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
1、讀懂詩抄歌
(1)用關注「標題、意象、注釋、情思語、即時詩人」的辦法讀詩歌,並快速判明詩歌類別——寫景或者寫物或者寫人,根據相應類別詩歌的特點進行解讀。
(2)關注詩歌的藝術手法(內容上的描寫手法、主題上的抒情手法、語言上的修辭手法和結構上的結構手法)
2、審讀問題
(1)勾畫題干(問題要求的——概括、分析、簡析、賞析,問題范圍——全詩、第幾聯、上片等等,問題對象——情感、意境、形象、藝術手法等等),明確問題要求。
(2)根據問題要求和對象,弄清楚題型,按照題型的基本模式與步驟組織答案素材。
3、科學答題
(1)按照題型與相應步驟答題。
(2)一般,題目問什麼先答什麼,先問什麼先答什麼。
(3)注意使用術語,每一點均先觀點後闡釋。
(4)分點作答,分條陳述。合並相同點。
(5)語言簡潔明了,不寫可有可無的字詞句。
特別提醒:答題中請隨時保持對詩歌類別意識的重視與運用,隨時關注詩歌中的即時詩人。
B. 關於高中語文詩歌鑒賞
一、詩歌鑒賞考前叮嚀
1,拿到試題,先讀題目,盡力挖掘題目內涵。如近五年高考真題題目《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殘春旅舍》《含山店夢覺》《宿漁家》《思遠人》《春日秦國懷古》等等,題目都有一定的內涵,要把握。
2,讀完題目,看作者,所謂知人論世,如果有作者的相關注釋就更好了。弄清詩人擅長的題材,邊塞或田園山水等等;弄清詩人所處的時代,如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還是北宋南宋。通過理解作者,大體把握詩歌背景。比如高考真題中岑參、韓偓、韋庄、周朴、周邦彥都有較為詳細的注釋,做題時一定要予以高度關注。
3,讀完作者看注釋,勾畫出注釋值得關注的重點字詞,在答題的時候予以使用。如高考真題中關於地點、時間的說明,以及作者生平遭際的大概闡釋,這些都是要緊的話。總之,提前把注釋看了,對把握詩篇大有益處。
4,看完注釋看題干,總共就兩道題,分析近五年高考真題,主要立足表現手法和情感態度,所以,對詩歌鑒賞四大板塊的關鍵術語一定要心知肚明。另外,要把題干結構劃分透徹,看一共是幾問,按要求,有步驟地答題。往往第一問都是問「什麼樣的情感」「什麼方法表現」「什麼作用」等等,答題時先要總說是什麼,而且最好用形而上的四字詞來回答。然後再結合詩句予以分析。總之,一定要注意答題的策略,認准答題點,看清楚人家問的是什麼,切中要害,而不是想當然亂寫一氣。
5,看完題干就開始仔細閱讀詩篇。先看體裁,是詩詞還是曲,是古體還是近體,是律詩是絕句。要弄清楚絕句共四句,律詩共八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詞分上片下片,弄清楚過片是指哪句,千萬不要在基礎知識方面弄混淆了。再看題材,是羈旅思鄉,是詠史懷古,是山水田園,是送別懷人,是詠物言志,是愛情閨怨,是邊塞征戰,是政治諷喻……各種題材有各自不同的內容和情感。第三結合考題仔細研究詩句。從首句開始,勾畫名詞意象,勾畫動詞形容詞等表示氛圍環境的詞,勾畫表明情感的詞,揣摩詩人的意思。直到把整首詩篇看完。文似看山不喜平,一首詩的情感往往是波瀾起伏的,要予以全面把握。
6,讀完詩篇,開始下筆答題。在二卷上書寫之前最好在草稿紙上構思一下,把答題結構設計一下,把術語要點再總結一下。之後開始書寫,一定要書寫工整,邏輯盡量清楚。如果可以分點作答,就盡量標示出小一小二。
二、詩歌鑒賞考查要點再概括
詩歌鑒賞所考查的內容包含四大板塊:詩歌意象、詩歌語言、詩歌表達技巧、詩歌情感態度。下面分別說一下。
1,意象類。意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明白意象是什麼,往往是形而下的具體的;要看意象有什麼特點,往往是詩句中的形容詞動詞予以說明;要明白意象有什麼意義作用。
2,,語言類。無論是煉字還是煉句,還是分析語言風格(清新自然、沉鬱頓挫、朴實無華、生動形象、恬淡幽美……),都要注意答題步驟。一般是解釋字義,描繪圖景,表明手法,說明作用。
(意象、字句的作用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環境;為人物的出場塑造背景;營造了……氛圍、渲染了……氣氛;表達了……情感;線索,串聯全文等等)
3,表達技巧類。分四大板塊: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技巧。
表達方式主要考抒情和描寫。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典抒情)。描寫主要考正面側面,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感官角度的視聽嗅,觀察角度的俯仰,觀察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傳神的白描等等。要明白各自的作用,答題時候務必有的寫。
修辭手法主要考查比喻、擬人、誇張、用典、借代等,偶爾考排比、對比、反復、設問、反問、對偶、比興等等。要明白各自的作用,是內容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形象,是語氣更加強烈。
表現手法最重要的四點:A 情景關系: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樂景抒哀情 B 對比襯托烘托渲染:具體看詩句內容來分析 C 聯想想像虛實相生 D 托物言志 借古諷今 以小見大 。當然還偶爾會考到欲揚先抑,點面結合等等。
結構技巧方面:首先要明白開頭和結尾的方式,是以情開篇結尾,還是以景開篇結尾。以情則直抒胸臆,以景則含蓄蘊藉。其次,把握術語:開門見山,開篇點題,總領全篇,引起下文,為後文做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呼應;畫龍點睛,卒章顯志,升華主旨等等。還有比如說是文章的線索,貫穿全詩。
總之,技巧題是必考的。一定要准確指出使用了什麼表達技巧,然後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4,情感態度類。最愛考的有A 羈旅行役、漂泊無依之愁 B 懷才不遇 報國無門 壯志難酬之仇 C韶華易逝 青春不再之愁 D昔盛今衰 憂時傷世之愁 E 閑適自得 淡泊悠然之情 F 依依惜別 安慰勸勉之情 E 思念家鄉 渴望團圓之情
詩歌考查的往往是「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所以,一定要全面回答,分點回答。切記:詩歌鑒賞答題,不要寧缺毋濫,要「寧濫勿缺」,明白老師的意思吧。多寫多答,不要十幾個字就想把題應付了。端正態度,踏踏實實答題。另外,把標點標清,把字寫對,不要犯低級錯誤,因小失大。
C.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技巧
1、分析意境
解答這一類的題目,首先要能抓住詩中所展現的圖景畫面,會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能夠概括出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的特點,掌握一些鑒賞的詞語,如蕭瑟悲涼,恬靜優美,壯闊雄渾,寂靜冷清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要具體,就是要結合具體的意象或者意境來回答作者為什麼高興或者傷感。
2、分析語言
這種類型題的解題步驟,要能夠找到體現語言特點的關鍵詞語,所謂的關鍵詞語,也就是最能表現詩人感情的句子,然後結合語句,具體分析妙處。
3、分析技巧
解答這類題目,首先必須指出,運用了哪一種表現的手法,再結合具體的詩句說明為什麼使用的是這樣的表現手法,最後要說出這種手法,表達詩人感情的效果。
4、分析主旨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涵;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5、煉字型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評析
D.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 求大神
發安化回望黃州山 張耒①
流落江湖四見春,天恩復與兩朱輪②。
幾年魚鳥真相得,從此江山是故人。
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園好在舊交親。
此生已免嘲傖父③,莫避北風京洛塵。
[注] ①安化即安化驛。張耒,「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詩風與蘇軾接近。1097年因朝中黨爭,被貶黃州;1101年宋徽宗新立,被召回京師,擔任太常。此詩寫於回京途中。②朱輪:達官貴人所乘之車。③傖父:罵人的話,南朝謂北人為傖父,意即粗野,即今所謂「北方佬」。
8.頷聯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5分)
9.作者貶謫黃州過著怎樣的生活?請結合全詩分析。(6分)
答案:
8(5分)表現詩人回望黃州山時愉快與惆悵交織的復雜情緒。是通過今昔對比來表現的。上句通過追憶幾年來與鳥魚山水相處愉快的往事,以此表現內心的愉悅情緒;下句寫承受天恩,得以返回京城,從今往後,與黃州的鳥魚江山作別,昔日的江山將成為故人,以此來表現內心的惆悵情緒。
【評分說明】
答出「愉快與惆悵交織」,給2分;答出「通過今昔對比來表現的」,給1分。進行簡要闡述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關於情緒(1分)
答出「愉快」與「惆悵」(留戀)交織亦可。
■關於闡述(4分)
①答出「追憶昔日與鳥魚山水相處愉快」,給1分;答出「以此表現內心的愉悅」,給1分。
②答出「承受天恩返回京城,,從今往後,與黃州的鳥魚江山作別,昔日的江山將成為故人」,給1分;答出「以此來表現內心的惆悵(留戀)」,得1分。
9(6分)痛苦與快樂交織的生活。一方面,作者被貶黃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為粗野的「北方佬」,生活是痛苦;另一方面,他寄情於山水魚鳥,從中尋找了心靈的安慰,過著「真相得」、悠閑自在生活,又是快樂的。
【評分說明】
答出「怎樣的生活」,給2分;「結合全詩分析」的,給4分。
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關於「生活」(2分)
答出「痛苦或遭人嘲笑」,給1分;答出「快樂或悠閑自在」,給1分;答出「痛苦與快樂交織的生活」,給2分。
■關於「分析」(4分)
①答出作者被貶黃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為粗野的「北方佬」的,給2分。
②答出他寄情於山水魚鳥,從中尋找了心靈的安慰的,過著「真相得」悠閑自在生活,給2分。
E. 怎麼學好高中語文詩歌鑒賞
如果你要學的是怎樣應付高考,可以看看唐詩宋詞的翻譯賞析讀本;看大概50首,不停反復地看,會讓你漸漸感受到其中的一些規則。並且理解其中的一些字詞所代表的意象。每個詞在古代有特定的意象,掌握了他們就基本能明白詩歌的大意。
答題一般是結合三個方面理解後作答:(具體請參考高中基礎知識手冊,詩歌篇目)
1.詩歌發生年代及詩人的個人經歷及詩歌愛好。(這些在詩歌題目所給出的註解里可以看到,比如愛國的、傷時的、親朋離別的、壯志未酬的、閑情雅趣的等等)
2.詩歌描繪的意象所表達的是喜還是悲,是直抒胸臆還是借景抒情(有種叫以樂景寫哀情的,要特別留意)
3.回答出所用的寫作技巧,如修辭手法(誇張、排比、對比等)表現手法(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欲揚先抑、象徵、襯托等)
答題技巧:比如問哪個詞用得好,一般是答表顏色的詞、形容詞、動詞。
如果你是純粹想了解詩歌,那麼先要學學韻腳的使用,其他的建議高中生暫時不用學太深,高考主要考古詩文,特別是律詩跟絕句。而高一學的現當代詩文比較少,如果喜歡這方面可以先自己根據感受創作詩歌。
詩歌創作是孩子的專利,即使你不會寫文章你也可以會寫詩,把自己的對生活、學習、朋友、甚至懵懂的愛情用分行的隱晦的文字表達出來,如果讀出來別人聽不懂但卻能感受到你詩歌的主旋律是哀傷還是欣喜,那你就算成功啦。
在成功創作幾首詩歌後再回過頭來看詩歌,那你就能體會到其中那隱藏的美,有情感的、有用字的、有音樂節奏的美。
詩歌是一個美妙的東西,希望你能愛上它,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如果要寫些鑒賞型文章,遵照上面三點寫作,即使是鑒賞現當代詩文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去。
F. 推薦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的書,有加分
一:中國古詩詞鑒賞與應考指導。
二:買鑒賞資料書,不如培養自己的詩歌性情,先讀讀一些優秀的現代詩歌,有興趣了,鑒賞就容易了。僅僅買本參考書學鑒賞技巧,那是治標不治本。
G.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
小題:這首元曲刻畫出一個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發年邁(1分),卻始終抑鬱潦落、不能施展抱負的失意者形象(2分)。小題2: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這兩句寫秋日景物,又有很強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頭,一天到晚,都是這樣辛勤勞碌,但卻沒有結果。景物描寫渲染出一派蕭索凄愴的氛圍,烘托出主人公的傷心懷抱。②虛實相生。「西風驛馬,落月書燈」實寫秋景,「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化用李白《蜀道難》名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艱難,是虛筆。這四句虛實相生,極寫作者勞苦奔波卻又落寞凄清、無人賞識的凄苦境況。③用典。「釣魚子陵,思蒓季鷹,笑我飄零」,在富春江垂釣的嚴光(子陵),見秋風起而思故鄉蒓菜鱸魚膾的張翰(季鷹),都是歷史上敝屣功名富貴的著名「高士」。與他們相比,作者覺得自己熱衷功名卻落得潦倒失意確實十分可笑。(答出一點給2分,答對兩處給5分) 小題1:試題分析:張可久是一個始終沉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負的失意者,這首《普天樂·秋懷》就是他自覺歲月銷磨而功名難遂的悲嘆。這篇作品講究格律、辭藻,用典較多,文詞工巧婉約,頗能體現「小山樂府」的特色。小題2:試題分析:曲子以「普天樂」為詞牌,以「秋懷」為題,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一種矛盾而彷徨的情緒。此曲一開始就用了一個設問句「為誰忙?莫非命。」道出了作者自怨自艾之情,表面上說命運難改,其實正現出了作者心中的憤憤不平。「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反思自己的前半生,詰問自己是否就是在瑟瑟秋風中奔波勞碌的驛馬,不然,為何如此孤單寂寞?「西風」、「落月」、「紅葉」、「冷」,這幾個意象,形象地描繪了作者自己境遇的不幸,以一派凄傖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的傷心失意。「驛馬」代指奔途,「書燈」暗示潛心學問,一年到頭,日夜辛勞,孜孜以求,得到的卻如李白、催明信所雲,獲取功名是「青天蜀道難」和「楓落吳江冷」的下場。後兩句以「兩字功名」開題自嘲,自甘飄零。無所適從,依違兩難。以「笑「字轉折,列舉了子陵富江垂釣和季鷹思故鄉蒓菜的故事,顯示出否定的態度,引人遐想。
H.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詳細答題技巧
1、答題總則: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
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5、如果題目要你「簡析」,則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並分清古典詩歌的類別(從內容角度劃分)。熟悉以後,可以快速推斷出詩歌的內容,以及常用什麼手法。譬如:
1、寫景抒情類。如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內容當然是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手法常從修辭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懷類。如送別、登高等,這類詩,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傷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樣。
3、詠物言志類。如詠物詩,則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總說),懷才不遇、堅貞不屈、孤芳自賞、潔身自好、積極進取、孤傲高潔、不流於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內容),象徵、比喻、擬人、對比、襯托、雙關、比興等等(表現手法)。
4、懷古詠史類。這類詩,則懷古傷今、懷古傷己、借古諷今(總說),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憂國憂民、壯志未酬(思想內容)、用典、聯想、對比、襯托、揚抑、諷刺(表現手法)。
5、邊塞征戰類。這類詩,多著意於絕域風物的描寫,以抒寫軍旅之苦辛、戍卒之離思鄉情或表現將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英雄氣概兼兒女心腸」的創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術語:豪邁、慷慨激昂、建功立業、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生活凄苦、思鄉思親、報國無門、歸家無望、苟且偷安、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悲憤、哀痛、憤懣等等(思想內容),烘托、渲染、對比、雙關、諷刺等等(表現手法)。
三、明了考查詩歌的幾個角度:語言分析、形象分析、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評價思想內容。
四、讀懂詩歌的主要途徑:從題目入手、從作者及時代入手(知人論世)、從試題提供的註解入手,然後結合詩歌的類別(見上文)、常見意象的文化內涵進行推斷。
五、常見題型的回答要點。
1、語言的考查。(多是分析「詩眼」的題目)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析:這種問題是就整首詩而言,因此記住常用術語就可無往而不勝。如:用語清新、雅緻,不落俗套;平淡質朴(樸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飾,返璞歸真;凝練簡潔,絢麗多彩;委婉含蓄,清靜幽深;清新明快,如行雲流水;雄偉奇特,慷慨悲壯;使用疊字疊詞疊句,生動形象,具有音樂美、修辭美等等。注意:答題時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才能少扣分。
(2)找出這首詩的「詩眼」,或找出用得最傳神的實詞(虛詞)並分析其好處。
解析:答題步驟——先找出此詞,肯定其用得好,然後結合詩句解釋其表面和深層含義(即這個詞描繪出了什麼景象或展現了什麼畫面或意境),最後答使用它產生了什麼效果以及表達了什麼感情或感受。「效果」常用評價語可參見上文的解析,譬如:運用動詞、形容詞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確、生動、貼切;數量詞、副詞往往是起強調或使文氣更貫通的作用;疊詞往往是增強語言韻律感或強調作用;顏色詞可以渲染氣氛,增加畫面感、色彩感,表達心情。
(3)詩中的某個字(句)為什麼用得好。(同上,只是略去第一步)
(4)詩中的某字換成別的字好不好。(屬比較異同類題,同上,稍有區別,一定要答出「好在哪裡」或「不好」在哪裡)
(5)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答題步驟:一從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如開頭則統領全詩,結尾則總括全詩,貫穿全詩則是全詩情線物線。
2、形象(意象)或意境的考查。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景色、人物均能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形象?請具體分析。(這是從整體上考)
解析:藝術形象主要有——豪放灑脫,憂國憂民、青衫淚濕,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隱士,愛惜人才,兒女情長,為國戍邊的徵人,四處漂泊的遊子,品行正直、高潔的志士等。回答時,第一步,從上挑選一個(如果找不到,請自己概括),這是概述;然後結合詩句挑出描寫形象的詞語具體解說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題時,先找出有關詩句,接著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再結合主旨分析究竟比喻或象徵了什麼形象。
(2)此詩寫了哪些意象(景物),構成了什麼意境?具體分析意境是怎樣構成的。
解析:第一問簡單,從詩句中找出即可,注意找完整,不能抄詩句。第二問,請積累意境常用詞——雄渾壯闊,高遠遼闊,雄渾壯麗,宏闊蒼涼;孤寂冷清,蕭瑟凄涼,冷寂荒涼,清冷寥落;恬靜優美,幽美寧謐,自然和諧,細膩朦朧;熱烈高亢,繁麗奇幻,絢麗熱烈等。
第三問的格式是此詩通過描寫哪些景物,渲染了什麼環境氣氛,映襯了什麼心情,此三方面缺一不可。
3、寫作或者表達技巧(特色)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問:此詩或某兩句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有時問的委婉一點,如,此詩或某兩句是怎樣表現形象或感情的?此時,一定要答手法)
(2)答此類題請牢記常用術語: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反復、設問、反問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即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表現手法——襯托(正襯、反襯)、以樂景襯哀情、對比、用典、欲揚先抑、想像聯想、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遠近結合(有層次感)、白描等。
(3)答題步驟:先說運用了什麼手法,再結合詩句具體解說,接著說表達了什麼感情,產生了什麼效果。
4、思想內容(情感或主旨)的考查。
設問的方式及答題角度和步驟:
(1)詩歌描寫了什麼內容?揭示了什麼主旨?
解析:這是從整體問答的題目,內容可結合詩句具體回答,答案在詩中。只要記住常見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會有話可說。譬如: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或窮兵黷武、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反對戰爭、追求和平),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政治失意的苦悶、懷才不遇的郁悶、壯志難酬的感傷、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等),思鄉懷人(羈旅行愁、思念親友、邊關思人、閨中懷人、宮中哀怨),生活雜感(對自然的熱愛、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勝今衰的感慨、懷古傷今或懷古傷人的情懷、青春易逝的感傷、仕途失意的苦悶),長亭送別(依依惜別的深情、離別的惆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誠心志的告白等)。
(2)其他設問方式:此詩的內容(或主旨),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種說法,接著分析詩句具體寫了什麼,用了什麼手法,對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抒發了什麼情感,產生了什麼效果。這樣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幾率小。
(3)分析詩中景物描寫對表現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寫了什麼景物,接著答怎樣寫的,再答表達了什麼情感,最後答有什麼效果.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有沒有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