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

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

發布時間:2020-12-17 21:25:48

高中語文必修4要背的課文有哪些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要背的課文:
1、雨霖鈴 柳永(宋)

例、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2、望海潮 柳永(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3、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4、定風波 蘇軾(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5、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6、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7、醉花陰 李清照(宋)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聲聲慢 李清照(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9、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1)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擴展閱讀

高中語文必背其他:

1、《沁園春•長沙》

2、《雨巷》

3、《再別康橋》

4、《燭之武退秦師》

5、《荊軻刺秦王》(第8段)

6、《記念劉和珍君》(第2、4節)等

高中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高中語文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② 高中一年級語文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

原文: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譬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

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據,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王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

與王決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秦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缻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

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背誦段數翻譯:

秦王喝酒喝得高興時說:「我聽說趙王愛好音樂,請趙王彈彈瑟吧。」秦國的御史走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命令趙王彈瑟。」藺相如走上前說:「趙王聽說秦王擅長演奏秦國的音樂,請(允許我)捧著盆缻(給)秦王,(請秦王敲一敲)以此互相娛樂。」

秦王生氣了,不答應。於是相如捧著盆缻上前,趁勢跪下要求秦王敲打。秦王不肯敲缻。相如說:「在這五步之內,我可要把頸項里的鮮血濺到大王身上了!」(秦王)左右的人要殺相如,相如瞪起兩眼在喝一聲,他們嚇得直倒退。於是秦王很不高興地敲了一下缻。

藺相如回頭招呼趙國的御史寫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缻。」秦國的群臣說:「請獻出趙國的十五座城池為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說:「請獻出秦國的咸陽為趙王祝壽。」

(2)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擴展閱讀

《廉頗藺相如列傳》生動刻畫了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趙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他們或耿直或忠厚,或魯莽或機智,形象鮮明生動,令人嘆服。抓住人物特徵,人物形象凸現紙上。司馬遷善於抓住人物主要特徵進行極力渲染。

如在對事跡頗豐的藺相如這一形象進行處理時,便抓住「智勇」這一特徵為核心展開描述。正如他在本傳傳末所論贊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也。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

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在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事件進行描述時更是緊緊扣住藺相如的機智勇敢這一特徵,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層層襯染,極力蓄勢,造成人物形象的張勢。

司馬遷在文中極盡渲染之能事,層層蓄勢,有如大江截流。如他在文中五次渲染相如操天下大勢為己用之睿智:為國紓難,利用國際輿論,借使秦負曲之勢,奉璧至秦;秦王得璧不償城,相如以「璧有瑕,請指示王」誆得玉璧後,抓住秦王貪婪的弱點。

欲以璧擊柱,借「秦恐璧破」之勢威脅秦王;抓住秦國二十餘君「不堅明約束」之過,借理在我方之勢,使人懷璧歸趙;澠池之會,借「五步之內以頸血濺大王」之勢,逼秦王就範,為一擊缶;借「趙亦盛設兵以待秦」之勢,迫使秦不敢動武。

相如勇智,已是光彩照人。行文至此,司馬遷筆勢陡轉:多謀善斷、意氣風發的藺相如竟對無理取鬧的廉頗一再退忍避讓,連門客都感到羞愧。當門客要離開他時,才袒露他「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的胸懷。相如的絕頂智慧和賢相風采凸現在讀者的眼前。

③ 高中語文必修四《竇娥冤》原文

第一折

(凈扮賽盧醫上,詩雲)行醫有斟酌,下葯依《本草》。死的醫不活,活的醫死了。自家姓盧,人道我一手好醫,都叫做賽盧醫。在這山陽縣南門開著生葯局。在城有個蔡婆婆,我問他借了十兩銀子,本利該還他二十兩;數次來討這銀子,我又無的還他。

若不來便罷,若來呵,我自有個主意!我且在這葯鋪中坐下,看有甚麼人來。(卜兒上,雲)老身蔡婆婆。我一向搬在山陽縣居住,盡也靜辦。自十三年前竇天章秀才留下端雲孩兒與我做兒媳婦,改了他小名,喚做竇娥。自成親之後,不上二年,不想我這孩兒害弱症死了。

媳婦兒守寡,又早三個年頭,服孝將除了也。我和媳婦兒說知,我往城外賽盧醫家索錢去也。(做行科,雲)葛過隅頭,轉過屋角,早來到他家門首。賽盧醫在家麼?(盧醫雲)婆婆,家裡來。(卜兒雲)我這兩個銀子長遠了,你還了我罷。

(盧醫雲)婆婆,我家裡無銀子,你跟我莊上去取銀子還你。(卜兒雲)我跟你去。(做行科)(盧醫雲)來到此處,東也無人,西也無人,這里不下手,等甚麼?我隨身帶的有繩子。兀那婆婆,誰喚你哩?(卜兒雲)在那裡?(做勒卜兒科。

孛老同副凈張驢兒沖上,賽盧醫慌走下。孛老救卜兒科)(張驢兒雲)爹,是個婆婆,爭些勒殺了。(孛老雲)兀那婆婆,你是那裡人氏?姓甚名誰了因甚著這個人將你勒死?(卜兒雲)老身姓蔡,在城人氏,止有個寡媳婦兒,相守過日。

因為賽盧醫少我二十兩銀子,今日與他取討;誰想他嫌我到無人去處,要勒死我;賴這銀於。若不是遇著老的和哥哥呵,那得老身性命來!(張驢兒雲)爹,你聽的他說麼?他家還有個媳婦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謝我。

不若你要這婆子,我要他媳婦兒,何等兩便?你和他說去。(孛老雲)兀那婆婆,你無丈夫,我無渾家,你肯與我做個老婆,意下如何?(卜兒雲)是何言語!待我回家,多備些錢鈔相謝。(張驢兒雲)你敢是不肯,故意將錢鈔哄我?賽盧醫的繩子還在,我仍舊勒死了你罷。

(做拿繩科)(卜兒雲)哥哥,待我慢慢地尋思咱!(張驢兒雲)你尋思些甚麼?你隨我老子,我便要你媳婦兒。(卜兒背雲)我不依他,他又勒殺我。罷、罷、罷,你爺兒兩個,隨我到家中去來。(同下)(正旦上,雲)妾身姓竇,小字端雲,祖居楚州人氏。

我三歲上亡了母親,七歲上離了父親。俺父親將我嫁與蔡婆婆為兒媳婦,改名竇娥,至十七歲與夫成親。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歲也。

這南門外有個賽盧醫,他少俺婆婆銀子,本利該二十兩,數次索取不還。今日俺婆婆親自索取去了。竇娥也,你這命好苦也呵!(唱)

【仙呂】【點絳唇】滿腹閑愁,數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混江龍】則問那黃昏白晝,兩般兒忘餐廢寢幾時休?大都來昨宵夢里,和著這今日心頭。催人淚的是錦爛熳花枝橫綉闥,斷人腸的是剔團圝月色掛妝樓。長則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悶沉沉展不徹眉尖皺,越覺的情懷冗冗,心緒悠悠。

(雲)似這等憂愁,不知幾時是了也呵!(唱)

【油葫蘆】莫不是八字兒該載著一世憂?誰似我無盡頭!須知道人心不似水長流。我從三歲母親身亡後,到七歲與父分離久。嫁的個同住人,他可又拔著短籌;撇的俺婆婦每都把空房守,端的個有誰問,有誰瞅?

【天下樂】莫不是前世里燒香不到頭,今也波生招禍尤?勸今人早將來世修。我將這婆侍養,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口。

(雲)婆婆索錢去了,怎生這早晚不見回來?(卜兒同孛老、張驢兒上)(卜兒雲)你爺兒兩個且在門首,等我先進去。(張驢兒雲)奶奶,你先進去,就說女婿在門首哩。(卜兒見正旦科)(正旦雲)奶奶回來了。你吃飯麼?(卜兒做哭科,雲)孩兒也,你教我怎生說波!(正旦唱)

【一半兒】為甚麼淚漫漫不住點兒流?莫不是為索債與人家惹爭斗?我這里連忙迎接慌問候,他那裡要說緣由。(卜兒雲)羞人答答的,教我怎生說波!(正旦唱)則見他一半兒徘徊一半兒丑。

(雲)婆婆,你為甚麼煩惱啼哭那?(卜兒雲)我問賽盧醫討銀子去,他賺我到無人去處,行起凶來,要勒死我。虧了一個張老並他兒子張驢兒,救得我性命。那張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這等煩惱。

(正旦雲)婆婆,這個怕不中麼!你再尋思咱:俺家裡又不是沒有飯吃,沒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錢債,被人催逼不過;況你年紀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卜兒雲)孩兒也,你說的豈不是!但是我的性命全虧他這爺兒兩個救的。

我也曾說道:待我到家,多將些錢物酬謝你救命之恩。不知他怎生知道我家裡有個媳婦兒,道我婆媳婦又沒老公,他爺兒兩個又沒老婆,正是天緣天對。若不隨順他,依舊要勒死我。那時節我就慌張了,莫說自己許了他,連你也許了他。兒也,這也是出於無奈。(正旦雲)婆婆,你聽我說波。(唱)

【後庭花】避凶神要擇好日頭,拜家堂要將香火修。梳著個霜雪般白鬏髻,怎將這雲霞般錦帕兜?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萬事休!舊恩愛一筆勾,新夫妻兩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卜兒雲)我的性命都是他爺兒兩個救的,事到如今,也顧不得別人笑話了。(正旦唱)

【青哥兒】你雖然是得他、得他營救,須不是筍條、筍條年幼,剗的便巧畫蛾眉成配偶?想當初你夫主遺留,替你圖謀,置下田疇,早晚羹粥,寒暑衣裘。滿望你鰥寡孤獨,無捱無靠,母子每到白頭。公公也,則落得乾生受!

(卜兒雲)孩兒也,他如今只待過門。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正旦唱)

【寄生草】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細細愁:愁則愁興闌珊咽不下交歡酒,愁則愁眼昏騰扭不上同心扣,愁則愁意朦朧睡不穩芙蓉褥。你待要笙歌引至畫堂前,我道這姻緣敢落在他人後。

(卜兒雲)孩兒也,再不要說我了。他爺兒兩個都在門首等候,事已至此,不若連你也招了女婿罷!(正旦雲)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並然不要女婿。(卜兒雲)那個是要女婿的?爭奈他爺兒兩個自家捱過門來,教我如何是好?(張驢兒雲)我們今日招過門去也。

帽兒光光,今日做個新郎;袖兒窄窄,今日做個嬌客。好女婿,好女婿,不枉了,不枉了。(同孛老入拜科)(正旦做不禮科,雲)兀那廝,靠後!(唱)

【賺煞】我想這婦人每休信那男兒口。婆婆也,怕沒的貞心兒自守,到今日招著個村老子,領著個半死囚。(張驢兒做嘴臉料,雲)你看我爺兒兩個這等身段,盡也選得女婿過,你不要錯過了好時辰,我和你早些兒拜堂罷。

(正旦不禮科,唱)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婆婆也,你豈不知羞!俺公公撞府沖州,掙扎的銅斗兒家緣百事有。想著俺公公置就,怎忍教張驢兒情受?(張驢兒做扯正旦拜科,正旦推跌科,唱)兀的不是俺沒丈夫的婦女下場頭!(下)(卜兒雲)你老人家不要惱躁。

難道你有活命之恩,我豈不思量報你?只是我那媳婦兒氣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兒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我如今拼的好酒好飯,養你爺兒兩個在家,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張驢兒雲)這歪刺骨!便是黃花女兒,剛剛扯的一把,也不消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交,我肯干罷!就當面賭個誓與你:我今生今世不要他做老婆,我也不算好男子!(詞雲)美婦人我見過萬千向外,不似這小妮子生得十分憊賴。

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捨得不肯把肉身陪待?(同下)

第二折

(賽盧醫上,詩雲)小子太醫出身,也不知道醫死多人。何嘗怕人告發,關了一日店門?在城有個蔡家婆子,剛少的他二十兩花銀,屢屢親來索取,爭些捻斷脊筋。

也是我一時智短,將他賺到荒村,撞見兩個不識姓名男子,一聲嚷道:"浪盪乾坤,怎敢行兄撒潑,擅自勒死平民!"嚇得我丟了繩索,放開腳步飛奔。雖然一夜無事,終覺失精落魂;方知人命關天關地,如何看做壁上灰塵?從今改過行業,要得滅罪修因。

將以前醫死的性命,一個個都與他一卷超度的經文。小子賽盧醫的便是。只為要賴蔡婆婆二十兩銀子,賺他到荒僻去處,正待勒死他,誰想遇見兩個漢子,救了他去。若是再來討債時節,教我怎生見他?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喜得我是孤身,又無家小連累;不若收拾了細軟行李,打個包兒,悄悄的躲到別處,另做營生,豈不乾凈!(張驢兒上,雲)自家張驢兒。可奈那竇娥百般的不肯隨順我;如今那老婆子害病,我討服毒葯與他吃了,葯死那老婆子,這小妮子好歹做我的老婆。

(做行科,雲)且住,城裡人耳目廣,口舌多,倘見我討毒葯,可不嚷出事來?我前日看見南門外有個葯鋪,此處冷靜,正好討葯。(做到科,叫雲)太醫哥哥,我來討葯的。(賽盧醫雲)你討甚麼葯?(張驢兒雲)我討服毒葯。

(賽盧醫雲)誰敢合毒葯與你?這廝好大膽也!(張驢兒雲)你真個不肯與我葯麼?(賽盧醫雲)我不與你,你就怎地我?(張驢兒做拖盧雲)好呀,前日謀死蔡婆婆的不是你來!你說我不認的你哩,我拖你見官去!

(賽盧醫做慌科,雲)大哥,你放我,有葯,有葯。(做與葯科,張驢兒雲)既然有了葯,且饒你罷。正是:"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下)

(賽盧醫雲)可不晦氣!剛剛討葯的這人,就是救那婆子的。我今日與了他這服毒葯去了,以後事發,越越要連累我。趁早幾兒關上葯鋪,到涿州賣老鼠葯去也。

(下)(卜兒上,做病伏幾科)(孛老同張驢兒上,雲)老漢自到蔡婆婆家來,本望做個接腳,卻被他媳婦堅執不從。那婆婆一向收留俺爺兒兩個在家同住,只說"好事不在忙",等慢慢里勸轉他媳婦;誰想那婆婆又害起病來。

孩兒,你可曾算我兩個的八字,紅鸞天喜幾時到命哩?(張驢兒雲)要看甚麼天喜到命!只賭本事,做得去,自去做。(孛老雲)孩兒也,蔡婆婆害病好幾日了,我與你去問病波。(做見卜兒問科,雲)婆婆,你今日病體如何?(卜兒雲)我身子十分不快哩。

(孛老雲)你可想些甚麼吃?(卜兒雲)我思量些羊肚兒湯吃。

(孛老雲)孩兒,你對竇娥說,做些羊肚兒湯與婆婆吃。(張驢兒向古門雲)竇娥,婆婆想羊肚兒湯吃,快安排將來。(正旦持湯上,雲)妾身竇娥是也。有俺婆婆不快,想羊肚湯吃,我親自安排了與婆婆吃去。

婆婆也,我這寡婦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怎好收留那張驢兒父子兩個?非親非眷的,一家兒同住,豈不惹外人談議?婆婆也,你莫要背地裡許了他親事,連我也累做不清不潔的。我想這婦人心,好難保也呵!(唱)

【南呂】【一枝花】他則待一生鴛帳眠,那裡肯半夜空房睡;他本是張郎婦,又做了李郎妻。有一等婦女每相隨,並不說家克計,則打聽些閑是非;說一會不明白打風的機關,使了些調虛囂撈龍的見識。

【梁州第七】這一個似卓氏般當壚滌器,這一個似孟光般舉案齊眉,說的來藏頭蓋腳多伶俐!道著難曉,做出才知。舊恩忘卻,新愛偏宜;墳頭上土脈猶濕,架兒上又換新衣。

那裡有奔喪處哭倒長城?那裡有浣紗時甘投大水?那裡有上山來便化頑石?可悲,可恥!婦人家直恁的無仁義。多淫奔,少志氣,虧殺前人在那裡,更休說百步相隨。

(雲)婆婆,羊肚兒湯做成了,你吃些兒波。(張驢兒雲)等我拿去。(做接嘗科,雲)這裡面少些鹽醋,你去取來。(正旦下)(張驢兒放葯科)(正旦上,雲)這不是鹽醋!(張驢兒雲)你傾下些。(正旦唱)

【隔尾】你說道少鹽欠醋無滋味,加料添椒才脆美。但願娘親早痊濟,飲羹湯一杯,勝甘露灌體,得一個身子平安倒大來喜。

(孛老雲)孩兒,羊肚湯有了不曾?(張驢兒雲)湯有了,你拿過去。(孛老將湯雲)婆婆,你吃些湯兒。(卜兒雲)有累你。(做嘔科,雲)我如今打嘔,不要這湯吃了,你老人家吃罷。

(孛老雲)這湯特做來與你吃的,便不要吃,也吃一口兒。(卜兒雲)我不吃了,你老人家請吃。(孛老吃科)(正旦唱)

【賀新郎】一個道你請吃,一個道婆先吃,這言語聽也難聽,我可是氣也不氣!想他家與咱家有甚的親和戚?怎不記舊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縱千隨?婆婆也,你莫不為"黃金浮世寶,白發故人稀",因此上把舊恩情,全不比新知契?

則待要百年同墓穴,那裡肯千里送寒衣?(孛老雲)我吃下這湯去,怎覺昏昏沉沉的起來?(做倒科)(卜兒慌科,雲)你老人家放精細著,你掙扎著些兒。(做哭科,雲)兀的不是死了也!(正旦唱)【斗蝦蟆】空悲戚,沒理會,人生死,是輪回。

感著這般病疾,值著這般時勢,可是風寒暑濕,或是飢飽勞役,各人癥候自知。人命關天關地,別人怎生替得?壽數非干今世。相守三朝五夕,說甚一家一計?又無羊酒緞匹,又無花紅財禮;把手為活過日,撒手如同休棄。

不是竇娥忤逆,生怕旁人論議。不如聽咱勸你,認個自家晦氣,割捨的一具棺材停置,幾件布帛收拾,出了咱家門里,送入他家墳地。這不是你那從小兒年紀指腳的夫妻。我其實不關親,無半點忄西惶淚。

休得要心如醉,意似痴,便這等嗟嗟怨怨,哭哭啼啼。(張驢兒雲)好也蘿!你把我老子葯死了,更待干罷!(卜兒雲)孩兒,這事怎了也?(正旦雲)我有甚麼葯在那裡?都是他要鹽醋時,自家傾在湯兒里的。(唱)

【隔尾】這廝搬調咱老母收留你,自葯死親爺待要唬嚇誰?(張驢兒雲)我家的老子,倒說是我做兒子的葯死了,人也不信。(做叫科,雲)四鄰八舍聽著:竇娥葯殺我家老子哩!(卜兒雲)罷麼,你不要大驚小怪的,嚇殺我也!(張驢兒雲)你可怕麼?(卜兒雲)可知怕哩。

(張驢兒雲)你要饒麼?(卜兒雲)可知要饒哩。(張驢兒雲)你教竇娥隨順了我,叫我三聲嫡嫡親親的丈夫,我便饒了他。

(卜兒雲)孩兒也,你隨順了他罷。(正旦雲)婆婆,你怎說這般言語!(唱)我一馬難將兩鞍韝,想男兒在日曾兩年匹配,卻教我改嫁別人,其實做不得。

(張驢兒雲)竇娥,你葯殺了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正旦雲)怎生是官休?怎生是私休?(張驢兒雲)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問!

你這等瘦弱身子,當不過拷打,怕你不招認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早些與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正旦雲)我又不曾葯死你老子,情願和你見官去來。

(張驢兒拖正旦、卜兒下)(凈扮孤引祗候上,詩雲)我做官人勝別人,告狀來的要金銀。若是上司當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門。下官楚州太守桃杌是也。今早升廳坐衙,左右,喝攛廂。

(祗候么喝科)(張驢兒拖正旦、卜兒上,雲)告狀,告狀!(祗候雲)拿過來。(做跪見,孤亦跪科,雲)請起。(祗候雲)相公,他是告狀的,怎生跪著他?(孤雲)你不知道,但來告狀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祗候么喝科,孤雲)那個是原告?那個是被告?從實說來!(張驢兒雲)小人是原告張驢兒,告這媳婦兒,喚做竇娥,合毒葯下在羊肚湯兒里,葯死了俺的老子。

這個喚做蔡婆婆,就是俺的後母。望大人與小人做主咱!(孤雲)是那一個下的毒葯?(正旦雲)不幹小婦人事。(卜兒雲)也不幹老婦人事。

(張驢兒雲)也不幹我事。(孤雲)都不是,敢是我下的毒葯未?(正旦雲)我婆婆也不是他後母,他自姓張,我家姓蔡。我婆婆因為與賽盧醫索錢,被他賺到郊外,勒死我婆婆;卻得他爺兒兩個救了性命。

因此我婆婆收留他爺兒兩個在家,養膳終身,報他的恩德。誰知他兩個倒起不良之心,冒認婆婆做了接腳,要逼勒小婦人做他媳婦。小婦人元是有丈夫的,服孝未滿,堅執不從。適值我婆婆患病,著小婦人安排羊肚湯兒吃。

不知張驢兒那裡討得毒葯在身,接過湯來,只說少些鹽醋,支轉小婦人,暗地傾下毒葯。也是天幸,我婆婆忽然嘔吐,不要湯吃。讓與他老子吃;才吃的幾口便死了,與小婦人並無干涉。只望大人高抬明鏡,替小婦人做主咱!(唱)

【牧羊關】大人你明如鏡,清似水,照妾身肝膽虛實。那羹本五味俱全,除了外百事不知。他推道嘗滋味,吃下去便昏迷。不是妾訟庭上胡支對,大人也,卻教我平白地說甚的?

(張驢兒雲)大人詳情:他自姓蔡,我自姓張。他婆婆不招俺父親接腳,他養我父子兩個在家做甚麼?這媳婦兒年紀雖小,極是個賴骨頑皮,不怕打的。(孤雲)人是賤蟲,不打不招。左右,與我選大棍子打著!(祗候打正旦,三次噴水科)(正旦唱)

【罵玉郎】這無情棍棒教我捱不的。婆婆也,須是你自做下,怨他誰?勸普天下前婚後嫁婆娘每,都看取我這般傍州例。

【感皇恩】呀!是誰人唱叫揚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飛。恰消停,才蘇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萬種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層皮。

【採茶歌】打的我肉都飛,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誰知!則我這小婦人毒葯來從何處也?天那,怎麼的覆盆不照太陽暉!

(孤雲)你招也不招?(正旦雲)委的不是小婦人下毒葯來。(孤雲)既然不是,你與我打那婆子!(正旦忙雲)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願我招了罷,是我葯死公公來。

(孤雲)既然招了,著他畫了伏狀,將枷來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到來日判個"斬"字,押付市曹典刑。(卜兒哭科,雲)竇娥孩兒,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兀的不痛殺我也!(正旦唱)

【黃鍾尾】我做了個銜冤負屈沒頭鬼,怎肯便放了你好包荒淫漏面賊!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爭到頭,競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願認葯殺公公,與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隨祗候押下)

(張驢兒做叩頭科,雲)謝青天老爺做主!明日殺了竇娥,才與小人的老子報的冤。(卜兒哭科,雲)明日市曹中殺竇娥孩兒也,兀的不痛煞我也!(孤雲)張驢兒、蔡婆婆,都取保狀,著隨衙聽侯。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同下)

(3)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擴展閱讀:

《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

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這出戲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

時代背景

元朝時,為了滿足蒙古貴族窮奢極欲的生活和軍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結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無所不為。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各族勞動人民都過著悲慘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視的漢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數也數不清。

一些有正義感的讀書人,不滿官府的黑暗統治,便利用雜劇的形式來揭露官場的罪惡和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關漢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聽到的百姓悲慘的遭遇寫進他的劇本《感天動地竇娥冤》。

④ 高中語文必修四 蘇武傳 教材注釋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1],兄弟並為郎[2],稍遷至栘中廄監[3]。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4]。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5]。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6]。
天漢元年[7],且鞮侯單於初立[8],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9];因厚賂單於,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10]。既至匈奴,置幣遺單於。單於益驕,非漢所望也。
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1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12],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13]。及衛律所降者[14],陰相與謀劫單於母閼氏歸漢[15]。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後月余,單於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於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於使衛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於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16]:「即謀單於,何以復加?宜皆降之。」單於使衛律召武受辭[17],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18]。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於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近臣,當死。單於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19]。」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20],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21],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
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為見[22]!且單於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23],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24]。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25]。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26]。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單於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嚙雪,與旃毛並咽之[27],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28],使牧羝,羝乳乃得歸[29]。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30]。仗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於弟於靬王弋射海上[31]。武能網紡繳[32],檠弓弩[伎33],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34]。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35],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36]。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於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於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37],從至雍棫陽宮[38],扶輦下除[39],觸柱折轅,劾大不敬[40],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後土[41],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42],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葯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43],陵送葬至陽陵[44]。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45],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46],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47],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願聽陵計,勿復有雲!」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48],爵通侯[49],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50],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願勿復再言!」
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
後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脫捕得雲中生口[51],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52]。」武聞之,南向號哭,歐血,旦夕臨數月。
昭帝即位[53],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於,言天子射上林中[54],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於。單於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55],丹青所畫[56],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57],令漢且貰陵罪[58],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59],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於召會武官屬,前已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60]。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61]。拜為典屬國[62],秩中二千石[63];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64],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盡白。
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65],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66],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67],為搜粟都尉,光顓權自恣。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68]。霍光寢其奏[69],免武官。
數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70],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71]。久之,衛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72],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73]。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74]。數進見,復為右曹典屬國[75]。以武著節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76],甚優寵之。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財。皇後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樂昌侯、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77]。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原因使者致金帛贖之。」上許焉。後通國隨使者至,上以為郎。又以武弟子為右曹[78]。
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79]。……
——選自中華書局標點本《漢書·李廣蘇建傳》

【注釋】
[1]父:指蘇武的父親蘇建,有功封平陵侯,做過代郡太守。[2]兄弟:指蘇武和他的兄蘇嘉,弟蘇賢。郎:官名,漢代專指職位較低皇帝侍從。漢制年俸二千石以上,可保舉其子弟為郎。[3]稍遷:逐漸提升。栘yí移)中廄(jiù舊):漢宮中有栘園,園中有馬廄(馬棚),故稱。監:此指管馬廄的官,掌鞍馬、鷹犬等。[4]通使:派遣使者往來。[5]郭吉: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親統大軍十八萬到北地,派郭吉到匈奴,曉諭單於歸順,單於大怒,扣留了郭吉。路充國:元封四年(前107年),匈奴派遣使者至漢,病故。漢派路充國送喪到匈奴,單於以為是被漢殺死,扣留了路充國。(事見《史記·匈奴列傳》、《漢書·匈奴傳》)輩:批。[6]相當:相抵。[7]天漢元年:公元前一○○年。天漢,漢武帝年號。[8]且(jū居)鞮dī堤)侯:單於嗣位前的封號。單(chán蟬)於:匈奴首領的稱號。[9]中郎將:皇帝的侍衛長。節:使臣所持信物,以竹為桿,柄長八尺,栓上旄牛尾,共三層,故又稱「旄節」。[10]假吏:臨時委任的使臣屬官。斥候:軍中擔任警衛的偵察人員。[11]緱王:匈奴的一個親王。長水: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北。虞常:長水人,後投降匈奴。[12]昆(hún渾)邪(yé爺)王:匈奴一個部落的王,其地在河西(今甘肅省西北部)。昆邪王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降漢。[13]浞(zhuō捉)野侯:漢將趙破奴的封號。漢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率二萬騎擊匈奴,兵敗而降,全軍淪沒。[14]衛律:本為長水胡人,但長於漢,被協律都尉李延年薦為漢使出使匈奴。回漢後,正值延年因罪全家被捕,衛律怕受牽連,又逃奔匈奴,被封為丁零王。[15]閼氏(yānzhī煙支):匈奴王後封號。[16]左伊秩訾(zī資):匈奴的王號,有「左」、「右」之分。[17]受辭:受審訊。[18]輿:轎子。此用作動詞,猶「抬」。[19]相坐:連帶治罪。古代法律規定,凡犯謀反等大罪者,其親屬也要跟著治罪,叫做連坐,或相坐。[20]彌山:滿山。[21]膏:肥美滋潤,此用作動詞。[22]女(rǔ辱):即「汝」,下同。[23]斗兩主:使漢皇帝和匈奴單於相鬥。斗,用為使動詞。[24]南越:國名,今廣東、廣西南部一帶。屠:平定。《史記·南越列傳》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王相呂嘉殺其國王及漢使者,叛漢。武帝發兵討伐,活捉呂嘉,因將其地改為珠崖、南海等九郡。[25]宛王:指大宛國王毋寡。北闕:宮殿的北門。《史記·大宛列傳》載,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宛王毋寡派人殺前來求良馬的漢使。武帝即命李廣利討伐大宛,大宛諸貴族乃殺毋寡而降漢。[26]《史記·朝鮮列傳》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派遣涉何出使朝鮮,涉何暗害了伴送他的朝鮮人,謊報為殺了朝鮮武將,因而被封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王右渠梟殺涉何。於是武帝發兵討伐。朝鮮相殺王右渠降漢。[27]旃(zhàn占):通「氈,毛氈。[28]北海:當時在匈奴北境,即今貝加爾湖。[29]羝(dī低):公羊。乳:用作動詞,生育,指生小羊。公羊不可能生小羊,故此句是說蘇武永遠沒有歸漢的希望。[30]去:通「弆(jǔ舉),收藏。[31]於(wū屋)靬jiān尖)王:且鞮單於之弟,為匈奴的一個親王。弋射:射獵。[32]此句「網」前應有「結」字。繳:系在箭上的絲繩。[33]檠(jìn晉):矯正弓箭的工具。此作動詞,猶「矯正」。[34]服匿:盛酒酪的容器,類似今天的壇子。穹廬:圓頂大篷帳,猶今之蒙古包。[35]丁令:即丁靈,匈奴北邊的一個部族。[36]李陵:字少卿,西漢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李廣之孫,武帝時曾為侍中。天漢二年(前99年)出征匈奴,兵敗投降,後病死匈奴。侍中:官名,皇帝的侍從。[37]長君:指蘇武的長兄蘇嘉。奉車:官名,即「奉車都尉」,皇帝出巡時,負責車馬的侍從官。[38]雍:漢代縣名,在今陝西鳳翔縣南。棫yù玉)陽宮:秦時所建宮殿,在雍東北。[39]輦(niǎn捻):皇帝的坐車。除:宮殿的台階。[40]劾(hé核):彈劾,漢時稱判罪為劾。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為一種不可赦免的重罪。[41]孺卿:蘇武弟蘇賢的字。河東:郡名,在今山西夏縣北。後土:地神。[42]宦騎:騎馬的宦官。黃門駙馬:宮中掌管車輦馬匹的官。[43]太夫人:指蘇武的母親。[44]陽陵:漢時有陽陵縣,在今陝西咸陽市東。[45]女弟:妹妹。[46]保宮:本名「居室」,太初元年更名「保宮」,囚禁犯罪大臣及其眷屬之處。[47]春秋高:年老。春秋:指年齡。[48]位:指被封的爵位。列將:一般將軍的總稱。蘇武父子曾被任為右將軍、中郎將等。[49]通侯:漢爵位名,本名徹侯,因避武帝諱改。蘇武父蘇建曾封為平陵侯。[50]斧鉞(yuè月):古時用以殺犯人的斧子。鉞,大斧。湯:沸水。鑊(huò貨):大鍋。湯鑊:指把人投入開水鍋煮死。此泛指酷刑。[51]區(ōu歐)脫:接近漢地的一個匈奴部落名。雲中:郡名,在今山西省北部和內蒙自治區南部一帶地區。生口:活口,即俘虜。[52]上崩:指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53]昭帝:武帝少子,名弗陵。公元前八七年,武帝死,昭帝即位。次年,改元始元。於始元六年,與匈奴達成和議。[54]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漢朝皇帝遊玩射獵的園林。[55]竹帛:古代以竹片或帛綢記事,此代指史籍。[56]丹:硃砂。青:青艧huò或)。都是繪畫所用的顏色。此指繪畫。[57]駑怯:無能和膽怯。[58]貰(shì士):赦免。[59]曹柯之盟:《史記·刺客列傳》載,春秋時,曹沬魯將,與齊作戰,三戰三敗,魯庄公割地求和,但仍用曹沬為將。後齊桓公與魯庄公會盟於柯邑(時為齊邑,在今山東省陽谷縣東北),曹沬持匕首脅迫齊桓公,齊桓公只得歸還魯地。李陵引此以自比,表示要立功贖罪。[60]京師:京都,指長安。[61]太牢:祭品,即牛、羊、豕三牲。園:陵園。廟:祭祀祖先的祠廟。[62]典屬國:官名,掌管依附漢朝的各屬國事務。[63]秩:官俸。中(zhòng眾)二千石:官俸的等級之一,即每月一百八十石,一年合計二千一百六十石。此舉整數而言。[64]「武留」句:蘇武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年)出使,至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還,共十九年。[65]上官桀:武帝末年封安陽侯,與大將霍光同輔昭帝。其子上官安,娶霍光女,生女,為昭帝皇後,安被封桑樂侯。後桀父子欲廢昭帝,殺霍光,立燕王。事敗,滅宗族。桑弘羊:武帝時任治粟都尉,後因與上官桀等謀立燕王,奪霍光權而被殺。燕王:名旦,武帝第三子。蓋主:武帝長女,封鄂邑長公主,因嫁蓋侯(王信),故又稱蓋主。謀反事敗,與燕王皆自殺。[66]霍光:字子孟。武帝時為奉車都尉,後受武帝遺詔輔昭帝。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劉賀。後又廢之,改立宣帝。一切政事都由其決定。[67]大將軍:指霍光。長史:指大將軍屬下的長史官楊敏。[68]廷尉:掌管刑獄的官。[69]寢:擱置不理。[70]故二千石:即前二千石。宣帝:漢武帝曾孫劉洵,公元前七三年至前四九年在位。[71]食邑:又名采邑、采地。因食其封邑的租稅而稱。[72]張安世:張湯子,宣帝時拜大司馬。故事:指典章制度。[73]先帝:指昭帝。[74]宦者暑:宦者令的衙門。[75]右曹:漢時尚書令下面的加官,為空銜。[76]祭酒:古代祭祀時,必先推年高有德者舉酒以祭。後即稱年高有德者為「祭酒」。這里是對蘇武的尊稱。[77]平恩侯:許廣漢(一說是許伯)的封號。許是漢宣帝皇後的父親,平昌侯:王無故的封號。王是漢宣帝的舅舅。樂昌侯:王武的封號。武是王無故的弟弟。韓增、魏相、丙吉:都是宣帝初年的功臣。[78]武弟子:蘇賢的兒子。[79]神爵二年:即公元前六○年。神2爵,海埠宣帝年號。
謝謝採納 我把翻譯也帶上了

⑤ 高中語文必修4是高中幾年級的教材

蘇教版的話是在高一下半個學期。下半學期學兩冊,必修三和必修四。

⑥ 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成語匯總

高中語文必修課本成語匯總
高中語文課本成語第一部分
1.崢嶸歲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風華正茂 正是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3.揮斥方遒 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4.百舸爭流 形容群舟爭相行駛。
5.天倫敘樂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險即在眼前。
7.從諫如流 指聽從好的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一樣順暢自然,形容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8.洞若觀火 就像黑夜裡看火一樣,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為進 表面上退卻,其實准備進攻的一種戰略或戰術。
10.化險為夷 將危險轉化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11.一去不復返 一去之後就不再回來。
12.圖窮匕首 比喻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13.悲歌擊築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14.切齒拊心 形容憤恨到極點。
15.發上指冠 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
16.無可奈何 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
17.變徵之聲 樂聲中的徵調變化,常作悲壯之聲。
18.秋毫不犯 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勞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20.約法三章 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劉邦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21.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處於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長歌當哭長歌 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藉以抒發心中的悲憤。
23.目不忍視 眼睛不忍看視。形容景象極其悲慘。
24.耳不忍聞 耳朵不忍聽知。形容消息極其悲慘。
25.百折不回 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也說百折不撓。
26.殞身不恤 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28.步履穩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穩重,用在特定場合也可以指辦事一步一個腳印,很穩健。
29.博聞強記 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30.屏息以待 抑止氣息靜靜的等待。
31.世人矚目 全世界都在關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來的姿態
33.引人注目 吸引人們注意。
34.發人深思 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35.聳入雲天 形容高山,或者參天巨樹的高大,比雲還要高。
36.扭轉乾坤 比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局面。
高中課本上的成語第二部分
1.蓊蓊鬱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樣子。
2.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擇 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載笑載言 邊笑邊說話。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7.夙興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8.楊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9.九死不悔 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10.瞻前顧後 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11.卓爾不群 指才德超出常人,與眾不同。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難以與周圍人相處。
12.日月不淹 日月飛快地運轉,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13.楚楚可憐 本指幼松纖弱可愛,後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14.堅如磐石 象大石頭一樣堅固。比喻不可動搖。
15.去日苦多 已經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於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16.天下歸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
17.少長咸集 年少的、年長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賢畢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來了。
19.曲水流觴 古民俗,每年農歷三月在彎曲的水流旁設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下來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隨事遷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21.游目騁懷 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4.滄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顆穀粒,形容物體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這里是使動用法。形容人物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26.遺世獨立 脫離社會,獨自生活,不跟別人往來。
27.不絕如縷 像細線一樣連著,差點就斷了。多用來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
28. 杯盤狼藉 形容宴飲後桌上凌亂的樣子。
29.如泣如訴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
30.餘音裊裊 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31.終南捷徑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32.容有底止 或許能相當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責無旁貸 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34.旁稽博採 兩詞意義相仿,連用表示從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長處之意
35.駭人聽聞 指使人聽了感到非常震驚。
36.義憤填膺 由不義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憤怒感情充滿胸膛。
37.安之若素 對於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一如平素,泰然處之。
38.心急如焚 心裡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內心焦急萬分。
39.無濟於事 對事情沒有幫助,指解決不了問題。
40.空頭支票 無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實現的諾言。
41.不言而喻 不用說什麼就能明白。
42.息息相關 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43.休戚相關 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44.休戚與共 憂患禍福彼此共同承擔
45.豁然開朗 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心裡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46.淺嘗輒止 只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堅韌不拔 形容意志堅強,有毅力,毫不動搖。
48.卓有成效 卓,特別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績、效果。

⑦ 高中語文一共有幾本書,必修和選修各幾本

人教版的高中語文必修有五本,分別是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內 。

而選修則是老師根據不同地區或容是不同教材而進行選擇性的教學。

⑧ 《高中語文必修四》中《柳永詩兩首》的原文是什麼

  1.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2.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⑨ 高中語文必修四的《竇娥冤》原文!!必須是課本上的原文!!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
氏,嫡親三口兒家屬。不幸夫主亡逝已過,止有一個孩兒,年長八歲,俺娘兒兩
個,過其日月,家中頗有些錢財。這里一個竇秀才,從去年問我借了二十兩銀子,
如今本利該銀四十兩。我數次索取,那秀才只說貧難,沒得還我。他有一個女兒,
今年七歲,生得可喜,長得可愛,我有心看上他,與我家做個媳婦,就准了這四
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他說今日好日辰,親送女兒到我家來,老身且不索錢
去,專在家中等候,這早晚竇秀才敢待來也。
[沖末扮竇天章引正旦扮端雲上,詩雲]
讀盡縹緗萬卷書,可憐貧殺馬相如,漢庭一日承恩召,不說當壚說子虛。小生姓
竇名天章,祖貫長安京兆人也。幼習儒業,飽有文章;爭奈時運不通,功名未遂。
不幸渾家亡化已過,撇下這個女孩兒,小字端雲,從三歲上亡了他母親,如今孩
兒七歲了也。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此間一個蔡婆婆,他家廣有錢
財,小生因無盤纏,曾借了他二十兩銀子,到今本利該對還他四十兩。他數次問
小生索取,教我把甚麼還他,誰想蔡婆婆常常著人來說,要小生女孩兒做他兒媳
婦。況如今春榜動,選場開,正待上朝取應,又苦盤纏缺少。小生出於無奈,只
得將女孩兒端雲送於蔡婆婆做兒媳婦去。
[做嘆科,雲]
嗨!這個那裡是做媳婦?分明是賣與他一般。就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兩銀子,分
外但得些少東西,勾小生應舉之費,便也過望了。說話之間,早來到他家門首。
婆婆在家么?
[卜兒上,雲]
秀才請家裡坐,老身等候多時也。
[做相見科,竇天章雲]
小生今日一徑的將女孩兒送來與婆婆,怎敢說做媳婦,只與婆婆早晚使用。小生
目下就要上朝進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兒在此,只望婆婆看覷則個。
[卜兒雲]
這等,你是我親家了。你本利少我四十兩銀子,兀的是借錢的文書,還了你;再
送你十兩銀子做盤纏。親家,你休嫌輕少。
[竇天章做謝科,雲]
多謝了婆婆,先少你許多銀子都不要我還了,今又送我盤纏,此恩異日必當重報。
婆婆,女孩兒早晚獃痴,看小生薄面,看覷女孩兒咱。
[卜兒雲]
親家,這不消你囑咐,令愛到我家,就做到親女兒一般看承他,你只管放心的去。
[竇天章雲]
婆婆,端雲孩兒該打呵,看小生面則罵幾句;當罵呵,則處分幾句。孩兒,你也
不比在我跟前,我是你親爺,將就的你;你如今在這里,早晚若頑劣呵,你只討
那打罵吃。兒(口樂),我也是出於無奈。
[做悲科]
[唱]
【仙呂·賞花時】我也只為無計營生四壁貧,因此上割捨得親兒在兩處分。從今日遠踐洛陽塵,又不知歸期定準,則落的無語暗消魂。
[下]
[卜兒雲]
竇秀才留下他這女孩兒與我做媳婦兒,他一徑上朝應舉去了。
[正旦做悲科,雲]
爹爹,你直下的撇了我孩兒去也!
[卜兒雲]
媳婦兒,你在我家,我是親婆,你是親媳婦,只當自家骨肉一般。你不要啼哭,
跟著老身前後執料去來。
[同下]

⑩ 高二語文必修四,五必背課文

必修來四1望海潮2 雨霖鈴3 念奴嬌自4 定風波5水龍吟6永遇樂7 醉花陰 8蘭亭集序9聲聲慢10廉頗藺相如列傳

必修五 1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背全文 2《滕王閣序》—王勃——背二、三段 3《陳情表》—李密——背全文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必修四課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