拂亂其所為(違背、阻礙)
入則無法家拂士(通「弼」bì輔佐)
以手拂之(輕輕擦過)
36、福
神弗福也(賜福,保佑)
此何遽不為福乎(好事、有福之事)
37、富
與倉稟府庫池苑囿之富且大(富麗)
家富良馬(富有,充足,有許多)
38、更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醉則更相枕以卧(進而)
更相慶(互相)
更上一層樓(再、又)
舉杯消愁愁更愁(更加)
39、苟
苟富貴(如果)
故不為苟得(苟且)
苟全性命於亂世(苟且)
苟無飢渴(且,或許,希望)
40、固
固以怪之矣(本來)
當汝心之固(頑固,固執)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
君子固窮(安守,固守)
41、故
溫故而知新(舊有的,原來的)
兩狼之並驅如故(舊有的,原來的)
桓侯故使人問之(特意)
公問其故(原因,緣故)
故余雖愚(所以,因此)
42、顧
顧野有麥場(回頭看)
無方入門不顧(回頭看)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看望,拜訪)
43、觀
予觀夫巴陵勝狀(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色,景象)
44、冠
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帽子)
既加冠(男子成人禮)
45、光
以光先帝遺德(發揚光大)
彷彿若有光(光線)
46、歸
微斯人,吾誰與歸?(歸依)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家)
47、過
過秦漢之故都(經過)
及魯肅過尋陽(到)
人恆過(犯過失)
況才之過於余者乎(超過)
48、好
秦氏有好女(美)
好鳥相鳴(美)
好收吾骨瘴江邊(以便,能夠)
好為梁父呤(喜歡)
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歡)
49、號
陰風怒號(háo大叫,呼嘯)
故自號曰醉翁也(hào別號)
號為張楚(國號)
號令召三老(號令)
50、還
飛鳥相與還(回家)
扁鵲望桓公而還走(同「旋」,xuán回轉,掉轉)
51、患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擔憂,憂慮)
無凍餒之患(憂患)
為鄉人所患(當作祝害,認為是……禍害)
52、惠
大五加惠(恩惠)
汝之不惠(通「慧」,聰明)
53、或
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
或王命急宣(有時)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有的人)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
54、極
此樂何極(盡頭,窮盡)
南極瀟湘(盡,到)
嘗極東方(窮盡)
初極狹(非常,最)
55、寂
視端容寂(平靜)
寂寥無人(寂靜)
56、加
而山不加增(更加)
萬鍾於我何加焉(好處)
弗敢加也(虛誇,以少報多)
57、間
立有間(jiān一會兒)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中間)
奉命於危難之間(期間)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量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jiàn夾雜)
遂與外人間隔(間隔,隔開)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暗暗地)
又何間焉(參與)
58、見
路轉溪頭忽見(通「現」出現)
胡不見我於王?(引見)
於是見公輸盤(召見,接見)
曹劌請見(召見,接見)
子墨子見王(拜見)
見往事耳(知道)
貴人過而見之(看見)
59、將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將領,名詞;率領)
公將戰(將要)
出郭相扶將(挽扶)
宮使驅將惜不得(無實在意義)
60、角
於廳事之東北角(角落)
夢回吹角連營(號角)
61、借
每假借於人(借)
願借子殺之(依靠)
62、盡
擔中肉盡(沒有了)
林盡水源(沒有了)
利盡南海(全部取得)
進盡忠言(盡量,盡可能)
63、就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接近,趨向)
頹然就醉(接近,趨向)
承受
即使
64、居
居十日(過了)
不可久居(停留)
65、舉
舉大計亦死(發動)
管夷吾舉於市(被舉用)
黃生舉進士(參加)
舉國歡慶(全)
舉世無雙(全
66、具
具答之(通「俱」,全,都)
各具情態(具有)
67、決
孔子不能決也(判斷)
意難決舍(分別)
故決然捨去(斷然)
68、絕
隔絕
以為妙絕(極點)
群響畢絕(停止,消失)
極高的,陡峭的
69、開
日出而林霏開(散開)
連月不開(放晴)
旁開小窗(打開)
70、可
高可二黍許(大約)
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珠可歷歷數也(可以)
71、苦
天下苦秦久矣(苦於)
苦其心志(使……受苦)
何苦而不平(愁)
72、樂
太守之樂其樂(以……為樂)
鍾鼓樂之(使……快樂)
而不知人之樂(樂趣)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歡樂,快樂)
73、類
絕類彌勒(類似)
臣以王吏之攻宋,為與此同類(同類)
74、利
天時不如地利(有利的)
兵革非不堅利(銳利)
懷抱利器(銳利)
利盡南海(物資)
75、隸
世隸耕(屬於)
隸而從者(跟著)
76、良
良多趣味(真,實在)
此皆良實(善良)
77、臨
執策而臨之(面對,對著,當著)
臨溪而漁(來到,在)
臨池學書(來到,在)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近)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將要)
78、鱗
鱗浪層層(像魚鱗一樣)
呷浪之鱗(借代,指魚)
79、令
乃令符離人葛嬰(命令)
忿恚尉,令辱之(讓,使)
陳守令皆不在(縣令)
80、妙
妙無一人肯泊岸(奇怪)
以為妙絕(奇妙)
81、名
名之者誰(命名,起名)
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
故雖有名馬(出名的,有名聲的,著名的)
82、謀
陳勝吳廣乃謀曰(商量)
聚室而謀曰(商量)
深謀遠慮(思考,思慮)
83、奇
明人奇巧人曰王叔遠(奇特)
邑人奇之(驚異)
長約八分有奇(jī零數)
84、騎
騎千餘(騎兵)
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馬)
85、前
其一犬坐於前(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
86、強
剛強俠氣(強悍)
賞賜百千強(有餘)
不可強以仕(勉強)
慕義強仁(力行)
以弱為強者(強盛,強大)
項為之強(通「僵」,僵硬)
87、且
年且九十(將近)
且焉置土石(況且)
88、清
水尤清冽(清涼)
回清倒影(清涼)
以其境過清(凄清,冷清清)
89、情
必以情(實情)
於是與亮情好日密(友情,交情)
90、請
請獻十金(請允許,敬辭)
曹劌請見(請求)
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請教)
91、窮
欲窮其林(窮盡,動詞)
而不其所窮(盡頭,名詞)
樂亦無窮也(窮盡,形容詞)
窮冬裂風(深)
所識貧乏者得我與(貧窮)
92、屈
猥自枉屈(委屈)
手指不可屈伸(彎曲)
93、去
一狼徑去(走開,離去)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距離)
94、闕
不知天上宮闕(宮殿)
略無闕處(通「缺」,中斷)
95、容
雖席地不容閑(許,讓)
視端容寂(神色)
花態柳情,山容水貌(容貌)
96、乳
婦撫兒乳(餵奶)
兒含乳啼(奶頭)
97、善
豈愛人之善(專長,名詞)
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好)
羅敷善蠶桑(擅長,動詞)
98、尚
而使後人尚之如此(尊重,推崇)
而君前途尚可(還)
尚且
99、少
少時(shǎo一會兒)
賓客意少舒(稍微)
飲少則醉(不多)
陳涉少時(shào年輕)
100、舍
至舍(shè學舍,書館)
屋舍儼然(shè房屋)
舍文軒而竊敝輿(舍棄)
便舍船,從口入(舍棄)
意難決舍(丟開,離去)
故決然捨去(丟開,離去)
舍與你的(施捨)
101、嘗射於家圃(射箭)
樂安敢輕吾射(射箭的技術)
102、惡
所惡莫甚於死者(超過,厲害,嚴重)
流輩甚稱其賢(十分)
103、勝
此時無聲勝有聲(取勝,勝出,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優美,美好)
高處不甚寒(忍受,能承受)
驢不勝怒(忍受,能承受)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盡)
104、施
然後施行(施行)
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設置,安放)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施加)
105、食
食不飽,力不足(吃)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喂養)
106、使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派)
使於秦(出使)
使子為使(使者)
107、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開始)
郊田之外未始無春(曾經)
千呼萬喚始出來(才)
108、市
東市買駿馬(集市)
願為市鞍馬(買)
109、勢
逼兵勢耳(勢頭)
其岸勢犬牙差互(姿勢,形狀)
110、是
不知木蘭是女郎(判斷動詞,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代詞,這樣)
111、適
抱而適市(往)
正此地適與余近(正好)
其體不適(舒適)
112、書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書寫)
得魚鰒中書(文字,字條)
一男附書至(書信)
軍書十二卷(文件)
113、數
眾數雖多,甚末足畏(shù數目,數量)
珠可歷歷數也(shǔ計算)
扶蘇以數諫故(shuǒ屢次)
114、遂
已遂述數行(完成)
遂逐其師(就,於是)
然操遂能克紹(竟,終於)
115、所
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地方)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所」與「為」組合,表被動)
116、所以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麼辦法)
所以動心忍性(用這些來)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的原因)
117、通
初極狹,才通人(通過)
未能通習吏事(通曉,掌握)
政通人和(順利,順暢)
通計一舟(整個)
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通報,傳達)
中通外直(貫通)
118、圖
不圖觀瀑一至於斯(想)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以圖(謀取)
119、徒
葉徒相似(僅僅,只)
徒以有先生也(僅僅,只)
免冠徒跣(光著)
徒步旅行(光著)
120、推
推王君之心(推究,考察)
其亦欲推其事(推廣)
121、屯
大雪屯門(堆積)
屯大澤鄉(停駐)
122、望
先達德(聲)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為人五(刻有)
故不為苟得也(了)
今為宮室這美而為之(接受)
124、謂
謂為信然(說)
謂先主曰(對)
太守謂誰(是)
予謂蓮(認為)
舍人相謂曰(商量)
此之謂失其本心(叫做)
太守自謂也(命名)
125、文
皆披文軒(畫著文采)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舍其文軒(彩飾)
126、聞
余聞之也久(聽說)
不能稱前時之聞(名聲)
127、下
蘄下(攻下,攻克)
日光下澈(向下)
下見小潭(往下走)
128、鮮
芳草鮮美(xiān鮮艷)
陶後鮮有聞(xiǎn少)
129、賢
賢於材人遠矣(勝過,超過)
如此其賢(有才能)
130、相
此子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一起,共同)
舍人相謂曰(互相)
131、效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名詞,任務)
不效則治臣之罪(動詞,取得成效)
132、屑
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而樓上人往來屑屑(屑屑:忙碌的樣子)
133、謝
使君謝羅敷(請問)
長跪而謝之曰(道歉)
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致意)
134、信
願陛下親之信之(信任)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實)
謂為信然(確實)
豈信然邪(確實)
欲信大義於天下(shēn通「伸」,伸張)
135、行
性行淑均(品德)xíng háng
行收兵,比至陳(行軍)xíng
行深山巨谷中(行走)xíng
皆次當行( háng,行列,隊伍)
行陣和睦( háng,行列,隊伍)
136、許
雜然相許(贊成)
時人莫許之(答應,承認,同意)
遂許先帝以驅馳(答應,承認,同意)
高可二黍許(大約的數量)
曳物許許聲(hǔ擬聲詞)
137、學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問)
學而時習之(學習)
138、尋
尋向所志(尋找)
尋病終(不久)
139、焉
且焉置土石(哪裡)
始一反焉(句末語氣詞)
140、艷
艷裝騎驢(妖艷,艷麗)
略無慕艷意(欣慕)
141、夷
船背稍夷(平)
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
師夷長技以制夷(少數民族)
142、遺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留給,給予)
深追先帝遺詔(死去的人留下的)
遺風餘思(死去的人留下的)
得遺金一塊(丟失的)
143、已
蒹蔬采采。白露未已(停止)
死者長已矣(完了,完畢)
且壯士不死即矣(算了,罷了)
骨已盡矣(已經)
144、義
堅持合宜的道德
捨生而取義(正義,仁義)
引喻失義(適宜,恰當)
145、異
奇山異水(奇異,特殊,不同)
覺無異能者(奇異,特殊,不同)
父異焉(認為……奇怪)
漁人甚異之(認為……奇怪)
久行懷遠,無它異也(意外的事)
146、易
寒暑易節(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容易)
易以百金(交易,買)
147、詣
由是先主遂詣亮(去,到,拜訪)
及郡下,詣太守(去,到,拜訪)
148、益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滿招損,謙受益(利益,好處)
有所廣益(利益,好處)
益慕聖賢之道(更加,進一步)
益習其聲(漸漸地)
149、意
意少舒(心情)
意暇甚(神)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
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企)
150、因
因屏人曰(於是,就)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於是,就)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憑借,依靠)
罔不因勢象形(根據,依照)
因以為號焉(因此)
151、引
下車引之(拉。表示好感)
丁壯者引弦而戰(拿起)
引喻失義(稱引)
152、盈
曾不盈寸(滿)
彼竭我盈(充滿,士氣旺盛)
153、用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用,採用)
遂用猖蹶(因此)
154、友
與友期行(朋友)
琴瑟友之(友愛,親近)
155、余
余寒猶厲(剩下的,留下的)
余聞而愈悲(第一人稱,我)
156、與
所識貧乏者得我與?(通「歟」疑問語氣詞,相當於嗎?)
爾而與之(給)
157、欲
可汗問所欲(想)
山雨來風滿樓(將要)
從民欲也(願望)
158、援
援疑質理(提出,引)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以圖也(外援)
159、緣
緣故
緣溪行(沿著)
160、雜然
雜然相許(紛紛地)
雜然而前陳者(交互錯雜)
161、再
再而衰(第二次)
日再食(兩次)
162、曾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加強語氣,與「不」連用,連……都)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曾不盈寸(尚,還)
163、爭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爭奪)
知而不爭(據理力爭)
164、指
人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皆指目陳勝(指點)
165、至
寡助之至(極點)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到)
禮愈至(周到)
166、志
博聞強志(記)
尋向所志(標記)
處處志之(做標記)
歌以詠志(志向)
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立志)
167、質
援疑質理(詢問)
非天質之卑(資質)
168、致
聽婦前致詞(表達、表述)
蓋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取得)
氣可以養而致(取得)
無從致書以觀(取得)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招致、引來)
169、諸
投諸渤海之尾(「之於」的合音,「之」是「到」的意思,「於」是「在」的意思)
其西南諸峰(那些)
今諸生學於太學(各位、眾位)
170、主
齊命使各有其主《宴子使楚》(掌)
其賢者使使賢主《宴子使楚》(主)
171、屬
忠之屬也《曹劌論戰》(類)
徒屬皆日《陳涉世家》(儕、輩)
司命之所屬《扁鵲見蔡桓公》(管轄)
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相同、同類)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zhú通「囑」,囑托)
172、著
信義著於四海(顯露)
常著文章以自娛(寫作)
著我舊時裳(同「著」穿)
173、綴
綴以珠玉(點綴)
途中兩狼,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174、資
吾資之昏《為學》(天資、天分)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隆中對》(資助)
175、子
子墨子聞之(夫子、先生、老師)
願借子殺之(您)
子又生孫(兒子)
176、自
並自為其名(自己)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自、從)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由)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
177、足
蛇固無足(腳)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滿足)
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充足)
以中有足樂者(足以)
不足為外人道也(值得)
178、卒
卒買魚烹食(士兵)
卒於魯也傳之(最終)
179、作
而後作(奮起、有所作為)
屬於作文以記之(寫)
180、坐
但坐觀羅敷(因為、由於)
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
滿坐寂然(通「座」,座位)
何坐?坐盜(犯罪) db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歸取之(反:)
略無闕處(闕: )
土人謂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練(伏: )
2、古今異義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及: )
是吾劍之所從墜(是:指示代詞,這兒,今是判斷動詞)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於夏水襄陵(至於: )
沿泝阻絕(沿: 溯: )
雖乘奔御風(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為秋田之害(方: )
歲以大穰(歲: )
但逐層布板訖(但: )
匠師如其言(如: )
3、詞類活用:
雖乘奔御風(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師如其言(如: )

高中語文文言文文學常識選擇題怎麼做

  1. 平時多加註意文抄言文文襲學常識的積累;

  2. 多多練習文言文文學常識選擇題,平時多磨槍,考試不著慌:


    古文文學常識選擇題匯總:

    http://wenku..com/link?url=mr-BrH91EbZvhLC55EWm8w5qye_1pZYtwCM6ltFsJccPMCCK2mp-XoQEI3go7y7R-7UUvX8D3lvtUJBkFvav-4pVM8xLwzjn93SoqohKF5y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文言文文學常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