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版教科版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師用書 帶圖
新版教科版 六年級 下冊 科學 教師用書 帶圖
懸賞分: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2 小時
我下載專了一個,但是沒屬有圖片哦,老師講課比如說給我們抄表格,在我下載的教師用書中顯示不出來,有沒有帶圖的教師用書啊?
麻煩大家幫我找一下
提問者:96519 - 魔法師 四級
㈡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目錄是什麼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 放大鏡
2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3 放大鏡下的晶體
4 怎樣放得更大
5 用顯微鏡專觀察身邊的生命世屬界(一)
6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7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們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1 我們身邊的物質
2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3 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
4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5 鐵生銹了
6 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7 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8 物質變化與我們
第三單元 宇宙
1 地球的衛星——月球
2 月相變化
3 我們來造「環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陽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處理
3 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4 分類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處理
7 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
8 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㈢ 科學書六年級下冊人的一生要經過那幾個階段
人的一生要經過: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16-28歲,有的認為應該到35歲)、成年期(35-60歲左右)、60-79歲為老年期,80-89歲 為高齡期,90歲以上為長壽期。
㈣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
是不是這個版本
㈤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內容
我是小學畢業的,升初一又考試,和畢業考差不多的那種。但是科學書沒了,是回收利用的,我們班40人才12本書,好多同學沒有書看,沒得復習科學了,內容也不知道。麻煩各位大哥大姐
㈥ 六年級下冊蘇教版科學書多少錢
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五級、和專業英語八級比英語六級級別更高。 PETS5(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五級)是最高級,通過該級考試的考生,其英語水平基本滿足在國外攻讀碩士研究生非英語專業或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需要。
㈦ 小學六年級下冊的科學作文關於書中的
每一份感情多很美麗,每一程相伴也多令人陶醉。不能擁有的遺憾,會讓我們更綣版縮;半夜無眠的思念,會讓權我們更覺留戀,感情是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苦苦追尋並不能讓生活更圓滿。也許有一點遺憾或一絲傷感,會讓這份答卷跟雋永,也更永久。
也許該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開,留下簡單的背影,
學會放棄,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學會放棄,讓彼此多有一個更美好的開始,遍體鱗傷的感情不一定要刻骨銘心。相反應該學會忘記。
著一程情深緣淺,走到今天已經不容易,輕輕抽出手來,說聲再見。真的感謝這一路上遇到你。曾經真的喜歡你,今天,依然喜歡你。只是,喜歡你,卻不一定能夠和你在一起!
㈧ 誰有小學6年級課本下冊的科學書第一課資料 急呀
填空(1) 出生時我的體重是 千克, 身高是厘
現在的體重是 千克,身高是 厘米。 以上數
說明,我專在成屬長過程中和發生了變化。
(2) 我們小組里男生----、女生身高、體重的平均值如下:男生身高
厘米,體重是千克;女生身高是厘
體重是千克。
(3) 我們出生後第一年的生長速度,身高增長了 26
米左右,體重增長了 6 千克左右,如果按照這樣的生長速度持續到
在,我現在的身高是厘米,體重是千克。
2 判斷(正確的在括弧里打「√」,錯誤的打「×」):
(1)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越來越高,體重會越來越重。
(錯)
(2) 人的身高與體重一定成正比例關系。(×)
(3) 父母的身材高大,子女的身體一定矮不了。(√)
(4) 不同地區兒童的體格發育情況是一樣的。(×)
3 你收集到的「我在成長」的證據有哪些?
㈨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科學書下冊電子書
在網頁來上方一源條很長的方框里輸入:
http://www.tom61.com/xiaoxuedianzikeben/sujiaobandianzikeben/2011-01-15/2721.html
㈩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科學書幾個單元的內容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2、(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並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後的燒杯、燒瓶)等,就具有同樣的(放大)功能。 4、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大小)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數也越大)。 5、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並製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6、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
7、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 8、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 9、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
10、食鹽、白糖、鹼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11、許多岩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岩由(長石)(雲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13、生物學家(列文虎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14、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製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15、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台)(反光鏡)等組成。
16、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17、(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8、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等功能。 19、我們還可以利用(乾草)培養微小生物。 20、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2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22、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