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怎樣才能學好

高中語文怎樣才能學好

發布時間:2020-12-17 23:29:35

❶ 怎樣學好高中語文

1.從高一就開始作文素材、國學常識、文言知識等等的積累。
2.關注生活,關專注時事,學會較客觀地評屬價事物。
3.如果遇到強勢又有能力的語文老師 ,那麼一定要跟著老師的節奏,老師讓你干什麼最好就干什麼(和沒有自己判斷力的小學生不同,學生跟著這樣的老師最容易適應高考的範式,最容易搶分)。
4.對語文的態度要擺正:高中語文是為了給你高考搶分的,不是為了教你成為文學家。高一還可以適當追求一些非應試的文學的東西,高二後期和高三就啥都別想了好好做題吧。
5.語文也要刷題!不要以為語文不需要做題!只是語文不需要題海,但是不大量做題很難把握題型規律和答題範式(高考語文答案都是有套路的!)。
6.作文實在寫不好就盡量保持在一個中等偏上水平,其他部分如基礎知識、閱讀能力一定要好。
7.每天閱讀,不是看那些風花雪月的小說,要有針對性。你議論文寫不好,就每天一篇人民論壇文章;記敘文不好 ,就每天一篇高考滿分記敘文範文(不建議看太富有文學性的文章)。

❷ 高中語文怎麼才能學好 如何提高語文成績

1.提高語文成績平時多看書

要想提高語文成績最簡單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平時多積累,如果高中時間還算充裕的話,建議把老師發的資料或卷子都讀一讀,同時把語文教材和課本里的戲劇和小說等都多讀一讀,積累一些知識。

平時還可以多找一些課外讀物,最好是自己感興趣的去讀,然後把好的詞句畫下來,留著以後寫作文當做素材用。其實只要是喜歡,做到上面這些並不能,而且完全可以當做是學物理和數學等比較難的學科累了的時候放鬆用。

2.短時間提高語文可以突擊

如果高三來不及積累,可以有短時間快速提高語文成績的方法,那就是專攻高考大綱要求的考點,目的明確,個個突破考點,雖然可能不及第一點分數更高,但效果更顯著。

把所有考點全部找出來,分類擊破,該背的一字不漏完全背下來,基礎題爭取不丟分。把所有網路上和課本上精華的總結的答題模板和答題套路整理出來,形成一套自己的答題風格,爭取不丟分。

3.掌握答題技巧,注意細節

語文答題有很多屬於主觀題,答案不固定,能自圓其說即可,而且很多閱讀題答案就在原文中。所以大家學語文,一定要找對竅門,能節約不少時間,還能提高很多分數,一舉兩得。

古詩詞鑒賞有很多意象背了就會,是很簡單的。作文需要多背一些作文素材,考試時臨場發揮再臨時改改基本就成型了。

此外,語文答卷字跡一定要工整,閱卷老師都喜歡看著舒服的文字。最後希望大家都能細心體會語文學習方法,學好語文。

❸ 高中語文怎樣才能學好

最重要的是勤奮了方法如下: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高考狀元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說:「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因此,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積累法。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
根據高考語文科《考試說明》和高考試卷的命題點,積累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積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三)積累古詩文名篇(背誦名篇)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並茂的文章,拿來反復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高考不考誦讀,誦讀文章對考試沒有意義。實際上,語文試卷中的許多題目,並不是憑理性的分析而是憑借較高的語言感受能力做出來的。有些選擇題,你做對了,但問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來,這並不能說明你憑運氣做對了,實際上你是憑語感做對的,正確的語感從何而來呢?從誦讀中來。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講「學而不思則罔」,對於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三)多讀。古人講:「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鑒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
(四)勤動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要隨時記下有用的知識,生字、新詞、生動的語句,優美的語段,將讀書與積累結合起來。二是點評閱讀材料,對其內容、結構、語言、手法直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獨到的點評。
三、寫作的習慣。
(一)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礎。素材的積累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含自身周圍環境見聞),這是極為豐富而行動的材料來源;二是學過的課文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材料庫;三是課外閱讀(書籍、報刊、影視等)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讀者》、《青年文摘》這兩本雜志故事性較強,很多同學喜歡看,但是不能「過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來。
(二)、善於思考。有的同學作文總是簡單地敘寫身邊瑣事、沒有深刻思想內涵和新穎見解,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不夠深入,沒有把握住升華文章主題的關鍵。考生要想寫出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的文章,就必須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的感受、領悟、思考,對其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裡」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礦石中,提煉出珍貴的人生之「金」。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文章的「靈魂」,精深的思考則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怎樣才能學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