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語文必修五基礎知識
【第一單元】
齎發(jī) 迤邐(yǐ lǐ) 玷辱(diàn) 酒饌(zhuàn) 休恁地說(nèn)
口吶(nè) 髭須(zī) 提防(dī) 庇佑(bì) 央浼(měi)
搠倒(shuò) 朔風(shuò) 彤雲(tóng) 洗漱(shù) 沽酒(gū)
模樣(mú) 必必剝剝(bō) 削鉛筆(xiāo) 祈禱(qǐ) 譏誚(qiào)
轄制(xiá) 膽怯(qiè) 憎惡(zēng) 滑稽(jī) 闐(tián)
讒言(chán) 撮合(cuō) 泅水(qiú) 茶峒(dòng) 儺送(nuó)
氽著(tǔn) 鞶鼓(pán) 碧溪岨(jū) 悖時(bèi) 怏怏(yàng)
睥睨(pì nì) 糍粑(cí bā) 角隅(yú) 嗤笑(chī) 埋怨(mán)
【第三單元】
倒涎(xián) 岑寂(cén) 錙銖(zī zhū) 沒鏃(mò zú) 付梓(zǐ)
殫(dān)精竭慮 咀嚼(jué) 暈車(yùn) 一蹴而就(cù) 尺牘(dú)
慰藉(jiè) 歧路(qí) 拈輕怕重(niān) 桅桿(wéi) 窸窣(xī sū)
顰蹙(pín cù) 江浦(pǔ) 鐵砧(zhēn) 創痛(chuāng) 不落言筌(quán)
汗涔涔(cén) 單薄(bó) 梟雄(xiāo) 精髓(suǐ) 千里迢迢(tiáo)
紙鳶(yuān) 叫囂(xiāo) 撩人(liáo) 哈(hǎ)巴狗 數見不鮮(shuò)
斟酌(zhēn zhuó) 殺一儆百(jǐng) 矯揉(jiǎo róu) 蜿蜒(wān yán)
【第四單元】
墁地(màn) 房檁(lǐn) 接榫(sǔn) 柁墩(tuó) 隨聲附和(hè)
屋脊(jǐ) 額枋(fāng) 穹窿(qióng) 戧獸(qiàng) 繁文縟節(rù)
椽子(chuán) 蟻冢(zhǒng) 毗鄰(pí) 閾值(yù) 高潮迭起(dié)
苜蓿(mù xu) 胚細胞(pēi) 混沌(hùn dùn) 倚重( yǐ) 告罄(qìng)
坍縮(tān) 隘道(ài) 詰問(jié) 蜂窠(kē) 模稜兩可(mó léng)
❷ 高中語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課後習題
一作者舉的下列例子分別說明一個什麼道理?試分別加以概括。
1.「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3.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兩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提高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參考答案:
1.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系,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寫作,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2.斟酌文字,實際上是調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減,意味就隨著變了。
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現不同的意境,使用什麼字眼,要由表現的意境來決定。
4.用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的聯想意義是游離的,偏於個性的,迷離不易捉摸、難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離。善用字的聯想意義,可以在含混中顯得意蘊豐富,達到藝術的妙境。
5.字的聯想意義最易誤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應,襲用套話濫調。文學創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
二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與作者不同的主張,說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2.諸葛亮與徐庶等三人一道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為他「觀其大略」,知識面更廣。
3.宋代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是說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全班或分組討論:對朱光潛與馬南邨的不同見解,應該怎樣看?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的優劣。
參考答案:
朱光潛在本文中所說的咬文嚼字,是說「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單就閱讀說,就是要求精讀,不放過一字一句,要細細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讀,就是古人說的,做到「字訓其義,句貫其意,文尋其脈,篇會其旨」,逐步進入「字會、意會、情會、理會、神會」的境界。
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講的是另一種讀書方法。他認為,讀書主要在於「會意」,就是領會書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瑣、牽強的解釋。像讀經典著作,就是要領悟它的精神實質,而不能只死摳它的一些字句。
這兩種讀書方法各有長處和局限性。對於學生來說,應以精讀為主。
三作者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麼?試從自己的寫作體會或者讀過的詩文中舉例說明這個論斷。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咬文嚼字的本質和途徑。
參考答案:
文字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還沒有透徹,感情還沒有凝練,文字就會含糊。只有思想透徹、感情凝練,文字才會明確。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實際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可舉的例子很多。例如:
1.《為了忘卻的記念》:「眼看朋輩成新鬼」改「忍看朋輩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變化。「眼看」,是眼睜睜看著的意思,說的是無力救助;「忍看」,則飽含悲憤之情。
2.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到江南岸」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既寫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3.《誰是最可愛的人》,原句「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蹓躂、邊說話也行。那是多麼幸福呢!」最後一句改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羨慕而調整為贊美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
四從讀過的詩文中舉例說明「套板反應」及其危害性。
設題意圖:「套板反應」的現象在詩文中比比皆是,本題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種現象及其危害性,為消除這種現象而努力。
參考答案:略。
❸ 高中語文必修五練習冊全部答案人教版
1題抄 八分之七=2=4=六分之襲五 2題 8,五分之一,3,四分之一,0,1,1,1,1,1 第三題 三分之四,八分之五,五分之七,十三分之九,8,十二分之一 第四題 對對對錯錯錯 第五題 二分之三,4,6,三分之五 第六題 七分之十五,五分之三,十四分之一,18,1。
❹ 高中語文必修五的名著導讀
必修一:《論語》《大衛
科波菲爾》
必修二:《家》《巴黎聖母院》
必修三:《紅樓夢》《高老頭》
必修四:莎士比亞戲劇,《談美》
必修五:《三國演義》《堂吉訶徳》
❺ 高中語文必修五76頁作文第五題,怎麼寫、
執子之手,今生珍重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你會離開這個世界,從此再也沒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你不再會哭,也不再會笑。不再擁有那五彩斑斕的夢想,也不再擁有親情、友情、愛情。一想到這些,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害怕,害怕美好的一切就這樣沒了,害怕許多自己還未經歷過的人和事匆匆離我們而去。那麼,為何我們不能現在就去擁抱那美好的一切,去珍惜那些人和事呢?
我知道,有許多事必須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到其中滋味,但我也知道,體會了其中滋味的我們一定不願自己曾經歷過這些。就像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帶給孩子們的傷痛一樣,多少小小的夢想就此終結,多少歡樂的生靈離我們而去。天堂的路只留下一點點遺憾與無奈,而我們的心卻始終無法擺脫恐懼與傷痛。孩子們說:以前總覺得「人總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這就話很有道理,也許只是簡單的欣賞文學的哲理性,可話里的情感卻沒有完全領會。一場災難讓他們頃刻之間長大了,懂得珍惜,學會珍惜。
我相信,有一種感覺,是旁人無法體會得到的,那種內心深處的掙扎、隱忍、痛楚,又豈是一言可以說盡的?在經歷某些令你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事後,你會明白的,你也會和我一樣勸告那些還在懵懂之中、少不更事的孩子:難道你們一定要親眼看到自己的父親被人抬在擔架上,神志不清、語無倫次時才知道後悔與心痛嗎?難道你們一定要親眼看到自己的親人冷冰冰的硬卧在那刺人眼球的床台上,然後白毯一蓋,從此天各一方時才明白死亡的可怕嗎?睡美人沉睡千年最終還是醒來,而我不知道你們還要多久才能覺悟!
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詩: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使得,我們不去寄望太多的未來,我只希望我們能從現在做起,學會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生活。去向父母說說自己的煩惱與快樂,去和朋友一起踢踢球,說說心裡的小秘密,去做許多自己想做卻還未做的事。讓你牽住他們的手,用畢生記憶去凝固、凍結這最最幸福的一刻,你的心裡一定會留下最美麗的瞬間!
當你在懂得珍惜之後,你會發覺現實中的一切是多麼美好,你會勇敢、自信、積極樂觀的生活。那麼,此時,請讓我 牽住你的手 ,因為我們要彼此珍惜!
❻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文言文的試題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題。
蘇綽字令綽,少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從兄讓為汾州刺史,周帝餞於都門外。臨別,謂曰:「卿家子弟中,誰可任用者?」讓因薦綽。周文乃召為行台郎中。在官歲余,未見知。然諸曹疑事,皆詢於綽而後定。所行公文,綽又為之條式。台中咸稱其能。周文與僕射周惠達論事,惠達不能對,請出外議之。乃召綽,告之以事,綽即為量定。惠達入呈,周文稱善,謂曰:「誰與卿為此議者?」惠達以綽對,因稱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聞之久矣。」尋除著作佐郎。屬周文與公卿往昆明池觀魚,行至城西漢故倉池,顧問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蘇綽博物多通,請問之。」周文乃召綽問,具以狀對。綽既有口辯,應對如流。周文益嘉之,乃與綽並馬徐行至池,竟不設網罟而還。遂留綽至夜,問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覺膝之前席。語遂達曙不厭。詰朝,謂周惠達曰:「蘇綽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參典機密。自是寵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時政,務弘強國富人之道,故綽得盡其智能,贊成其事。又為六條詔書,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盡地利,其四擢賢良,其五恤獄訟,其六均賦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諸坐右。又令百司習誦之,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
綽性儉素,不事產業,家無余財。以海內未平,常以天下為己任。博求賢俊,共弘政道,凡所薦達,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無間言焉。或出遊,常預署空紙以授綽,若須有處分,則隨事施行。及還,啟知而已。每與公卿議論,自晝達夜,事無巨細,若指諸掌。積思勞倦,遂成氣疾。十二年,卒於位,時年四十九。
(節選自《北史·蘇綽傳》)
1.對下列句子加黑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尋除著作佐郎。 除:免職。
B.其五恤獄訟。 獄:案件。
C.故綽得盡其智能,贊成其事。贊成:同意。
D.若須有處分,則隨事施行。 處分:處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黑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皆詢於綽而後定 ②趙氏求救於齊
B.①乃召綽,告之以事 ②予以愚獲罪,謫瀟水上
C.①因稱其有王佐才 ②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D.①若須有處分,則隨事施行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周文對蘇綽倚重信任的一組是
①所行公文,綽又為之條式 ②乃與綽並馬徐行至池
③即拜大行台左丞,參典機密
④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
⑤博求賢俊,共弘政道 ⑥或出遊,常預署空紙以授綽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綽博覽群書,擅長計算之法,先後受到他的從兄蘇讓和僕射周惠達的推薦,周文帝宇文泰當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現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魚,騎在馬上與蘇綽交談,結果連網也沒張就回長安城,夜裡將蘇綽留下來繼續詢問治理國家的方略,一直談到天亮。
C.蘇綽輔佐周文帝進行改革,擬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條詔書,周文帝非常重視,自己經常放在身邊,並命各部門官員熟讀通曉。
D.蘇綽生性儉朴,不經營產業,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他日以繼夜忙於政事,長期思慮勞累,得了氣血不通的疾病,大統十二年,死在任上。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周文乃召綽問,具以狀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與公卿議論,自晝達夜,事無巨細,若指諸掌。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A 除:授官 C 贊成:幫助完成 D 處分:處理安排)
2.B(以:把/因為 A 向 C 於是 D 就)
3.D
4.A(當時尚未委以重任)
5.
①周文帝就把蘇綽叫來詢問,(蘇綽)將有關情況全部作了回答。
②蘇綽常常和公卿討論,從白天到黑夜,事情無論大小,都像是籌劃在手掌之中。
【參考譯文】
蘇綽字令綽,年輕時喜歡學習,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尤其擅長計算的方法。他的從兄蘇讓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長安城外為他餞行。臨分別時,問他:「你家的子弟裡面,誰是可以任用的?」蘇讓於是推薦了蘇綽。周文帝就把蘇綽召來,任命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沒有被周文帝賞識。不過行台的各位官員遇到疑難的問題,都是向蘇綽請教然後決定。各部門的公文,蘇綽又為它們擬定條款格式。行台中的官員都稱贊蘇綽的才幹。周文帝與僕射周惠達討論政事,惠達不能回答,請求出外面找人商議。於是叫來蘇綽,把討論的事情告訴他,蘇綽立即為他酌情裁定。惠達進入裡面呈報,周文帝叫好,問:「誰為你出這個主意的?」惠達說出蘇綽的名字,並稱贊他有輔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說:「我也聽說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蘇綽為著作佐郎。有一次,蘇綽跟隨周文帝和公卿們去昆明池看魚,走到城西漢代原來的倉池,周文帝回頭問左右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的。有人說:「蘇綽知識淵博,見多識廣,請問他吧。」周文帝就叫來蘇綽詢問,蘇綽將有關情況全部作了回答。蘇綽既有口才,應對如流。周文帝更加贊賞,於是跟他並馬徐行到昆明池,忘記了看魚,結果連網也沒張就返回長安城。於是留住蘇綽在府里一直到夜裡,繼續詢問治理國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著,不覺膝行到了前席。就這樣一直談論到天亮也不覺得厭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對周惠達說:「蘇綽真是個奇才,我現在要任命他處理政事。」立即授予蘇綽大行台左丞職位,參與主管機要事務。從此對蘇綽的寵信日益深厚。
周文帝正想改革時政,以求拓展強國富民的路子,所以蘇綽能夠全部發揮他的聰明才智,輔佐周文帝成就大事。他又擬了六條詔書,奏請施行。第一條先修心,第二條敦教化,第三條盡地利,第四條擢賢良,第五條恤獄訟,第六條均賦役。周文帝非常重視,經常把它放在座位旁邊。又命各部門官員熟讀它,那些不能通曉六條詔書以及計帳方法的刺史太守縣令,不準擔任官職。
蘇綽生性節儉樸素,不經營產業,家中沒有多餘的財物。因為四海還沒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當作自己的責任。他廣泛地尋求優秀人才,共同拓展為政之道,凡經他推薦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誠心誠意地委任他,而沒有閑話。有時外出巡遊,常預先在白紙上簽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給蘇綽,如果有需要處理的事,就及時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來,稟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蘇綽常常和公卿討論,從白天到黑夜,事情無論大小,都像是籌劃在手掌之中。長期思慮勞累,於是得了氣血不通的疾病。大統十二年,蘇綽死在任上,時年49歲。
❼ 高中語文必修五85頁第五題素材作文!!急求!!!
海納百川
彷彿初生的嬰兒,面對一無所知的社會,初涉世的人們總是好奇而迷茫的,總以為世界如想像般美好。
孟德斯鳩說:「我們接受三種教育,一種來自父母,一種來自老師,另一種來自社會。第三種教育和前兩種完全背道而馳。」
若是把父母與教師的教育比作一汪清泉,那社會則是一片浩瀚滄海了。前者永遠是細水慢流,清澈甘甜,對我們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後者則是像謎一樣,它大,它一望無際,它奇,它變化萬千。有時它如死般寂靜,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有時它卻像著了魔的野獸,波濤洶涌,浪擊三尺,岸石俱裂,彷彿要將人吞噬。
社會的汪洋與父母、老師的清泉截然不同之處在於這是一場孤獨的戰斗。咿呀學語的幼兒總有父母在身邊保駕護航,教會他認知這個美好的世界,教會他善良有禮貌。精神抖擻的少年行走在校園,有老師拍著他的肩膀向他講述誠實與責任。那長大後呢?步入社會後呢?沒有人將陪伴在你身旁當你生活的指南針,你必須一個人走下這片海,無論前路通往何方,你都必須義無反顧地踏入這片海。
社會是蒼茫大海,擁有它獨特的包容性,人世間的善與惡、美與丑全都被囊括其中。父母與老師曾經傾盡心力去教會我們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而就在我們踏入社會的一剎那,它就已經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世界最黑暗的一面。並且隨著我們的成長,不停地提醒著我們社會就是這樣一片現實的充斥著銅臭味的物質海洋。三聚氰胺的猖狂,工業明膠的囂張,地溝油的狂妄,過期豬肉的肆虐。從大頭嬰兒到成年患者,無數的人淪為了無辜的受害者。黑壓壓的海水壓得人們心裡好些沉重,好些失望,好些痛楚,但這都不是我們放棄社會的借口,社會的不堪正在教育我們如何面對生活!
打擊教會我們堅強,苦澀教會我們樂觀,挫折教會我們忍耐,沉默教會我們傾聽,社會是我們最大的老師。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社會以它無窮的肚量容納了世間萬物,我們也要以無窮的肚量去面對社會,不因一抹黑暗而自此絕望,而是鼓足勇氣,去成為照亮陰暗的第一米陽光!