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語文試卷共有幾題
第Ⅰ卷(32分)
一.(12分)選擇題4個每個3分,字音字形病句標點詞語使用等.
二.(11分)科技文/議論文閱讀 選擇題2個每個3分 簡答題1個5分
三.(9分)文言文閱讀 選擇題3個每個3分
第Ⅱ卷(118分)
四.(24分)古詩文翻譯2題加斷句1題共10分 古詩文默寫7分 詩歌鑒賞2小題共7分
五.(23分)現代文閱讀(大) 這個不固定了反正一般是5題共23分
六.(12分)語文能力綜合運用 有改病句 仿寫 排序 漫畫命名和意義闡述 提煉信息等題型 3個題每題4分
七.(60分)作文
有的省市略有差異
⑵ 高中語文怎麼做閱讀選擇題:
現代文閱讀選擇題干擾項設置十法
近年來細心觀察高考的人會發現:高考的語文試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前六道語基知識題被刪減了,開門見山就是一道現代文的閱讀選擇題。如何做好此道題至關重要,因為「萬事開頭難」,它關繫到考生心理的穩定,思維的清晰,可以為後面順利解題打好基礎。
現代文的閱讀選擇題主要取材於社科類或科技類文章,它以選擇題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形式出現,稍不加註意就會使考生與正確選項失之交臂。而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就是對選擇題所設置的干擾項辨析不清。現結合近年高考題型和練習,就選擇題干擾項的設置歸類辨析,以便考生理解掌握。
一、偷換概念
這種干擾項就是把原材料中某個名詞的內容,故意變換成其它內容,達到迷惑人的目的。當考生在辨析此項時,應當注意所表述的名詞同原文的內容是否在概念上相等,有無漏掉或變換了原文中的一些重要字詞。
例1. 閱讀下文,分析E項從中得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學會生存》中指出:「人們越來越要求把所有人類意識的一切潛能都解放出來」,然而,「人們的創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響的能力」。
E.創造能力最容易受文化水平的影響。
簡析:不正確。E項中用「文化水平」偷換了文中「文化」一詞,用「文化」這樣相同的字眼迷惑考生,往往使不夠細心的人誤認為正確。
二、無中生有
例2. 閱讀下文,判斷B、D兩項說法是否符合文意。
這兩位學者是利用直徑為26米的射電望遠鏡,來尋找由浩瀚宇宙深處發出的未知訊號的。他們以波長21厘迷和10.5厘米的電波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分別進行了三次和兩次調查。
B.「三次和兩次」是指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進行分片調查的次數。
D.「三次和兩次」是指按照時間(天數)的長短分別進行調查的次數。
簡析:均不符合文意。B項中的「分片調查」、D項中的「按照時間的長短」在原文中都沒有提到,所以B、D兩項判斷有誤,屬無中生有。
三、強加因果(強加因果與因果倒置)
例3.閱讀例6第一段,判斷下面說法是否准確。
D.太空帆船的航速,在月球軌道上比在地球軌道上更大,所以必須在地球軌道上加速。
簡析:不準確。「強拉因果」類干擾項的「原因」及「結果」都盡量用原文語句或意思,只是其因果關系不成立,故不準確。D項「必須在地球軌道上加速」的原因是為了「擺脫地球引力」,而不是如選項前半部分所述。
四、答非所問
例4.閱讀《讀書精神的失落》一文,完成:對「是書害了讀書精神」的含義的闡釋,正確的兩項是(文略)
A. 出版物太多太濫,書籍只是一種商品,並不關心讀書的精神內涵。
B. 現代人把讀書當作生活的一種點綴和娛樂行為,並不看重書籍的重量。
C. 閱讀已經成了現代人包裝自己、推銷自己的一種手段,讀書至上的神聖光 環已不復存在。
D.書籍不再是信念和執著的見證,無休止的商業炒作瓦解了讀書人的精神防線。
E. 現代人將書籍作為工具和玩具,放棄了對社會人生的追求。
簡析:正確項是A、D。A、B、C、D、E五項均符合原文意思,而B、C、E說的是「現代人」失落了「讀書精神」,不符合「書」害了「讀書精神」的題意,答非所問,故答案只能是A、D兩項。
五、前後倒置
例5. 閱讀下文,判斷A項說法是否正確。
按照計劃,到2000年時,陸基衛星發射器將把三個「太空帆船」送入軌道,這些太空帆船在軌道上「揚起帆」並只依靠陽光作動力朝著月球方向航行。
A. 太陽帆船不用燃料,沒有污染,是目前最好的航天器。
簡析:不正確。A項中「目前」與文中「到2000年時」從時間上不符,故A說法有誤。
參考例證:1993年高考第28題B項「《學會生存》激發了吉爾福特和威廉斯的探討」中雖然沒有表示時間的詞,但文中表示時間的詞卻是判斷B項正誤的關鍵,《學會生存》是1972年發表的,而吉爾福特在1956年和1965年就提出了智力結構模式,因而B項說法不正確。
六、誇大與縮小
例6. 閱讀下面文句,判斷D項理解是否正確。
美國市場上現有的抗蛇毒葯物是從注射了蛇毒的馬血中提取的,馬血中的紅血球被去除了,只留下含有數千種不同抗體的血漿,而這些抗體中只有幾種能解蛇毒,這樣患者在使用了這種解毒葯之後,會對血漿中數千種其他的抗體和蛋白質產生若干種過敏反應,而且,使用劑量還必須很大。
新一代抗蛇毒葯物是從注射了蛇毒的羊血中提取的,其血漿經過提純,使其中僅含能解蛇毒的抗體。在迄今接受這種新葯治療的32位患者中,大多數都沒有產生副作用,沒有一個產生使用傳統解毒葯時經常出現的嚴重的過敏反應。
D.新研製的抗蛇毒葯物使用時所需劑量小,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簡析:不正確。D項說法的前半部分符合文意,但後半部分就「誇大其辭」了,因為文中用的是「大多數」,馬虎的學生很可能把文中的「沒有一個」看成「產生副作用」的主語。
例7. 閱讀下面一句話,判斷B項理解是否正確。
用一種名為木瓜蛋白酶將每一種Y-形抗體的「桿」與其一對「臂」分離,後者才是該抗體與目標化合物結合的部分。
B.該抗體指能解蛇毒的一種Y-形抗體。
簡析:不正確。B項誤將文中的「每一種」說成「一種」,屬於「縮小其辭」,走馬觀花的考生很可能漏讀文中的「每」而誤認為B項正確。
七、個別與一般(以偏概全)
例8.閱讀下文後回答,A、B、C、D是對太空帆船的結構的說明,選出不準確的一項。
一個劍橋科學家小組在建造歐洲參賽太陽帆船的挑戰中,因為設計獨特而處於領先地位,它設計的太陽帆船將在競賽中同其他太陽帆船一道,在一個載荷艙中由一個衛星發射器(如歐洲阿麗亞娜火箭)送入大約1萬公里高的軌道上。進入軌道後,它將展開成為3萬平方英尺的帆,並環繞地球許多圈,速度逐漸增加,直到達到擺脫地球引力並進入月球軌道的速度。
太陽帆船可以用同風箏相似的方式來通過改變形狀(從錐體到平板甚至是馬鞍形)而加以操縱。與雨傘的脊相似的靈活的金屬脊決定著帆船的形狀,而且根據地面指令,金屬脊還能受熱致彎,從而改變帆船的形狀……成功的關鍵是位於帆船中部的一顆小型太陽能通信衛星。該衛星為地面的導航人員提供視頻圖像,帆船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安置在衛星內。
A. 有一張面積為3萬平方英尺的帆。 B. 帆中有傘脊一般的靈活的金屬脊。
C. 船中有一顆太陽能通訊衛星。 D. 衛星中裝有計算機控制系統。
簡析:A項不準確,因為「面積為3萬平方英尺的帆」是劍橋科學家小組建造的帆船的結構情況,其他帆船的帆的面積不一定為3萬平方英尺,這是「個別」與「一般」情況的置換,也就是說,「個別」情況不一定能代表「一般」情況,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八、未然與已然(未然與已然和或然與必然)
此類干擾項就是命題者故意把現實中未發生的事實(又稱「未然」)判斷為已發生(又稱「已然」)或把已發生的事實判斷為未發生,。此類干擾項只要認真辨析,抓住關鍵字眼,是不難判斷出來的。
例9. 如原材料「科學研究發現,復眼見於昆蟲和節肢動物,它由許多獨立的晶體組成……新的顯微機械加工技術使研究者可以製造出模擬昆蟲眼睛的極小的人造復眼。研究者甚至想辦法將多個晶體環繞一個半球形物排列,有朝一日或可用它來製造視野能達到360度的裝置。」
干擾項設置為:「研究者可用多個復眼晶體環繞成的半球形物製造視野達到360度的」。
經過辨析我們會發現,原材料所說「有朝一日或可用它來製造視野能達到360度的裝置應用於化妝培訓行業。」是屬於研究方向,只是表示將來有可能出現,而這只是一種假設的情況,而干擾項卻判定為「已經」的事實,這就違背了原材料意思。
與此相類似的干擾項還有「可能」變「一定」(或然與必然),「未知」變「已知」等。
九、必要與充要
這種干擾項就是命題者把閱讀材料中的邏輯關系混淆在一起讓考生判斷推理,常見的是混淆「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的關系。「必要條件」的判斷特徵是「無甲必然無乙,有甲並非必然有乙」。如,「只有存在空氣,植物才能生長」一句,沒有「存在空氣」這個條件,植物必然不能生長,但有了「存在空氣」這個條件,植物也不一定必然能生長。
而「充要條件」的判斷特徵是「有甲必然有乙,無甲必然無乙」。
例10.我們看原材料:「超聲波清洗技術是功率超聲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主要是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中的空化作用將物體表面的污物層剝離,從而達到清洗的目的……它不僅能把附著在物體表面和死角內的污物打散,而且振動加劇溶液的脈動和攪拌,更增強了清洗的效果。因此,超聲清洗已成為國內外最有效的清洗手段。」
干擾項設計為:「將物體表面的污物剝離,達到清洗的目的,是離不開超聲波清洗技術的。」
通過辨析材料,我們可以知道「超聲波清洗」只是「將物體表面的污物剝離,達到清洗的目的」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即沒有這個條件未必就沒有這個結果。
十、描述當解釋
在理解重要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時,一些描述性的說明或補充性的闡釋,並沒有準確揭示事物的特徵。
例11.從對"沙塵暴"的解釋中,選出最准確的一項,B項"沙塵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態平衡的一項工程".此句雖可在原文中找到,但它只是一種描述性的說法,並沒有揭示出沙塵暴的本質特徵,是無效信息。
本文僅就原閱讀題中某一段落進行閱讀,或對某一選項的正誤進行分析,這樣文字少,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失誤率較低。如果面對整個現代文閱讀,面對大量的文字、紛繁的選項,考生對選項認真辯析、增強抗干擾能力就尤為必要了。
解答高考現代文小閱讀題,通常採用三遍閱讀法,即①第一遍:閱讀全文,把握思路,領會主旨,勾畫關鍵句;②第二遍:結合題干,重點閱讀,勾畫相關信息;③第三遍:對照題乾和原文,辨明干擾項,找出選題依據。
⑶ 高中語文選擇題技巧 。
選擇題是客觀試題,加強選擇題的解題練習,從中學到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對提高考試成績是有效的。
1、運用心理效應
運用心理效應包括做深呼吸;告誡自己,仔細審題等等。
2、要有扎實的功底
語文考試實際上就是調動自己平時的積累來回答問題的過程,不僅要善於回憶,更需要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組織答案。在組織答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句子的簡明連貫得體、注意保留命題者的原意、注意滿足題旨、注意少用絕對化的句子。
自己做題的方法和題型
如果基礎好成績卻沒有別人好,可考慮自己做題的方法,這是其一。其二,應研究幾份試卷看看有沒有哪種題型特別薄弱。找准問題,對症下葯。
4、做題的方法
做語文選擇題首先要審清題意,其次要方法,比如採用直接法、比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答題。要注意相信自己的第一語感,不要輕易改動,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5、做選擇題的辦法
做對題的根本因素還是對知識的掌握,但在考試中掌握一些方法,一些應試技巧,也有助於得分。
選擇題都有題干,題干當中包含內容和要求。選擇題總是有正確選項和迷惑選項這么兩種選項。正確選項當然是正確答案,而迷惑選項則是用來迷惑考生的,看考生能不能區別正確選項和迷惑選項。題乾的後面,一般有四個選項。如果是單選題,則只選擇一個選項作為答案,其餘的都是迷惑項;如果是多選題,則要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作為答案。
做選擇題有許多好辦法。比如:
採取排除法,「縮小包圍圈」。
不一定要先去找答案,最好先排除迷惑選項。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迷惑項數量多,四個裡面佔了三個,錯誤比較容易發現。容易排除的迷惑項排除掉了,迷惑項數量減少,檢查剩下的選項就要容易一些。這就是採取排除法,好比逐步「縮小包圍圈」。
例如: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先分裂後統一是無法通行的死胡同,分裂與統一不能共存,猶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B.入春以來,長春市一些小販走街串巷上門收購陳米、陳面,盡管價格低廉,每公斤有1元多錢,但生意做得很紅火。
C.遠古時代,地球上的某個角落,有一個部落,以狩獵為主,但知獵獸,不知捕魚,更不知稼穡種植為何物。
D.簡單是一種富足和從容,只有寒磣和自卑才需要泡沫的虛化和油彩的掩飾。
A的「分裂與統一」是對立的統一,「魚與熊掌」不是對立的統一,不能用「魚與熊掌」來類比「分裂與統一」,可見這是一個迷惑項,所以首先要淘汰A項。剩下三個選項就比四個選項容易對付。B的「價格低廉,每公斤有1元多錢」和「生意做得很紅火」之間沒有轉折關系。價格低,往往生意紅火,所以B的關聯詞用錯了。又淘汰了一個迷惑項,剩下的只有C和D了。從兩個選項里挑選一個正確答案,當然要容易得多。再看C,裡面的「稼穡」與「種植」重復,也應該淘汰。最後審查D,雖然難理解一些,但是沒有毛病,D就是正確答案。
(2)互相做比較,利用序列差。
什麼叫做「序列差」呢?有一些選擇題,有雙重序列,題幹上有1、2、3、4,選項裡面有A、B、C、D,兩個序列之間的矛盾,就是序列差。迷惑選項總是要「露馬腳」的。前面說過,各人的知識情況都不一樣,在各個考生眼裡,迷惑選項「露馬腳」的先後次序也不一樣。找到了一個「露馬腳」的迷惑選項,就可以否定一兩個選項;再找到了一個「露馬腳」的迷惑選項,又可以否定一兩個選項。一個選項被否定,就造成了另一個選項的不可能,於是題干序列和選項序列之間互相映襯,互相「揭老底」,產生了空檔,正確答案往往就出來了。例如: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
[1]置身在這座________的小樓,她內心的孤寂、凄楚是難以言傳的。
[2]入夏以來,許多立交橋下________了不少消夏納涼的人。
[3]他似乎早已忘記遭人白眼的________,一上班就像沒事似的吆五喝六。
[4]在馬路上曬糧食會________交通。
做這一題,如果感到[1]的空檔處很難填入哪個詞,填入「寂靜」、「安靜」似乎都可以,那就不要在分析[1]上多花時間,不如暫且放下[1]而去分析[2]。選項里有「聚積」和「聚集」,「聚積」的對象應該是物質,「聚集」的對象才是人。這就「露馬腳」了,使選項序列產生了空檔:「聚集」使得A、B的「寂寥」和「寂寞」、「苦楚」和「苦處」、「妨害」和「阻礙」等都可以不用考慮,說明A、B選項都應該否定。
如果首先看[3],似乎填入「苦楚」、「苦處」或者「痛苦」都可以,那就暫時放一放。然後看[4]。對於「交通」而言,應該使用「妨礙」而不是「妨害」,又「露馬腳」了,A、C應該否定,什麼「寂寥」、「安靜」、「苦處」和「痛苦」等都是虛設的,於是正確答案就是D。實際上,我們只審查[2]和[4]兩處,不仔細審查[1]、[3],答案就找到了。這就是充分利用序列差的結果。
高考語文選擇題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
答題技巧
方法使用
字音辨析題
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字形辨析題
逐個審讀容易出錯的字,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如果懷疑某個是別字,可以寫出幾個同音字來比較,可以寫出幾個形似字來比較。通過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推導這個字的含意,再放到這個詞語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多使用結構分析法:字形結構及詞語結構分析法。看詞語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對的都象錯的。
實詞辨析題
重點分析理解不相同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
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詞語運用題
虛詞辨析題
主要是憑語感,可以造一些結構相似的句子來分析它的正誤,其次是理性分析。一是虛詞詞典含義的分析,先分開解釋,後組合理解;二是找出配套的關聯詞語,前後聯系來確定虛詞的含義;
採用排除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同時也要做記號。
熟語(含成語)辨析題
第一,不能望文生義。第二,體會熟語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
病句辨析題
重點注意分析並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並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
對於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
對於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
有多重否定或還有反問的句子,要將否定換成肯定來理解。
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後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
對邏輯概念方面的不協調,可以憑事理推斷。
注意題乾的要求,究竟選擇的是有語病的還是無語病的一項。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句子的主幹,是否缺成分→
→ 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 →→ 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標點符號題
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
逐一辨析排除。
語言連貫題
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
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話題是否一致→→前後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節是否和諧等。
望採納,謝謝~~~
⑷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選擇題正確率
語文選擇題分為三塊,首先要看你哪類失分較多,這樣才可以對症下葯。
一類是基礎題----字詞、字音、病句、成語。對於這一類,你主要是靠平時積累。但積累也是有方法的。比如你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總結的非常好的「易錯字詞字音」「必考成語匯編」「病句的常見考點」等,自己在准備一個摘抄本,將平時自己遇到的易錯字詞等記下來。還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二類是文言文----文言文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這個「宗」就是課本。把課本上的一些常見的實詞、虛詞的意思用法弄懂,弄通。還有就是一些詞類活用問,文言句式等也要了解掌握。這些相關的總結資料網上有很多,而且很多都總結得很好,不妨下來看看。
三類是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題,要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
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4)高中語文選擇題擴展閱讀:
答題技巧:
1、採取排除法,「縮小包圍圈」。不一定要先去找答案,最好先排除迷惑選項。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迷惑項數量多,四個裡面佔了三個,錯誤比較容易發現。容易排除的迷惑項排除掉了,迷惑項數量減少,檢查剩下的選項就要容易一些。這就是採取排除法,好比逐步「縮小包圍圈」。
2、選擇題當直接選擇答案不確定時可以用排除法進行選擇,排除掉最不可能的項就會知道答案了。而假如排除法也不能達到目的,可以暫時選擇一個你覺得最可能的答案,然後對該題目進行標記,繼續做下面的題目。
3、詞語運用題是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4、最後試卷做完再反過頭來看這個題目。千萬不可以一直停留在這個題目上面。因為後面可能有許多你會的題目,不能因為一道題耽誤了後面的題目。
⑸ 高中語文怎麼做閱讀選擇題
通常採用三遍閱讀法,即:
第一遍:閱讀全文,把握思路,領會主旨,勾畫關鍵內句;
第二遍:容結合題干,重點閱讀,勾畫相關信息;
第三遍:對照題乾和原文,辨明干擾項,找出選題依據。
⑹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選擇題(含答案)
1找出滅有病句的一項(
)
a
雪蓮牌襯衫,無論在款式上、質量上,還是包裝上,都可以看成全國一流。
b
在抗洪救災的戰斗中,經過四個小時驚心動魄的同洪水搏鬥,同志們奮不顧身地跳進洶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壩,戰勝了洪水。
c
目前,水資源緊缺的情況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理應引起高度重視。
d
濫用外來語,既破壞了漢語言文字的嚴謹與和諧,影響了漢語表意功能的發揮,也消解了中國文化精神而豐富的內涵。
2對《雁門太守行》理解不正確的(
)
a
首聯用景物描寫渲染了嚴酷的戰斗氣氛,使人聯想到敵軍壓境,形勢危急,大戰在即的情勢。
b
從聽覺,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厲的戰地氣氛,直接描寫了短兵相接的戰斗場面。
C「臨易水」既表明交戰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那種壯懷激烈的豪情和愛國熱情。
d
全文主要藉助想像,用濃煙斑駁的色彩吧戰斗的氣氛渲染得凝重而慘烈。
3下列句中括弧中詞語使用錯誤的一句(
)
a
李雲龍渾身透出一股粗獷自信的氣質,雖是粗布土軍裝,但是站在軍裝筆挺的進軍將領中,仍是給人(鶴立雞群)之感。
b
小張(匠心獨運),勤學苦練,很快學會了騎自行車。
c
大家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獻愛心活動,切不可(袖手旁觀)。
d
同學們喜歡新穎別致的小玩意兒,原來那些樣式陳舊,毫無個性的東西已(無人問津)
能做幾道做幾道,標號序號!
問題補充:
我既需
2008-08-02
10:42
愛&淚
回答:9
人氣:40
解決時間:2008-08-04
08:48檢舉
答案應該依次是ABB。第一題,b項「經過四個小時驚心動魄的同洪水搏鬥,同志們奮不顧身地跳進洶涌澎湃的激流」語序不對;c項「銳不可當」用詞不當;d項關聯詞「既」與「也」搭配不當。第二題,「直接描寫了短兵相接的戰斗場面」表述有錯,文章並沒有直接描寫「短兵相接」的場面。第三題,b項,"匠心獨運"是指一個人具有「巧妙的心思」,一般用於什麼設計之類的,所以用詞不當。
玫瑰~love
2008-08-02
17:30
檢舉
⑺ 高中語文選擇題怎麼選
高中語文選擇題,主要是考音,字,詞,成語,病句和文言文,這類題沒有技巧,只能加強積累,考試的時候用排除法來選擇答案。
⑻ 怎樣做好高中語文選擇題
一定要在選擇題里,針對自己的弱點,尋找突破。平時應注意搜集記憶模糊的字詞。如果把做過的所有關於讀音、錯別字、成語的正確寫法,整理在一個本子上,每天打開本子,瀏覽一遍整理的內容,經常橫向比較相近相似的音、字或成語,哪怕不刻意去背,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題時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奇,要注重題型的規范性。歷年真題是最好的樣題,要吃透。多思考出題者對選擇題的常考點,多比較幾份卷子的相似題,你會有很大收獲。要在每天的反復總結中進一步提高,保持不失分的感覺。
還有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也是對你很有必要的,每天早上要花二十分鍾看書,加深記憶,積累一段時間會有很大進步!當然平時做錯的題能收集記憶就更好了。
語文容易丟分的地方在選擇題上,建議在發完卷子不讓動筆的時候看選擇題,回答時,要憑第一感覺,由於考試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第一感覺很靈敏,要盡量避免反復修改。在審題時把所有點都看到,並運用平時掌握的技巧,比如回答選擇和填空題時,如果不能明確是哪個答案,可以用排除法。
說到「排除法」,做選擇題有很多種方法下面介紹一些歸納(文理各科均適用):
直接法:直接從題意出發,利用所學的知識判斷選擇項的正確性。
淘汰排除法:這種方法要在讀懂題意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先將明顯的錯誤或不合理的備選答案一個一個地排除掉,最後只剩下正確的答案。注意有時題目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那就是排除正確的選項。
檢驗法:將選擇支逐一代入原題材中,找出符合條件的選擇支。
要做好高考語文選擇題,還應注意幾個問題:
要掌握好各章節的基本知識,要把書弄透了,基本上說有的書都要背個差不多,這是最基礎的。
一定要注意審題,審題也是一種重要的基本能力,要注意平時加強培養這種能力,在考試中要弄清題材中的條件,各選擇備選項的含義,然後再做題。
高考語文的選擇題考察其實就是一個分水嶺,它瑞然不是最難得題目,但卻最容易出錯,考生們稍不留心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怎樣做好高考語文選擇題,其實並不是很難。
⑼ 推薦一些關於高中語文選擇題的教輔
試題調研第1-3輯(語文),或小題狂練(語文)。我用過的,都是金星教育系列的,很不錯。值得一試。
⑽ 高中語文字音、字形的選擇題匯總
2009年高考字音字形匯編
一、北京卷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詮釋 出其制勝 矚(zhǔ)目 人才薈( kuài )萃
B.殺戮 寧靜致遠 蒞(wèi )臨 鳶( yuān )飛魚躍
C.平添 勵精圖治 縝( zhěn )密 鷸( yù )蚌相爭
D.鬆弛 老奸巨猾 揣度( ó) 深陷囹圄( wú )
1、【答案】C
【解析】將字音字形結合起來考查,不但可以減少題量,還符合生活語文的規律,應該大力提倡這種命題思路。A項:其-奇,據詞義可以推測出來;薈,音「huì」。B項:「蒞」音「lì」。D項 「圉」音「y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逐步推廣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能源,是 環境惡化的正確選擇。
②隨著人們自律程度的不斷提高,過去有些需要用鐵欄桿來維持 的地方,現在只要拉繩或畫線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畫大師張干千,人物、花鳥、魚蟲、走獸無一不精,尤其 畫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於 B.遏制 秩序 擅長 C.遏止 秩序 擅長 D.遏止 次序 善於
2、【答案】B
【解析】近義實詞可以從適用對象或范圍、感情色彩、詞義輕重、搭配習慣諸方面辨析。遏制:重點是「制」,控制住/遏止:重點是「止」,使停止。顯然,目前對於環境惡化只能控制還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善於:范圍廣/擅長:主要用於專業特長,如擅長繪畫。
畫山水,應該選用「擅長。
二、河南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菁華(qīng) 寧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翹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護(bì) 殲擊機(jiān) 呱呱墜地(gū)
C.請帖(tiě) 梵文(fán) 發橫財(hèng) 按捺不住(nà)
D.鏈接(liàn) 創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1、【答案】D
【解析】A.菁華(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三、湖北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拜謁/枯謁 沖鋒槍/沖擊波 恣意妄為/千姿百態
B.隕石/功勛 倒胃口/倒栽蔥 崇山峻嶺/怙惡不悛
C.梗概/田埂 迫擊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書/椽子 空白點/空城計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1、【解析】B (A.項的讀音分別是:yè/jié chōng/chōng zì/zī;B.項的讀音分別是:yǔn/xūn dǎo/dào jùn/quān;C.項的讀音分別是:gěng/gěng pǎi/pò dì/tí;D.項的讀音分別是:zhuàn/chuán kòng/kāng yú/yú)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以逸待勞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黃 鬨堂大笑
B.漫不經心 和顏悅色 見微知著 推心至腹
C.突如其來 接踵而至 精妙絕倫 渾然一體
D.張燈結綵 休戚與共 不知所終 估名釣譽
2、【解析】C (A.分庭抗理-分庭抗禮,B.推心至腹溶-推心置腹,D.估名釣譽-沽名釣譽)
四、湖南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傾慕qīnɡ 俊彥yàn 渲染xiàn 嘉言懿行yì
B.軒昂xuān 縈繞yínɡ 釅茶yàn 怦然心動pīnɡ
C.黏膜nián 囊括nánɡ 篤信dǔ 桑榆暮景mù
D.脊樑jí 甄別zhēn 晉謁yè 披肝瀝膽li
1、【C】解析:A項的"渲染"音"xuàn"B項"怦然心動"音"pēng ",D項"脊樑"音"jǐ"
2.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黃帝陵前的這兩棵古柏,至今依舊蓊鬱蒼翠,令觀瞻者心中生出無限遐思。
B.我們與親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應該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靈的關愛。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莖纖細堅挺,葉修長,它們散漫地生長在夏秋兩季。
D.只要孩子們如往常般走進學校讀書嘻戲,希望就會萌生在災區人們的心中。
2、 【D】。解析:「嬉戲」有「玩」的意思,而「嘻」是嘆詞,無「嘻戲」一詞。「嘻戲」是網路詞語,不規范,出題者出這道題應該是一種對規范用詞的引導。
五、江蘇卷
⒈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調度/宏觀調控 降解/降龍伏虎 搪塞/敷衍塞責
B.省視/省吃儉用 拓本/落拓不羈 纖繩/纖塵不染
C.圈養/可圈可點 噴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極泰來 樂府/樂不思蜀 屏蔽/屏氣凝神
1、【參考答案】B項「省視/省吃儉用,拓本/落拓不羈,纖繩/纖塵不染」。
【解析】延續近兩年命題思路,完全落實在多音多義詞的辨讀上,應當說沒有難度。
各組每對讀音分別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 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 D.pǐ yuè/lè píng/bǐng
六、江西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奇葩(pā) 刎(wěn)頸之交 睥睨(nì) 猝(cǜ)不及防
B.贍(zhān)養 趑(zī)趄不前 蒞(lì)臨 夙(sǜ)興夜寐
C.凍餒(něi) 暴殄(tiǎn)天物 禪(chán)讓 惴(zhuì)惴不安
D.秈(xiān)稻 殘羹冷炙(zhì) 祓(bá)除 殞(yǚn)身不恤
1、【答案】A。
【解析】B贍(shàn)C.禪(shàn)D.祓(fú)(討論:考題是考查讀音,刎(wěn)頸應該是兩個第三聲的字在一起,考查讀音不應該忽視變讀。筆者認為題目中「讀音」換成「注音」更妥當,畢竟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每年三月,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聚焦北京,共商 。
②連學好母語都要花大氣力,下苦功夫, 學習外語呢?
③這種偷梁換柱的行為對國人的誠信造成了負面影響,國人也因此覺得 受損。
A.國是 況且 榮譽 B.國事 何況 名譽
C.國是 何況 名譽 D.國事 況且 榮譽
2、【答案】C
【解析】「國是」與「國事」是近義同音詞,二者都是名詞,都指國家的政務、政事,但二者同中有異。
(1)詞義范圍不同,「國事」既可以指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國家事務;而「國是」則專指國家決策、規劃等重大事務。
(2)適用對象不同,「國事」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如「國事訪問」是一國首腦接受他國邀請所作的正式訪問;「國是」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在中央所議之國家大事。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構,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是「共商國是」。
(3)語體色彩不同,「國事」是頗具口語色彩的詞,「國是」是用於書面語的文言詞。
(4)語法功能不同,作為名詞,二者都能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
「共商國是」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於南朝范曄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居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飢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庄王曰:「善。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
「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中的「是」即為則也,常也,法也,是國家長治的大政。「共,同也」(《說文解字》),即齊心協力的意思。這樣看來,共商國是,即可解釋為「齊心協力地商定國家大事」的意思。
「何況」和「況且」的區別是這樣的:
「況且」有「而且」「再說」的意思,表示進一步說明理由。經常和「也」「還」「又」配合使用。「何況」也有補充說明理由的意思,這一點和「況且」大體相似,略有不同。還有一點,是表示進一層,帶前後對比意味,有反問語氣。
(1)用反問語氣表示進一層的意思的句子,一定要用「何況」,不能用「況且」。題目很顯然是反問語氣,所以應該用何況。
(2)前後帶襯托、對比關系的,一定用「何況」;後文是對前文進一層說明理由的,用「況且」最佳。
「榮譽」與「名譽」的區別是這樣的:
「榮譽」是一定社會或集團對人們履行社會義務的道德行為的肯定和褒獎,特定人從特定組織獲得的專門性和定性化的積極評價。「名譽」是對特定的公民和法人的人格價值的一種社會評價。具體地說,名譽是指社會對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乾等方面的社會評價。兩者都可以和「權」字搭配。榮譽權,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或其他榮譽的權利。
榮譽權與名譽權在一定程序上表現出關聯性,但二者仍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在:
(1)二者的范圍不同。榮譽並非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取得,只有某些做出了突出貢獻或取得重大成果的人才會獲得榮譽稱號,因而具有專屬性;而名譽是每個公民或法人都享有的,具有普遍性。
(2)取得的方式不同。榮譽的取得必須經過特定的程序,由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給予表彰的方式授予;名譽則是法律賦予每個公民與法人的,其取得不需要履行任何程序手續。
(3)客體內容不同。名譽是社會對每一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幹、生活作風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評價;而榮譽則是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的一種褒揚和嘉獎。
(4)消滅的要求不同。榮譽權的喪失通常是由授予單位基於法定事由給予剝奪,如因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因為觸犯刑法等因素而被剝奪榮譽稱號;名譽權則無法被剝奪或受到限制。
榮譽權的取得可以多種原因。
公民、法人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試題中的句子不是「肯定和褒獎」「積極的評價」,所以不應該選擇「榮譽」。
七、全國卷1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菁華(qīng) 寧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翹首回望(qiáo)
B. 吐蕃(fān) 庇護(bǐ) 殲擊機(jiān) 呱呱墜地(gū)
C. 請帖(tiě) 梵文(fán) 發橫財(hèng) 按捺不住(nà)
D.鏈接(liàn) 創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A.菁華(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解題指導】本題考查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該題每一個選項中加點的字都是常見易讀錯的字,有多音字,有形聲字,有形近字,針對命題特點,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勤查字典,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八、全國卷2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作坊(zuō) 心廣體胖(pán) 處方(chǔ) 給予幫助(jǐ)
B.燕山(yān) 戎馬倥傯(zǒng) 落枕(lào) 分外高興(fēn)
C.干係(gān) 呼天搶地(qiǎng) 飲馬(yìn) 供不應求(yìng)
D.泡桐(pāo) 濟濟一堂(jǐ) 空餘(kòng) 作者附識(shí)
答案:A。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的能力,B.分外高興(fèn)C.呼天搶地(qiāng)D.作者附識(zhì)
九、山東卷
1、下列詞語中,字形與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眷顧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慍色(yùn) 鬧別扭(biè) 閉目塞聽(sè)
C.遴選 舛誤(chuān) 煞風景(shā) 飛揚跋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處方葯(chǔ) 唧唧喳喳(chā)
1、【答案】B
【解析】A. 怯生生(qìè)C. 舛誤(chuǎn) D.唧唧喳喳(zhā)
2、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橫線處的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談起抗震救災,溫總理______很深。他動情地說:「這次抗震救災,更加深了我對人民的愛。」
②在破解開發型資源城市轉型難題的過程中,該市______原有資源,以釩鈦資源開發為重點,努力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③作者科爾曼年輕氣盛,觀點鮮明,但常常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周,_______顯得犀利有餘,老練不夠。
A.感受 依託 未免 B.感觸 依附 未免
C.感觸 依託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2、【答案】C
【解析】A感受:接觸外界事物得到的影響;體會。感觸: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思想情緒;感觸側重思想情緒。依附:附著,依賴依靠。依託:依靠。依託側重有所憑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詞語搭配,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不合適,或對前面所說的情況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 :副詞。表示由於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種消極的結果,「科爾曼年輕氣盛」 正是「老練不夠」的原因。此處是對科爾曼作客觀評價,沒有批評的語氣。
十、四川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遮蔽/弊端 囹圄/聆聽 不屈不撓/饒有情趣
B.雋永/眷念 驚蟄/ 桎梏 喟然長嘆/功虧一簣
C.侍候/吞噬 吉祥/捷徑 溯流而上/夙興夜寐
D.瓦礫/隸書 矗立/抽搐 鍥而不舍/提綱挈領
1、【答案】D
【解析】A、bì/bì líng/ líng náo/ráo B、juàn/juàn zhé/zhì kuì/kuì
C、shì/shì jí/jié sù/ sù D、lì chù qiè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倍增 錄像機 拾人牙慧 紛至踏來
B.備至 照像機 招聘啟示 自作自受
C.贍養 釣魚竿 意氣用事 滄海一粟
D.觀瞻 電線桿 黔驢計窮 奼紫嫣紅
2、【答案】C
【解析】A、紛至沓來,B、招聘啟事,C、黔驢技窮。
十一、浙江卷
1. 下列詞語中,各對加點字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僥幸/角色 車轍/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稱贊
B.盤踞/拮據 癖好/否極泰來 摒棄/斂聲屏息
C.愴然/創傷 蠱惑/餘勇可賈 詰問/開花結果
D.蹩腳/別扭 乾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場作戲
【答案】D
【解析】A.僥(jiǎo)/角(júe) 轍(zhé)/折(zhé) 瞠(chēng)/稱(chēng);
B.踞(jù)/據(jū) 癖(pì)/否(pǐ) 摒(bìng)/斂(bǐng);
C.愴(chuàng)/創(chuāng) 蠱(gǔ)/賈(gǔ) 詰(jié)/結(jiē);
D.蹩(bié)/別(biè) 涸(hé)/和(hè) 徜(cháng)/場(chǎng)。
2. 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ks5u.com
A.目前,出口疲軟,消費低迷,種種手段難以有效促進經濟增長,而固定資產投資卻可以產生立桿見影的效果,因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B.邀請企業家對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梳理和把脈,有助於糾正大學生的一些偏面認識,彌補他們經驗匱乏的缺陷,對其日後成功創業大有裨益。
C.橫濱世乒賽落下帷幕,中國隊囊括了單項金銀牌,國人振奮之餘心生感慨:我們的表現固然可以贏得世界敬佩,卻易導致球賽精彩不再。
D.這個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想像空間很大,如果有人感興趣。足可以把它改編為一部懸念叢生、高潮疊起的電視連續劇。
2、【答案】C
【解析】A.「立桿見影」—「立竿見影」;B.「偏面」—「片面」; D.「高潮疊起」—「高潮迭起」。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能被括弧中的詞語替換且符合句意的一項是
A.針對個別幹部違規駕駛公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現象,某單位做出副科級以上幹部重考駕駛證的決定,這實在是驢唇不對馬嘴。(名不副實)
B.「限塑令」頒布之後,農貿市場的一些攤主對記者打開天窗說亮話:為了招徠顧客,我們難以拒絕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直言不諱)
C.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需要提倡「拿來主義」精神,如果脫離國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畫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復,既給下鄉知識青年提供了求學上進的機會,也使許多農家子弟有了「鯉魚跳龍門」的希望。(脫胎換骨)
3、1、【答案】B
【解析】A.驢唇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近義詞】答非所問、前言不搭後語、風馬牛不相及。名不副實:指空有虛名。【近義詞】徒有虛名。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B.打開天窗說亮話: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直言不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兩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換。
C.畫虎不成反類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D.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脫胎換骨: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十二、重慶卷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A、雞肋(lèi) 蠻橫(hèng) 不著邊際(zhuó) 大楷字帖(tiè)
B、內訌(hòng) 哂笑(shĕn) 斷壁殘垣(yuán) 不落窠臼(kē)
C、驚悚(sŏng) 憤懣(mǎn) 怙惡不悛(quān) 狼奔豕突(shĭ)
D、難處(chŭ) 括弧(hú) 唾手可得(tuò) 不脛而走(jìng)
1、答案:C(măn應為mèn)
2.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愧疚 必須品 防微杜漸 額首稱慶
B.搜尋 吊胃口 炙手可熱 按捺不住
C.剽悍 金剛鑽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
D.撮合 板著臉 破涕為笑 奉為圭臬
2、答案:C(「不明就理」應為「不明就裡」意思是:不明白其中的實際情況)
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他是一個處事謹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則,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願交往過深。
B.亞冠聯賽小組賽上,魯能泰山隊的另一個對手韓國首爾FC隊以6∶1取得了勝利。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泰山隊的亞冠之旅格外艱險。
C.平遙人過去在外經商的極多,賺了錢,要往家裡送,很不安全,還要雇保鏢,於是便生出這票號,專管對換銀錢。
D.老張按照慣例把買回來的對蝦和豬肉分別稱了稱,才發現他買的對蝦被偷工減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3、答案:B(A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間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們的交往純屬友誼,不尚虛華。屬詞義與語境不符,「淡如水」不是交往淺的意思。B格外:非常、特別/額外、另外。此句是突出魯能泰山隊目前形勢的困難處境,用「格外」很恰當。C對換:相互交換。這是個生造詞。而此句的語境是用一種貨幣折換成另一種貨幣,應為「兌換」。D偷工減料: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這屬詞義與語境不合。應是「缺斤短兩」: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
十三、天津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揩(kāi)油 痙(jīng)攣 笑靨(yè) 物阜(fù)民安
B.泥(ní)古 諍(zhèng)友 蹊(qī)蹺 羽扇綸(guān)巾
C.滂(pāng)沱 擯(bìng)棄 聒(guō)噪 悄(qiǎo)然無聲
D.洞穴(xué) 糟粕(pò) 醞釀(niàng) 心廣體胖(pán)
1、【答案】D
【解析】A項的「痙攣」音「jìng」B項「泥古」音「nì」,C項 「擯棄」音「bì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雍容 經典 韜光養晦 篳路藍縷,以起山林
B.安詳 遐思 薪盡火傳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C.跨越 振輻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D.坐陣 砥礪 學以致用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2、【答案】:B
【解析】「篳路藍縷,以起山林」中的「起」應為「啟」,意思是說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難;「振輻」中的「輻」應為「幅」,意思是「幅度」;「坐陣」中的「陣」應為「鎮」,意思是「親自在某個地方鎮守,也用於比喻」。
3.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對嚴復提出的「信、雅、達」的翻譯標准,有學者 為:「信」是忠於原作,「達」是忠於讀者,「雅」是對於文學語言的忠誠。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幾片雪花飄落,更平添了幾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這不是詩人 ,而是在懷才不遇的情況下,仍希望終有一日能大展宏圖。
A.解釋 偶然 妄自尊大 B.解讀 偶然 夜郎自大
C.解釋 偶爾 妄自尊大 D.解讀 偶爾 夜郎自大
3、【答案】C
【解析】「解釋」與「解讀」一組詞語的區別就在於兩個不同的詞素;「釋」在對概念等做出詮釋,而「讀」多是對文字作主觀認知上的處理;「偶然」和「偶爾」都含有「有時候、不經常」的意思,但「偶爾」常修飾動詞,語境中修飾「飄落」,「偶然」常修飾名詞;「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詞的性質出現,一般不作謂語,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詞,在語境中作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