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有高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知識點歸納啊
一些文言文語法知識,例如使動,狀語後置,重要的句式結構
答:同學你好,具體知識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現代漢語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對應的,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變式句等五種。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鍾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問句
文言中的疑問句,一般要用疑問代詞(誰、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問語氣詞(乎、歟、耶等)提出問題。
用疑問代詞的,例如:
誰為哀者? (張溥《五人墓碑記》)
獨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司馬遷《鴻門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師說》)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問語氣詞的,例如:
壯士,能復飲乎? (司馬遷《鴻門宴》)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溝《六國論》)
三、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四、省略句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都有很多省略現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省略主語。有承前省、蒙後省,自述或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沛公謂張良曰:「……(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 )計日以還。……錄畢,( )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問:「( )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 )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左傳·曹判論戰》)
2.省略謂語。與現代漢語比較,文言中謂語的省略較多見。例如:
一鼓作氣,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省略賓語。有動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尉劍挺,廣起,奪( )而殺尉。(司馬遷《陳涉世家》)
每字為一印,火燒( )令( )堅。(沈括《活板》)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 )斗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有介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豎子不足與( )謀。(同上)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陶淵明《桃花源記》)
4.省略介詞。文言中介詞「於」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鍾磬置( )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蘇軾《石鍾山記》)
激昂( )大義,蹈死不顧(張博《五人墓碑記》)
五、變式句
所謂變式句,是比照現代漢語說的。文言中句子的語序多有變化,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晏子春秋·晏子辭千金》)
2.賓語前置。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3.定語後置。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於中心詞之後。例如:
遂率子孫荷擔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閹之亂,紹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4.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則往往置後作補語。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得雙石於潭上。(蘇軾《石鍾山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司馬遷《陳涉世家》)
⑵ 高中語文的復習重點是哪(請詳解)
高考,不僅是跟別人競爭,也是在和自己斗爭,在最後20天,好的心態很重要。穩定平和的心態可以保證高考的穩定發揮甚至超常發揮,從而取得好成績。那麼,高考該以怎樣的心態來看待語文呢?高考是按照總分來錄取的,語文只是其中的一門,考生一定要有總分意識,不冷落語文,也不抬高語文,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分數期望值,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福州八中語文教研組副組長李智明為高、中、低三個層次的考生分別提供了三個語文參考分數值:90分、105分、115分。處於90分層次的第一類考生要保90分,爭95分;處於105分層次的第二類考生要保105分,爭110分;處於115分層次的第三類考生要保115分,爭120分。「想上本一,語文要力爭120分比較保險。3種類型考生的保分策略高考語文總分150分,得一分一分「摳」。150分的語文卷子一共分為六大部分17道考題。根據試卷的分數分布,三個類別考生的保分策略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題型中「拿」分的要求也不同。第一類考生(90分),保分策略如下:1.默寫題:5分;2.文言文閱讀題:8分;3.古代詩歌閱讀:3分;4.文學名著閱讀:5分;5.文化經典:3分;6.現代文閱讀:8分;7.閱讀選做題:8分;8.語言文字運用題:5分;9.寫作題:45分;第二類考生(105分),保分策略如下:1.默寫題:6分;2.文言文閱讀題:10分;3.古代詩歌閱讀:4分;4.文學名著閱讀:7分;5.文化經典:4分;6.現代文閱讀:10分;7.閱讀選做題:9分;8.語言文字運用題:7分;9.寫作題:48分;第三類考生(115分),保分策略如下:1.默寫題:6分;2.文言文閱讀題:12分;3.古代詩歌閱讀:4分;4.文學名著閱讀:8分;5.文化經典:5分;6.現代文閱讀:10分;7.閱讀選做題:12分;8.語言文字運用題:8分;9.寫作題:50分。最後20天應急技巧「名句名篇默寫題」總分為6分。今年的考試范圍縮減為13篇古詩文,得5分為基本要求。剩下的20天還要加強這個方面的復習,為了扎實起見,要全部通篇默寫一遍,建議每天一篇。「古代詩歌閱讀」總分是6分。在最後20天,建議找一份關於介紹古代詩歌鑒賞的復習資料,認真地讀一讀,了解意象、表達技巧、煉字等方面的常識,特別是要熟悉關於表達技巧的術語和用法。「文學名著閱讀題」總分是10分。20天復習建議如下:閱讀較為詳盡的故事梗概,字數在2萬字左右,如「布衣精英」版的名著導讀就很不錯。每天或兩天讀一部名著的詳盡的情節,對陌生的情節要特別留意;繼續做題,結合自己的薄弱名著有針對性地做練習;復習做過的習題。「寫作題」佔70分。考生按要求寫作,文體適合,內容切題,字數完整,字跡工整,卷面不亂,可得45分左右。要上50分者,除了以上要素之外,還得有一定的文采,有亮點。
⑶ 高一下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復習整理,高考考點有哪些
3、語言的運用 (一)仿寫。 3、軍事。均以當代使用率比較高的詞語為主、「飲鴆(zhèn)止渴」。 4。搭配不當,交替命題、「搭配不當」題是每年高考試題中出現率最高的、體育諸多領域。 ②繼續加大改革力度。 2、合理的句序,如「頤指氣使」: 壓縮語段題大都圍繞「新聞」設題,高考作文的題材應該盡量開闊。 5、排比,給考生更大限度的寫作自由。以後者的詞語組合為重點、或音近。依據保留必備詞語而不產生異義的標准: ①感情色彩的誤用。 ⑤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難度有所降低。連貫題常考常新。 連貫的3個條件。 ④容易混淆的成語。 五。也是一個難點。 2。標點符號將納入考試范圍、「卷帙(zhì)浩繁」、或義近而容易混淆、近義詞、文化、表意不明是經常出現的。 ③望文生義的錯誤、「聳人聽聞」與「駭人聽聞」,信息量因此而增大,但一些稍微生僻的詞語也會考查、關鍵詞語是翻譯的重點、修改病句、判斷、推斷的能力,觸及的面應該盡量寬廣、科學類文章閱讀在設置錯誤選項時、多元性。 3、抄襲的作用。 ②形象的認識與把握、教育、語言知識 (一)語音 1,形式多樣。 ③隱含義的挖掘、詞語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 ②文言句式: ①將表格內容轉換為文字表述、「炙手可熱」。 ①偷換概念,散文考查的可能性最大。 (二)簡明、讀音的字都是在聲母或韻母上有所不同。 二。 ②對對子、分析題比例由3:3、語言的銜接與呼應、考查使用頻率高且錯誤率高的詞語、往往藉助古人的評點展開賞析、外交、陳述句子中辨別錯別字與詞語組合式辨別錯別字、重在圍繞主題詞展開、成語中難讀字的讀音要高度重視、「趨之如鶩」。 縮寫,不涉及聲調問題、詞語與成語、病句題來源於當前的報章雜志。如「無所不為」、分析。偏重於抽象思維的考查、社會科學類文章與自然科學類文章主要考查理解高考語文考點梳理 一、現代文閱讀 1。 2、涉及到的實詞。 3。 2、擴寫,語境的場合上.情感的色彩上,但小小說值得重視。 ②適用對象的誤用、形象思維考查的內容及特點。 3、作文 (一)高考作文的開放性原則 在內容上、立體化。 ②悖設因果、古詩鑒賞不講全詩的宏觀測試。 ①雙文本的閱讀測試、對偶。 ③顛倒主次、減少乃至杜絕宿構、「霰(xiàn)彈」,往往運用「似非而是」的手法、擴展語句題與中學生活關系緊密。如「美輪美奐」。 2、「首當其沖」、經濟。 (五)病句辨識 1。 四、或形似,這些名旬應有一定的思想性、熟語字形一並考查,大都在二至三句,內容涉及到當代政治。近幾年來。 4,不故意為難考生。 ⑤改換性質,越來越貼近教材。 3:對多餘詞語的刪除。 ②語言題與內容理解、採用一個開放性較強的主觀性試題,常常放在Ⅱ卷中的語言運用題中。在寫作要求方面限制性也較以往有所增強。命題不太涉及生僻詞語。如「不刊之論」。 (三)培養發散思維。 在設置正確選項時。 4。 4、多角度。 ③文言句子的翻譯側重議論色彩的句子、文言文試題在變化中求發展、「燈紅酒綠」。 得體大都側重在人與人的稱呼上。 2、課本名句、擴展語句: 1、考查的詞語在常用與非常用之間、成語的考查仍然是一個重點: ①對篩選並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是重點。 (三)古詩鑒賞 1,往往運用「似是而非」的手法。 3、句式雜糅、連貫、文學作品閱讀。例如「盥(guàn)洗」、反問等修辭格命題,而注重抓點帶面,偏重於形象思維的考查: 1。 形象思維從設題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綜合和鑒賞評價等方面的能力,將繼續堅持「三自」方針.淡化文體要求。 ④擴大外延、辨析病句的方法、文學作品閱讀、詞語:統一的話題。文化內涵豐富且膾炙人口。 (四)詞語 1、每年命題的仿寫句、文言句子的翻譯 ①句子翻譯以直譯為主、仿寫句大都圍繞比喻,高考作文十分強調話題的發散性。近幾年的「對中選錯」的命題思路。 今後要注意的形式。 (二)背誦默寫 1。 (二)高考作文的限制性原則 話題作文是在一定限制的情況下讓學生自由地發揮.從而檢測學生在作文能力上所達到的高度。 (二)漢字 1、虛詞的辨析仍然是詞語考查的重點、「處心積慮」、「萬人空巷」、一些課外常見的、虛詞、成分殘缺,因為後者的考查面較前者大、縮寫 仿寫。 ③試題中「對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分析,又是難點、常用的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能激勵人向上的名句。它們或音同。 ③加大現代散文閱讀的難度。 擴寫、「發祥地」: ①較抽象語句的理解、「暴殄(tiǎn)天物」,強調辯證意識 發散思維與求同思維是一對矛盾、辯證性、評價」設題明顯、得體 簡明的考查、哲學。 2、同義詞:2發展為2、注重異形同音漢字的誤讀和多音誤讀現象、仿句側重於正反意義的命題。 2、「洗心革面」。其特點如下,主要考查理解。如「應接不暇」與「目不暇接」,有效地起到了抑制。 (三)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三,也是經常出現的。縱觀近十年考查的42個成語。選材更加自由,對一些主觀性強的題目進一步突出開放性。 2。如「苦心孤詣」。在形式上。 3,與以往的「錯中選對」相比明顯降低了難度、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1。 2、套寫
⑷ 高中語文知識點歸納
復習時注意以下方面: 1、基礎:古詩文背誦,這是拿分最容易的地方,盡量不要失專分。 2、閱讀:提高屬速讀能力,因為速讀會容易掌握文章重點,以便幫助分析文章。 3、邏輯:多讀文章,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及組織能力。 4、借鑒:多看優秀的作文,必要時借用優秀片段或句子,為你作文加分,作文是語文中的 · 大頭,良好的底蘊會增添你的文章可讀性,為你的文章增添色彩。
⑸ 高一語文期中考試時復習那些重點
.復習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課堂復習、單元復習、期末復習等。
課堂復習有三種:講新課前,復習與之有關的舊知識,這叫做准備復習;老師講完課後,往往要趁熱打鐵做點練習,這是以消化為目的的准備性復習;一節課將結束時,將本節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小結,這是以吸收為目的的梳理性復習。
課後復習以消除遺忘、強化記憶為目標,不管老師是否留作業,都應當對照課堂筆記與教材進行比較性復習,然後再做作業。
單元復習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組內容後的復習,主要採取比較異同,尋找內在聯系,篩選累積的方式進行。
期末復習主要是將平時分散學習的知識分門別類地進行分析綜合,系統歸類的過程。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最寶貴的時間是課後復習,因為防止遺忘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及時復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記憶是有規律可循的,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加以復習就會忘記,過一天會忘記一半以上,經過兩天就會忘記2/3左右,以後遺忘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因此,學習後若不及時復習,就會大大增加復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率。
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我們要在復習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時間安排上,課後復習至少安排兩次。第一次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用腦子復習一下這節課的要點,第二次復習應安排在晚上,讀一下課堂筆記,對照教科書進行。
在對復習方式的運用上,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
常用的復習方法有:
(1)嘗試回憶法。即在復習時,先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在頭腦中回憶一遍,然後再打開書或筆記本進行對照,對回憶模糊不清或根本回憶不起來的知識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這樣做不僅可以強化記憶,而且能夠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2)要點法。即在復習過程中,尋求知識中的要點,抓住要點也就抓住了問題的主幹。如復習課文時,就可以把重點詞、每段的關鍵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用醒目的顏色標上記號,使這些詞句作為記憶的支撐點,抓住幾個關鍵詞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課文的內容;
(3)比較法。即找出各科知識間的特點和共同點,通過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來強化復習效果.
⑹ 高中語文考試主要考哪些重要
你要相信自己
在平時的學習中 多做多問 有不懂的就去問老師和同學 上課時及時做好筆記
回家的時候認真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 多做練習題 。以下幾點供參考:
1.首先想要學好語文,要做到:多復習,抓緊時間,認真仔細,持之以恆!
2.復習語文要有計劃!
比如說,我今天計劃要看完多少多少課,但目標不能定的太高,還要記得去完成預定的計劃。如果提前完成預定計劃,但也不要心急,應該再多看一遍你看過的課文,或者拿一些練習題來鞏固(當然,做完了練習題也要多看一兩遍才能記得牢!只有平時養成良好習慣,才能在學習上有大收獲,否則就多走了比別人還要長的彎路!)
3.在復習的時候要認真,才能達到較高的效率!
復習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鉛筆做上記號,找時間問問老師或同學(上課或自習課最好別去問同學!因為可能影響到別人的學習,而且課堂上一般紀律比較好,在這段時間學習也是很好的,不要浪費時間哦~~~);
有些記不住的地方可以用一張紙抄下來,放在口袋裡,想看就看,想記就記(幾上個三五十遍,就不信記不住它)!
早晚讀也不要浪費時間,念出來總比不出聲地記好多了!一般我早晚讀都是用來念生字、文言文及其翻譯(兩者結合著一起背,雖然文言文不易學,但 勤能補拙 呀!)、古詩詞、課文小字處一些重要的 詞語注釋 。
4.上課時,老師的講課是最關鍵的,老師一般都能抓住重點來教大家復習(教了這么多年當然比較有經驗拉),做好筆記(尤其是你不懂的地方更要認真聽)
5.抽一點點時間看一下課外書(聲明必須是與學習有關的!),有什麼好的詞語、句子積累下來,但我一般都只是一周看幾篇很好的作文(爛作文看了白搭),也不用太多時間!要合理分配時間!因為不只一科要復習哦~~~~~~~
學習語文的幾點技巧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
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
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
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
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③ 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
既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還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們讀什麼文章都可以。
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讀什麼都可以,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課文這個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課文大都是一些典範作品,不需要我們再去浪費時間挑選。第三,高考的出題原則是「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就是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得重視我們的課文啊!
綜上所述,如何學好語文呢?從讀寫入手,提高我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不過如果你問考試技巧,首先要總結字詞,當然是隨堂總結。還有古文的一系列的總結,也要近早的提前做好。我那時是從高一開始總結的,作文的素材推薦書「鞋裡的沙」那種有短而有意義的文章的書來看,並最好記住,考試時才能用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准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而且,閱讀量大,知識就會十分豐富,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要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如果工具書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時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會使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
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語文這門藝術,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校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多寫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寫好,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
對於學好語文可謂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必出成績!所以,語文的學習絕對不是一日之功,要在平時多閱讀,加強閱讀的數量,可以了解書中的大意.四大名著是必讀的,再給你推薦幾本好書,而且這些書都是可以從網路上看的,如果要收藏恐怕就要買全套的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駱駝祥子\昆蟲記\很多詩次詞方面的書籍都要瀏覽一翻,這樣必定能夠學好語文!
背詩詞是要先了解這首詩的含義以及背景和壓韻,也就是平時說的平仄,這樣再背起來可謂是省事省力又省勁!
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語文這門學科呢?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現在開始,長期堅持,以日積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
語文融入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並且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時代感的。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有一次請朋友吃飯,他看見菜單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馬上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記錄起來,卻忘記了朋友的存在。其實許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隨身帶個本子的習慣。記些什麼?可以記下交談中的連珠妙語,可以記下突發的思維靈感,可以記下獨特的事件等。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做,但起碼應養成一個善於觀察生活,勤於思考生活,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良好習慣。
第二個積累的途徑是聽課和練習。老師的授課是相當關鍵的,她給予我們的是經過篩選後的精華,並且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有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題練習,將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及寫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個積累的途徑是看書讀報。只要你肯鑽進書的海洋游歷一番,一段較長時間後,你可能發現曾結結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運用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去看;看後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個積累的途徑是習作。有時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獲得了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算完成。而習作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後感、命題作文、隨筆等。
怎樣學好語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
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覺其中的樂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准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而且,閱讀量大,知識就會十分豐富,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要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如果工具書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時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會使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
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語文這門藝術,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校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多寫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寫好,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
懂得了這些,再來學習語文時,便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反而會覺得是一種享受,當我們把學習當作是一種享受時,不學好也難了
⑺ 高一語文重點復習什麼
高一而言,語數英很重要。
首先,高考每個知識點都會考,所以沒有重點回,都很重要。
如果一定要說些重答點,我就根據我的經驗談一點。
對於語文,做題方面。詩歌鑒賞,文言文,大閱讀,都是需要有技術含量的答案。我建議你可以在做題中大略的了解些比較規范的回答(這些高三老師還會說,但如果自己提前掌握對自己很有幫助的)
作文,現在在語文中也很重要,建議你高一有時間多讀一讀有幫助的作文素材和範文(這些事等到高三在做你會感到時間很緊,作文素材關鍵在於積累,用得時候就能感覺到它的好)
其他的,成語,字音,字型,(有的省份還考標點符號),這些都在於積累,你可以在這方面注意些。但是無論什麼題型(除非是自己薄弱的方面)都不要刻意的去找些題目做,從高一開始慢慢地積累會有很大的收獲的。把做過的每題記住,上課抓住每一分鍾,那麼高考就根本不是問題了
⑻ 高中語文必修1重點字詞歸納。
必修1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她默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必須2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
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
憂傷以終老。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蒼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必修3、4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琵琶行》(唐)白居易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師說》(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竇娥冤》(元)關漢卿
[正宮][滾綉球]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定風波》(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辛棄疾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聲聲慢》(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贊同0| 評論 檢舉 | 2011-7-3 14:03 乄兎孒_ | 二級
高一語文必修1-2默寫測驗(2011版)
班別: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
一、填空。(每處1分,共60分)
1、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蜉蝣於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羨長江之無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5、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駕一葉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露橫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8、總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淇水湯湯,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
11、靜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__。愛而不見,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未雲何龍?復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宮車過也。轆轆遠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多於南畝之農夫。________________,多於機上之工女。
15、_________________,棄脂水也。_________________,焚椒蘭也。
16、歌台暖響,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_______。
17、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開妝鏡也。綠雲擾擾,_________________。
19、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後人哀之而不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21、釘頭磷磷,_____________________。瓦縫參差,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2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此地有崇山峻嶺,__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______________。
29、或取諸懷抱,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託,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高一語文第六周周周清試題(默寫)
樂從中學高一語文備課組 2008.6.11
★每個空格一分,每錯漏一字該空格為0分。滿分100分。
一、唐詩五首。(16分)
1、________________,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________________。
2、錦瑟無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庄生曉夢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
3、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________________,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鳥飛回。__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
二、《琵琶行》。(14分)
1、移船相近邀相見,________________。千呼萬喚始出來,________________。
2、東船西舫悄無言,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調先有情。________________,似訴平生不得志。
4、________________,鐵騎突出刀槍鳴。________________,四弦一聲如裂帛。
5、輕攏慢捻抹復挑,________________。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三、宋詞四首。(32分)
1、________________,留戀處,________________。
2、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夢,________________。
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難將息。
4、執手相看淚眼,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煙波,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談笑間,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7、多情自古傷離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楊柳岸曉風殘月。
8、大江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9、滿地黃花堆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此去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與何人說!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12、守著窗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黃昏點點滴滴。
13、千古江山,英雄無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14、斜陽草樹,尋常巷陌,________________。想當年,金戈鐵馬,________________。
1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16、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四、《蜀道難》。(6分)
1、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________________。
2、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連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轉石萬壑雷。
五、《勸學》。(14分)
1、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2、吾嘗終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鍥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鍥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________________;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7、積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六、《孔孟二章》。(8分)
1、丘也聞有國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____,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________________,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4、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師說》。(10分)
1、古之學者必有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乎吾前,其聞道也,________________,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________________,吾從而師之。
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聖益聖,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於此乎?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⑼ 高中語文必修一、二復習的重點
語文貴在平時積累,復習重點首先是字音,字形,成語的意思,注意哪些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版,詩文默寫 ,古文翻譯權。這是基礎的,也是很重要的。字音,字形,成語,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考察,每題三分。默寫六分,課本古文翻譯3分。別小看這幾分,都是拉開分檔的重點,一卷36分選擇題,能拿到30分。總成績差不了。二卷的閱讀理解,古詩賞析,要把握中心思想,不要答偏。二卷的成績全靠平時積累,考前突擊沒什麼用。語文復習考察課本的知識就一卷的幾個選擇題。重點就是字音字詞,千萬別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