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語文必修二《詩經兩首》中土也罔極、憂心孔疚、至於頓丘、小人所腓中古今異義詞的古今異義
士shì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
<今>士 shì[釋義] ①對人的美稱:女士|勇士回|壯士。②指某些專業人員答:護士|助產士。③軍人:士兵|戰士。④士兵軍銜的一等,高於兵:上士|中士|下士。⑤指讀書人:名士|寒士。⑥具有某種學位的人:學士|碩士|博士。⑦姓。
憂心古義:滿懷憂愁,今:擔心
至於至於: 古義:至和於在此同義,都是到,到達 今義:放在下一句開頭,表示另提一事
小人:古義:指士卒。今:指道德品德不高尚的人
B. 高中語文里的詩經
《詩經·衛風·氓》 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專,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屬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C.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必修二的必背課文目錄~
必修一:《沁園春長沙》
《燭之舞退秦師》
《鴻門宴》
《荊柯刺秦》
必修二:《詩經氓》《詩經採薇》
《離騷》
《孔雀東南飛》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歸園田居》
《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D. 高中語文必修2目錄 人教版
第一單元
1 荷塘月色
2 故都抄的秋
3 囚綠記
第二單元
4 《詩經》二首
5 離騷
6 孔雀東南飛 並序
7 詩三首
第三單元
8 蘭亭集序
9 赤壁賦
10 游褒禪山記
第四單元
11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12 我有一個夢想
13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E. 初中跟高中語文書上所有出自《詩經》的詩都有哪些
我記得初中是關雎,蒹葭。高中學過氓還有採薇。學過的就這些了,希望能幫到您
F. 我要講高中語文必修二的《採薇》求個大體講課思路
《詩經》的內容
一、祭祖頌歌:
上古祭祀活動盛行,許多民族都產生了贊頌神靈、祖先,以及祈福禳(ráng)災的祭歌。我國古代也特別重視祭祀,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保存在大雅和「三頌」中的祭祀詩,大多是以祭祀、歌頌祖先為主,或敘述部族發生、發展的歷史,或贊頌先公先王的德業,總之是歌功頌德之作。但這些作品也有其歷史和文學價值。周族史詩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贊頌了後稷、公劉、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業績,反映了西周開國的歷史。從《生民》到《大明》,周人由產生到逐步強大,最後滅商,建立統一王朝的歷史過程,得到了完整的表現。五篇史詩,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偉大業績,社會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隸制國家的轉化,以及推翻商人統治的斗爭,是他們壯大發展的歷史寫照。因此,它們與後世的廟堂文學有明顯的區別。
講解《大雅·生民》(ZP42)
克禋克祀:鄭玄箋:「禋之言煙,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陰也」。夏以水菜(後來三晉節儉)、殷人(東夷、鄭衛宋齊、楚)尚聲,周人重氣。
履帝武敏歆:聞一多先生說 :履帝武敏是一種象徵性的舞蹈,「所謂帝是代表上帝的神屍,神屍舞於前,姜嫄尾隨其後,踐神屍之跡而舞,其事可樂,故曰:『履帝武敏』,猶言與屍伴舞而甚悅喜也。『攸介攸止』介林光義讀為『愒(qì)』:息也,至確。蓋舞畢而相攜止息於幽閉之處,因而有孕也」。(《神話與詩》)
這里實際描寫的是古時求子求愛的儀式。
宋周去非《嶺表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