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語文課本有哪些抒情散文
1、整體感知,理清行文思路。 2、品味優美語言,理解關鍵句、哲理句的含義。 3、把握文章主旨,領悟作者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4、掌握抒情性散文閱讀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② 高中語文課本有哪些抒情散文啊
1、《記念劉和珍君》
《記念劉和珍君》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收錄在《華蓋集續編》的散文。原文於1926年4月12日發表在《語絲》周刊第七十四期。劉和珍是北京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慘案」中遇害,年僅22歲。
魯迅先生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後,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歌頌「雖殞身不恤」的「中國女子的勇毅」。
文學教育家孫紹振: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在魯迅散文中無疑是抒情的雙璧之一,文章針對現實的批判和贊頌,既有戰斗性也有抒情性。
文章藏匿鋒芒,深化思緒於曲折的層次中,思緒在曲折的邏輯中出奇制勝地推演,就成了魯迅雜文的一大創造。《記念劉和珍君》的抒情就這樣帶上了雜文的特點。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不斷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2、《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是一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著。這部作品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晶。散文中飽含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對親情的深情謳歌。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3、《淚珠與珍珠》
《淚珠與珍珠》是現當代中國台灣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曾選入中學語文教材。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高品位的人生追求,曠達的生活情致,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情真摯細膩,文筆清秀柔婉。
4、《拿來主義》
《拿來主義》是現代文學家魯迅通過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表現一種抨擊時政、挑戰強權的思想,一種論析文化、洞悉歷史的膽識的雜文。
這篇文章,一是針對國民政府崇洋媚外,出賣民族文化遺產的投降主義,二是針對革命文藝陣線內部的兩種錯誤傾向,即割斷歷史,全盤否定的「左」傾錯誤和拜倒在洋人腳下,主張全盤吸收的右傾錯誤。
作品思想深刻,見解獨特,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讓人不能不對魯迅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語言藝術嘆為觀止。
這篇文章被選入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必修四》等課本中。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③ 高中語文都有什麼重要的文章,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3
再別康橋.............................................徐志摩 8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16
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18
鴻門宴............................................司馬遷 22
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27
包身工...............................................夏衍 44
必修二
荷塘月色.........................................朱自清
《詩經》兩首
氓
採薇
離騷.............................................屈原
《孔雀東南飛》(並序)
詩三首
短歌行..........................................曹操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蘭亭集序..........................................王羲之
赤壁賦............................................蘇軾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蔡元培
第三冊
林黛玉進賈府........................................曹雪芹
祝福...............................................魯迅
蜀道難..............................................李白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
琵琶行(並序)......................................白居易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勸學..............................................《荀子》
過秦論...........................................賈誼
第四冊
竇娥冤...............................................關漢卿
雷雨.................................................曹禹
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
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拿來主義..............................................魯迅
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
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
邊城.............................................沈從文
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
滕王閣序...........................................王勃
逍遙游..........................................莊周
咬文嚼字...........................................朱光潛
滿意請採納qwq
④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中所有的篇目的題目
人教版選修教材《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目錄及介紹
詩歌部分
詩歌部分
第一單元 生命的律動……………………………………………(1)
精讀:
天狗……………………………………………………(郭沫若)(1)
略讀:
井………………………………………………………(杜運燮)(3)
春………………………………………………………..(穆旦) (4)
無題……………………………………………………(鄒荻帆)(5)
川江號子………………………………………………(蔡其矯)(7)
思考與探究一………………………………………………………(8)
走進詩的世界…………………………………………………… (9)
第二單元 摯情的呼喚……………………………………………(11)
精讀:
賀新郎…………………………………………………(毛澤東)(11)
略讀:
也許——葬歌…………………………………………(聞一多)(12)
一個小農家的暮………………………………………(劉半農)(13)
秋歌——給暖暖………………………………………..(瘂弦) (15)
媽媽……………………………………………………..(江非) (16)
思考與探究二………………………………………………………(17)
詩的發現……………………………………………………………(19)
第三單元 愛的心語………………………………………………(22)
精讀:
蛇……………………………………………….. ….. …..(馮至)(22)
略讀:
預言……………………………………………….. …..(何其芳)(23)
窗………………………………………………………(陳敬容)(25)
你的名字…………………………………………………(紀弦)(27)
神女峰…………………………………………………….(舒婷)(28)
思考與探究三……………………………………………………….(30)
詩的意象…………………………………………………………….(32)
第四單元 大地的歌吟…………………………………………….(37)
精讀:
河床………………………………………………. ….. …..(昌耀)(37)
略讀:
金黃的稻束………………………………………. ….. …(鄭敏)(39)
地之子………………………………………………….(李廣田)(40)
半棵樹…………………………………………………….(牛漢)(42)
邊界望鄉………………………………………………….(洛夫)(43)
思考與探究四……………………………………………………….(45)
詩的語言…………………………………………………………….(47)
第五單元 苦難的琴音…………………………………………….(50)
精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 ….(艾青)(50)
略讀:
老馬……………………………………………. ….. ….(臧克家)(53)
憎恨……………………………………………………….(綠原)(54)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食指)(56)
雪白的牆……………………………………………….(梁小斌)(57)
思考與探究五……………………………………………………….(59)
詩的鑒賞…………………………………………………………….(61)
散文部分
第一單元 那一串記憶的珍珠…………………………………….(64)
精讀:
動人的北平……………………………………. ….. …(林語堂)(64)
略讀:
漢家寨…………………………………………….. …..(張承志)(67)
特利爾的幽靈…………………………………………….(梁衡)(70)
思考與探究一……………………………………………………….(74)
現代散文的形與神………………………………………………….(75)
第二單元 心靈的獨白…………………………………………….(78)
精讀:
新紀元…………………………………………. ….. …(李大釗)(78)
略讀:
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 ….. …(周濤)(80)
美……………………………………………………….(曹明華)(83)
思考與探究二……………………………………………………….(86)
現代散文的情與理………………………………………………….(87)
第三單元 一粒沙里見世界……………………………………….(89)
精讀:
都江堰……………………………………………... ….(余秋雨)(89)
略讀:
Kissing the Fire(吻火)………………………….. ….(梁遇春)(92)
合歡樹………………………………………………….(史鐵生)(93)
思考與探究三……………………………………………………….(96)
現代散文的小與大………………………………………………….(97)
第四單元 如真似幻的夢境……………………………………….(99)
精讀:
森林中的紳士……………………………………….. …...(茅盾)(99)
略讀:
雲霓……………………………………………….. …..(豐子愷)(101)
埃菲爾鐵塔的沉思……………………………………(張抗抗)(103)
思考與探究四………………………………………………………(105)
現代散文的虛與實…………………………………………………(106)
第五單元 自然的年輪……………………………………………(108)
精讀:
葡萄月令………………………………………….. ….(汪曾祺)(108)
略讀:
光…………………………………………………….. ….(楊必)(112)
樹(節選)……………………………………………(林燿德)(115)
思考與探究五………………………………………………………(118)
現代散文的疏與密…………………………………………………(119)
⑤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如何理解文意
二、探究散文的思想內涵
考法一、探究創作意圖
創作意圖又稱創作意向,指作家在對社會生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某種意念或動機。創作意圖受作家生活經驗、立場觀點、藝術追求和審美理想等多種條件的支配和制約。它隱藏在作品內部,又可以通過主題、人物、材料安排、題目等表現出來。探究創作意圖,是深層閱讀和探究閱讀的一個重要體現。
1. 作者在文中為什麼寫××事(人、物)?
2. 這篇文章的創作意圖是什麼?談談你的理解。
3. 如何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談談你的理解。
從作者層面探究
主要角度有作者的生活經歷、寫作動機、人生態度、審美趣味、創作背景等。聯系作品的背景、所要針對的現實甚至讀者所處的時代,是不難發現其創作意圖的。
從文本層面探究
文本是判斷作者創作意圖的最主要依據。依據文本,就是通過文本中作者的選材、寫作的重心、結構的安排及議論抒情語句來探究其創作意圖。
例:2016年北京卷 《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陳忠實
23.作者在小說《白鹿原》中並沒有寫到老腔,為什麼本文題目卻是「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答案:①《白鹿原》是寫關中大地的,而老腔飽含著關中大地的神韻,題目體現了老腔與關中大地的血肉聯系。
②《白鹿原》是陳忠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曾為《白鹿原》沒有寫到老腔而遺憾,本文以《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為題體現了老腔對作者的影響與震撼。
③《白鹿原》和老腔一樣都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考法二、探究文本意蘊
文學作品的意蘊是指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種內容,是指讀者從作品中領悟到的意義,即通常所說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散文表現出來的意蘊,有社會的、政治的、道德的意義,有現實的、歷史的意義,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義,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審美的意義。
1. 請結合文意,聯系自己,談談你對××(句、段)內涵的理解。
2. 請探究文本中的××事物包含了哪幾層深意。
3. ××在作者心中有怎樣的意義(價值、地位)?
一、深層次挖掘
「深層次」一般有兩個方向。
第一、文本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的主要內涵有:①精忠報國;②崇尚自然;③主靜,中庸,穩重;④追求大一統;⑤安土重遷,葉落歸根;⑥愛好和平,厭惡戰爭;⑦知足常樂,吃虧是福。
「人文精神」一方面指人的意義和價值、社會責任、個人尊嚴、人生理想等方面,核心是人的價值追求;另一方面指人性的關懷,如對生命的關懷、眾生平等、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對苦難的悲憫情懷等。
第二、學科理論與認識,這里主要指哲學道理(哲理)、美學文學原理、文化歷史規律等
二、換角度挖掘
常見的角度轉換有:①主動與被動的轉換;②歷史與現實的轉換;③批判與希望的轉換,比如文本批判了什麼,其深層意蘊則可能是它在希望什麼;④正面與反面的轉換。
考法三、個性化解讀
個性化解讀,要求考生立足自我,充分調動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悟、體驗文本,獨立思考,獲得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提升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概括能力。
1. 請結合文本和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感悟或思考。
2. 文章寫的××,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請結合文章內容,就某某問題談談你的思考。
3. ××段傳達出作者怎樣的人生體驗?試結合你的經歷或閱讀過的作品,談談你的感受。
文本角度:從文本中抽取語句,提煉認識與啟示;藉助文本中的相關語句提煉思想。
個人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個人思想認識去理解分析。
社會角度:作為一個社會人,應當具備的社會意識,就是為社會做些什麼,從中理解所承載的社會意義與擔當。
例:2017年天津卷《挺拔之姿》朱以撒
19、(2)你最欣賞哪種精神氣質?結合生活談談你的體會。(80字左右)(6分)
【考點定位】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竹子的精神氣質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作者對竹子的描寫中及作者自己對竹子所作的評價里,如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爭先向上等,要一一從文本中篩選並概括,還要盡量答全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竹子的精神品質,除了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外,還考查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答題內容一定要積極樂觀向上。
⑥ 高中語文中的好文章有哪些
高中語文中來的好文章有:源
沁園春·長沙
荊軻刺秦王
鴻門宴
荷塘月色
離騷
孔雀東南飛
蘭亭集序
赤壁賦
游褒禪山記
祝福
蜀道難
琵琶行並序
勸學
過秦論
師說
雷雨
拿來主義
廉頗藺相如列傳
歸去來兮辭
滕王閣序
陳情表
長恨歌
蜀相
將進酒
李憑箜篌引
庖丁解牛
阿房宮賦
六國論
祭十二郎文
項脊軒志
橋邊的老人
白鹿原
小二黑結婚
駱駝祥子
官場現形記
動人的北平
賀新郎
有無相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教無類
⑦ 高中語文課本著名散文(最好是要背誦的)拜謝~
★荊軻刺秦王(背誦易水送別) 《戰國策》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寡人之於國也(背誦全文) 《孟 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過秦論(背誦最後三段) 賈 誼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勸學(背誦全文) 《荀 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背誦最後兩段) 《史 記》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游褒禪山記(背誦第2——3段) 王安石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游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蘭亭集序(背誦全文)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⑧ 高中語文散文知識點涉及哪些
1基礎類:字詞的積累,成語意思,病句修改,標點符號修改,名句默寫。
2其他回 :社科文,文言文答,散文,小說,人物傳記,詩歌鑒賞,【建議你平常多讀一些】;
3語言文字運用:圖文轉化{就是把一幅圖畫寫成一段文字},對聯,表達得體【就是寫信之類的】,漫畫分析【就是解讀漫畫的深層含義】
⑨ 高一語文散文閱讀 梁實秋《舊》
1.舊的衣著比較舒適;舊的建築和園藝更有情趣和底蘊;民間舊的習俗仍然回在使用;古玩古物越舊答越有價值和意義。(為啥5分我看到4點)
2.修辭上講,是一種借代手法。多年的常青藤,苔蘚,並不是說學堂的建築越舊越好,而是指一流的學校需要內涵和底蘊在時間上的沉澱積累。
3.這題很容易答高分的,主要是辯證,舊好也不全好。
作者首先從生活文化多個角度講人們都喜歡新的東西,比如「衣不如新」「新屋落成,不亦快哉」,但是舊的東西也有舊的好處,「舊的事物之所以可愛,往往因為它有內容,能喚起人的回憶」。但是作者沒有完全說「舊」就是好,他畢竟代表過去,我們還是要「日新又新」,發現和學習新的東西。而且舊的陋習,舊的制度,舊的思想種種「舊病」要「早去為宜」。不要完全守舊,不完全唯新,理性對待新舊,取精去糟。
都是個人理解,只是思路。
個人覺得閱讀理解還是比賞析簡單,閱讀理解你找准中心,緊貼原文,基本不丟大分,詩詞賞析啥的,很多靠揣測,甚至靠猜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