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語文的復習重點是哪(請詳解)
高考,不僅是跟別人競爭,也是在和自己斗爭,在最後20天,好的心態很重要。穩定平和的心態可以保證高考的穩定發揮甚至超常發揮,從而取得好成績。那麼,高考該以怎樣的心態來看待語文呢?高考是按照總分來錄取的,語文只是其中的一門,考生一定要有總分意識,不冷落語文,也不抬高語文,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分數期望值,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福州八中語文教研組副組長李智明為高、中、低三個層次的考生分別提供了三個語文參考分數值:90分、105分、115分。處於90分層次的第一類考生要保90分,爭95分;處於105分層次的第二類考生要保105分,爭110分;處於115分層次的第三類考生要保115分,爭120分。「想上本一,語文要力爭120分比較保險。3種類型考生的保分策略高考語文總分150分,得一分一分「摳」。150分的語文卷子一共分為六大部分17道考題。根據試卷的分數分布,三個類別考生的保分策略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題型中「拿」分的要求也不同。第一類考生(90分),保分策略如下:1.默寫題:5分;2.文言文閱讀題:8分;3.古代詩歌閱讀:3分;4.文學名著閱讀:5分;5.文化經典:3分;6.現代文閱讀:8分;7.閱讀選做題:8分;8.語言文字運用題:5分;9.寫作題:45分;第二類考生(105分),保分策略如下:1.默寫題:6分;2.文言文閱讀題:10分;3.古代詩歌閱讀:4分;4.文學名著閱讀:7分;5.文化經典:4分;6.現代文閱讀:10分;7.閱讀選做題:9分;8.語言文字運用題:7分;9.寫作題:48分;第三類考生(115分),保分策略如下:1.默寫題:6分;2.文言文閱讀題:12分;3.古代詩歌閱讀:4分;4.文學名著閱讀:8分;5.文化經典:5分;6.現代文閱讀:10分;7.閱讀選做題:12分;8.語言文字運用題:8分;9.寫作題:50分。最後20天應急技巧「名句名篇默寫題」總分為6分。今年的考試范圍縮減為13篇古詩文,得5分為基本要求。剩下的20天還要加強這個方面的復習,為了扎實起見,要全部通篇默寫一遍,建議每天一篇。「古代詩歌閱讀」總分是6分。在最後20天,建議找一份關於介紹古代詩歌鑒賞的復習資料,認真地讀一讀,了解意象、表達技巧、煉字等方面的常識,特別是要熟悉關於表達技巧的術語和用法。「文學名著閱讀題」總分是10分。20天復習建議如下:閱讀較為詳盡的故事梗概,字數在2萬字左右,如「布衣精英」版的名著導讀就很不錯。每天或兩天讀一部名著的詳盡的情節,對陌生的情節要特別留意;繼續做題,結合自己的薄弱名著有針對性地做練習;復習做過的習題。「寫作題」佔70分。考生按要求寫作,文體適合,內容切題,字數完整,字跡工整,卷面不亂,可得45分左右。要上50分者,除了以上要素之外,還得有一定的文采,有亮點。
② 高中語文怎麼復習
實際上,語文靠的是積累。
首先是字詞,這是考試必考的,我們當初主要是整理平時練習和考試出錯的字詞,然後每天都拿出來看一下,慢慢的那些不會的就會記住。老師曾經還讓我們背過字典,當然不是全被,而是挑選出那些比較常用的從a開始背起。看到不認識的字,不知道意思的詞一定要查字典,然後找個本子記下來長期積累。
然後是文言文。一般考試考的都是課外文言文,但是課內的只是一樣可以用的到。一篇文章是由字片語成的,你懂那些字詞的意思自然可以讀懂一篇你沒有見過的文章。文言文里會有很多固定搭配和一些固定詞語,正是這些東西組成了一篇文言文。還是要積累,記住那些固定的東西,套用到新的文章里,然後根據具體語境明白最准確的意思。
再者,古詩詞還是要背的,而且要背熟,會寫,明白它的意思。雖然它佔分很少,但但到了考試時每一份都很重要,一定要爭取古詩詞的題得滿分。每天早上或晚上拿出半小時的時間把古詩詞拿出來背一背,熟能生巧。
最後是作文,這絕對是一個靠積累取勝的題。高中一般偏重議論文,而議論文需要大量的例子去支持你的論點,這時候你平時的積累就用上了。當時老師會花大量的時間給我們講一些例子,錢鍾書,孫犁,陳寅恪等等,幾乎五六十年代那些風雲人物講了個遍。還要注重自己的整理與歸類,切忌作文里出現成段成段的例子,那樣會有湊字的嫌疑,而且無法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有時候一句話的例子比一段的例子更具說服力。同時要明白每個例子到底在論證什麼,不要亂用瞎用。在作文里出現點睛之筆的古詩詞會為作為大大增彩,但是不會用的不要亂使,要不然會鬧出笑話。
平時多讀書,對於一個高中生而言,青春校園小說的魅力的確是那些名著所不具有的,但現在讀好書是為了以後有時間讀讀那些言情小說。余秋雨,錢鍾書,周國平,林語堂,張愛玲,村上春樹等等,他們的書有時候可能會很乏味,但對於你的語文學習幫助的確很大。我當時偏好余秋雨的書,以及一些講歷史的書。張小嫻的書也可以,感情比較細膩,尤其喜歡她得《永不永不說再見》。
對於語文考試而言,卷面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字不好看,那就每天堅持練練字,不在多但一定要認真。以後很多考試都是有卷面印象分的,千萬別在這上面失了分。
我今年上大二,高中時學文科的,對於學語文還是有一定心得的,這些建議不是在哪粘貼過來的,而是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我當時也用過很多,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希望能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鑒。
祝你學習進步,考上理想的大學。
③ 高中語文復習的有效方法
語文的學抄習和復習,無論高中初襲中,有異有同。相同的目標無外乎培養語感,提高語文素養,而這雖是非常空洞的說法,但確是在多次考試中能夠體現成績的「內功」。如何做,說來也很簡單,大量閱讀背誦古今中外優秀作品,多寫日記心得。不然,因為沒時間,可以多讀優秀期刊如《讀者》《視野》等,而入選課本的基本是文質兼美的篇章,古詩文必須熟讀成誦,現當代的也要讀到琅琅上口的程度。不同的是,應對考試高中練習的更多的是技巧和方法,也即如何思考,如何作答,作文的體裁是什麼等等技術層面的東西,純粹把技術練習熟了,勉強可以應付考試。但要取得好成績,必須是「實力」+「技巧」。
④ 高中語文的復習資料點
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定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習慣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橋梁,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後,學生的頭腦這部機器就會持久的運轉起來,就像沖破重重阻力進入空間軌道的飛行器,基本可以靠慣性自行運轉了。葉聖陶先生認為,從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任務都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麼,高中生學習語文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
一、積累的習慣。
我國古代學者十分重視知識積累的作用。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在《勸學》一文中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唐代的韓愈說:「俱收並蓄,待用無遺。」(《進學解》)。宋代的蘇軾則主張:「博觀約取,厚積薄發。」(《雜說》)可見積累對語文學習多麼重要。從高考語文優勝者的實踐來看,積累也確實重要。浙江省紹興市的高考狀元魏益佳高考語文成績136分,他在談到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時說:「語文學習是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點點滴滴的語文知識,就如一粒粒的黃沙,今天積一粒,明天積一粒,就會聚沙成塔。」他的高分來自高中三年苦心經營的積累。積累也是高考應試的需要。尤其是近幾年來西藏地區高考漢語文卷,字音、字形、詞義、實詞、虛詞、病句、名句等基礎知識部分直接考查知識積累的題目佔了將近一半的分數,此外,在文言文翻譯、現代文閱讀中,有許多題目都是需要學生激活積累才能完成的。因此,一個高中生,必須首先做好知識積累。
積累的主要途徑有四個:一是摘抄,二是背誦,三是記憶,四是訓練。
積累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單元積累法。就是學習一個單元之後,及時歸納本單元學習的難讀字、易錯字、成語典故、精彩語段等,力求精要實用。二是考點積累法。就是根據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高考考點,對散見於課本、資料、試卷中的語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要注意突出重點、難點。三是易混點積累法。就是對平時訓練中遇到的易混知識點,考試中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要著眼於辨析疑點。如復習漢字字形時,就可以從易混點的角度進行總結:例如,復習漢字的字字形的識記,就可以採用這種方法,積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與肄業「肄」;寒喧的「暄」與喧鬧的「喧」。
根據《考試說明》和高考試卷的命題點,積累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 積累字音、字形、詞語、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一是要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的習慣。一個高中生,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看,至少要有兩本詞典: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現代漢語詞典》;二上商務書館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最好能是同時擁有《同義詞辨析詞典》和《漢語成語詞典》。經常翻檢,培養對漢字的認讀,正確書寫和使用的能力。
二是善於對易混字音、字形和同義的詞語、成語進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釋中提到的字、詞;分考點訓練的資料中的列舉的字詞;綜合訓練試卷中出現的字詞等。
三是掌握詞語搭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等辨析同義詞的方法。
(二)積累文言實詞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文言實詞120個,其實要適應要高考的需要,應該是越多越好。積累文言實詞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詞的古今異義。著重掌握詞語古今意義的變化,有的詞義擴大了,有的詞義縮小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
2.一詞多義。文言中詞的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習時要隨時總結,不斷深化。
這些在課內都有所見,平時不斷積累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掌握得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閱讀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
3.詞類的活用。古漢語有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某種語法功能,並且臨時改變了詞性,有的還改變了讀音。這是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
4、偏義復詞
偏義復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5、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應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
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偏義復詞、通假字是高考文言實詞的主要考查點,考生備考時,要針對這些考點不斷的積累知識,加強訓練,培養結合語境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
(三)積累古詩文名篇。
不少人學習文言文只滿足於掃清文字障礙,認為老師已講清楚,我也明白,這就夠了。老師一篇一篇地講,學生一篇一篇地學。到了高三下學期總復習的時候,你問他還記得幾篇,他就會茫然地搖搖頭說,一篇也不記得了。這種學習方法是極不可取的。因此,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積累。而積累的最好辦法就是背誦,把文言文中的若乾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詞的意義、虛詞的運用、各種句式的變化等也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過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宋代的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腹中的詩書從何而來呢?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舍如利刃辯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才高八斗的智慧;溫文爾雅、謙和恭謹,文質彬彬的氣質;從何而來呢?從背誦中來。背誦是一個人才能、智慧、品格養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著名的學者都曾在背誦方面下過大功夫,集學者、作家、翻譯家於一身的錢鍾書先生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就發誓要「橫掃清華圖書館」,他不但背誦了大量的古代文學名著,而且精通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古印度語言。他的文章歷史典故隨處可見,精譬妙喻俯拾皆是;他的演講氣勢恢宏,妙語連珠,機智幽默。著名小說家巴金,十二歲時就能背《古文觀止》,傑出文藝評論家茅盾,小時候就能把《紅樓夢》倒背如流。贊嘆之餘我們悟到了什麼呢?沒有背誦,沒有文化的積淀,不可能成為一個有語言修養,有文化內涵的人。
文言文在藏族辦高考中並不涉及太多,所以,可簡略而過。
(四)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
積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語言修養和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每年我都對高三語文成績比較好的同學進行調查,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有思想內涵的故事。一有時間,就拿來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會化為自己的東西,活躍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水平,增加了語言的文采,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還要有「學以致用」的思想。以往也有一些學生問我,我這個學期摘抄了兩大本,怎麼一到作文時,仍然感到無話可說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有「兵」不會用「兵」,「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積累材料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在寫文章時用,到時候你要想到這些材料,要學會用,這發問的同學就是只管抄,不去用。二是抄寫時,就沒有用的意識。我們的學習時間是十二分的珍貴,我們抄東西時,一定要想到有用沒有用,如果這個材料沒用,那我寧願去休息也不去搞摘抄。去年我在所教班內舉行一個語文學習經驗介紹會,胡森介紹說,他抄一個故事,就在下面加上批註,提醒自己用在哪些觀點之下。我覺得這個做法是很值得學習的。可以說胡森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更經濟,更高效的摘抄法,你可以試一試。
(五)答題技巧。答題技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些同學失分,不是失在知識能力上,而是失在沒有題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能使復習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復習語病題時,就要在把握六種病句特點的同時,掌握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
(1)審讀法。審讀法就是通過審慎的閱讀,發現句子的毛病。一般說來,大凡讀起來別扭,聽進來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處,再仔細分析判斷,查清語病的原因,然後加以修改。例如「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建立或增加石油儲備,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讀第一分句「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就會覺得不通,要在其結尾加上「情況」或「狀況」之類的詞語比較順暢。
(2)緊縮法。緊縮法就是把句子的修飾成分去掉,就其主幹部分,檢查語病。例如,「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把它緊縮後就是「他按排了內容、時間、人員以及問題。」顯然,「按排」與「問題」搭配不當。
(3)類比法。也可以稱為「仿造法」,就是按照自己懷疑有語病的句子的格式仿造句子,如果仿造的句子有語病,那麼原句也有語病。例如,「今年春節,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這句話通不通,可以用類比法來檢驗:「這個工廠的幾十台機器,幾百個工人放棄休假。」「這所學校的幾十間教室、幾十名教師放棄休假。」顯然「機器」、「教室」、「消防車」都不會「放棄休假」。
(4)比較法。在選擇有語病的項時,四個選項中往往有兩個容易排除,剩下這兩個,就為難了,那個干擾因素比較大的選擇項,也給人似是而非的印象,這時就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比較。如果是確認兩項都有問題,就選擇問題較大,較明顯的那一項。
再如,現代文閱讀題:
一、要有文本意識。
我們必須學會從原文中把答案「扣」出來的本領,而不是叫你憑想當然的,按自己的觀點作答,而要能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觀點,但這個思想觀點它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同學們在做題時,往往不是篩選作者的觀點,而是寫出通常認為的正確觀點。
二、要有語境意識。
體察語境,提高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語句的能力是提高現代閱讀水平整體水平的關鍵所在。具體的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語句的含義。在一個語段中,語句表達一定的意義,又省略和隱含某些意義,是相輔相成的。有的先後相承,有的互為補充,有的先定范圍再做闡發,有的有所表述,有所省略……如果對相語句熟視無睹,閱讀理解必然脫離語境的偏差。
答題技巧是一個大課題,對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講也十分重要,將來我們再專門講,這里先把問題把出來,請同學們自己不斷的總結,積累自己的答題技巧。
古人說:「江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知識積累越豐富,聰明才智越易於發揮,而且有利於能力的形成。
二、閱讀的習慣。
(一)誦讀。誦讀就是有聲的讀書。古代人把上學叫做「讀書」,可以看出傳統的語文教育思想對「讀」的重視程度。今天許多學生語文素養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只重視去做各種模擬試題,而沒有認真的進行過「誦讀」的訓練。但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誦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教材上選的那些優秀的作品,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文章,我們要認真的誦讀,除些之外還要找一些文情並茂的文章,拿來反復的誦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有的同學可能認為高考不考誦讀,誦讀文章對考試沒有意義。實際上,語文試卷中的許多題目,並不是憑理性的分析而是憑借較高的語言感受能力做出來的。有些選擇題,你做對了,但問你原因你可能答不出來,這並不能說明你憑運氣做對了,實際上你是憑語感做對的,正確的語感從何而來呢?從誦讀中來。
許多語文試題都是這樣,憑語感就能做對,因此,只做題不讀書,對於提高語文能力來講,是捨本逐末。
(二)精讀。從形式上看,與誦讀相比,精讀是一種無聲的讀,即默讀;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各伴隨著思考、理解、概括、轉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創造性的閱讀,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孔子講「學而不思則罔」,對於精讀來說,最關鍵的一條是在讀中要思考,在思考中質疑,即發現問題,實際上有效的閱讀,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閱讀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
(三)多讀。古人講:「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所以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賴於多讀名篇佳作,讀多了,視野開闊了,自然就會有比較,有鑒別,自然也就會產生較為深入的理解。如有人讀了《荷塘月色》中關於月色的描寫,就想起「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的朦朧,又想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恬靜,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由是而到畫面所顯示的凄婉的美。
既然要求多讀,我們就明白一個高中生課外該讀什麼的問題。我覺得一要挑選《語文讀本》是的一些篇目來讀;二是讀一點名著,按照國家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個高中生至少也得讀20部以上的名著,這個數字對於面對高考的高中生來說,可能有點大。但現在的學生是一本都不讀,這就會造成文化底蘊、文學素養等方面的缺失。我們應該盡量的多讀,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兩個作家的作品來讀,特別是那些思想容量大、藝術感染力強、容易與青少年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的作品,如《冰心散文選》、《余秋雨文集》等。有一位高考狀元,他從高二時開始讀冰心的散文,冰心散文的情感和藝術趣味對他的影響都很大。今年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他寫「選擇博愛」,明顯受到冰心早期散文愛祖國、愛自然、愛母親的泛愛思想的影響,加之語言的文采,作文得了滿分,語文考了136分。他讀書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是功利主義的閱讀,而是把書當成營養品,吸收其有用的東西,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藝術趣味。三是讀精美的短文。如在同學們中間很流行的《智慧背》。四是要讀一些品位較高的雜志。從寫作的角度看,可以讀《讀者文摘》、《青年文摘》、《讀寫天地》、《作文與考試》、《作文通訊》等;從閱讀的角度,可以讀《語數外學習》、《中華活頁文選》、《中學生閱讀》、《閱讀與欣賞》等。
(四)勤動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要隨時記下有用的知識,生字、新詞、生動的語句,優美的語段,將讀書與積累結合起來。二是點評閱讀材料,對其內容、結構、語言、手法直至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獨到的點評。點評式的閱讀,是中國傳統的閱讀方法。三是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把讀與寫結合起來。
三、寫作的習慣。
(一)積累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礎。素材的積累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含自身周圍環境見聞),這是極為豐富而行動的材料來源;二是學過的課文內容,這也是一個可觀的材料庫;三是課外閱讀(書籍、報刊、影視等)中發現的反映社會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讀者》、《青年文摘》這兩本雜志故事性較強,很多同學喜歡看,但是不能「過目就忘」,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來。剛才我講到,摘抄時要有用的意識,還有一點是怎樣用的問題。
(二)、善於思考。有的同學作文總是簡單地敘寫身邊瑣事、沒有深刻思想內涵和新穎見解,對生活的觀察思考不夠深入,沒有把握住升華文章主題的關鍵。考生要想寫出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的文章,就必須對生活現象進行深入的感受、領悟、思考,對其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裡」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礦石中,提煉出珍貴的人生之「金」。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文章的「靈魂」,精深的思考則是使「血肉」中生出「靈魂」的手段和過程。沒有精思就不可能對生活進行精加工,就無法使主題思想得到升華。要學會從小處入手,向深處開掘。通過具體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關細節材料的剖析開掘,揭示出蘊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內涵。以一滴水映出太陽的光輝,於細微處體現偉大的精神。
(三)抄寫範文。作文水平較差,起點很低的同學,首先在抄寫文章上下點功夫,即探照下面講的三條來抄寫:一是選合適的範文,例如,報刊上比較好的散文,或同學中的優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寫,不可看一兩個字,抄一兩個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連標點也不要抄錯;三要堅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麼至少堅持兩個月,即可有顯著效果,如果堅持半年,那麼你的作文水平就會有質的飛躍,這比看任何寫作方法之類的書都管用。
(四)、勤於練筆。「曲不離口,拳不離口」,寫文章也是如此。練習多了,就會熟能生巧,得心應手。練筆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二是經常寫些畫家寫生式的生活片斷、生活場景等,積累素材和技巧。三是及時記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些事情觸動了心靈,使自己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就及時的將其記錄下來。這些來自生活的思想,往往閃耀著個性的靈光,寫進文章就會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五)、反復修改。我教過的一些能寫文章、能發表文章的學生,其中絕大多數都很注意對自己文章的修改,他們在完成自己作文之後,總願意聽聽老師的意見,然後或作修改,或者重寫。這大概是他們能寫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每篇作文老師都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是不現實的。最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領,自己動手,勤練修改,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實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麼修改,再徵求老師的意見,或試改後再聽聽老師的意見。修改文章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所寫文章確實可以改,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在內容、結構、語言沒有大的問題,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離題,內容空洞,思路混亂,語言太差,就不適合修改,因為修改也不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試中經常是三類文或四類文的較低檔次那你先在抄寫上下功夫。
(六)、規范操作。考場作文不同於一般的文學作品,也不同於平時練習筆,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操作規范,只有遵守這些操作規范,才能拿到高分。
1、先列提綱的習慣。
平時訓練中,有的同學不注意編寫作文提綱,寫出的文章,往往前緊後松,頭重腳輕。由於高考語文的文字書寫量較大,作文時,一般考生都不寫草稿,這樣先列題一個詳細的提綱,按照提綱行文,就顯得尤為重要。
2、迅速入題的習慣。
迅速入題就是開門見山,迅速表現文章的主要內容,有時分幾層說,也要做到「開篇點題」,然後再層層推開,把主題說清楚,那些「客套話」、「過場話」大可不必說。如寫議論文,要盡快進入說理,不能大量復述話題材料,或大擺存在的問題。因為「以敘代議」往往會沖談說理的內容。
3、認真書寫的習慣。
書寫潦草,亂塗亂改,字跡難辯直接影響著內容的表達和閱卷教師的情緒,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潔的卷面、端正的字體,本身就給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閱卷老師的睛睞。平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考場上認真對待,打造一個給文章增色的文面。
4、依題行文。
「海闊憑魚躍」,海中的游魚是無比自由的,但它也不能游到岸上來,從這個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話題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話題涉及的范圍內行文,即依題行文,做到「符合題意」,為拿高分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5、遵守規則。
考場作文是一場有規則的比賽,每一個參賽者都必須遵守其中的規則。例如:(1)字數,高考作文要求不少於800字,這就是一個規則,寫的太多,給人臃腫之感,少了按規定每50字扣一分,實際操作起來所扣分數比這個規定要高得多。(2)高考作文文體自選,但一旦選了某種文體,考生又必須遵守這種文體的寫作規范,否則就會失分。(3)不寫錯字,保持良好的文面形象。錯字連篇,文面不潔,往往使一些人的高考作文歸入第四類卷。高考作文評卷細則規定:3個錯別字扣1分,實際上因錯別字扣分大大高於這個規定。文面不潔,是不良學習態度的反映,字體潦草,隨心所欲的塗改,致使卷面墨跡斑斑,作文分數可想而知。
今天這我們圍繞養成語文學習習慣的問題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積累的習慣;二是閱讀的習慣;三是寫作的習慣。孟子說「匠人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孟子盡心》),意識是說,當教師的,只能教學生一個學習的方法或基本的原則,真正學習知識,養成能力,那都是學生的事。希望同學們能根據今天講的方法和原則,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語文學習計劃,從積累、讀書、作文入手,反復的練習,長期堅持,真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⑤ 怎樣復習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幫幫忙。
照此分類整理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復習資料分冊匯編
高中語文第一冊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出生於江蘇東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毛澤東稱贊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2.《采蓮賦》:南朝皇帝蕭統著。
3.《西洲曲》:南朝樂府中的詩。
4.周瘦鵑:現代作家,翻譯家,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文學流派)代表作家。
5.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的主將,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是他在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寫照。
6.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末年著名詩人,也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等。「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出自他的《輓歌》。
7.《文心雕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巨著,作者為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
8.金聖嘆:名人瑞,字聖嘆,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曾把《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與《西廂》合稱「六才子書」,並對後兩種進行批改。其批改《水滸》,成書於崇禎末期,將七十一回以後關於受招安、征方臘等內容刪去,增入盧俊義夢見梁山頭領全部被殺死情節,以結束全書。批語中頗有獨到之見,也表現了反對農民起義的立場。
9.顧炎武:號亭林,字寧人,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學家,著有《日知錄》。
10.汪曾祺:江蘇高郵人,現當代作家,「京派小說」代表。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
11.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偉大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12.喬治·桑:法國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康素愛蘿》、《安吉堡的磨工》。
13.《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魯國國君的世系紀年,記載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後250多年的許多史料。也稱《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是優秀的歷史散文著作。
14.《勾踐滅吳》節選自《國語》。《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記載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貞定王十六年間的史實。
15.《戰國策》是記載西周、東周及各諸侯國歷史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經西漢劉向整理,共33篇。
16.《論語》是記載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二十篇,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為語錄體。《論語》是有關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17.孟軻(約前372—前289),字子輿,戰國時鄒人,儒學大師,有「亞聖」之稱。《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共七篇,內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哲學、教育、倫理,。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認為「人性本善」。(見第五冊)
18.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時趙國人,著名思想家。主張「法後王」「性惡論」。《荀子》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莊周(約前369-前286),戰國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學派代表人之一。《莊子》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學性強,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與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合稱「老莊」。
20.賈誼:西漢洛陽人,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著作有《新書》、《吊屈原賦》等。
21.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字子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包括12本紀(帝王傳記)、30世家(諸侯傳記)、70列傳(著名人物傳記)、10表、8書,共130篇。它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關於《史記》見第六冊)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東晉琅玡臨沂(現在山東省臨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有「書聖」之稱。王羲之胸懷曠達,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簡凈,韻味悠長,顯示了他的文學功底。因他作過右軍將軍,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蘭亭集序》即蘭亭會詩集的序言。
高中語文第二冊
23.《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人被釋奴隸伊索所編,搜集有古希臘民間故事,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餘篇。
24.錢鍾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代表作品有:兩部著名的學術論著《談藝錄》《管錐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人·獸·鬼》和長篇小說《圍城》。
25.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代表作有《愛彌兒》《懺悔錄》等。
26.孫犁:河北省安平縣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少年時期便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集為《白洋淀紀事》,其中《荷花澱》等作品是廣為流傳的名篇。散文《黃鸝》蘊涵著深刻的哲理。
27.史鐵生:北京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合歡樹》。
2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學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滕王閣序》是其駢文代表作。
29.韓愈:字退之,也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0.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著有《樊川文集》。
31.蘇洵:字明允,別號老泉。北宋文學家。著有《嘉佑集》。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32.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3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六一詩話》開創「詩話」這一新的體裁,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35.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世稱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36.張溥:字天如,明代文學家,天啟年間組織應社,崇禎初年又創復社,從事文學和政治活動。《五人墓碑記》選自他的《七錄齋集》。
37.姚鼐:字姬傳,一字夢古,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軒詩文集》,《登泰山記》選自該書。
38.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著有《龔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辭官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
高中語文第三冊
第一單元:
39.徐志摩(1896-1931) 新月詩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
康橋:劍橋
40.聞一多:現代著名愛國詩人,新月詩派代表人物,重要詩集《紅燭》《死水》,「三美」主張: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41.穆旦:九葉詩派代表詩人之一,詩集《探險者》《九葉集》
42.舒婷:朦朧詩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43.普希金:俄國偉大詩人,俄國斯文學奠基人,著名的詩:《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茨岡》 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又叫《歐根·奧涅金》)
44.華茲華斯:英國「湖畔詩派」代表詩人。
45.裴多菲:匈牙利愛國詩人,代表詩歌《自由與愛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第二單元:
46.《詩經》和《離騷》,分別開創了我國詩歌創作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秀傳統。
47.《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通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稱《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按表現手法,分為「賦」「比」「興」,「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
48.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 「楚辭」創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浪漫主義詩歌奠基人。代表作《離騷》《九歌》《天問》。《離騷》是《楚辭》代表作,我國古代最早的抒情詩,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楚辭》收集戰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詩集,由西漢劉向編輯,東漢王逸為作章句。
49.《孔雀東南飛》原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長的敘事詩,與北朝《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注意:《木蘭辭》不屬漢樂府民歌) 。《玉台新詠》南朝徐陵編輯。
50.《孔雀東南飛》中的文化知識:
槌床便大怒:「床」當作「坐具」講,不作「卧具」。
初七及下九:下九,農歷每月十九日;上九:二十九日;初九:中九
奄奄黃昏後:黃昏:十二時辰之一,是戌時(相當於現在19時至21時)
寂寂人定初:人定:十二時辰之一,是亥時(相當於21時至23時)
51.《古詩十九首》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選輯,最早見於南朝梁代蕭統《文選》,劉勰《文心雕龍》稱之為「五言之冠冕」。
鍾嶸《詩品》贊之為「天衣無縫,一字千金」。
第三單元:唐詩和宋詞
53.唐詩
①唐詩在梁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兩種新詩體,從而擴大詩的表現范圍。
②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後人稱之為「詩仙」,詩歌風格「清新飄逸」。
③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也稱杜少陵,亦稱杜工部。他的詩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他是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也被後稱尊稱為「詩聖」。詩歌風格:沉鬱頓挫。
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④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
⑤王維: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孟浩然為同一流派詩人。
補充:邊塞詩人:王昌齡、高適、岑參
⑥劉禹錫:字夢得,中唐詩人。中學課本作品《陋室銘》《石頭城》《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其中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⑦李商隱:字義山,晚唐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區別於李賀)
54.詞
①詞出現於唐、五代時期,稱曲、雜曲或曲子詞,到宋代擴為流行,被稱為詩余,後改稱詞。又稱長短句。
②宋詞習慣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代表詩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還有秦觀(北宋),豪放派代表詩人蘇軾,辛棄疾。
③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世稱柳七,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婉約派創新者。
④蘇軾:字子贍,號東坡居士,與其文蘇洵、蘇轍、今稱「三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詞上,擴大詞的表現范圍,開宋代豪放詞先河,詞風與辛棄疾相近,合稱「蘇辛」。蘇軾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⑤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詞》
⑥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最偉大愛國詞人與蘇軾同為豪放派代表,詞集《稼軒長短句》
⑦姜夔:南宋詞人,號白石道人。(千岩老人為蕭德藻)代表作品《揚州慢》(「禾黍」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⑧陸游:號放翁,南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現存古詩最多一個詩人。
第四單元:
55.郁達夫:原文郁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56.巴金:原名李芾甘,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長篇小說《滅亡》,中篇小說《寒夜》,《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代表作《燈》。
第五單元:
57.《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間,把從《史記》《漢書》到《明史》第24部史書定為「正史」,今稱二十四史。(註:無《資治通鑒》)
58.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創作《人間喜劇》(小說總稱,共91部),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網路全書」,其中包括《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
59.雨果: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60.其他作家代表作品:
博馬舍(法) 《費加羅的婚禮》
拉伯雷(法) 《巨人傳》
莫里哀(法) 代表作《偽君子》(又作《達爾丟弗》,主人公達爾丟弗),《吝嗇鬼》(又作《慳吝人》,主人公阿巴貢)
補充,四大吝嗇鬼: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屠格列夫:俄國作家,著名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父與子》《獵人筆記》
高中語文第四冊
61.魯迅,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前五部小說為《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故鄉》《阿Q正傳》,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祝福》收入《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雜文集16部;翻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死魂靈》,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課文《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
62.契訶夫,俄國短篇小說家,代表作《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員之死》,劇本《櫻桃園》。
63.沈從文,現代作家,代表作《邊城》。
64.孫 犁,「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另見26條)
65.趙樹理,當代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等。
66.茅 盾,現代文學旗手之一,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短篇小說《林家鋪子》等。
67.莫泊桑,19世紀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長篇小說《漂亮朋友》,短篇小說《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項鏈》等。
68.高曉聲,江蘇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奐生上城》《李順大造屋》等。
69.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說《水滸傳》。《智取生辰綱》選入課文。
70.羅貫中,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失街亭》選入課文。
71.馮夢龍,明末小說家,編印過「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選自《警世通言》。
72.凌濛初,明末小說家,編著過「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73.唐代傳奇,有《柳毅傳》(李朝威著)《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
74.吳敬梓,清代小說家,著有《儒林外史》。
75.蒲松齡,清代小說家,著有《聊齋志異》(文言短篇小說集)。
76.李汝珍,清代小說家,著有《鏡花緣》
77.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78.曹 禺,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79.老 舍,「人民藝術家」,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80.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著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哈姆萊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早期創作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81.關漢卿,元代戲劇作家,著有《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單刀會》等。
82.王實甫,元代戲劇作家,著有《西廂記》。該劇同《竇娥冤》代表了元雜劇最高成就。
83.湯顯祖,明代戲劇作家,著有《牡丹亭》。
84.孔尚任,清代戲劇作家,著有《桃花扇》。
85.洪 升,清代戲劇作家,著有《長生殿》。
86.傳 奇,是明代的主要戲曲樣式,並持續到清代,代表作有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87.袁宏道,明代散文家,創立了「公安派」,與袁宗道、袁中道均以文學見長,時稱「三袁」。
文學體裁
88.戲曲,以演員表演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為基礎,融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舞台藝術。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近現代京劇和各種地方戲。
89.戲劇語言,由曲詞、賓白、科介三部分組成,曲詞,是劇中人物的唱詞;賓白,是劇中人物的說白;科介,是劇中關於動作、表情和音響效果的舞台指示。
90.元雜劇,是一種把歌唱、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分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角色有末(男角)、外末(老年男子)、旦(女角)、正旦(女主角)、卜兒(老婦人)、凈(花臉)、丑(小花臉)等。
91.現代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台藝術。按照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按照劇情繁簡和結構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照題材反映的時代可分為歷史劇、現代劇。按照矛盾沖突的性質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
92.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科幻、公安、傳奇、武俠、言情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高中語文第五冊
93.孟子,名軻,是戰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論、「性善」論以及「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孟子》向以長於譬喻和雄辯著稱。《孟子》與《論語》《中庸》《大學》四部儒家經典合稱「四書」。(見17條)
94.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詩壇上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後人稱道,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將進酒》《越中覽古》,杜甫的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極其精練,尤長於古體詩和律詩,如「三吏」、「三別」,《兵車行》《登高》《客至》《詠懷古跡》《旅夜書懷》《閣夜》《登岳陽樓》等。(見53條)
95.元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並稱我國「四大」古典小說。
96.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吶喊》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記》、《葯》、《孔乙己》、《故鄉》、《阿Q正傳》等,其中《阿Q正傳》對國民性弱點的揭示,至今仍振聾發聵;作者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已經成了一個世界性話題。(見5和61條)
97.現代派或現代主義文學是對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藝流派的總稱。
意識流小說 英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 小說《牆上的斑點》,通過象徵暗示,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來表現化合物的「內心真實」。
表現主義 奧地利的弗蘭茨。卡夫卡 小說《變形記》 反對以寫實手法描寫客觀世界,而強調表現作家的主觀感受。
存在主義 薩特是當代存在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薩特的名劇《死無葬身之地》《恭順的妓女》用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寫成,《蒼蠅》有濃厚的象徵色彩,《惡心》在很多地方運用意識流技巧。
荒誕派戲劇 作家貝克特的戲劇——《等待多戈》是荒誕派代表作。
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20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形成熱潮。以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魔幻現實主義小說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第六單元:
98.韓愈:唐代文學家、詩人,「文起八代之衰」,與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99.柳宗元:唐代文學家,詩人,世稱「柳河東」
100.根據課本P164 增補:
胡適《嘗試集》 郭沫若《女神》 張愛玲《金鎖記》 戴望舒《雨巷》 丁玲《沙菲女士日記》
當代:
王蒙《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 鄧友梅《在懸崖上》 宗璞《紅豆》
陸文夫《小巷深處》 劉心武《班主任》 盧新華《傷痕》
戴厚英《人啊,人》 古華《芙蓉鎮》
路遙《人生》 汪曾祺《受戒》 諶容《人到中年》
張賢亮《靈與肉》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阿城《棋王》
高中語文第六冊
101.梁思成:中國現代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
102.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他身殘志堅,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學理論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被譽為當代的愛因斯坦。有《時間簡史》。
103.王力、呂叔湘、張志公:中國現當代語言學家。
104.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清代偉大的小說家,用十年時間創作了不朽名著《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後四十回為高鶚所著。《紅樓夢》,是我國古代人情小說的集大成者,古代白話小說的高峰與總結,偉大的現實主義巨著,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在藝術上,它既有濃郁的傳統風格和民族特色,又有鮮明的創新精神。書中描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憎惡「仕途經濟」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細處不讓鳳姐」的探春,「裝愚守拙,隨分從時」的薛寶釵,「身為下賤,心比天高」的晴雯,被人販子賣給薛蟠作妾的靈秀而薄命的女子香菱等。
105.起承轉合:舊體詩文常用的行文順序。起:開端。承:承接上文進一步加以申述。轉:轉折,從另一方面論述主題。合:全文結語。
106.《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古希臘的普魯塔克曾被稱為「世界傳記之王」,其作品《列傳》是歐洲傳記文學的開端。不過,《史記》比它還早產生幾乎達兩個世紀。
10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偉大的歷史著作和人物著作。其中人物與先秦時的文學人物相比,明顯具有鮮明的個性。此外,它的主觀色彩與抒情性,在歷朝「正史」中是最濃厚最突出的。作者自述寫此書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思想價值主要表現在四點上:其一是表現了進步的文學觀;其二是表現了進步的經濟思想;其三是表現了強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其四是表現了豪邁的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
108.《報任安書》是我們了解司馬遷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獻。司馬遷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寫了「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他還為戰國四君子(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立過傳。
⑥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該如何復習
給你點題,拿回去做吧
1、下面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即使 即便 即位 若即若離 B.急需 須知 必須 軍需品
C.摧殘 殘忍 慘重 慘絕人寰 D.廢棄 費用 廢馳 半途而廢
答案:D。|弛
2、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莫衷一是 鼓惑人心 歪風邪氣 貪臟枉法 B.百無聊賴 負隅頑抗 潸然淚下 沒精打彩
C.草菅人命 步履維艱 風靡一時 穿鑿附會 D.暇不掩瑜 原形畢露 好高鶩遠 旁證博引
答案:C。|A、蠱、贓;B、采;D、瑕、騖、征
3、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吟頌 畢恭畢敬 畢竟 素昧平生 B.就緒 鳩占雀巢 昏憒 不名一錢
C.藍球 建設藍圖 慰藉 名副其實 D.污衊 厲兵秣馬 誣蔑 歸根結蒂
答案:D。|A、誦;B、鵲;C、籃(球)
4、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脫潁而出 佶屈聱牙 一蹴而就 含辛茹苦 B.水乳交溶 為虎作倀 應接不遐 揭竿而起
C.鱗次櫛比 察言觀色 相形見拙 浮想聯篇 D.破斧沉舟 甘之如飴 瞠目結舌 言不由中
答案:A。|A、穎;B、融、暇;C、絀、翩;D、釜、衷
5、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化妝品 化裝遊行 陷井 跌宕生姿 B.臘燭 別具風彩 安祥 食不果腹
C.園珠筆 有張有馳 弘揚 循規蹈矩 D.攀緣 始作俑者 翔實 詞不達意
答案:D。|A、阱;B、蠟、采、詳;C、圓、弛
6、選出書寫正確的一項( )
A.通宵達旦 推心置腹 病入膏肓 厲害得失 B.精疲力盡 令行禁止 火中取栗 烏煙瘴氣
C.風聲鶴唳 漫不經心 翻天復地 劍拔弩張 D.蔽帚自珍 並駕齊驅 不翼而飛 滄海一粟
答案:B。|A、利;C、覆;D、敝
7、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怙惡不悛 合盤托出 和衷共濟 諱莫如深 B.幡然悔悟 利令至昏 迷天大謊 一蹶不振
C.陳詞濫調 杳無音信 舐犢情深 匪夷所思 D.英雄倍出 揚長而去 一脈相承 要言不煩
答案:C。|A、和;B、智、彌;D、輩
8、選出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鍛煉 練習 簡煉 練達 B.晦氣 教誨 廣博 脈搏
C.訣別 訣竅 決絕 抉擇 D.炮烙 炮製 辨別 辯證
答案:A簡練
9、選出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項( )
A.渲染 膾灸人口 傢俱 心曠神怡 B.嘉賓 互相推萎 謄寫 天網恢恢
C.餓殍 沆瀣一氣 嗽口 打架斗歐 D.肄業 手不失卷 竟賽 孤注一擲
答案:B。|A、炙、具;B、推諉;C、漱、毆;D、釋、競
10、選出有兩個錯別字的一項( )
A.賠償 如火如荼 腦怒 矯揉造作 B.攝像 讀書札記 慪氣 慪心瀝血
C.座標 罄竹難書 賭博 哀聲嘆氣 D.棘手 苦心孤詣 塑像 棵粒歸倉
答案:C。|A、惱;B、嘔心瀝血;C、坐、唉;D、顆
11、選出錯別字最少的一項( )
A.趁心如意 行蹤鬼秘 鬼鬼崇崇 弱不禁風 B.奮發圖強 認識浮淺 英雄氣慨 羽扇綸巾
C.動輒得究 莫不關心 毛骨悚然 剛愎自用 D.事過景遷 前倨後恭 書寫潦草 瀏覽一遍
答案:D。|A、稱、詭、祟祟;B、膚、概;C、咎、漠;D、境
12、選出錯別字最多的一項( )
A.殘無人道 一股作氣 虎視耽耽 釜底抽薪 B.泄露機密 望風披糜 櫛風沐雨 紕漏百出
C.明知固犯 翻雲覆雨 知迷不悟 老調重彈 D.嗜酒成癖 閃爍其詞 水瀉不通 反映意見
答案:A。|A、慘、鼓、眈眈;B、靡;C、故、執;D、泄
13、下面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抵礪 再接再勵 嚴厲 勵精圖治 B.卓見 真知灼見 流傳 流傳千古
C.妥帖 物事人非 輯錄 惹是生非 D.傳頌 傳誦一時 寄予 寓教於樂
答案:A。|A、砥、(再接再)厲;B、無錯字;C、(物)是(人非);D、無錯字。
14、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端詳 懲前斃後 籍貫 杯盤狼籍 B.傾軋 震古爍今 緝私 鋌而走險
C.量入為出 情有可原 因材施教 自學成才 D.隱約其辭 誇大其詞 集思廣益 微言大義
答案:A。|毖
15、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門庭若市 漁翁得利 嗷嗷待哺 白璧微瑕 B.不醒人事 大聲急呼 惻隱之心 層巒疊嶂
C.坐想其成 百廢俱興 斑駁陸離 飽經滄桑 D.長噓短嘆 返濮歸真 唇槍舌箭 大展宏圖
答案:A。|B、省、疾;C、享;D、吁、劍
16、選出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項( )
A.暴戾恣睢 暴殄天物 穩操勝卷 鞭辟入裡 B.待價而沽 淡裝濃抹 得魚忘筌 巔撲不破
C.撥亂反正 搏聞強識 不加思索 優柔寡斷 D.掉以輕心 提心掉膽 斷章取義 分道揚標
答案:A。|A、券;B、妝、顛;C、博、假;D、吊(膽)、鑣
17、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飛短流長 耳熟能詳 斐然成章 山長水遠 B.搬門弄斧 栩栩如生 喧賓奪主 繁文縟節
C.憤世嫉俗 珠連璧合 宵衣旰食 勾心鬥角 D.瑕瑜互見 精兵減政 殫精竭慮 文過飾非
答案:A。|B、班;C、聯;D、簡
18、下列四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狗尾續貂 沽名釣譽 固步自封 和中共濟 B.各行其是 炙手可熱 毫釐不爽 屈指可數
C.急流勇退 卷帙浩繁 堅苦卓絕 免為其難 D.融匯貫通 學以致用 出類拔萃 成人之美
答案:B。|A、衷;C、勉;D、會
19、下列各組詞語中,只有一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部暑 老態龍鍾 幅員 以逸代勞 B.文彩 偃旗息鼓 妥脅 鳳毛麟角
C.渲泄 恪守不逾 支解 山青水秀 D.歉收 不容置疑 寒喧 兵荒馬亂
答案:D。|A、署、待;B、采、協;C、宣、渝、清;D、暄
20、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接恰 篳路藍縷 妨害 一暴十寒 B.網路 肆無忌憚 渡假 尾大不掉
C.申冤 迭床架屋 揣摩 一枕黃梁 D.狙擊 言簡意賅 妨礙 計日成功
答案:C。|A、洽;B、度;C、疊、粱;D、程
21、下列各組詞語中,都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俯首帖耳 防患未然 關懷倍至 毛骨悚然 B.仗義輸財 震聾發饋 震耳欲聾 一敗塗地
C.蜂湧而出 恂私舞弊 既往不究 人才倍出 D.責無旁代 擢發難數 得壠望蜀 別出新裁
答案:C。|A、備;B、疏、振;C、擁、徇、咎、輩;D、貸、隴、心
22、選出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 )
A.汗牛充棟 金壁輝煌 相輔相成 卓爾不群 B.禮尚往來 以儆效尤 功虧一匱 別無長物
C.直接了當 微言大義 氣喘吁吁 世外桃源 D.貌和神離 撲朔迷離 書聲琅琅 一如繼往
答案:D。|A、碧;B、簣,C、截;D、合、既
23、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幅射 針砭時弊 致哀 鴻篇巨制 B.贍養 風雨如晦 紀實 走投無路
C.焦燥 曇花一現 蜚語 竭澤而漁 D.薈萃 玩物喪志 編纂 出奇致勝
答案:B。|A、輻;C、躁;D、制
24、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水份 渾渾噩噩 純厚 汗流浹背 B.元宵 望文生意 發憤 仗義直言
C.冬蟄 元氣大傷 濫調 興高采烈 D.沉湎 師心自用 縈懷 遺笑大方
答案:C。|A、分、淳;B、義、執;D、貽
25、選出錯別字最少的一組( )
A.生死悠關 事必恭親 變換莫測 殺一警百 B.暗然淚下 飛揚跋扈 可見一般 自暴自棄
C.蓬壁生輝 坐收魚利 門可羅雀 教學相長 D.並行不悖 遮天蔽日 按步就班 極古窮今
答案:D。|A、攸、躬、幻、儆;B、黯、斑;C、蓽、漁;D、部
⑦ 怎樣自己復習好高中語文
基礎背誦,需要來記憶自的古詩詞等內容每天都要背誦默寫,加強記憶,以防出現考場緊張忘記內容的情況。
閱讀題摸清出題規律,可以自己整理往年的閱讀題,總結考試規律和答題技巧,這樣在答題時就可以抓緊得分點。
作文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可以在文章中引用詩歌名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善用修辭手法。字跡清晰。
積累,這個時候讓你深度名著肯定浪費時間,但是可以去看一下一些書籍的書評和摘要,記錄在小本子上,做作文素材積累。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祝你考個好成績!
⑧ 高中語文怎麼復習
實際上,語文靠的是積累。
首先是字詞,這是考試必考的,我們當初主要是整理平時練習和考試出錯的字詞,然後每天都拿出來看一下,慢慢的那些不會的就會記住。老師曾經還讓我們背過字典,當然不是全被,而是挑選出那些比較常用的從a開始背起。看到不認識的字,不知道意思的詞一定要查字典,然後找個本子記下來長期積累。
然後是文言文。一般考試考的都是課外文言文,但是課內的只是一樣可以用的到。一篇文章是由字片語成的,你懂那些字詞的意思自然可以讀懂一篇你沒有見過的文章。文言文里會有很多固定搭配和一些固定詞語,正是這些東西組成了一篇文言文。還是要積累,記住那些固定的東西,套用到新的文章里,然後根據具體語境明白最准確的意思。
再者,古詩詞還是要背的,而且要背熟,會寫,明白它的意思。雖然它佔分很少,但但到了考試時每一份都很重要,一定要爭取古詩詞的題得滿分。每天早上或晚上拿出半小時的時間把古詩詞拿出來背一背,熟能生巧。
最後是作文,這絕對是一個靠積累取勝的題。高中一般偏重議論文,而議論文需要大量的例子去支持你的論點,這時候你平時的積累就用上了。當時老師會花大量的時間給我們講一些例子,錢鍾書,孫犁,陳寅恪等等,幾乎五六十年代那些風雲人物講了個遍。還要注重自己的整理與歸類,切忌作文里出現成段成段的例子,那樣會有湊字的嫌疑,而且無法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有時候一句話的例子比一段的例子更具說服力。同時要明白每個例子到底在論證什麼,不要亂用瞎用。在作文里出現點睛之筆的古詩詞會為作為大大增彩,但是不會用的不要亂使,要不然會鬧出笑話。
⑨ 高一語文復習知識點有哪些
高中語文知識點歸納
一、語文知識點
1.小說三要素:A人物 B情節 C環境
2.議論文三要素:A論點 B論據 C論證
3.比喻三要素:A本體 B喻體 C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過how 何果what
5.律詩四條件:A八句四聯(首頷頸尾) B偶尾同韻 C中聯對偶 D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A敘述 B議論 C抒情 D說明 E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A舉例子 B列數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較 E分類別F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A總分總結構 B總分結構 C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A按時間順序 B按空間順序 C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A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A舉例法 B對比法 C 喻證法 D E歸謬法F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A比喻 B擬人 C排比 D誇張 E反問 F設問 G反復 H對偶(簡記為:喻擬排誇,二反設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A外貌描寫 B語言描寫 C動作描寫 D心理描寫(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短語類型: A並列短語 B偏正短語 C 主謂短語 D動賓短語
E動補短語 F介賓短語 G的字短語(按功能劃分為七種)
A名詞性短語 B動詞性短語 C形容詞性短語(按詞性分三種)
15.六種句子成分:A主語 B謂語 C賓語 D補語 E定語 F狀語
16.十二詞類(性):A名動形 B數量代 C副介連 D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A順敘 B倒敘 C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A表引文內容省略 B表列舉事項省略 C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A表解釋說明前文 B表後文跳躍轉折 C表聲音中斷延長D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 A表引用實際內容 B表諷刺反語 C表特定稱謂
D表著重強調
二、語文學法歸類
1.課文預習六步法:A查注生詞,掃清三字 B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標明段序,分清結構
E畫關鍵句,體會作用 F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學生課堂聽講五法(細聽講做筆記):A聽到listen B看到look
C寫到write D說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腦五官並用)
3.賞詩三步法:A知人論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譯析字面(通譯全詩,分析景情)
C闡明主旨(簡述內容,闡明理趣)
4.劃分文章結構四法:A依據表達方式 B找尋明暗線索
C依據時空順序 D依據邏輯順序
5.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A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題句)
B點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設置懸念,引發興趣(懸念句)
D承上啟下,自然銜接(過渡句)
E前後照應,和諧統一(照應句)
F側面烘托,間接映襯(烘托句)
G 後文鋪墊,埋下伏筆(鋪墊句)
H增強語言,突出特徵(修辭句)
6.辨別七類文章寫法:A對比寫法 B象徵寫法 C烘托寫法
D以小見大寫法 E先揚後抑寫法
F虛實結合寫法 G夾敘夾議寫法
高考語文易錯的108個多音字總結
1、單:單(shàn,姓)老師說,單(chán匈奴族首領)於只會騎馬,不會騎單(dān)車。
2、折:這兩批貨物都打折(zhé)出售,嚴重摺(shé)本,他再也經不起這樣折(zhē)騰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聲:"快拿酒來!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眾食客一陣喝(hè)彩。
4、著:你這著(zhāo名詞)真絕,讓他干著(zháo動詞)急,又無法著(zhuó)手應付,心裡老是懸著(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幾千年。
6、量:有閑心思量(liáng)她,沒度量(liàng)寬容她。野外測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紛至沓(tà)來的想法及時寫在一沓(dá)紙上,從不見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開門,打烊(yàng晚上關門)過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賣不動了。
9、載:據史書記載(zǎi),王昭君多才多藝,每逢三年五載(zǎi)漢匈首腦聚會,她都要載(zài)歌載(zài)舞。
10、曝:陳濤參加體育鍛煉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會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寧:盡管他生活一直沒寧(níng)靜過,但他寧(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寧(níng)人。
12、和:天氣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動詞)泥抹牆;他講原則性,是非面前從不和(huò)稀泥,也不隨聲附和(hè動詞)別人,更不會在麻將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hěng)長李大強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於丟官棄職、氣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這首詩寫得太拗(ào)口了,但他執拗(niù)不改,氣得我把筆桿都拗(ǎo)斷了。
15、臭:臭氣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氣味難聞,無聲無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氣味。
16、度:度(dù姓)老師寬宏大度(dù名詞),一向度(ó動詞)德量力,從不以己度(ó動詞)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引得人們哄(hāng)堂大笑,大家聽了一哄(hòng)而散。
18、喪:他穿著喪(sāng)服,為喪(sāng)葬費發愁,神情沮喪(sàng)、垂頭喪(sàng)氣。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點差(chā)錯。
20、扎:魚拚命掙扎(zhá),魚刺扎(zhā)破了手,他隨意包紮(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懶散,卻總是埋(mán)怨別人埋(mái)頭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師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並幫我盛(chéng)飯。
23、傖:這個人衣著寒傖(chen),語言傖(cāng)俗。
24、創:勇於創(chuàng)造的人難免會遭受創(chuāng)傷。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瘧:發瘧(yāo)子就是患了瘧(nǜe)疾。
27、看:看(kān)守大門的保安也很喜歡看(kàn)小說。
28、行:銀行(háng)發行(xíng)股票,報紙刊登行(háng)情。
2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3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壞了,以後使用沒把(bǎ)柄了。
31、傳:《鴻門宴》是漢代傳(zhuàn)記而不是唐代傳(chuán)奇。
32、荷:荷(hé)花旁邊站著一位荷(hè)槍實彈的戰士。
33、漲:我說她漲(zhǎng)了工資,她就漲(zhàng)紅著臉搖頭否認。
34、奇:數學中奇(jī)數是最奇(qí)妙的。
35、炮:能用打紅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葯材嗎?
36、給:請把這封信交給(gěi)團長,告訴他,前線的供給(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guàn)軍後就有點冠(guān)冕堂皇了。
38、干:穿著干(gān)凈的衣服干(gàn)臟活,真有點不協調。
39、巷:礦下的巷(hàng)道與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點相似。
40、薄:薄(bò)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歡迎,但要薄(bó)利多銷。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讀 tà ,開拓、拓荒的"拓"讀 tuò 。
42、惡:這條惡(è)狗真可惡(wù),滿身臭味,讓人聞了就惡(ě)心。
43、便:局長大腹便便(pián),行動不便(biàn)。
44、宿:小明在宿(sǜ)舍說了一宿(xiǔ)有關星宿(xiù)的常識。
45、號:受了批評,那幾名小號(hào)手都號(háo)啕大哭起來。
46、藏:西藏(zàng)的布達拉宮是收藏(cáng)大藏(zàng)經的寶藏(zàng)。
47、軋:軋(zhá)鋼車間的工人很團結,沒有相互傾軋(yà)的現象。
48、卡:這輛藏匿毒品的卡(kǎ)車在過關卡(qiǎ)時被截住了。
49、調:出現矛盾要先調(diào)查,然後調(tiáo)解。
50、模:這兩件瓷器模(mú)樣很相似,像是由一個模(mó)型做出來的。
51、沒:駕車違章,證件被交警沒(mò)收了,他仍像沒(méi)事一樣。
52、舍:我真舍(shě)不得離開住了這么多年的宿舍(shè)。
53、殷:老林家境殷(yīn)實,那清一色殷(yān)紅的實木傢具令人贊嘆不已。
54、還:下課後我還(hái)要去圖書館還(huán)書。
55、系:你得系(jì)上紅領巾去學校聯系(xì)少先隊員來參加活動。
56、假:假(jiǎ)如兒童節學校不放假(jià),我們怎麼辦?
57、降:我們有辦法使從空中降(jiàng)落的敵人投降(xiáng)。
58、脯:胸脯(pú)、果脯(fǔ)不是同一個讀音。
59、間:他們兩人之間(jiān)的友誼從來沒有間(jiàn)斷過。
60、石:兩石(dàn)石(shí)子不夠裝一卡車。
61、勁:球場上遇到勁(jìng)敵,倒使他干勁(jìn)更足了。
62、茄:我不喜歡抽雪茄(jiā)煙,但我喜歡吃番茄(qié)。
63、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頭,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
64、彈:這種彈(dān)弓彈(tán)力很強。
65、顫:聽到這個噩耗,小劉顫(zhàn)栗,小陳顫(chàn)抖。
66、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沒法寫了。
68、數:兩歲能數(shǔ)數(shù)的小孩已數(shùo)見不鮮了。
69、參:人參(shēn)苗長得參(cēn)差不齊,還讓人參(cān)觀嗎。
70、會:今天召開的會(kuài)計工作會(huì)議一會(huì)兒就要結束了。
71、簸:他用簸(bò)箕簸(bǒ)米。
72、嚇:敵人的恐嚇(hè)嚇(xià)不倒他。
73、胖:肥胖(pàng)並不都是因為心寬體胖(pán),而是缺少鍛煉。
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釘耙(pá)耙(pá)草。
75、伺:邊伺(cì)候他邊窺伺(sì)動靜。
76、好:好(hào)逸惡勞、好(hào)為人師的做法都不好(hǎo)。
77、咳:咳(hāi)!你怎麼又咳(ké)起來了?
78、處:教務處(chǔ)正在處(chù)理這個問題。
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滿了糧食。
80、縫:這台縫(féng)紉機的台板有裂縫(fèng)。
81、澄:澄(dèng)清混水易,澄(chéng)清問題難。
82、扇:他拿著扇(shàn)子卻扇(shān)不來風。
83、得:你得(děi必須)把心得(dé)體會寫得(de)具體、詳細些。
84、屏:他屏(bǐng)氣凝神躲再屏(píng)風後面。
85、幾:這幾(jǐ)張茶幾(jī)幾(jī)乎都要散架了。
86、卷:考卷(juàn)被風卷(juǎn)起,飄落到了地上。
87、樂:教我們音樂(yùe)的老師姓樂(yùe),他樂(lè)於助人。
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對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吭: 小李一聲不吭(kēng),小王卻引吭(háng)高歌。
90、粘:膠水不粘(nián)了,書頁粘(zhān)不緊。
91、畜:畜(xù)牧場里牲畜(chù)多。
92.稱:稱(chèng同"秤")桿的名稱(chēng)、實物要相稱(chèn)
93.弄:別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鳥。
94.倆:他兄弟倆(liǎ)耍猴的伎倆(liǎng)不過如此。
95.露:小楊剛一露(lòu)頭,就暴露(lù)了目標。
96.重:老師很重(zhòng)視這個問題,請重(chóng)說一遍。
97.率:他辦事從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òng)閑就好好讀書,盡量少說空(kōng)話。
99.泊:小船漂泊(bó)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āo)氣蓬勃朝(cháo)前走。
101.膀:膀(páng)胱炎會使人膀(pāng)腫嗎?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場找人校(jiào)對材料。
103.強:小強(qiáng)很倔強(jiàng),做事別勉強(qiǎng)他。
104.塞(sài)外並不閉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辟:隨意誣陷人搞封建復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謠。
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來。
107.都:大都(dū名詞)市的人口都(dōu副詞)很多。
108.匙:湯匙(chí)、鑰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高考語文易錯成語500例之一2011-06-01
1. 哀鴻遍野: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飢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朴。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准則。訓,准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裡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一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 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 曾經滄桑: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裡。
33. 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並。(蠶、鯨,名詞作狀語)
34. 滄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穀子。
35. 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無當:雖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多含褒義。
39.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
40.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託。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41.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42.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43.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極點,含貶義。
44. 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比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
4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語出唐代杜牧詩。
46.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47. 多事之秋:事變很多的時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濡,沾濕。
49. 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50. 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語出《詩經》。
51. 繁文縟(rù)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也比喻多餘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52. 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⑩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復習的技巧及方法
摘要:高考,一個並不是很陌生的字眼,然而很多人也是很努力了,但是他們卻沒有走進一個滿意的學府,打好這個重要轉折點的最後一仗,不是學生們不聰明,更多的時候是學生沒有掌握一個較好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本文對如何提高高中語文復習能力的一些方法與技巧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幫助學生們整理語文復習思路,夯實已經了解或者掌握的知識基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使學生們的整體素質能力水平和思想認識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關鍵詞:高中語文 復習 技巧 方法 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9-0067-01
1 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習潛力
1.1尊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語文教學,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同學們在底下聽與記。這個灌輸性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要,缺乏對學生們的啟發、探究與引導。教師並沒有起到知識傳輸的關鍵性作用。因此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與學生們進行思維性探究,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1.2對學生多採取激勵的教導方法
不管是什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老師一定程度贊揚與鼓勵,來增強學生自己的自信心,老師也是一樣,不管學生們取到什麼成績,對同學們忽視或者冷嘲熱諷,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壓,因此應採取激勵的教導方法,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
1.3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發揮多媒體優勢
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時代發展的趨勢,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很好的對語文教學知識點進行分類,課件已經取代原始的書本、黑板、粉條、口教式教學。能更加系統性地對知識進行整理與歸類,然而這樣教學對老師的知識面和寬廣度都有較高的要求,來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平台。
2 引導學生做好時間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學習規劃
2.1抓住基礎知識的復習時機,夯實基礎性知識的落實
高考語文復習過程中,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教育大綱對語文考試的要求,從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出發,對學生們的基礎知識進行歸納、聯系、比較,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一個結構性比較強的系統復習模式。
2.2課內外知識相結合,加強解題能力
解題思路,解題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師在課內對知識系統的重難點進行更好的劃分,幫助學生在不同的復習內容中能夠推進重點強化,提高學生們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時也要加強課外知識的閱讀,來擴寬同學們的知識網路系統。
2.3對復習的知識進行針對性訓練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幫助同學們提高解題技巧,使同學們在應試的時候能夠巧妙地運用,由於學生很多時候跛腳的部分不一樣,因此需要老師根據大綱的要求對同學們進行查漏補缺,並且做好及時的輔導工作。
3 運用高效學習方法
「記」即記憶,對基礎知識進行了解,對字詞句,語音、詞彙標點、文學常識等一定要緊扣教材,對已經涉及或者了解的知識點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掌握解題的一般思路與規律,進行強化記憶。「悟」即領悟,主要針對的是閱讀與文言文解題技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老師對閱讀文章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對不同系列的文章進行系統性訓練,另一方面還需要學生們自己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文章與書籍,多讀、多記、多寫,強化學生們的課外思考和閱讀理解能力,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重點強化。
4 多讓學生進行思路、思維、思想的提升性訓練
4.1明確復習方向
在寫作、閱讀方面,幫助學生們學會找到理清文章的「鑰匙」,在寫作的時候,學生們要理清自己的寫作方向是什麼,有一個什麼樣的邏輯思維來構建文章的基本框架,這個過程需要老師能夠很好地配合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建立寫作的提綱,優化寫作的進程。
4.2完善知識體系
整合語文知識體系,在熟能生巧中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在復習過程中,已經很熟悉的知識,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到語文知識體系的整體框架與一般規律,在規律中尋求更好的解題之道,能更好地對已經熟悉的或者是不熟悉的知識點能夠有一個個更好的掌握,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4.3融合多板塊知識
通過系統性的語文復習工作,進一步來提高學生們的自我認知,思想認識水平,對於不同領域的知識:政治、歷史、地理等,擴寬不同領域的思想見解,能夠很好地幫助語文知識的復習進程,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使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度能夠上升到一個相互促進、相互補缺、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一個整體性的發展,轉變了學生們思考問題的方式,為其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野空間,使學生們的整體素質、思想意識得到了一個跨越性發展。
3 結語
高中的復習工作,我們不能生搬硬套,朝一個死胡同裡面撞,很多時候每個學生們都有不同的學習技巧,每一個人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特殊問題特殊分析,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與策略,針對學生們的理解與領悟能力,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積累,發現自己的潛力,利用現有的資源不斷進步,並且在語文復習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邏輯分析思維能力與思想認識水平,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學習平台,也同時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助東.「三思」能力訓練:高中語文復習的重中之重[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19).
[2]胡明強.緊扣關鍵環節 提高高中語文復習實效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