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課標

六年級課標

發布時間:2020-12-15 16:21:07

㈠ 課程標准規定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會背優秀詩文多少篇

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是以馬克思主義和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國外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同時推薦了小學生必背70首優秀古代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歷代傳誦的名篇佳作,是中國五千年詩歌史上的精華之作。這些古詩詞散見於我國歷代的詩詞典籍中,學生尋找搜集起來不容易,我整編了這本小冊子,以便於老師、家長指導學生使用。本書為照顧低年級段學生的需要,部分原文加了現代漢語注音。「注釋」則對難懂的字詞、典故、地名進行通俗易懂的解釋,以幫助學生完整理解詩詞的基本意思。「譯文」是用白話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詩意。「賞析」嘗試用散文化的語言詮釋古詩詞的意境和詩人表達的情感,啟發學生的藝術想像力和對古詩詞的鑒賞力。低年級段(一、二年級)要求學生會有節奏的背誦其中15—20首古詩、能略知大意、初步了解「賞析」即可;中年級段(三、四年級)要求學生累積會有感情的背誦45—50首,學會自己根據注釋,對照譯文理解詩意,做到有感情的背誦和學習賞析古詩。高年級段(五、六年級)要求學生累積會聲情並茂的背誦65—70首,自己能夠根據「注釋」對照「譯文」理解詩意,同時受到「賞析」的啟發學會自己去賞析詩歌。
目 錄
一、小學語文課標推薦背誦的優秀詩文(1~6年級70篇)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
28、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9、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30、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1、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2、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3、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4、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5、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6、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7、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41、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2、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3、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4、 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5、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 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6、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8、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69、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㈡ 課標對小學六年級科學教學的要求

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具體達到:
科學知識:獲得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方法,並能嘗試用於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科學探究: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制定計劃、搜集證據、進行解釋、表達與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對科學探究的認識,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主要是對待科學學習、對待科學、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STS)和對待自然四個方面。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養愛科學 、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並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逐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逐步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事實)、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
上述小學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和分目標,勾畫出了小學生科學素養的大致輪廓。《標准》將總目標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個領域進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標,但這絕不意味著在教學中能夠分別單獨實現,它們是在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中共同達成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以上目標必須相互整合,當作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加以運用。

㈢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材六年級數學上單元檢測 誰有第三頁的題,我的卷子找不到了

第三單元綜合提優測評卷
(時間:60分鍾 滿分:100分)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30分)
1.45千克是40千克的( )%,40千克是
45千克的( )%。2.58,0.62,62.7%,23,0.67,0.625中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 )和( )是相等的。3.( )÷8=9( )=0.75=( )∶20
=124+( )=( )%=3+( )244.
分數2
5
7
8
小數0.130.375
百分數
55%
5.206.7%讀作( )
,百分之零點零九零七寫作( )
。6.桃樹與梨樹的比是7∶1,
桃樹占桃樹、梨樹之和的( )%,桃樹占梨樹的( )%。
7.種了50粒黃豆種子,
有2粒沒有發芽,種子的發芽率是( )
。8.一台電視機現在降價13%,現價是原價的( )%。
9.
一台筆記本電腦打八五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 )%
。10.今年玉米產量比去年增產二成五,
就是今年玉米產量比去年增產( )%。
二、選一選。(每題1分,共5分)
1.學校種了一些樹,活了48棵,2棵未成活,
求成活率的算式是(
)。A.2
48
×1
00%B.248+2×100%C.
48
48+2
×100%2.一本書有200頁,看了40%,
剩下多少頁沒看?列式為( )
。A.200×40%
B.200-40%
C.200×(1-40%)3.大於19而小於25%的分數( )。A.只有1個B.有無限多個
C.有有限的幾個
4.14.7%去掉百分號,這個數就( )。A.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B.縮小到原來的1100
C.大小不變
5.體育室中乒乓球的個數是籃球個數的150%。則籃球和乒乓球的個數比是
( )
。A.3∶2B.2∶3
C.3∶1
三、判一判。(每題1分,共5分)
1.43、58千米、239都可以化成百分數。( )
2.百分數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 )3.甲數的25%與乙數的14
一定相等。( )4.生產102個零件,只有99個合格,
合格率是99%。( )
5.34.5%擴大到原來的10倍是3.45。
( )
四、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每題4分,
共16分)
1.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0.45 2.8 1.147 0.03

第三單元綜合提優測評卷
答案:渭河平原
2.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或整數。
6% 0.25% 300% 15.6%
3.把分數化成百分數。
38 47 54 27
50
4.把百分數化成分數。
135% 0.8% 210% 2%
五、(每題3分,共6分)
1.把下列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2.35··
、2.35%、235%、0.235、2.3·
53·

2.把下面各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0.31,1
3
,
30%,311,0.313··

六、操作題。(每題4分,共8分)
1.先把整個圖形的30%畫斜線陰影(
),再把斜線陰影部分的50%畫網狀陰影
()。2.把下面的正方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
形,使三角形的面積占正方形面積的40%。
在圖中標出三角形底與高的長度。
七、解決問題。(每題5分,共30分)
1.一本書有360頁,已讀了270頁,
還有百分之幾沒有讀?
2.衛生檢查部門對各大超市肉類食品進行抽
查檢測,發現合格肉類食品與不合格肉類
食品的比為197∶3,
這些肉類食品的不合格率是多少?
3.小麗和小欣都是集郵愛好者,
小麗收集的郵票比小欣少15
,
小欣的郵票數是小麗的百分之幾?小麗的郵票數占兩人郵票總數的百分之幾?(百分號前保留1位小數。
)4.某工廠八月份生產電腦4860台,
九月份比八月份超產140台,
九月份產是八月份的百分之幾?
5.楓葉國際學校六年級學生參觀「神舟」七號返回艙模型展覽,出席的有498人,未到2人,求這次活動的出勤率。6.用8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
方體。如果拿掉1個小正方體,它的體積是
原來大正方體體積的百分之幾?它的表面
積是原來的百分之幾?

㈣ 六年級小學英語小學新課程標准

Ulick was sitting beside her, talking

㈤ 六年級有哪些課程

六年級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社會、體育、(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勞技等。

1、語文

語文是語言以及文學、文化的簡稱,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准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此解釋概念較狹窄,因為語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藝文(文學、曲藝等),還有很多實用文(應用文)。通俗的說,語言就是說話藝術。

2、數學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3、英語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4、科學

科學是小初高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在17年秋季開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科學課(未分科);在小學,科學課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激發學生探究世界的興趣,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科學課作為基礎性課程。

5、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

㈥ 藏區小學六年級課標(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課件

4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㈦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程標准分析

你也可以直接搜索 六年級上冊語文課程標准分析 得到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六年級第一學期使用。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准確詮釋先進的課程理念,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在保持第三學段整體風格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老師們已經使用過五年級教材,對理解和把握本冊教材打下了基礎。為了讓老師們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教材的主要特點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做簡要的介紹,供老師們教學時參考。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篇課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兩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台」「日積月累」 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學習到五年級下冊,學生累計認字3000個,提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前三學段識字量。故從本冊教材開始不再安排識字任務。
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為便於復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里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里的,有的是略讀課文里的,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
本冊教材的注音方式與五年級保持一致。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課文中同一個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現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弧標出。為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一定的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面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和發展。
六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
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本冊教材保留了「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的一些優秀篇目,如《詹天佑》《窮人》《只有一個地球》《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月光曲》,這些課文文質兼美、歷久彌新,教師們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材還增選了新文章,如,《草蟲的村落》《中華少年》《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老人與海鷗》《最後一頭戰象》《伯牙絕弦》。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精選了律詩、詞、散曲以及十四行詩、兒童詩、詩話等作為閱讀材料,希望能幫助學生在關於「詩」的綜合性學習中,對詩有一些感性認識。還在「回顧?拓展」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
另外,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設置了關於愛國主義(「祖國在我心中」專題)、關愛他人(「心靈之歌」專題)、環境保護(「珍愛我們的家園」專題)、藝術情操(「藝術的魅力」專題)等方面的專題。為了提高感受力,培養想像力,編寫了 「感受自然」專題。這一組中的課文,大多有別於一般描寫大自然的文章,想像豐富,表達方式獨特,有的甚至有「物我兩忘」之境。在第三學段安排這樣一組課文,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設置了以「了解詩歌」為中心的綜合性學習專題「輕叩詩歌的大門」。另外,上承五年級上冊以人物為對象的專題「走近毛澤東」,本冊教材編排了第五組「初識魯迅」。魯迅既可謂文壇巨匠,又可謂一面民族旗幟,能藉助文質兼美的一組課文,讓小學生盡己所能地了解、認識魯迅,其意義不言而喻。
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語文學習目標,則作為本冊教材的學習重點,加以妥善安排。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內容: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慣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其中,「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二)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注意加強整合。每一個專題從導語到課後思考題,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力求從內容和形式上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前面有布置,中間有練習、應用,後面有總結、拓展,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系的整體。
與五年級教材相同,本冊各專題的導語(第六組除外)分為兩個自然段,激發學習興趣、點明學習專題,提示語文學習重點、明確讀寫訓練點。精讀課文後有練習題,從課文自身特點出發,結合專題學習重點精心編寫。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承上啟下,提示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由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口語交際?習作」的話題和內容大多與單元主題相關,「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台與導語呼應,為學生總結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提供平台。
如,第五組「初識魯迅」。
本組的學習內容包括認識魯迅、感受魯迅,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重點讓學生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導語:第一段明確本專題我們要認識、了解魯迅,第二段明確了要學習的讀寫方法。
課例:第一篇課文是魯迅的小說《故鄉》的一個片斷《少年閏土》,課文後安排「資料袋」──魯迅簡介。後三篇是從不同角度寫魯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後安排有「閱讀鏈接」:兩個片斷,第一個片斷語言精煉、傳神,可謂抓人物特點的範例;第二個片斷與課文內容照應,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闡釋,又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一面》前的連接語,用有說服力的事例講了魯迅對青年的關心和愛護,與課文內容相對應;《有的人》對魯迅的一生做出了總結和評價。
口語交際?習作:內容亦與本單元內容相關聯。口語交際「留在心裡的印象」,有幾個要點:「第一次相見時的情景」「(第一次相見時)他留給你的印象」「後來相處中發生的事」「你對他印象的變化」。回顧本單元的課文,不難發現,這個交際話題的設計,與課文內容是有關聯的,比如《少年閏土》《一面》。習作內容有兩個,可任選其一。第一個要求寫人,可以運用本單元以及以前學到的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第二個是擴寫,寫事為主體,亦可表現人。
交流平台有兩個內容,一個是談自己心目中的魯迅,另一個是交流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及理解的方法。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在編排上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充分開掘教材內容,學生學習完整組教材,單元學習目標是不難實現的。
本冊教材聯系教學實際確定各個專題在教材中的位置,關注各個專題及課文的內在關聯,使整本教材成為一個整體。如,根據我國國慶節的時間和大部分地區的教學進度,將「祖國在我心中」這一「小綜合」專題安排在第二組,便於教學,並將「大綜合」「輕叩詩歌的大門」安排在後半學期。本冊「大綜合」以了解詩歌為中心,「詩歌朗誦會」是主要活動之一,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特意在「祖國在我心中」這一專題中選編了朗誦詩《中華少年》,朗誦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學習要求,學生可以學到一些詩歌朗誦知識。「初識魯迅」專題選編了《有的人》這首詩,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誦」的學習要求;本專題也放在了「大綜合」專題前,有利於知識的遷移,便於「大綜合」中活動的開展。
(三)加強導學功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主要體現在:一是導語提示單元學習內容;二是精讀課文的課後題,略讀課文前的連接語,注意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獨立思考;三是每組課文後的「詞語盤點」便於學生自查自測;四是「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台」為學生討論問題、交流認識提供了平台。
「交流平台」這個欄目,一般地說,引導學生在一組教材的學習之後,交流收獲、體會,以漸漸悟到讀寫的一些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依據教學實際靈活掌握,交流、總結的內容可以不受其限制。有的專題中的「交流平台」 引導學生回顧其他學年、學段學過的課文,並與本單元課文作比較,找異同。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在新舊知識的碰撞、融合中獲得新知,訓練思維。
(四) 「口語交際?習作」 的編排,加強指導,明確要求
延續五年級教材的編寫思路,本冊中口語交際?習作依然單列。編排形式亦比較靈活,有先說後寫的,有先寫後說的,有把兩部分內容合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教材中的提示性文字,注意提供多個角度,拓寬話題范圍,增加選擇性,為學生回歸常態進行口語交際、自主進行習作,留有較大的創造空間。
口語交際話題方面,有與專題內容相關的,也有意識地安排了指向技能的。與專題內容相關的,如,「珍惜資源」「講關於動物的故事」「身邊的藝術」;與口語交際技能相關的,如演講(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學習匯報會中的一個供選擇的內容)、辯論、朗誦(第二組、第六組涉及到的內容)、「勸阻」。
習作的編排注意兼顧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也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應用文。記實作文主要安排在第三組、第五組、第八組,分別是「體現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用一兩件事介紹小夥伴」「學習藝術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或寫「一件藝術品」、「一次藝術欣賞活動」。想像作文有:第一組,把自己想像成大自然中的一員或聽音響講想像到的、感受到的;第四組,藉助漫畫寫感受或編故事;第五組,根據材料擴寫;第七組,根據圖片報道寫故事。應用文分別安排了寫演講稿或讀後感,寫建議書以及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盡量做到有明確的指導和要求。
教材中的提示性文字,首先對口語交際和習作內容給予提示、指導,或從生活實際談起或從情境引入,注意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如,第一組,其中一個角度要求學生把自己想像成大自然中的一員,教材提示學生「可以把自己當成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也可以當成一種自然現象;想想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或變化的,想像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又如,第三組口語交際安排的是辯論,教材注意把生活中的現象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分析辯題,提示辯論內容,學生容易理解、接受;教材還對辯論應當怎樣進行給予了明確指導,有助於本次口語交際的順利開展。
其次,教材根據階段性目標,注意明確要求。關於這一點,習作內容體現得更為突出一些。具體地說:第一組結合本專題的讀寫點,突出了寫「感受」的要求;第二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提出「運用搜集到的資料」,可以看作是學習方法的提示,也可以看作是學習要求。如果寫讀後感,要表達「真情實感」;第三組,寫「體現人們相互關愛的事情」,對於「真情」「感動」「關愛」等主題的習作,前面有幾冊教材曾做過安排,本冊教材就這類主題,要求學生關注事情發生的環境,當時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側重點不同,難度相應地有了提高;第四組的看圖作文,明確要求寫出「理解和感受」;第五組的續寫,要求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第七組的根據圖片報道習作,要求想像合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第八組則提示學習運用課文表達感受的方法。另外,與前幾冊一脈相承,教材還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本冊教材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次是在「祖國在我心中」專題中,與課文的學習同步進行,要求學生開展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活動,交流收獲和展示成果。
另一次安排在第六組,是一次大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這次綜合性學習,首先在導語中提出學習任務──以「了解詩歌」為主題,開展搜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等活動。而後分成兩大板塊──「詩海拾貝」「與詩同行」,按兩個階段開展綜合性學習。教材在這兩大板塊中,分別提出活動建議,提供若干必讀材料。第一個板塊引導學生搜集詩歌並進行整理、欣賞;第二個板塊引導學生動手寫詩、開詩歌朗誦會、編詩集和進行詩歌知識競賽。最後,提出寫一個簡單的活動總結。綜合性學習的編寫,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學習活動中。除了學習專題和必讀材料要予以落實以外,學習的具體內容、方式、方法,學習成果的呈現方式等等,師生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特別是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六)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材注意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編寫注意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首先表現在精心編排「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其次表現在:一是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如,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重點語句,結合生活實際交流讀了課文後的感想。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習作」的話題,小練筆、選做題的安排也注意引向生活。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課外書屋」中重點推薦了《綠山牆的安妮》和《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這樣的編排,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加強了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三、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准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中既要注意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又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准確的落實。
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語文學習的總目標和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的階段性目標,關注學生經過小學階段最後兩年的學習,能否達到課程標准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明確六年級上學期在第三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麼程度,學生掌握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教學每一個專題時,要明確本專題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和學習目標,無論教學進行到哪一部分都要與單元學習重點聯系起來,做到「瞻前顧後」──前面學過的適時總結、復習、應用,後面要用到的適時做好鋪墊。
(二)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沒有安排識字,要求會寫120個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注意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於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要注意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檢測。也可以就「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
對於書寫練習,除閱讀課上指導寫字外,主要憑借本冊配套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書法愛好。
(三)閱讀教學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能力。
1.首先理清專題的脈絡,弄清楚課文在專題中的地位、作用,注意結合專題學習重點來組織教學內容。
教材中安排的讀寫訓練點,都是從課文而來,教學課文時引導學生關注相關問題,經歷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力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學習《少年閏土》一課。這一課所在專題是「初識魯迅」,本專題要學習的內容包括:了解、認識魯迅;繼續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重點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及方法。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注意照應到以上內容。學習《少年閏土》,應當在了解、認識魯迅的大背景中進行。要引導學生留意作者寫人的方法,還要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中要注意幫助學生總結方法、規律,以方便學生在單元末進行交流。
本冊教材中保留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的一些優秀篇目,被編入了新的專題,體現了新的教學功能,教師要根據本冊教材的編寫意圖,根據它們在專題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新的教學理念重新設計教學方案。
2.教學時注意結合課後思考練習題,防止人為拔高或離題萬里地發揮。
本冊教材大多數課文思想性強、人文內涵豐富。關注人文內涵,體會思想感情,是學習課文要完成的任務之一,但是,人文內涵的開掘要適可而止,不可脫離文本,更不可不顧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
精讀課文後的習題,從課文自身的特點出發,根據專題學習重點精心編寫,應當是教學課文的主要依據。本冊教材課後題主要體現以下學習要求:
(1)指導朗讀、默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本冊教學仍要重視朗讀訓練。
本冊的朗讀要求,一般安排在課後練習第一題。教師可以根據要求,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和知識積累,在如何教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下工夫。
本冊的默讀要求,重點是邊讀邊思考和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默讀比朗讀的速度快,更利於訓練思維,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默讀後要有自己的感受,並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討論交流活動。默讀能力的提高要有個訓練的過程,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循序漸進地提高默讀要求,把訓練落在實處,不能急於求成或流於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默讀速度,教師還可以選擇課外的文章,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檢測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2)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學本冊教材,要根據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導語、課後題等,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還可以結合其他方法,如,可以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可以在閱讀中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對閱讀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進一步理清課文的脈絡;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情感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中去,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親歷閱讀過程,得出結論,並處理好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正確的導向的關系。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閱讀教學要注意提示閱讀思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並領會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本冊教材每個專題都安排了讀寫方法方面的內容,需要重點學習的有三個:一個是「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行表達的方法」,安排在第一組和第八組。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相關內容,體會運用聯想和想像後,課文有哪些不同,體會其表現力。另一個是「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安排在第四組。教學相關課文時,應當引導學生邊讀邊聯系實際,在實踐中體會這樣讀書會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然後在單元末的「交流平台」中進行總結回顧。還有一個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及其方法」,安排在第五組。教學中同樣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地學習、總結。
(3)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效果。
教學精讀課文,還要注意抓關鍵詞句。本冊相關練習主要安排在課後第二題或第三題,以不同的形式啟發學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的指向體會表達效果。
如,第三組的課文《窮人》課後第二題:
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和同學討論,如: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老人真的「耳朵聾了」嗎?她為什麼說自己「耳朵聾了」?)
……
又如,第七組的課文《最後一頭戰象》課後第三題:
課文許多地方對嘎羧的行為進行了具體的描寫,如,「它什麼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寨子走了三圈。」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描寫,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需要指出的是,對課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把握,課後題有時候僅是一種引導,主動權應更多地掌握在教師和尤其是學生手中。教師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可以提示學生用圈點、勾畫、批註等方法,讀、思、議課文中需重點體會的部分,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4)積累語言,鼓勵運用。
關於語言積累,本冊教材課後練習採用了靈活安排和指定任務相結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較寬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抄寫喜歡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有的要求比較明確,如,「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抄下來,再體會體會。」「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加強學習的指導性。
積累在於運用。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最好能與運用結合起來。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教學生歸類整理語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讀書筆記。可以根據某方面的共同特徵,把詞句歸歸類,在課文里學過的詞句旁邊補充類似詞句。可以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分成「寫人」「敘事」「繪景」「狀物」等幾大類,再分別抄寫下來;可以歸類整理本單元或前幾個單元復習過的詞語,如,「狂風怒號」「碧空如洗」「波濤起伏」可以歸為一類,「左沖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可以歸為一類;還可以補充以前課內外學習中積累過的詞語,如,從課文中摘抄了「左沖右撞」一詞,可以補充描寫走路狀態的詞語「猶猶豫豫」「搖搖晃晃」「大步流星」等。這樣歸類整理語言材料,可以幫助學生采擷同類內容豐富語言系統,有助於提取運用。另外,還要注意幫學生在閱讀和習作之間搭橋。課文中的某個詞語用得好,某些語句寫得好,可以隨機設計相關練習,如,用詞語寫幾句話,交流課文中的語句好在哪裡,還可以用在什麼樣的語言環境中;還可以讓學生在習作時,嘗試借用相關語句或學習其寫法。
以上幾個方面,體現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每一篇課文,要根據課文特點各有偏重。教師可參照教材的安排,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特色。
略讀課文的教學,不同於精讀課文。一是內容上,理解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 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

㈧ 六年級上冊課標答案

六年級上冊語文目標答案 第一單元 1 山中訪友 一、 瀑布 陡峭 挺拔 蘊含 二、 正確讀音為: 樹冠.(ɡuān) 血.液 (xuè) 吟.誦 (yín) 唱和.( hè ) 短暫. (zàn) 津.津樂道(jīn ) 三、 錯別字為: 1. 座(坐) 蹋(踏) 境(徑) 2. 度(渡) 府(俯) 3. 幾(己) 脆(翠) 四、 ( 峽 ) 谷 閑( 暇) ( 俠 ) 客 ( 霞) 光 ( 狹 ) 窄 ( 遐 ) 想 應接不(暇 ) 潔白無( 瑕) 五、 (陡峭) 的懸崖 (短暫) 的儀式 (高大) 的身軀 (細致) 的紋理 (隆重) 的儀式 (挺拔) 的身軀 (湛藍) 的天空 (別有深意) 的儀式 (魁梧) 的身軀 (莊重 ) 的儀式 (偉岸) 的身軀 (庄嚴 ) 的儀式 (瘦小) 的身軀 六、 津津樂.道 音序: J ; 部首: 丿 ; 應選解釋: ②樂於 不拘一格. 音序: G ; 部首: 木 應選解釋: ③規格, 標准 七、 1. 劃去的詞語是: 淺紅、 深紅、 閃耀、 廣闊 2. 本文描寫了海濱夏夜色彩和光澤的美。 其中, 第② ③自然段描寫的是大自然的景象, 第 ④自然段描寫的是城市的景象。 這兩種景象在文中和諧地統一在一起, 作者由蒼穹中的啟明星聯繫到了 明燈 , 又由此聯繫到了 城市中的燈火, 使文章的內容也融為了一體。 文中表明了這種聯系的詞語是 互相輝映 。 3. 文中第④自然段中的的 「明燈」指的是 星星 , 引號在這里的作用是 ( D ) 4. 要點: 愉快、 興奮、 舒服(意思對即可) 5. 熱愛海濱夏夜、 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 草蟲的村落 一、 靜謐 小巷 烘烤 勤勉 親吻 二、 散.布(sǎn sàn) 洞穴.(xuè xué) 僻.靜 (pì bì) 鬆散.(sǎn sàn) 草莖.(jīnɡ jìnɡ) 調.色板(tiáo diào) 三、 消 ( 消失 ) 銷 ( 銷售 ) 削 ( 削皮 ) 宵 ( 元宵 ) 霄 ( 雲霄 ) 逍 ( 逍遙 ) 四、 1. 融化 熔化 溶化 (1) 白糖在水裡慢慢地( 溶化 ) 了。 (2) 在雨中, 所有的色彩都( 融化 ) 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 (3) 達到一定的溫度時, 鐵塊會( 熔化 ) 成鐵水。 (4) 天漸漸地暖和了, 山上的積雪開始( 融化 ) 了。 2. 歡悅 歡躍 聯歡會上, 大家又唱又跳, 一起( 歡躍 ) , 班中時時傳出( 歡悅 )的笑聲。 五、 德高望重 津津樂道 行色匆匆 駐足痴望 龐然大物 意味深長 1. 這里的花太美了, 以至於每一個路過的人都( 駐足痴望) 。 2. 和螞蟻比起來, 大象可真算得上是(龐然大物) 了。 3. 王老師幾句(意味深長) 的話, 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4. 黨支部書記( 德高望重) , 村裡的大事小事都請他做主。 六、 1.「巷」 字用部首檢字法應查 一 (巳) 部, 除去部首外還有 8 ( 6) 畫,第七筆是 橫折(要寫出筆畫) 。 2. 「韻」 字用音序檢字法應查 Y 部, 用部首檢字法應查 音 部, 可以組成詞語 韻律 、 音韻 、 韻味 。 3. 「熙熙攘攘」 的意思是 人來人往, 非常熱鬧 , 和這個詞語表達的意思相近的四字詞語還有 車水馬龍 、 門庭若市 。 七、 1. 「相敬如賓」 在文中的意思是 廬山的松和竹交錯在一起, 相互尊敬, 如同對待客人一樣。 2. D 3. 可以改成陳述句: 它們能使你聯想到在春天陽光下那些無憂無慮、 充滿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們。 也可以改成反問句: 難道它們不使你聯想到在春天陽光下那些無憂無慮、 充滿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們嗎? 4. 要點: ①和諧 ②堅強不屈 ③力爭向上(學生寫出一點即可, 最佳答案是三點寫全, ) 5. 本文抒發了作者對廬山松竹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第一單元練習 一、 吟誦 挺拔 奧秘 龐然大物 俏麗 瀑布 演奏 行色匆匆 二、 D D C D 三、 A D C C 四、 D 五、 E A A C 六、 C 七、 A 八、 D 九、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卧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造物無情卻有情, 每於寒盡覺春生。 十、 1. D 2. 要點: ①因為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 ②成熟的正在豐收, 沒有成熟的正蓬勃生長(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不照抄原句) 3. 比喻;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的顏色是綠的, 秋天的顏色是紅的。(可以用文中語言回答。) 例句: 冬之色為冷的白, 如冰雪, 如飛絮, 孕育著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為純的白, 如銀霜, 如飛雪, 象徵著美好的心靈。 4. 対夏天的贊美之情。 5.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綠樹濃陰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蘇軾《六月二十四日望湖樓醉書》 第二單元 5、 詹天佑 一、 修築 阻撓 勉勵 泥漿 毅然 居庸關 懸崖峭壁 二、 勘(kān) 測 惡劣(liè ) 狂風怒號(háo ) 塑(sù) 像 聯結(jié) 三、 沉痛的(教訓、 打擊、 回憶、 心情) (偉大、 艱巨、 龐大、 重要) 的工程 (豐富、 學習) 知識 (提高、 講求) 效率 (戰勝、 克服) 困難 四、 C 五、 竟然 居然 固然 偶然(竟然 居然) 六、 勉勵、 精密、 馬虎、 大概、 差不多。 這句話表現了詹天佑對工作嚴謹認真的態度。 七、 1. 「不以為然」 在文中是指美國學生說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 宋慶齡認為不是這樣的。 2. 她激動的原因是: 美國學生歧視(看不起) 中國, 宋慶齡感到很氣憤。 3. 要點(1) 班裡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 (2) 一位美國學生認為中國被歷史淘汰了; (3) 宋慶齡進行了有力的回擊; (4) 大家交口稱贊。 4. 要點一: 熱愛祖國; 要點二: 希望祖國繁榮富強。 6 懷念母親 一、 避免、 朦朧、 強烈、 真摯、 寢不安席、 可見一斑 二、 (暴) 雨 端(詳) (艱) 險 安居樂(業) 裝(點) 勘(測) 先(驅) 波濤起(伏) 三、 心潮( 澎湃 ) 心潮( 起伏 ) 心潮( 騰涌 ) 心潮(難已) 心花怒放 興高采烈 欣喜若狂 心急如焚 悲痛欲絕 心如刀絞 四、 1. C 2. B 3. A 五、 1. 寢食難安(或「食不下咽, 寢不安席」 ) 2. 思潮起伏 六. √ ×√ 七、 1. 要點一: 感受到母親付出的艱辛 要點二: 對母親心存愧疚。 (符合意思即可) 2. 道理指的是 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父母。 3. 文中社長選聘職員的標準是 孝敬父母心懷感恩之心, 原因是 心懷感恩之心的對企業、 對一切幫助過他的人也會感恩, 愛父母才會熱愛企業與工作。 第二單元練習 一、 阻撓、 毅然、 惡劣、 勉勵、 岔道、 寢不安席、 惹人譏笑、 思潮起伏 二、 1. C 2. B 3. A 4. B 三、 無論…都…(不管…總…) 、 因為…所以…(只要…就…)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四、 仍然(依然) 、 當然(自然) 、 果然、 猛然(忽然、 突然) 五、 C 六、 略(見園地二的「日積月累」 ) 七、 1. 激動的心情; 體會到對家鄉 的熱愛、 思念之情。 2. 來時, 便聽說台北是個多雨的城市, 尤其是冬季, 雨下得非同凡響, 為世界上許多城市所不能比。 3. 「黯然」 是因為思鄉 卻不能歸。 「鏗鏘的聲音」 表現了對家鄉 的熱愛, 為自己是河南人而驕傲。(意思對即可) 4. 略 第三單元 9 窮人 一、 魁梧 擱板 倒霉 憂慮 掀起 二、 qiǎnɡ pài quán zuò 三、 1. 埋怨 2. 怨言 3. 抱怨 4. 怨恨 四 1. 部首可以查 衣 8 畫, 或是 亠 12 畫; 包裹 裹住 銀裝素裹 等均可 2. S 舒適 ② 五、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興高采烈 悲痛欲絕 怒火中燒 (寫出的一段話不少於 3 句。) 六、 ③④①② 七、 閱讀短文, 回答問題。 答案: 1. 什麼時候 他的表現 老師的表現 春日一天 被打受傷 談話、 撫摩 炎熱的下午 被追打 護佑、 替他挨打 幾天後 鞠躬、 唱歌 眼睛濕潤 聖誕節早上 送圍巾、 請求擁抱 擁住了他 2. 要點: ⑴有三個時間點; (2) 三個事件: ①被追, 老師護佑挨打②道歉, 唱歌祝福③送圍巾, 求擁抱, 老師擁住他 3. 把題目改為: 「他抬頭看老師, 感到自己的眼圈竟熱了一下, 但他沒有掉眼淚。 」 這句話表現出 老師的關愛觸動他的內心, 他深受感動。 4. 動作描寫 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關愛這個男孩。 (意思對即可) 5. 老師是一位關愛學生的人: 當小男孩頭部受傷被同學嘲笑時, 這位老師和他聊天, 撫摩他, 給予男孩溫暖。 或者: 當男孩提出擁抱的要求時, 她含著淚在人來車往的大街擁住了他。 老師是一位勇敢的人: 當小男孩被小混混追打時, 勇敢的保護他, 替他挨打。 6 時間順序 11 唯一的聽眾 一、 悠悠 儀式 抱歉 溜走 割捨 二、 沮喪 躡手躡腳 洋溢 聲望 三、(答案合理即可) 想得周到 儀式隆重 破壞環境 神情沮喪 盡心盡力地演奏 詩一樣的語言 四、 D B C A 五、(2) √ (4) √ 六、「我」 的心理、 行動的變化; 老婦人的語言變化 愛護、 鼓勵; 敬佩、 感激 七、 1. 「炙手可熱」 本意是比喻氣焰很盛, 權勢很大; 在文中的意思是朱德庸的漫畫作品紅遍東南亞, 成為漫畫界的熱門人物。 2. 神態、 動作描寫 要點①發現兒子的天賦(長處) 心情激動 ②決心培養孩子 3. 要點一: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 要點二: 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 揚長避短, 並努力做到極致; 要點三: 一定會學有所成, 獲得成功。 (意思對即可) 4. 要點一: 設置懸念, 激發閱讀興趣; 要點二: 令人回味, 引人深思。 5. 這是一個①因材施教的父親; ②這是一個愛孩子的父親。 理由: ①能夠發現孩子的長處, 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下去 ②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給孩子自信心。 第三單元綜合練習 一、 擱板 濕淋淋 魁梧 倒霉 撕破 裹住 割捨 抱歉 二、 D A B C 三、 D A B B 四、 C 五、 D. C. E. A. B. 六、 ③ 七、 閱讀短文, 回答問題。 1.要點: ①「我」 穿長袖衫見失去右臂的朋友②交談中, 得知他通過讀書、學習書中人物, 變得剛毅、 自信(坦然面對生活也可) 。 ③ 「我」 受到啟發 2 神態描寫 要點: 樂觀、 自信、 堅強 3. 原指: 很費心思地反復思考。 在文中指為了不讓朋友難堪, 我特意在熱天穿著長袖衫去見朋友。 表現出我對朋友的體貼、 關愛、 關心、 理解。 4.他終於明白, 其實他有一條韌性十足的命, 遠比自己想像中的那條命耐磨得多。 5.他是一個樂觀的人: 他正視自己的殘疾, 穿著短袖衫出門, 坦然地面對人們異樣的目光。 能毫不在意地穿著短袖和朋友聊天。 他是一個堅強的人: 面對失去右手的打擊, 能戰勝內心, 勇敢的站起來, 重新面對生活。 他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 從讀書中獲取看待人生的道理, 指導自己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第四單元 13 只有一個地球 一、 移民 威脅 礦物 和藹可親 二、 濫用(làn√ ) 晶瑩(jīnɡ√ ) 提供 ( ɡōnɡ√ ) 遨遊( áo√ ) 破碎(suì√ ) 一葉扁舟( piān√ ) 三、 提供 地球 晶瑩的 宇宙 遙望 資源 茫茫的 露珠 造福 太空 無私地 成長 遨遊 子孫 快樂地 奉獻 四、 既使( 即 ) 節治( 制 ) 搖望( 遙 ) 威協( 脅 ) 枯揭( 竭 ) 恩次( 賜 ) 五、 (1) 打比方 (2) 作比較 (3) 列數字 (4) 打比方 (5) 舉例子 六、 A B C D 七 1. 太空也需要環保(或者: 太空環境不保護會出危險, 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 打比方, 列數字, 作比較。 好處是 生動, 形象地寫出碎片小; 具體准確地說明能量非常大; 突出強調它的破壞力比大。(這樣寫的好處與說明方法要對應) 3. A 4. 因為(1) 運行軌道易受外界影響, 衛星會偏離原有軌道。 (2) 太空中衛星與垃圾共存, 太空環境越來越差, 相撞的事件就會越來越多, 相撞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5. 不能去掉。 因為 2300 年還沒到來, 這只是專家的一種猜測, 事情沒有真正地發生。 如果去掉, 就體現不了這是猜測的事了。 有「可能」 一詞, 體現了說明文准確、 科學、 嚴謹的特點。 15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一、 駿馬 雄鷹 善待 潺潺 回盪 二、 合理即可 ( 茂密) 的叢林 (溫暖) 的懷抱 ( 香甜) 的味道 神聖的(土地 ) 潺潺的(流水 ) 嗡嗡的(叫聲 ) 三、 zài( 載重 ) ( 運載 ) bó ( 單薄) (薄霧) 載 薄 zǎi( 記載) 三年五載 ) báo( 薄脆) (薄餅) wù ( 厭惡 憎惡 ) jiàng (降落)(降價) 惡 降 è (惡人 凶惡 ) xiáng (投降)(誘降) 四、 駿 鷹 潔 眷 待 五、 E A B D C A 六、 被譽為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弦的演說是《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課文大量運用 擬人 和 比喻 的手法, 表達了人們對這片土地無比眷戀的感情。 七、 1. 短文第①至③自然段告訴我們 水土流失和圍湖造田使這些湖泊壽命劇減。 第④自然段告訴我們湖泊大量消失影響了長江的行洪、 蓄洪能力 。 2. √ × × √ 3. 長江的洪水比黃河的洪水更為可怕是因為: 長江沿岸直接受洪水威脅的人口也比黃河沿岸多得多。 4. 列數字。 好處: 准確具體地說明長江中下游湖泊由於圍墾和淤塞而喪失的淡水儲量多。 舉例子。 好處: 具體有力地說明長江中下游湖泊由於圍墾和淤塞而喪失的淡水儲量多。 作比較。 好處: 突出強調了長江中下游湖泊由於圍墾和淤塞而喪失的淡水儲量多。 5. 要點一: 人類不注意保護生態環境, 破壞環境, 使湖泊大量消失。 要點二: 人類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被破壞的生態環境讓人類自食其果, 人類將無法生存。 第四單元綜合練習 一、 晶瑩 恩賜 枯竭 濫用 眷戀 回盪 破碎 梅花鹿 二、 D C A A 三、 C D A D 四、 竭 舟 竭 藹 五、 A C B C A 六、 略 七、 C 八、 1. 第②③自然段介紹的是: 將綠色環保理念引入時裝經歷的三個階段。 。 第④自然段介紹的是 設計師根據「再生利用」 法開發出 「塑料制衣」 。 第⑤至⑧自然段介紹的是 環保服裝的開發與生產會有美好的未來 。 2. 第④自然段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 舉例子 的說明方法, 這樣寫的好處是具體詳細地說明設計師能依據環保法則開發的衣服很奇特。 3. 說明了 廢塑料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特別少。 4. 畫線部分從三方面說明環保服裝面料生產的要求: (1) 避免污染環境; (2) 紡織生產中使用的溶劑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3) 選用無害的化學劑、 色素, 並控制有害物質 5. 要點一: 不久的將來, 我們都穿環保服裝。 (或者: 今後我們所穿的衣服都是環保的。 ) 要點二: 從現在開始, 要增強環保意識。 期中檢測 1 巷 勵 毅 魁 濫 竭 2 BABCBD 3 ABCDCD 4 D D 5 A 6 C 7 部首查: 撇或里、 音序: Z、 解釋: D 8 狼吞虎咽 風馳電掣 瞬息萬變 日新月異 轉瞬即逝 白駒過隙 一目十行 一瀉千里 日行千里 9 巍峨壯麗 俊秀挺拔 峰巒雄偉 重巒疊嶂 奇峰羅列 怪石嶙峋 連綿起伏 千峰萬仞 危峰兀立 崇山峻嶺等 視死如歸 舍己為人 大公無私等 10 第四單元的日積月累中的內容都可以。 11 造物無言卻有情。 12 時 間 名 稱 創 舉 1999 年 11 月 20 日 「神舟」 一號 中國第一艘無人飛船升空 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 五號 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成功 2005 年 10 月 12 日 「神舟」 六號 第一次載著兩名航天員發射成功 讀懂了: 我國航天發展經歷了艱辛歷程, 取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現在已經成為航天發展的強國。(圍繞這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包含: 1.艱辛; 2.突破; 3.強國。 13 列數字(寫錯字不給分)(1 點), 作用: 准確、 具體(一點) 地突出了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時間長, 距離長。(1 點) 14 × √ × 15. 「2007 年秋天┅┅那就是, 讓這個世界看見你! 」 16. 語言描寫 感受到安德烈•波切利因為雙目失明而對生活的絕望, 自暴自棄。 17. ⑴ 成為音樂大師的學生 ⑵和帕瓦羅蒂同台演出 ⑶獲得各種世界級音樂獎項 ⑷成為盧卡博凱里尼音樂學院院長; 擁有製作公司; 唱片暢銷。 18. 要點: (1) 安德烈•波切利 12 歲時患眼疾, 成為盲人, 看不見任何東西。(2) 安德烈•波切利看不見別人, 他通過努力做出成績(創造奇跡) , 被很多人認可, 關注。 19. (1) 安德烈•波切利是一個勇於面對困難、 和命運抗爭的人。 眼盲後, 他能回到學校繼續勤奮學習。 (2) 安德烈•波切利是一個有理想、 有目標並向著目標不懈努力的人。 眼盲後的,聽了爸爸的鼓勵, 朝著目標努力, 創造了奇跡, 讓世界看到了他。 第五單元 17 少年閏土 一、 刺蝟 畜生 廚房 明晃晃 二、 劃去的錯誤讀音是: rǔn zhènɡ hánɡ ɡònɡ ké xù 三、 1.素凈、 素色、 素雅、 2.平素、 素來、 素不相識、 素日 3.素菜、 素食、 食素 四、 1.D 2.B 3.A 4.C 五、 六、 (1) 四件事: 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看瓜刺猹、 看跳魚兒 (2) 魯迅、《故鄉 》、 聰明能幹、 見多識廣、 活潑可愛 七、 1. 形容魯迅逝世很突然, 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很震驚。 2. 跳、 吞、 跑 3. A 4. C 18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一、 輓聯 咳嗽 枯瘦 文章 深奧 逝世 遺體 囫圇吞棗 二、 正確讀音: bìn dào yàn fū niè yōnɡ 三、 1.A 大 9 含義深, 不易理解 2. B 飠 5 足足地、 充分 3. ② ③ ① 四、 1.恍然大悟 2.飽經風霜 3.張冠李戴 4.囫圇吞棗 五、 見教參 六、 1.讀點魯迅, 我們可以少些膚淺, 少些小家子氣, 少些庸俗和醜陋。 讀點魯迅,我們才能逐步成熟, 正視人生, 直面社會, 熱愛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2. 魯迅是孤獨的巨人, 吶喊的勇士, 深沉的思想者, 慈愛的老人。 3.排比、 比喻。 4. 比喻。 生動形象地寫出魯迅是崇高的、 偉大的, 是需要我們用一生來學習的。 第五單元練習 一、 咳嗽 團聚 遺體 深奧 囫圇吞棗 二、 B D B 三、 B 畜生 B 低微 C 逝世 四、 ① ④ ③ ② 五、 A 六、 C B A 七、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 結果是不大好的……所得就非常有限, 枯燥了。(詳見單元日積月累) 八、 1、(1) 熱情好客;(2) 深夜寫作(3) 短暫睡眠。 2、 突出魯迅先生通宵達旦工作的情景, 表達出魯迅先生勤奮、 忘我的工作精神。 3、(強調的訪客時間過長、 客人多, 熱情好客、 平易近人(熱情、 和藹、 有耐心。) 依據: 熱情好客——客人若在家吃飯, 吃過飯又必要在一起喝茶。 平易近人——剛剛吃完茶走了, 或者還沒走就又來了客人, 於是又陪下去, 陪到八點鍾, 十點鍾, 常常陪到十二點鍾。 4、 同第三題 第七單元 21 老人與海鷗 一、 抑揚頓挫 塑料 節奏 樂譜 企盼 吉祥 急速 餅干 相依相隨 二、 xiē 欠 13 歇憩 歇腳 歇晌 安歇 歇涼 歇心 歇止 歇業 歇工 停歇間歇 歇後語; 上中下 營地 營房 營壘 軍營 野營 陣營 步步為營 三、 五、 仰 昂 迎 ; 揭 竭 葛 遏 四、 E C D A B 五、 A C B 六、 √ √ × √ × 七、 1. 一次訓練,「黑子」 准確找出「小偷」 後, 訓導員卻多次否定, 擊垮了「黑子」 的自信, 最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當黑子明白這是騙局後, 性情大變, 最後退役。 2. 第一句「對訓導員又充滿了一貫的絕對信賴」。 第二句「它相信訓導員當然超過了相信自己。」。 (以上兩句畫出一句即可。不用畫完整句。) 3. (1) a. 當黑子明白這是騙局, 他極度痛苦; b. 對訓導員感到非常失望。 (2) 訓導員為自己不尊重生命的愚蠢行為感到悔恨。 4. 作者會想: 動物也有尊嚴, 也是需要尊重的。 23 最後一頭戰象 一、 日寇 英武 氣概 傷感 香蕉 埋葬 石碑 喘息 凝重 蒼茫 二、 dǎo xuè dānɡ 三、(劈) (避) 開 干(燥) 急(躁) 淵(博) 拼(搏) 胳(膊) 偏(僻) 躲(避) (壁) 虎 炮(筒) 梧(桐) (洞) 察 四、 泣不成聲 焦躁不安 漫不經心 久別重逢 橫遭不幸 五、 去世 陣亡 圓寂 犧牲 六、 沈石溪 時間 英雄垂暮 重披戰甲 憑吊戰場 庄嚴歸去 善良 忠誠 七、 1. 傑克在戰爭中英勇無畏 2. 因為它的感覺比人敏銳許多倍, 一絲一毫的動靜都逃不過它的眼睛和耳朵。 3. 第一件: 一天夜裡, 敵人偷襲時傑克及時報警, 寸步不離守護受傷的主人。 第二件:(1) 戰斗中傑克拚命壘石頭(構築掩體) ,(2) 炮彈飛來時用身體掩護主人, (3) 最後被截肢。 4. (1) 生性溫和(或乖巧可愛); 聰明伶俐。 (2) 傑克看到主人受傷非常著急, 對主人很忠誠(或忠心) 。 5. 人與動物應當和睦相處(或人與動物也能成為朋友) 第七單元練習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課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