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級上冊英文以"D"開頭的字母有那些
ded daughter day dear desk dictionary字典 dinner
『貳』 數學中,D表示什麼意思(小學六年級)
你好!
d表示小直徑,D表示大直徑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叄』 六年級上冊大顯身手D版數學期中測評卷(一)快點急求
生物學最強來的學校有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些學校都有生物學國家重點一級學科,都是985/211。另外,生物學是一個很大的一級學科,下面還有很多二級學科,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學校,還有一些大學雖然沒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但是有相應的國家重點二級學科,也很強
『肆』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2=40分)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河姆渡人原始居民
2、公元前119年,帶兵大敗匈奴的是
A、竇固 B、蒙恬 C、衛青 、霍去病 D、竇憲
3、下列不屬於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狀況的一項是
A、會製造陶器 B、種植糧食作物粟
C、會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D、出現了明顯的貧富分化
4、黃河流域原始居民農耕時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下列事件與秦始皇無關的是
A、長平之戰 B、焚書坑儒 C、 修建長城 D、開鑿靈渠
6、「禪讓」是一種部落聯盟首領更替的辦法,這種辦法是
A、父傳子 B兄傳弟 C、母傳女 D、大家推選
7、現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殷墟出土的(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銅方鼎 C、青銅立人像 D、豕尊
8、西周時期實行的制度有①禪讓制②世襲制③分封制④等級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我國出現青銅器最早開始於
A、原始社會末期 B、夏C、商 D、西周
1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何時開始的?
A、秦朝 B、夏 C、商 D、西周
11、下列歷史人物屬於春秋時期的是 ①周幽王 ② 管仲 ③ 勾踐 ④ 周厲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退避三舍」,大敗楚軍的諸侯王是
A、齊桓公 B、宋襄公 C、晉文公 D、秦穆公
13、我國春秋時期廣泛使用的農具是
A、石制的 B、鐵制的 C、銅制的 D、木製的
14、反映我國古代音樂發展的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馬王堆帛畫 C、秦陵兵馬俑 D、戰國編鍾
15、主張實行法治,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
16、「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軍事格言出自
A、《論語》 B、《孫子兵法》 C、《墨子》 D、《孫臏兵法》
17、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是
A、劉邦起義 B、項羽起義 C、陳勝吳廣起義 D、楚漢戰爭
18、秦滅六國後,統一了文字,規定以( )作為標准文字,頒行天下,後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
A、行書 B、楷書 C、草書 D、 小篆
19、秦始皇時期,萬里長城的起止點是
A、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B、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
C、西起咸陽——東到河套 D、西起隴西——東到長平
20、戰國時期秦國蜀守李冰在四川修建了大型綜合性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靈渠 C、白渠 D、飛沙堰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21、北京人使用( )火,山頂洞人使用( )火。
22、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使用( )石器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使用( )石器。
23、約公元前( )年,禹建立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24、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 )中大敗( )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 )。
25、( )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相傳都城建在 。
26、齊桓公任用( )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成強大的軍隊,以「( )」為號召,擴充疆土,使齊國國富兵強。
27、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建的( ),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8、商周的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叫「( )」。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統一整理成一種樣式,這種字體稱為「 」。
29、戰國時期的 吸收民歌精華,採用楚國方言,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其代表作《 》,成為千古傳頌的抒情長詩。
30、秦朝統一文字,把( )作為全國規範文字,以後又推廣了筆畫更為簡單的( )。
三、材料分析題(第31題3分,第32題10分。本大題共13分)
31、閱讀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商鞅
請回答:
① 商鞅這句話的大意是什麼?(3分)
32、閱讀下列材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請回答:
① 這句話是誰說的? 其言行主要記錄在哪一部著作中?(2分)
② 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3分)
③ 簡述此人在教育方面的成就。(5分)
四、簡答題(第33題12分,第34題15分,本大題共27分)
33、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12分)
34、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思想和軍事上採取怎樣的措施促使大一統局面的形成?
一、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D B C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C B D C D A A
二、21、天然 人工取火22、打制 磨製23、2070年 夏朝
24、蚩尤 華夏族25、夏朝 陽城 26、管仲 尊王攘夷
27、李冰 都江堰 28、金文 大篆29、屈原、離騷30、小篆 隸書
三、31(B)32(H)33(C)34(I)35(A)36(J)37(E)38(F)39(D)40(G)
四、材料分析題(第31題4分,第32題6分。、本大題共10分)
41、①治理國家不一定只用一種辦法,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42、① 儒家學說即儒術 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③加強思想控制
四、簡答題(第33題12分,第34題15分,本大題共27分)
43、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焚書坑儒;修築萬里長城;開發南疆,興修靈渠。
44、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議,解決侯國問題;
經濟上: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
軍事上:公元前119年,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獲得勝利。
45、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准許民間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棄農經商及因懶惰而貧窮的,全家要作為官府奴婢使用。獎勵軍功,按軍功大小封爵授田;貴族子弟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廢除分封制,建立縣制,全國劃分為41縣,縣令由國君直接任免。編定戶口,五家為一伍,兩伍為什,什伍之內各家互相監督,一家犯法,鄰里如不告發,各家都要受處罰。
變法的作用: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軍隊戰鬥力也大大提高,為以後秦滅六國,實現統一打下堅實基礎
『伍』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英語書第一單元D部分怎麼寫
= =問老師 找課課通
『陸』 六年級上冊六單元d部分文章,打出來啊,速度!!!!!!!!!!!!!!!!!!!!!!!!!!!!!!
????????????????????????????????????
『柒』 小學六年級上冊 r=0.8,d=怎麼做
d為圓的直徑 直徑等於兩個半徑 因此d=2r 所以d=0.8*2得到1.6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六年級上冊數學概念
圓的認識(一)
1.圓中心的一點叫圓心,用O表示.一端在圓心,另一端在圓上的線段叫半徑,用r表示.兩端都在圓上,並過圓心的線段叫直徑,用d表示.
2.圓有無數條半徑,有無數條直徑.
3.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圓的認識(二)
4.把圓對折,再對折就能找到圓心.
5.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6.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可以表示為d=2r或r=d/2.
圓的周長和半圓的周長:
7.圓一周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半圓的周長等於圓周長的一半加一條直徑。
8.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圓的面積
11.用S表示圓的面積, r表示圓的半徑,那麼S=πr^2 S環=π(R^2-r^2)
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面積相等時,圓的周長最小.
百分數的應用
百分數的應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時間
比的認識
15.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比的後項不能為0.16.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上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六年級全冊數學知識點(整個小學階段和中學都通用,比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問題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它研究的是物體速度、時間、行程三者之間的關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關鍵問題:確定行程過程中的位置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請寫出其他公式)
追擊問題:追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寫出其他公式)
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速度,參照以上公式。
過橋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路程,參照以上公式。
【和差問題公式】
(和+差)÷2=較大數; (和-差)÷2=較小數。
【和倍問題公式】
和÷(倍數+1)=一倍數; 一倍數×倍數=另一數, 或 和-一倍數=另一數。
【差倍問題公式】
差÷(倍數-1)=較小數; 較小數×倍數=較大數, 或 較小數+差=較大數。
【平均數問題公式】
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一般行程問題公式】
平均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時間。
【反向行程問題公式】反向行程問題可以分為「相遇問題」(二人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和「相離問題」(兩人背向而行)兩種。這兩種題,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離)時間=相遇(離)路程;
相遇(離)路程÷(速度和)=相遇(離)時間;
相遇(離)路程÷相遇(離)時間=速度和。
【同向行程問題公式】
追及(拉開)路程÷(速度差)=追及(拉開)時間;
追及(拉開)路程÷追及(拉開)時間=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開)時間=追及(拉開)路程。
【列車過橋問題公式】
(橋長+列車長)÷速度=過橋時間;
(橋長+列車長)÷過橋時間=速度;
速度×過橋時間=橋、車長度之和。
【行船問題公式】
(1)一般公式:
靜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順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兩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靜水速度+乙船靜水速度
(3)兩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後(前)船靜水速度-前(後)船靜水速度=兩船距離縮小(拉大)速度。
(求出兩船距離縮小或拉大速度後,再按上面有關的公式去解答題目)。
僅供參考:
【工程問題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時=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時=工效; 工作總量÷工效=工時。
(2)用假設工作總量為「1」的方法解工程問題的公式:
1÷工作時間=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
1÷單位時間能完成的幾分之幾=工作時間。
(注意:用假設法解工程題,可任意假定工作總量為2、3、4、5……。特別是假定工作總量為幾個工作時間的最小公倍數時,分數工程問題可以轉化為比較簡單的整數工程問題,計算將變得比較簡便。)
【盈虧問題公式】
(1)一次有餘(盈),一次不夠(虧),可用公式:
(盈+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個少9個,每人8個多7個。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和多少個桃子?」
解(7+9)÷(10-8)=16÷2
=8(個)………………人數
10×8-9=80-9=71(個)………………………桃子
或8×8+7=64+7=71(個)(答略)
(2)兩次都有餘(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如,「士兵背子彈作行軍訓練,每人背45發,多680發;若每人背50發,則還多200發。問: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彈多少發?」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發)
或50×96+200=5000(發)(答略)
(3)兩次都不夠(虧),可用公式:
(大虧-小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如,「將一批本子發給學生,每人發10本,差90本;若每人發8本,則仍差8本。有多少學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夠(虧),另一次剛好分完,可用公式:
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略)
(5)一次有餘(盈),另一次剛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略)
【雞兔問題公式】
(1)已知總頭數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
(總腳數-每隻雞的腳數×總頭數)÷(每隻兔的腳數-每隻雞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者是(每隻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
例如,「有雞、兔共36隻,它們共有腳100隻,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雞。
解二 (4×36-100)÷(4-2)=22(只)………雞;
36-22=14(只)…………………………兔。
(答 略)
(2)已知總頭數和雞兔腳數的差數,當雞的總腳數比兔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隻雞腳數×總頭數-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隻兔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免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3)已知總數與雞兔腳數的差數,當兔的總腳數比雞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隻雞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隻兔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4)得失問題(雞兔問題的推廣題)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隻合格品得分數×產品總數-實得總分數)÷(每隻合格品得分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或者是總產品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總產品數+實得總分數)÷(每隻合格品得分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
例如,「燈泡廠生產燈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給工資。每生產一個合格品記4分,每生產一個不合格品不僅不記分,還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產了1000隻燈泡,共得3525分,問其中有多少個燈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個)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個)(答略)
(「得失問題」也稱「運玻璃器皿問題」,運到完好無損者每隻給運費××元,破損者不僅不給運費,還需要賠成本××元……。它的解法顯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雞兔互換問題(已知總腳數及雞兔互換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的問題),可用下面的公式: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隻雞兔腳數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隻雞兔腳數之差)〕÷2=雞數;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隻雞兔腳數之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隻雞兔腳數之差)〕÷2=兔數。
例如,「有一些雞和兔,共有腳44隻,若將雞數與兔數互換,則共有腳52隻。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雞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樹問題公式】
(1)不封閉線路的植樹問題:
間隔數+1=棵數;(兩端植樹)
路長÷間隔長+1=棵數。
或 間隔數-1=棵數;(兩端不植)
路長÷間隔長-1=棵數;
路長÷間隔數=每個間隔長;
每個間隔長×間隔數=路長。
(2)封閉線路的植樹問題:
路長÷間隔數=棵數;
路長÷間隔數=路長÷棵數
=每個間隔長;
每個間隔長×間隔數=每個間隔長×棵數=路長。
(3)平面植樹問題:
佔地總面積÷每棵佔地面積=棵數
【求分率、百分率問題的公式】
比較數÷標准數=比較數的對應分(百分)率;
增長數÷標准數=增長率;
減少數÷標准數=減少率。
或者是
兩數差÷較小數=多幾(百)分之幾(增);
兩數差÷較大數=少幾(百)分之幾(減)。
【增減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長率÷(1+增長率)=減少率;
減少率÷(1-減少率)=增長率。
比甲丘面積少幾分之幾?」
解 這是根據增長率求減少率的應用題。按公式,可解答為
百分之幾?」
解 這是由減少率求增長率的應用題,依據公式,可解答為
【求比較數應用題公式】
標准數×分(百分)率=與分率對應的比較數;
標准數×增長率=增長數;
標准數×減少率=減少數;
標准數×(兩分率之和)=兩個數之和;
標准數×(兩分率之差)=兩個數之差。
【求標准數應用題公式】
比較數÷與比較數對應的分(百分)率=標准數;
增長數÷增長率=標准數;
減少數÷減少率=標准數;
兩數和÷兩率和=標准數;
兩數差÷兩率差=標准數;
【方陣問題公式】
(1)實心方陣:(外層每邊人數)2=總人數。
(2)空心方陣:
(最外層每邊人數)2-(最外層每邊人數-2×層數)2=中空方陣的人數。
或者是
(最外層每邊人數-層數)×層數×4=中空方陣的人數。
總人數÷4÷層數+層數=外層每邊人數。
例如,有一個3層的中空方陣,最外層有10人,問全陣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實心方陣,則總人數有
10×10=100(人)
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陣人數。從外往裡,每進一層,每邊人數少2,則進到第四層,每邊人數是
10-2×3=4(人)
所以,空心部分方陣人數有
4×4=16(人)
故這個空心方陣的人數是
100-16=84(人)
解二 直接運用公式。根據空心方陣總人數公式得
(10-3)×3×4=84
原價等於現價除以打幾折
打幾折等於原價除以現價
現價等於原價乘以打幾折
『玖』 六年級數學題已知d=6m h=7m
這個 AB應該和BC垂直吧抄~ 連接BD,設BC中點為O即圓心,連接OD 陰影部分的面積= 三角形ABD的面積S1+線段BD和弧BD圍城的面積S2; S1 = AB*(BC/2)/2 = 20 (底AB乘以高(BC/2)再除以2) S2 = 扇形OBD面積 - 三角形ODB的面積 = 1/4*pi* (BC/2)^2 - BO*OD/2 = 25/4*pi - 25/2 (四分之一圓面積-直角三角形面積) = 7.125 (pi取3.14)所以 陰影部分面積 = 27.125
『拾』 六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D部分答案
六年級上冊英語第一單元D部分答案是什麼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