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古詩配畫
1、詠鵝
2. 六年級詩配畫敕勒歌
敕勒歌復
作者:佚名
敕勒川,陰山制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後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對它的學術研究,時至今日也經久不衰。
3. 古詩配畫圖片大全
古詩配畫圖片大全,需要素材可以到網上回下載,地址答http://so.ooopic.com/sousuo/2585017/
4. 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詩配畫: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像和擬人的手法,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
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5. 6年級古詩配畫里的古詩應該有哪些
網頁鏈接
6. 適合詩配畫的古詩
畫面感強的古詩都可以,唐詩比較多,宋詩相對比較抽象。
舉幾個回例子吧:
詠柳
賀知章答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家。
7. 給詩配畫簡單又好看
一、《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宋代陸游
全文: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凄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8. 學生詩配畫
、擬人詩。在兒童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具有人的特性;將事物專擬人化,就是詩,屬如《頑皮的風》(淘氣),《太陽》(畫家)、《月亮》(用白雲擦臉),《雨》(哭)。 2、比喻詩。抓住某—事物特徵,聯想到另一相似的事物,組成比喻句,再設計—個小情節,就構成了一首小詩。如《星星》(眼),《雲》(羊、兔、花朵、鼠),《蝸牛》(背房),《柳樹》(垂發),《蘑菇》(傘),《朝天辣椒》(火把),《菊花》(卷發),《陽光娃娃》,《樹葉》(蝴蝶),《落葉》(電報)。 3、諧音詩。根據同音或音的相近,由一個事物跳躍到另一個事物,如《亂套了》,《大公雞》。 4、彩色詩。色彩具有形象性、畫面感,可直接寫詩,如《美麗
9. 小學生簡單古詩配畫圖片
一、《靜夜思》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專
2、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屬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2、譯文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