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論文!!!
《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個表述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⑴研究性學習是在學校教育和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它有別於個人在自學過程中自發的、個體的探究活動。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是指導或幫助,不僅僅是傳授或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於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
「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形式。科學研究的本質是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究,在這種探究活動中,人們通過假設、想像、實證、邏輯等方式方法來認識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如通過討論、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模擬體驗、實驗操作、社會調查等各種形式,探究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現象和問題。中小學生的研究從研究過程說,大多並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從研究結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學研究成果的「再發現」。因此,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這包括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過程中與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成果等等。
研究性的知識來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學習教科書中的間接知識以外,學習者還要廣泛地獲取未經加工的第一手資料—直接知識。獲取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學會實際動手操作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與一般的知識學習的基本區別。
2.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
中國古代漢語的演化進程
一些古代常用的語法表示到現代用語的區別所在
使學生對中國語言更加全面的認識
3. 求:高一語文研究性學習報告
語文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時間: 2006-03-09 09:57:06 | [<<] [>>] 課題名稱:提高語文素質的必由之路研究單位:2007級四班研究小組成員:第一小組:來日升等27人 第二小組:郭敏等29人第三小組:王海榮等24人指導老師:張亞龍研究時限:2004.9.1—2005.11.30課題確立的依據和現實意義: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少慢差費」的問題,很多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無法享受母語帶來的快樂,這種無趣的現狀必須進行改革。要解決的問題和實現的目標:1. 興趣不濃,成績平淡 2. 頭腦空空,讀書太少 3. 知識貧乏,怕寫作文。改進語文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研究資料來源:圖書 調查研究方法:討論 檢查 社會調查結題形式:論文(作者:張亞龍)實施要點:一是堅持背誦名家名篇,一學期檢查兩次。二是堅持課外閱讀,一周一篇美文,一學期一部名著。三是堅持寫日記,一學期檢查兩次。課題的內涵:一.堅持背誦名家名篇:背誦已經引起了語文界許多專家的重視。不會背誦或不願背誦在許多高中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其結果反映到作文上是詞彙貧乏,語言乾巴枯澀,學生腔嚴重。大多數同學一到寫作文便愁眉苦臉,搜腸刮肚,辭不達意。要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多加背誦。所以,只有堅持背誦名家名篇,尤其是課本推薦的必背篇目,一定要檢查落實,一學期檢查兩次,一個人都不遺漏。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回吟。」只要同學們切實努力,堅持不懈,那麼三年下來,「熟讀好文一百篇,不會寫作也肯定會寫得好一些。」二、堅持課外閱讀,一周一篇美文,一學期一部名著:文學名著是生動的網路全書,是人類文化知識的寶庫,是世界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種文明的力量。文學名著給我們留下來了一個個高峰,一座座里程碑,它們反映生活的廣度和深度,對人生、對未來的博大深刻的思想內容,有趣的幽默感和優美的文學語言,永遠震撼著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成長,它們是高中生人生的向導,當代中學生應該多接觸文學名著,不斷充實自己,詩聖杜甫曾經說過:「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我要求學生每一學期讀一部文學名著,高一是《居里夫人傳》和《飄》,高二是《千年一嘆》和《海明威傳》,每學期都要檢查讀書筆記。每周推薦一篇美文,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回歸到人文精神的耳濡目染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和讀寫能力,只有在大量的閱讀中,學生才能有思想,有知識,文理交融,能讀會寫,才能成為大寫的「人」。三、堅持寫日記:寫日記是課外練筆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鼓勵學生借日記寫自己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深沉思考,實話實說,表達心聲,以達到積累素材的目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書讀得再多,文章背得再熟,如果不作筆記,沒有感悟,那麼三日即忘,所下的功夫全部白費,所以寫日記十分必要,不僅充實了頭腦,提高了認識,而且可以看出一個人青春時代的足跡,成為青春歲月的見證。研究的效應: 一、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通過在三個方面的嚴格要求,四班的學生都培養了堅持背誦,堅持閱讀,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高一兩學期每人共背誦古典詩詞21首,文言文9篇,現代文2篇,堅持閱讀美文32篇,寫日記一學期每人平均51頁,最多達120頁。經過一年實踐,學生們寫作水平也有大幅提高,來日升同學在高一徵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作文競賽中也榮獲一等獎。</SPAN>二、提高了學習效益:通過高一兩學期和高二半學期的實踐,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加了,語文成績提高了,高一兩次期末考試,高二本學期期中考試,四班的語文成績一直居於重點班之首。附錄:高一美文推薦一覽表: 1.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豪言2. 比爾蓋茨的11個忠言3. 父子情4. 思念如水5. 智慧如水6. 灑脫如水7. 高考作文萬能開頭30例8. 話題作文擬題方法9. 老師教我笑對人生10. 感悟父親11. 尖子生十大秘訣12. 木炭與沉香13. 佛桌上開出的花朵14. 在草原上奔走15. 談滄海 高二美文推薦一覽表: 1.2005年全國高考及各地作文題匯編2.永遠的譚嗣同3.何處散發弄扁舟4.跟時代一起變化5.芬芳永存6.不能忘記的過去7.坐看流星劃空時8.生如夏花9.晶瑩雪寂寞林10.真正的天堂11.在忘記與銘記的兩岸12.永遠的蘇武13.父親14.飛舞的雪花15.因為您,我無法沉淪 </td>
4. 怎樣寫好高中語文研究性課題論文
關於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探討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獨
立思考,有獨到見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可以培養他們善
於發現問題,勇於質疑並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精神和能
力是新一代人才所需要的素質。
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科進行研究性學習,具有得天獨厚的
條件,這是因為:從研究主體這方面來說,高中生已具有了研
究性學習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從小學到升入高中,學生已積累
了一定的詞彙量,具有正確理解和運用文字的水平,此外,隨
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日趨豐富,閱讀面的增大,他們已
積累了相當量的便於他們分析問題的感性和理性材料,掌握
了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已具備了自學語文的能力。
從研究對象這方面來說,語文學科的開放性和模糊性,為研
究性學習提供了多向性介面和深入鑽研的餘地。「語文」是個有
著豐富內涵和外延的概念,研究「語文」你可以從文化角度研究
它,也可以從文字角度研究它;可以從文學角度研究它;也可以從
文字角度研究它。這多個角度,無疑形成了一個多維空間,使學
生具有了多層次的研究平台。再就是語文學科的模糊性,給學生
留下了充分的鑽研餘地,小到一詞,大到一本書,高明的解讀者
都無法一步到低,古人所謂「詩無達詁」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無論從主體方面來看,還是從客觀方面來看,高中語
文已具備了研究性學習的條件,高中語文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
能力,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方面勇創佳績。
那麼,如何開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呢?研究性學習作
為現行教育體制中一種學習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實踐性
研究學習和理論性研究學習。我認為:一般學校不具備實踐
性研究學習的條件,再說,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也不需要利
用大量的時間去搞實際調查研究,因此,我主張高中語文研
究性學習仍以課堂為陣地,在加強語文理論知識學習的前提
下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下面我們所探討是如何把常態課堂
教學強化研究性學習,
5. 高中生語文研究性課題
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樹,都很有名,可以搜的資料很多,特別是村上春樹,作品多,話題也多
6. 高中生研究性課題怎麼做
提供一些高中研究性學習的參考題目,供參考。
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 1、銀行存款利息和利稅的調查
2、氣象學中的數學應用問題
3、如何開發解題智慧 4、 購房貸款決策問題
5、 有關房子粉刷(裝修)的預算 6、 日常生活中的悖論問題 7、 關於數學知識在物理上的應用探索 8、 黃金數的廣泛應用 9、 餘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0、股票(基金)投資中的數學
11、環境規劃與數學 12、數學的發展歷史 13、以「養老金」問題談起 14、中國體育彩票中的數學問題 15、解答應用題的思維方法
16、中國電腦福利彩票中的數學問題
17、如何安置軍事偵察衛星 18、丈量教學樓
19、如何存款最合算
20、哪家超市最便宜
21、數學中的黃金分割 22、通訊網路收費調查統計 23、計算器對運算能力影響 24、數學靈感的培養 25、二次函數圖象特點應用 26、購房貸款決策問題
政治課研究性學習課題 1、對錢的看法 2、對公交車上某一現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價格 4、調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務情況及發展前景 5、對某一侵權行為的解析 6、加入WTO對本市經濟發展的影響 7、對汽車超載問題的調查研究 8、農村家庭消費結構變化的思考 9、關於假貨問題的思考 10、中學生與網路世界 11、中學生成為教學(學習)主人問題探究 12、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 13、中學生人生價值(人際關系、社會公德) 14、學生的勞動觀(家庭、學校、勞動狀況) 15、中學生的消費狀況 16、金錢與人生 17、知與行(終身學習等) 18、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語文研究性學習課題 1、剖析趙本山小品的藝術風格
2、校園設計之我見
3、關注青少年上網聊天
4、揚州市的建築風格
5、詩詞雅韻
6、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7、大話《三國》
8、撩開圖書館神秘面紗
9、80年代新生活調查 10、 被遺棄的角落 11、中外科幻文學的發展 12、有關低齡出書的思考 13、我們生活中的廣告 14、廣場文化 15、書店管理與圖書館規劃 16、怎樣評價林黛玉與薛寶釵 17、古典小說與武俠小說的歷史背景及文學考究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18、廣告的昨天、今天、明天
7. 高一語文研究性學習課題:中國四大名著的研究
(一) 西遊記:
孫悟空 :頑皮機智
豬八戒:功利憨厚
唐僧:嚴格執著
沙和尚:忠心耿耿
(二)紅樓夢:
賈寶玉:封建社會的叛逆者,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
林黛玉:才華橫溢、性格孤傲、多愁善感王熙鳳
王熙鳳:陰毒、弄權作勢,兩面三刀。但畢竟她很能幹
探春:卓超的才幹,過人的智慧,深僻的見解,遠大的眼光,五、薛寶釵
寶釵:世故,為人圓滑。
(三)三國:
皇叔是仁德的;愛民是如子的;特長是會哭的;眼淚是充足的。
孔明是偉大的;治國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專長的。
龐統是可惜的;出場是很少的;長相是挺丑的;死的是很慘的。
雲長是紅臉的;鬍子是很長的;自負是肯定的;倒霉是遲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細的;嗓門是挺大的;睡覺是睜眼的。
子龍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歡的;勝仗是常打的;受傷是沒有的。
孟起是英武的;單挑是不怕的;父仇是想報的;最後是病死的。
漢升是挺老的;鬍子是很白的;經驗是豐富的;射箭是神準的。
魏延是倒霉的;丞相是討厭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姜維是好樣的;文武是全才的;打仗是很行的;失敗是可敬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從不的;強項是玩樂的。
孟獲是皮厚的;造反是沒完的;被擒是經常的;總算是投降的。
曹操是奸詐的;性格是多疑的;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無情的。
仲達是小心的;耐心是很好的;大器事晚成的;子孫是厲害的。
郭嘉是可嘆的;才華是出眾的;英年是早逝的;孟德是痛哭的。
楊修是有才的;缺點是多嘴的;風頭是愛出的;被殺是難免的。
張遼是厲害的;死黨是關公的;有勇是有謀的;小孩是嚇到的。
許褚是強悍的;外號是虎痴的;作戰是玩命的;絕招是裸奔的。
典韋是大意的;喝醉是不對的;雙戟是被偷的;戰死是壯烈的。
孫權是中庸的;父業是繼承的;鬍子是紫色的;眼珠是進口的。
周朗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戰是擅長的;火氣是不小的。
魯肅是老實的;為人是誠實的;荊州是常跑的;結果是徒勞的。
陸遜是斯文的;做人是低調的;本事是不小的;前途是無量的。
甘寧是錦帆的;水賊是做過的;劫營是拿手的;兵多是不必的。
周泰是忠心的;護主是拚命的;傷疤是暴多的;吳侯是稱贊的。
二喬是可憐的;運氣是不好的;丈夫是早死的;守寡是痛苦的。
呂布是英勇的;畫戟是無敵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董卓是萬惡的;諸侯是共討的;好色是成性的;下場是可悲的。
貂蟬是絕色的;容貌是動人的;風華是絕代的;紅顏是薄命的。
袁紹是兵多的;糧草是充足的;實力是雄厚的;用人是不當的。
袁術是不智的;玉璽是騙到的;稱帝是冒險的;時機是未到的。
陶謙是客氣的;出手是大方的;地盤是不小的;送人是樂意的。
(四)水滸:
行者武松 一身虎膽,武藝高超,疾惡如仇,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
及時雨宋江 仗義疏財,濟弱扶貧,精明練達,但有濃厚的正統觀念與忠君思想。
花和尚魯達 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率直粗礦,勇而有謀,膽大心細。
青面獸楊志 精明強干,相當警惕.
豹子頭林沖 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霹靂火秦明 性格急躁,聲若雷霆
拚命三郎石秀 坦率、正直、嫉惡如仇、義無反顧,機警沉著
立地太歲阮小二 老成持重,臨危不亂
短命二郎阮小五 精明強干,做事乾脆
活閻羅阮小七 坦率朴實,天真爽直
玉麒麟盧俊義 富甲天下,仗義疏財
入雲龍公孫勝 剛勇、強橫、猛烈、暴躁
8. 高中語文研究性課題:流行詞語整理與研究
如今,「我嘞個去」、「神馬都是浮雲」、「給力」這些流行語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生活中頻繁出現的詞彙,而這些流行語在反映大學生心理狀態的同時,也體現著整個校園文化的變化與發展。最近,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的「語言文化調研小組」分別對一百名大學生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了調研。
流行語體現大學生
幽默智慧和創新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校園流行語有很多來自於網路、影視、甚至是外來語。其中,一些來源於影視作品的流行語已經成為了經典的流行詞彙。如,「I服了U」出自《大話西遊》,主要表現對一個人非常無奈與不屑;「小強」這個蟑螂的代名詞則出自《唐伯虎點秋香》;還有「我走先」、「我靠」這種不少周星馳式的表達也是學生們愛說的;「我拿什麼拯救你?……」出自《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而大學生們則喜歡把這句話用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如,「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高等數學」,「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八百米測試」等等,其中不乏一種無奈下的幽默與智慧。
來源於外語的流行語也不少,如「cool」(酷)、「happy」(表高興)、「high」(表興奮)、「party」、「倒」、「暈」、「汗」等均出自英語和日語。另外,因為大學生已成為網路時代應用的主體,因此來源於網路的流行語也大幅增加。如,「我嘞個去」、「你妹」、「神馬都是浮雲」、「給力」、「有木有」等,都是大學生使用率很高的流行語。又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你爸是李剛,我爸是雙江」、「蝸居」、「hold住」等這些由網路上很受關注的事件引起的流行語,也被大學生們廣泛使用。
校園流行語是大學生
學習與生活的真實寫照
校園流行語不僅是大學生幽默的體現,更是他們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調查中,「點名幫我答到」這一流行語的出現頻率為50%,穩居第一位。大二學生劉天告訴筆者,「點名幫我答到」這句話他們經常說,主要是因為有很多同學平時因為自己有別的事情,或者是不喜歡某個老師講課而不去聽。「我就不太喜歡某些老師的授課方式,所以我經常不去上他的課。還有我的一個同學,他自己在外面做兼職,所以很少有時間來上課。他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點名幫我答到'。」劉天說。
筆者還發現,「翹課」(就是本來有課而不去上的意思)這一詞彙,因為常跟「點名幫我答到」聯系起來,所以出現的頻率也很高,達到45%。另外,和學習有關的,像「裸考」(沒有進行任何復習就參加考試)、「掛科」(考試沒通過)這兩個經常發生在少數不努力的學生身上的詞彙,以及「蹭課」(本來沒有這門課,卻願意去上)出現的頻率,則分別佔到了總體的20%和10%。
筆者通過調查還發現,「考研」、「就業」、「出國」、「新東方」、「雅思」、「托福」、「蝸居」、「北漂」、「裸婚」等是大四學生常掛在嘴邊的流行語。一名即將畢業的經管專業學生告訴筆者:面對著各種就業壓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去向問題,「考研」、「就業」、「出國」這三種主流趨勢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四學生之間的流行語言;而「雅思」、「托福」、「新東方」是這三種主流畢業去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流行詞彙;同時,大學生在即將走向社會的同時,住房、戶口、婚姻等問題也迎面而來,因此初出茅廬的他們在沒有積蓄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蝸居」、「北漂」、「裸婚」等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這些反映大學生生存狀態的流行語也就應運而生了。
負面流行語走紅校園
折射大學生心理困惑
不管是自創還是吸收,校園流行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新異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不僅體現出「始作俑者」一定的文化基礎,更為校園文化的豐富增添了一抹亮色!但大學校園流行語的產生和演變在體現大學生思路敏捷、標新立異等聰明才智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比如「你妹」,「我靠」,以及「折翼的天使」(一般形容一些令人討厭的人,在自己的情感世界受到打擊後,轉而去摧殘別人)等一些不雅的流行語,雖然能夠很形象地反映出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但從社會文明和語言學發展的角度上講,於主觀和客觀都是不能長久存在的。又如在高校學生中普及率甚高的「我暈」、「煩」、「什麼世道」等,已成為大學生情緒發泄的標准用語。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如今大多數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離開父母呵護後走進大學校園,面對集體生活一時難以適應。還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坦言,在學校裡面對從未經歷過的人際關系、學業壓力以及今後就業的壓力,感到無所適從,因此,有些大學生難免會感到苦悶,而這些負面的流行語,其實是他們目前心態的真實寫照。
針對這些負面流行語走紅校園的現象,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語言學教授李燕指出: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成長性,高校教師必須接受「校園流行語也是大學文化載體」這一事實,並盡力探尋流行語產生的心理機制,既不能一味吹捧大學生的創造力,也不能全面封殺。李燕還認為,教育者應該幫助大學生在自身認知、情緒處理、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進行提高,讓他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同時,大學生也要學會自身調節,並以科學的態度看待流行,通過一些健康向上的流行語來繁榮校園文化。(
9.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課題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製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基本內容;以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採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開展研究為基本的教學形式的課程。
方法如下:
(1)澄清或識別問題。通過討論和提問,學生識別問題,找到問題的症結之所在,並清晰而明確地陳述問題。
(2)針對問題提出假設,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或思路。
(3)圍繞問題的解決,制定一個初步的研究計劃。一般來講,學生可以根據以下幾個問題來制訂研究計劃:「問題是什麼?」「你對這個問題已經了解多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還需要了解什麼?」「為了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你將要做什麼?」當然,這個研究計劃還會隨著後來新想法、新信息的出現,而加以適時調整與修訂。
(4)按計劃採取行動,通過諸如問卷、觀察、訪談、查閱文獻資料、搜集事物作品等形式,去獲取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料信息。
(5)對搜集到的資料信息進行組織和加工處理,或者對原有假設進行檢驗、得出結論,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或者對各種可能的問題解決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一個最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