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六年級下冊期末考需要的復習資料
小學階段語文知識要點
一、漢語拼音
1、掌握23個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個韻母:
(1)、單韻母:a o e i u ü
(2)、復韻母8個: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韻母分為前鼻音和後鼻音。
前鼻音為:an en in un ün 後鼻音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韻母:er 它不能和聲母相拼,只單獨作為字音。
4、整體認讀音節16個:zi ci s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標調:a o e i u ü,標調時按順序,iu並列標在後,i上標調去掉點;ü 與j q x y相拼時去兩點,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號:以a o e 開頭的音節緊跟在其它音節後面時,音節的界限容易發生混淆,因此音節間要用隔音符號(')隔開。如海鷗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節(dǐn)及所對應的頁碼。
2、部首查字法。如查「揮」字,先在「部首目錄」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對應的「檢字表」頁碼,在「檢字表」相應部首下及剩餘筆畫數(6畫)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頁碼。
3、數筆畫查字法。在閱讀中遇到不知讀音,又很難確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數筆畫的方法來查了。首先,在「難檢字索引」中的相應筆畫數下找到該字,再打開所對應的正文頁碼就可查到這個字。如查「乙」,在「難檢字索引」中查(1)畫。
三、理解詞語
1、先弄清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再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疾馳」,「疾」是「飛快」,「馳」是「奔跑」,「疾馳」就是「飛快奔跑」的意思。
2、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如:(近義)「焦急」就是「著急」的意思。(反義)「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如《養花》一文,從「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環」是「不斷重復」的意思。
四、詞的感情色彩
褒義詞:形容好的,如「頑強」;貶義詞:形容不好的,如「頑固」;
中性詞:形容不好不壞,如「環視」「桌子」。
五、選詞填空:先分清楚所給的近義詞在意義、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區別,然後聯系所給的句子進行判斷選填。如:正確 准確
1、勘測地形必須十分(准確),不能有半點馬虎。
2、這個意見提得非常(正確),我應該接受。
六、常用關聯詞使用列舉:
1、她(既)是個三好學生,(又)是個優秀隊干。
2、他(一邊)聽音樂,(一邊)畫畫。
3、(因為)今天是六一節,(所以)不用上學。
4、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常機智。
5、小明(不僅)學習刻苦,(還)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學生。
6、(只有)敢於向困難挑戰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只要)你肯去鑽研,(就)一定能克服這個困難。
8、(無論)刮風下雨,我(都)按時到校。
9、(雖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還是呆在家裡認真學習。
10、(如果)明天天氣好,我們(就)去爬山。
11、(即使)你這次數學考了滿分,(也)不能驕傲。
12、凡卡心想:(與其)在城裡受罪,(不如)回鄉下爺爺那裡。
13、劉胡蘭(寧可)犧牲自己,(也不)向敵人屈服。
14、這道題(不是)你做對了,(而是)我做對了。
15、他(一)讀起書來(就)廢寢忘食。
七、變換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寫時可這樣思考:什麼「把」什麼怎麼樣;什麼「被」什麼怎麼樣。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隻老鼠。應改為:我把一隻老鼠打死了。不能改為:一隻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轉述:把一句話通過你的口轉告給別人。改寫時注意人稱的變化,要去掉冒號、引號,根據句意及通順與否可對個別文字作適當改動,但不能改變句意。如:王老師對小明說:「我下去買水,你在這里好好練習。」改為轉述句:王老師對小明說,他下去買水,叫小明在那裡好好練習。
3、陳述句和反問句:轉換特點: 陳述句 反問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 ———— 馬跑得越快,難道不是離楚國就越遠了嗎?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將肯定句改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沒有」等詞,然後將「不」「沒有」後面的詞換成反義詞。
八、擴句和縮句0
1、擴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幹詞,再在主幹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擴寫後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但主要意思不變。如:小明去看電影。擴寫為:小明(穿著一件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影院)看電影。不能擴寫為:小明和妹妹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影院看電影。
2、縮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麼」或「什麼」「怎麼樣」兩部分,然後找出每部分的主幹詞,再去掉修飾性的詞語,把主幹詞連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應縮寫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不能縮為:曹操聽到吶喊聲。
九、修改病句
1、句子不完整。如:戰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秀品質。
這句可改為:戰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秀品質令人敬佩。
2、用詞不當。如:我的書包里還缺乏一個像樣的鉛筆盒。「缺乏」用得不恰當,應改為「缺少」。
3、搭配不當。如: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一頂紅帽子。「穿」與「帽子」搭配不當,應改為: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戴著)一頂紅帽子。
4、詞序混亂。如:打乒乓球對我是很感興趣的。應改為:我對打乒乓球是很感興趣的。
5、前後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黃的菜花,五彩繽紛。「一片金黃」與「五彩繽紛」相矛盾,應把「五彩繽紛」去掉。
6、重復啰嗦。如:他是我們班成績最優秀、功課最好的學生。「成績最優秀」和「功課最好」意思重復,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個。
7、不合邏輯,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讀著書,不知不覺過了兩個鍾頭。「霞光」稍縱即逝,持續兩個小時是不符合現實的。應把「霞光」改為「陽光」。
注意常用修改符號的用法:
十、認識修飾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詞有「好像」「猶如」「彷彿」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變成」「是」等代替比喻詞,如: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比喻句的特點是:本體和喻體有些相似,並且本體和喻體是不同類的。所以有比喻詞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長得好像她媽媽。(X)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使物像人一樣。如:青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此句用「告訴」「快樂」等寫人的詞語來寫小動物。
3、誇張:故意對事物進行誇大或縮小地描述。如:(誇大)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縮小)在巴掌大的牢房裡,他照樣鍛煉。
4、排比:把意思相聯、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大體相等、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天山南北,傳到白山黑水之間,傳到大河長江之南,使全國的人民心一齊歡躍起來。
5、設問:自問自答。如:海底是否沒有一點兒聲音呢?不是的。
6、反問:無疑而問,問而不答,答案暗含在問話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7、疑問:提出問題。如:今天你去圖書館看書嗎?
十一、掌握部分標點符號的用法
1、句號(。):陳述句的末尾停頓用句號。如:請你稍等一下。
2、問號(?):問句末尾的停頓。
3、感嘆號(!):感嘆句末尾的停頓。如:這兒風景真美啊!
4、逗號(,):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如:他來了,又走了。
5、分號(;):一個句子中,並列的分句之間用分號。如: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大水泡。
6、頓號(、):句子中並列關系的詞語之間用頓號。如: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國的四大河流。
7、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後的停頓,提起下文,表示後面還有話要引起注意。如:她說:「我明白了。」
8、引號(雙引號「 」 單引號『 』)
引號的三種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書刊等的話。如: 她說:「我明白了。」或:樓的前面掛著「鎮隆中心小學」的牌子。
2)、表示強調,引起注意。如: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
3)、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註: 引號里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裡面一層用單引號。如: 他問老師:「老師,『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麼意思?」
9、省略號(……):省略號有三種用法:
1)、表示引文內容的省略。如:我讀了「漁夫皺起眉……別等他們醒來」這一段,心裡很感動。
2)、表示例舉事物的省略。如:動物園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3)、表示話沒說完。如:指導員傷心地說:「我沒有把你們照顧好,你們都瘦得……」
4)、表示聲音斷斷續續。如:「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書句號( 《 》 ):表示書籍、報刊、文章、影視劇等的名稱出現在一個句子中的時候,這些名稱應用上書名號。如:昨天,我讀了《林海》這一課,還看了《惠州日報》和《西遊記》。
11、破折號(——):破折號有三種用法:
1)、表示解釋說明。如: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2)、表示意思的遞進或轉折。如: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3)、表示聲音延長。如:「嘟——」火車進站了。
十二、給文章分段(歸並法)
1、按時間順序分段。 2、按地點變換分段。
3、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4、按事物的內容性質分段。
十三、概括段落大意
1、學會摘句法:A、總分結構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總寫句。
B、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落的段意,「啟下」部分往往是下一段的段意。
C、要摘錄幾句才能概括段意時,要對句子作適當壓縮。
2、採用層意歸並法。(層與層之間是並列關系)
3、選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寫到幾個內容,其中有主要內容,也有次要內容,在概括這類段落的段意時,就要對這些內容進行「篩選」,選取主要內容作為段意,刪去次要內容。
十四、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用課題發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2、抓重點段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用段意歸並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兩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題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捨身炸暗堡》的「捨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為了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鳥的天堂》一課的中心句是: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從這句可知作者對鳥的天堂、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節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課,母雀為了護子,挺身而出准備與獵狗搏鬥。這體現了老麻雀的愛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來概括思想。如《珍貴的教科書》一課的中心,要從指導員的身上去分析,從中體會他關心下一代及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舉)
1)、課文寫了( )表達了( )。2)、課文寫了()贊美了()。
3)、課文寫了()說明了()。 4)、課文寫了()告訴了()。
5)、課文寫了()表達了()贊美了()。
體積和表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公式: S=6a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 = 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 =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 = a3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算術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換律:a × b = b × a
4、乘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質: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數都得O。 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8、有餘數的除法: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方程、代數與等式
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並計算。
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代數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c
分數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倒數的概念:1.如果兩個數乘積是1,我們稱一個是另一個的倒數。這兩個數互為倒數。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長度單位: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畝=666.666平方米。
體積單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比
什麼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什麼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於兩內項之積。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數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後,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化發。
倍數與約數
最大公約數: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公因數有有限個。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公倍數有無限個。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相臨的兩個數一定互質。兩個連續奇數一定互質。1和任何數互質。
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
約分: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約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約分。
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分數計算到最後,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
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質因數:如果一個質數是某個數的因數,那麼這個質數就是這個數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成的方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倍數特徵:
2的倍數的特徵: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數的特徵:各個數位上的數之和是3(或9)的倍數。
5的倍數的特徵:各位是0,5。
4(或25)的倍數的特徵:末2位是4(或25)的倍數。
8(或125)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數。
7(11或13)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與其餘各位之差(大-小)是7(11或13)的倍數。
17(或59)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與其餘各位3倍之差(大-小)是17(或59)的倍數。
19(或53)的倍數的特徵:末3位與其餘各位7倍之差(大-小)是19(或53)的倍數。
23(或29)的倍數的特徵:末4位與其餘各位5倍之差(大-小)是23(或29)的倍數。
倍數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為較小數,最小公倍數為較大數。
互質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為1,最小公倍數為乘積。
兩個數分別除以他們的最大公約數,所得商互質。
兩個數的與最小公倍數的乘積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
兩個數的公約數一定是這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約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用6去除大於3的質數,結果一定是1或5。
奇數與偶數
偶數:個位是0,2,4,6,8的數。
奇數:個位不是0,2,4,6,8的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個偶數相加是偶數,奇數個奇數相加是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偶數
相臨兩個自然數之和為奇數,相臨自然數之積為偶數。
如果乘式中有一個數為偶數,那麼乘積一定是偶數。
奇數≠偶數
整除
如果c|a, c|b,那麼c|(a±b)
如果,那麼b|a, c|a
如果b|a, c|a,且(b,c)=1, 那麼bc|a
如果c|b, b|a, 那麼c|a
小數
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
純小數:個位是0的小數。
帶小數:各位大於0的小數。
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
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無限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到無限位數,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循環小數。如3. 141414……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㈡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資料
1、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通常要藉助顯微鏡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
3、牛奶變成酸奶,是因為酸奶中有一種名為乳酸菌的細菌,在適宜的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發酵成酸奶。
4、細菌有桿菌、球菌、螺旋菌三種基本形態;有的細菌自己製造食物,有的細菌從動植物身上吸收養料;細菌繁殖的速度很快。
5、霉的生長條件有溫度、水分、空氣、營養等。
6、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青黴菌分泌的某種物質能殺死一些細菌,他把這種物質稱為青黴素。
7、動物、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積木」。
8、英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胡克,是最早觀察到細胞的科學家之一。
9、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月食時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邊緣是圓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體或近似球體;海邊船隻離開港口,船身逐漸隱沒,只看到船帆,說明海面是彎曲的。
10、地球赤道周長4009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地球表面積510067866平方千米。
11、地球表面的形態有高原、平原、山地、峽谷、海洋和島嶼等。
12、描繪地表形態的方法有沙盤模型、地圖和攝影。
13、通過地震和核試驗時產生的地震波可以探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地震波在堅硬的岩石中傳播較快,在較軟的岩石中傳播較慢。
14、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幾部分組成。
15、火山是由於地下熔融的岩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
16、地殼的岩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地震。
17、喜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脈,科學家在山體岩石中採集到了魚龍、魚、海藻和海螺的化石,說明遠古時代這里是海洋。
18、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過程叫做風化;風化後的岩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侵蝕。
19、物質的變化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另一類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20、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常常可以從顏色改變、產生沉澱或氣泡、發光發熱等現象表現出來。
21、鐵銹的特點是紅褐色、松軟、容易吸收水分。
22、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水和空氣。
23、像白醋這樣,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紅的物質,叫酸性物質;像鹼水這樣,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綠的物質,叫鹼性物質。
24、像紫甘藍水這樣,遇酸變紅、遇鹼變綠的物質,叫酸鹼指示劑。
25、常用的洗滌用品是肥皂、洗衣粉。
26、用肥皂洗衣服時,肥皂滲透到織物和油污中間,拉著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可以洗干凈了。
27、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月球,看到了環形山、高地和「月海」;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阿爾德林乘坐「阿波羅號」飛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28、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攝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攝氏度;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29、太陽並不總是直射赤道,因為地球繞太陽旋轉時,稍稍有些傾斜;當太陽的直射點照在地球斜向太陽的半球時,該半球處於夏季,另外半球處於冬季。
30、在太陽系中,行星圍繞恆星運轉,衛星圍繞行星運轉;太陽系中已知有八大行星,50多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1、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星座;每個星座中的恆星可以連成不同的圖形,古代人常用神話中的人物或動物為星座命名。
3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33、望遠鏡分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7.9千米/秒時,它就能掙脫地球引力圍繞地球運轉;逐級加速的多級火箭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設計出來的。
34、我國「神州5號」宇航員楊利偉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神州6號」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35、金星表面溫度很高,火星表面溫度很低,沒有發現生命存在。
36、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其中一個帶著我們人類的照片和地圖等信息。
37、有根據的猜測也叫假設,科學史上,很多重要的結論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
38、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科學家們尋找了很多證據,證明了這個假設是正確的。
39、有些實驗是對事物的內部結構、運動變化過程進行模擬,這種實驗叫模擬實驗。
40、對比實驗是一種特別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通過有意識的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
㈢ 小學生六年級語文期末 復習題(上冊)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
班級 姓名 成績
卷面分3%
一、看拼音寫詞語。10%
áo xiánɡ xīu rǔ kān cè xiàn mù mínɡ ɡuàn ɡǔ jīn
( ) ( ) ( ) ( ) ( )
rèn jìn túo zhē yìnɡ chóu xiǎnɡ shòu hè lì jī qún
( ) ( ) ( ) ( ) ( )
二、先將成語補充完整,再解釋要解釋的加點字,最後按要求分類。8%
剛正不( ) __________ 一( )一和_________ 喜( )樂見
好( )喜功__________ 惟( )惟肖__________ 字正( )圓
褒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貶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據要求寫出倒順詞。4%
同義: ( )----( ) ( )----( )
不同義: ( )----( ) ( )---- ( )
四、請按要求完成下列語句的練習。8%
1、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黃海灘塗是片廣闊的土地,那裡氣候溫和,林茂草豐,是麋鹿野生飼養的理想產所。
2、在括弧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 )這件事過了許多年,( )我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3、將下面這個句子改成帶問號的但意思不變的句子:
一個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群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樣子,仿寫句子:
夏天,知了不厭其煩地在樹上唱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請根據課文及其相關內容填空。14%(4+4+4+2)
1、這種境界,既使人_______,又叫人_______,既願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
2、《示兒》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_________詩,讓詩人感到悲的原因是__________。
請再寫出一句古代詩人愛國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織女》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從中我們認識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牛郎。另三大民間傳說分別是《 》、《 》、《 》。
4、陳忠實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重點要歌頌的是高原柳,可他又用許多筆墨寫家鄉灞河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
魚與魚竿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後來,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1、結合短文理解詞語。2%
碩 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道揚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先兩人中要到一簍魚的那個人不久後餓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而要到一根魚竿的那個人看到大海時還是餓死的原因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從「後來同是飢餓的兩個人同樣得到長者的恩賜,最終都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這一事例中我們明白了什麼呢?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吐魯番盆地
我國的旅遊勝地——新疆吐魯番盆地,它的最低點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4米,是我國最低的窪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氣溫均高於40度,最高可達47度,而地表溫度則高達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風,每次捲起漫天風沙,所以有「火洲」、「風庫」之稱。
《西遊記》中所描繪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實只有一百公里長)橫貫整個盆地,那殷紅色的山石,褶皺的地貌,遠遠望去,真像跳動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強烈)的陽光(照射 照耀)下,滿山像燒起了大火,熱浪灼灼撲人 。
這里夏天人們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傳說有位縣長正趕上大熱天,公務繁忙,熱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為了節省時間,他乾脆坐到水缸里辦公。有人來找縣長,光聽見聲音不見人,回頭一看,喲!他正赤條條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魯番,半路上沒有飯店也餓不著。只要帶一些雞蛋,不用找鍋,不需生火,把雞蛋往沙坑裡一埋,很快就可以吃上噴香的熟雞蛋了。再配上隨身攜帶的小菜和飲料,就是一頓十分(精緻 別致)的野餐。
吐魯番人愛植樹造林,變沙漠為綠洲。在吐魯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間,有這樣一條十五公里長的林陰路:兩側樹分為三行,一行鑽天白楊,一行桃樹,一行梨樹。據說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縣委書記領人栽的。他想讓後人即有遮陽蔽日之處,又有解熱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楊已搭起綠色的通道,桃梨已開花結果。多少走得又熱又渴的行人,(驚訝 驚喜)地撲到這清涼的樹陰下,大口地吃著甘甜解渴的水果,該是多麼感激這不知名的種樹人啊!
大風、酷熱考驗了人也鍛煉了人,使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像金子一樣耀眼、閃光。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應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節______。「漫」在字典里的解釋有五條:(1)水過滿,向外流 (2)到處都是 (3)莫,不要 (4)不受約束,隨便 (5)廣闊,長。「漫天風沙」的「漫」應選第_____條解釋。3%
2、用「——」劃出文中括弧里合適的詞。2%
3、人們把橫貫整個盆地的一座山稱為火焰山,理由有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文中用了兩個事例來說明吐魯番________________ 的特點。這兩個事例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吐魯番人用_____________ 的方法,來改造這兒的自然環境,在林陰路在中鑽天的白楊,可以_________________,栽種桃樹、梨樹,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從中可以看出吐魯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七、作文。30%
2008年剛剛過去,在這一年中,發生了許多不平凡的事,大至國家的,小至個人的,請選擇一件你認為不平凡的事寫下來。要做到文通字順,中心突出,題目自擬。(請寫在作文紙上)
附加題。5%
1、讀小故事,寫成語。(2分)
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召集文人學者編了一部規模宏大的網路全書,宋大祖賜名為《大平御覽》。
據說這部書編成之後,宋大祖每天都要閱覽三卷。有時,因事務繁忙,不能按日閱覽,他閑暇時也一定要補上。有人認為,皇帝日理萬機,還要抽時間讀書,實在大辛苦了。宋大祖卻不以為然,他說:「只要打開書,便會有所收益,我並不認為這是什麼辛苦的事情。」後來,宋大祖說的這句話變成了一句成語,勉勵人們博覽群書,以增見聞。
想一想,這個成語是什麼,請寫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們常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贊美黃河的雄偉氣勢。你能借用古人的詩句來贊美下面的景觀嗎?(3分)
廬山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㈣ 小學六年級期末復習資料
小學六年級期末歸納復習資料
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問題回答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法六:摘錄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總起、過渡句、重點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閱讀時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內容。如《養花》一文,可根據結尾段來概括它的大意:課文主要寫養花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總之,不管運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先認真閱讀課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正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各種方法結合運用,效果更好。
二、 歸納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內容的句子摘下來,作為段落大意。這種方法,適用於有中心句的段落。
2、合並法。
先找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再將幾個自然段的大意合並到一起,歸納出全段大意。
3、取捨法。
一段里有幾層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捨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來》第一大段有兩層意思:雨來生活的環境和雨來的游泳本領高。第二層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藉助法。
就是藉助段的結構特點進行歸納。如總分段,可藉助總述部分;因果段,可藉助結果部分;遞進段,可藉助後一層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歸納段意的方法要統一,不能幾種方法同時使用
歸納段意的要求
歸納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條:一是准確,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點內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體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簡練,言簡意明,不能羅嗦;三是通順明白,不能含糊其詞。
三、快速作文審題的四種方法
快速作文的特點是一個「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確地審題立意,快速高速地構思成文。因此,作為作文第一步的審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作文審題的准確與否,就直接決定了文章質量的優劣,寫作的成敗。要想准確無誤地審清題目,就要掌握一些審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為順利成文打好基礎。下面就介紹四種審題方法:
1.審清「標志」,確定文章體裁。
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志」,抓住了顯現體裁「標志」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於哪種體裁,應寫成什麼體裁的文章。
記敘文的「標志」常見的有「回憶」、「記……」、「……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憶我的母親》、《記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學生活》、《值的贊美的人》。
說明文的「標志」主要有「介紹……」、「……的自白」、「……的話」、「……的製作方法」等。如《介紹一本工具書》、《蜜蜂的自白》、《秋天話菊花》、《西紅柿醬的製作方法》。
議論文的「標志」主要有「說」、「議」、「談」、「論」、「評」、「辨」、「駁」、「從……談起」、「從……說開去」、「由……想到的」、「……的啟示」、「讀……有感」等。如《說謙虛》、《談骨氣》、《「友邦驚詫」論》、《讀〈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審清題目要求,確定文章范圍。
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選材,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這種審題方法既適用於記敘文,也適用於說明文。
以記敘文為例,記敘文的題目范圍主要分兩大類,即寫人記事。題目劃定的范圍不同,選材的側重點就不同。
寫人的記敘文要側重於人物形象的描繪,要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徵等,並適當地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穿插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來刻畫人物。如《我的老師》、《媽媽》、《我尊敬的一個人》、《英雄》等題目都可以寫成寫人的記敘文。
記事的記敘文要扣住記敘的要素來寫,把記敘的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脈絡及發展過程敘述明白,使讀者有個清晰完整鮮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難忘的一節語文課》、《成功的喜悅》等題目都可以寫成記事的記敘文。
3.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
審題還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目的「題眼」,「題眼」是題目的靈魂,是題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如《我欽佩的一個人》與《我喜歡的一個人》,二者的內容雖都側重於寫人,但「題眼」不同,就決定了選材重點不同。前者的「題眼」是「欽佩」,後者的「題眼」是「喜歡」,兩篇文章的重點分別為「欽佩」、「喜歡」,兩篇文章的選材也要從「欽佩」和「喜歡」入手。
如何抓「題眼」呢?
一般說來,題目是主謂句,「題眼」往往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贊成這件事》,「題眼」是「贊成」,重點就要扣住「贊成」來寫,文章也要圍繞著「贊成」展開。
如果題目是動賓短語,「題眼」往往在動詞上。如《過生日》,「題眼」是「過」,文章就要寫清「生日」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氣氛中「過」的,是怎樣「過」的。
如果題目是偏正短語,「題眼」往往是定語或狀語。如《課餘生活》,「題眼」是「課余」,要寫出課堂學習生活之外還有哪些生活及這些生活帶來的樂趣。
4.審清題目因素,確定文章內容。
有些題目所給因素較少,表意也比較概括寬泛,有的甚至抽象朦朧,這就給審題增加了難度。這類題目常常是由一個詞構成,學生遇到此類題目往往無從下手。對於這類題目,只要審清已知因素,並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關連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確地確定文章的寫作內容,題旨就能清楚地顯現出來,審題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了。如《成功》這個題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個,即「成功」,意思比較概括籠統,如果在「成功」這個因素上增加幾個相關因素「誰成功了」,「什麼事成功了」、「怎樣成功了」,文章的寫作內容就具體了。同樣《笑容》、《失敗》、《過錯》、《懺悔》、《歡樂》、《渴望》等題目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審題。
四、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句、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段意或課文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課文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 論部分或從課後作業的提示中得到啟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⒈先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貧困毅然收養了已故鄰居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助的高尚品質。
⒉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街頭」就不難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⒊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⒋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五、記敘文相關常識
一、敘述人稱(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能給人親切自然、真實的感受。用「第一人稱」寫「我」,最適宜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都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表現出來的。用第一人稱寫「他」時,最適宜寫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因為用「我」的觀感來寫「他」的這些,較為客觀。「第一人稱」寫「我」的外貌,寫「他」的心理活動,必須加上摹擬的話,才能讓讀者心悅誠服。寫「我」的外貌,可以這樣寫:「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的臉是多麼紅。」寫「他」的心理活動,可以這樣寫:「心裡很輕松似的。」)
2、第二人稱(作用: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或者說「記敘的順序」)(三種):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范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種不常用的,叫「平敘」,即: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五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作用: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等等。具體回答的時候要說明白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等。
2、二種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時代)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3、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四、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4、誇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於吟誦,易於記憶。
8、反復: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註:上面只是簡要給出各種修辭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內容具體來回答,避免空洞。
五、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六怎樣給文章開頭和結尾
文章開頭一般來說有六種常見方法:人們常用"鳳頭"來比喻文章的開頭。
1、開門見山。
寫事,清清楚楚、簡明扼要地交代人、地、時和一件什麼事,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和什麼人參加一次什麼活動。寫人,就介紹什麼人,與自己是什麼關系;狀物寫景,就直接了當地寫什麼物,什麼時間,什麼景。
2、提出問題。
通過提出問題引起讀者興趣,然後再娓娓道來。
3、倒敘。
先交代事情的結局,再寫事情的起因、發展。
4、渲染氣氛。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讓人一見這情勢、這氛圍,就會猜想將要出場的人物、將會發生的事情。
5、描寫環境。
環境是人物的舞台,是事情發生的背景,開頭寫好環境會令人宛如身臨其境。
6、說明情況。
這樣開頭會讓讀者對下面發生的事情,出現的人物、景色,心中有個准備,便於更好地了解你寫的內容。
俗話說"編織籮筐,全在收口"。文章也是這樣,有了引人的開頭,充實的主體,還要有精彩的結尾,才能給人完美的印象。
常用的結尾有以下幾種:結尾沒有固定的公式。一篇文章如何結尾,要根據文章的中心、內容、結構和體裁決定。
1、水到渠成,自然結尾
作文記敘完畢,文章也就結尾,不要再額外添加小尾巴。這樣讓人感覺到自然、利落。
2、收尾呼應式結尾
開頭和結尾遙相呼應。這樣的結尾在文章結束時自然而然地呼應了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完整緊湊。
3、借景抒情式結尾
作者受到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感染,結尾由衷地抒發內心的情感。這種抒情式結尾,能引起讀者感情的共鳴。
4、議論式結尾。
這樣的結尾一般用來總結全文,升華文章的主題,即我們常說的畫龍點睛。
5、聯想像征式結尾。
結尾要意味深長,引人深思,這種文章的結尾對於文章的主旨不是明白的"點"出,而是要隱藏在背後,讓讀者透過字里行間自己去聯想,去體會。
八、謙詞和敬詞
初次見面說「久仰」
好久不見說「久違」
請人批評說「指教」
求人原諒說「包涵」
求人幫忙說「勞駕」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給方便說「借光」
託人辦事說「拜託」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勿送說「留步」
未及遠迎說「失迎」
等候客人說「恭候」
無暇陪客說「失陪」
陪伴朋友說「奉陪」
問人干嗎說「貴干」
問人姓氏說「貴姓」
歡迎購買說「惠顧」
貴賓來到說「蒞臨」
請人告訴說「見告」
歡迎詢問說「垂詢」
謝人愛護說「錯愛」
稱人愛護說「垂愛 」
稱人贈予說「惠贈」
請人收禮說「笑納」
歸還原物說「璧還」
稱人之家說「貴府」
稱己之家說「寒舍」
贊人見解說「高見」
稱已見解說「拙見」
稱人父親說「令尊」
稱己父親說「家父」
稱人母親說「令堂」
稱己母親說「家母」
稱人兒子說「令郎」
請人保存題「惠存」
稱己兒子說「犬子」
稱人女兒說「令愛」
稱己女兒說「小女」
向人祝賀說「恭喜」
求人看稿說「斧正」
求人解答用「請問」
請人指點用「賜教」
看望別人用「拜訪」
賓客來到用「光臨」
九、成語之最
最多的資源(取之不盡)。 最堅強的意志——百折不 最優越的條件——得天獨厚
最虛幻的事物——海市蜃樓最淵博的知識——博古通今
最成熟的思慮——深思熟慮最嚴重的病情——病入膏肓
最難得的機會——千載難逢
最高深的醫術——妙手回春
最高明的計謀——神機妙算
最寶貴的時間——一刻千金
最大的手 —— 一手遮天;
最大的嘴—— 氣吞山河;
最大的步 —— 一步登天;
最貴的—— 一字千金;
最尖的針—— 無孔不入;
最吝嗇的人—— 一毛不拔;
最長的一天—— 度日如年;
最大的容量—— 包羅萬象;
最快的速度—— 風馳電掣;
最賺錢的生意— 一本萬利。
最高的人—— 頂天立地
最怪的動物—— 虎頭蛇尾;
最厲害的賊—— 偷梁換柱;
最難做的飯—— 無米之炊;
最有學問的人— 博古通今; 最短暫的季節— —日三秋;
最反常的氣候— 晴天霹靂; 最荒涼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遙遠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寬廣的胸懷— 虛懷若谷;
最短的季節(一日三秋)。 最大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貴的稿酬(一字千金)。 最賺錢的生意(一本萬利)。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吝嗇的人。(一毛不拔)
最長的腳。(一步登天) 跑得最快的馬(一日千里)。
最干凈的地(一塵不染)方。 最浪費的行為(一擲千金)。
最便宜的東西(一文不值)。 膽最大的人(一身是膽)。
最危險的時候(千鈞一發)。 最狹窄的路(羊腸小道)。
最快的閱讀(一目十行)。 最遠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難做的飯(無米之炊)。 最高的個子(頂天立地)。
最完美的東西。(十全十美) 最重的疾病。(無可救葯)
最長的一天。(度日如年)
最大的地方(無邊無際)。
最快的速度(風馳電掣)。 最反常的天氣(晴天霹靂)。
最長的日子(度日如年)。 最長的棍子。(一柱擎天)
最大的嘴(氣吞山河)。 最長的腿。(一步登天)
最高的人(頂天立地)。 最小的人(輕如鴻毛)。
最尖的針(無孔不入)。 最重的話。(一言九鼎)
最貴重的話(金玉良言)。 最寬的視野。(一覽無余)
最大的手術(脫胎換骨)。 最大的氣量(包羅萬象)。
最大的差異(天壤之別)。 最大的變化(天翻地覆)。 最難做的飯(無米之炊)。
反義成語
愛財如命——揮金如土 異口同聲—— 眾說紛紜
愛不釋手——棄若敝屐 半途而廢—— 堅持不懈
一絲不苟——粗枝大葉 博古通今—— 坐井觀天
高瞻遠矚——鼠目寸光 寂然無聲—— 鴉雀無聲
近義成語
百發百中——百步穿楊; 急功近利—— 急於求成;
不求甚解——囫圇吞棗; 白日做夢—— 痴心妄想;
熙熙攘攘——熙來攘往; 博古通今—— 博古知今;
東倒西歪——東扶西倒; 不名一錢—— 一貧如洗
㈤ 小學生6年級期末考試怎樣復習。
小學六年級期末復習內容
一、 百分數
1、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有稱百分比或百分率。
折扣:現價(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十 成數:例:三成半=35%
2、成活率=成活的÷總數 及格率=及格的人數÷總人數
3、例(4)÷(5)=(80)%=0.8=
二、 分數意義
例:70×5:5個70相加的和是多少的簡便運算。
70× :表示70的 (倍)是多少
×70:70個 相加的和是多少的簡便運算。
× : 的 (倍)是多少。
三、 分數除法
計演算法則: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應繳稅款=應納稅收入×稅率
保險費=保險金額×保險時間×保險費率
誰是誰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用除法。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
四、 應用題
1、 找單位「1」 2、看問題(讓我們求什麼) 3、找相關條件
2、 工程問題: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五、 圓的周長和面積
圓心用O表示 半徑用r表示 直徑用d表示
1、 d=2r r= 統一圓內,所有直徑和半徑都相等
2、 C=πd C=2πr
3、 S=πr
4、 外圓的面積-內圓的面積=圓環的面六年級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期末試卷(1)
一、讀拼音寫漢字。(8%)
niàng dǎo jiàn dǐ yù
( )蜜 舞( ) 實( ) ( )( )
màn qi kān
( )延 親( ) 書( )
二、劃掉不正確的讀音。(3%)
三、把成語補寫完整。(3%)
千絲萬( ) 理直氣( ) 興風( )浪
同心( )力 攻無不( ) ( )山遍野
四、填空。(13%)
1.「衰」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 ),再查音節( ),第8畫筆畫名稱是( )。
2.「凱」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畫,「凱歌」的「凱」意思是( )。
3.我看見過( )的大海,欣賞過( )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4.「自給自足」的「給」音節是( )。「狐假虎威」的「假」意思是( )。
5.《將相和》中的「將」指( );「相」指( )。全文通過( )個故事,說明將相之間要( )。
6.「彭總在院子里種上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和瓜果。」縮句為( );
7.「小鳥在樹上喳喳叫。」改成擬人句:( )。
五、把相關的作家、作品、描寫內容及表現的思想感情用線連起來。
(6%)
李 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歌詠傍晚時的江景
白居易 《暮江吟》 表現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王 維 《贈汪倫》 表現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六、選擇正確答案(在序號上打√)。(14%)
1.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破折號的意思是 ①轉折 ②解釋說明 ③聲音延長)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正確標點符號是①!,,,,,,。
②,,,,,,,。
③,,,、、、,。
3.中隊長去辦公室取來作業本發給同學們。
(①有兩個連續動作 ②有三個連續動作)
4.你應該把這件事的經過寫得( )些。
(①詳細 ②仔細)
5.(1)這些來唐山的小朋友非常懂禮貌。
(2)這些唐山來的小朋友非常懂禮貌。
(①兩句意思相同 ②兩句意思不同)
6.(1)中秋 (2)重陽 (3)端午 (4)除夕
正確的排列順序應該是:( )
①(4)(3)(1)(2) ②(1)(3)(2)(4) ③(3)(1)(2)(4))
7.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即願久立四忘,又想座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有錯字①3個 ②4個 ③5個)
七、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3%)
第一場雪
前天,氣象台發布了強大的冷空氣即將南下的消息;昨天,從遼遠的西伯利亞來的寒流就侵入了膠東半島。
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
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
條;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鬆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
美麗的銀條和雪球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我想:這就是人們為什麼把及時的雪稱為「瑞雪」的道理吧。
1.寫出文中帶點詞語的近義詞。(2分)
驟然- 充分-
2.寫出文中帶三角詞語的反義詞。(2分)
寂靜- 歡樂-
3.把文章分成4段,並寫出段落大意。(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 )自然段是寫下雪時的情景,按( )順序寫的。第( )自然段是作者由第一場雪產生的
聯想。(4分)
5.「瑞雪兆豐年」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說瑞雪兆豐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30%)
題目:我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題補充完整。
2.選一件事物,抓住特點寫下來,並展開豐富的想像。
六年級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期末試卷(1)答案
一、釀、蹈、踐、抵禦、蔓、戚、刊
二、tú、xiāo、nuó、juàn、juàn、sòu
三、縷、壯、作、協、克、漫
四、1.S、shu1i、豎提;
2.幾、6、軍隊得勝回來;
3.波濤洶涌、水平如鏡;
4.jǐ、借用;
5.廉頗、藺相如、3、以國家利益為重,識大體,顧大局,
齊心協力,共同對敵;
6.彭總種上蔬菜和瓜果。
7.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高興地唱著
五、李白-《贈汪倫》-表現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白居易-《暮江吟》-歌詠傍晚時的江景;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現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六、1.②;2.②;3.②;4.①;5.②;6.③;7.②
七、1.突然;充足;
2.喧鬧;悲傷;
3.第一段(第一-三節):下雪前的天氣變化。
第二段(第四節):下雪時的景色。
第三段(第五-七節):雪後的景象。
第四段(第八-九節):入冬以來第一場雪引起的聯想。
4.4、從雪小到雪大、8;
5.大雪預兆著明年將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因為寒冬大雪,可以凍死一
部分越冬的害蟲;雪融化成水滲進土層深處,又能供應莊稼生長的需
要,所以說瑞雪兆豐年。
6.表達了作者喜愛瑞雪,熱愛生活,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積。
㈥ 小學六年級期末復習計劃
我個人是這樣了抄解的
語文;1.把這學期所上的課文讀一讀,要背的背。
2.把這學期的生詞多多聽寫,要保持所有都對。
3.把這學期的課堂筆記讀一讀,重要的背掉。
數學;1.把這學期書上的公式背掉。
2.把例題多看多做。
3.把數學課文重新認識一下,重新學習。
英語;1.把這學期的課文多讀多背,單詞要會寫。
2.每天抽空聽英語。多讀短文。
好啦,這就是本學期的復習計劃,希望你們能考一個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