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請結合高中語文學科舉例說明。
《飛向太空的航程》
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徵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和寫作新聞作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①課前本課採用自主式「導學導思」教學法印製「雙導提綱」,指導學生預習:通讀全文,讀准字音,理解詞語意思,理清結構。 ②課堂進行師生互動教學,討論總結新聞中所用到的大致三種材料:一是新聞事實,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觀評價。引導學生把握這三方面的內容,並學會據此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③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解決標題的特定含義,重點語句體現的作者感情,文章的特殊「餃子」式結構及它有別於一般新聞的特定內容,浪漫主義式的寫作特點等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新聞強調真實,關注的是當下發生的事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學習中華民族那種不怕困難、永不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
3、 重點與難點突破及途徑。
本節教學重點是:標題的特定含義,重點語句體現的作者感情,浪漫主義式的寫作特點以及如何寫新聞。
難點及原因:文章的特殊結構及有別於一般新聞的特定內容。這篇新聞不同於其它的一般新聞,它在寫作的過程中突出的是社會背景,那麼就需要學生在回歸文本的基礎上探究為什麼這樣安排文章,從而挖掘其深刻社會內涵及意義。
突破途徑:合作探究,自主討論,教師點撥。
❷ 上高中以後,語文的多項選擇題是個難點,求指教。
上高中以後,語文的多選題確實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這要求我們有很高的綜合理解能力,也要求我們有很好的知識面,所以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斷地積累,多做一些相關的題,可能就會變得更加簡單一點。
❸ 高二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重點和難點因人而議,這個不好說,談談自己的幾點建議吧。
一、對於語文
1、全冊的字音字形。
側重復習:常考常錯。
復習建議:專項清理,重點搜捕,集中殲滅,注重循環,注重檢查。
2、全冊的文學常識。
側重復習:本冊涉及到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流派風格。
復習建議:最好能表解出來。可以利用教材前面的目錄,也可以單獨整理。特別要注意防止學生在識記時「張冠李戴」,特別是易混的知識點。
3、名句、名段、名篇的誦背與默寫。
側重復習:名句的准確理解與識記。
復習建議:堅持「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並且要記准確,最好能分析一下它何以是名句,「名」在何處;難點與易錯處強化識記與默寫訓練;注意「二級名句」的識記。也就是稍偏一點的名句的識記;強調作答時不能「增」「刪」「調」「換」,必須忠實於原句原文。
4、散文閱讀要義
側重復習:立足於隨筆總結歸納。
復習建議:立足於散文語言賞析與重要句子的理解。
5、古詩詞閱讀理解
側重復習:
①如何理解詩詞內容;
②把握意象意境,重點引導學生如何去分析「象」中之「意」與整體感受意境;
③分析詩歌抒什麼情言什麼志,並准確表達出來;
④分析詩歌中的表現手法與修辭手法,會識別、判斷並會聯系全詩分析其所用手法技巧的表達作用與效果;
⑤分析詩歌語言的准確與精妙,特別是煉字煉句之處,更當注意其表現力。
復習建議:以教材中的名篇為例講析,以課外或高考題進行訓練,注意作答的規范與深入。
6、文言文閱讀理解
側重復習:
①文言重點字詞。要求:一詞多義要確定在具體語言環境下的具體義項;古今異義要弄清在古代的意思;詞類活用要弄清在具體語言環境下的活用的類型與意思;通假字要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找出其通假的本字。
②重點文言句式。掌握五種句式: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特殊疑問句。要求會結合語境和相關的語言標志會識別,會翻譯。
③文言翻譯。要求一一落實重點字詞(實詞虛詞),體現文言句式特點,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④文言斷句。重在從內容上進行句讀斷句,注意聯系有關的句式特點,注意識別古文中的專有名詞,它們都有助於幫助我們斷句。
復習建議:文言文閱讀理解,一定要注意「整體把握,諸因互解」;要注意對教材名篇的分項梳理與歸納,並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可以聯系一點課外的或高考文言文試題進行訓練。
7、語言運用。
復習建議:題型千變萬化,但都與語言的實際運用有關。強調三點:
①入格。不管是那種形式的語言運用題,一定要符合特定的要求。一是特定的應用文體的要求,如對聯、賀信、一句話新聞、開場白、警示語、標語、口號、圖文轉換、仿句等等。二是要符合有關的作答要求,認真看清,建議勾劃出來,並逐條遵照落實。
②得體。這是語言運用的核心所在。主要就是要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場合,符合特定的運用要求。
③顯美。語言運用不應該只求答完就了事,要力求作答的精準雅美,充分展示自己的人品修養文采才華。
8、作文。在抓好常規訓練的同時,突出議論文的寫作指導。
復習建議:
①注意審題、點題、扣題;
②注意列提綱,至少要考慮中心、材料(詳略、先後)、結構、手法、開頭結尾等;
③注意書寫與卷面。
二、對於數學
1、不要忽視教材內容,認真總結教材知識(尤其是概念)。
2、歸納以前老師講過的方法思路。
3、整理做過的試題,尤其是做錯了的題目,認真分析思路方法。
4、按先章節後綜合的順序加強訓練(老師應該會給准備練習的)。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1、 有良好的學習興趣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好」和「樂」就是願意學,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把這種從自發的感性的樂趣出發上升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自然會變為立志學好數學,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那麼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呢?
(1)課前預習,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
(2)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滿足感官的興奮性。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視為欣賞音樂,及時回答老師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師對你的提問的評價,變為鞭策學習的動力。
(3)思考問題注意歸納,挖掘你學習的潛力。
(4)聽課中注意老師講解時的數學思想,多問為什麼要這樣思考,這樣的方法怎樣是產生的?
(5)把概念回歸自然。所有學科都是從實際問題中產生歸納的,數學概念也回歸於現實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標系的產生、極坐標系的產生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只有回歸現實才能使對概念的理解切實可靠,在應用概念判斷、推理時會准確。
2、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3、 有意識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共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境中得到培養的。在平時學習中要注意開發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數學第二課堂、數學競賽、智力競賽等活動。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像能力是通過實例凈化思維,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並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養都必須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展。特別是,教師為了培養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開設的好課型,在這些課型中,學生務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參與,最終達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
四、其它注意事項
1、注意化歸轉化思想學習。
人們學習過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識去理解、解決未知知識。數學學習過程都是用舊知識引出和解決新問題,當新的知識掌握後再利用它去解決更新知識。初中知識是基礎,如果能把新知識用舊知識解答,你就有了化歸轉化思想了。可見,學習就是不斷地化歸轉化,不斷地繼承和發展更新舊知識。
2、學會數學教材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材是採用蘊含披露的方式將數學思想溶於數學知識體系中,因此,適時對數學思想作出歸納、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數學思想一般可分為兩步進行:一是揭示數學思想內容規律,即將數學對象其具有的屬性或關系抽取出來,二是明確數學思想方法知識的聯系,抽取解決全體的框架。實施這兩步的措施可在課堂的聽講和課外的自學中進行。
課堂學習是數學學習的主戰場。課堂中教師通過講解、分解教材中的數學思想和進行數學技能地訓練,使高中學生學習所得到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組織的科研活動,使教材中的數學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學習的相反數概念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有以下理解:①從定義角度求3、-5的相反數,相反數是 的數是_____.②從數軸角度理解:什麼樣的兩點表示數是互為相反數的。(關於原點對稱的點)③從絕對值角度理解:絕對值_______的兩個數是互為相反數的。④相加為零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嗎?這些不同角度的教學會開闊學生思維,提高思維品質。望同學們把握好課堂這個學習的主戰場。
五、學數學的幾個建議。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教師為備戰高考而加的課外知識。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葯;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記憶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
4、與同學建立好關系,爭做「小老師」,形成數學學習「互助組」。
5、爭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
6、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後忘。
7、學會總結歸類。可:①從數學思想分類②從解題方法歸類③從知識應用上分類
❹ 高中語文必修四《辛棄疾詞兩首》的難點字詞拼音
⑴遙 岑 遠目cén
⑵玉 簪 螺 髻zān jì
⑶鱸魚堪 膾 kuài
⑷搵 英雄淚 wèn
⑸舞 榭 歌台 xiè
⑹封狼居 胥xū
(7)佛 狸祠下bì
❺ 高中語文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謝謝
高中語文是這樣的 好的考120+ 差的也有80+ 差不到40分 而且絕大多數都集中在90-110 你90分 和別人110比差在哪裡啊 其實沒差 選擇別人33 我27 閱讀別人31 我25 作文別人50 我45 其實都沒差 但一加起來就差了20分 你要問重點 其實沒重點 語文那裡不能得分啊? 不像數學 最後一題你不會就是不會 語文不同 什麼題目你都能得分 而且和最好的還差不多 但一加起來就差了20 30分 你要問重點也可以說都是重點 因為每題都能得分 為什麼不得滿分呢
至於難點 第一作文難 平時考試是不會有60分的 上50都難 普通人都在41-48
第二閱讀難 其實閱讀的答案是出題老師出的 不是作者出的 俗話說一千的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出題老師就是個讀者 你想要答案跟標答一樣 難
第三 古詩詞鑒賞難 給你一首詩要你說它的意境 思想 作者表達的感情難 主要是第一沒背景 第二沒翻譯 很多時候詩都讀不懂
第三 選擇題中的 考察拼音 錯別字 標點符號 成語用法的難 這個需要大量練習和積累 否則只能蒙了
第五 默寫難 你背是要背10 20篇文章 但考試只考6句 除非背的非常扎實 不然總要錯1 2個
第六 語言運用難 這是最活的題 比如考寫標題啊 對對子啊 概括啊 總結語啊 節目串詞啊 看漫畫寫意思之類的 這類題沒標答 時間短 考察平時的文學素養 需要多讀書
❻ 高中語文我為什麼而活著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結構及揣摩文章的語言。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傾向,引導學生對「我為什麼而活著」進行探討。
2、教學難點:揣摩語言及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以探究式教學為主。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為什麼而活著?」古往今來,人們何止千百次地這樣追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為什麼而活著,這個問題太簡單又太復雜。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經成為人間的匆匆過客;有人搜古尋今,苦思冥想,終其一生也未能參透其中玄機。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呢?
我們今天來看看羅素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二)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1872—1970),出生於英國,2歲喪母,4歲喪父,由他曾出任過兩次英國首相的祖父把他撫養成人。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後來成為一位集眾家於一身的偉人。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他還是著名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20世紀初,取得了現代數學基礎研究的重大成果「羅素悖論」及解決這一悖論的「類型論」。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網路全書式文學家」 。95歲高齡完成《羅素自傳》的寫作。
羅素一生追求真理,積極參加社會政治活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多次發表聲明和演講。二戰期間,還因為反戰坐了六個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羅素、愛因斯坦和各國科學家發起了禁核簽名運動。
1961年,89歲高齡的羅素偕夫人到英國國防部門前靜坐示威,結果被判兩
個月的監禁。
1964年創立羅素和平基金會。
(三)初讀課文
「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愛因斯坦
指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教師做朗讀指導。
朗讀時要注意體味本文優美流暢的文筆、凝練生動的語言、獨特而又細膩的情感,應讀出他的從容、激昂和無奈,讀出他對愛情與知識的執著追求,讀出他對人類苦難者的漠大關心,讀出一個哲學家的大度來。
明確結構:總--分--總。作者在這篇短文中,開門見山回答作為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他活著的三個理由或三個目標是:第一,對愛情的渴望;第二,對知識的追求;第三,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純潔」「強烈」兩個詞來形容這三種感情,它們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
(四)分析課文
默讀課文。布置學生畫出自己難以理解句子。 然後採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探討解答。
Δ難以理解的句子可能包括以下一些:
1、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實際上告訴我們,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這三種感情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
這個句子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形象地說明了這三種激情強烈地支配著我的一生,在我漫漫的人生路中,我都活在這三個理由之間,我得到了愛情,但我獲得的知識「並不多」,並且為了拯救人類自己也深受其害,所以這三個理由把我吹到了絕望的邊緣。
羅素生於1872年,死於1970年,期間別的不說,單說兩次世界大戰,就可以想見他的生涯是怎樣的動盪不定了。在這樣的生涯中,羅素有過深沉的痛苦,也曾陷入絕望,但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的同情,這三種感情是如此強烈,猶如颶風一樣,給他擺脫痛苦的希望和力量,讓他從絕望中奮起,從愛情中發現美好,從知識中獲取力量,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又使他意識到人生的責任,總之,這句話的含義是說,這三種強烈的感情,是鼓舞人生的強大動力。
2、其次是因為愛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
句中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後邊的語句解釋前邊的「孤寂」的感覺。其意是說,沒有愛情滋潤的感覺就像親身經歷過可怕孤寂而產生的戰栗的感覺,處於這種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時會感覺到除了自己,這世界好像再也沒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沉在沒有情感、沒有溫暖的無底深淵之中。這孤寂之苦,反襯愛情的給人的充實、喜悅。這個句子運用比喻修辭手法描繪出了沒有愛情的生活是孤寂的,在深不可測的,令人膽顫心驚的無底深淵中,我完全不能自拔,我幾乎會喪失活的希望 ,這樣就從反面襯托出愛情的美好。
3、在愛的結合中,我看到了古今聖賢以及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
告訴我們愛情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美好體驗。
4、愛情與知識可能領域,總是引領我到天堂的境界。
愛情和知識把羅索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對於人類苦難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現實世界,這體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
這些句子,教師與同學共同探討如何理解。不求統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Δ師生探討:
1、概括說出作者渴望愛情的原因。
中間三段對第一段內容進行具體闡述。作者說,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1.愛情可以帶來狂喜;2.愛情可以擺脫孤獨;3.愛的結合可以使人看到夢想的天堂的縮影。總之,愛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愛情,則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這里,作者把愛情描寫得極其美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作者也以像追求愛情一樣的激情去追求知識。
2、作者尋求知識體現在對哪些領域的追求?
這里寫了追求知識的三個方面:1.了解人類心靈;2.了解星星為什麼發光;3.理解畢達哥拉斯的力量。這三方面實際上包含了人類知識的幾個重要方面:人、自然、社會。他追求知識,生命不息,寫作不輟,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無數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獻給了人類。
3、指出作者同情人類苦難的具體內涵。
愛情和知識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對於人類苦難的同情讓人把目光投向現實世界。於是,作者耳邊經常回響起痛苦的呼喚,眼前浮現的是飢餓中的孩子、被壓迫者和孤苦無依的老人。在這里,體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但作者同時也不得不承認,他對苦難的拯救往往失敗,這就使人更加痛苦。
他從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關愛人類:反對戰爭,反抗獨裁專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輕時因反戰而鋃鐺入獄,在他老邁的晚年,仍致力於禁核運動,奔走呼號,創立和平基金會。就在他逝世的當天,還為以阿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而憂心忡忡。這一切緣於他對人類的同情和愛心。
4、最後一段,作者說:「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值得為它活著」。
確實,愛情、知識、同情,寫在了羅素生活的旗幟上,高高飄揚。他追求激情,追求知識,關愛人類,它們從不同角度塑造了偉人羅素。
羅素覺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確而崇高的,回顧一生,問心無愧,並且不無欣慰。可以說,這篇文章,是羅素生活的宣言書,其實也是古今中外許多偉大人物生活的共同准則,它具有普遍意義,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5、作者的這三種激情有沒有內在的邏輯順序?
這三種激情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淺入深的邏輯順序排列的。對愛情的追求是最人本能的追求,對知識的渴望則進了一層,而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則升華到了博愛的境界。
(五)作者的三種激情哪一種最能引起你的共鳴?你最(是否)贊同作者的哪一觀點?討論
1(渴望)愛情(至高無上、純潔無瑕之愛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2(追求)知識-----人類(了解苦樂);自然科學(科技的威力,現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術;社會科學(三大宗教、馬列主義)
3(同情)苦難者-----戰爭不幸者、天災受害者、人禍帶難者、貧困無助者、衰老無養者……
(六)拓展延伸
談談古今中外的名人的生存觀,正反面人物都行。
(1)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俗語:「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3)名人:
◇觀音願承擔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孽,耶穌為解救整個人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
◇毛澤東、周恩來、孫中山為實現民族解放、中華復興而活著;
◇馬丁路德金、林肯為實現黑人的解放而活著;
◇馬克思為替工人階級謀福利,實現共產主義社會而活著;
◇艾伯特•史懷哲:人不能只為他自己而活,我們必須認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貴的,而我們和所有的生命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認知指引了我們心靈和宇宙的關系。
◇阿拉法特:「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里,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落下。」
◇希特勒宣揚諾爾曼民族是最高貴的民族,以此發動戰爭,給其他民族、人民帶來痛苦的傷害;
◇和紳須溜拍馬,為謀取自身的更大私利而活著。
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卻遺臭萬年,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活著有N種可能
改變社會——追求目標(偉大的先驅、革命者)
適應社會——物質生活(凡人)
逃避社會——精神家園(陶淵明為代表的隱士)
以「我應當怎麼活著」為主題,師生共同探討這一重大的人生問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生深入思考人生觀和價值觀。(提示:可以用一句簡要的話或名人名言來概括,也可以用一兩句歌詞來表達)
過渡:作為我們平凡的人們,我們應當怎麼活著呢?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
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修養、不同境遇的人都有不同的生存觀,不同的人生追求,從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結果,或成功,或失敗,或碌碌無為,平平淡淡。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討論,都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不會因為獲得許多愛
而覺得人生有意義
卻會因為付出許多愛
而肯定生命的價值
❼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點誰有字詞句難點重點和考點 哪位大哥大姐有啊謝謝
花十幾塊前買個基礎知識手冊。
❽ 高中語文教學重難點如何確定
1.你可以找有經驗的老師問一下,再到一些網站找一下名校老師課件,差不多就能版清清楚楚了。
2.你可以參權考教師用書。
語文一般有幾個板塊:
一· 基礎知識,其中包括字音、字形,病句,成語(熟語),標點。
二. 小閱讀,選擇。
三. 文言文、詩詞欣賞。
四. 大閱讀。
五. 語言表達。
六. 書面表達(一般是議論文)。
❾ 如何確定高中語文課本重難點 以 為例
高中語文考課本的內容非常少,主要就是考方法。唯一需要你實記的內容,就是重點詩詞的背誦,自己文言文句式的判斷,實詞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