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現代詩歌

高中語文現代詩歌

發布時間:2020-12-17 13:00:36

高中語文 現代詩歌散文

我知道!聞一多,"也許".
呵,剛學過

㈡ 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中國現代詩歌散文鑒賞」有哪些篇目

詩歌之部
第一單元
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長恨歌/白居易
自主賞析
湘夫人/屈原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蜀相/杜甫
書憤/陸游
推薦作品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雜詩十二首(其二)/陶淵明
越中覽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別離(其一)/黃遵憲
第二單元
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自主賞析
夜歸鹿門歌/孟浩然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登岳陽樓/杜甫
菩薩蠻(其二)/韋庄
推薦作品
積雨輞川庄作/王維
旅夜書懷/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蘇軾
揚州慢/姜夔
長相思/納蘭性德
第三單元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將進酒/李白
自主賞析
閣夜/杜甫
李憑箜篌引/李賀
虞美人/李煜
蘇幕遮/周邦彥
推薦作品
國殤/屈原
燕歌行/高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宗元
菩薩蠻/溫庭筠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睢景臣
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單元
創造形象詩人有別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游
自主賞析
庖丁解牛/《莊子》
項羽之死/司馬遷
阿房宮賦/杜牧
推薦作品
西門豹冶鄴/褚少孫
大鐵椎傳/魏禧
第五單元
散而不亂氣脈中貫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六國論/蘇洵
自主賞析
伶官傳序/歐陽修
祭十二郎文/韓愈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蘇軾
推薦作品
獄中雜記/方苞
陶庵夢憶序/張岱
第六單元
文無定格貴在鮮活
賞析指導
賞析示例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
自主賞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項脊軒志/歸有光
推薦作品
游沙湖/蘇軾
苦齋記/劉基
中國古代散文發展概述

㈢ 高考語文現代詩

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回野.要麼我拾起答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離開這滿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㈣ 找一首高中語文課本里的現代詩

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陰森幽暗的古堡專.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屬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離開這滿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㈤ 急!高中現代詩

《花落人斷腸》

才知道.

什麼是內空虛,什麼是可悲.

為什麼說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容悲.

悲的是什麼,是一顆空盪盪的心.

沒有知識的充實,只是一副軀殼.

所謂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現在深深體會.

現年已為少,見識淺薄,不含墨水.

可悲,讀了十幾年書,學識寥寥無幾.

可笑,學了數十載,卻學無所成.

最終方知.

玩,能算得了什麼.

玩掉了年華青春;玩掉了淵博學識;玩掉了揚溢才識的一顆心.

如今,

為時已晚的領悟,

從前的不該.才明晰學識的重要性.

學識猶如人身著華麗的衣冠,內含優雅的氣質.著飾著那著心.

沒有知識,

就像是抽空靈魂的軀體,只是一副毫無價值的皮囊.

我不要這樣的一個自己,

我需要一個揚溢才識的我;

需要一個充實內在的我;

需要一個不愧於心的我.

現在的徹悟,

是要喚醒那顆愚昧無知的心.

那個思想與行動不一的我.

不想等到兩鬢發白時,依然捂心嘆悔!

原創作品!
給點分吧.

㈥ 高中語文的現代詩怎麼做

第一講詩歌概論

意義:詩歌自由表現了個體生命心靈深處的超越性追求。年輕人處在理想追求的歲月,寫詩正是百年一遇。詩歌具有永久的審美生命,是文學的最高形式

定義:有言志說、緣情說、想像說、感覺說,法度說、押韻說、語言結構說、綜合說等,這些定義都是片面的。詩歌是一種直接表現創作主體心理活動並有一定語言形式的文學體裁。可稱「表現說」。從根本上來說是要表現人即創作主體的能動本質,而不是為著反映創作主體之外的事物的。為了真實表現詩人的心理活動這一目的,常常不顧心理活動所反映的客觀事物是如何的變形。

第二講 詩歌語言

最本色的文學語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於描繪功能小的音樂。

B、有機信息系統,一個字,能產生神奇效用。如「朱門酒肉臭」中的「朱門」,成了統治階級的代名詞,有很多含義,還有作者和讀者的感受。

C、獨立審美價值,可以把玩。小說可以拋開語言,復述故事,而詩歌不能離開語言。

D、總的要求是表現個性的心理感受,

具體要求有四: 一是多義性,既有表層義,又有深層義。主要用象徵手法。如松梅雪竹、長城、百合花等。傳統象徵過於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還有暗示、雙關、婉轉等。

二是跳躍性,超過任何文體語言。因為表現心理快速活動。不要任何介詞、連詞等中介質--關聯詞。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還可以邏輯混亂,任意交錯。如時間和空間交錯。如《背時的愛情》中詩人與古代的美人談戀愛。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體感和具體感(化抽象為具象)。詩中有畫。

四是音樂性,既有內在音樂性即情緒的律動,又有外在音樂性即聲音的回環(押韻、節奏和聲調)。對原始感情起一種節製作用。 節奏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節奏和人的生理節奏--呼吸的調節及運動感覺的反映,是音組和停頓的有規律的安排。一字一音節,有獨立意義的單音節、雙音節或多音節構成一個音組,每組後面有或長或短的停頓。古詩:五言「二、二、一」。新詩自由開放,獨特創造,變化中有規律。

最早的詩都可以唱,詩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詩,主要的性質是音樂。我國自六朝沈約寫出《四聲譜》以後,詩從詩歌中開始分化。但是,詩與音樂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唐詩有不少已被譜曲演唱。 詩歌的音樂性的作用是對原始、粗硬、強烈的感情起一種節製作用,使之轉化為一種有規律的運動,加深詩味,喚起讀者的審美注意,把一些實用的非詩的想法排開去。 內在音樂性是內心情緒的律動,即高低起伏、長短快慢等。外在音樂性主要表現在聲音的回環上,可以說是一種數的比例關系。

主要有:押韻是使相關詩句末尾一個音節韻母相同或相似。對待押韻應持開放的態度,尊重詩人的藝術追求;只要完美地傳達出內在的情感,可有可無。無韻崐詩可以其它手段顯示音樂性,如詩行排列。

首先要選韻。同類的韻形成韻部。現在通行的是十三轍,即十三類:中東、人辰、江陽、言前、發花、懷來、灰堆、遙條、油求、梭波、一七、姑蘇、乜斜等。每個韻部發音部位、開口程度不同,音調音域也不一樣。有的響度高,昂揚、亢奮,如江陽、發花等。有的響度低,苦悶、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選韻,因情變韻。

其次是轉韻。較長的詩,情緒流動變化,這就要在語音形式上體現出來。如果一韻到底,易於給人單調、疲勞之感。轉韻可以使文氣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韻,流麗婉轉,委婉纏綿。

再次是押韻方式。主要有連句韻--每行都押、隔句韻--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隨韻--兩句一換如信天游、交韻--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韻、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韻等。其它還有抱韻,第一行與第四行押韻,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韻。這是西方十四行詩的正宗韻格。

聲調 發音過程中音高和音長的變化。沈約《四聲譜》最早研究這個問題。新詩只能注意而已。特別是在朗誦詩歌需要時。

節奏 本是音樂術語,是詩歌外在音樂性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節奏。詩歌的節奏是事物的節奏和人的生理節奏--呼吸的調節及運動感覺的反映。 詩歌節奏是音組和停頓的有規律的安排。在漢語中,一個字一般是一個音節,有獨立意義的單音節、雙音節或多音節構成一個音組,每組後面有或長或短的停頓。

古詩的節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詩的節奏:自由開放,獨特創造;每行大致相當,變化中有規律。

第三講 詩歌分行

新詩沒有古詩詞的固定音樂規定,引進西方分行,加強節奏感和旋律感以達到音樂性的效果。

A、分行適應詩情而長短、疏密、參差。詩行遵從詩歌內在律--情緒節奏,其外形是將內心情緒視覺化展示出來的結構形式。惠特曼表現開國時開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詩行很長,猶如新大陸疆界的廣闊蒼茫。馬雅可夫斯基表現了十月革命的劇變,詩行呈現樓梯形,起伏大,參差不齊。

B、詩行運用省略、跳躍,隨意性較大,產生新的結構意義。如上下詩行並置產生新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C、分行把視覺間隔化為聽覺間隔,顯示節奏。這是在閱讀中產生的效果。連在一起讀就無法顯示節奏。

D、分行引起審美注意,讓人用詩的心理來欣賞。

要求:A、注意行與行有機組合。關鍵是跨行--一句話占兩行以上。這是為了讓人停頓,集中注意力去欣賞下一行--強調最有價值、最光彩的語言。

B、分行是發展變化的,應有獨創性。如傳統的情緒圖案,變為象形圖案和會意圖案。

C、分行更重視詩的視覺效果,從「聽覺藝術」變為「視覺藝術」。這是因為新詩內在的復雜性和多層性,難以直接通過朗誦來表達,只能用文字排列來保持詩意。卡勒(美)認為,一段文字是否是詩,未必取決於語言本身,而是取決於文字排列即視覺形式。一條新聞可以排列成詩: 昨天在七號公路上一輛汽車時速為一百公里時 猛撞在一棵法國梧桐上 車上四人 全部 死亡

視覺上強調了關鍵詞語。如「猛撞」,包含較多心理容量。「死亡」,突兀而至,觸目驚心。

第四講 辯證技巧

詩歌更為重視辯證技巧。詩歌是藝術生命,只有辯證技巧才能寫好它。

舉例:從主客體關繫上有主觀與客觀、有我與無我等; 從藝術構思上有形與神、虛與實、大與小、藏與露、全與不全、抽象與具象、有限與無限、似與不似、單純與復雜、誇張與寫實等;從藝術表達上有疏與密、曲與直、斷與續、出與入、正與反、抑與揚、巧與拙、生與熟等;從藝術風格上有華麗與樸素、自然與雕飾、強烈與沖談、陽剛與陰柔、沉著與飄逸等。

重點:

1.有我與無我:我,是自我意識。無我,是對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個性。無我,一是指忘我,即心靈自由馳騁,和外物交融在一起,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二是指大我,指國家、民族和時代。有我才能真誠,有個性。無我才能不受限制並有普遍感和歷史感。

2.有限與無限:有限指具體的詩句;無限指詩句中的內涵。關鍵是寫好有限。

3.虛與實:實是通過對客觀形象的描繪而直接傳達給讀者的信息。虛是讀者通過聯想和想像而間接獲得的信息。虛實結合一是化實為虛,如「化景物為情思」,二是化虛為實,把抽象感情與哲理賦予具體而生動的形象,運用比喻。

4.小與大:小與大指的是描寫對象。一味寫小會限於瑣屑;一味闊大則流於張狂。浪漫主義比較闊大。愛情詩易於瑣屑。毛詩過「大」。一是應當小大相形,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二是以小見大,「紅杏枝頭春意鬧」,「窗含西嶺千秋雪」。
第五講 詩歌模式

模式對教學作用很大。有人不贊成,認為束縛作者。這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說沒有掌握創作和教學的要領。文體就是模式。不過初學者不必照搬,創作一段時間後要有意識地拋開模式,發揮創造力,任意起草。詩歌模式大致有九種。

象徵模式

這一模式可以說是詩歌的傳家寶,又稱多層式:在文字元號的視覺層面上給人以形像, 同時在聯想的深層給人以意義(某一實體事物或精神內容) 盡可能無限的概括和包涵。象徵體是表層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傳統理性所規定的,如梅蘭松竹、長城等。而被象徵的本體卻是隱蔽的、模糊的。 兩者關系要有任意性,便於發揮創造性。天才詩人把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內外意象通過類似聯想起來,形成令人稱奇的構思。關鍵是抓住兩者之間共同點,而其它屬性相距越遠越好。

中心方法是選擇形象,形成象徵意象。意象, 又稱藝術形象,可以說是構成文學藝術大系統的細胞。意——人的意識(包括情感。從根本上來說是人的審美需要和認識需要),最終在文學藝術上表現為作者個體生命的投射和表現。象——客觀事物, 外在於作者,但最終為作者生命本質所對象化。兩者結合為意象,而兩者成分的多少及關系的隱顯疏密等造成了兩種基本上的文藝創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義和重象的現實主義, 也成為表現論和反映論的淵源。象徵意象比一般意象來說, 有特定的要求:成為全詩的中心形象。最佳象徵意象,其涵義是無限的,盡可能表現作者內心世界,成為一個藝術個性的宇宙。

一般來說,這類詩歌標題就寫出了象徵體(甚至是人物)。但是,內層的本體即作者個體生命的感受才是詩歌真正要寫的。

空 氣

好一會屏息靜氣,

我多想聽到你!

可你安然靜謐,

你有怎樣的話語?

伸出顫栗的手指,

我多想撫摸你!

可你無影無蹤,

你有怎樣的形體?

睜大渴望的雙眸,

我多想看到你!

可你透明無色,

你有怎樣的美麗?

可是我清清楚楚,

我一刻也離不開你!

我的生命里有你,

你隨著我的一呼一吸……

在這首小詩中,空氣成為結構中心的象徵意象。安然靜謐、 透明無光、無影無蹤的空氣, 卻蘊含了作者的無盡心意——既是純真高尚的愛情又是無限的人生追求, 那樣真切地支配著作者的生命,又那樣緲遠,可望而不可及。大多數人何嘗不是如此!

第六講 詩歌模式

【橫斷模式】

這類詩歌截取一個生活片斷或者意識片斷,描寫一系列形像,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以抒發作者感情,表現作者的意識。許多寫景詩正是這樣。要盡可能創造意境。如杜甫的《春望》。

【縱貫模式】

這類詩歌以作者觀察點的推進為線索,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空間的展開,把所見所聞所感觸融成一體。如賀敬之的《回延安》。這類詩歌一般較長,多是敘事詩。

【升華模式】

這類詩歌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邊是較平緩的鋪墊,後邊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進,使情思與意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言志」的舊體詩詞大都採用這種模式,前邊寫景,情景交融, 後邊寫「志」,志中有情。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串珠模式】

這類詩歌由幾個並列的相同結構並有部分相同詩句的部分組成。反復詠嘆。《詩經》較多這類詩歌。

第七講 詩歌講座

【自白模式】

直接抒發感情,使用論斷式的議論,又稱議論模式。淵源流長,浪漫主義大都採用抒情化議論,即自白。政治詩、哲理詩許多屬於這種「傳統自白」。這種自白不容易寫好,首先作者必須達到一個時代最高層次的認識及體驗的水平。在西方現代派中,惠特曼的《草葉集》承前啟後,大量使用自白,以至於美國詩歌自50年代後以艾倫·金斯堡的《嚎叫》為代表,形成了自白派,占據主流地位。我國80年代「第三代」詩歌大部分都屬於「自白」詩。與前期浪漫主義自白不一樣,當代詩歌中的自白可以稱為「反傳統的自白」:有意擺出反傳統——反對文化、審美、個性、理性乃至詩歌自身的架式,其實不過將題材限定在個人生活體驗主要是本我感受的圈子裡。多用第一人稱,不拘格律,以日常口語袒陳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甚至隱私,有時觸及社會,進行某種程度的批判。「自白」詩歌對語言、形式和意味更加強調,甚至寫娛樂性的記錄性的詩歌,自稱為「玩」詩歌。作為詩歌整體的一種探索,「自白詩」可以說有從社會批判意義轉為個體生命肯定意義的歷史作用。

作者: 寒山秋月 2005-11-2 14:15 回復此發言

--------------------------------------------------------------------------------

2 詩歌寫作技巧(下)

【象形模式】

詩行排列成中心形象的形狀,成為象形圖案。如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的《被刺殺的和平鴿》。 又如台灣詩人白荻的詩歌,猶如一幅山水畫(詩行從右到左,字詞從上到下), 比喻流浪者如遠離山林湖水的一株絲杉。

第八講 詩歌模式

【現代模式】

從西方現代派詩歌移植而來的。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傳統詩歌明顯不同,而且認為內容即形式、形式即內容,因此更加重視形式創新。寫的是個人與社會、自然、 他人甚至自我的分裂和荒誕,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發展所帶來的精神危機、變態心理、悲觀絕望和虛無主義。強調表現內心——實際上只是變幻多端,高深莫測的本能(慾望,尤其是性慾) 和下意識。採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思想知覺化, 即抽象的肉感。把抽象觀念和具體形象直接結合, 「象你聞到玫瑰香味那樣地感知思想(艾略特)」。如詩中的「力之舞」、「意志昏眩」、 「潮濕的靈魂在發芽」。②自由聯想。 這種聯想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為大家所公認的,而是憑個人的直覺和幻覺寫出來的聯想。 如「陽光是從太陽里踢出的足球」。③語言形式隨心所欲地變化, 用於暗示某一瞬間的感覺、想像和精神狀態。

如前面所引述的E·Cummings《太陽下山》。

【會意模式】

這類詩歌的一些詩行排列成抽象的圖形, 顯示某種意義趨向。如《太陽下山》後半首的詩行排列, 暗示鍾聲在大風中高低起伏。

又如:中秋月

桑恆昌

自從母親別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滴淚水

落下來

濕了人間。

附:詩歌現狀

一是傳統現實主義詩歌--理性化的內容。如郭小川的《青紗帳--甘蔗林》。如《粉筆吟》。
這是復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二是朦朧詩--不朦朧的本質。如顧城的《睜開眼》。

三是第三代--先鋒派,超前派等。

四是「熱潮詩」。如汪國真的詩。

㈦ 求高中語文課本現代詩,有關過客的一首現代詩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足音不響,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噠噠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㈧ 高考語文考現代詩歌賞析嗎

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當代學生更要學習、汲取古代智內慧,加強自身修養,達到容「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古詩詞鑒賞也成為一門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間接培養一個人的思想底蘊,因此在語文科目中佔有的比重比較大,當然學習古詩詞鑒賞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時代背景與表達感情,循序漸進地學好古詩詞鑒賞。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佔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國語文高考中,古詩詞賞析連考了七年,難度越來越大,題型越來越完善,題量有逐年加大的趨勢,成為高考備考的一個亮點。無論從教材角度,從高考角度,還是從繼承與創新文學遺產的角度上,培養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成為每一個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

㈨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這幾首現代詩要背

因為新課標的原因,各地使用的教材並不相同,一般按教材出版社分出回很多版本,拿語文必修答一來說,就是人教版、蘇教版、魯教版、魯人版等等。

這是《教材完全解讀》人教語文必修一的目錄(人教版用的范圍最廣),它是和教材課程完全同步的,所以人教語文必修一的教材課程目錄也是這樣的。

所以,現代詩就四首,哦,裡面詩兩首是《雨巷》和《再別康橋》

㈩ 急求高中語文學過的所有現代詩的名字…!!!

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致橡樹》《雨巷》《贊美》《斷章》目前就只記這么多了。《再別康橋》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現代詩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