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語文必修一《鴻門宴》中的成語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斗酒彘肩;秋毫無犯;勞苦功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2. 高中語文課本里的必考成語,必修一到必修五全匯總
教案和抄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襲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3.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成語大合集,想當學霸必須全搞定
形容人復性格特徵的詞語開朗、制隨和、健談、狡猾、老實、穩重、幼稚、調皮、活潑、內向、善良足智多謀、心胸狹窄、忠厚老實、陰險狡詐、樂天達觀、成熟穩重、幼稚調皮、溫柔體貼、活潑可愛、普普通通、內向害羞、外向開朗、心地善良、聰明伶俐、善解人意、風趣幽默、思想開放、積極進取、小心謹慎、鬱郁寡歡、正義正直、悲觀失意、好吃懶做、處事灑脫、多愁善感
4.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有什麼成語
1.崢嶸歲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風華正茂 正是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3.揮斥方遒 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4.百舸爭流 形容群舟爭相行駛。
5.天倫敘樂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險即在眼前。
7.從諫如流 指聽從好的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順暢自然,形容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8.洞若觀火 就像黑夜裡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為進 表面上退卻,其實准備進攻的一種戰略或戰術。
10.化險為夷 將危險轉化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11.一去不復返 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
12.圖窮匕首 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13.悲歌擊築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14.切齒拊心 形容憤恨到極點。
這里的比較全
http://wenku..com/view/f2401f1ab7360b4c2e3f64be.html
5. 高中語文必修一課本成語匯總
不三抄不四bùsānbùsì
[釋義襲]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語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
[辨形] 四;不能寫作「肆」。
[近義] 不倫不類 非僧非俗
[反義] 一本正經 正襟危坐 堂堂正正
[用法] 含貶義。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行不端。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見「不倫不類」。(102頁)
6.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有什麼成語
綠草如茵滄海一粟、長歌當哭、察言觀色、逆來順受、毛骨悚然、博聞強記、水泄不通、從容不迫、洋洋灑灑、迥乎不同、面面相覷、叱吒風雲、涕泗交流、風和日麗
7. 高中語文必備成語及解釋
1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例句:這真是三人成虎啊,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一傳竟成真的了。
3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例句:經過一個美輪美奐的宏麗華廈的區域,開車的告訴我們說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區域。
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例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例句: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
6首當其沖: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例句: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例句:雖然年年春晚節目表演都差強人意、不瘟不火,但國人依然年年對它抱有很高的期望。
8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例句:翹老感慨得對,我今天來是為了馮村的事來煩請翹老鼎力相助的。
9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例句:你若是專家或者要人,~,那自當別論。
1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例句:何得~,坐待滅亡。
11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例句:他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大家對他的溢美之詞不絕於耳。
12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例句:經過艱苦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於在全班脫穎而出。13蓬蓽生輝:謙敬之辭。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例句:縣長的到來令這間小屋蓬蓽生輝。
14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例句:蒲殿俊輩登台之後,因為縱容兵士的結果,弄到了一個~的地步
15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例句:文學語言,包括好的比喻,有力的生發,美妙的聯想和~的描寫。
16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例句:王勵勤不負眾望,奪得了世錦賽的冠軍
17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例句: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於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18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例句: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圖報,~。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例句: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20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例句: 他已窺破喜奎和小雀兒的深情密愛,萬萬不是本人所能望其項背。
2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例句:我得了這一封信,似乎還~。22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例句: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以為藉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
23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例句:直到後來,聽到了那些~的傳說,見到了舉室倉皇的不安狀態。
24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例句:若曰凡為詩者,必須意深思遠,神韻悠然,則~矣。
25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於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例句:各地監獄,都有~之苦。
26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例句: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雕琢出這樣一個世界。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於一切倡導人。 例句: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勝道哉!
28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例句:援筆一揮,~。29側目而視: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例句:諸君記得當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就完了。
30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例句:改革開放時期;在某些方面出現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是在所難免的。
31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32明日黃花: 過時的新聞報道或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例句: 這里有些是應景的文章,不免早已有~之感。
33 評頭品足 :比喻在小節上過分挑剔.與中性的評議不同。 例句: 你應該多干點實事,不要總~。
34 休戚與共: 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不同 。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35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例句:七十老翁,死生早~,由他去吧。
36 翻雲覆雨 :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例句:你不合打鳳牢龍,~,陷人坑阱。
37 彈冠相慶 :貶義。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例句:農民協會封閉了,豪紳們又重新~。
38 期期艾艾: 口吃,不能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例句:感情的激動使我說話~了。
39 無可厚非 :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例句:作者的動機~,但客觀效果則不盡符合作者的動機。
40 不脛而走 :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例句:袁伯珍慌忙把家裡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只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
41 身臨其境: 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例句: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寫得形象逼真,讀完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42 煢煢孑立 :孑然一身 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例句:我湊著~的小油燈,盡情享受秋燈夜讀的樂趣。
43 耿耿於懷: 形容心存怨恨。 例句:同學之間應團結互助,絕不能因一點小事就~。
44 因人成事: 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例句:小將~,何足道哉!
45 耳提面命 :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不用於同輩之間和貶義。例句: 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准繩,載之於書者,不異~。
46 聳人聽聞: 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例句:閑官之挫折,無足輕重,不足~。47 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例句:任聽部下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
48 咬文嚼字: 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例句:學習文件不能只~,關鍵是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
49 處心積慮 :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例句:如此者~,已非一日。
50 火中取栗 :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例句: 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51 忍俊不禁: 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例句: 大熊貓憨態可掬,小猴子頑皮可愛,使得周圍的大人們~,孩子們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52 責無旁貸: 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例句: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53 參差不齊 :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例句:禮生見他們~,也只好由著他們敷衍了事。
54 繪聲繪色 :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例句:尤其是談她自己的兒女,那真是~,細致入微,沒完沒了。
55 危言危行 :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例句:當官不撓貴勢,執貧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處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56 不可思議: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例句:一片澄澈的蔚藍色的天宇,高深得~。
57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蠻橫。 例句: 他們簡直~,一定要進去,終於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
58 不可向邇: 不能接近。 例句:我起個大早,破曉就到車站去找車子,但見倉皇、擁擠、混亂之狀,~,廢然而返。
59 不可終日 :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例句:就知道中國是處在怎樣一種皇皇~的局面之下,處在怎樣一種混亂狀態之下。
60 一發而不可收 :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例句: 他熱愛寫作,勤於筆耕,自從處女作發表,便一發而不可收,至今已有百餘篇作品見諸報端。
61 一發不可收拾 :更加無法整頓。例句: 如果處理不當,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62 如喪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例句: 你瞧他那份咽咽嗚嗚的啼泣吧,真正~。
63 汗牛充棟: 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例句:世傳養生術,~,行而效者誰也?64 嘆為觀止 :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嘆為觀止」。 例句:黃山的美景,令人嘆為觀止。
65 賞心悅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 」。例句: 兩人到山腳下一看,只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
66 不可開交: 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例句: 倘一加人為,一「辦」,那就輿論沸騰,~了。
67 不亦樂乎 :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例句:哎,那罵得可真也是~。
68 無所不為 :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今專務游盪,~,老夫所以憂耳。
69 無所不至: 什麼地方都去,什麼壞事都干。 例句:夜間絮絮叨叨,你問我答,凡街坊穢褻之談,~。
70 息息相關: 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與生命的起源息息相關。
71 休戚相關 :比喻彼此間禍福互相關連。 例句:豈可委之荒野,任憑暴露,全無一點~之意。
72 休戚與共:同甘共苦。 例句:我們是~的好同學。
73 相濡以沫 :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例句: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74 改弦更張: 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例句:不~,使吏有士君子之行,而欲民生蒙福,教化淳美,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75 改弦易轍 :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例句:殿下放心,待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以救禍亂。
76 面目全非: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例句:它的厄運,是在好書被有權者用相似的本子來掉換,年深月久,弄得~。
77 見異思遷 :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不表示選擇時猶豫不定。例句: 因此滿胸抑鬱,終不免宗旨不定。~,是個自然的道理。
78 不足為訓 :不值得作為准則。與教訓無關。 例句:琪的行為雖然~,然而他的議論思想也有獨到處,這還是定庵的遺傳性。
79 平鋪直敘 :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只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例句:這篇小說盡管大都是~,但讀起來卻令人潸然淚下。
80 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例句: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81 見仁見智: 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例句:~,議論紛紜,卻無非背後論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諱。
82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例句: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個~。
83 望塵莫及 :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 。例句: 闖王確實有許多非凡之處,為當今群雄所~。
84 投桃報李: 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例句: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為德而人法之,猶~之必然也。
85 改頭換面 :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例句:債原從隔世深,相逢便起殺心。~猶相報,何況容顏儼在今。
86 語重心長 :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例句: 他這些語重心長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87 意味深長 :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例句:書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88 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例句:從前所受,皆為大略,~於繁賾,毋乃不可!
89 苦心孤詣 :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剄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例句: ~地運動著做了一次大總統,後來被人趕跑了,跑向天津。
90 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句:但黃公俊的祖父,他開始讀了書,象一般讀書人似的,他~的要將八股型的才學,「貨與帝王家」。
91 循序漸進 :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例句: 她通常是從一個角度寫,而不是從幾個角度寫;還只是~地寫,而不是錯綜交叉地寫。 ◎茅盾《怎樣評價〈青春之歌〉?》
92 耳聞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例句: 我從鄉下跑京城裡,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
93 光怪陸離 :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例句: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94 如履薄冰 :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例句: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95 奇文共賞 :原是褒義,現多用於諷刺。 例句: ①孔慶東說,魯迅聖手妙筆,奇文共賞。②錯誤難免,奇文共賞,以警後來。
96 不以為然 :不贊同。 例句: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
97 不以為意 :不放在心上。 例句: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 98 不知所雲: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例句: 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
99 左右逢源: 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例句:這樣,他們在落筆的時候,便已有著「成竹在胸」、「~」的形勢。
100 情不自禁 :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於混淆。 例句:她又~地放聲哭了。
101 振振有詞: 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例句: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102 目無全牛 :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例句: 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
103 石破天驚: 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於驚人消息,誤。 例句:繼泰被他們這樣的一來,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嚇得個肺腑皆崩,神魂出竅。
104 相敬如賓: 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例句:夫耕於前,妻耘於後,同甘共苦,~。
105 信筆塗鴉 :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 。 例句:僻處蠻鄉,無師講究,不過信筆塗鴉,怎經得大方品騭?
106 心有餘悸 :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例句: 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繩,他就不會心有餘悸了。
107 上行下效 :貶義,不用於表示群眾以幹部為榜樣。例句: 作為領導一定要嚴於律己,否則上行下效,敗壞黨風,後果不堪設想。
108 意氣用事: 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例句:我長大了,凡事還要以大局為重,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意氣用事。
109 不刊之論:形容文章或言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例句: 這可以說是~,我有同感。
110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例句: 此時路旁看的,幾於~,大馬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
111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例句:局面詢問也用不著洋洋灑灑的大文章。
112屢試不爽: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褒義。 例句:可是只要一見尼姑,這一天就不用賭啦,賭甚麼輸甚麼,當真~。
113粉墨登場:貶義。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例句:及至北平攻陷,這些地痞流氓自然沒有~的資格與本領,而日本也並未准備下多少官吏來馬上發號施令。
114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例句: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116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很多,難以說完。多指罪惡很多。 例句:淪陷區的同胞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奇跡,真是所謂~。
117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易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例句:其所以愛之之故無他道焉,不外~,引人入勝而已。
118狗尾續貂:比喻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後面。一般用作貶義,或用作自謙。 例句:聖嘆斷定《水滸》只有七十回,而罵羅貫中為~。
119鞭辟入裡: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注意語境。易犯前後不一致的毛病。 例句:他們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120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例句: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8.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有什麼成語
滄海一粟、察言觀色、水泄不通、洋洋灑灑、毛骨悚然、面面相覷、從容不迫、長歌當哭、綠草如茵、逆來順受、叱吒風雲、迥乎不同、博聞強記、涕泗交流、風和日麗、任勞任怨
9. 求高中語文常見成語積累!
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妨害。原來指悲傷不至於使人傷害身心。後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情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流離失所的農民。比喻殘酷統治下到處都是呻吟呼號的農民。
安時處順: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安土重遷:重遷,把搬遷看得很重。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為喜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不忙;步,行行;當,當作。古代貴族出外都要乘車,因此用安步當車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在多用於表示不乘車而從容步行。
安貧樂道:安貧,安於貧困;樂道,以守道為樂。處於貧困境地,仍以守道為樂。這是儒家提倡的態度。
安身立命: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素,平常。對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靜得跟往常一樣。現在也指對錯誤的言論和行為不聞不問,聽之任之。(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門類、秩序;就,歸於。原來指寫文章結構安排得當,造句、選詞合乎規范。現在指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時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闖勁。
按圖索驥:索,尋找;驥,好馬。原來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在也指照線索去尋找事物。
暗渡陳倉:指稱作戰時在正面迷惑敵人,在側面突然襲擊的策略;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多指男女間不正常的行徑)
黯然銷魂:黯然,心情沮喪的樣子,銷魂,靈魂離開了軀殼。心情沮喪得好象失去了靈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或愁苦。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養。形容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多用於形容天災人禍人民群眾受餓的慘狀。
百身何贖:百身,意為死一百次;何,怎麼;贖,抵罪。意思為自身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比喻對死者極其沉痛的哀悼。
白駒過隙:白駒,原來指駿馬,後來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時間過得飛快,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見於《莊子•知北游》)。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風俗故事,後來稱小說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泛稱記載逸聞瑣事的作品為稗官野史。
百無聊賴:聊賴,依賴,精神上的依託。後來表示思想情感沒有依託,精神空虛無聊。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原指馬陸這種蟲子被切斷致死後仍然蠕動的現象(《本草綱目•馬陸》:弘景曰:『此蟲甚多,寸寸斷之,亦便寸行。故《魯連子》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用來比喻人或集團雖已失敗,但其勢力和影響依然存在(多含貶義)。
班荊道故:班,鋪開;荊,黃荊,一種灌木;道,談說;故,過去的事情。用黃荊鋪地,坐在上面談過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話舊情。
抱殘守缺:抱,堅持不放。守住陳舊、殘破的東西,不肯放棄。原來比喻泥古守舊,現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暴虎馮河:暴虎,徒手搏虎;馮河,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
暴戾恣睢:暴戾,兇狠殘暴;恣睢,放縱,任意干壞事。(注意讀音)
暴殄天物:暴,損害糟蹋;殄,滅絕;天物,指草木、鳥獸等。原來指滅絕各種自然生物,後來泛指任意損害、糟蹋物品。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養到極高的境界。後來泛用以鼓勵人們不要滿足於取得的成就,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前進。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滾動;丸,彈丸。形容形勢發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滾彈丸一樣。
鞭辟入裡: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意思是要學得切實。現在多用於形容言辭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徹。辟,讀bi(四聲)
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一定。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多指寫作時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新。
畢其功於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完成了。
閉門造車:原來是按同意規格,關起門來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後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問客觀實際,不進行調查研究,單憑主觀想像處理問題。
敝帚千金:敝,破舊。自家的一把破掃帚,卻把它看得價值千金。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非常珍視。注意「敝」的寫法。
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後來形容創業的艱辛。
別出機杼:機杼,織布機,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構思。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開辟新路。
表裡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勢險要。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慾望沒能滿足。以後就稱犯法或搗亂鬧事的人為不逞之徒。
不齒於人類:齒,並列。
不經之談:經,通常的道理;不經,不合道理。形容荒唐無根據的話。
不孚眾望:孚,信服。沒有使群眾(眾望)信服。
不刊之論:刊,消除,刪改。形容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速之客:速,邀請。沒有經過邀請而突然到來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肖子孫:不肖,不像,不賢。指不能繼承祖、父事業或違背祖、父遺志的子孫。Xiao4
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夠。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滿足。後來指同類的事物或情況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現一次。
不虞之事:虞,預料。沒有料想到的事。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許插嘴。(Hui4)
不脛而走: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傳播、流行。
不修邊幅: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儀表、衣著、生活作風。原來形容為人不拘小節,後來也形容不注意衣著、容貌的整潔。
不易之論:易,更改。完全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不足為訓:訓,法則。不值得作為遵循或效法的法則。
步人後塵:後塵,走路時後面揚起的塵土。跟在別人後面走。比喻追隨、模仿別人,走上別人走過的老路。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穀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沒有出息。稂Lang 莠 you
慘淡經營:慘淡,費盡心思;經營,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形容費盡心思於謀劃和從事某項事情。
滄海橫流:滄海,指大海;橫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盪不安。
滄海桑田:大海變作桑田,桑田變作大海。比喻世界變化很大。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樣。指反動統治階級輕視人命,任意殺戮。
城下之盟:因敵人兵臨城下,而被迫簽定的屈辱性的條約。
嘗鼎一臠:品嘗鼎鍋中的一塊肉就可以推知整鍋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
出類拔萃: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從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差強人意:差,稍微,比較;強,振奮。原來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在表示大體上能夠使人滿意。
滄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穀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滄海遺珠: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者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蟾宮折桂:蟾宮,月宮;折桂,指人考中進士。舊時指人登科。
瞠目結舌:瞪著眼睛說不出話。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殃,災禍;池,護城河。比喻無緣無故受連累。
良莠不齊:良,善良,指好人;莠,惡草,比喻壞人。指好人壞人都有,夾雜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質壞的人)。
誠惶誠恐:惶,害怕。原來是封建臣子對君王上奏的套語,表示尊敬、服從,又恐懼不安。現在用來形容尊敬、服從或不安的樣子。帶有貶義。
魑魅魍魎:傳說中的妖怪,現在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Chimeiwangliang 1433(聲調)
充耳不聞:充,堵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存心不聽別人的話。
抽薪止沸:抽去鍋下的柴草來停止鍋里開水的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同釜底抽薪(揚湯止沸:比喻方法不徹底。)
出水芙蓉:原來比喻詩歌寫得清新,後來比喻女性的美麗。
晨鍾暮鼓:寺院里早晚用來報時的鍾鼓。後用來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來比喻讓人警醒的語言。
礎潤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濕潤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是有徵兆的。
吹毛求疵:求,尋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錯誤。
春風化雨: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後用來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春秋筆法:孔丘修訂《春秋》語句中含有褒貶。後人就指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為「春秋筆法」。
蹉跎歲月:蹉跎,時間白白過去。形容虛度光陰。
錯彩鏤金:錯,塗飾;鏤,刻。塗繪五彩,雕刻金銀,裝飾的十分工麗。形容文學作品詞彙絢爛。
大而無當:雖然很大,但不實用。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為見識廣博。指學識淵博或專精於某種技藝的人。
大放厥詞:厥,其,代詞,他的。現在指大發議論,多是貶義。
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聲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淚一樣。形容悲痛到了極點。讀音chui2
唇齒相依:嘴唇和牙齒互相依靠,不能離開。比喻關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系密切,厲害共同。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樣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婦和剝削者。
大相徑庭:勁挺,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遠。
大巧若拙。真正靈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讀音zhuo1
待價而沽:沽,出賣。等待高價出售。舊時比喻某些人等待時機出來作官。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歸,也形容不分晝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勞作。
簞食壺漿:簞,古代盛飯的竹器;食,食物。古時候老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湯老歡迎他們所擁護的軍隊。後來用此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讀音si4
簞食瓢飲:一簞的食物,一瓢的飲料。古代指貧苦的生活。讀音si4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藝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高深的地步。也寫作升堂入室。
得隴望蜀:比喻人貪得無厭,得到了這個,還想那個。
洞若觀火:形容觀察事物極其分明,透徹深刻,就像看火一樣。
大快人心:使人們的心裡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壞人壞事受到應得的懲罰或打擊。
殫精竭慮:耗盡精力,費盡心思。竭,用盡;慮,思索。
等量齊觀:等,同等;齊,一樣地。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多事之秋:秋,年歲,時候。事變很多的時期。形容國家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驚懼的聲音。原來形容說話傷人,令人難受。現在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也指形勢發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趕上。
咄咄怪事:咄咄,嘆詞,表示驚詫。用來形容使人驚訝的怪事。
豆蔻年華:舊時指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東施效顰:比喻不知道別人好在哪裡,自己又沒有條件而胡亂去學。
燈紅酒綠: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道貌岸然:道貌,正經、嚴肅的外貌;岸然,嚴肅不易接近的樣子。形容外貌嚴肅正經。現多用貶義。
斷鶴續鳧:截短鶴的長腿,續接野鴨的短腿。比喻強行違反自然規律辦事。
道路以目:舊時形容社會的黑暗和同志者的暴虐。
爾虞我詐:爾,你;虞,欺騙;你欺騙我,我欺騙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鬢廝磨:鬢,面頰兩邊的頭發;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指小兒女的相愛。
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
耳濡目染:濡,沾濕;染,浸漬。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指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耳提面命:不但當面指教,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希望他永不忘記。形容教誨殷切。
發憤圖強:發憤,下定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發聾振聵:聵,耳聾。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也作振聾發聵。
發指眥裂:發指,頭發向上直豎;眥裂,眼眶睜得開裂。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轉變的樣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翻雲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權術,反復無常。
犯而不校:犯,觸犯;校,計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也不計較。
方興未艾: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事物正在發展,沒有停止。多形容形勢或事物正在蓬勃發展。
防微杜漸:微,細小,指事物的苗頭;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開端。在壞思想、壞事物剛冒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發展。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來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後來指思想離奇。
鳳毛麟角:鳳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
10. 求高中語文成語熟語大全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總結:成語、熟語的使用
1
、目無全牛:
《莊子
?
保養主》中說,一個殺牛的人起初殺牛,眼球看到的是全牛,三
年往後,熟練了,動刀時只看見皮骨空隙,而看不到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非常很熟練
的境地。本詞易誤用為貶義。
2
、天花亂墜信口開河:指說得極為悅耳,多指張大或不切合實際際。本詞只能用來形
容說。
3
、耳鬢廝磨:形容男性和女性鍾頭刻單純無邪,在一塊兒玩耍。多指男性和女性間幼
時的感情好情誼。
4
、不能改動: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總結刊,去掉並改動,修改訂正。不可以去掉並改動
或修改訂正的輿論。形容文章或輿論的精當,無懈可擊。易誤用為貶義。
5
、大相徑庭:差,略微地。願意是很能振奮人,現多用來表達比人預想的好一點,還
算讓人滿足。易曲解為
「
還不如人意
」
。
6
、彈冠相慶:
《漢書
?
王吉傳》
:
「
吉與貢禹為友,世稱
„
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
,言選擇
同也。
」
彈冠,撣去頭巾上塵土准備做官。後來用
「
彈冠相慶
」
指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
同夥也相互祝賀將有官可做,多用作貶義。運用時易弄錯情誼色彩。
7
、汗牛充棟:汗牛,用牛運送,使牛累得出汗;充棟,堆滿了房間。形容卷帙極多。
形容的對象僅指書。
8
、明天黃花:蘇軾詩《九日步韻王鞏》中有
「
彼此遇見無須忙歸去,明天黃花蝶也愁
」
句。原指重九節過後,菊花將要乾枯萎縮,便再也沒關系好玩賞的了。後來用
「
明天黃花
」
借喻已錯過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錯過應時效用的事情。此成語易被想當然地誤寫成
「
昨日黃
花
」
。
9
、深孚人望:孚,使人相信和佩服。意思是深得眾人的信任和尊重。易誤用成
「
不負人
望
」
。
10
、卷土重來:指敗績後從新集後力氣再干。也可寫文章
「
重整旗鼓
」
。此詞不可以用作
貶義。
11
、
信口雌黃:
指不照顧事情的真實情況地隨心瞎扯。
注意與
「
信口開河
」
差別開來,
「
信
口開河
」
也有隨意地瞎扯的意思,但
「
信口雌黃
」
詞意更重。
12
、費盡心機:千方百計地盤算。多用貶義。
13
、萬人空巷:
指每家每戶的人都從弄堂里出來了,形容慶賀、熱烈歡迎等的盛大的狀
況。不可以曲解為
「
許多人都集中在家裡,故萬巷皆為空之意。
14
、不約而同:沒有事前交換意見而你我見地或舉動絕對完全一樣。本詞應與
「
不謀而
合
」
也只能做狀語不可以做謂語。
15
、無可非議:沒有啥子可以指斥的。應與
「
未可厚非
」
差別開來,
「
未可厚非
」
意為不可
以不為己甚斥責。前者表達言行絕對合情合理,後者表達雖有欠缺,不過可以原諒。
16
、莫衷一是:
指大家看法不一樣,
不可以得出完全一樣的論斷。
運用時要注意主語不
可以是某獨自一個人。
17
、鞭辟人里:里,內中;辟,精闢。形容能精闢解釋明白問題。運用時要注意語境,
不要輕易濫用。如:
「
他對這個問題的剖析很各個方面,可以說鞭辟入裡。
」
這一句就因誤用
成語犯了前後不完全一樣的毛病。
18
、刮目相待:
《二十四史
?
呂蒙傳》記述,吳國大將呂蒙服從孫權奉勸,在不得空的軍
隊事務中抽出時間念書,學問大進,獲得令人驚訝的績效。魯肅說:
「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
相待。
」
解釋明白要用新的目光來對待另外的人。注意本成語普通用來指對待另外的人獲得
的進步提高和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