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詞語解釋

高中語文詞語解釋

發布時間:2020-12-17 19:01:49

高中語文詞語辨析

常見詞義的辨析角度 A.實詞現代漢語的詞十分豐富,有相當多表達同類概念的意義上相同或相近的詞。有意義完全相同的,如「生日」與「誕辰」;有意義相近的,如「危害」與「殘害」;還有一些多義詞只在某個意義上構成交叉的同義關系,如「驕傲」在「榮譽感」上與「自豪」構成同義,在「自高自大」上與「自滿」構成同義。在詞語辨析上可以從如下角度去考慮: 1、詞義范圍的大小不同 例如: ①在那裡,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我國的侵略戰爭。(范圍最大) ②還是在第二次戰役的時候,有一支志願軍的部隊去切斷敵人的逃路。(范圍較小) ③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斗——松骨峰戰斗。(范圍最小) 2、詞義的輕重不同 例如: ①但是,他仍然相信人們是好的。(詞義較輕) ②他永遠是一個能以生命相託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詞義較重) ③蘇維埃共和國是給他們指出解放道路的可以信賴的燈塔。(詞義最重) 3、詞義側重的方面不同 例如: ①上校同志的話像洪亮的鍾聲,一句句在大夥兒的心裡響著。(側重在音域寬宏) ②一聲長長的嘹亮的嗚叫聲,從不遠的地方傳來。(側重在音色清脆、高遠) ③大家又笑起來,比剛才笑得更響亮,更長久。(側重在聲音響度大) 4、詞義的個體與集體不同 例如: ①要想讀書看報,至少得掌握最常用的詞三千多個。(表示個體或普遍概念) ②一個人如果不認真學習口頭和書面語言,他的詞彙一定是貧乏的。(表示集合概念) 5、適用對象不同 例如: ①周總理正親切地注視著我,目光中充滿了關切,充滿了愛護。 ②那是標志著學生們對老師衷心愛戴的歌。 ③同志們親手紡的線織的布做成衣服,穿著格外舒適,也格外愛惜。 (例①「愛護」用於對人或物的保護;用於物多指機器、國家財產。例②「愛戴」只用於人,且限於下對上、群眾對領袖、學生對老師的敬愛與擁護。例③「愛惜」只用於珍惜會消耗掉的東西。如時間、生命、糧食等。)

❷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必修4詞語歸納 要全一點,最好有解釋、詞語辨析

你去買 《詞語手冊》就好了,很全面,有解釋、詞語辨析 .(我們學校必修3 4的《詞語手冊》有發過)

❸ 高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字詞整理文件

解釋文言實詞的含義
1、愛:
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熱愛
2、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吝嗇
3、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喜愛
4、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吝惜,捨不得
5、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愛護
2、安: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哪裡
2、既來之,則安之 使……安
3、衣食所安 養生
4、風雨不動安如山 安穩
5、君安與項伯有故 怎麼
3、被
1、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披散,散開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表被動
3、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 被子
4、聞妻言,如被冰雪 覆蓋
5、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遭受,遇到
4、倍
1、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倍數
2、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違背,背叛
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越發,更加
4、焉用亡鄰以倍鄭 增加,
5、本
1、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樹木的根
2、王欲行之,則何反其本矣 基礎,根本
3、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出入於人歟 推究,考察
4、若止印三二本 量詞,冊
5、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副詞,本來
6、今存其本不忍廢 稿本
6、鄙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以……為邊界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淺陋
3、孔子鄙其小器 輕視,看不起
4、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自謙之詞
5、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 輕賤
7、兵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兵器
2、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軍隊
3、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戰爭
4、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軍事,謀略
5、窮兵黷武 戰爭
8、病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困苦
2、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疲勞,勞累
3、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擔心,憂慮
4、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缺點,毛病
5、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疾病
9、察
1、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觀察
2、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考察,推舉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潔凈的樣子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看清楚
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精明
10、朝
1、於是入朝見威王。 朝廷
2、朝聞道,夕死可也。 早晨
3、兩朝開濟老臣心 朝代
4、相如每朝時,常稱病 朝見,朝拜
5、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見
11、曾
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曾經
2、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3、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竟然
4、是高、曾時為一戶與自己隔著兩代的長輩與晚輩親屬
12、乘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駕,坐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順應
3、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順隨
4、自京師乘風雪 冒著
5、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一車四馬的合稱
13、誠
1、帝感其誠 誠心誠意
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確實,的確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 果真,如果
14、除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台階
2、攘除奸凶,興復漢室 《出師表》 去掉,除去
3、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修治
4、尋蒙國恩,除臣冼馬 《陳情表》 拜官授職
5、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流逝,過去
15、辭
1、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阿房宮賦》 告別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鴻門宴》 推辭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借口,托辭
4、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屈原列傳》 文詞,文學
5、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言辭,文辭
6、大禮不辭小讓 計較
16、從
1、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上 《廉頗藺相如列傳》 跟隨
2、樊噲從良坐 依傍,緊挨著
3、公子從其計,請如姬 聽從 ,依順
4、弟走從軍阿姨死 《琵琶行》 參與,參加
5、從余問古事 《項脊軒志》 向,從
6、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通「縱」,合縱的盟約
17、殆
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六國論》 幾乎,差不多
2、酈道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石鍾山記》大概,恐怕
3、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危險
4、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大概
5、有殆而欲出者 通「怠」,懈怠
18、當
1、有大石當中流 阻,擋
2、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於人 正在,值
3、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擔任,做
4、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 一定,必定
5、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占據,把守
6、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史記•抵禦,抵擋
19、道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說》 道理,規律
2、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六國論》 途徑
3、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 《鴻門宴》 取道
4、於是廢先生之道,焚百家之言 《過秦論》思想,主張
5、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天道,自然的規律
6、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道路
7、道不同,不相為謀 志向
8、道之以政 通「導」、引導
20、得
1、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伶官傳序》 得到
2、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通「德」,感恩
3、古人之觀於天地、……鳥獸,往往有得 心得,收獲
4、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諫太宗十思疏》 獲得
5、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 《鴻門宴》 能夠
6、此言得之 《六國論》 對,合適
21、度
1、度長絜大 ,比權量力 計算,衡量
2、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估計
3、度義而後動 考慮
4、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 法度
5、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 限度
22、非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沒有
2、而墨子非之 責怪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不是
4、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除非
5、覺今是而昨非 不對的,錯誤的
23、復
1、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恢復
2、復之以掌,虛若無物 通「覆」,蓋上,遮蓋
3、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又
4、山重水復疑無路 繁復,重復
5、王辭而不復 回答
24、負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使……承擔
2、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六國論》 失敗
3、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 《阿房宮賦》 擔負,承受
4、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 《廉頗藺相如列傳》 憑借,依仗
5、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辜負
25、蓋
1、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遮蓋
2、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大概
3、蓋亦反其本矣 通「盍」,何,怎麼
4、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原來是
5、劉豫州…英才蓋世 勝過,壓倒
26、故
1、故遣將守關者 特意
2、此物故非西產 本來
3、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頗藺相如列傳》 緣故,原因
4、君安與項伯有故 《鴻門宴》 舊交情
5、暮去朝來顏色故 《琵琶行》 衰老
6、故木受繩則直 《勸學》 所以
27、顧
1、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五人墓碑記》 顧念,顧惜
2、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出師表》 看望,拜訪
3、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鴻門宴》 顧慮,顧及
4、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 只不過
5、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學》 難道,反而
28、固
1、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過秦論》 險要的地勢
2、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賦》 固執,頑固
3、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諫太宗十思疏》使……穩固
4、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記》 確實,實在
5、少年固強之 堅決,堅持
29、歸
1、後五年,吾妻來歸 《項脊軒志》 女子出嫁
2、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廉頗藺相如列傳》 使……回來
3、微斯人,吾與誰歸?《岳陽樓記》 一道
4、吾妻歸寧 《項脊軒志》 出嫁女子返回娘家
5、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返回,回來
30、國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國家
2、等死,死國可乎 國事
3、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六國論》 諸侯國
4、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岳陽樓記》 國都,京城
31、過
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燭之武退秦師》 過錯
2、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鴻門宴》 責怪
3、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項羽本紀》 超過
4、願枉車騎過之 《信陵君竊符救趙》 拜訪,探望
5、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 《項脊軒志》 經過
32、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鴻門宴》 什麼
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麼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多麼
4、閣中弟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序》 哪裡
5、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通「呵」,喝問
33、恨
1、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怨恨
2、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 《信陵君竊符救趙》 感到遺憾
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 遺恨,悲恨
4、此三者,吾遺恨也 《伶官傳序》 仇恨
34、胡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過秦論》 古代我國西北部民族的統稱
2、嗟乎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蜀道難》 什麼
3、田園將蕪胡不歸? 《歸去來兮辭》 為什麼
35、患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六國論》 後患
2、夫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伶官傳序》 憂患,禍害
3、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擔憂,憂慮
4、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忌諱
5、時有患瘧疾者 生病
36、或
1、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岳陽樓記》 有時
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或許
3、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有的
4、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如果
5、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 或者
37、疾
1、臣少多疾病 《陳情表》 疾病
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屈原列傳》 痛心
3、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勸學》 強,猛烈
4、其疾病而死 《五人墓碑記》 患病
5、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 《孫臏列傳》 通「嫉」,妒忌
6、舉疾首而相告曰 疼痛
7、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毛病
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銳利
38、及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師說》 比得上
2、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屈原列傳》 追趕上
3、及至秦皇,奮六世之餘烈 《過秦論》 到達
4、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和,以及
5、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涉及,牽連
39、即
1、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倘若,如果
2、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鴻門宴》 當
3、項伯即入見沛公 《鴻門宴》 立即,馬上
4、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登上(帝位)
5、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就
40、既
1、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 《進學解》 完,盡
2、餚核既盡,杯盤狼藉 全,都
3、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不久
4、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過秦論》 已經
5、將軍既帝室之胄 既然
41、假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勸學》 藉助,利用
2、假令仆伏法受誅 《報任安書》 假如,如果
3、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 假裝,與「真」相對
4、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孔雀東南飛》 假期
5、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以罰秦 《項羽本紀》 暫時,權且
42、間
1、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庖丁解牛》 空隙
2、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一會兒
3、侯生乃屏人間語曰 悄悄地,秘密地
4、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屈原列傳》 離間
5、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鴻門宴》 從小路
43、見
1、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鍾山記》 看見
2、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鴻門宴》 拜見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表被動 《屈原列傳》 被
4、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召見
5、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川》 顯露,出現
6、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游褒禪山記》 看見的東西
44、解
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 剖開,屠宰
2、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信陵君竊符救趙》 撤退,離散
3、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說》 解釋,解答
4、天下土崩瓦解 分裂,渙散
5、太後之色稍解 消解,緩和
45、就
1、乃謝客就車 《信陵君竊符救趙》 登上
2、軻自知事不就 完成,成功
3、然贏欲就公子之名 《信陵君竊符趙》 成就
4、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靠近,接近
5、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陳情表》 就職,赴任
46、舉
1、舉類邇而見義遠 《屈原列傳》 舉出,提出
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陳涉世家》 興起,發動
3、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陳情表》 選拔,推薦
4、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過秦論》 攻克,攻佔
5、戍卒叫,函谷舉 《阿房宮賦》 攻克,攻佔
6、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鴻門宴》 盡
7、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六國論》 拿
8、舉世皆濁我獨清 《漁父》 全
47、絕
1、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廉頗藺相如列傳》 斷絕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桃花源記》 與世隔絕的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勸學》 橫渡
4、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鍾鼓不絕 《石鍾山記》 停止,斷絕
5、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 超越
6、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石鍾山記》 陡峭的
7、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傳》 絕交
48、堪
1、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雨霖鈴》 忍受,經受
2、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 勝任
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書憤》 能夠,可以
4、眾不能堪,抶而仆之 《五人墓碑記》 忍受,經受
49、克
1、與剋期俱至 限定,約定
2、克己復禮為仁 《論語》 克制,約束
3、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 《祭十二郎文》 能夠
4、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戰勝,攻下
50、類
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項脊軒志》 類似,好象
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 事例
3、俯察品類之盛 《蘭亭集序》 種類
4、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類推
51、憐
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怨天寒 《賣炭翁》 值得同情
2、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 可惜
3、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 憐憫,同情
4、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後》 疼愛、愛惜
5、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愛戴
52、彌
1、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 《滕王閣序》 滿
2、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六國論》 越,更加
3、夜雪初霽,薺麥彌望 《揚州慢》 滿,遍
53、莫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齊桓晉文之事》 沒有誰
2、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 不要
3、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赤壁賦》 沒有
4、至莫夜月明 通「暮」,日落的時候,傍晚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沒有什麼
54、乃
1、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伶官傳序》 你的
2、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是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師說》 竟然
4、至城東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記》 只,僅
5、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於是
6、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 卻
55、內
1、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 裡面
2、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鴻門宴》 通「納」,接納
3、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過秦論》 國內
4、紛吾既有此內美兮,有重之以修能 《離騷》 內心
5、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 交納
56、期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陳情表》 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2、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jī周(年),月
3、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蘭亭集序》 至,及
4、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 《長亭送別》 日期
5、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 希望
57、奇
1、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少有的,罕見的
2、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 《淮陰侯列傳》 以……為奇
3、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 運氣不好
4、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 零數,余數
5、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優秀的,傑出的
58、遷
1、頃襄王怒而遷之 《屈原列傳》 貶謫,放逐
2、時北兵以追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指南錄後序》 遷移
3、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變化,變動
4、再遷為太史令 調動官職,陞官
5、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過秦論》 征發,流放
59、請
1、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秦軍 邀請、約請
2、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廉頗藺相如列傳》 請求,請讓我
3、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 謁見、謁問
4、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竊符趙》 請示
5、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 請求,請求對方做某件事
60、窮
1、圖窮而匕首見 《荊軻刺秦王》 盡
2、人窮則反本 《屈原列傳》 困窘,處境困難
3、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不得志,不顯貴,與「達」相對
4、問其深,則其雖好游者不能窮也 《游褒禪山記》 尋求到盡頭
5、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 《滕王閣序》 窮盡,極盡
6、窮巷陋室 窮山惡水 僻、荒
還有一半字數超標了了,你追問吧

❹ 幾個高中語文詞語的解釋

徹、遍,漁歌悠遠,在傍晚唱起,響徹了彭蠡湖泊。遍是指一個范圍,形容範圍之廣,所以版是形容詞。
這個「之權」位於一個句子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如果沒有這個「之」,這個句子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句子存在的,但是加上這個「之」,這個句子就不能獨立存在了,取消了這個句子的獨立性

❺ 跪求 高中語文成語或詞語選擇題一共20道 附帶答案與講解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 盜版是把雙刃劍,在墨西哥著名的特比多地區跳蚤市場,視聽產品的盜版問題十分嚴重,給國內演藝界造成了損失,也使國外投資者望而卻步。
B. 南昌一生產醬油的廠家在醬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粘稠劑,卻大做廣告「保證不添加人工色素」,這簡直是掩耳盜鈴。
C. 朝鮮外交部發言人說,美國就子虛烏有的「濃縮鈾計劃」指控朝鮮,這只能被看作是有意拖延核問題的解決。
D. 吉林市中心商廈一樓窗戶全部焊有粗粗的鑄鐵護欄,一位消防專家指出,這樣的做法是消防法規所令行禁止的。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曾幾何時,人們為青少年熱衷於過聖誕節、情人節,看美國片、日韓劇而焦慮;甲申年的春節,人們欣喜地看到: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魅力,正在世界各地煥發異彩。
B.接到群眾報案,幹警們迅速趕到現場,在計程車上發現一張身份證,他們按圖索驥找到肇事者。
C.每逢節假日,一些商家打著「買一贈一」的旗號欺騙消費者,他們或是將手錶帶拆下,或是將音響和原配話筒分開,這種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費者明明吃了虧還以為討了便宜。
D.有些人寫文章特別長,但是沒有什麼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巴以問題鬧成今天這樣的局面,主要的責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責任。
B.我拿他當最好的朋友,而他卻利用我對他的信任出賣我公司的商業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C.電信體制改革後,手機用戶增長的速度超過了固定電話,手機也成為普通百姓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
D.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反相成、互相促進的,德治是從內部約束人,法治是從外部制約人。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和珅說:「我雖有百萬雄兵,但也不能發兵去救紀曉嵐,我不過是個掌鑰匙的丫頭,當得了家可做不了主。」
B.我這輩子所作所為,你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說我傻瓜,說我做夢的,今天我要做件事讓你瞧瞧。
C.為了趕路,他另闢蹊徑,沿著江邊小道行駛,不料駕駛失控,出了車禍。
D.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如果他們接受教訓,重新做人,可以既往不咎,如不懸崖勒馬,則要嚴肅處理。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
A.無論學習哪一門功課,把基礎知識掌握得扎實了,把基本方法運用得熟練了,自然就能做到游刃有餘。
B.下課之後,班上的那幾個「混世魔王」扔書包丟本子,拍桌子踢凳子,吼叫吵鬧,把教室鬧得沸沸揚揚,烏煙瘴氣。
C.我們固然要為實現理想而執著奮斗,但是,有時理想與現實並不協調,需要適當調整改變,這叫做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D.為解決眼前木材緊缺的情況而亂砍亂伐,破壞森林,這無疑是飲鴆止渴,後果不堪設想。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因為這兩件事是不共戴天的——作文要熱情,教書要冷靜,所以我們遇事還是要冷靜對待為好。
B.有些幹部也高唱廉政之歌,可一次宴會竟一諾千金,廣大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C.新年伊始,喜慶的春節即將來臨,更有浪漫的情人節接踵而至。
D.日本小泉首相不顧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的反對,再次參拜靖國神社,真是一個口惠而實不至的傢伙。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這本50多頁的《李嵐清教育訪談錄》,文風朴實,集中展現了李嵐清同志對面向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的鞭辟入裡的思考,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和可讀性。
B.媽媽一向要求我很嚴格,有一次我背古文時錯了一個字,媽媽就不準我吃飯。媽媽唱紅臉,爸爸唱白臉,所以我當時喜歡爸爸多一點。
C.陰錯陽差,汪曾祺和施松卿在大學畢業後,都到中國建設中學任教,二人一見傾心,相識恨晚,結發後,舉案齊眉,白頭到老。
D.人類三十年來對火星的種種探測嘗試表明,火星曾有過和地球相似的條件。究竟是否如此呢?為了徹底弄清它的真相,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勇氣」號和「機遇」號兩個機器人「漫遊者」,去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廬山真面目。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與括弧內的詞語能夠互換、意思不變的一組是 ( )
A.俄羅斯這些年由於國家總體實力下降,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北約東擴的戰略進攻,也只能是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雖然心懷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忍辱負重)
B.台獨分裂勢力不顧全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在台灣搞所謂「公投」,其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落得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可恥下場。(自取其咎)
C.《現代漢語詞典》是我國第一部完全按照國家有關語言文字的各項政策法規編寫的詞典,有人對這部詞典雞蛋里挑骨頭,其實,語文工作者和大中小學的廣大師生會在使用著感受到它規范的權威性和實用性。(求全責備)
D.幾年來,中國航天發射總公司與外國一些衛星製造商簽定了衛星代發射合同並完成了各項發射計劃,有關新聞媒體曾評論說:沒有金剛鑽,怎會攬瓷器活?這是中國航天技術實力的展現。(藝高人膽大)
9.下列各句中的加點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站在新世紀的門口,眼中是太多的浮華和喧囂,人們往往樂於淺嘗輒止地游歷四方,匆忙間,卻忽視了文化的絢爛和土地的厚重。
B.陳水扁罔顧台灣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打著和平與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動兩岸民眾對立、破壞兩岸關系的所謂公投。陳水扁圖謀分裂祖國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C.老李一家三代,十多年來,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真可謂是舉案齊眉。
D.隨著調查的深入,非洲某國前總統食用人肉這一聳人聽聞的事實得到了揭露
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的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假日旅遊所到之處山青水秀,風光迷人,華屋山丘,美景非常。
B.這部小說描寫當代青年的都市生活,內容豐富,視角獨特,
語言幽默,聲情並茂。
C.他相信自己做事練達,加上皇上寵信,未出師就先聲奪人,成功自然是有指望的。
D.你千萬不要相信他,他說話沒譜兒,經常是言而無信,一言九鼎呢!
11.下列各句中加點熟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而交樓標准與銷售時的承諾無法兌現的問題則多數因為開發商在銷售時的宣傳廣告過分誇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項目。這樣雖然可以使銷售周期縮短,資金回收加快,但這種短期行為卻為今後的交房醞釀了極大的風險隱患。因為,"醜媳婦"早晚是要見"公婆"的。
B.誰再也不弔胃口了,因為那個靠幫派勢力上台的黨委書記被撤了職……
C.青島隊主教練湯樂普根據這種情況,決定讓這員新丁"吃小灶",先單練一周,然後再隨隊訓練。
D.別"闖紅燈",這不僅是對我們黨政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對於我們體育健兒來說,同樣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使自己樹立別"闖紅燈"的意識。
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
A.正當全球炎黃子孫為「神州」五號首次載人航天的成功而奔走歡呼之時,國際上也出現了一種對中國航天事業評頭論足,妄加猜測的現象。
B.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啟動,各種教材也紛紛改頭換面,今年九月,數種理念先進、編排科學的新版教材已經與廣大學生見面。
C.對日「新思維」已給日方某些人提供了這樣的口實:中日關系不好的症結在中方,中國目前實行的對日政策有問題,甚至不正確,必須改弦更張。
D.他很後悔自己幹了這件傻事。人家夫妻間吵架,他卻上前評理,結果使自己鬧得個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13.下列句子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幾名外援的到來,真是如湯沃雪,讓原本處於降級邊緣的球隊看到了一線生機。
B.兩位闊別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條小巷狹路相逢,兩人又是握手又是擁抱,別提有多高興了。
C.「小丫已經主持過好幾回學校的大型活動了,這次讓她擔任聯誼活動的主持人,真是趕鴨子上架,算找對人了。」余老師一臉自豪地說。
D.由於人們對基因研究的前景持極為樂觀的態度,從而把以前似乎已平息的先天決定還是後天決定之爭,再次置於眾目睽睽的聚光燈下。
1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句 ( )
A.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首要的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盡快地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
B.也許是對故土的深情吧,住在這里的老百姓大都安土重遷,不願意搬到別處去。
C.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還留在這里干什麼?快走人吧!
D.我天天批閱語文作業,糾正錯別字,修改病句,長此以往,就養成了喜歡咬文嚼字的習慣。
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 )
A.中國書法作為一門傳統藝術,在我國很早就跟繪畫並駕齊驅,書法家的優秀作品一直被人們當作珍貴的藝術品來收藏。
B.張曉東實在看不慣賈輝那既不學無術又好為人師的樣子,便說:「行了,對於這方面的知識我自認要比你半瓶醋強得多。」
C.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夠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廳看電視,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幾個房間里的首飾和現金一掃而光。
D.已經到了這一步了,還有什麼辦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福建人與福建企業的魚貫而入,形成了福建資金特別是民間資金的大量外流,業內人士測算,眼下福建至少有數千億民間資金流向外地。
B.網路的優勢無所不至,微機於本周四(7月24日)在網上直播該公司的2003年度投資者年度財政報告會議。
C.本•拉登傳出風聲說要行刺美國總統布希,美國又幾乎沒有獲得有關本•拉登下落的任何有價值的情報,因此美國人陷入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恐怖之中。
D.找工作嘛,八字沒一撇,你能不能讓我再想想辦法?我不是不盡力呀。
17.下列句子中,熟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 )
A.我校這次高考失利的原因,歸根結底,無非是急功近利,小看了基礎。
B.某些學校過於高昂的學費使一些貧困家庭無力支付,也使他們的孩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C.真是天有不測風雲,說時來運轉,就時來運轉,誰不高興。
D.臨近年底的時候,也是公司的多事之秋,各種各樣的雜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開交。
1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大家在汽車上顛了幾小時,早已飢腸轆轆,所以等店主人端
出面條時,桌上用來拌面的六碗菜已如風卷殘雲,被掃盪一空。
B.舊歌新唱的一種形式就是用搖滾、電聲等現代方法演繹民歌,
對這種做法許多人持批評態度,認為這會讓傳統的民歌變得驢
頭不對馬嘴。
C.在1月30日女足四國邀請賽首場比賽中,中國隊兵不血刃,
以2:1戰勝了加拿大隊,洗雪了世界盃賽被加拿大隊以4:1
淘汰出局的恥辱。
D.今年大年三十,武漢市政府請那些沿街乞討的人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他們的這一舉措在全國也是首屈一指的
1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來我們這里辦工廠,你放心好了,凡是能開綠燈的地方,政府一定開綠燈,決不會為難你的。
B.為了給心愛的兒子送大衣,母親在風雪中煢煢孑立,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
C.他憑借良好的身體素質歷經層層篩選,終於走到了飛行員選
拔的最後一關,同來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這時已是成也
蕭何,敗也蕭何了。
D.一個兩袖清風的窮學生,想成家立業,談何容易?
2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 我們有很多遺產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們把遺產定性為旅遊資源,進行竭澤而漁式的開發,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
B. 他是一位學貫中西、通曉古今的學者,在學術研討會上,每每能發表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見。
C.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自從老師因為他上課不認真聽講而批評了他,這一段時間他再也不敢在課堂上講話了。
D. 開墾這片荒山的設想是好的,可是一無拖拉機,二無大批勞力,憑我們三四個人實在是愛莫能助。

答案
1、C。雙刃劍:指事物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而句中只說了一方面。/掩耳盜鈴:把耳朵捂住去偷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句中的做法是欺騙別人。/子虛烏有:指虛構的或不真實的事情,使用正確。/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而句中誤作「禁止」。2、C。曾幾何時: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使用正確。/按圖索驥:照著圖像去尋找良馬,比喻做事死守教條,也比喻依據一定的線索去尋找人或事物。使用正確。/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著權威人物的旗號去嚇唬和蒙騙人。使用錯誤 。/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比喻文章寫得長而空洞。使用正確。3、D。一個巴掌拍不響:比喻單方面引發形不成矛盾沖突,也比喻勢力孤單辦不成事。使用正確。/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人心最難揣測。使用正確。/不可或缺:或:有時。指一時也不能缺少。使用正確。/相反相成:指兩個對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進,即相反的東西也互相依賴,具有同一性,句中「德治」與「法治」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應改為「相輔相成」。4、C。掌鑰匙的丫頭,當得了家可做不了主:指無法作主。/橫挑鼻子豎挑眼:指毫無道理地挑剔、指責。/另闢蹊徑:比喻另創一種新風格或另找一個新途徑、新方法。現在已不用它的本義。使用錯誤。/既往不咎:對已經過去的錯誤或罪責不予追究。5、B。游刃有餘:指方法技能熟練或條件完備,辦事順利。/沸沸揚揚:指事情引起輿論,議論紛紛。這里使用錯誤。可改成「沸反盈天」。/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比喻從實際出發,根據具體情況採取行動。/飲鴆止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決面臨的困難,而不顧後果。6、C。不共戴天:指不能同在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極深。只能用於人,不能用於事物,這里談的是事物,可改成「勢不兩立」。/一諾千金:形容信用極高,可改成「一擲千金」。/接踵而至:踵:腳後跟。腳步緊相連接到來,比喻相繼不斷。使用正確。/口惠而實不至:指口頭給人好處,而實際上並不實行。7、D。鞭辟入裡:形容文章、言論深刻、透徹,能切中要害。不能用來形容「思考」。/唱白臉:比喻裝惡人,做得罪人的事;唱紅臉:比喻做好人,做使人高興的事,根據語境,把「唱白臉」與「唱紅臉」對調一下。/陰錯陽差:由於偶然因素造成差錯,根據語境,汪曾祺和施松卿後來「舉案齊眉,白頭到老」,根本就沒有什麼差錯,因此屬誤用。/廬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使用正確。8、B。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比喻把所受的傷害、委屈埋在心裡,不流露出來。/忍辱負重: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屈辱,承擔責任。 雞蛋里挑骨頭:比喻故意挑剔,找毛病/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 沒有金剛鑽,怎會攬瓷器活:比喻沒有一定的本領,就不會輕易承擔某種事情/藝高人膽大:本事高強的人遇事從容自信,絕不膽怯。9、B。淺嘗輒止:比喻只有表面的興趣或喜好,而不往深處研究。應改為「浮光掠影」。/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野心為人所共知,不須解釋。使用正確。 /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之間相敬如賓。 /聳人聽聞:指故意說誇大或奇特的話,使人聽了震驚。應改為「駭人聽聞」。10、C。華屋山丘:壯麗的建築化為土堆,比喻迅速衰亡。 /聲情並茂;唱腔優美動聽,感情充沛真摯。 /先聲奪人:先張揚自己的聲威,以挫傷對方士氣。使用正確。/一言九鼎:一句話抵得九鼎重,比喻言辭極有分量。11、B。 分析:B項應該用"穿小鞋":比喻暗中報復人,刁難人。吊胃口: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慾,也比喻讓人產生某種慾望或興趣。/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比喻不好的東西遲早要讓人知道。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顧。/闖紅燈:比喻超越法現有的規則辦事。12、B。評頭論足:原指評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現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使用正確。/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而內容、實質不變,一般作貶義詞用。使用錯誤。/改弦更張:原指改換琴弦,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變更方針、政策或錯誤等。使用正確。/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兒受埋怨。使用正確。13、D。如湯沃雪:像熱水澆在雪上,比喻事情極容易解決。而下文只說「看到了一線生機」,使用錯誤。/狹路相逢:指在很窄的路上遇見了,不容易讓開。形容仇人相遇,難以相容。使用錯誤。/趕鴨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與下文「算找對人了」矛盾。/眾目睽睽:在眾人注視、監督之下。使用正確。14、B。「當務之急」與前面的「首要」的重復。/安土重遷:重:重視。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使用正確。/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很認真,毫不馬虎。使用錯誤。/長此以往:長期這樣下去。一般用在將來時態中。應作「久而久之」。15、C。並駕齊驅:比喻相互之間不相上下。使用正確。/半瓶醋:比喻對某種知識或某種技術只略知一二的人。使用正確。/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使用錯誤。/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不做則已,做就索性做到底。使用正確。16、D。 魚貫而入:形容如魚頭尾相接般連續進入,這里不合邏輯,應改為「魚貫而出」。/ 無所不至:指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多含貶義。可改為「無所不在」。/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指製造內亂的人。比喻不除掉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這里對象不當。/八字沒一撇:比喻事情還沒有眉目,使用正確。17、A。急功近利:指急於求成,貪圖眼前功利。使用正確。/英雄無用武之地:比喻有才能的人卻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這里說孩子讀不起書。使用錯誤。/天有不測風雲:比喻人將會遇到什麼糟糕情況無法預知。這里說時來運轉,是好運氣來了。使用錯誤。/多時之秋:指事變很多的時期。而這里是說事務繁忙,使用錯誤。18、A。風卷殘雲:比喻一下子消滅干凈或擊潰,也比喻很快把東西吃干凈。使用正確。/驢頭不對馬嘴:比喻胡亂牽扯,把毫無關系的事拉到一塊兒。一般形容說話。/兵不血刃:指未與敵人交鋒就取得了勝利。從「2:1」的結果來看,顯然是交鋒了。/首屈一指:扳指頭計算時,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可改成「絕無僅有」。19、A。開綠燈:比喻提供方便,使之順利通過。使用正確。/煢煢孑立:形容無依無靠,十分孤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事的是蕭何,敗事的也是蕭何,比喻成敗都由於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兩袖清風:形容十分廉潔,非「貧窮」之意。
20、A.竭澤而漁:排盡湖中或池中的水捕魚。比喻取利只顧眼前,不作長遠打算。使用正確。/一孔之見:從一個小孔里看到的事物,比喻片面的觀點、見解。謙詞。/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比喻一次遭到挫折,以後長時間都產生畏懼心理。這里感情色彩不當。/愛莫能助:指心裡願意幫助,但因為力量不夠或條件所限而做不到。開墾荒山是願望,自身力量明顯小於願望,可改為「力不從心」或「無能為力」。

❻ 高中語文

高中語文答題技巧

做題總原則:一分鍾拿一分,150分。選擇題稍快點,提前5分鍾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盡可能在試卷上將自己思考的痕跡寫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絕對不輕易留下空白;切記「整潔、美觀、有效」的原則;然後拿起筆,進入到第一卷客觀題的選擇階段:
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字音辨析題】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題】答題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
3.【詞語運用題】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4.【熟語(含成語)辨析題】答題技巧:
第一,逐字解釋熟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
第二,體會熟語的褒義貶義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
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熟語往往是對的。
5.【病句辨析題】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志
做題思路通常是:
「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憑借語感。」
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標點符號題】答題技巧:注意試卷中常考標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弧、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答題技巧: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語段銜接,前瞻後顧,注意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和諧等。
(二)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6-8題)
如何讀懂科學類文章
注重整體閱讀,說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對基本概念解釋的文字;議論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觀點以及對觀點闡述的文字。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並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標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結構的句子,並用筆劃出稱代詞、關聯詞、標志詞。閱讀題目,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驗證。
【科學文】總體解題技巧
將題干中否定陳述轉換為肯定陳述。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的題干,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將稱代內容替代稱代詞,使稱代詞與稱代內容保持一致。找出選項所關涉的內容區域,將選項與文章內容逐字逐詞逐句進行比較、對照。推導的選項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據,要有前因後果。注意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後、誇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
正常錯誤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強加因果,胡亂劃分。
7、【概念詞語】理解題
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劃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聯系詞語的本義,抓住語境義。
8、【句子】理解題
答題技巧:理清復雜句子的結構關系,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分辨先後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
9、【信息】篩選題
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干要能構成因果關系。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徵。
要點概括題
答題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抓住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轉述內容要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枝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
10、【推斷想像】題
答題技巧:找出推斷的根據。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誇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
總之:所有的判斷都必須來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觀臆斷,建議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再做其餘三道選擇題。找到題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後顧,整體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絕對的選項)。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三)文言文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我們對文言文題普遍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其實,只要稍稍作一點准備,就會發現,歷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規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鑒》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迴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並弘揚真善美是永恆的時代主題,結合當前反腐倡廉和社會輿論看,對忠臣廉吏的價值判斷依然會影響高考文言文的選文。
如何讀懂文言文文段
先做最後一道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帶著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注意文段後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先認真閱讀最後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11.【文言實詞題】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
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
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古今異義題】答題技巧: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12.【文言虛詞題】答題技巧: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藉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虛詞比較:每組中利用給出的高中學過的另一句子來推斷文中句子的虛詞用法。
13.【信息篩選題】答題技巧: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性格表現題】答題技巧:先找不能表現題干中要求的任務性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誰的什麼性格。
14.【內容歸納題】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題】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准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注意聯系全文。
總之:所選文章往往是古代賢人良臣的小故事及個人履歷表,所以不難讀懂意思,只是落實到個別字詞,倒是頗讓人費神,不過如能膽大,心細,也不可怕。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響做題目就不要鑽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沒什麼!
★解釋不通的字詞往往可以考慮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好了,客觀題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填完後,拿出草稿紙,准備進入第二卷主觀題的作答階段。深呼吸之後,就開始吧!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第I卷答卷用時約40分鍾)
第II卷(共114分)
(四)(18分)
15.【文句翻譯題】答題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幹,注意句間關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
★一定要直譯,一般不允許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於原文。
①先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信「)
②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詞。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
③再將這些字連成句,要求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達」)
④連字成句時注意盡量多就少改,該補的一定要補出來,該調整順序的也要落實。使一句話完整通順。
⑤個別字詞實在無法說通,試試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6.【詩歌鑒賞題】怎樣讀懂一首詩
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分析詩題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說詩句,理解詩的大意。詩最後兩句一般是運用議論、抒情,是詩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詩題、描述、議論、抒情一致。
【古詩鑒賞表述】這首詩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語言特點有】含蓄、幽默、風趣、直露、平實、典雅、粗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朴等。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反復等。
【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對比、想像、聯想、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特別注意】看註解,看題目,看作者等有效信息。
①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
②賞析詩句時注意用詞的巧妙、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常見8種修辭)。
③仔細閱讀全詩,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對象),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的象徵意味。
④評價要恰當,嚴禁人為拔高。圍繞人之常情考慮詩歌的感情基調。
⑤儲備一些詩歌鑒賞中常用的名詞術語,要敢於大膽使用,不懂也要裝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對全詩的作用及其在全詩中的分量;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如南宋的愛國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復明等);注意前後期風格變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後主李煜,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17.【名句名篇題】
答題技巧:按規定默寫,要求寫幾句就寫幾句。上下句的默寫,可以根據上句或下句推導提醒。內容提示的默寫,可先在頭腦中默背有關內容,選取與提示相對應的內容默寫。如果默寫的內容印象不深,可先記得幾個字默寫幾個字,暫時放過,後面記起來了再默寫。
注意: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要象小學生一樣寫字,切勿賣弄。嚴禁空白!
(五)【現代文閱讀】
怎樣讀懂文學類文章:
邊讀邊劃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詞、句,劃出文中表明文章結構的詞、句。議論性文章特別要注意論點和結論,敘事性文章看劃出的詞句就能理清這篇文章的情節結構。第二遍閱讀時可以只看這些劃了的詞句,尋找答題的區位,根據題干要求確定答案位置,根據分值和字數限制來組織答案。第三遍主要是核對答案是否符合主旨和題旨。
對於高考中的現代文閱讀,因其分值高,這一部分基本決定了我們的語文成績的走向,因此,同學們不能丟太多的分。對於這一類題,該如何去做呢,下面結合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進行思路講解:
18.名詞術語及概念性試題思路
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點,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這必須與句子聯系起來考慮,如果是概念間的區別,則要依據語境來判斷幾個概念間的相互關系,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就要與句群和段落聯系起來。一般來說,一個詞語(概念)的出現,就在它的前面或後面作者都要做具體的闡釋,換一種說法揭示他的內涵。命題者既然出了這個題,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題時要找准原文中相關的句子,一般在詞語出現的附近或者前後找答案即可。
關鍵性語句理解思路
對於此類題,做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意文旨的大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涵,解題時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顧後的根據其語段的"形",深入領悟其語句段的"意"。
19.信息篩選性試題思路
解決本類題一定要善於追本溯源尋依據,抓因求果找理由,因為此類題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樣蘊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樣蘊藏在蚌殼里。在做這一類題時,一定要抓牢題目的具體要求,根據要求要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一點一點的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再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0.歸納主旨性試題思路
解題思路: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思的題型解題思路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就在你眼前了。
審美鑒賞性試題思路
這一類題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語句段的表現技法,領悟其表達技巧,審視他的藝術效果,把握他的獨特風格。例如:問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辭格(大綱規定的8種),有何表達效果,藝術手法上,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詞語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構思上某一點幾點妙筆好在何處,
文章的整體風格
(豪放、婉約、明朗、含蓄、雄壯、纖巧等),
文章所表現的情況(喜悅、哀婉、明快、灰暗、悲壯等)
是如何展示的?其實,審美鑒賞題還是在於理解文意。
對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不同側面的景物的不同特點。
對修辭的理解:抓住修辭本身的特點,再結合語境來解釋用這種修辭的妙處。
21.綜合探究題要結合文章本身作答。
總體建議:
★①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如果有選擇題,先做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再做其餘三道題。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盡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聰明,勉強用自己的話概括。目前推斷至少有一道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題,一分不能丟。
④實在要概括的題目也請注意分析題干及分值設置,推斷得分點。找到原文中出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
⑤字跡工整,寫滿為止。
(六)【文字表達】
★首選把近段時間各地模擬題中的第六大題翻一遍,熟悉題型是答題的關鍵,其次,看到新題型不要慌,慢慢看題目要求,總能有收獲。
①審題要仔細:仿句要細到標點符號;概括要注意信息點的把握。
②條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話新聞的概括,注意"報喜不報憂"的特點。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辭及字數的規定;概括要注意字數。
④內容要創新:不要照搬照抄,開拓思維,注重積累。
⑤上下要協調:尤其是結合語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協調。
★如果有對話,要注意謙敬詞的使用。
【語段壓縮題】答題技巧:明確題干要求,抓住陳述對象、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畫出文中的信息點,或歸納或概述特點,連綴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語病。
解題思路:首先抓住三詞、三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釋的或重復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論據、過程等,其次換,其次數,其次對,最後是理。
【語句擴展題】
答題技巧:情景式擴展:抓住主題詞,突出重點,有景有情,生動形象。事理式擴展:圍繞中心,分析論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論證此類題關鍵是要注意題目中「以……重點」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以「……」為重點,有兩種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復雜的定語,其二,在其後寫一串話(最好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豐富文采)具體解釋「……」的內涵。一般情況下以第二種為好。例如,2000年高考25題,解題思路是,首先考查語境要求:「畢業典禮上」同學們心情愉快,都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考試前夕」有兩種情況,一是心情緊張,一是對考試充滿信心,但是只有後一種才會有「歌聲」,同時還要在語句中出現「畢業典禮上」、「同學們」、「歌聲」等幾個詞語。
【句式仿寫題】
答題技巧:看清列出題干幾點要求,分析仿寫句,琢磨句式特點及表現手法,注意材料中的思想內容,搜索仿寫材料,展開聯想和想像,按要求仿寫,仿寫句子與例句一一對應,盡可能使句子寫得新穎,有深意。注意要求,抄錄句式,尋找對象,遣詞造句,連貫得體。注意仿寫對象要同類,修辭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句式變換題】
答題技巧:看清題干要求,變短要先提出主幹,修飾語按順序變為分句;變長要確定陳述對象,將短句按順序變為修飾語。先寫出幾個句子,後選出符合要求不出語病的句子作答。
【綜合改錯題】
這一類題其實就是修改病句,關鍵是要讀清題意,注意潛在提示,然後按要求完成。主要參考前面的語病部分的答題技巧。
(七)【作文】
可能還是考"給材料的話題作文",強調開放與限制並存。
①作文應該是關注「人生、社會、發展」。可能考的話題有如下一些:「面對挑戰」「競爭與合作」「溝通」。可持續發展—「現代化與環境」「精神家園的保護」「文化的破壞」。呼喚人才--人才的「要求、定位、能力、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人才要會交際—「溝通」。
②看清是命題作文(命題作文不要自擬標題)還是話題作文
③展開聯想:由課內到課外,首先打開思路,為了使文章達到800字的基本要求,做到內容充實,需要充分而恰當地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
由正面寫到反面,
由自己寫到別人,
由古代寫到現代,
由中國寫到外國,
由動物寫到植物,
由自然界寫到人類社會,
由學習寫到生活,
由社會活動寫到思想認識,
由文學寫到藝術,
由體育寫到軍事,
由凡人寫到偉人……
但無論何種聯想,都必須注意回到話題中去,扣住話題以免中途「跑題」。
材料運用:盡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為了做到材料新鮮,建議多使用近幾年出現的新人新事。
如十大感動人物、
社會新活材料,
社會方面的吸毒、腐敗、治安改革等問題,
科技人員方面的蓋茨、袁隆平,
自然環境方面的沙塵暴,
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術、數碼技術,
經濟界的人物,
尤其是要結合政治老師列舉的典型事例。
對一些過於「新鮮」、評卷老師可能不知道的,要適當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響、事件的時間、地點等大體情況,以免給人捏造之感。
④謀篇要出彩:
開頭末句一定要提出論點(起)
二段(承)承上啟下用幾個問句
三到5段(轉)用幾個小分論點加例子加分析
6到7段(結)。
開頭要引人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情感,引起共鳴)
⑤文體要固定:文體不限不代表沒有文體,要寫什麼象什麼。一般要求寫議論文。記敘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於敘述,議論文反之。寫記敘文,最好將主人公設定為自己,用第一人稱入文,不喊口號,情真意切。寫議論文要注意事例貼切、事理的分析、引用後的引申,做到首尾呼應。
少寫,最好不寫深奧的科幻小說,寫童話、寓言不要過於含蓄,嚴禁照搬照抄別人的範文。
⑥題目要出新:名言為題,比喻為題,設問句為題,數字為題等。
⑦內容要限制: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亂說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術語,不要單純發牢騷。想想閱卷老師的喜好,說他們想聽的話。
⑧語言要優美:
多用短句少用長句;
多引用貼切名言警句;
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詞;
引用百姓口頭民謠(但取向一定要積極向上)。
嚴禁文白夾雜;
不用別人看不懂的方言;
不使用別人看不懂的詞彙;
⑨細節要生動:一定要有細節描寫。推己及人,以情動人。
⑩小處要留心:題目不要忘記寫(3分);字數要達到(10字1分)寫滿作文紙;字跡要工整(3個錯別字1分);卷面要整潔(可扣3分),不寫出格字,不寫連筆字,標點規范。
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
1、對稱句:兩兩相對,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數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
2、假設句:通過對假設條件下可能產生結果的推測,來證明論點正確的一種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設復句構成,所以稱為「假設句」。
3、「名言+闡釋+例證」句式
4、排比短句: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偏正短語等

❼ 高中語文文言文字詞翻譯 老師是按相似詞語給我們講的,說「勸課」是鼓勵,督促農桑的意思;「鹽

同一個字文言文有不同意思,有些是固定搭配,給你課字的所有內解釋。

①<動>按一容定的標准試驗,考核。《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
②<動>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南齊書·武帝紀》:「宜嚴課農桑。」
【引】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或教授。白居易《與元九書》:「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
③<動>按規定的數額和時間徵收賦稅。《宋書·孝武帝本紀》:「是歲,始課南徐州僑民租。」
【又】<名>賦稅。鮑照《擬古》:「歲暮井賦訖,程課相追尋。」

❽ 求高中語文考試中常考的四字成語及解釋

高中語文考試常考四字成語及解釋:
1、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一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託,精神空虛,感覺什麼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裡:鞭辟:鞭策,激動。里: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
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朴。現形容貧窮。
8、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准則。
17、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後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22、大而無當:當:底。大得沒有邊際,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24、當仁不讓:當:遇到。遇到應當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讓。
25、道貌岸然:道貌:庄嚴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樣子。多指人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漸達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28、等閑視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離失所,無處安身。
30、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3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32、罰不當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多指處罰過重。
33、翻雲覆雨:反復無常或慣於玩弄手段。
34、分條縷析:形容有條有理細致分類或剖析。
35、分庭抗禮:原指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院兩邊,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後用以比喻互相對立,地位相當。
36、焚膏繼晷:點起燈繼續著白天(乾的事)。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或學習等。膏:油脂.焚膏:指點油燈。
37、粉墨登場:用粉,墨化裝,登台演出。也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風雲際會: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39、逢人說項:碰見人便稱道項斯的才學。比喻熱心替人揚名或稱道某事的好處。
40、鳳凰於飛:指鳳和凰比翼雙方。用以比喻夫妻恩愛。
41、腹誹心謗:胸懷不滿,心中怨恨。誹,謗:毀謗,說別人的壞話。
42、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
43、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也可寫作「改弦易轍」。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感受到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身:親身。
45、綱舉目張:提起漁網總繩,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領,就可以帶動全面。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也比喻對事情的把握境界高遠,能夠十分輕松地駕馭。
48、各得其所:原來表示各自如其所願,後來也表示每個人或每個事物都能得到適當的安排。
49、沽名釣譽:故意做引人贊揚的事,撈取名譽。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嚴正大的樣子。
51、管窺蠡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測量水。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片面狹隘。
52、管中窺豹:從竹管里看豹子,比喻不全面的觀察或認識。也比喻從觀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❾ 高中語文。求重點字詞 近義詞辨析 成語含義

文言文字詞解釋:http://wenku..com/view/cc1b838583d049649b66580f.html
近義詞:http://wenku..com/view/c682031455270722192ef78e.html
成語:http://wenku..com/view/2a5241649b6648d7c1c74687.html
這些就夠了。

❿ 高中語文詞語的意義用法和用法的區別哪個指的是詞性或某某用法(例如:意動用法)

精銳老師為你解答:
你問的這個問題首先就不是很清楚。我估計你是沒有弄清這些專概念。詞語的意義屬,一般來說有我們說的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詞彙意義就是常說的實義,比如桌子就是桌子,而有些不具有這些意義,交語法意義,就是沒有實義,但是在一個句子中承擔著一些語法功能。
高中常考的問我們意義和用法相同和不同,前者往往是指該詞語的意思,可能就在在一個句子中能夠有的具體的詞彙意義,而用法往往就是指語法意義了,這個往往指虛詞,比如說虛詞的詞性,一些語法變形,就像你說的主動意動。
希望以上的解說可以讓你了解一點。建議拿具體的題目來追問,一定會具體幫你解釋清楚的。你要先自己理理自己的問題。
祝學習進步。希望你可以採納我的答案,再進一步追問。謝謝。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詞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