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語文】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
高中語文的病句修改是一個難點,往往在選擇題中佔有分,可許多時候這3分可不好得。下面就為大家講述一下常見的七種。
分別是: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成分贅余、結構混亂 、語意不明、不合邏輯。
一、語序不當。語序不當主要有下列類型:
1、名詞附加語的多項定語次序不當;
2、動詞的附加語的多項狀語次序不當;
3、虛詞的位置安排得不恰當;特別是「把」字短語位置不當。
1) 名詞附加語:多項定語次序不當。多項定語的正確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
b.指稱或數量的短語;
c.動詞或動詞短語;
d.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
e.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之前。
例:一位優秀的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國家隊的籃球女教練。
正確次序:國家隊的(領屬性的)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籃球(名詞)教練。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語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習慣的。
①許多附近的婦女、老人和孩子都跑來看他們。
(「附近的」移到「許多」前面。)
②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上,發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
(「蘊藏著的」移到「無窮的」前面。)
③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列寧過去所使用的東西。
(「列寧過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樣」前。)
④夜深人靜,想起今天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我怎麼也睡不著。
(把「一連串」移到「事情」前)
⑤這種管子要不要換,在領導和群眾中廣泛地引起了討論。
(「廣泛」應移到「討論」前,「地」改為「的 」)
⑥他把我們幾個團的負責幹部叫到一起。 (「幾個」應放在「負責幹部」前)
下面句子里數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數是農村來打工的。
(「多數」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⑧解放前,約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國農業人口是貧雇農。
(「中國農業人口」移到「約有」之前,去掉「的」。)
2)動詞的附加語。多項狀語次序不當。復雜狀語排列大致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
b.表時間或處所的;
c.表語氣(副詞)或對象的(介賓短語);
d.表情態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
正確次序: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休息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的(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①迎面吹來的寒風不禁使我打了個寒戰。(「不禁」應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國有十五個州禁止黑人在娛樂場所與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與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這期研究班是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和國家經委聯合於今年5月底舉辦。(表示時間的介詞結構「於今年5月底」應提到表示情態的狀語「聯合」前邊。)
3) 虛詞的位置。副詞和連詞位置不恰當:
①留在幼兒園的孩子們,都一個一個甜蜜地睡在新釘起來的木版床上。
(表范圍的副詞「都」應放到表數量的「一個一個」後。)
②如果趁現在不趕快檢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鋤不好。
(「不」應移到「趁現在」前。)
③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斷章取義,就變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了)
④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他」應移到「如果」的後面。兩個分句同一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後邊;不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
介詞短語的位置不當:
⑤蘇聯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整天忙於做動物的條件反射試驗,把動物用繩子縛在試驗的架子上。(「把」字短語應緊挨動詞中心語「縛」。)
二、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主要有下列類型: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①本世紀初,是我國實現進入WTO的目標。
(「本世紀初是目標」是主謂搭配不當。應改為「進入WTO是我國本世紀初要實現的目標」。)
②中國人民的解放在民族關系起了基本的變化。
(「中國人民的解放」沒有「起變化」。「起變化」的是「民族關系」。正確的表達應是個兼語句要改「在」為「使」)
③我覺得這個答復,和對這些問題的調查處理,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應該把「是」改做「表現出」。)
④我國棉花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
(不能自給的是「棉花」,不是「生產」。)
(2)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①他多麼渴望一個學習機會呀!
(「渴望」後缺少動詞「有」。)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
(「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但也存在著幾個缺點需要我們努力。
(我們所能「努力」的不是「缺點」,是「改正」。)
(3)狀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①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意見。
(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做「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這一類搭配不當常和語序不當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
①做好生產救災工作,決定於幹部作風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兩面性的。此外,「作風是否深入」也講不通,應該是「幹部是否深入群眾」。這句話有兩種改法:把第一個分句改為兩面性的「生產救災工作做得好不好,決定於幹部是不是深入群眾」。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過句子結構要調整為「幹部深入群眾是做好救災工作的決定條件」。)
②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的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和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暖。
(「白眼」和「青睞」指相反的兩面,但底下的「溫暖」只適用於一面。)
(5)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
①我想這應該是不必敘述的,沒有誰不會想像不出的。
(「沒有誰不會想像不出」等於說「誰都想像不出」,推測原意應是「誰也想像得出」。)
②我們並不完全否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認」等於「部分承認」,基本上還是承認。因此這句話說「我們承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剛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兩種「我們也承認這詩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或「我們並不否認這首詩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會員家屬除憑發出的入場券外,並須有家屬徽章,無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場。
(「無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場」從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場」的意思。跟原意不符,應該說「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場」。)
三、成分殘缺
成分殘缺主要有下列類型:缺少主語、缺少謂語、缺少賓語、缺少修飾成分。
(1)缺少主語
①由於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得到」的主語是什麼?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著向航空系學習的想法,我們的黑板報也創刊了。
(「抱著」的主語顯然是蒙後的「我們」,但後句的主語是「黑板報」,不是「我們」,應把後句改為「我們也辦起了黑板報」。)
③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使」的主語應是「學習」,由於有「通過」這個介詞,使主語喪失了。)
(2)缺少謂語
①可見對工人階級的關心負責的態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這里不能做謂語的主要成分,只能將「薄弱」提上來,可「態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應改為「......的關心和負責薄弱到何種程度」。)
②最近又發動了全面的質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少了個謂語「完成」。)
(3)缺少賓語
①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還是抓緊和同學研究或自己看書。
(「抓緊」什麼?「時間」一詞不能省。)
②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國農業走上機械化、集體化。
(「走上」要求有一個名詞做它的賓語,「機械化」、「集體化」都是動詞,句子應是「走上......的道路」。)
(4)缺少修飾成分
① 要想作出傑出的成就,就必須付出勞動。
(「勞動」前應加「艱苦」「辛勤」之類的修飾語,同時,前一分句又是「動賓不 當」。)
四、成分贅余
成分贅余主要有下列類型:堆砌、重復、可有可無、應刪去「的」字。
(1)堆砌
① 要考慮我國政治與文化環境的需要,發展我們的出版業。
(「環境」應刪去。)
②現在漁民自己選出了行政組長,負責掌握漁民的生活及生產的管理。
(「掌握」應刪去。)
(2) 重復
①一年來,婦女工作已打下了相當的工作基礎,獲得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第二、第三個「工作」應刪去。)
②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
(「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3)可有可無
①不知不覺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離。
(應刪去「的距離」。)
②父親逝世離現在已整整九年了。
(應刪去「離現在」。)
(4)應刪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價的下跌,後來慢慢地穩定了。
(加了「的」,句子轉為短語,意思也變了,不是物價穩定,而是「下跌」穩定了。)
②由於歷代動亂和氣候潮濕,幾乎所有當時的繪畫遭受毀滅。
(「歷代」和「動亂」中間也中加「的」而沒有加,為句子整齊,「氣候」和「潮濕」中間也就不必加「的」。)
五、結構混亂
結構混亂,又叫句式雜糅,主要有以下類型:舉棋不定、藕斷絲連、中途易轍、反客為主、結構含混。
(1)舉棋不定
作者時而用這種結構,時而用那種結構,結果兩種結構都用了。
①多年來曾被計劃經濟思想束縛下的人們也覺悟起來。
(應該在「曾被......束縛......」和「在......束縛下的... ...」兩種格式中選用一個。)
②這種慷慨悲歌的壯舉的背後,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
(應該在「......的背後還是自信心不夠」和「......壯舉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里選用一個。)
(2)藕斷絲連 結構完整的一句話的最後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開頭硬湊起來。
①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
(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後,才能與讀者見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譯作......見面的」湊在一塊兒,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轍
一句話說了一半,忽然另起爐灶,重來一句。
①例如杜重遠以《閑話天皇》這篇文章,認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於獄,就是例子。
(應該改作「因為杜重遠寫了......文章,就認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這件事始末的人誤認為杜重遠把別人送進監牢,非常不妥。)
(4)反客為主
把上半句主語以外的成分用來做下半句的主語,因此而糾纏。
①因此,當匪徒們偷襲游擊隊的時候,被游擊隊反包圍了,殲滅了無數匪軍。
(「被游擊隊反包圍」的主語是「匪軍」,但「殲滅了無數匪軍」的主語只能是游擊隊,作者卻把它一氣呵成,不加閃待。應該把末一分句改作「殲滅了一大部分」或「不計其數」;這樣「殲滅」是接著「被游擊隊」下來的,就連貫了。)
②壞人的陰謀活動是應當加以揭露,而且能夠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說,誰「加以揭露」,當然是「我們」,但這個詞隱而未現,正式主語應當是受揭露的「壞人的陰謀活動」。可是下半句的「能夠把它揭露的」主語就不可能還是「壞人的陰謀活動」,而只能是「我們」。這一句應該在「是應當」前加「我們」。)
(5)結構含混
這樣的句子可以有兩種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創作方法,近幾年來曾提倡過,而且產生了許多寫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產生」可以算無主句,也要以拿「創作方法」做主語,作者的意思也許是
第一種,那麼上半句應該改做「近幾年來曾倡導過真人真事的創作方法」。)
②在舊社會,他利用開當鋪進行殘酷的高利剝削人民。
(這句的錯誤是把「利用開當鋪進行殘酷的高利剝削」和「利用開當鋪殘酷地剝削人民」兩種說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種說法。)
B. 高中語文中,病句都有哪些類型,請舉例說明。
一般病句種類有:(1)詞序有誤;(2)前後矛盾;(3)成分殘缺;(4)表意不明;(5)標點錯誤;(6)搭配不當;(7)語義重復;(8)歸類有誤;(9)成分贅余;(10)不合邏輯;
常見病句有以下六大類:
一、語序不當:
1、定語位置不當。
2、狀語位置不當。如
3、虛詞位置不當
4、副詞「不」的位置不對。
5 、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二、搭配不當;
三、成分殘缺
1、成分殘缺:
<1>缺主語。
<2>缺謂語。
<3>缺賓語。
(4)缺關聯詞語;
2、贅余;
四、結構混亂
1、句式雜糅。
2、句中暗換主語。有時在復句中暗換分句的主語,使原有的主語不能和謂語搭配,也會造成結構的混亂。
3、層次不清。
4、標點不當造成混亂。
五、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費解」,一是「歧義」。「費解」就是一句話表達出來,但不能讓人讀明白其中講了什麼;「歧義」即一句話有兩種理解。不管「費解」還是「歧義」都是表達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現。
1、費解。
2、歧義。
3、指代不明。
六、邏輯錯誤
這里的「邏輯錯誤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常見的類型有:
1、自相矛盾。
2、概念並列不當。
3、強加因果。
4、主客顛倒。
5、否定不當。
6、不合事理。
沈陽華英高考復讀學校網站有很多高考學習相關文章,你可以去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C. 高中語文病句修改
.病句是指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得不明確、不清楚,有錯誤的句子。進行修改病句訓練的目的是認清寫句子時容易犯的錯誤,使自己少寫和不寫病句,把意思表達得明確、通順。
本年級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情況:
(1)成分殘缺:這種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聲歌唱。」同學們知道一個句子一般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什麼」,後一部分說的是「是什麼」、「做什麼」或「怎麼樣」,這兩個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復:這種句子是前邊說了一個意思,後邊又重復說一遍,意思重復了。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這里「不正確」和「錯別字」意思一樣,連著用就顯得重復多餘。
(3)用詞不當:這種句子是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用錯了近義詞等,造成詞不達意,違反了句子的結構規律。如:「同學們熱心歡迎新老師。」「熱心」一詞的意思是:有熱情、有興趣、肯盡力,用在「歡迎」前面顯然不合適。
(4)詞序顛倒:詞序是詞語在句子中排列的順序,這種順序反映了詞語在詞句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每一個詞語在語言結構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詞序不當的毛病。如:「今年的麥子豐收在望,長勢喜人。」小麥長勢喜人,才能豐收在望,詞序顛倒了就不符合客觀規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驟。
(1)讀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細讀病句,弄明白它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確定病症。圍繞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屬於哪種類型的病句。
(3)對症下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後,要針對句子存在的問題,想好刪去什麼、添上什麼、更換什麼,然後動手改病句。
(4)仔細檢查,完成練習。讀修改後的句子,看是否正確,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殘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個部分。如:「放聲歌唱。」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誰」,所以句子表達的意思不明確,修改的辦法是補上這一部分,可改為:「同學們放聲歌唱。」
(2)修改意思重復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個部分的意思是重復多餘的。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顯然「不正確」重復了「錯別字」的含義,修改的辦法是把「不正確」或「錯別」去掉一個,保留一個,成為:「我把不正確的字改正過來了。」或者:「我把錯別字改正過來了。」
(3)修改用詞不當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使用不當,以及錯誤的性質(用錯了近義詞,范圍使用不當,詞語搭配不當)。如:「小剛十分愛護時間。」「愛護」的意思是:愛惜並保護,用在「時間」前面不恰當,可改用「愛惜」(意思是因為重視而不糟蹋),成為:「小剛十分愛惜時間。」
(4)修改詞序顛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個詞語的位置錯了,如:「我們討論了並且聽了校長的報告。」讀句子後就能發現先討論報告再聽報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後順序的,必須是先聽報告再討論報告,成為:「我們聽了並且討論了校長的報告。」
D. 高中語文病句修改技巧有哪些
病句的類別很多,主要還靠平時多讀多練習。
辨析並修改病句
一、考綱要求:
辨析並修改病句,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二、考點釋要
本考點的考生主要立足於辨析與修改。從近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本考點命題的主要方式有四種:(1)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2)讓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確;(4)判斷對病句的修改是否恰當。多以判斷式的題型出現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國高考題的第5題,有時也讓考生動手修改,出現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國高考題的第32題。
病句種類繁多,"考試說明"對病句的類型明確界定為6種,為此我們應把握考查要點並切實領會實質,有針對性地進行考點復習。
三、知識點分解
病句類型:
(一)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常見的情況有:
1、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棉花的生產"應為"生產的棉花")
2、把實語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廣大青年表現出無比的進行改革的熱情。(將"無比"的調至"熱情"前)
3、把狀語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應該發揮廣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將"充分"調至"發揮"前,並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展出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應將"幾千年前"調至"文物"前後的"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了。(應將"任意"調至"欺侮"之前)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他"應移到"如果"的後面)
7、主客顛倒:
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於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E. 高中語文語病問題
1.沒有……而是……,這樣的關聯詞搭配正確嗎~一般似乎是「不是,而是」 這樣回的關聯詞搭答配正確 2.''而是''後面不能共用前面的「寫成了」嗎 ?是不是有關並列的成分問題。。(麻煩解釋一下) ''而是''後面不能共用前面的「寫成了」。因為①既然用關聯詞,則說明全句是復句而不是單句;既然是復句,每個分句必須有謂語。所以,後面的句子需改為「而是寫成一個渴望自由平等……」 ②這樣全句的復句關系就是並列成分。 3.如果就是原句(不改動),''而是一個''的主語是「天使」還是「簡愛」還是「作者」,為什麼。第一個分句的主謂賓是:作者 寫成 天使 4.另外這個句子能不能改成:作者寫成的簡愛不是一個美麗多情、溫柔嬌氣的天使,而是一個渴望自由平等、敢於和自己所處的惡劣環境作斗爭的婦女。這樣,句子的主語就是「簡愛」了。「作者寫成的」是「簡愛」的定語。
F. 高中語文 語病 是由於/因為……所致 對嗎
是病句,屬於句式雜糅,刪去「由於/因為」或者刪去「所致」
同樣的還有:
典型結構:原因是……造成(引起、誘發、作怪);由於……結果;之所以……的原因;「關鍵在於……」與「……決定性作用」「……的原因(起因)」「由……誘發(所致)」。
例句:
1、不難看出,這起明顯的錯案遲遲得不到糾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風在作怪。
【修改意見】或說「原因是執法作風不正」,或說「是不正之風在作怪」。
2、這些蔬菜長得這么好,是由於社員們精心管理的結果。
【修改意見】或說「由於社員們的精心管理」,或說「社員們精心管理的結果」。
3、一個人之所以變壞的原因,除了受到壞的影響外,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沒有把握住自己。
【修改意見】或說「之所以變壞」,或說「變壞的原因」。
(6)高中語文語病擴展閱讀:
病句的修改方法:
1、補法:多用於修改成分殘缺的病句。例如:「在這次比賽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語)改:「在這次比賽中,我得了第一名。」(補主語)聽了老師的話,(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補主語)大家應當(樹立)崇高的理想。(補謂語)我們要在青少年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補賓語)
2、刪法一般用於修改重復累贅、成分贅余、搭配不當和歸類不當等病句。例如:「我斷定明天可能會下雨。」改:「我斷定明天會下雨。」
3、換法多用於修改搭配不當、用詞不當、指代不明等病句。例如:「他的成績有了明顯的增長。」 改 :「他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無論誰(違背)違反紀律,都要受到批評。他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改進)提高。他(心上)身上彷彿有使不完的勁。
G. 高中語文病句類型里怎麼判斷兩面對一面
首先兩面對一面是錯誤的,現在舉例其較為明顯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後句子間關鍵詞語即可。
有沒有堅定的意志,是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
你能否成就一番事業,不在於你分數的高低,而要看你較強的能力。
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並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於要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業技術人才。
「有沒有」與「成功」、「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與「成敗」是不能完全對應的。
前兩句是對的,「能否」與「較強的能力」不能搭配。例四具有較大的迷惑性,「能否」應領到「各行各業中去」,後句中「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則不能與「能否」搭配。對於這樣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間的關系和語意,判斷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確。
H. 高中語文病句
「(根)據」後面只能跟名詞或短語。
如:根據最新資料(名內詞)、根容據新聞報道(短語)、據知情人士透露(短語)
而「根據……報道」的語病是句式雜糅,正確的應該是「根據……」或「……報道」。
如:根據《泰晤士報》;《泰晤士報》報道;根據《時代周刊》;《時代周刊》報道
I. 高中語文語病
客流強度是最後一個短句的主語,「客流強度位居第二「可以說得通,但是倒數第二個短句只有「運營線路」一個主語而沒有謂語,說明它和最後一個短句共用「位居第二」這個謂語,而「運營線路位居第二」則不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