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圖形題六年級

圖形題六年級

發布時間:2020-12-15 19:24:07

六年級圖形奧數題

如圖所示:三角形ABC面積=432


Ⅱ 幾何圖形題(六年級)

答:
因為:E和版F分別是AC和BD的中點
所以:權
AE=EC=AC/2
DF=BF=BD/2
所以:
EF=EC+CD+DF
=AC/2+n+BD/2
=m
所以:
AC+BD=2(m-n)
所以:
AB=AC+BD+CD
=2(m-n)+n
=2m-n
所以:AB=2m-n

Ⅲ 數學六年級圖形題

一個扇形加上一個半圓減去一個三角形就行了
360分之45×3.14×6×6加3.14×3×3÷2減去6×6÷2

Ⅳ 六年級 圖形題(附圖)

簡單,以ac為半徑的1/4扇形面積減去ad為半徑的1/4扇形即可。答案為:1/4×3.14×(10×10-8×8)=28.26

Ⅳ 小學六年級數學圖形與操作題

將圖形分解成一個正方形,一個半徑為六和一個半徑為三的圓,再求面積,進行簡單的加減法就可以了

Ⅵ 六年級數學圖形題(梯形)

解:過O作HF⊥BC和AD,交AD於H,交BC於F,
∵AE∥CD
∴AD=EC=2/5BC
∵AD∥BC
∴△AOD∽△EOB,△DOH∽△BOF
∴OH:專OF=DO:BO=AD:BE
∵BE=BC-EC=3/5BC
∴OH:OF=(屬2/5BC):(3/5BC)=2:3
∵S△AOD=1/2AD*OH=1/2*2/5*BC*2/3*OF=2/15BC*OF
∵S△BOE=1/2BE*OF=1/2*3/5*BC*OF=3/10*BC*OF
∴S△BOE-S△AOD=3/10*BC*OF-2/15BC*OF=4
∴BC*OF=24
∵S梯形ABCD=(AD+BC)*HF/2=(2/5BC+BC)(OH+OF)/2=
7BC*(2/3OF+OF)/10=7BC*OF/6=7*24/6=28平方米

Ⅶ 六年級組合圖形應用題及答案

把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體拼成一個新的長方體,由於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積分別比原來減少18平方分米、14平方分米、26平方分米,原來每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1)18÷2=9(平方分米)
14÷2=7(平方分米)
26÷2=13(平方分米)
(9+7+13)×2
=29×2
=58(平方分米)
(2)18+14+26=58(平方分米) 1.一個長方形容器長6dm,寬4dm,倒入76升水後,又放進一塊棱長2cm的正方體鐵塊,這時水面與容器口相距1.5dm。求容器的體積?2.一段圓柱體木材,如果截成兩段,則表面積增加628平方厘米;如果沿直徑切成兩個半圓柱體,表面積將增加800平方厘米。原來圓柱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1、一個長方形容器長6dm,寬4dm,倒入76升水後,又放進一塊棱長2cm的正方體鐵塊,這時水面與容器口相距1.5dm。求容器的體積?
棱長2cm的正方體鐵塊體積:2×2×2=8(立方厘米)=0.008(升)
1.5dm高的空餘體積:6×4×1.5=36(升)
容器的體積:76+0.008+36=112.008(升)

2、一段圓柱體木材,如果截成兩段,則表面積增加628平方厘米;如果沿直徑切成兩個半圓柱體,表面積將增加800平方厘米。原來圓柱體的表面積是多少?
截成兩段,則表面積增加628平方厘米(也就是圓柱上下底的面積和),底面積為:
628÷2=314(平方厘米)

Ⅷ 小學六年級數學圖形題

應該是49×29÷2

為什麼呢,很簡單啦

這樣能看懂不,把那個小三角形能變化成紅色的那個,因為是正方形嘛,所以肯定能的,這樣看出來,就知道面積怎麼算了吧,很簡單了吧,用什麼知識都沒用

不懂可以追問

Ⅸ 六年級圖形題 求陰影面積,望高手解答

你好!
第一題;1、中間的面積為正方形減去一個圓的面積,S中=10*10-3.14*5*5=21.5(平方厘米)專
2、四周的面積也是正方形減屬去一個圓的面積。圓是一樣大的,所以S四=21.5
3、陰影的面積:S陰=10*10-21.5-21.5=57(平方厘米)
第二題:這道題是直徑為8cm吧?我以直徑為8cm專進行計算:
這個題有多種演算法,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加上半圓的面積和減去兩個非陰影的面積
非陰影的面積S非=三角形面積加上一個四分之一圓的面積=4*4/2+3.14*4*4/4=8+12.56=20.56(平方厘米)
S陰=3.14*4*4/2+8*4-20.56*2=25.12+32-41.12=16(平方厘米)
演算法2、你也可以再連線成為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左邊的陰影就和三角形外非陰影的面積相等了,這樣陰影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減去一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S陰=8*4-8*4/2=16(平方厘米)。也就是連接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面積為平行四邊形的一半,16平方厘米

祝你快樂!學習進步!

Ⅹ 小學六年級奧數圖形題

設矩形ABCD的對邊AB=CD=a,AD=BC=b,再設題中的比例常數
AE/ED=AF/AB=BG/GC=k,把這個表達式變換成k和矩形ABCD邊長a、b的表達式,則有:
AE=BG=kb/(k+1),
ED=GC=b/(k+1),
AF=ka,
FB=(1-k)a,
S(矩形ABCD)=ab=S(Rt△AFE)+
S(△FEC)+S(
Rt△EDC)+S(Rt△FBC),
=1/2*AF*AE+20+1/2*ED*CD+1/2*FB*BC
=1/2*ka*
kb/(k+1)+20+1/2*
b/(k+1)*a+1/2*
(1-k)a*b
=1/(k+1)*ab+20,
解ab,得:
ab=20(k+1)/k
(1)
同理S(矩形ABCD)=ab=S(Rt△FBG)+
S(△FGD)+S(
Rt△GDC)+S(Rt△AFD),
=1/2*FB*BG+16+1/2*GC*CD+1/2*AF*AD
=1/2*(1-k)a
*
kb/(k+1)+16+1/2*
b/(k+1)*a+1/2*
ka
*b
=(2k+1)/(2k+2)*ab+16,
解ab,得:
ab=32(k+1)
(2)
根據(1)(2),
解得k=5/8,
代入(1)或(2),
得到S(矩形ABCD)=ab=52cm2,
從比例關系入手,就無需關心EF是否平行於GD了。

閱讀全文

與圖形題六年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